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20:14: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媒介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媒介改革时期的艺术终结
面对当今世界不断更新的艺术样式,我们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思考:艺术是不是如黑格尔所说已经终结了,艺术的任务已经完成,甚或说艺术已经死亡。这的确是令理论家们困惑的问题。而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终结,理论家们已争前恐后地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得出的结论却莫衷一是。在当今媒介变革的时代,艺术是不是还能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其职能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都需要我们站在媒介变革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解读。
一、概念梳理
(一)何谓媒介变革?
媒介又称媒体,英文为media,原意是居于中间之物,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用以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理材料和技术手段)和通道。传播学“鼻祖”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1](P144)马歇尔•麦克卢汉亦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譬如,印刷品相当于眼睛的延伸;广播、扩音系统相当于耳朵的延伸;录像机、录音机的信息储存功能,电子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相当于人脑部分的延伸等等。[2](《引言》)一场话剧或音乐会,观众最多不过千人,但媒介的延伸作用,可以把文艺传播范围大大扩展。从人类生产力发展角度可以将媒介变革划为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自然经济时期、商品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媒介的第三次变革相伴而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使信息量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加,人们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狂轰烂炸,大众媒体网络四通八达,公共传媒通过卫星传输,电子信号畅通、快捷。[3](P45)当下,我们正处在媒介变革的第三时期,即“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之中,对此再也不能有任何怀疑了。这是一场全球规模的革命,而且,它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展。”[4](《序》)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称我们当今的电子媒体的强大功能为“人工天堂”,声称“依靠电子技术,我们似乎正在不仅同天使,而且同上帝变得平等起来”[5](P235)“现在我们有了这个网络,于是不必重复深更半夜爬格子,寄编辑,等回音,修改等等复杂的工艺了。想到什么,打开电脑,输入、发送———就OK了。你甚至可以在几分钟之后看到读者给你的回应。”[6]
(二)何谓艺术终结?
19世纪黑格尔将艺术纳入到广阔的实践范围内,深刻地说明艺术的需要源自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强烈愿望,艺术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亦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成为满足人的“一种较高的需要,有时甚至是最高的、绝对的需要”[7](P38)的活动,一种和日常劳动、日常生活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偶然事件和幻想的游戏”。[7](P38)人的自由理性、人类心理的自由需要乃是艺术最根本和必然的起源。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开始了后来被誉为“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8](P300-310)的美学讲演。在此讲演中,他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艺术已经走向终结。他说:“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7](P15)黑格尔眼里的艺术终结,只是终结了“时代的”艺术,并非“一般的”艺术。换言之,黑格尔是紧密联系时代及艺术实践来感叹其心目中的“经典艺术”的不断衰落乃至消亡,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死亡,他并没有给所有的艺术下达死亡通知书。一个多世纪之后,美国学者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即《哲学对艺术的剥夺》)中,重新讨论了黑格尔的命题,直接提出了“艺术终结”是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被称为艺术的“二次终结论”,艺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已衰老了,结果又会怎样呢?”[9](P78)
媒介改革时期的艺术终结
面对当今世界不断更新的艺术样式,我们不得不做出这样一个思考:艺术是不是如黑格尔所说已经终结了,艺术的任务已经完成,甚或说艺术已经死亡。这的确是令理论家们困惑的问题。而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终结,理论家们已争前恐后地进行了大量的解读,得出的结论却莫衷一是。在当今媒介变革的时代,艺术是不是还能一如既往地存在下去,其职能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都需要我们站在媒介变革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解读。
一、概念梳理
(一)何谓媒介变革?
媒介又称媒体,英文为media,原意是居于中间之物,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用以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理材料和技术手段)和通道。传播学“鼻祖”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1](P144)马歇尔•麦克卢汉亦认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譬如,印刷品相当于眼睛的延伸;广播、扩音系统相当于耳朵的延伸;录像机、录音机的信息储存功能,电子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功能相当于人脑部分的延伸等等。[2](《引言》)一场话剧或音乐会,观众最多不过千人,但媒介的延伸作用,可以把文艺传播范围大大扩展。从人类生产力发展角度可以将媒介变革划为为三个历史时期。即自然经济时期、商品经济时期、知识经济时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媒介的第三次变革相伴而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使信息量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加,人们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狂轰烂炸,大众媒体网络四通八达,公共传媒通过卫星传输,电子信号畅通、快捷。[3](P45)当下,我们正处在媒介变革的第三时期,即“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之中,对此再也不能有任何怀疑了。这是一场全球规模的革命,而且,它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扩展。”[4](《序》)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称我们当今的电子媒体的强大功能为“人工天堂”,声称“依靠电子技术,我们似乎正在不仅同天使,而且同上帝变得平等起来”[5](P235)“现在我们有了这个网络,于是不必重复深更半夜爬格子,寄编辑,等回音,修改等等复杂的工艺了。想到什么,打开电脑,输入、发送———就OK了。你甚至可以在几分钟之后看到读者给你的回应。”[6]
(二)何谓艺术终结?
