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创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7 01:46: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美术创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创作

美术创作创新研究

一、美术创作规律

美术创作有其规律性,是可教可学的,而且是必须教与学的。创作本身也需要练习基本功,但素描不是唯一的基本功。创作也如素描一样,有步骤,有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说在美术学院里只要学好素描,创作是毕业以后的事,那便把素描与创作割裂开来了。素描应该为创作服务,这是常识。这种纯技术观点,显然是片面的。现在我们在阐述艺术规律的同时,列举出美术作品作为范例,通过作品分析具体说明艺术规律的运用,使学生获取全面的理论知识,使创作能力稳步提高。

二、美术创作基础

从事美术创作,首先要会画,而且还要画得好,这就要苦练基本功,但是,我们常看到有些基本功较差的业余美术作者却创作出较好的作品。这就说明基本功对于美术创作虽然十分重要,但作品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它,还包括作者的思想、生活、表现手法,以及艺术修养(包括艺术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和反复实践等,这些都是更重要的条件。比如一个好医生,得先要有医德,再要掌握足够的医学原理,具备更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如果只满足于学些基本病理知识、药物知识、解剖知识等,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也能医好几个病人,却不能算作名医。我们学习美术,要创作出好作品,成为一个成功的美术家,也应该这样。技术多偏重于手和眼的练习,而艺术规律则偏重于理论的学习,其内容更广,而掌握它们更难,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绘画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问,只要你投身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其乐无穷。

三、美术创作的创新

艺术的创新意味着有标新立异的创造精神。要打破常规陈套,想别人所未想的,说别人所未说的,画别人所未画的;不甘与别人雷同,不愿重复自己过去的作法,这就要在创造的过程中,处处运用匠心。所谓匠心,就是有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技能。这要求画家有正确的思想,高超的技巧与深厚的修养。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这里说画家的“新意匠”,也即是鲁迅先生的“新意匠”。我们知道,春山应用青绿来画,而画家用朱墨画它,这个意匠就够新奇了。鲁迅先生愿乞画家一反常规用朱墨作春山,是什么意思呢?试读这首诗的头两句“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白下”是南京的别名,南京是反动派的巢穴,这样我们就明白这首诗的意匠了。这就是说,在反动派统治下刮起的“妖风”使树木都变得阴暗了,被“毒雾”笼罩着的花卉都凋残了。在这样悲惨的世界里,鲁迅先生热情地希望画家(革命画家)用不寻常的笔墨画出一幅新图画,创造出一个光辉灿烂的新天地来。鲁迅先生运用“朱墨作春山”的新意匠,使这首诗的构思不落陈套,而画家如真能用朱墨画春山,他的画法也是不落陈套的了。这是艺术创新的一例。

查看全文

当代美术创作繁荣及其成因

摘要:江苏不仅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更是重要的文化强省,就绘画创作方面,江苏美术创作水平长期雄居全国前列。针对这种现象,文章从江苏的文化积淀、高质量的美术教育、完善的美术培育机制、开放的人才引进和竞争机制四个方面做出分析,旨在总结江苏绘画创作繁荣的相关经验,以及江苏美术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借鉴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文化积淀;高等教育;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竞争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便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省区之一。江苏历来是我国美术发展中的重心所在,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美术革新的发源地,历史上无数的美术大家和美术流派均产生于江苏,并影响全国,乃至引领全国美术。当代的江苏绘画创作,在继承以前的创作氛围上又有突出的地域时代性,在全国美术创作格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号称“美术界奥林匹克”的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它是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的美术大展,展览入选的作品代表了国家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是对全国美术创作现状的大检阅。因为展览赛制采用省区推荐制,所以一个省区最终入选作品量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美术创作水平的高低。

在2014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评选中,江苏创作的美术作品总共入选235件,34件获奖。尤其是中国画,入选31件,有13幅作品获奖,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质量都位居全国第一。这种傲人的成绩充分说明了当代江苏美术创作的繁荣程度与水平高低,也捍卫了一直以来江苏美术强省的地位。这种状况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内因促使江苏的美术创作队伍实力雄厚、佳作连连,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底蕴深厚的书画文化积淀

