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02:11: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术课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课程

乡土文化和美术课程融合思考

钢筋水泥取代了青砖黛瓦,城市霓虹湮灭了荷塘月色。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许多乡土生活的古朴诗意被搁浅、闲置、蒙尘。在都市文明的繁盛发展下,乡土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发显得促狭。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校园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要以乡土文化自信引领教育创新改革。近年来,我国自下而上的教育体系高度重视乡土文化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建构。其中,新版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识乡土文化是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由此,与美术课程融合共进成为乡土文化发展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的重要契机。

如何推动乡土文化这一“根”文化在美术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实践,真正达成“大美术”的教育目的,是美术课程与乡土文化融合研究的重要议题。对此,众多专家学者围绕该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实践探讨。目前学界达成了相对一致的看法,即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是乡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并促进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的重要举措。但如何进行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则有待我们进一步寻求答案。就当前来说,乡土美术文化课程体系建构仍存在较大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师生“走不出去”和学校“请不进来”。“走不出去”有 2 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美术教师受限于美术课堂,无法为美术课程汲取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局限于课本教案,感受不到乡土文化的魅力和气息。此外,学校“请不进来”主要指美术教学过度依赖校内美术教师,窄化了美术课程的教学视野。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梳理,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建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以纾解“走不出去”和“请不进来”的现实困境。一是立足乡土资源,编写实用美术教材。教材是美术课程的筋骨脉络,而传统的美术教材普遍“繁、难、偏、旧”,导致美术课程始终停留在教师灌输、学生模仿的粗浅层面。将乡土文化编写进美术教材,可以为学生搭建起系统的乡土文化学习语境。因此,美术教材的编写可针对当地实际、立足本土资源,将乡土文化以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形式呈现,使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展更具有原则性、导向性及开放性。二是深耕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容。乡土文化是美术课程的底蕴来源。在美术课程中,师生应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自然,在乡土文化最富集的地方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乡土文化。以年画、剪纸为例,其所拥有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也能让学生在发现美、获取美的过程中唤醒“创造美”的初心。三是邀请民间大师,展现乡土美术魅力。乡村有不少身怀绝技、经验丰富的民间艺人,学校可以邀请他们担任客座教师,让学生接触到更为鲜活的美术教学资源。民间艺人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形成乡土文化美术教育的合力,为建构新知、达成目标创造了条件。四是搭建实践基地,拓展美术教学视野。乡土文化美术课程不应只是书本里的白纸黑字,也不应局限于教室的方寸之间。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的部分学校做出了较好的示范。厦门市许多中学不仅增设了关于厦门瓷绘文化的美术教学内容,还以此切入点举办了瓷绘比赛和展览,让学生“在学中作画,在画中悟学”,真正实现了乡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也回归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术教育理念。

乡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问题的深刻注解。只有守住乡土文化,守住我们的根,国家民族才能向上发展。美术课程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深耕乡土资源、传承乡土文化的重任。乡土文化与美术课程融合研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推敲及实践。对此,经河北美术出版社于 2012 年 11 月出版的《文化视野下的民间与乡土美术课程建构》一书或将能够提供更新研究视角。该书以传承乡土文化、丰富美术课程内涵、追求教育公平为主要目的,概述了当代文化与美术课程的关系,探讨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时空观和文化自觉,能为我们建构乡土文化美术课程发展模式带来新的启迪。

作者:尹少淳 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查看全文

简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共同发展与交往互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知识传授与情感沟通组成。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础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只有在被学生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自己传授的知识同样被学生接受,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当重视,强调课堂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秉持宽厚、友善、温和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每位学生在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上都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多样化的学习指导策略与教学方法,从而使不同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策略与认识方式。教师可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相应的档案,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习存在困难与问题的学生应加大指导力度,并让其适当表达自己对于美术的看法与想法,对他们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耐心指正错误;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特长,充分挖掘他们的美术潜力。