19世纪黑格尔将艺术纳入到广阔的实践范围内,深刻地说明艺术的需要源自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强烈愿望,艺术既是一种实践活动,亦是一种认识活动,是成为满足人的“一种较高的需要,有时甚至是最高的、绝对的需要”[7](P38)的活动,一种和日常劳动、日常生活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偶然事件和幻想的游戏”。[7](P38)人的自由理性、人类心理的自由需要乃是艺术最根本和必然的起源。1817年,黑格尔在海德堡开始了后来被誉为“西方历史上关于艺术之本质的最全面的沉思”[8](P300-310)的美学讲演。在此讲演中,他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艺术已经走向终结。他说:“就它的最高的职能来说,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是过去的事了。因此,它也丧失了真正的真实和生命,已不复能维持它从前的在现实中的必需和崇高的地位,毋宁说,它已转移到我们的观念世界里去了。”[7](P15)黑格尔眼里的艺术终结,只是终结了“时代的”艺术,并非“一般的”艺术。换言之,黑格尔是紧密联系时代及艺术实践来感叹其心目中的“经典艺术”的不断衰落乃至消亡,而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死亡,他并没有给所有的艺术下达死亡通知书。一个多世纪之后,美国学者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即《哲学对艺术的剥夺》)中,重新讨论了黑格尔的命题,直接提出了“艺术终结”是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被称为艺术的“二次终结论”,艺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已衰老了,结果又会怎样呢?”[9](P78)
媒介边界消融时代传媒专业教育初探
[摘要]媒介边界消融既给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带来了教育主体媒介专业优势缺失、教育客体职业认同力模糊、专业教育实效性下降等困扰,又对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思维创新是探索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的先导,融媒体的效应聚变、融媒体的行业发展、融媒体的功能型人才需求又赋予了高职传媒专业教育的“整体性”“市场化”“能力迁移”等思维创新的前瞻性价值。教育改革与创新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思维方式的固化。因此,借助泛系思维的原理,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活动中,把各类“理念”和“知识”重新组合,善用中国哲学的“整体性”思维,重塑现有专业共性,培养适合融媒体需要的功能型传媒人才;运用现代管理学“市场化”思维,剖析产业人才结构,依据传媒行业发展需要提升专业办学实效;借鉴中医学的“土枢四象”思维,强化学生核心技能价值,培养具有能力迁移的可持续发展的传媒人才,以期探索出媒介边界消融时代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媒介边界;传媒专业;泛系思维;教育创新
媒介边界消融表现在媒介内容生产领地被进入、信息传输渠道边界被侵蚀、媒介产品形态多元等诸多方面[1]。平面媒体、广播电台、电视媒体、户外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多媒体高度融合,媒介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近乎无边界的具有多功能、全媒体、立体层次的融媒体体系。任何新事物的产生所蕴含的深层思维都能促进社会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媒介边界消融带给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思维创新的价值赋能将为解决当前传媒类专业教育中专业优势整合、学生核心技能培养、教育活动实效提升等问题提供现实解决思路。
一、媒介边界消融给高职传媒专业教育带来的现实困囿
媒介边界消融的不只是界限逐渐模糊的“疆土”,还包括专属的业务能力、独占的渠道资源、产品的不可替代性。媒介边界消融时代传媒类专业教育从术业有专攻的类型媒体细分型传媒人才培养转变到能力整合的功能型传媒人才培养。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面临专业教育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毕业作品设计等方方面面的诸多现实困境。归纳起来,媒介边界消融时代高职传媒类专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教育客体日益增强的能力整合的功能型职业价值需求与类型媒体细分型专业教育模式下教育活动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更是教育思维创新上的困囿。(一)媒介边界消融与教育主体媒介专业优势缺失。当前,高职传媒类专业的教育主体即专任教师多数接受的是术业有专攻的各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类型性传媒专业教育,或是在大众传媒业鼎盛时期媒介边界清晰的传媒企业成长起来的,具有优势明显的媒介专业特色。客观上,媒介边界消融形成新型融媒体使传媒业的内涵扩大,教育主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盲区;主观上,面对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对媒介的认识无边界化,教育主体过去引以为傲的专业背景和媒介行业优势会被削弱甚至消失。其结果便是,教育主体有可能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核心竞争力缺乏而不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二)媒介边界消融与教育客体的职业认同力模糊。从教育的价值理性角度讲,教育客体希望以更能符合个体已有认知水平、满足自身职业发展需求的载体和形式参与教育活动。高职传媒类专业学生对媒介已有认知水平受当前网络化和融媒体的影响,缺乏对细分专业媒介的主动认知。从教育内容上看,当前的传媒类专业设置普遍存在类型细分媒介属性突出、融媒体整合的职业胜任力薄弱的现实,很难满足教育客体对职业认同力的需求。(三)媒介边界消融与传媒类专业教育实效性下降。现有的传媒类专业教育改革的速度显然落后于新媒体技术发展速度,传媒类专业教育拥有的资源有限、对传媒业前瞻性和宏观性的认知缺乏,特别是面对媒介边界消融的新媒体环境对人才的需要,传媒类专业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已明显。这种局限性的劣势在教育活动中将体现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间的信任关系崩塌上。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他所认同的媒介和传媒知识来源于正在发生的媒介生态。学校专业教育的资源、理念、手段、实训条件滞后,很容易使双方形成不信任关系,教育客体日益增强的能力整合的功能型职业价值需求与传统细分类型媒介专业教育模式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造成教育活动实效性下降。