在中国美术史上,江苏的书画文化渊源流长。江苏历来是人文荟萃、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之地,其美术创作在历史上所达到的高度以及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中国美术史,在世界美术史上都是罕见的现象。六朝以来迭次兴起的绘画流派,云林画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金陵画派、常州画派、娄东画派、扬州画派,到后来的新金陵画派等等,这些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绘画流派,均诞生并兴盛于江苏,这充分说明了江苏美术创作的历史盛况和人文积淀。在由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辞林》美术卷一书中,对画派统计共57条,其中江苏就占34条,几乎占到四分之三。一批批画派的涌现与崛起,体现的是江苏美术创作的活跃和繁荣,同时也形成了非常深厚的人文资源。如果再把20世纪以来的江苏画派罗列进来,那江苏可称为美术巨省。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当代江苏美术创作的繁荣。为江苏美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当下江苏美术创作繁荣的最基本原因。

查看全文

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六七十年代,苏联在许多科技方面领先于美国,出于战略目的,当时美国总统曾下令调查、反省美国的教育机制,几千名教育家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调查研究。其中之一是美国与苏联的美术教育差别。苏联幼儿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开设美术课,而美国只有小学到初中才有美术课。为此,美国教育部门重新修改美术课程。美术教育不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在硬件和软件上狠下功夫,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一则这样的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教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他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教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这位同学的美术水平在国内学校算比较可以。人家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如下几个因素。一、社会因素: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们画得“像”,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也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二、教学问题: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了解儿童,转变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由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儿童美术是儿童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征,因而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教儿童学美术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思维表现特点。儿童画有如下几个特点:

查看全文

民间美术儿童绘本创作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家长开始重视起儿童的启蒙教育,这一趋势为我国儿童绘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但是我国儿童绘本在原创方面却存在巨大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内容形式单一、缺乏真实情感、过于幼稚等。目前,如何创作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儿童绘本就成了儿童绘本创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艺术元素应用到儿童绘本创作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儿童绘本创作者应该将目光投向民间美术,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国外。

1儿童绘本的概述

1.1儿童绘本的含义绘本是日语中图画书的称呼,但是其与普通的文字配图画的故事书又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为了对二者进行区分,便使用“绘本”一词对其进行命名。绘本和普通图画故事书之间的区别如下:在普通图画故事书中,图画的作用只是为了使文字的表达更加生动,内容以文字为主。但绘本却强调了文字和图画的有机融合与相互协调,只有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共同叙述才能展现出一个完成的故事。甚至一些绘本对文字进行了省略,由此可见,图画才是绘本的核心内容。目前,绘本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形式,是儿童启蒙阶段的必备书籍。绘本根据阅读者年龄的不同可以分为儿童绘本和成人绘本,但是二者的界限较为模糊,但均传递了美好的情感。但是儿童绘本相对于成人绘本,其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强,儿童绘本不只适合儿童阅读,同样适合成人。因此想要对儿童绘本进行界定,必须要对儿童的定义进行分析。根据国际《儿童权力公约》的内容,儿童指的是较为有效的未成年人,十分模糊。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儿童绘本的主要受众为7岁以下的儿童。该年龄段的儿童识字较少,对图画更加富有兴趣。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儿童绘本定义为主要面向7岁以前儿童阅读的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得图书,主要是通过图画完成故事和情感的表达。1.2儿童绘本的特征分析1.2.1整体连贯性儿童绘本主要包括封面、环衬、扉页、正文以及封底五个部分,通过五个部分的共同配合完成故事的叙述。在绘本中,每一部分都包含着作者的插画,这些插画和正文的图画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因此绘本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普遍情况下,绘本的故事是从封面开始的,主要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环境或是主人公,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故事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封面效果能够有效的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环衬和扉页虽然主要发挥着装饰的作用,但也或多或少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由上述内容可知,儿童绘本通过各部分的有效配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具备较高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是其与普遍图画故事书主要的区别之处。1.2.2表现形式多样化儿童绘本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化,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图画表达的多样性以及图书样式的多样性。在图画表达方面,由于绘本主要是通过图画进行内容和主题的表达,因此不同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展现出的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绘本创作中,比较常见的绘画技法包括版画、铅笔画、电脑制作、水彩画等,多样化的绘画技法促进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图书样式方面,其多样性主要体现在绘本的整体设计上。绘本的大小、形状灵活多变,小的与巴掌类似,而大的则可能超过半张报纸。横、竖开本的长宽比例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别。此外,绘本中还存在着许多异形开本。这些奇特丰富的图书样式可以让绘本主题的表达更加清晰,同时还能够极大的增加阅读的趣味性。1.2.3图文合一性绝大部分儿童读物采用的都是图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且主次关系较为分明,或是图主文辅,或是文主图辅。但是绘本则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实现了图画和文字的完美协调,使二者共同承担着叙事表达的功能,二者处于平等地位。一方面,图画要根据文字叙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绘画技法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图画同时也承担着讲故事的功能,如此就达到了图文合一。由此可见,在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力求图画和文字的和谐共处,使用图画展现出文字无法未表达出来的情景,使用文字对图画中缺少的故事元素进行补充。

