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09:05: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免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水稻免耕直播丰产培育技巧
六安市施桥镇2004年开始推广水稻免耕直播技术,由于节支增收效果显著深受农民喜爱,到2006年底,已累计推广650多公顷。按平均节约耕地支出1200元/hm2,增收稻谷600kg/hm2折款450元/hm2,全镇因该技术的推广累计增加效益100万元以上。为促进该技术的普及应用,现将施桥镇在水稻免耕直播栽培上的一些做法介绍如下,供各地推广应用时参考。
1水稻免耕直播栽培的好处
1.1节本增产增效
可节约插秧工资、节省秧田用地,除去除草剂成本和喷药工资,又可增产增收。
1.2省工省力
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时,利用克无踪除草剂杀灭稻田杂草植株,不需经过犁耙的稻田,灌深水层沤田数日,将其自然落干或排干水层,施入基肥,直接把催芽后的种子撒播在稻田上,让其扎根生长。其他栽培技术按常规的秧田、大田栽培管理方法进行。
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
小麦收获后采用免耕抛秧的栽培方式,近年来在广德县迅猛发展,在粮食主产区邱村、新杭等乡镇已成为主要的栽培方式。目前,全县常年抛栽面积为1.0万~1.2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1/3左右。实践证明,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因具有节本、省工、增效和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在广德县推广迅速。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立苗缓慢、草害、肥料适应不当、根茎倒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对此,探讨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德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防除杂草灭茬问题
小麦收获后田间老杂草往往较多,严重影响了免耕抛秧质量和抛后的生长发育,同时抛秧田中新长出的杂草生长速度也比抛秧苗快。因此,在免耕抛秧栽培中杂草防除要采取快速、高效的方法。防治对策:一是抛秧前进行杂草处理。对于田间的老杂草,要在抛秧前进行防除,生产上可使用触杀型的百草枯、克无踪等除草剂,除草见效快,效果较为理想,且对后茬稻无影响。一般选在小麦收获后趁田干用3.75kg/hm2对水600kg/hm2喷雾防除杂草,2~3d后便可复水泡田2~4d,待水自然落干或者放干水进行抛秧均可。二是抛秧后杂草处理。抛秧后新萌生的杂草,必须等立苗扎好根后方可进行防除,一般选在抛秧后7~10d,用30%丁•苄可湿性粉剂1.5~1.8kg/hm2拌湿润细土100~300kg/hm2撒施田面,施药时田间保持3~5cm水层,4~5d不能排水。
2水稻苗扎针立苗缓慢问题
在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生产中,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水稻立苗缓慢,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抛栽田面高低不平且脚印多而深;二是抛秧时田间水浆管理不当,田里留水过多,未经化控处理;三是秧盘播量较少,移栽时秧龄过长,秧苗高,带土少;四是小麦茬、田间杂草、秸秆等未完全腐烂等。防治对策:一是选用353或者434大孔秧盘育秧,根据生产情况备足秧盘;二是选择适龄秧进行移栽,一般秧龄15~18d、苗高12~15cm较适宜;三是进行化控,选在苗床一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喷施300mg/kg多效唑进行化控;四是平整抛栽田,可在前茬小麦收获后滚扎或耙平;五是尽早灌田水浸泡秸秆等还田物,使泥土、秸秆物等软化,以利于抛后立针快长。
3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免耕播种技术可持续发展探究
摘要:较传统农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关键在于免耕,重点在于少耕地,以秸秆还田,增强土壤肥力,保护耕地资源,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介绍推广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作用与意义,自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大惠民补贴力度、强化技术示范引导、做好现场技术指导、扩大宣传影响力度等几个方面,就提升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效益做技术引导和理论借鉴,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惠民
1概述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就是利用还田机械将秸杆粉碎后均匀抛撒在地表,然后实施机械免(少)耕播种,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自推广应用效力来看,该项技术的应用,是农民节本增效、粮食高产增产的有效途径,是一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后应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2推广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作用与意义