二、媒介边界消融对高职传媒专业教育思维突破与创新的价值赋能
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新媒体的业态环境,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媒介融合的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进行新闻学专业课程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增加新媒体类课程,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思维模式,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业务实习的作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后备力量。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学;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密切关注媒介的业态变化和生态变化,培养符合当前媒介要求的实用性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建设……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目前,新媒体业态的行业环境和媒介特点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和新理念、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新闻学专业细化及其专业方向的改变、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课程改革、师资力量的进一步强化改革、实习实践内容形式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学生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的研究,成为目前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点内容。目前,新闻学高等教育中旧有存在的理念陈旧、培养目标不能适应时代要求、课程体系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实训内容过少、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凸显出来。为此,高等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刻不容缓。全球视野下媒体融合环境中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模式主要是适应媒介发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环境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当下的媒介形态是媒体融合进一步密切,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互动和交融越发深刻,MediaCnvergenceo这个概念已经根植在了我国的媒介环境中。互联网时代全媒体平台、个性化传播、互动性传播等成为媒介生态的主流,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概念,如“大众人际传播”“受影响的旁观者”等;出现了一系列传播新形态,如碎片化的传播、移动终端的传播;出现了新闻制作的新理念,如中央厨房、融媒中心;出现了一系列新形态的传播问题,如信息茧房、回音室效应;出现了新的媒体传播平台,如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各类视频网站;出现了新的技术改革,如5G传输、AR技术、人工智能等。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全新的传播形态模式和传播关系。首先,媒介形态由以往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向全感觉媒介转变和发展,VR技术、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边界区分度越来越低,但是,各个媒介平台的动态化、移动化、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高。其次,新闻传播过程的互动性加强。由于互联网、社交软件和各类实时传播媒介平台的发展,新闻传播模式由单向度变成双向度甚至多维度传播,读者身份转变,从接收信息到制造信息,全民自媒体时代,受众在传播过程中从被动到主动,对媒介发展有了本质的影响和改变。新的媒介生态导致新闻传播者的业务内容、新闻传播舆论形态、以不同平台为主的媒体格局和传播理念都有改变。其中,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业务内容扩容,技术型、营销型、策划型、管理型人才,都是媒介融合过程中急需的传播业务人才。高校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紧跟时代变化,才能培养能满足新媒体业态下的行业需求的全媒型新闻人才。
二、新媒体业态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更新
试议多媒体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一、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
