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20:32: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媒介素养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媒介素养教育

外国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批判的思考媒介素养论学习支援型

[摘要]: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开始传入日本,经过十几年的宣传、导入期的发展,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已进入到与日本信息化社会有机融合的本土化特色研究阶段,并致力于将“媒介素养”推至公共教育领域。如今,科技素养、多媒体素养、情报素养等各种关联“媒介素养”研究的派生词散漫于学术界,“媒介素养”已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这得益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吸收西方文明的文化传统。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概括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1)来自加拿大的启示;(2)媒介素养教育研究;(3)日本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Abstract:ThewesternmedialiteracytheorywasfirstintroducedtoJapaninthe1990s.Aftermorethantenyears’publicityandintroduction,thetheoryhasnowbecomealocalizedresearchwhichsyncretizesJapan’sinformation-basedsociety.Itisalsodedicatedtobringingmedialiteracytopubliceducation.Nowadays,derivativesrelatedtomedialiteracyliketechnologyliteracy,multimedialiteracyandintelligenceliteracyarecommonlyseeninacademiccircles.MedialiteracyhascompletelyestablishedinJapan.AlltheseprofitedfromJapan’sculturaltraditionofcontinuouslyabsorbingwesterncivilizationafterMeijirshin.Thispapertriestosummarizethedevelopmenttrace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fromthreeaspects:(1)revelationfromCanada;(2)researchonthemedialiteracyeducation;(3)currentsituationofJapan’smedialiteracyeducation.

Keywords:medialiteracyeducation;criticalthinking;theoryofmedialiteracy;supportedlearning

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日本,市民生活被各式各样广告包围、淹没。除了来自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广告外,繁华商业区的霓虹灯广告与电子招牌、电车里频繁更换的文件夹页式广告和宣传招贴以及电车站出入口处由人派发的各类纸面广告等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各种媒介已让日本民众着实处在“媒体引导现实生活”之中,人们已习惯于通过各种媒介获得多样信息,以便安排自己的生活,否则将无所适从。

在由媒介制造、掌控的“媒介世界”里,市民通过新闻、广告、电视剧、综艺娱乐的文本(text)言语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暗示,来定义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女性形象及男性形象等等,人们将这些从媒介产品中解读出来,带有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判断的“标准”,运用在塑造人类社会生活模式中,即便这种“标准”无法用某种基准来衡量[1]。这就是媒介对人们生活产生的渗透影响。

查看全文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论文

关键词: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文化研究方法预防方式媒介教育的发展历史媒介教育理论数字化在线教育

[摘要]:

本文意在考察研究媒介教育的本质及其在美国的施行状况。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美国在媒介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的原因。第二部分从三个阶段(预防阶段、面对阶段、转变阶段)对美国媒介教育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回顾。第三和第四部分从概念与应用的层面对媒介教育加以分析。最后的第五部分探讨了美国的媒介教育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所涉及的包括媒介教育的集中与扩展、从运动变为教育干预及新技术带来的影响等。本文的结论是,美国的媒介教育需要不断地进步革新从而达到一个更加令人满意的水平。

引子

在全球媒介日益趋同的二十一世纪,媒介教育新范式对民主发展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而美国媒介教育停滞不前的状况却令人感到意外(Gregorian,2006;Thoman和Jolls,2004)。这有些讽刺意味,因为美国是世界上媒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却在正规媒介教育的各个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Kubey,2004)。Galician(2004)甚至遗憾地感叹道,美国在媒介教育“这一重要领域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p.8)。

Kubey(1998,2003)从文化、经济、历史和政治等角度对美国媒介教育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他指出美国媒介教育发展的四大障碍: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缺乏推动力和理论范式不同。