2民间艺术中“拙”的内涵分析

“拙”是民间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主要变现为一种朴实无华的“大巧若拙”。这是一种独特的画面形式和艺术风格,既脱离了儿童的随意涂鸦,又摆脱了艺术家成熟的绘画技巧,虽略显青涩,但又不存在生搬硬套、东施效颦之嫌,是建立在一种用心体验实物的精神境界上的一种包含洒脱、朴实、率真等在内的纯善情感的真实表达,十分接近浑然天成的境界。“拙”是生命的至高意境,其核心本质强调了生命的本真自然。在是中国美学中,“拙”集中体现了审美的“无异乎相求、不期然相会”,意为在摒除外物与自我的心境下,表现出的一种生命自身的自在通明。这不是一种刻意的状态,而是在抛去无谓的理性之后偶然达到的一种心灵状态。由此可见,“拙”展现出了创作者本真的内核,是创作者情感的原始流露。在进行儿童绘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必须消除内心的浮躁,使自身处于一种空明、天真、好奇的状态,如此才能更加契合儿童那种清洁无垢的心理状态,擦混工作更受儿童欢迎的绘本。

3“拙”在儿童绘本创作中的运用分析

查看全文

美术学本科毕业创作选题研究

摘要:美术学本科教育第八学期为学生毕业创作的关键阶段,通常在第七学期末就会涉及毕业创作任务书、选题、开题等前期事项。由于专业特色,美术学毕业创作可选择范围广,所涉内容多,难易度差距大。在毕业创作阶段,面对各种选择可能性与后期落实对应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需要在毕业创作任务之初做出可行性分析并对作品展示、论文撰写等结果进行预估,在开题过程中合理控制难度、安排时间,在确保高质量完成毕业创作任务的同时完成这一阶段其他节点的任务。美术学本科毕业创作选题研究旨在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毕设阶段时间状况、个性、兴趣以及这一时间段内其他事项的规划,研究、探讨出既能体现个人能力专长又能综合呈现最佳面貌的课题方向、课题难度和课题质量,目的在于确保落实完成展出或参展发表,最大化提升毕业创作阶段的效能价值。