前文已就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问题提出了笔者的欣喜与担忧,但总的来说,笔者对这个问题还是持乐观态度的。只要教师把握得好,就不成问题。所以,以下就如何优化教学内容作些许具体的阐述。教师根据自己的教案,把想好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超文本等多媒体介质的多媒体课件。这种课件形式因为是多种表现力极其丰富的介质组成,因而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活泼、引人入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它还可以易化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也就可以相应地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反过来说,若只是机械地把教学内容罗列在黑板上,再照着书本宣讲,其效果之低也就可想而知。外在形式决定表现力度,教科书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就已经决定了它只能是表现力一般的载体。如果仅仅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媒介即讯息”这句话,结果往往是误解。这句话的意思并不如字面所表达的“媒介”就是“讯息”这么简单不可理喻。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过去我们认为是讯息的传播影响了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其实是媒介形式本身在产生影响。我们对世界感知的方式由于媒介的变革而产生不同的效果从宏观层面来说甚至会对社会产生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变革效应。印刷媒介毕竟还只是人类视觉的延伸,随后出现的摄影媒介、电波媒介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大颠覆。但他们都只是单一人类原始基本感官媒介的延伸,直到电视媒介的出现。电视媒介不同于其他先出来的媒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对上述几种媒介功能的整合,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
至此,媒介在延伸人类原始感官媒介方面终于达到了一种迷人的平衡。它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与行动,促进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而对人类产生最大规模影响的要数计算机媒介了。本文开篇即以论述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就是主要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关于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后面有专文论述之,这里先就其对丰富教学内容的影响作出阐述。计算机媒介可以说是对上述几种媒介功用集合与优化,它在保存人类资料上比印刷媒介更长久,在保存视频上比电视更便捷,更重的是它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并分享。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所蕴含的讯息何其浩瀚!这对教学来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教师可以就某一授课主题在网上搜索资料,然后选择优质有趣而多样的资料跟学生讲课,其授课内容的丰富性只要你多花点功夫是要多丰富就可以有多丰富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还有别人的心得评论。这样的授课效果有时候是难以预料的。
(二)创新教学方式
多媒体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显而易见的。以往教师讲学所用道具无非教案、粉笔、黑板,有创造性的可能还会从学校或家里拿点什么其他道具,终究还是供极不应求。多媒体教学无法提供实体的教学道具,而其极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对学生构成的外部刺激也是足够强烈的。而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创新,有个根本的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学生是永远处于主体地位的。所以,所有教学方式的创新都是围绕学生主体的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依托多媒体创新的时候脑海中始终都要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否则,就是舍本逐末。虽然有点片面,笔者还是要提的一点是,多媒体简直就是为教育而生的。试想,人类教育事业虽然主要是但完全不能说只能是在教室完成。同样的道理,教育改革虽然主要是但也完全不能说只是学校教育的改革。笔者认为教育改革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往大里说,它涵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还有学校教育。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思想:旧的思维与行为习惯会因为新媒介的出现而改变,但旧思维与行为习惯的改变与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是同步的。而一旦达到改变的契机,就会“加速并扩大人们的功能”,即人类新的认知会因为新媒介的出现而慢慢出现。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说没有教师的参与也可以是教学。试看如今网上日益蓬勃的网络公开课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多媒体教学与学校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还是存在的,优劣也都相应存在。但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文明的不断向前,存在于新事物上的劣会慢慢完善,而存在于新事物上的优则会使新事物逐渐成为常识。
网络组织双轨整合管理论文
“改版”成为中国电视媒介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之所以需要改版,表面都有各种各样堂而皇之的说辞,但最直接而又最广为人知的目的,就是通过改版强化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以提升收视率拉动广告收入,保持自身发展的态势。然而,鉴于中国媒介行业的特殊性,且处于激烈变动之中,广泛存在媒介内部和外部的竞争一般都是在台下进行。就媒介经营的个体而言,经常是感受到生存压力同时却又难以明示方向,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之中,犹如没有海图的孤舟航行。
于是,有好事者向积极鼓吹“媒介产业化”的学者提议,能否学以致用给正处于困惑的媒介经营者们描绘一张中国电视媒介经营未来走向的版图呢?