2.1有利于防风固沙。免耕播种技术,免耕、少耕,把收获后的秸秆保存在农田内,覆盖在地表上能够有效的防止风蚀和水土流失,保障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增强了表层土壤的吸附能力,改善土壤的组织结构,减少风沙扬尘和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保障土地的可持续耕种。2.2有利于保护环境。免耕播种的一项措施,秸秆就地处理地表一改以前的不良习性,避免秸秆在焚烧过程中,所造成大量的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免耕播种实施以后,能够有效的促进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3有利于提升效益。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关键在于免耕,重点在于少耕地,秸秆还田,深松,免耕播种施肥,较传统耕作农艺简化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对农业高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油菜稻田免耕栽培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稻田移栽油菜。在贵州省开展以来,推广面积不大,甚至在气候不好的年份育好苗后无法移栽。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经过多次示范试验,总结出了适宜稻田油菜免耕移栽的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可以省工、省时、不受气候变化和墒情的限制,能适时移栽、保水防渍、抗灾性好、方便管理、提高单产等。为此。笔者现将多年来推广杂交油菜稻田免耕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栽培管理水平,主要选择甘蓝型新品种最为理想,如黔油10号、黔油11号、黔油14号等品种。
2播种及苗床管理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工作方案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拨付省中央生产发展资金适度规模经营资金的通知》和《省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适度规模经营资金实施细则》文件要求,根据2019年秋季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技术实施情况,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积极性,完善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确保2020年春季播种高质量完成,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区域及技术措施
本项目所指玉米免耕播种技术,只在2019年秋季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中已实施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的地块上实施。
技术措施为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免耕播种。
二、补助对象及补助面积
补助对象:在5个乡镇实施作业的经营主体。
马铃薯田免耕覆盖种植技术研究
一、秋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点
1理论依据马铃薯地下茎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生长,正是根据这个特点,将稻草覆盖在种薯上,制造相类似的成长环境,从而实现地表结薯。2两大改革1改革了中方县稻田耕作制度在推行这项种植技术前,中方县的稻田耕作制度从一熟增加至了两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粮食的增产和增收。2改革马铃薯的种植方式推行这项种植技术后,马铃薯的种植方式从翻耕挖窝的传统方式变成了在地面上直接摆放,然后覆盖稻草的新型方式。这种简化过的种植方式不但降低了人工投入,节省了相关成本,也提高了秋马铃薯收成。3四大技术创新1秋马铃薯施肥技术的创新新的种植方法因为加盖了稻草,只需在播种时施肥,就可以保存土壤的肥料含有量,这样,就减少了施肥次数,降低了肥料的使用率。2秋马铃薯管理技术的创新使用这种新的种植技术,覆盖的稻草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保持地表温度,抑制杂草生长,从而省略了相关的田间管理工作,简化了管理过程,提高产量。3薯块收获技术上的创新之前收获马铃薯时需要挖开土壤,且只能收获一次。通过新的种植方式,就可以直接揭开稻草直接拣薯,收获方式直观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收获马铃薯,提高其经济效益。4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创新种薯新的种植方式是将种薯按适当密度摆放在地面上,这种播种方式比之前的播种方式增加了种薯的密度,从根本上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
二、主要配套栽培技术
