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处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12:59: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矛盾处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矛盾处理

处理好矛盾当好领导秘书

秘书工作是一门艺术,要做好秘书工作必须注意处理好四对矛盾。 一、专与广。秘书工作没有盲区,只要领导工作有可能涉及的领域,秘书就不能说“不”。比如,作为一名分管工业经济的政府领导人的秘书,首先要具备作为秘书的一些基本素质,如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电处理能力、会务接待能力等。其次要熟悉工业经济、市场经济以及从国家到地方相关政策法规、本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等方面的知识,不能说出话来、写出文稿来处处是“雷区”、句句是“外行话”。再次要对除此以外的政治、历史等其他领导工作可能涉及的领域有所了解。比如,领导者即将赴党校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专题讲座,为起草好这篇讲座文稿,秘书就应熟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政治背景、历史演进以及当前我国政治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等,否则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高质量的文稿。因此,秘书必须是多面手,不仅要对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做到广,只专不广或只广不专都难以胜任秘书工作。

二、前与后。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助手,其主要职责是为领导服务。为此,就要做到前与后的协调统一。所谓前,就是对与领导有关的工作要超前考虑、提前完成,留有一定的提前量。这其中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领导布置的工作要赶在领导规定的时间之前完成,以给领导一个缓冲的时间;二是领导尚未布置但根据自己判断即将要开展的工作,要超前谋划,想在领导前面,走在领导前面。比如,对即将进入汛期的防洪问题,如果该地区每年的防洪形势都较为严峻的话,就应该尽早给领导提个醒,必要时还应该提出初步工作方案。再如,领导参加会议时,要提前进入会场,检查包括音响在内的各项会务准备情况。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该有超前意识。与此相反,有些工作秘书不能超前而必须做在后面。比如,领导面对新闻镜头时,秘书要主动靠后,把镜头让给领导,而不能跑到领导前面,与领导抢镜头。领导参加完一个活动时,秘书要在领导退出现场之后,详细检查领导是否还有文件等物品遗留在现场,然后才能离开。该前则前,该后则后,对秘书而言两者同样重要,切不可前后倒置,那样必然会乱成一团。

三、内与外。由于秘书往往跟领导走得很近,不仅在许多方面直接参与领导决策,而且还掌握着包括领导个人隐私在内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所以,秘书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注意内外有别,把握分寸,对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必须心中有数,不能为了哗众取宠、一时兴趣而口无遮拦什么都往外说。这样,不仅会泄露一些工作秘密,而且还可能会损害领导者的形象,于工作、于己都不利。比如,一位领导正在召开工商、质量监督等部门负责人会议,准备对市场上热销的某种假冒伪劣商品进行突击检查。如果秘书提前把会议内容透露了出去,就会使这次检查落空,让不法商贩继续逍遥法外,给工作造成被动。泄露秘密不仅仅是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有时还会酿成严重后果,作为秘书必须让住这一点。

四、高与矮。这里主要指形象问题。作为秘书,要注意在各种场合维护好、塑造好领导形象,使领导始终给人民大众留下美好形象。相比之下,秘书在必要时要适当矮化自己,万不可与领导比高矮。一是对生活中人们矮化领导形象的各种议论,要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主动为领导辩护,摆事实、摆论据,以澄清人们在这些问题的错误认识。二是对工作中有可能展现领导形象的地方,要多为领导考虑,多做设计,努力把一个好的领导形象留给大家。三是对自己的形象也要关注,因为大部分人很难有机会直接见到领导,他们心目中的领导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综合领导秘书在各种场合的表现而形成的。四是对有可能损害领导形象但又非大是大非的错误,秘书要主动揽过;对一些经过自己参谋而形成的正确决策,秘书要主动推功,为领导增彩。一句话,秘书要尽可能多地把各种美丽的光环聚集到领导身上。

查看全文

刑事司法矛盾处理对策及模式

化解社会矛盾是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同时又是一把极其琐屑的“针线活”。刑事司法必须化解基本矛盾、防止次生矛盾。然而刑事司法如何化解基本矛盾?怎样防止次生矛盾?这是一个长期又宏大的课题。党和司法各战线均从宏观上提出了指导性、针对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思路及具体措施,不过,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实际的具体司法行为中如何有效实施和实现也甚为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一、矛盾识别