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强调“美术课程应着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高中美术课程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精美的画面与独特的线条使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得到提升。美术教师应将教学分成课内与课外,前者包括艺术语言如质量、色彩、线条等,通过这些因素,使学生构建起对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感知;而在课外应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一些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感受美、感悟美,最终使学生的美术创作积极性得到激发,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查看全文

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的契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的迅速普及,作为协助商业发展的推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也迅速崛起。电脑艺术设计应用于室内外装饰、广告设计、印刷业及广泛的商业宣传等行业,所以就业面很广。因此,作为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也尤为重视这一专业的发展。电脑设计体现了一种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形式,将感性化的认识以一种理性的数字化方式组织起来,是以电脑和设计软件为工具,以互联网为媒介,以鼠标代替画笔,把图形、文字、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电脑进行有规律的数字化采集、获取、编辑等加工,再以图像、影视、动漫、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简言之,是用电脑实现艺术创作的一种新途径。因此,以理性为主导的数字化方式的电脑艺术教学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和美术课程做到融会贯通。信息技术手段是进行电脑美术创作的基石,而美术课程可以为学生创作作品提供更多的精神因素,使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所以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对于师资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信息技术与艺术两个专业的跨度较大,所以造成了教师很难精通两个专业。要做到它们的相互融合并在课程的教学中灵活运用,成为教学中仍需努力的一个方向。在电脑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作为教学硬件的配备情况也并不乐观。因正版软件价钱较高,所以很难实现在教学中全部使用正版软件。电脑设计对于硬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现实教学中电脑设备更新慢,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运行速度迟缓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方面,专为电脑设计专业撰写的优秀教材较少。虽然市面上关于电脑辅助设计的书籍很多,但仍有些许不足,尤其在理论与实例的结合方面缺少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辅助专业教学。其中,示范性的讲解只注重单方面的功能,如:操作性,并没有延伸到艺术美学方面,配套的练习也不够丰富。这也是造成这个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分离的一个原因。如:在Photo-shop课程中,对于功能的应用讲解的比较详细,但对于颜色搭配,构图比例等问题缺少分析;在AutoCAD课程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空间结构应当配合实例和图片加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影响到了艺术、制作、生产等各个行业。二十世纪,在包豪斯提倡的“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言论影响下开始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运动。信息技术的介入将设计的内涵提升为技术、艺术、人文三维一体的新境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觉盛宴、拓展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作为一种表现的媒介,它不仅缩短了劳动时间也降低了商业成本,使设计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脑美术是对传统艺术创作的一种延伸和拓展。设计工具的改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作品的表现,设计师的思想仍然是一切作品的创作源泉。所以,美术课程对于培养设计师的美感和思维是及其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一名真正的设计师一定要保持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和修养的意识,对设计创意要有不断追求的动力。在一件成功的电脑设计作品中,通过电脑表现出极强的视觉传达效果是打动观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艺术风格和技术功能上应该是统一、融合的,并不是一味的强调电脑特技带来的强烈效果,作品要表现的诉求、内涵、思想才是最重要的。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脱离了以电脑为媒介的设计作品相对比较单一,所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对于设计者是不可忽视的。优秀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和熟练的电脑操作能力,既要表现出作品的与众不同,又要准确、突出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因此,电脑设计作为一类综合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在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信息技术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做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发展。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美术课程结合的形式与内容

查看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美术课程研究

摘要:壮锦作为广西地区极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已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立足于在深入了解壮锦文化的基础上,将其融入中职美术课程研究中。实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发展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壮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

漫长的历史文明创造了壮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也使其拥有了完整的知识系统和价值体系。壮锦作为壮族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壮锦技艺也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引起广大的关注。但是与其他民族非遗技艺比起来,壮锦与当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本文主旨在于将壮锦作为一种美术资源,经由系统地运作进入中职美术课程的开发上,使壮锦资源在中职美术课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壮锦课程资源研究意义

