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实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15:25: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贸易实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贸易实务

贸易实务课模式的试验

本文作者:徐莲莲工作单位:浙江省普陀职业教育中心

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开放式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基本,体现教师的价值魅力,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发挥其个性,提倡创新,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1.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方面。如讲到贸易术语时,由适合海运的三种FOB、CFR、CIF引申出另三种适合任何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边讲解边让学生自己对这些贸易术语进行比较。此外,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进度的安排、多媒体的制作、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圆满完成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计划。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高密度讲授,选择教材部分易理解内容由学生自学,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如做游戏、分组等。在学生独自完成制单练习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互相批改、相互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在互相改修的过程中,以老师的身份去思考,去改正。这时候,他们会特别认真负责,而且从其他同学的单证里,不但能发现别人的填写问题,还能发现自己的填写问题,而且能大胆地提出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当教师给出正确答案时,学生会对该练习内容印象深刻、理解加深。而同伴修改的近期目标是逐渐树立起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体地位,远期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此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每周从报纸或网上搜集1—2个进出口贸易实务案例的习惯,并汇集成班级案例库,平时测试由教师根据知识点从中选取案例进行,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型向思维激励型转变,由被动倾听型向主动探索型转变。3.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提倡对话教学方式,从学生熟悉的经济现象着手,导入进出口贸易实务新知识点,通过师生交互问答,共同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积极深入学生群体,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使教师始终跟得上学生的思路。甚至可尝试师生角色互换,日常测验由学生出题,师生共同评价,使教师的评论始终与学生想表达的思想合拍,营造出活泼、生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方法是开放式教学组织实施的重点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传播的信息量大、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也存在师生交流较少的弊端,坚持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就需要扬长避短,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导入理论、用理论来分析案例、用案例来印证理论三部曲,从而完成外贸知识的升华。用鲜活的实例代替枯燥的理论描述,如讲到进出口合同的磋商和签订中的发盘和接受,可以给学生看某家外贸公司的发文电报,带给学生感性认识,并复习巩固边缘学科函电的知识。案例教学应“形散而神不散”,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提要求和介绍背景,重心应放在启迪引导和概括总结上,对学生的独到之处要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认识要加以纠正,引导学生走向案例分析的既定目标。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2.讨论学习法。讨论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形式,教师要尽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训练思辨能力。讨论的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内容应具有时代性,且难易要适度。要让学生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地去读书、思考,特别是讨论中有组织的辩论更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贸易术语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舟山国际水产城水产品的价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对购买者、经营者进行调查访问,结合舟山地理位置,分组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们热情高涨,均觉受益匪浅。3.情景教学法。进出口贸易实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培养学生用抽象理论演化成具体实际的知识的技巧。在教学中,笔者常设计一些情景,在课堂上开展模拟营销活动。如讲交易磋商及交易达成时,首先,教师给出贸易双方的背景资料、交易背景、往来函电涉及的内容等,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易磋商练习,经过模拟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买卖双方各执一份合同履行:如果是CIF合同,以L/C方式成交,履行环节比较多,教师要给学生配备大量的单证。因此,模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进行,每完成一个环节教师都要进行总结讲评,必要时进行角色模拟练习,譬如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以及银行、船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业务流转操作练习,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这样通过模拟真实贸易背景的操作练习,将教学模块内容统一贯穿起来,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有一个完整、统一的概念,做到了“学”与“用”的统一。

开放的教学时空是开放式教学的灵魂传统教学的课外学习与实践几乎是空白的,素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把时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空间由校内延伸到校外。1.终身学习是教学时间的延伸。根据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外贸人员必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系统掌握理论及管理、经济知识,又有相当的操作技能,具备在相关企事业单位、部门从事外贸专业的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光靠学校教育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何况目前职高毕业或就业后继续深造将会十分普遍,因而外贸教学的重点不仅应放在获得知识上,还必须转到掌握学习方法上,促使学生养成课外研读外贸知识的好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向主动探究性学习。2.社会实践是教学空间的延伸。邀请一些外贸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到学校做讲座、答疑和对话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一环,使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同步发展,了解外贸行业的发展状况。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开辟校外实训基地这块工作,由于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实行校企合作,能够让更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生产、经营的一线,不断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用人单位也能够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社会实践。教学心得(四)开放的学习评价是开放式教学成功的保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要多采用激励评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多用一些鼓励性语言评价。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动上进的动作,同伴给自己加一颗“星”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要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推行多元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尺度。试行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修学分,根据学生平时理论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表现,通过多元评价尺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在2010学年内,笔者曾对所任教的09物流班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尝试,通过与开展传统教学的08物流班的比较,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表所示。实践证明,经过实施开放式教学,学生整体成绩提高较快,并很快形成乐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平时作业的质量大有改观,学习自觉性和自学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教师授课效果也有了质的飞跃,形成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开心的良好局面。总之,实施开放式教学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到开发。正如从事“开放式”教学研究的叶澜教授所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成为智慧的事业;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显现勃勃生机。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探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贸发展十分迅速。近两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与深化,更是给外贸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契机。目前,全国有300多所独立院校,其中80%以上的独立院校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国际贸易实务》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环境,提高独立院校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最大限度的迎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急需进行国贸专业人才的供给侧改革。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实操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很多,主要有国贸贸易惯例、术语,外贸合同中商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包装,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检验,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支付,贸易方式等等。

