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11:30: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慢性盆腔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的方式治疗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可靠性。方法方便选取曾经就职的附属医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参照组49例患者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研究组49例患者行中药内服外洗的方式治疗。对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2%,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76,P=0.0004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24,P=0.0013<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洗的方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疗效;安全性;可靠性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盆腔腹膜以及周边结缔组织产生的炎性病症[1]。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以及白带异常等,其诱发因子主要是妇科炎症没有得到根治,在反复发作之后逐渐形成的[2]。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俨然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病症,因而需要加强临床上的治疗[3]。为了进一步强化研究,该文方便选择该院在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9例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洗的方式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来该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并经B超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后纳入研究,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妊娠期以及哺乳期患者以及严重肝、肾、心等合并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其中参照组49例患者中,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6.25±4.05)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3.05±2.45)年;临床症状:腰痛15例,腹痛20例,月经紊乱4例,白带异常10例;研究组49例患者中,年龄22~59岁,平均年龄(37.05±5.1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3.05±3.55)年;临床症状:腰痛以及腹痛各18例,月经紊乱7例,白带异常1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查看全文

妇产科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探究

盆腔炎主要是因为女性盆腔脏器的炎症没能够及时地进行治疗,导致盆腔炎症性组织学发生改变。其临床症状有下腹部胀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和腰骶部酸痛等,下腹部一般表现为隐痛和钝痛。慢性盆腔炎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全身症状不明显[1]。本次研究就妇产科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治疗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投硬币的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在科室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研究对象是30例。A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8岁,最小年龄是20岁,平均(62.6±7.4)岁;B组患者的最大年龄是37岁,最小年龄是21岁,平均(63.5±8.5)岁。排除标准:排除具有肝、肾、心、脑疾病等相关性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在上述资料上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为之后观察指标的系统研究做好铺垫,展开充分的对比。

1.2研究方法

A组采用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头孢塞肟钠,静脉滴注3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2次/1d,左氧氟沙星,静脉点滴200ml,1d/1次,过敏患者可换用甲硝唑注射液;B组在A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结合理疗治疗,灌肠药物的基本处方:蒲公英50g,紫花地丁45g,银花、香附、赤芍、丹参、丹皮、土茯苓、黄芩、连翘、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30g,水煎至100ml,冷却到38~40℃,每日一剂,每天一次,连用7天;理疗:采用中药塌渍红外线灯照射结合拔药罐进行治疗即可[2]。

查看全文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情况,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进行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实验组主要采用中医内服外用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主要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中医慢性盆腔炎治愈24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西医治疗治愈13例,总有效率76%。且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出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比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要好,实验组的临床反应较好、治疗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预后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类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部位及附近结缔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当急性盆腔炎一直没能彻底治疗痊愈,在患者抵抗力较弱或体质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就会反复发作,使患者病程延长,最后形成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病情根治较难,会导致患者白带增加、月经紊乱,使患者出现腰酸腹痛甚至不孕不育等症状,因此积极研究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主要针对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别实施中医内服外用、西药抗生素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进行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在遵循随机分配原则基础上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8.56岁,病程4个月~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65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1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病程7.89年。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婚育情况和性经历情况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同时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影响实验结果。

查看全文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中医内服外洗的方式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中医内服外洗方法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女性内的生殖器、周边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的炎性疾病[1]。该病发生的原因有妇科炎症未能完全治愈,长时间累积后造成病情恶化,临床表现为腰骶疼痛、白带异常、下腹坠痛、月经不调等症状。盆腔炎患者大多数是慢性盆腔炎,其诱发因素大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主要有卫生习惯差、生理卫生保护不到位,因为该病范围广、较高的发病频率以及反复发作,所以在临床的治疗上难度大[2]。目前慢性盆腔炎患者多数采用西医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但该方法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且很难达到理想中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中对本院3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内服外洗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确诊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3例。年龄23~55岁,平均(36.2±12.6)岁;病程持续时间最长的是8年,最短的6个月,平均病程(2.3±1.5)年。所有患者为已婚或者未婚有性生活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本条件基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西药治疗。甲硝唑一日三次,一次0.2g,左氧氟沙星一日2次,一次0.2g(注:月经结束后给药)。观察组采用中医内服外洗方式治疗:内服,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主要有金银花、败酱草各30g、蒲公英、丹参、川断、桑寄生、当归、赤芍、川楝子各12g,元胡、枳壳各10g和香附6g。用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2次,早晚温水送服。中药外洗,主要组方为蒲公英、红藤、紫花地丁、败酱草、鸭跖草各30g煎100ml汤,排便后,将灌注汤盆腔内保留,一日1次,治疗10d。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入三棱、莪术与桃仁各10g(包块),加香附和延胡索各10g(腹痛),加附子10g(疼痛、凉)。显效:患者炎症恢复正常,白带异常与异味未出现;有效:患者炎症恢复正常,伴有少量的白带和异味状况,能够恢复;无效:患者炎症稍有恢复,使用中药灌注后,仍出现盆腔积液,相对于治疗前没有缓解症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查看全文