关键词:美术学;毕业设计阶段;课题

美术学毕业创作需要呈现美术学专业特色,并区别于纯绘画艺术和应用类设计学。美术学所学课程一般涵盖中小学美术课程涉及的各种绘画类、设计类、雕塑媒材类、史论研究类等课程。毕业设计环节包含作品创作和毕业论文,作品部分公开展出。在毕业创作作品部分,学生通常会在平面视觉类中进行选择,大部分在绘画类中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进行作品创作,少数学生会选择材料与工艺表现类。为凸显专业特色,避免与其他专业重复,院系指导重点建议放在传统美术绘画类。美术学毕业设计环节是学生本科四年能力水平呈现的阶段,是个人学习成效与艺术修养的综合展示。毕业设计阶段从下达任务到选题、开题再到最后的公开展览过程将持续一个学期,学生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合理规划、利用,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收获,在高质量完成毕业创作的同时,向各层次专家、学弟学妹和社会展现自己的专业风采,收获更多资源信息,为后续的工作、学习打开新天地。为此,合理选题、科学规划乃至落实呈现整个过程都非常重要。

一、绘画类毕业设计课题分析

美术学绘画类毕业设计选择方向有西画类、中国画类、版画类、装饰绘画类,还有插画、绘本等。西画类因使用工具不同包括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色粉画和丙烯画等;进一步细化,油画有人物、风景、静物、主题画、抽象画等,同样的油画材料因画法、题材的区别,难易度、耗时度差别较大。中国画类包含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带写以及书法等。中国画类题材内容广泛,有人物、花鸟、山水和陈设等,由于作品尺幅或组成形式的不同,其难易度差异较大。版画类有木板、石板、铜板、丝网、纸板等,使用材料、选择题材与尺幅的不同也会对作品的难易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绘画类课题的选择中,具体类别、兴趣偏好和个人能力是选题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对难易度的选择则需要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效率最大化的时间安排确定。难易度涉及创作题材、作品尺幅、绘制方法以及与作品相关的论文撰写等方面。一般来说,无论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装饰画、绘本插图,绘画人物的难度系数相比于风景、花鸟、静物而言更高;其中,画面人物的多少、所涉场景的大小和作品尺幅、描绘方式在绘制难度与工作量耗时方面有较大影响。如:以学生运动会为创作题材,可以是一张整开的工笔国画,包含约20名人物,呈现多种项目的课外运动;也可以是分成八张八开的组画,每一张上画3至4名人物,每张表现一种运动项目。八张八开合起来同样是一整开的工作量,但二者难度系数差别较大。一个整开的画面难度比八张八开的画面至少增加一倍,因为所有的人物在同一场景中出现,人物之间的互动、交错、叠压、穿插关系比八开画面要更为复杂,对整张画面整体构图、色彩和表现力方面的把控难度也较八张八开画面更大。因此,在确定创作题材之后,学生需要根据毕业设计阶段个人的能力、时间状况,确定画面尺幅。绘画类不同画种之间基本没有难易高下之分,无论是油画、中国画还是版画、装饰画、插图绘本,其类型本身都是不同形式平面绘画艺术的个体呈现。相对而言,尺幅较小的类型如插画、绘本或书法等灵活度较高,比较适合毕业设计阶段时间较为分散的状况;选择整幅大尺寸画面做毕业创作,则需要长时间连贯进行。

二、工艺与材料制作类毕业课题分析

查看全文

民间美术创作特点研究论文

摘要:源自中国农业社会的民间美术,顺应了民间文化的观念、性质和特点。民间美术通过特有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以及对历史传统遣型的重新建构,实现了创作语言的自由和个性化的要求,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民间美术表达了创作者真挚,朴素的情感,并使这种艺术形式最终实现了大众化。

关键词:民间美术;造型;表现;创作

民间美术的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美术成为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随意性的特点