我也试图为此进行一次严肃的学术研究,然而,我发现这样做的结果是徒劳无功。随波逐流显得圆滑媚俗,拘谨严肃又无法逮捉其变化的实态。所以,我采用一种另类的手法来进行市场分析三步曲的游戏:第一步,先是描述一些媒介市场的变化现象;第二步,根据其变化推测其引发的问题所在;第三步,在对问题的归纳分析过程中依循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拼凑出市场变化和发展的版图。
第一步:电视媒介市场的若干变化动向
回顾1999年的电视媒介经营,可谓是“一波三折”。上半年是坏消息不断,全国独大的中央电视台新主任入主不久,广告收入踌躇不前,危机四起;城市台的代表北京电视台的改版引发收视率雪崩,收入急挫。省级电视台面对城市台和中央台的夹击,举步维艰,被媒介购买公司戏谑为“中老婆”,“已经人老珠黄没人爱”(1)。
下半年,气氛为之一转。首先是中央台传来喜讯,广告有望突破去年额度,北京台也开始扭转颓势。苦苦硬撑的省级台在哈六厂“盖中盖”的刺激下轻松喘气(2)。然而,在这种貌似“柳暗花明”的氛围之中,也夹带种种耐人寻味的信息:10月底,中央发了一个与广电系统关系密切的82号文件,网台分营、诸台合并和组建电波经营集团的呼声越来越大;11月8日招标揭晓,中央电视台损失了7.6个亿(3),业内人士都心里发虚,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指标,代表着一个无形的价格指向体系。年底的招标情况不好,2000年的地方台广告价格用什么作支点?同时,电信与电波媒介划定楚河汉界各不侵扰,媒介不许上市等等报道接踵而来。11月15日,入世谈判峰回路转,再又掀起波澜。
新闻事业环境优化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从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传播管理社会化概念;并认为它的主要内涵是机制的市场化和管理的社会化;文章总结了西方国家传播管理社会化和责任分担的实践,揭示了它在中国应用的实践意义,并对现状作了若干评价。
[关键词]传播管理社会化新闻改革环境优化
[Abstract]Thearticleputsforwardanotionofsocializationofcommunicationaffairsadministrationwithaperspectiveofpublicadministration,whichisexplainedmainlyasdualmeaningofthemarketinizationofmechanismandthesocializationofsurveillance.BysummarizingthepracticeofsocializationofandparticipationincommunicationaffairsadministrationinWesterncountries,thearticleconcludesthesignificanceandstatusquoofitsapplicationsinChina.
[Keywords]SocializationofCommunicationAffairsAdministration;JournalismReform;EnvironmentImprovement
自人类出现以来,传播活动就发挥着信息传递、价值传承、教育与娱乐等功能,成为维系社会进步的纽带,与社会整体利益休戚与共。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西方国家对传播活动的管理与控制权力逐渐从统治阶级之手分散到社会这一无形的网络中,传播管理社会化的历史脉络也日益清晰地浮现出来。
在中国,人们对传媒的自律与他律并不陌生,讨论传播管理社会化则是一个新课题。诸如在政府行政管理角色转变的条件下,传播管理如何利用好社会资源,发挥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又如,在传播媒介因利益驱动而自律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如何督促媒介带头和自觉地做反腐倡廉的表率等问题,都可以应用传播管理社会化的思路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将有益于中国新闻改革的深化、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成长。
电视新闻“烹饪模式”可视化分析
在当前融媒体语境下,人人皆记者、信息实时、内容碎片化传播已经成为传媒新常态,传统的电视媒体“采编播”制作流程以及线性传播的弊端凸显。如何解决当前电视媒体面临效益下滑的趋势,弥补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并凸显权威电视媒体的优势成为传统电视台同努力的方向。而在这场改革创新发展中,山东广播电视台打破原有固化的“采编播”制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融媒体平台+“中央厨房”的多元“烹饪模式”。本文从中央厨房职能重构和制播流程的可视化转变两大视角,探究融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制播创新。
一、融媒体中央厨房职能创新重构
2016年,山东广播电视台正式开启了媒介融合改革的大幕,此次改革的核心主要集中在电视板块和网络板块。而山东广播电视台拥有的齐鲁频道、综艺频道、生活频道等山东本土强势地面频道,以其接地气的节目风格,在山东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庞大的中老年观众群体。这一群体与互联网的黏度较低,所以在互联网冲击下影响较小,收视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依然处于较理想的位置。因此,此次改革的战场集中在收视率较低、创收完成不乐观的公共频道、体育频道、国际频道以及新闻中心。此次改革,通过完成网络板块中齐鲁网、看山东客户端与以上频道的合并重构,打破原有独立频道制的管理模式,合并成立融媒体中心。在中心现有的人员配置和硬件条件基础上,与美国团队合力建设融媒体“中央厨房”全景演播室,研发生产适用于网络和电视两端传播规律的融媒体产品,最终达到1+1>2的效果,实现传统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整体来看,山东广播电视台在融媒体+“中央厨房”的重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网络勾连下的媒介融合。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是百姓接收信息的最主要端口。