小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以及中医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治疗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90例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盆腔炎(chroricpelvicinflammatorydisease,CPI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等症状,病情易反复,有些患者可诱发附件炎而于腹部触及肿块,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2]。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慢性盆腔炎8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8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34.1±6.7)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2.1±1.7)年。对照组90例患者为本院同期收治的采用西医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6~48岁,平均(35.3±7.9)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2.6±1.9)年。两组患者均表现为同程度的小腹痛,一侧或双侧下腹痛,多伴有腰酸腰痛、带下量多、不孕等,病情反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查看全文

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论文

【关键词】盆腔炎

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6年10月以来,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51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最大48岁,最小22岁,以26~40岁发病率最高。病程最短30天,最长达5年。其中包括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均具有典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151例患者中有20例病程较长者为盆腔结缔组织炎,除34例因急性发作而发热外,其余均无体温升高、血压改变、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等现象。

1.2治疗方法慢性盆腔炎以活血化瘀法治疗为主,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基本方: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25g,灵脂20g,没药10g,川芎15g,当归20g,蒲黄15g,肉桂15g,赤芍15g,桃仁15g,红花15g,三棱15g,莪术15g。湿热重,伴随急性炎症者,减炮姜、小茴香,加金银花30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脾虚加白术15g,黄芪20g;肾虚痛及腰骶,加川断20g,杜仲20g;闭经加益母草20g,红花20g,牛膝20g;盆腔积液及输卵管积水加白茅根30g,益母草30g;盆腔结缔组织炎加穿山甲20g,水蛭3g(研末吞服)。水煎服,日1剂。10天1个疗程,月经前10天治疗效果更佳。

①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并有炎症反复发作病史。②下腹部坠胀及腰骶部酸痛,常在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③穹窿部有触痛及宫颈举痛,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④B超提示炎性浸润、水肿、粘连、包裹性积液、坏死积脓等。⑤伴随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升高。

查看全文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综合治疗研究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妇女的盆腔内膜和生殖器的组织出现慢性炎症导致的,属于妇科疾病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一般的临床中的主要症状包括腰背酸痛、月经不调和白带异常等,很多妇女之所以发病是因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妇女在进行节育手术的时候医院的操作环境和医生的操作技术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导致使其宫腔发炎。由于此病的高复发率和反复性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以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以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患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2~61岁之间,所有患者中,有42人是急性盆腔炎,有21人是慢性盆腔炎,有23人出现了月经不调的现象,有12人出现了子宫底部的压痛感。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在下腹的胀痛和下坠感,性生活后的痛感加重,月经不调而且血量过多等。所有患者均与医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达成了愿意参加本次研究的协议,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和疾病分类都没有显著地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是:首先在500毫升的浓度为0.0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加入剂量为0.9克的克林霉素通过静脉静滴的方式输入患者体内,然后在500毫升浓度为0.009的生理盐水中加入剂量为0.4克的丁胺卡那霉素通过静脉注射。每天滴注一次,持续一个星期后将克林霉素改为口服,继续用药一个星期。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盆腔灌输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是:首先需要对患者采取截石位,并对其外阴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操作,通过超声波的引导技术利用18G的穿刺针穿到液性暗区,接着向其盆腔内注入生理盐水、0.4克的丁胺卡那霉素和0.6克的克林霉素的混合液并使药物在盆腔内保留。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输卵管发脓或者液性有包块,就需要先将脓块处理掉,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之后再灌药。