(一)对于壮锦文化传承方向

我国目前整体对于“非遗”课程资源的研究时间很短,具体涉及到壮锦方向更是少之又少。对于传承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来说,通过教育的方式传承无疑是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壮锦作为一种极具地方性特色的资源,将壮锦这一文化资源引入中职教学课堂,不但可以扩大中职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库,更可以使中职美术教学课堂内容更加鲜活、立体、具有丰富的表现性。[1]对于具体的中职美术课程而言,这种“引入”也有利于更好地完善美术课程的文化背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非遗”文化得以高质量地传承与发展。

查看全文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非常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在《标准》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把它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并重。如果能大力开发、充分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此结合笔者的一些做法,简要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当地传统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江西的民间美术种类多,影响大,如陶瓷、剪纸、风筝、砖刻、剪纸、年画等,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开发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教育内容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围绕对当地传统造型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实践的学习活动,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提高文化素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例如:五年级美术课《剪纸》,由于我本人非常喜欢剪纸,所以在平时很注意搜集关于剪纸的知识和剪纸图案。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回家看书或查找资料去了解剪纸的历史、用途、种类、地域分布特点等。在上课的导入部分我请学生欣赏民乐《喜洋洋》,让学生享受过年的气氛,启发学生们联想到过年时,我们会用剪纸来美化环境。然后我引入对剪纸的知识介绍,随后展示了自己平时制作的剪纸作品《女孩》、《荷花》、《花篮》、《喜鹊》,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接着示范如何完成一幅剪纸,我从构思——草稿——剪——刻——贴,每一步示范给学生看,然后给出剪纸纹样供学生参考,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去制作剪纸。最后学生在窗户上展示剪纸作品,并评选优秀剪纸能手。

总之整个过程我都认真去准备,学生学的很感兴趣。学生们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查看全文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研究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形、光、色、声等功能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美术课程的学习需要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积极参与,激发内在潜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美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网络图片、视频动画、制作精良的微课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美术课堂。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凸显。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教学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互联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了教育理念变革,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

1.美术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担负着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任。美术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需要视觉感官的积极参与。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绘画、手工、欣赏三种形式,促进学生审美和技能水平的逐步提高。2.中职生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美术能力差异明显,个性化特征突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用“一讲一练”的模式,可能会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更大的提升,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结合分层次教学法、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使各种学习资源能够“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影响

查看全文

美术课程基本要素的改革透视论文

摘要:文章对美术课程的评价基本要素即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时空观、评价种类、评价反馈、评价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评价评价主体评价目的评价对象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对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或还没有建立起来,致使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方法、结果和解释等均被不同程度地扭曲与误解,从而严重影响了美术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导致美术课程教学管理混乱、教学目标层次混淆、教学质量低下等诸多弊端。如何对美术课程的教学去评价,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评价”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在教学理念范畴内“评价”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具有诊断、反馈、质量监控、管理、导向等功能。

课程的评价是从一定课程评价实践活动中概括出来的,然后把这些评价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价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评价的范式。美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不是指令性的,而是说明式的。下面笔者围绕评价的目的、主体、对象、范围、方法、解释、价值等这些基本要素进行探讨,旨在为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构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评价目的

查看全文

高校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园林美术》课程是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园林造型能力,课程具有较高的实践要求。为实现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借鉴“产出导向法”教学改革模式,从学生兴趣建立与引导,教学过程中阐明产出任务,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评价产出任务,课程成果运用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园林专业基础课程水平,为园林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园林美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普洱学院在2014年成为云南省首批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上充分体现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地方性、个性化的培养目标。普洱学院园林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农林学院开设的首个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及理论知识的同步学习。《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手绘能力和审美能力,是一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