查看全文

媒介素养教教育论文

一、境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大致历程

综观世界各国与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初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高级文化性”。二是防范和减少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三是消除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不良影响。四是帮助公众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促进自身成长。考察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其教育范式的变迁与人们对大众文化解读模式的变化密切相连,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批判范式”(也称为“免疫范式”)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F.R.李维斯、阿诺德、D.麦克唐纳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们以及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普遍持批判与否定态度,侧重强调大众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①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目的是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②由于对大众传媒的恐惧和不信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鼓励学生去“识辨与抵制”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二是“分析”范式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化界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从彻底否定到部分肯定,再转变为积极的肯定”③的历史性转向。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等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学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内容上虽有差异,但在审美价值上却无高下之分。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体对人类获取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身性,媒介素养教育不再鼓励盲目批评,而是着力培养人们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三是“再现范式”(也称为“解密范式”)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始出现符号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斯图亚特·霍尔和约翰·费斯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传播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了意义产生的特性。“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由文化工业促成的。”④到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这种新范式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制码、解码规则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媒介产品的意义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这种范式在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它过分放大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而低估了学生价值观念与审美旨趣的能动性。四是“自主范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系统当中,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而应该是双方在互动的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已转向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并着重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⑤英国学者马斯特曼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老师的角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品味仲裁者”,而是与学生一起研究、欣赏媒体。

横向看,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根据香港学者李月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阶段:⑥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到高级阶段。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国是其典型代表。在这些国家中,媒介素养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并在国家或地方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取得稳固地位,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国家讲求媒介素养教育的规模,强调教育的普及化与终身化,普遍成立有全国性与地方性专职负责机构。同时,非常重视针对家长、教师、学生等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二是主要依靠教师推动或外国机构资助的初级教育阶段。三是在教会组织或个别先驱人物倡导下进行的小规模萌芽阶段。四是理论引入与论证阶段。为了迅速适应新型的媒介环境,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为自己服务,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并开始对其进行理论引入与可行性论证,但尚无系统、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总的看来,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都集中在大众传播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仍处于起步或萌芽状态,甚至尚未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还任重而道远。

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流派,其中有一些各国学者普遍接受的原理,这些原理充实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媒介素养的涵义方面,英国对媒介素养概念的界定一直呈现出道德、文化维护的色彩,一般认为“媒介素养”即一种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在美国,经常被引用的概念则是1992年Aspen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协会提出的:“媒介素养是一种获得、分析、评价以及产制各种形式媒体的能力。”⑦学者鲁宾则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还给媒介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在1989年的纲领文件《媒介素养资源指南》中,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大众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删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界定为: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近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⑩此定义赋予了公民更高的责任和主动权,即公民对传媒素养有了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后,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

查看全文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后,学者对这个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如卜卫认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醒能力、培养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1]吴廷俊和舒咏平认为实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传播沟通空前巨大的需求。适应社会结构、生活形态的巨大变化;在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经济发展与时代变迁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人们所处的社会结构与生活形态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各种变化均指向了对传播素质教育的需求。”[2]无论哪种界定,“媒介素养”的概念都包含有以下的元素:媒介是被建构的,它也在建构真实;媒介有商业的利益和追求;媒介有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诉求;由于内容和形式各异,不同的媒介有各自不同的审美特质、符码和传统;受众获得媒介的意义是通过协商而来。[3]所谓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简要地说,就是指导青少年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二、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现状

1、青少年面临的传媒环境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mesPotte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对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4]据世界报业协会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8200万份,报纸种类也高达2000多种。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有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由于人们对信息获知的渠道依赖,大众媒介在议程设置、社会舆论形成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2004年7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止,中国网民总数已达8700万,其中未成年人约占网民总数的一半。据抽样调查,有71%的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接触过网络上的“黑信息”或进过“黑网吧”,81%的教师、家长和学生对“黑信息”的拦截和抵御不懂得采取安全的措施,95%以上的家长对孩子上网可能带来的危害抱有警惕心理。

