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02:04: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术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教育

浅析画室美术教育

中国的学院美术教育发展至今已近百年。自1902年南京三江师范学堂建立开始,到1915年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3年制手工图画科,中国有了高等学校美术教育的雏形。建国后,新中国17年的美术教育得到系统建设,“”结束后,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美术教育发展迅速,而且已形成相当规模。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专业高等美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应当如何进行自我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不可跨越的问题。对于教育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于组织建制的模式,到目前,国内已有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即专业班和画室(或工作室)。专业班制基本套用其他学科教学编制,而画室制则源于西方专业学院的传统。

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利用画室建制进行教学是众多美术教育形式中的一种,这种教育模式最初在欧洲基本上是古代作坊中师徒传承模式的沿用。这一方式使传统绘画材料技巧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18、19世纪,欧洲学院教学主体方式便是这种作坊式的教学,课程是由社会公认的画师或工匠承担,是以传授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画室建制,前苏联学院教育模式是意大利模式的一种延续,由彼得大帝引进至今已形成了相对科学的教育体系,形成了附中、本科、研究生三段式教育体系。其教学建立在导师画室教育的基础上,而导师多是社会上的知名画家。20世纪以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逐渐成为学院教育主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被成功艺术家的艺术思想所取代。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大师画室制教学可谓经典,在此体制中,大师的艺术思想是教学的灵魂,课程的设置是由大师个人意志和其对艺术教育的理解来决定的。这种体制充分发挥了大师个人艺术实践经验在学院教育中的引导性作用,但大师和有能力聘用大师执教的院校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并不适于广泛应用。90年代以后重建的包豪斯大学在另一条途径上探求新的可能性,即根据教育对象的多样需求,建立一种更富有可选择性的体制。在这样的体制框架中,艺术思想、经验、技能与科学技术、硬件设备以及信息资源从不同方面共同发挥作用,学生在此框架中,更像是一个淘金者。包豪斯设计艺术学院的建立更使画室制的教育体系趋于完整,艺术导师工作室与技术实践实验车间同时在不同方面发挥教学作用,使课程体系与教学更为合理,形成艺术自助餐式的教育形式并波及影响到世界各地的艺术教育。

目前在我国有一部分院校开设了画室或工作室,形式也不尽相同,而且有扩展的趋势,但总体上讲对画室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且大多只停留在从外在形式上的划分,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画室教学的优势,也没有真正发挥画室建制对于实施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的兼容作用。

从历史上看,我国真正称得上是以画室建制进行教育的院校只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院最初以法国的学院方式建立了画室,上世纪50年代后期始改为前苏联方式(事实上前苏联模式本身也是法国模式的一种变体),即将传统的作坊式教学引入学院的专业美术教育模式。80年代后,中央美院的画室模式又一次经历改造,例如在油画系一画室恢复了法国绘画风格的教学方向,开设了探索现代语言方向的四画室等。但这些变化都没有脱离风格分类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早期欧洲MASTER(即大师)体制的一种延续。

大师制的学院教育往往具有学术的武断性,这种武断性往往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多样性发展。在文艺复兴艺术背景下和早期现代主义艺术背景下,这种武断性的负面影响并不十分突出,而在20世纪中期以后,便显现出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来自多元化的艺术生态环境,再者,源于专业艺术教育对象的规模和领域的扩大,即学生数量的扩大和学科领域的扩展,此问题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大师体制辉煌时代之后,已成为许多欧洲学院思考的问题。包豪斯大学曾经旗帜鲜明地改变方式,以摆脱这种局限于精英教育——大师教育体制的弊端。80年代的美国教育开始反对这种大师体制,其背景是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使美国进入了明星时代,当时也正值波普艺术盛行时期,商业媒体以盈利为目的,商业炒作各种艺术品与艺术家,几乎一夜之间即造就了无数的艺术明星。着名的苏河区便是这时的产物,人们熟知的猫王、丹弗、劳森伯格、安迪沃霍尔也是那时诞生的艺术明星。明星时代的到来表面看是艺术的繁荣,实际上导致了艺术的垄断性与无序性,也导致了美国艺术的庸俗化及其在全球的中心地位,到了波依斯之后随着艺术平民化的深入,艺术明星的地位不再神圣,只要机缘巧合,普通人也可一夜之间成为“艺术明星”。美国商品社会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奇迹,所有的“艺术明星”及其作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的消费品或标签,而这时的“艺术明星”与传统意义的大师具有根本区别。明星时代的消费文化使人们不得不对艺术与商品、与社会、与人群等进行重新思考,对艺术明星的地位也产生了质疑。明星时代的美国美术教育更多的成就体现在实用美术方面,而且带有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依托自己的教育体系并没有培养出多少精英。