1挖沟排湿,整理厢面待收获已选好的稻田(土壤肥沃、良好的灌溉排水渠道、有机肥料丰富)里的水稻,就需要马上进行挖沟排湿工作,然后整理厢面。当然,要根据田间的水量排出情况确定厢面的宽度,尽量将厢面整理成弧形,方便排水。2选择良种,催芽抢时播种中方县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间温度基本稳定在25℃左右,非常适宜马铃薯的播种。种薯的品种选择主要以薯块生长速度快、生育周期较短为标准。对大于40g的种薯切块、小于40g的种薯整薯催芽。其中切块时尽量使切块有30~40g,且有健壮芽,经过一定浓度的多菌灵溶液短时浸泡并晒干后方可催芽。一般的催芽方法有温床、温室和薄膜覆盖或湿沙等。芽体发育期间温度需保持15~18℃,避免温度过高过低对芽体造成的损坏。待芽体长到适当长度即可进行播种,播种时根据套作田块与净作田块不同的种植规格进行播种,注意芽体向上。3科学配方施肥因为秋马铃薯生长期不长,所以在施肥时要按比例混合并一次性施用其生长过程所需的肥料,一般包括:腐熟的有机肥、三元复肥(可用尿素代替)、过磷酸钙、草木灰等。其中腐熟的有机肥可直接撒施在厢面上或盖施在种薯上,复合肥或尿素应施在与种薯有一定距离的行间,以免造成腐烂种薯。4稻草覆盖用稻草覆盖摆好的种薯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稻草的厚度以8~12cm最佳;稻草的使用量根据耕种地不同也有所差别;稻草覆盖的方向要顺着马铃薯摆放的方向,覆盖要紧密并适当压实;稻草覆盖后,需要用清沟的泥土固定,并用水或粪水浇透稻草,这样做是加固了稻草的覆盖力度,防止遭到强风的破坏,同时也能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5水分管理在薯块快速生长时期,对分量的需求也最多。使用稻草覆盖的方式虽然不需要进行追肥、中耕除草等工作,但鉴于新稻草对水分吸收量少、速度慢,而且也极易流失,所以应该适时适量进行灌溉,不但能保证地下茎生长时有充足的水分,而且能促进稻草腐烂。6适时收获马铃薯从种植到收获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此技术种植,只有3成左右的马铃薯全在地表之下,其余的都在地表之上覆盖在稻草下面。因此,可以直接拨开稻草采摘个头比较大的马铃薯供给市场需求,让个头相对较小的马铃薯可以继续生长。如此一来,既增加了马铃薯的产量,又可以维持市场供需平衡,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作者:周生华黄世海单位:湖南省中方县农业局
晚稻免耕抛秧栽培优点论文
摘要:分析了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优点,并从抛栽准备、秧苗管理、抛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以期为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
我省沿海平原传统双季连作稻区每年7~8月间都要忙“双抢”(抢收、抢种),季节紧,劳动力紧。晚稻免耕抛秧栽培是指前作收割后田面不再进行翻犁耕耙、稍作除草平整,直接抛栽晚季水稻秧苗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推行晚稻免耕抛秧栽培,对于缓解劳动力紧张、保证水稻种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免耕抛秧于近年在我市沿海开始推行。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本低耗特点,在保证栽培质量的前提下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因而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
一、晚稻免耕抛秧栽培的优点
1.1易于全苗
和免耕直播比较,抛栽到大田的秧苗经过精心培育已具备4~5叶,避免了谷种直播大田后,易被鸟鼠类取食及秧针期易遭福寿螺、稻象甲等危害造成严重缺苗的现象。
水稻苗床免耕旱育秧技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
论文摘要从苗床选择、肥水运筹、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
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是一项省工、省力、省肥、节本增效的综合高效育秧技术。它综合运用了免(少)耕、种衣剂、旱育秧、地膜覆盖等先进技术,操作简单,节本增效,易学易用,而且育出的秧苗素质好,根系活力强,病虫害少,植株矮、健、壮,易于抛栽,并且秧龄弹性大,有利于早栽高产,迟栽稳产;以移栽1hm2大田为例,采用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需秧田525~750m2,节约秧田翻耕人工、牛工300元,节约用水525~570m3;而且选择苗床比较灵活,大大节省了人工。除去“早育保姆”、薄膜等成本225元,每公顷大田在培育秧苗上就可节本增效525~600元。笔者对水稻苗床免(少)耕旱育秧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如下。
1免耕苗床选择与整理
苗床地的选择应尽量与本田相近,最好是蔬菜地,也可在本田留一定面积作苗床。40~60d秧龄,按每公顷本田525~750m2留足秧苗,秧、本田比例为1:1.3~1.5。播种前按厢宽1.33m开厢,旱地采用洼式(茶盘式),稻田按厢高13.3~16.7cm提厢,四周开好排水沟,工作走道宽40cm,将苗床表面3cm土壤刮到走道上,刮平苗床面。
2施肥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保护性耕作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区域;优势;措施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