化解刑事案件中的矛盾,首先就必须对这些矛盾进行识别。识别矛盾的过程就是全面、深入认识和了解矛盾的过程,为选择化解方式和手段打基础。刑事司法机关与刑事司法人员应当从内容、性质、类型等各方面、全方位对矛盾进行识别:是基本矛盾还是次生矛盾?是情感报应型矛盾还是经济弥补型矛盾?是实体矛盾还是程序矛盾?矛盾的纠结何在?产生矛盾最本源的原因是什么?矛盾当事人的性格、文化程度等个性特征?化解矛盾最有效、最关键的药方是什么?等等。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教授托斯坦•埃克霍夫认为“对抗”、“异议”是两种类型的冲突。“利益对立”是“对抗”的最显著特征;“意见分歧”则是“异议”的最显著特征。所谓的“利益对立”指的是“A和B因双方皆就同一物主张权利而发生冲突。两人皆希望获得仅有一人能拥有的某物意味着其利益对立”;所谓“意见分歧”指的是诸如“A主张比B本人更了解B的真实利益”、“A坚持他从B处购得该物并已为之付费,而B却对此予以反驳”此类的,关涉利益、权利、义务、罪行或者其他规范性因素的意见分歧。托斯坦•埃克霍夫教授关于“对抗”、“异议”的冲突类型可借于刑事诉讼中的矛盾类型以及识别的。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关于有无伤害、盗窃、诈骗等事实上的矛盾,属于对抗型矛盾,关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就行为是否是伤害、盗窃、诈骗等规范因素上的矛盾,属于分歧型矛盾。一般而言,基本矛盾、实体矛盾多为利益对立的对抗性矛盾,次生矛盾、程序矛盾多为意见分歧的异议型矛盾。对于对抗性矛盾的化解,一般只能通过实质公正的刑事司法决定予以解决,而异议型矛盾则可以加强决定公信力、增强说理等方式化解。

二、方案选择

司法化解矛盾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强制与合意。所谓强制是指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是通过司法机关依法作出裁决,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矛盾解决方式。所谓合意,是指形式上虽然经过司法机关,但实质上主要是通过调解、对话、协商一致所进行的矛盾化解方式。我国刑事司法的国家主义、职权主义属性,要求法律不允许“打折扣”、不允许“讨价还价”,技术上也关闭了辩诉交易、被害人撤诉等利于合意的管道,所以,我国刑事司法化解社会矛盾主要方式大多是强制,少有合意。尽管如此,我国刑事司法中还是留有些合意的空间,并且伴随刑事政策需要呈扩大的趋势,比如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数额,量刑建议等。

刑事司法化解矛盾大致有三种模式:决定———强制;说理———心服;对话———合意。其中决定———强制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最常态、最普遍、最便宜、最愿意采取的矛盾化解模式,不过,决定———强制模式与其说是化解矛盾,不如说是平息矛盾,因为强行压制与被迫接受是此模式的有效性的同时也是其不稳定性原罪。一纸判决下的“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犹如如来佛压制石猴子的五指山,崩塌只是时间问题。不过,判决———强制执行模式在西方审判中定纷止争的作用和效果却很好。“具有西欧传统的审判制度,以大陆法系为例:判决一经确定,法院自身就不能任意改变,且对诉后具有约束力,再审必须满足严格的形式要件,内容有误等实体问题一般不被列为再审要件。而在中国司法制度中,即使我们于制度构建上力求吸取西方法制的诸多积极因素,实体问题看的‘有错不纠’仍难以被视为理所当然。”日本学者高见泽磨将说理———心服模式总结提炼为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在中国,纠纷的解决,可以说是由通过说理来解决纠纷的第三者(说理者)和被说理从而心中服气的当事人(心服者)一起上演的一出社会戏剧(以后,我们将此称为‘说理———心服’。)”说理———心服模式其实与决定———强制模式一样,都是由司法职权主导的化解矛盾的模式,不同的只是过程中强制力成分的大与小、多与少,当事人对司法决定结论是不情愿接受还是诚心认同。所以高见泽磨继续解释道“这种解决纠纷的方法,并不能完全以说理者的能力和道德威望、心服者具有顺从的资质为前提这样一种儒家思想来说明,而是由于应该成为说理者的人因缺乏解决纠纷的必要的资质,所以为了使当事人接受,从而不得不摸索解决对策的一种结果。”说理———心服模式与对话———合意模式也有相同之处,二者均以对话为手段。“程序的展开更多表现为法官对当事人居高临下的说服劝导以致威吓,实质上也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涉过程。”