然而伴随着网络及手机移动端的高度覆盖,信息接收方式发生转变,不受时空限制的碎片化接收成为主流。因此,手机终端等互联网介质成为了当下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主流媒体。而在众多电视机构融媒体改革中,以电视为核心的改革主体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其改革只是完成了“电视+互联网应用”的简单罗列,无论是服从于电视节目的两微还是网页客户端的推送,都是围绕电视服务。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完成了核心主体的转变:由“电视+”向“互联网+”的质的跨越。以当前主流的互联网媒介消费群体为改革主体,实现广播电视等线性传播媒介为互联网媒介服务的转变,实现以时效性、互动性、到达率更好的互联网产品为主线进行推送播发,勾连传统广播电视等传统节目。达到以互联网产品为传播前沿,以广播电视产品为内容深化的多维传播矩阵。例如:山东广播电视台所推出的《鲁苏联动!寻找92岁抗战老兵》的系列报道中,山东广电与江苏广电实现了“2+2+N”联动模式,打破电视线性传播限制和鲁苏两地时空限制,实现两家媒体新媒体板块“闪电新闻客户端”与“荔枝新闻客户端”异地同频手机直播,全面展现寻找抗战老兵杜希河的寻找过程,让互联网手机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寻找的最新进程。与此同时,两地电视媒介在网络手机直播报道的基础上,分别在山东广电卫视频道《早安山东》,地面公共频道《新闻午班车》《民生直通车》节目以及江苏广电卫视频道《新闻眼》,城市频道《零距离》节目跟进总结式深入报道,满足电视群体的接收需求。通过两地媒体两种媒介语言的“2+2”叙事报道之后,两地媒体进一步发掘92岁抗战老兵出走原因及跨越半世纪的战友情愫,在国庆节前夕进一步弘扬了老兵精神。实现了从网络到电视,从事件本身到内在情感的“2+2+N”的多维立体化报道。(二)全景式街景演播室的创新搭建。演播室作为电视节目制播窗口,其呈现形式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山东广电在“新闻立台”的宗旨下,着力提升新闻融媒体演播室制播条件,斥资1.3亿元与美国舞美团队设计打造了国内唯一街景演播室。该演播室完成了从空间布景到中央融媒调度平台的多角度创新。针对“点餐选择”“原料准备”“烹饪制作”和“餐厅上菜”等“烹饪”环节的职能需求,完成了内部空间布景的合理配置。该“厨房”以融媒体调度平台为中枢,实时接收来自于电话热线、两微一端、网站社区等不同渠道的新闻线索,根据新闻价值及地理位置分布与记者数量、信息平衡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调度平台确定当日即时的“点餐选择”并分发任务到具体互联网及电视采写部门,并由其完成外出采访等音视频采集等“原料准备”工作。同时,该中心以新闻内容的剪辑制作为主体,根据各节目组制播内容的差异区分区域。“中央厨房”与传统演播室最大的差异在于完成“餐厅上菜”环节的街景演播室。其区别于以往360度全角度隔音遮光的暗箱演播室,阳面建设为一至四层的落地玻璃幕墙,这一设计实现了电视节目的可视化曝光录制,削弱了主持人与受众的隔阂与神秘感,同时也体现出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来自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制作理念。与此同时,街景演播室内置17块互动大屏,增强了演播室的可视性和运动变化。在摄像方面,室内设高清轨道机器人摄像,实现了科技对人力的解放,同时,减少了人员在演播室中的走动,更有利于主持人集中精力进行二度创作。融媒体“中央厨房”全景式街景演播室的搭建极大提升了山东广电电视节目品质和媒介融合速度。(三)人才融合中的职能分配。媒介融合不仅是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融合,更应该是传媒人才的融合和多元能力的提升。换言之,媒介竞争是融媒体技术设备等硬件与融媒体人才的软实力的双重对抗。因此,很多电视台通过一刀切式的人员轮换模式,大量裁撤传统电视制播人员,招聘具有互联网背景的新媒体人员。但在实际工作运行中,由于新进人员对于传统电视的传播制作规律知之甚少,因此,出现了大量多媒介“水土不服”的现象。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在人才融合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人员长效化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融媒体人才。台内传统电视技能人才在发挥其现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技能培训,增强员工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思维方式。例如:《民生直通车》节目的记者大多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经验,熟悉电视节目的制作规律并深谙民生新闻节目受众的收视需求。山东广电融媒体中心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各类互联网技能培训,增强其互联网传播意识,使其掌握互联网信息碎片化、即时性的传播规律,在其视频内容的生产过程中,实现互联网客户端+广播电视等多端制作与分发。而针对新聘人员,则严格把控互联网思维与广播电视技能并存的要求,使其能够尽快满足当前融媒体语境下的多屏传播需求。