2、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查看全文

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分析论文

一、境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大致历程

综观世界各国与地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最初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高级文化性”。二是防范和减少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三是消除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不良影响。四是帮助公众更好地利用大众媒介促进自身成长。考察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程,其教育范式的变迁与人们对大众文化解读模式的变化密切相连,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批判范式”(也称为“免疫范式”)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F.R.李维斯、阿诺德、D.麦克唐纳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们以及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普遍持批判与否定态度,侧重强调大众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①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了“文化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指出目的是训练青少年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低水平的满足”。②由于对大众传媒的恐惧和不信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鼓励学生去“识辨与抵制”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二是“分析”范式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文化界对大众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从彻底否定到部分肯定,再转变为积极的肯定”③的历史性转向。以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E.P.汤普森等为代表的英国文化学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内容上虽有差异,但在审美价值上却无高下之分。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体对人类获取资讯的实用性和切身性,媒介素养教育不再鼓励盲目批评,而是着力培养人们对媒介的辨别、鉴赏能力。三是“再现范式”(也称为“解密范式”)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始出现符号学这一新的研究方法。以斯图亚特·霍尔和约翰·费斯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传播不是一个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直线行为,受众的解码方式决定了意义产生的特性。“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由文化工业促成的。”④到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媒介素养教育的观点。这种新范式下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制码、解码规则教授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媒介产品的意义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这种范式在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引发了学者们新的思考,它过分放大了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而低估了学生价值观念与审美旨趣的能动性。四是“自主范式”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媒介素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系统当中,研究者们逐步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者不应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学生的判断,而应该是双方在互动的学习中一起理解媒介内容,帮助受教育者发展一种认识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这时的传播学研究已转向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并着重强调“人的能力的培养”。⑤英国学者马斯特曼将这个过程概括为“从家长制(Paternalism)走向赋权(Empowerment)”,老师的角色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品味仲裁者”,而是与学生一起研究、欣赏媒体。

横向看,世界各国与各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根据香港学者李月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阶段:⑥一是媒介素养教育已发展到高级阶段。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等国是其典型代表。在这些国家中,媒介素养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受重视程度高,普及范围广,并在国家或地方的正规教育体系中取得稳固地位,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这些国家讲求媒介素养教育的规模,强调教育的普及化与终身化,普遍成立有全国性与地方性专职负责机构。同时,非常重视针对家长、教师、学生等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二是主要依靠教师推动或外国机构资助的初级教育阶段。三是在教会组织或个别先驱人物倡导下进行的小规模萌芽阶段。四是理论引入与论证阶段。为了迅速适应新型的媒介环境,更好地利用传播媒介为自己服务,人们逐渐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并开始对其进行理论引入与可行性论证,但尚无系统、具体的实践活动展开。总的看来,较为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大都集中在大众传播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则仍处于起步或萌芽状态,甚至尚未开始,媒介素养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还任重而道远。

二、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经过近80年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理论流派,其中有一些各国学者普遍接受的原理,这些原理充实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媒介素养的涵义方面,英国对媒介素养概念的界定一直呈现出道德、文化维护的色彩,一般认为“媒介素养”即一种正确理解、建设性的享用大众传媒资源的能力。在美国,经常被引用的概念则是1992年Aspen媒介素养教育领导协会提出的:“媒介素养是一种获得、分析、评价以及产制各种形式媒体的能力。”⑦学者鲁宾则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即“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⑧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还给媒介素养做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辩的反映能力。⑨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在1989年的纲领文件《媒介素养资源指南》中,把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对大众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技巧和手段以及这些技巧和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删台湾政大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界定为: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近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⑩此定义赋予了公民更高的责任和主动权,即公民对传媒素养有了很好的认知和实践后,可以影响传媒、优化传媒环境。在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方面,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加拿大联合会主席约翰·彭金特(JohnPungente)提出的关于媒介素养的八大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同。这八大核心理念为:任何媒体讯息都是“构造体”:媒体构建现实;受众对媒体信息进行释义博弈;媒介信息蕴含着商业动机;媒体信息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体债息含有社会和政治理念;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任何媒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形式。11这八大理念触及传媒的多个层面、深入实质精髓,构成了所有媒介素养的理论基石,为我们深刻认识传媒、探讨和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平台和构架。