查看全文

有关农村社区矛盾处理的思考

必须注重发挥党员干部队伍的堡垒作用

在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骨干带头作用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好共产党员、干部队伍的引领作用,是促进矛盾化解、维护稳定的关键。在基层矛盾事件发生之后,势必会有不实传言,蛊惑不明真相的群众,危害社会团结和稳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以组织为依托,发动有影响的党员、干部,将事情的真相向群众宣传,将事件调查的进展,以及政府的政策向群众解释,用他们的威信,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苗头性、倾向性矛盾。特别是老党员和老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致富,遵守法律法规;在非常时期,老党员和老干部则可以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稳定群众的情绪,与各种谣言作斗争,让群众了解事情的真相。同时,积极帮助群众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争取大部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并发动群众,找出极个别的散布不实信息的人,严厉处罚。

必须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媒介的导向作用

一些基层矛盾事件的产生,往往是先有不实谣言,由于没有及时公开辟谣而造成群众误解形成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舆论的导向作用。整合宣传资源,建立权威信息机制,根据事情发展动态在电视上通过新闻播报、当事人亲属访谈、滚动字幕等方式及时信息,正面引导群众思想。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控,对网站、论坛、贴吧等虚拟社会的言论报道,及时跟帖通报事件处置进展情况正面辟谣,努力纠正社会不实言论,加强引导和放大正面声音,引导广大群众客观理性地看待基层矛盾事件。这些都是对于基层矛盾事件的治标问题,从根本上减少基层矛盾的发生关键要治本,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和谐发展,全力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一)坚持更好更快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完善公共服务近些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长足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透明化程度也日益提升,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人均GDP依然处于世界中下游,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产业结构调整迟缓。因此,迫切需要寻求解决措施,以持续稳定提升我国现代化水平。而在这些措施中,解决农村问题的“新农村建设”则是核心之一。要着重解决经济实力不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导致社会矛盾凸显的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富裕的基础。我们要立足现有的工业实际,充分利用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一批高新科技、产出高、税源好、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规模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加深城乡经济融合,实现整体联动统筹发展,提高地方财力。完善公共服务。伴随财力的不断增长,确保每年公共财政增量的绝大部分投向社会管理和民计民生,逐年增加公共服务总量,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包括加强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医疗事业等,建立健全基层的公共服务体系。(二)综合协调各种利益,加强民生建设、有效化解矛盾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尤其在当下,促进农村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内需,缓解贫富差距及地区差距,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为打破小农经济、实现大规模农业生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升占国家人口多数的农村居民政治素养,为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坚持为民意识和务实作风,按照“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重在建设”的要求,发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进一步完善群众和领导干部互动交流渠道及社会救助体系,高度重视和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学、就医等难题,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将矛盾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首先,严格政务公开。严格执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开制度,每制定一项政策,布置一项任务,都通过公开栏公示等形式,让老百姓了解情况。其次,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大接访、机关干部大走访长效机制,推动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管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确保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再次,坚持多元调处矛盾。完善专项排查机制,对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超前预警、主动应对;完善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机制,确保遇到基层矛盾事件指挥及时、力量到位、妥善处置。(三)切实抓好机制完善,注重风险评估、筑牢稳定根基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其内容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而伴随该目标提出的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则是实现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注重风险评估。树立关口前移的理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卫生监管工作,高度重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安全卫生工作,定决策、搞建设、上项目之前,充分考虑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从合法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矛盾,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基层矛盾,切实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群众满意度。注重督查考核。将社会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将目标完成情况与干部业绩、晋升、奖惩相挂钩,确保抓社会管理和抓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建立完善定期督查、定期会办、综合评估等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敏感时期、重点时段发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安全稳定事故,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活力、打造过硬队伍中国乡村社会是以血缘、亲缘、地缘这“三缘”为基础所形成的“差序格局”型。即便在当前农村地区逐步打破传统生活方式,日益步入现代化的情况下,“三缘”依然是农村成员最主要的关系网络,其它关系网络也受制于前者,这是农村地区的重要特征。然而,已有的农村组织建设往往忽视这点,盲目照搬城市经验,机械地设置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而生长于城市土壤的组织与制度常与农村地区的“三缘”关系产生冲突,无法发挥应有功效,进而阻碍社会管理。因此,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村民成员关系网络及存在于其中的规范,从而探索适宜农村的组织制度。如何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立一个坚强有为的基层组织。围绕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工作要求,着力抓好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发展能力强、执行政策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来,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力推进干群思想大解放,着重提高工作效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精神,努力提高执行力,大力提升抓落实的本领与能力。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层层细化考评,进一步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特别有能力、特别敢担当、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廉洁”的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五)做好法律知识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打造和谐农村目前,我国在农村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实行普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农民知法用法的法制意识还比较淡泊。因此,要继续培育和提升农民法治观念,首先,必须从农村整体上进行把握。从整体观念上入手,把真正的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告诉农民,努力培育他们现代法律精神中所蕴涵的“公民意识”。其次,必须与农村实际结合。在开展普法时,要尽量与农民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既要告诉农民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也要告诉农民依法享有的权利。一般来说,农村法制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三大方面:一是树立农民公民权利意识的法律培训,主要包括《宪法》、《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等。二是关于农村和农业的一般法律法规的培训,如《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三是针对农民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需求的培训,如针对宅基地纠纷、邻里纠纷、借贷纠纷、财产和人身损害纠纷、劳资纠纷等的法律培训内容。最后,在普法形式上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说教方式。要结合农村的特色风俗,以群众喜闻乐见或津津乐道的方式普法,简化法条使之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掌握。并有效利用群众都有所闻的案例,通过个案解说,使法律所体现出的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作者:何昱君工作单位:扬州大学