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是追求情感上的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民间美术随意性的造型特点源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所创造的“熟能生巧”之作和因陋就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类创作表现出“即兴发挥”,造型上显现“随意、稚拙”的特点。在创作过程中民间艺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洒脱,他们的精力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在造型中并不完全依赖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靠记忆力,借助意象进行创作,这样一来造型的随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老百姓常说,“我想啥就画啥,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中国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是随心草”,表达了民间美术创作的自由性、随意性,同时又反映了老百姓对待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询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侧面牛的眼不是一只?他们说:因为牛都长着两只眼睛;为什么大牛肚子里有一只小牛?他们说:牛怀着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所见,在他们眼里,这是最写实的。民间美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老虎身上长着刀;老牛拉车可以两只蹄子走路、两只蹄子扶辕;打腰鼓的人可以三头六臂、七八条腿;老虎可以赶来拉碾,耕地的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莲花开花、生藕、结子、生出胖娃娃都在一起,鹊桥相会里有牛郎织女、天上人间、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里还有牡丹鲤鱼等等。不同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集聚成一个整体,这种随心所欲、轻松自由的创作令人难以想象。他们以为自己的剪纸、绘画、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张、重新组合。民间美术造型的“心里有”、“爱啥就画啥”是他们自由无羁、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心灵的感悟当作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所表达的只是“心里有”的东西。在审美创造活动中自己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的观察者;既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客体,又在冷静地注视自己。“爱啥就画啥”是一种“心上之音”、“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我意识;而在艺术表达的时候则是积极主动的,客观现实物象都被纳入到作者的审美范畴中,各种造型有所依据,又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又必定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

二、圆满完美的造型

查看全文

工艺美术创作上的误区

诸如“清明上河图”比比皆是,在同一个展览会里出现用刺绣、挂毯、木雕、漆刻、纸刻等等,有的全图表现,有的局部表现。似乎除此没有别的可表现了。再如“八十七神仙卷”同样也是如此,现有木雕、铜铸浮雕,甚至还有想用竹丝编织……这种贫乏的创作思路实在令人担忧!虽然在移植中,由于运用了不同的工艺手段,花费了相当的时间与人力,也出现个别尚有价值的作品,但毕竟只是一种复制性的,不宜提倡,更不应反复集中在相同的“题材”上,多看终究生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遗留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多方面研究挖掘,进行工艺美术再创作,使一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故事能在今天起到启示作用。鼓舞激励后人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点在戏剧电影中已有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唯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思路才会越走越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误区之二:乃盲目跟随“潮流”,放弃自身的创作特色和方向。不是扬自己之长避自己之短,而是扬短避长。笔者去年两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的评奖工作,从中发现有些大师本在传统题材与传统技艺上颇有建树,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风格特征,精益求精,倾注毕生心血创作出惊世之作。但他们偏要去赶时髦,表现什么前卫性的题材、裸体题材……,使一些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很不协调,有些不是表现美而变成了丑,浪费了很好的材料和精力;有的甚至将漫画的形式和题材用名贵的玉石去表现,这样的“创新”值得商榷。大师中有此现象,而一些年轻工艺美术作者中又走向另一面,一味去模仿老一辈已经驾轻就熟的老题材、老内容、老形式而不能自拔!继承传统并不是步后尘、不是简单的模仿。年青一代应该努力掌握现代表现能力去反映时代新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在去年两次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暨优秀作品展中笔者也发现令人欣慰的一面,即有个别年青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从创作的题材内容或是表现形式上均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如在杭州西博会上看到福建寿山石雕中有两件不大的人物作品,一件是藏族少女、作者运用石料中土红色部分表现少女生活在高原脸上特有的红润肤色,表情形象自然生动优美,而外裹灰白色的石料正好表现羊皮袄的厚重感。细部皮块的线缝十分清晰逼真、整个作品浑厚细腻。第二件是“新装”男孩,顽皮嬉笑的表情和白里透红的脸蛋十分可爱,而身上白色带有透明感的毛衣,编结针法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传统工艺的特色。真不愧为精品之作。同样在上海展中见到江西赵坤写意性很强的陶塑动物,充分吸收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以形守神”,“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运用大块泥板卷曲成型,注重结构与手感,细部点到为止,整体作品一气呵成,一改慢工细摸的僵化表现手法,脱去匠气,增强了作品的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由于是着重手感自然成型,作品很难复制,故每件作品均为原作,标价不菲。这些富有个性的年轻工艺美术者是我们的希望。但愿前面所指的两个误区能够及早引起重视,使我们的工艺美术创作走向宽广灿烂的未来。