查看全文

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要真正实现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网络媒介形式的统一,网络媒介的虚拟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统一,刚性制度管理与柔性氛围熏陶的统一。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介且传播速度更快、沟通更便捷的媒介,它正逐渐渗透到包括校园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新时代校园区别于以往传统校园的最显著特征之一。高职学生的学习途径、生活方式与思想状态无不受到网络媒介的巨大影响,给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网络媒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剖析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实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通过不断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和应用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与其他素质的协调发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解读、批判、应用网络媒介信息的教育,其内涵是要求学生有效地驾驭信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网络媒介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不至于迷失在虚拟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同时,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点与出发点,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学生通过接触网络媒介、认知网络世界,避免被网络虚拟世界所误导和诱惑,从网络媒介的侧面了解现实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从而通过不断学习自觉提高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因此,虽然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手段不同,但都是以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学生通过接触网络媒介,开始自发地从网络媒介上逐渐了解社会,并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尝试性、自愿性的摸索与实践。网络媒介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对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网络媒介的价值导向不当容易引起部分高职学生价值取向扭曲,使社会与校园舆论导向偏离主流价值,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致使部分高职学生认知偏离、信仰缺失、理想迷茫[1]。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使网络媒介为己所用,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巨大优势,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教育模式,积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避免网络媒介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把网络媒介资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收集、整理、归纳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络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2]。这一教育过程以高职学生完善和发展为最终目的,蕴含着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功能,其应用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科学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还未能对广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在广泛、持续接触网络媒介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反复摸索、不断领悟获得的。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会呈现多元化趋势。面对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时,高职学生需要进行理性思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去辨别与思考网络媒介信息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最终得出客观、理性、正确的结论。而在此过程中运用到的批判性思维与理性辩证法分析来源于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学校应安排政治理论素养高、网络技术水平一流的优秀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网络媒介素养[3]。

2实现高职院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查看全文

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对策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课题,因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模式的培养方式至关重要。借鉴国际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我国应该实行本土化的教育策略:将媒介素养教育与传统的德育教育,文学素养教育,美学素养教育,媒介基础教育在内容上紧密结合,一定会产生不错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传播;本土化

当代的大学生是和网络媒体、影视媒体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信息化时代的明显印记。上网冲浪、看电影和娱乐节目不但成为很多大学生最重要的日常休闲方式,更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关注世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也可以说,他们是第一批最早全面的接触媒介,从媒介中获取主要信息的一代,“电视、电影、电台、报刊、电脑、电话、手机、网站、BBS,QQ等媒介技术几乎能无限制地满足视听感官需要,使大众文化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到了“全方位”、“全天候”的程度,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大学生们习惯了观看精美的广告,观看俊男美女们在银屏上演绎人生的幻海沉浮,也习惯了在网上点击最热的视屏和帖子。但是,他们却也逐渐在纷繁复杂,美轮美矣里迷失了自我。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上网和看影视节目的时候,并不能很理性并准确的选择,接收媒介所承载的巨大而复杂的信息,而是容易被很多充满暴力、色情、以及不健康的价值观念所影响。所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十分紧迫,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早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瑞典等很多国家已经在学校里正式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但是,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建设才刚刚开始。

1媒介发展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

1.1媒介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查看全文

媒介素养教育的传播学研究论文

一、着眼于未成年人发展和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大陆地区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课题研究和试点运行,2004年,教育部将媒介素养课题列为新闻传播类的重点招标课题。2004年10月10日中国大陆首个媒介素养网站/由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正式创建、开通,网站包括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调查、媒介素养实践、媒介素养动态和媒介素养资料等栏目。2004年12月12-13日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体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和大学生中开展媒体素养教育。主要观点分布在受教育的主体、面临的问题、媒介教育的内容、媒介教育的任务讨论和如何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

1.受教育的主体:我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因该首先从高等院校起步并设立独立的课程,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①

2.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媒介教育面临着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教育的平台的问题,不仅是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②

3.媒介教育的内容(对非媒介人员)研究媒介信息、研究媒介、学会利用媒介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③