查看全文

补肾祛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分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200702~200706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0例,符合根据《妇产科学》[1]有关内容制定的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1~45岁,平均32.5岁,病程2~10年,将上述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的年龄、病程、病情均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30例,服用盆腔炎颗粒(本院院内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赤芍、菟丝子、山萸肉、生蒲黄、炒灵脂等),10g/次,3次/d。对照组服用妇科千金片(湖南株州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分为金樱根、千斤拔、鸡血藤、党参、当归等,国药准字:Z43020027),6片/次,3次/d。两组均服药28d后复诊,经期停药。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下腹腰部酸痛、下坠,带下与月经的量、色、质及舌脉变化。

1.3.2体征妇科检查:宫体压痛、附件增厚、条索、包块、压痛等的变化。

查看全文

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医药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0%,较对照组的88.00%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指标水平均较差(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2、TNF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取得满意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妇科;中西医;效果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妇科疾病,是盆腔生殖器桶周边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出现的慢性炎症。常见的病症类型包括子宫炎、盆腔腹膜炎、卵巢炎以及输卵管炎等[1]。为了进一步提升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将分析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此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依次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共计50例,年龄在26-58岁,平均(32.4±0.6)岁;病程时间2个月至8年,平均(2.1±0.2)年。对照组共计50例,年龄在24-59岁,平均(31.7±0.4)岁;病程时间3个月至7年,平均(2.2±0.4)年。两组病人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药物疗法,头孢西丁钠注射液(1-2g)+生理盐水(100mL)早晚各一次静滴,两次相隔6-8h,2次/d,连续治疗8d为1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医药疗法,应用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中药组方:炒当归10g、赤白芍10g、红藤15g、败酱草15g、广木香6g、延胡索10g、炒柴胡5g、陈皮5g、桑寄生12g、山楂12g,薏苡仁15g。以水煎至150mL,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以7d作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服用2疗程。1.3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完全恢复正常,并且生活行为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且体征趋于正常,日常生活行为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并未改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指标情况。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s)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盆腔炎的治法

1抗生素的治疗

抗生素是目前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主要治疗方法,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尤为关键,使用需氧菌及厌氧菌兼顾的抗生素,用药原则为药物种类少,毒性小,联合用药效果佳。目前抗生素用药方法除静滴外,尚有(1)抗生素腹腔灌注。黄顺彬[1]使用腹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与相同药物静滴设立对照组,则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盆腔内用药药物浓度明显高于血浆浓度,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全身不良反应较轻。(2)抗生素的宫腔治疗。徐秀梅[2]等选用0.5%的甲硝唑注射液20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加地塞米松5mg联合用药,与月经干净后第三天常规消毒后用子宫双腔管经宫颈进入宫腔注射给药,总有效率为98.1%。(3)抗生素灌肠。徐桂荣[3]等使用0.5%甲硝唑注射液200ml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隔日加地塞米松5mg保留灌肠治愈率为80%。(4)宫旁注射抗生素,陈慧玲[4]等在月经干净后用丁胺卡那0.4g加丹参注射液4ml加地塞米松5mg加2%利多卡因2ml,予以双侧宫旁注射总有效率为97.92%。

2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盆腔炎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学派对慢性盆腔炎的分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临床上常分为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不足型论治。其病理表现以气、血、瘀、寒、热为主,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常用药物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丹参、延胡索、皂角刺、制乳香、制没药、桃仁、薏苡仁、制香附、大黄等。对于盆腔炎合并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即在以盆腔炎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月经周期疗法。经后期酌加滋肾养阴之药,如熟地黄、黄精、桑寄生等补肾填精;排卵期辅以少量温肾活血药物协助阴阳转化,促进排卵,可加用淫羊藿、紫河车、桃仁、丹参等药;经前期加用少量补阳之品,多选用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等温补肾阳;经期则理气活血调经为主,可酌加益母草活血通经,月经过多者可加用田三七活血化瘀止痛。

外治法有中药灌肠、直肠滴注、盆腔置管灌注、针灸治疗、穴位注射、中药局部外敷等。

3中西医结合治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