二、“烹饪”流程的多维度可视化创新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采编播”制作流程。然而,这一精细化分工生产的制播模式与融媒体语境下“人人皆记者”“随时随地看新闻”制播方式相比,新闻自身时效性、简明性等特征被埋没。习惯于碎片化接收信息的用户不断抛弃传统媒体。如何打破广播电视线性传播在当前融媒体传播语境下的弊端,实现新媒体的时效性、互动性、碎片化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真实性、权威性的融通,成为了传统媒体寻求出路的突破口。山东广播电视台在原有电视业务与网络业务的基础上,实现板块业务的融合重构,同时嫁接新媒体与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特性,探索出了一套全流程多维度可视化创新“烹饪模式”,实现了新旧媒体的优势最大化。(一)先小屏后大屏的互联网思维播发方式。电视作为党的喉舌,在媒介格局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众多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依旧坚守电视主体地位不变,新型媒介服务于广播电视的思路。而在此定位下,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便成为了广播电视的附属品,互联网产品只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多媒体衍生。很显然,在媒介用户大量向新媒体转移的趋势下,这样的发展路径很难在媒介重构中找准定位,甚至会成为新媒介环境中的牺牲品。山东广电走出了一条“先小屏后大屏”的互联网思维播发思路。顾名思义,“小屏”是指以手机屏幕为代表的移动媒介端口,“大屏”是指以电视屏幕为代表的固定媒介端口。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打破电视为上的传统观念,依托“大小屏幕”实现媒介差异逆向传播。首先,由简单便捷、可操作性强、互动性高、到达率精准的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进行推送,第一时间完成新闻内容的“粗放”传播,让用户对接新闻关注点。其次,记者根据手机传播的粗放内容以及用户第一时间互动反馈的关注焦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新闻内容的“精细”加工,在广播电视大屏传播的过程中,让用户更加深入、权威的了解新闻全貌。与此同时,“先小屏后大屏”并不仅仅是手机传播向电视传播的单向推进,而是根据新闻事件的发展顺序和新闻点的厚薄程度,切断式的完成从小屏到大屏再到小屏的多方向推进,真正实现新闻内容的全媒介、多角度传播。例如:在融媒体策划的《我的中国心》16小时、12个国家全球直播活动中,创作者以“一带一路”上的山东元素为直播线,从山东莒县乡村的一次升国旗仪式开始,跨越美国、玻利维亚、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由全球手机拍客完成不间断追逐直播过程,通过连接直播地点的方式在世界版图上勾画出心的造型。此次直播很好的诠释了“先小屏后大屏”的播发思维方式。小屏手机直播以“现在进行时”的时态,勾连全球;大屏电视依托《早安山东》《新闻午班车》《民生直通车》等节目,通过“过去式”总结手机策划直播内容,并以“将来式”预告接下来直播走向,完成了大小屏幕穿插互动的全媒体直播。破亿次的流量充分体现出融媒体语境下“先小屏后大屏”的媒介选择必要性。(二)可视化半成品的电视呈现。随着受众需求的提高以及广播电视竞争的日益激烈,新闻片品质极大影响了节目收视率。特别是扣人心弦的内容叙事、现场感强的记者出境、贴近生活的新闻人物采访等因素,成为提升新闻片品质的重点。然而,由于电视节目对于新闻片的精细化追求,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感不断缺失。特别是在碎片化传播的背景下,晚上黄金时段才线性播出的节目往往早已被新媒体传播报道,因此,观看体验不断下降,用户大量流失。基于此类情况,山东广电不断尝试“可视化半成品”的电视呈现方式,把记者正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正在新闻第一线、正在编辑制作的过程、甚至正在配音间合成的情景等不成熟的半成品新闻,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在进行电视影音呈现。这一探索打破了电视传播时效性差的弊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记者所掌握的最新消息,特别是在突发性新闻报道中,有助于提升新闻现场感。与此同时,在这类连线过程中,将电视制播过程中编辑记者在配音间、剪辑机房忙碌的幕后故事呈现给观众,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三)全天候打通新闻节目内容编排。电视台通过几十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从台到频道再到节目组的三级管理模式。电视节目也逐渐形成了制片人负责制的组内管理方式。以新闻节目为例,制片人为节目的组织核心,下面分设责任编辑、记者和编辑等各类岗位,诸多岗位密切合作最终完成一档新闻节目。而不同节目之间往往互不干涉,各自为政。因此,在实际新闻采访中出现了同一新闻同时派出多组记者的尴尬现象,这极大浪费了采编资源。山东广电通过“破壁行动”,打破各节目之间的组织壁垒,通过同一岗位统一管理、统一节目类型、统一编排调配的方式,实现全天候打通新闻节目内容编排。例如在《我的中国心》24小时全球策划融媒体直播活动,由山东广电融媒体中心创新报道部和民生报道部合作完成。两部门联手打破新媒体客户端与传统电视直播之间的媒介壁垒,沿“一带一路”中国元素这条主线,通过融媒体中央调度平台统一调度,实现16小时全打通的从手机到电视的穿插编排。此类打通式的内容编排方式实现了同一新闻一次采访多次分发,节约了融媒体制播成本。与此同时,由于播发的渠道覆盖传统媒介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手机直播、两微一端等大小屏幕各个端口,也提升了媒介的传播覆盖率和传播效果。(四)互联网+线上电视+线下活动立体产品序列。传统电视媒介的产品以电视节目为主。而随着媒介构成的多元化以及传统媒介用户的流失,单一的电视产品已经很难在融媒体竞争中占领市场。如何依托广播电视优势,同时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以用户为主导开发新的试听产品,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在媒介重构过程中的主要发力点。山东广电依托融媒体中心丰富的媒介及人才资源,打造了“互联网+线上电视+线下活动”的立体产品序列。以《京东618网购节“大牌来了”》为例,这一活动以大数据分析为策划依据,精准锁定京东网购客户群体以及潜在客户的聚集范围,结合山东广电观众收视分布情况,选取了山东本土十个城市作为活动地点,通过调集台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持人作为线下活动主持。与此同时,线下活动还通过闪电新闻客户端同步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并在《民生直通车》等电视节目直播的过程中,通过现场连线介绍活动现场。