在欧洲,学院美术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及优势,在开发自身资源展开教育方面做得十分出色,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柏林艺术大学、德里斯顿造型艺术学院、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等,他们各自占据一个学术领域展开教学研究,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又不失各自的权威地位。这是值得中国艺术院校借鉴与思考的。

查看全文

中职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学校实施美育,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力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需要。职高生相对于其他学生而言美术教育尤显得重要和紧迫,主要在于职高生这部分群体在短短的2—3年的时间将步入社会,对其审美、认识美和政治思想教育、德育以及学生的技能教育都十分紧迫。

一、在探讨美术教育之前,必先了解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的基础与现状

(一)学生的美术基础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已经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素质教育正在加快步伐。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改革进程缓慢,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主要表现在:1.师资力量依然薄弱;2.教育资金投入不足;3.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音乐美术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而在我校就读的职教生中70%来自于农村,其余30%也是来自于农村县城,不能否认,我们的美术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做的让人心寒,这不仅仅是由于教育水平的发展不平衡,还有其他诸多因数制约。如果我们把美术教育想成简单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熏陶和动手技能的培养,那这样的美术教育将无法走向黎明。在我从事美术教育的班级和学生中,因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其美术基础的无知和盲目已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学生美术课程在小学、中学阶段往往被其他课程所占用,与之相比县城中小学学生的美术基础相对较好,但也不能持乐观态度。在学生的思维中,美术课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上什么,大家根着做什么,课程简单而无聊,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思维就更无法谈及了。正是这种因素,导致美术教育要想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生的思维单一,创新思维差,动手能力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认为是享受的审美情趣和绘画在学生面前变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

(二)学生的行为基础

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行为习惯差。主要受环境、家庭等制约。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段提高,但我国的地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城市、农村形成两个对立的概念。农村经济的发展迟缓,农村家庭的经济水平差,很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我校属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范畴的学生多达65%。学生的家庭教育少之又少,所谓爱的教育在这些学生面前成为了一张白纸。学生旷课、打架其实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保护表现,在课堂上表现为目无尊长、随心所欲,无纪律意思和集体观念等“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主要与时代没有关系,而是与生理发育和人格成长有关系,换句话说,是人生在这个阶段不可避免或难以避免的一些心理现象和生理行为。学生受环境和家庭等诸多因数影响,在心理上变的孤立、封闭。在面对这样的学生实际,我们美术教育的难度又提高了许多。

查看全文

浅析幼儿美术教育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幼儿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我对提高幼儿美术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启发;创新性

幼儿都具有爱画画的天性,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他们都可以尽情地绘画。在幼儿园阶段实施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有效保障。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学龄前儿童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根据我的幼儿美术教学经验,谈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幼儿美术教学的现状