查看全文

工艺美术创作上的误区

诸如“清明上河图”比比皆是,在同一个展览会里出现用刺绣、挂毯、木雕、漆刻、纸刻等等,有的全图表现,有的局部表现。似乎除此没有别的可表现了。再如“八十七神仙卷”同样也是如此,现有木雕、铜铸浮雕,甚至还有想用竹丝编织……这种贫乏的创作思路实在令人担忧!虽然在移植中,由于运用了不同的工艺手段,花费了相当的时间与人力,也出现个别尚有价值的作品,但毕竟只是一种复制性的,不宜提倡,更不应反复集中在相同的“题材”上,多看终究生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遗留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多方面研究挖掘,进行工艺美术再创作,使一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故事能在今天起到启示作用。鼓舞激励后人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一点在戏剧电影中已有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唯有这样我们的创作思路才会越走越宽。

误区之二:乃盲目跟随“潮流”,放弃自身的创作特色和方向。不是扬自己之长避自己之短,而是扬短避长。笔者去年两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的评奖工作,从中发现有些大师本在传统题材与传统技艺上颇有建树,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风格特征,精益求精,倾注毕生心血创作出惊世之作。但他们偏要去赶时髦,表现什么前卫性的题材、裸体题材……,使一些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很不协调,有些不是表现美而变成了丑,浪费了很好的材料和精力;有的甚至将漫画的形式和题材用名贵的玉石去表现,这样的“创新”值得商榷。大师中有此现象,而一些年轻工艺美术作者中又走向另一面,一味去模仿老一辈已经驾轻就熟的老题材、老内容、老形式而不能自拔!继承传统并不是步后尘、不是简单的模仿。年青一代应该努力掌握现代表现能力去反映时代新的内容和艺术特征。“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在去年两次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暨优秀作品展中笔者也发现令人欣慰的一面,即有个别年青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无论从创作的题材内容或是表现形式上均呈现出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如在杭州西博会上看到福建寿山石雕中有两件不大的人物作品,一件是藏族少女、作者运用石料中土红色部分表现少女生活在高原脸上特有的红润肤色,表情形象自然生动优美,而外裹灰白色的石料正好表现羊皮袄的厚重感。细部皮块的线缝十分清晰逼真、整个作品浑厚细腻。第二件是“新装”男孩,顽皮嬉笑的表情和白里透红的脸蛋十分可爱,而身上白色带有透明感的毛衣,编结针法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传统工艺的特色。真不愧为精品之作。同样在上海展中见到江西赵坤写意性很强的陶塑动物,充分吸收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以形守神”,“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运用大块泥板卷曲成型,注重结构与手感,细部点到为止,整体作品一气呵成,一改慢工细摸的僵化表现手法,脱去匠气,增强了作品的返朴归真的审美情趣。由于是着重手感自然成型,作品很难复制,故每件作品均为原作,标价不菲。这些富有个性的年轻工艺美术者是我们的希望。但愿前面所指的两个误区能够及早引起重视,使我们的工艺美术创作走向宽广灿烂的未来。

查看全文

高校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与实践

高校美术教育工作需要重视新媒介对现代美术创作艺术实践的影响作用,应加强教育改革创新,在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满足当今时代对美术创作艺术的全新要求,从而培养大量的能够基于艺术的创新、使用新材料进行创作的艺术人才。笔者基于对《材料的艺术实践》一书的详细阅读,深入理解艺术创作实践价值,并由此对高校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实践展开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由王远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发行的《材料的艺术实践》是一部围绕材料实践及其艺术运用所编写的高校美术专业教材,全书共六章,重点阐述了材料概述及分类,材料艺术原理,材料与人、艺术之间的关系,材料实践作品分析,材料创作实践,名家作品解析等多个内容。该书内容结构主要基于东方传统物质概念文化的五行元素和西方传统美术理论中的五原色概念,作者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艺术表象的异同,全力实现东西方艺术文化思维的合理融通,不仅解决了如何将存在于传统艺术文化的虚无转变为现代艺术的真实材料这一实践价值问题,还能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产生真实有效的时间价值。总体来看,该书层次分明、条理有序,内容讲述由浅及深,逐渐从传统向当代过渡,实现了材料运用与材料艺术之间的视角转换,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与完成材料艺术创作的实践价值及目的。