一系列的媒介手段组成了山东广电立体化的产品序列,这一多媒介融合产品充分展现出融媒体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了策划方案的全媒体呈现,提高了客户的宣传到达率,同时也增加了融媒体中心的广告创收,实现了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山东广电作为本土融媒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其所创建的融媒体平台+“中央厨房”的可视化创新“烹饪模式”,在小屏带动大屏、半成品呈现、线上线下多维度产品序列等思维及实践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这为当前融媒体语境下各大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完成媒介重构与生产模式创新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现代化媒介对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媒体技术对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新兴的现代化媒体技术进入到了计算机教学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教学中,现代化媒介的进入,给新时代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给学生计算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现代化媒介;计算机教育;新时代
计算机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而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两者的碰撞为军事、医疗、交通、教育等各个领域带来了新的火花(即计算机现代化)。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而言可谓是如虎添翼,效果更为明显。由于计算机现代化技术的先进性、高效性,使得计算机现代化媒介为新时代的学生带来了除教师外的新知识领域。而将计算机现代化作为新的媒介对新时代学生教育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计算机教育改进过程中,由于现代化媒介的进入,给新时代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给学生计算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计算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1传统计算机教育的优缺点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教师主要依靠教材进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讲授。教师占绝对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很好地掌握课堂节奏,知识的重现性好。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识的更新性不够,无法反映最新的成果和资料;而且,利用传统计算机教育方式也很难将一些抽象理论和具体实践过程阐释清楚,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被动地学习,不能真正理解消化计算机课程,导致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满足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需求。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媒介的出现对传统的计算机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一些新兴的现代化媒体技术进入到了计算机教学的各个领域。现代化媒介的进入给计算机的学习过程带来了巨大活力,同时也给计算机教育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现代化媒介对学生计算机教育的促进作用
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开发,推动现代的计算机运用向新媒介的方向进行转变,这种技术的新转变和新运用,对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新技术的引入使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分析新媒介运用与现代的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媒介;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促进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进行了关于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在现代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对计算机教育进行深化探索和改革。以此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机制。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的教育还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学习内容比较单一,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相对落后的教学模式.如,老师着重于书本知识的讲解,对于课本以外的知识涉及较少。特别是对于计算机实践与运用的主要内容占课程内容比重不足。使得学生毕业之后找工作时缺乏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和运用能力,缺乏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和知识的延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