棉盲蝽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09:44: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棉盲蝽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棉盲蝽防治对策
1发生情况
棉盲蝽又叫棉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在我县棉田过去仅零星发生,但近年来,不仅普遍发生,而且造成较重危害,常常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大大降低、品质恶劣。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据县植保站2007年7月份调查显示,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等幼嫩组织的营养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蕾铃脱落中30%~60%是由棉盲蝽引起的。
2为害特点
(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棉盲蝽防治论文
1发生情况
棉盲蝽又叫棉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在我县棉田过去仅零星发生,但近年来,不仅普遍发生,而且造成较重危害,常常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大大降低、品质恶劣。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据县植保站2007年7月份调查显示,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等幼嫩组织的营养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蕾铃脱落中30%~60%是由棉盲蝽引起的。
2为害特点
(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棉盲蝽的防治论文
1发生情况
棉盲蝽又叫棉盲蝽象,俗称“小臭虫”。在我县棉田过去仅零星发生,但近年来,不仅普遍发生,而且造成较重危害,常常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表现旺长而开花结铃少、成铃晚、吐絮迟,产量大大降低、品质恶劣。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据县植保站2007年7月份调查显示,平均百株虫头数可达20~30头,多的50~60头,叶片平均受害率超过60%;棉盲蝽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棉花嫩头、嫩叶、花蕾和幼铃等幼嫩组织的营养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蕾铃脱落中30%~60%是由棉盲蝽引起的。
2为害特点
(1)子叶期顶芽受害,生长点变黑、干枯,形成顶枯,仅剩2片肥厚子叶,不再生长,俗称“公棉花”或“无头棉”。
(2)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俗称“破头疯”。
(3)幼叶受害,被害处初为小黑点,展开后为破叶,俗称“破叶疯”。
农业局棉花种植工作总结
今年我县棉花生产是以科技兴棉,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高产创建为重点,依靠科技推广全县棉花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全县植棉面积3.3万亩(其中春棉0.3万亩、夏棉3万亩)。亩产皮棉72公斤,总产237.6万公斤。种植品种主要有春棉以银山8号、予杂35,夏棉以中50、银山9号、百棉2号为主。重大技术应用情况:3.2万亩抗虫棉;0.2万亩杂交棉;3万亩脱绒包衣面积;0.25万亩地膜覆盖;麦棉连作面积2.9万亩;高效间作套种面积0.2万亩。棉花高产创建面积1.03万亩(其中节水灌溉实验110亩)亩产皮棉88.5公斤,总产91.155万公斤。百亩核心攻关田亩产94.5公斤。较前三年68.1公斤提高28%,达到了农业部提出的比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20%的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棉花高产创建工作。回顾一年来,总结如下:
棉花生长情况
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有棉蓟马、棉盲蝽象、棉铃虫、棉蚜、棉炭疽病、棉枯黄萎病、棉红叶茎枯病。防治办法做到:首先做好预测预报,一旦达到防治指标,以各种信息传递方式迅速发送到棉农手中,如电视广播、信息平台等,然后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防治高潮,全县棉田没有因病虫防治不力而造成损失。
关键技术不放松,实现高产又高效。一是种植优良品种,春棉以银山8,予杂35为主,面积为0.3万亩,夏棉以中50、银山,9号、百棉2号为主,面积有3万亩。二是麦收后促早技术配套实施:早间苗、早定苗、促苗稳长;早施肥、浇水,搭好丰产架子;早中耕松土、破除土壤板结,铲除杂草,促壮苗早发;早打顶,减少无效花蕾,增加优质铃。三是科学化控。按叶龄模式化控,看天看地看苗情酌情施药。四是科学施肥:克服重氮轻磷忽视钾的错误施肥方法,实行配方施肥。五是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科学防治。
高产典型:林区,植棉10亩亩产皮棉93.2公斤,乡范保民种4亩,亩产皮棉98.5公斤。乡种3.5亩,亩产皮棉95公斤。这些高产典型在当地都起到带头辐射作用。
县区棉花高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项目实施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及技术服务情况
(一)优势农产品的生产情况
镇位于县西北部,北临湾,东依河,西跨河,与县接壤,处于市“北带”开发的前沿,版图面积254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6.1万人。镇是鲁北地区的渔棉重镇,是省政府命名表彰的“全省植棉第一大镇”、“全省植棉重点乡镇”。年平均植棉在33万亩以上,其中镇域内植棉面积15万亩,在等地包地植棉面积约18万亩,年产籽棉7500万公斤,总产值在3.2亿元。
近年来,县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推广应用优良品种,提高产业效益,走棉花深加工增值的路子。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为棉花深加工和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年以来,在整合全镇18家棉花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利用外资农工贸、棉业等2家400吨打包机棉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棉花产业链条,提高了群众棉花销售价格,真正实现了镇强民富。
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棉花生产受到很多因素制约,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方面棉花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产销矛盾突出;
农作物害虫防治计划
一、发生趋势
根据近年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20*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年我省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两迁”害虫将偏重至大发生,纹枯病和迟熟中稻、单季晚稻的稻曲病将偏重发生,二化螟和单季粳稻、糯稻感病品种条纹叶枯病将中等发生。棉花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盲蝽象、枯萎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棉花叶螨和斜纹夜蛾偏轻至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大豆和玉米病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大豆地下害虫中等发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麦收前播种)上偏重发生,淮北东部玉米褐斑病中等发生。
预计20*年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2800万亩次,棉花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2010万亩次,大豆主要害虫发生面积约为1200万亩次,玉米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600万亩次。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切实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等目标实现,促进我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