2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2.1学生英语水平过于薄弱,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很多独立院校很难实现双语教学,即便已经开设双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很难听懂,效果也不理想。双语教学沦为一种形式。2.2任课教师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经验不少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教师虽然毕业于国内外名校,但他们很多一毕业便到高校任教,没有实践教学经验。以山西某独立院校为例,国贸专业共有5名专职教师,分别来自于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韩国东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没有一名老师在外贸公司系统学习过。甚至有不少国内重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也从未到企业系统学习过外贸知识。2.3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长期以后,我们一直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吸收。大多情况下,老师课下辛苦备课、准备充分,课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们有的不停的做笔记,有的玩手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应《国际贸易实务》这类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需要。2.4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首先,教材更新速度慢。目前比较权威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是黎孝先的国际贸易实务,目前已有五版,虽在不断更新,然而更新的速度依然远远落后于外贸的发展。其次,内容编排顺序不合理。大部分实务教材在内容等的编排上是根据外贸的流程编写的,术语、合同的签订、运输、保险、货款的收付、争议的处理等,但也存在个别不足。如,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确定放在了保险之后,作者认为价格应与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一起放在第四章。而且,在现实的外贸过程中,有时候并不像我们的教材编写的那样有那么严格的逻辑顺序,似乎告诉学生外贸中他们就该遵循那样的次序进行外贸操作。最后,大多数教材过于理论,具体操作讲述不具体。比如,大多数教材都告诉我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11种贸易术语,也大篇幅地介绍了它们具体的中英文名称、进出口报关、运输、保险、适用的运输方式等,但却没有一篇具体的英文贸易术语案例、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选择术语。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措施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翻转课堂模式分析

摘要:“翻转课堂”概念自2011年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教育界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诸多的探索、研究和实践。随着我们对翻转课堂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了教学改革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的模式设计。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使这种线上学习,线下知识内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不断发展,很多学校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学者对翻转课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大量的研究,而对高校具体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较少。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即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探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1“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1.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2011年兴起于美国。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初步吸收,课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查看全文

小议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论文摘要]该文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双语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常遇到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在双语教学的方式下更好得达到让学生既能有效得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又能有效提高其应用专业英语的能力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在高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的模式

在本世纪初全国高校开始普遍开始尝试双语教学之时,就纷纷开始尝试运用双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期间有成功、有失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们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探索出来几种针对该课程讲授方式的几种模式。

(一)半外语型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汉语讲授。这是初级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适合于学生外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

查看全文

试议国际贸易实务考试的革新

一、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1.改变学生对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的心理依赖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学生只要在期末时复习的好,“背”的好就可以通过,这种心理依赖首先要破除掉。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参加一次考试就能下定论的不科学的方法,要树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要改变过去以单一指标为多次综合指标全方位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要得到的是一种综合评定,而不简单的只是分数的体现。要明确考试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试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社会的需要决定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向,培养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就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考试的结果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就降低学生专业学习的效率,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考试的设计要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要建立一个即能体现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能突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模式。