1.幼儿园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我国现在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许多课程都是由一个教师兼任,这种现象在小型幼儿园中体现得较为明显。教授幼儿美术绘画的教师通常都不是美术专业出身,不具备较强的美术技巧和专业素养,只会机械地教小朋友绘画,对于绘画技巧和颜色选取等知识就没有过多讲解。同时,幼儿园教师得不多相应的培训机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对幼儿智力进行启迪,达不到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目的。美术教师是指导幼儿绘画的主力,如果教师缺乏专业美术素养,那么就无法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水平。2.美术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由于幼儿园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各不相同,就导致了他们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缺乏创新意识,还认为绘画就是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范画,然后让小朋友们跟着模仿,最后在由教师选出哪个小朋友画得好。美术教师在教学上没有创新,对于如何选择色彩和构图的方法并没有过多的讲解,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很多幼儿会对美术课产生厌烦。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从根本上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挥,不利于幼儿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教师。3.教师和家长对美术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幼儿园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往往注重的是幼儿在幼儿园中只要不出事故就行,至于绘画学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上了小学以后还会再继续学习。这样的教学观念是错误的,说明了幼儿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幼儿的天赋都是要去激发的,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挖掘,幼儿园的职责并不是只管照顾幼儿,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智力启发,让他们能够养成学习的习惯。另外,还存在着部分家长对幼儿美术教学不重视的现象,他们往往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多少儿歌和算术。

二、提高幼儿美术教学课堂质量的策略

查看全文

农村美术教育浅见

浅谈农村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然而,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还没有她应有的位置,相当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八年了。我认真上好我的每一课,重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不断地在工作中总结经验,现就对农村美术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农村的孩子们接受美术学习的机会少。在影视、书籍、图片等方面获得美术的机会就更少。因此,农村孩子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快,学习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探索、想象、创造,用自己方法在生活中跃跃欲试。他们常常用铅笔在书本的空白处画一些小的图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他们有时用蜡笔涂抹课本里的插图。有时用薄纸印摹捡来的画面纸片。画多了,就会把这些他们经常画的图画进行拼凑创作,形成他们心中美的画卷。农村孩子喜欢美术,喜欢美术课。他们常常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要老师进行指导,每当这一刻,一种当老师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而当孩子们那怕是只得到教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纯朴的小脸就会浮现出那令人欣慰的笑容。

我们今天培养的孩子们,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高瞻远瞩。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今天,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既要学习真、善、美,又要认识假、恶、丑。也可以说,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

目前在农村,美术教学的发展被束缚着。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没有好的教学用具,没有合理的教学设施。同时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计划情况的因素,要让学生配齐所有的美术用品不太可能。在教学民革的大潮中,农村美术教学又面临着改革、发展、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农村美术教学提高、发展,成为我们切实解决的问题。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根据自身条件,改变教学方法,降低学生学习材料困难

查看全文

乡村美术教育实践

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们农村学校也开始转变观念,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美术教育也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努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责任,那么如何来实施美术教育呢?

一、巧用教材,让学生均衡发展

在我们农村学校,没有美术教具,怎么办呢?我们有其他各科教材,那么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来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数学等教材里都有很多与美术有关的内容,精美的教材设计和每一课都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每一课都有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是为了通过直观感受来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的,我们正好利用这些插图学习美术知识,这无疑也是一个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的好机会。当然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两者存在着互补性。这正好体现了美术新课标中学科之间的整合,而且在上课时,利用课文插图结合课文文字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语文课本中的《桃花源记》这一课,配备的插图非常美。书中有一整张纸画了一幅桃花图,几棵正在盛开桃花的桃树,背景云雾缭绕……我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然后又引导他们感受了图画的美。这样我就增加了美术的内容,在这幅画面中为什么把桃花画得这么美呢?画面中树和云是怎么画的?运用了哪些色彩?这样用有什么好处?如果要你画桃花树你会怎么画?等等。这样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图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二、农村教育,就地取材