查看全文

地税局矛盾处理学习材料

纳税服务作为税务机关的重要工作,将有助于纳税人了解税款上缴的项目及数目。从而,能进一步使纳税企业有意识的开展优化资金结构的行动。然而,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成,税收也就成为双刃箭刺疼了某些资源耗费型企业的神经。这就导致了,纳税服务与税款征收之间形成了矛盾。不难理解,税率的决定不仅需考虑对税基的影响,还应将其纳入到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中。当前,在大力推动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形式下,如何借助税率促使资源型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则成为业界需要思考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也将引致出解决二者矛盾的处理方法。鉴于上文所述,笔者将以资源型企业为纳税对象,探讨纳税服务与税款征收之间的矛盾形态及处理方法。

一、二者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二者之间的矛盾不仅存在于纳税服务质量方面,还在于因企业产权封闭而导致的利益驱使领域。其中,前者是税务机构引起的矛盾;后者则是企业方引出的矛盾。具体而言,二者之间矛盾的表现形态如下所述:

(一)税务机构重规则轻服务。受到我国税务机构传统的工作形态推动,在开展纳税服务时往往在形式上满足服务的要件,如柜台式服务、有问必答等,但这种所谓服务实则体现为岗位职责。在开展具体的税款征收时,因服务方式的形式化特征,使纳税企业在刚性机制下完成税款上缴。与此同时,税务机构却忽略了对企业税款征收的合理说明,以及与企业共同商讨有助于企业资金周转的税款上缴的步骤。不难看出,税务机构重规则轻服务(指服务内容)的偏好,便引起了二者之间的矛盾。税务机构切实的纳税服务,并不单指方便资源型企业纳税,还包括与企业探讨如何建立合理的纳税环境。如,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产能结构等。