3.考试的内容要具备有效的专业能力的考察点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国际贸易实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工作。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希望由此带动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概括为顺应我国时展的需要,我国的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积极促进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并由此为各类贸易活动开展奠定基础。目前,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往往对贸易实务作业的开展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内涵,并就其在国际贸易事务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希望由此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贸易实务发展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及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压力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政府部门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为此加强了各类扶持作业的开展,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资本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各类资本的全球化运输趋势加强,而这也就为国际贸易实务的进步以及开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了其全方位的发展。相关的数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更加活跃,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实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再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网络等高新科技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并融入到国际贸易实务中,实现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并由此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从业人员需要实现网络等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并由此确保企业运行便利性、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各地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差异性较大,故而导致各地的文化状况成为了影响国家贸易事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不同于传统的市场经济贸易,国际市场贸易活动在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借助出口、进口等交易活动的开展,促进各国之间的双赢,并由此带动国家交流的增强。一般而言,外贸从业人员在推进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国外文化进行理解、尊重,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国际消费需求等因素的了解,进而实现产品针对性的提升,从而减少麻烦,促进利益的共赢。

二、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措施

查看全文

探究国际贸易实务标准开发

一、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发

1、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确立了本专业的定位之后,在与行业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岗位,确定了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制作》、《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等在内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开设时间的安排上,除了考虑课程间内在的先修、后续的逻辑关系,还结合本专业学生的考证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比如之前所提到的《外贸跟单实务》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岗位工作的要求、岗位证书的要求为基础,讲授的针对性大大加强;二来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也可以直接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2、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1.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路

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标准与课程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有关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此之上得出任职于该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而以原有的学科体系知识形成有关的学习领域。最后,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抽象的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具体化。

查看全文

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我国对外经济与对外贸易活动愈加活跃,具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目前企事业单位急缺的资源。因此,本研究试图将CDIO理念运用到高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旨在解决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失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CDIO理念;日语国际贸易务实;应用探究

一、引言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在高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日语专业教学主要是用汉语进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的教授,很难将日语与国际贸易实务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够熟练地使用日语进行贸易洽谈;教学方法与课程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实践教学滞后;双语教学概念的匮乏;理论与实践失衡。相关研究表明CDIO理念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几种问题。

二、实施方案

在本研究当中,为了科学的验证将CDIO理念运用到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本研究将课时分为5大块内容:市场调查、寻找客户;推销产品,进行磋商;签订出口合同;信用证的开立与审证;运输、保险及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为了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实现双语教学的导入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以日语进行主体教学的前提下,辅助以汉语的解释、说明。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点、要点问题,用汉语进行解释。这样即学习了日语相关术语,又用汉语进行了对应理解,达到了日语与汉语的互译训练。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方式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培养适合“行业市场需要”的毕业生的高职院校,如果还停留在基于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的教学,毕业生的知识储备与行业发展现状脱节,就业求职时,必将受阻。笔者从外贸行业发展现状、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三个角度分析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意义,最后提出了教学目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课程内容与“互联网+”结合;教学方式与“互联网+”结合的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

近些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包括外贸行业和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融入“互联网+”元素,向跨境电商方向发展。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教师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所以,以培育新时代“工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相关的课程内容上,还是教学手段上,势必应该改革和创新。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基于外贸行业发展现状,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极大地渗入到外贸行业,单纯依赖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企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B2B和B2C方向的跨境电商发展。即使依靠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业务,也在不断地加入新技术、新方法。如运输方式开始走向第三方物流,货款结算方式走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形式更加多样化。新入职的外贸人才必须懂得跨境电商,了解行业的新变化,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较快较好地适应外贸行业现状和工作环境。所以,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加以改革。(二)基于培养实用性外贸人才的教学目的,实训项目必须改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实际操作经验,实训项目必不可少。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和“跨境电商”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发展现状下,学生应该知晓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从业务磋商开始,直到合同履行完毕这一连贯的流程,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技能,所以,传统的割裂、独立的各个实训项目必须整合和串联。此外,既然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B2B和B2C两个方向。传统的以B2B为主的实训模式也应该新增加B2C实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融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内容。(三)基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可否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广、专业知识繁杂,加上大篇幅的英语函电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常常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有一些同学,因为课堂学习和实训的时间比较有限,因为诸多原因并没有完全掌握和消化全部的知识点,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查漏补缺成了老师和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些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的同学,他们希望能够获取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有帮助的知识点,从而个性化地去学习和拓展,而不是在课堂里“吃大锅饭”。综上,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授课老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遍使用的现状下,基于“互联网+”载体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教师改革教学手段的一个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意义

查看全文

国际贸易实务实习报告

实习要求:在具体的商业活动中能掌握主要的业务技能。

实习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过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实习目的:培养我们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让我们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能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总结:

经过了两周的贸易实务实习,让我们了解到商务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

实习中,我们在模拟的商务活动中,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说在是受益非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