在教学工具缺乏的情况下,通常因为没有美术器材而很难开展美术教学,觉得这样上美术课根本没办法上。但是我还是从实际出发,在绘画教学中主要以铅笔、圆珠笔为工具,适当增加线描画的内容。例如,在上手工课时要用到的一些材料,有些学生买不起,我就倡导学生收集一些香烟壳或一次性水杯等废弃物,有的时候学生没有,我就拿报纸、矿泉水瓶、果奶瓶等充当,通过引导教学,简单地示范,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就有的卷、有的折……作出了很多不同形状的手工作品,而且效果非常好。这样既让孩子爱上美术课,也为环保做了贡献。谁说农村的孩子不聪明,只是我们没有正确引导而已。

查看全文

美术教育论文:技校美术教育的社会需求

本文作者:工作单位:辽源技师学院

丰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给学生鲜明的感性认识,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丰富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授素描时,先以静物为基础,引导学生观察在不同光线下的不同明暗特点,以便掌握明暗调子的应用,进而引人到人体素描和实际写生;在讲授色彩的三原色时,首先可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色彩的调配,了解色光混合的原理,用红、绿、蓝三色光调和出缤纷的色彩。然后在调色板上用少量的颜色调出万千色彩。接下来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将不同比例的三原色加以混合,调配出不同的色彩,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感知,体验学习的乐趣,为色彩绘画教学打下基础。培养写生敏锐观察力是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绘画的基础。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艺术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环境都可作为观察对象。而明确观察目的、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讲结构素描的切挖造型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复杂的形体是由哪些基本的几何体组成的、形体中关键的结构线之间有着怎样的切分关系,然后利用透视原理把需要切挖的部分合理准确的画出来,这样做不仅可以迅速理解透视的概念,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造型观察的准确性。

采用直观教学,走出去,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同时在能够管控学生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出去,去充分感受自然,去享受自然的美。比如在讲授色彩的对比中我不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到同一色彩在不同的底色上发生的不同变化。同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缤纷,去体会色彩的千变万化。通过不同色彩在不同底色上对比的图片,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色彩的对比这一基础知识。走出去,不但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上体现直观性教学的教学原则。我把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逐一讲解。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背景音乐的欣赏、大量图片的展示,还原了自然之美,为学生创设出强烈的艺术氛围。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激发创作灵感

查看全文

美术教育创新思想培育

我国现行美术教学大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最终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美术教育要将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将美术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充满生机,使学生真正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近年来,美术教育思想呈现出学科基础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的局势。在美术教育中,除去审美和美术能力的培养外,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心智、个性和创造力的影响亦占有重要部分。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实现的重要途径;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对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对审美观的培养;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和创造美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美术教学中,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是基础,将审美能力和创造美能力提高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通过美术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培养了创新思维。创新教育于上个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70年代传入我国。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与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程度上是学生的独立见解能力和个性化思维。美术教育运用艺术美感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和教育新一代,使得他们知会审美知识,具备审美观点、审美思想,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

二、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它的核心部分是审美教学。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事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美的欣赏和感知。因此,美术教育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审美教育,美术教育的根本,应当是培养人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直觉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养成丰富的洞察力,和个性化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模式。美术教育通过设计、绘画、制作及美术作品的欣赏等方式,指导学生发现美、研究美、创造美、应用美。美术教育使学生对事物或艺术形式做出独特的审美判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同时美术教育以艺术形象影响着人的情感,陶冶情操,潜移默化地完成其精神层面的教育作用。由于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政治的说教和法律的制约不同,它是理解、感知和情感、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从多种方面来影响人的精神。美对人不仅有表面形象的认知,还往往伴随着寓情于内的特点。它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得人们从心理上乐于接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扩展了人们认知美、欣赏美的能力,对美好的事物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分析能力。美术教育有着学习艺术创造和实践作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于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容替代的作用。

(1)美术教育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创新思维及创新想象有密切联系。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创新学习中应当有的思维方式,包涵思维的独特、流畅和敏锐等特点;所谓创新想象能力,即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形象思维的过程,学生的创造力有很大的想象力,包涵想象所具有的新颖、独立和丰富的特点。而形象思维能力又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发散思维具有的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等特征正是创造力的主要组成。美术学习必须对这些思维方式加以训练,以达到独立完成美术创作的水准。