(二)税率形成的机制不透明。众所周知,资源型企业的税款征收项目颇多;其中,部分税项具有企业特点。如,资源占有税。正如上文指出,国家在调整企业各项税率时,还试图引导企业遵循当前要求的经济发展路径开展生产经营。因此,现阶段税率对于小微企业有利,而对于具备大型特征的资源企业来说则是不利的。从而,在税率形成机制不透明的前提下,税务机构的形式化服务必然引起企业方的不满。不难理解,企业纳税的那部分资金将脱离企业资金周转轨道,从而使企业流动资金趋于紧缩。

二、二者矛盾的处理方法

查看全文

社会矛盾和事端应急处理预案

今年,是建国“周年大庆之年,为了确保“国庆”期间保持社会稳定,保证国家安全,预防社会矛盾和事端,防范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特制定以下应急工作预案:

一、严格落实社会稳定的领导和部门责任制。

充分认识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限期解决,排查调处矛盾不力,导致矛盾激化,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及时赶赴现场,对贻误时机或处置不当,造成事态扩大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广泛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要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的不安定因素。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要联系有关部门,共同提出解决办法。要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性措施,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应掌握“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工作规律,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千方百计、冷静稳妥地缓解、化解矛盾。

查看全文

剖析处理税收管理矛盾的策略构想论文

摘要:税收管理矛盾指的是存在于税收管理及其相关领域,规定、制约税收管理工作以及改革方向的,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斗争的各种因素的总称。要着眼于战略管理思想,解决好征纳矛盾、征税人之间的矛盾、纳税人之间的矛盾、税收立法与税收执法之间的矛盾、税制的超前性与征管水平落后之间的矛盾、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税收管理矛盾战略管理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改革

税收管理矛盾指的是存在于税收管理及其相关领域,规定、制约税收管理工作以及改革方向的,既相互统一又相互斗争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我国税收管理发展要求是大胆改革,是解决税收管理矛盾、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正确选择。本文着眼于战略管理思想,对解决税收管理中的突出矛盾提出一些战略设想。

一、解决征纳矛盾的战略设想

征纳矛盾是税收管理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可以为解决其它矛盾创造条件。同样,要真正解决这一矛盾,也离不开对其它矛盾的有效解决。就我国现阶段而言,解决征纳矛盾的关键就是要理顺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税费改革步伐

查看全文

妥善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

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也产生和累积了诸多社会矛盾。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力求以和谐的观念和实践,来协调和化解现实中的矛盾,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地发展。同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一种优化形态,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以各种社会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化解为前提的。只有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阻碍因素,焕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创造必要条件。

妥善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首先要深刻认识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无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和谐”,人为地去掩盖现实矛盾或者回避矛盾。只有承认矛盾,正视矛盾,才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矛盾。必须承认,当前我国社会充满着矛盾,不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些矛盾甚至有激化的倾向。充分认识这些社会矛盾的严重性,分析不同矛盾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弄清各种矛盾发生的原因,掌握解决不同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妥善处理和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基本前提。

妥善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必须统筹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根源上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和激化的可能性。社会矛盾纷繁复杂,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人们之间利益的冲突或不协调。因此,减少和化解矛盾的治本之策,就在于积极有效地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政府要积极作为,在法律的规范下加大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降低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通过加大社会公共事业和福利事业的投入,保障每一个公民能够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需要。

妥善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必须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缓和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靠压制,化解人民之间的不满和意见只能靠疏导。必须着力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让人民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和条件,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情况和意愿。通过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度,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妥善处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必须健全社会矛盾的处理机制,及时和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关键是要有健全的机制,当矛盾发生时能够及时了解和有效应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不同的矛盾。这就需要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掌握解决矛盾的主动权;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矛盾处理机制,构建完善的社会矛盾调解体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于萌芽状态。

查看全文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到邓小平

【关键词】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

handlecorrectly/thecontradictionsamongthepeople/MaoZedong/DengXiaoping

【正文】

中图分类号:B0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91(1999)05—0003—05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正确处理与调节广大人民群众于根本利益相一致基础之上的诸多矛盾和冲突,便逐步上升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己任的历史巨人和邓小平,先后对这一历史性的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开拓和艰辛探索。其所积累的丰厚富赡的积极成果,业已熔铸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之重要内容。