4.面临的任务:创建传媒教育学科点,探讨和研究媒介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争取国家的支持以成就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加速培养专业人才。

查看全文

媒介素养纳入素质教育探究论文

一、中小学阶段教育模式:独立教学与学科渗透

所谓独立教学,是指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加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然而,独立教学模式暂时还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其原因在于:(1)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一些西部边远地区的学校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2)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还没有建设起来;(3)我国中小学课业负担往往比较繁重,贸然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可先选定部分地区的学校进行独立教学模式的试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

学科渗透则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现有学科当中,以相关学科中的媒介素养成分为基础进行媒介素养的培养。由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当前更具普适性的是通过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渗透,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各科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媒介素养。这样既能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又不会增加学生过多的学习负担。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

除了普通高校的普及性教育外,师范院校还担负着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师资队伍的重任,因此要在师范院校当中开展媒介素养专业教育。作为未来教师,师范专业的学生对中国公民媒介素养提高有着“后续递延性影响”,对于媒介素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师范生媒介素养教育意义重大,是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与中小学阶段的两种模式——独立教学和学科渗透两种模式相对应,师范院校除了对一般师范生进行专业教育外,还要利用传媒专业的优势,对传媒专业学生进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培训,为媒介素养独立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师资力量。与此同时,鼓励师范院校传媒专业的学生到中小学任教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为广泛的就业出路。

然而,教育改革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议程构建,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

查看全文

新媒体下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信息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单一性和权威性,促进了大众新闻传播方式的变迁,构建了交互性、链接性较强的新兴媒介环境。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主体也由原先的专业媒体工作者变成了现在每个屏幕后的社会成员,进一步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基于此,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信息分辨能力,使媒介素养成为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已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媒体;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

由英国学者汤普森和李维斯于1933年在《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随后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对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在面对不同媒体时所表现出来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等等。此后,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也开始不断完善和发展。现阶段,随着5G技术和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设备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的含义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社会公众认识媒介、使用媒介以及评价媒介的能力等,主要包括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等等。基于此,本文以媒介素养为研究主题,分析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并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麦克卢汉曾说:“媒体是人的延伸”,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在信息时代,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介不仅能加快传播速度,拓展传播方式,还能最大限度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1]。再加上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环境已成为当前社会公众生存与发展的第二大环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旨在提高公众的媒介使用能力,进而达到促进个人发展,参与社会建设的目标。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信、抖音等社交应用。此类社交应用对未成年人最具吸引力,影响力也最大。现阶段,部分媒体出于市场竞争和经济利益的需要,或因信息采编过程缺少严格管控,经常在传播的信息中夹杂暴力、色情等内容。《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46%的未成年网民曾在上网过程中浏览过各类不良信息,其中淫秽色情、血腥暴力等负面思想内容占比均超过15%,这些内容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等发生转变,长此以往会导致一些青少年出现成绩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产生厌学情绪[2]。第二,由于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呈现出商业化、感性化的趋势,网络信息也逐渐朝刺激受众感官等方向发展,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急剧扩大。而在媒体传播的信息中,包含着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长期接触会使人出现不思进取等行为,导致自我封闭。除此之外,部分公众因缺少媒介素养,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判断存在非理性的特点,这很容易使公众面对各种信息诱惑时,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导致时间与精力的浪费。一旦发生某些重大新闻事件,还可能出现以讹传讹、造谣中伤、人肉搜索等网络不良行为,既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也会对新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舆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对主流文化和道德规范的认同出现危机。第三,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者,这对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新媒体具有平民化、草根化以及门槛低等特点,部分热门话题经网络传播后,会迅速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但媒介道德和法律评价监督机制的滞后又会让部分无良媒体在群体事件传播过程中故意扭曲事实真相,将个体意见用于媒体意见,导致网络失范行为频发。除此之外,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失,且职业素养不高,存在网络诈骗、虚假新闻等不良行为。而公众在面对这些网络信息时,如果不加以辨别就接受,很容易引发网络谣言、社会恐慌等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路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