查看全文

美术教育怎样培养美感

摘要:美术教育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美术技巧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加强美育教育,能够赋予学生发现生命之美、体验生命之美、创造生命之美的健全美感。本文通过对美术教育过程中培养美感的方式进行分析,旨在能够为我国美术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从而使素质教育能够切实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感

美术教育是培养每个生命个体感受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青少年通过美术教育过程中的美感培养,能够形成完善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因此,美术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美术教育中,美术老师需要充分发挥美术的美感培养优势,提高美术教育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与世界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一、美术教育过程中的美感内涵

美感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一种感受,同时也包含了内在美的体验。美感是一种能够陶冶性情的方式,通过对美的认知和领会,能够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从而形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当重视学生的美学感受,通过创新发展美术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发现美、追求美的自我意识。学生美感能力的提升,能够反作用于美术教育,在接受美术教育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意愿以及主动探究精神。可见,美术教育与美感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美术教育为美感培养提供的基础和动力,而美感的提高能够使美术教育更具张力和价值,使学生的美学素养得到提升。

二、美术教育过程中的美感特点

查看全文

美术教育的归真与创新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课堂增加了生动性和形象性,特别是很多美术公开课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是,美术自身的魅力却被大大削弱,美术课上成了多媒体技术展示课、活动课,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教育初衷相去甚远。为此,笔者就如何就小学美术教育的归真与创新进行探析。

一、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通过教师示范,能够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直观地了解美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到教师的美术技能,看到教师现场作画,学生对教师的羡慕和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故此,能够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专业形象。为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必须灵活选用示范方式。根据不同的示范目的与意义,主要有启发性、指导性、修改性、展示性四种示范方式。启发性示范,主要是以教师示范来启发学生思路,让学生获得灵感。指导性示范就是教师将创作过程、方法、技巧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由直观地了解。修改性示范可以分为集体与个人两种修改性示范。展示性示范主要是将创作一幅画的整个过程或是某个局部展示给学生,从而充分激发学生视觉感官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美术教育实践中,必须选用合适的示范方式。在教学《双胞胎》(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将几幅范画展示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说出其共同点,故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范例,说出其表现“双胞胎”的方法:对折剪、对折印、对折画。借助,教师示范,确定好主题,进行主体造型设计,将背景添加进去,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制作对称图画。

二、注重回归到生活中

美术源于生活。教师应将美术教育回归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中美术元素的存在。因此,在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元素的应用。一是根据生活设计美术教学内容。在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时,通过让学生欣赏用泥塑制作的小伙伴形象,并作观看相关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了解儿童、少年、成人的人物比例。通过观察、交流,认知小学生不同姿势下的不同比例关系,站时约6个头高,坐在椅子上约5个头高,席地而坐约3个头高。然后,引导学生尝试制作,指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对小伙伴及相关情境的回忆,创作出富有生活情趣的组群泥塑作品。二是注重教学方式与生活相衔接。就是要拓宽美术学习渠道和空间,让学生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学习美术。如在教学《愉快的春游》时,在条件允许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春游活动,让学生在春游实践活动中,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山水,近距离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等,开展一系列的有益的活动,还可以开展实地写生,将愉快的春游活动画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而且可以最大可能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充分发掘学生创作灵感,增强学生的感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以此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在归真中谋求创新

查看全文

小班美术教育现状及策略

摘要: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育经历,以小班美术教育为切入点,谈谈美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一定的指导策略。本文将运用案例分析法,图文结合法,调查法作辅助说明。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状分析;指导策略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美术教育受到了更高的重视,对传统的“临摹”式的美术教育都有了一定的改变,那现在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是怎么样的姿态呢?笔者为你细细道来。

一、小班美术教育的目标

《指南》中指出小班孩子要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乐于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二、小班美术教育的现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