查看全文

社会学学者阐述:处理社会矛盾的6个关键点

社会学学者陈金光、李培林近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分析并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新时期我国社会矛盾的6个关键点。

(1)要把利益矛盾视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主导方面,视为决定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存在、发展、激化的主导性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不是以一种利益去取代、剥夺另一种利益,而是对各种矛盾着的利益进行协调。同时由于利益矛盾具有刚性,还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和机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律制度去加以解决。

(2)干群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通过在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次也要考虑使干部与群众这一矛盾双方的权利义务平等,干部和群众在同一个法律体系的框架内行动。

(3)工农矛盾、城乡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表现得同样非常突出。如果不在工农群众、城乡居民之间建立起权利义务的法律关系,工农、城乡之间的利益一致和工农、城乡矛盾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

(4)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矛盾,公与私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表现,对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同样离不开权利义务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确立和实施。只有国家的政策规章合乎大多数人的意志,它们就不再是与广大人民利益相矛盾的东西,而是人民群众自己意志的集中体现。

(5)不同所有制的产权之间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也要体现权利义务对等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应该像郑重对待公有产权一样郑重对待私有产权。只有给予同等的法律监督和同等的法律保护,才能在公产和私产之间建立起正常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查看全文

妥善处理农村群体性矛盾的调研报告

当前,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面临涉及土地征用、村级财务管理(尤其是土地款出借)、村两委协调、城镇建设拆迁、劳务等方面引发的群体性矛盾事件。据对去年富阳全市有关数据统计,全年共发生群体性矛盾143起,其中土地纠纷占13.3%,村级财务占10.4%,城镇建设占21%,劳资纠纷占22.4%,环境保护占2.1%,村级换届占2.8%。近日,笔者就提高乡镇干部化解能力,妥善处理农村群体性矛盾课题作了一些调研,以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所作用。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趋势

当前,我市处在发展黄金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现期,“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成为工作主题。从各乡镇情况看,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观念碰撞、体制转型矛盾突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物质矛盾大量化。近年群体性矛盾事件激增,发生次数和参与人数增加,从总体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二是矛盾事件规模扩大化。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动辄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几百人,给处置工作增添了难度。三是矛盾参与人员多样化。有的甚至还有牵头人,目的、责任、分工明确,形成了内部组织体系,使得事件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增大。如今年杭春棉紧密纺项目受阻事件,就属此类型。四是矛盾引发原因复杂化。表现为既有经济原因,又有政治方面原因;既有现实矛盾,又有社会历史遗留问题;矛盾既可能为个案,也可能涉及一个群体的共同利益;往往是合理要求与非法行为交织,大部分群众善意愿望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阴谋利用交织,极易使事件性质发生转变。五是矛盾冲突激烈化。一些群众越级或集体上访;许多群体性事件以集体上访为起点,继而冲击政法机关、堵门拦车,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个别不法分子乘混乱搞“打、砸”,使矛盾激化、转化,对抗性明显增强。

引发群体性矛盾事件的原因分析

1、群众想达到的利益要求与实情有差距。征地、城镇建设拆迁,群众的补偿要求与我们的政策标准有距离,很难完全满足群众的愿望;解决失土农民就业难、养老保险难有一个过程;个别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个别村干部工作作风亟待改进,如决策不够民主,透明度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没有很好征求群众意见,导致群众产生对立情绪。

2、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和参与人员法制意识淡薄。目前,群众教育及政策宣传只能到达村党员干部一级,没有深入到户。据最近对我市部分乡镇调查,如:对鹿山街道春安村731户调查,有40%的农户对村里公布的帐目及一些重大事项不知情,有的即使是好事实事,许多群众也表示反对,原因就是村支两委通报情况不够。有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没有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一些群众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动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甚至堵塞交通,以此向政府施加压力。一些不法之徒借机挑唆受蒙蔽的群众,在他们的煽动下,导致不少群众行为过激,甚至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