1园林美术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建设偏重艺术类课程。园林本科专业是在园林技术专科专业招生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多年发展,园林专业不断完善、发展,园林美术作为园林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就专业发展趋势及生源客观现状来分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不足分为3个方面:首先,学生生源主要来自理科生,园林专业的学生多数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薄弱的现象,对于园林专业要求的审美认知严重不足,这对于园林专业美术课程的学习及因材施教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次,个别授课教师专业背景较为单一,有些老师往往不具备园林专业理论知识,难以将美术知识与园林专业理论相结合,对园林艺术审美培养不利。最后,课程过分注重艺术基础课程学习,培养方向有偏差。课程的安排与学习应在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认知的过程中,运用美术造型、空间、透视等知识,服务于园林专业学习,根据学生情况有效融入课程,加强学生的认知与学习。1.2学生对于园林美术课程的认知不足。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认知的不足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选择园林专业认知的不足,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存在盲目状态,并未充分了解将来选择的专业,甚至仅仅通过就业率高低来选择所学专业,忽视个人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等潜在因素。因此,存在入学后对专业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专业学习内驱力和专业课程认知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对园林美术课程中的内容和要求认知不足,园林美术课程作为园林专业基础课中的基础教学内容,在园林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具有宏观的贯穿作用,影响到将来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审美认知。此课程是园林专业新生入学后接触的首门专业课,新生对专业的认识在原有认知不清晰的前提下,由于缺乏美术训练基础,学生在课程认知过程中,学习时间一晃而过,没有真正实现园林基础知识与美术基础学习的结合,对于园林美术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往往被轻视和“怠慢”。1.3课程之间缺乏联动。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同一学期内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植物学、园林专业导论、高等数学3门课程,同期课程与园林美术课程的“交流”不足,课堂上没有应用园林美术手绘技法。因此,这些课程未能带动学生对园林美术手绘技法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园林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方式探析

查看全文

乡土美术课程教育意义研究

一、乡土美术的性质和发展

(一)乡土美术的性质

美术作为艺术类型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乡土美术是在地域性族群中传承了悠久历史的美术文化现象或者是实物载体,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活动的产物,因其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义。主要的乡土美术实物载体包括保留和蕴藏完好的族群绘画、工艺、建筑、雕塑、面塑、面具、剪纸、刺绣印染、木版画以及皮影等。受地域性和种群差异影响,乡土美术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零散性。

(二)乡土美术的发展“乡土美术”

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易英认为,乡土美术的真正起点应以1980年陈丹青《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父亲》的展出为标志,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潮和现象,与其他艺术及文化形式参与了中国社会的文艺变迁和变革。作为思潮的“乡土美术”与“都市美术”相对应产生。虽然乡土美术的概念出现时间并不长,但它作为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造活动的产物,是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随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将美术学科从技能学科提升到具有人文性质的独立学科,拓展了美术学科的内容和范畴,为美术适应现代化教育增添新元素,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而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是通过美术学科结构合理化来体现的。乡土美术作为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美术内容,是构建美术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首先,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艺术来源于民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格言,艺术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发展基础是漫长的社会生活变迁,根植于中国深远历史民俗文化变迁中,原生艺术和社会生活的一体化,创造出使用价值和审美功能并存的现代美术形式。美术教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乡土美术在不断被重构中,也有了与20世纪80年代全然不同的文化含义。总之,乡土美术的发展是顺应现代美术的发展,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纸笔工具。

二、乡土美术教育的兴起

查看全文

高中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探索

【摘要】在核心素养语境下,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积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美术学习需求。接下来,本文就探究高中美术课程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分层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中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班制教学的效果越来越差,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此,笔者开始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程度差异,将他们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后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相应的提高。下面就根据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对高中美术课程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进行阐述。

一、科学划分学生的层次

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顺利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必须科学划分学生的层次。在划分层次时,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详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状况及学习潜能,然后进行科学分层。在具体划分中,美术绘画水平较好、对美术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划为第一层次;对于美术成绩一般、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划分到第二层次;对于成绩不好且对美术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划分到第三层次中。当然,这种层次的划分只是暂时的、动态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美术水平及时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

二、合理设计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目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