高校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的发展

基于现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助力,新媒介技术在艺术创作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它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与运用推动了美术创作艺术的全新发展变革。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起步较晚,其发展过程主要存在三个阶段:首先是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技术的混合阶段,两者各自独立存在;然后是传统媒介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统一过渡阶段,两者在碰撞中逐渐融合;最后是新媒介艺术的综合发展阶段,融合传统媒介的有效优点共同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化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了解美术创作最新发展形势和应用美术创作新兴技术手段,对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推动专业快速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随着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与推广,打破了传统美术创作的壁垒和桎梏,使高校美术创新艺术产生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的重要作用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创作形式,非典型化特征明显,可以为美术创作提供更多延展性与可行性,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更注重探索与创新,有助于提高美术创作者对媒介的深入了解与合理运用,而新媒介美术作品对其材料艺术和媒介性质的关注与探讨,可以使美术创作艺术获得全新突破,为创作者提供了宽阔的创作空间。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实践并推广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有助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的融合发展,让更多美术专业学子能够了解与运用前沿发展的美术创新艺术实践技术,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结合美术创作教学实际与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实践科学引导学生美术创作理念,以提高他们的创作源动力和专业信任感,为高校美术创作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的实践应用

首先,高校美术教育可以基于新媒介艺术来创新美术创作艺术教育理念,运用新媒介技术设备替代传统的美术创作工具,以锻炼学生运用新媒介技术设备实操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尝试全新形式的美术创作艺术实践,从而设计出更多具有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化特性的美术作品,构建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实践发展的开端。其次,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实践丰富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介设备的应用,使美术教学课堂摆脱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这样在提高学生美术创作积极性和参与感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美术教育质量与效率,以构建更加丰富、高效的新媒介美术创作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最后,运用新媒介艺术的功能作用推动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教师应该基于时展形势及时更新知识内容,利用新媒介的先进性特点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美术创新理念,以促进美术创作艺术实践创新和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崔彬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查看全文

绘本创作教学与儿童美术创造力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绘本成为新世纪以来儿童阅读领域的迅速崛起的一种书籍形式,由于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且还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绘本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逐渐占据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绘本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培养对儿童美术创造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绘本创作教学;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美术教育;美术创造力培养

绘本作为一种通俗易懂,广受欢迎的读物,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的到了人们的青睐。新课标要求要通过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水平,采用绘本创作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一.绘本的概念与类别

“绘本”一词源于日本,对应英文中的“PictureBook”这一概念,我国一般译为“图画书”,绘本,主要是以绘画为主作为表述情节的手段,以一些文字为辅说明的书。《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作者彭懿认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日本松居直教授认为:绘本不仅仅是“文+图”,而应该是“文X图”。通过绘本创作教学,可以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系列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教给学生知识。由于儿童与视觉性图像的天然性接近,多数绘本均面向儿童为对象。国外的儿童绘本发展已有百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不同于其他的图画书,绘本上的文字非常简练,而图画可以更好的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观察力,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绘本的类别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我们可以按照绘本的内容、材料以及风格来区分。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纸质版的绘本、布艺类的绘本、木制版的绘本、金属材料的绘本、塑料材质的绘本等。按照内容来划分可分为:日常生活类、教育类、科学文化类和艺术类。按照表现手法来分类可分为:油画类、水彩画、国画类、彩铅、剪贴等。

二.美术教育与创造力的培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