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09:47: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马克思哲学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马克思哲学观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把握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本文依据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分析和评论了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总结以及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确认。
关键词哲学观马克思哲学观总结确认
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指向哲学思考的对象内容,而且指向哲学思考本身。哲学观的反思无论对于哲学的内容更新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一、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1]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实质的把握,也必须如此,必须首先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这种见解,仍然是符合我们今天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的哲学观甚至退化到前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哲学观上。
马克思哲学观分析论文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哲学矛盾观与传统矛盾观研究
【摘要】马克思哲学中矛盾观及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主体框架与内容。我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中也有关于矛盾的观点与论述。了解两者关于矛盾的主要观点及其相互关联与不同之处,探讨它们对于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与意义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启示
马克思哲学中基于核心地位的理论是对于矛盾观点的分析与论证,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1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异同
马克思哲学矛盾观与中国传统矛盾观都通过自身认识、思考与实践给出了自己关于矛盾发展变化的理论。它们具有共通与相似之处,同时由于思考、研究方法的不同也具有各自的特点。1.1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相同之处。1.1.1辩证的思维方法。两者都坚持以辩证思想来分析、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都坚持以辩证思维来分析、解释矛盾。无论是马克思哲学矛盾观还是中国传统矛盾观,其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都是通过对事物及其变化发展的观察、分析、总结来揭示其中的规律与科学研究方法。都注重从实际出发,从实例来论证。1.1.2共同的人文关怀。两者都以人类发展命运、以世界和谐、国家与社会统一为思考出发点,通过辩证的思考与研究,给出解决不和谐因素的思维与实践方法。都追求“趋利避害”的最终结果。都是以人类命运发展,以为使人自由、幸福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包含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对和谐统一的积极渴望。1.1.3以解决普遍的现实问题为动力。无论马克思哲学还是中国传统哲学,都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实际面临的问题,用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探索符合实际的方法。两者的思考研究都未脱离面实际状况,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避免了与空想主义。都以解决普遍的现实问题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正确的思维方法。1.2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差异。马克思哲学矛盾观与中国传统矛盾观基于解决实际问题,怀着对人类的关怀而进行辩证思考,都具有伟大光辉。但由于所处时代及面对实际情况不同,两者也不可避免具有某些差异性。1.2.1实证与朴素的差异。由于面对的实际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两者有不同之处。其中,中国传统哲学在研究矛盾问题时具有朴素特点。举例论证时多由寓言、传说等类朴素事例来论证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可避免带有模糊的神秘色彩。并且相关思想都是零碎的,没有形成体系来指出矛盾某一方面的特性,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中的不足之处。1.2.2研究侧重点与感情色彩的不同。马克思哲学矛盾观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实际,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与条件。指出人类社会所应该面对与解决的实际紧迫问题。而且在矛盾斗争性方面指出,由于面临的问题紧迫重大,要解决问题必须采用激烈的斗争方式,尤其是社会革命与人类自身革命。相比较中国传统哲学观则显得激烈与感情色彩浓厚。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以追求和谐共生为目的来研究矛盾、解决矛盾。强调以调和的方式来实现矛盾的解决,避免激进的社会革命。
2马克思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现代启示
“回到马克思”——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5页)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如此,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
什么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有的“思想材料”呢?广义地说,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这里所谓“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是借用了高齐云先生的提法。参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当代研究的成果,包括当代西方哲学的成果,推而广之,人类文明的一切已有精神成果,都是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材料”。当然,对这些思想材料不能没有一定的鉴别和取舍。而我认为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应该是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这也是本文提出“回到马克思”的用意所在。这样说的理由是: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是真正能够代表和体现马克思哲学精神实质的理论形态,它是我们继续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可靠理论基础。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长期以来,以斯大林1938年9&127;月发表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为蓝本的,从前苏联移植过来的传统教科书体系模式,已经在不少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乃至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准模式和惟一正统的形态。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取代了本应由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占有的地位。
我之所以特别提出要回到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还因为在我看来,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这种区别不是枝节性的,而是根本性的。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未能充分体现马克思哲学的原生形态的精神实质,甚至可以说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
事情是否如此呢?这里拟从哲学观的视角作一些分析。
所谓“哲学观”,简略地说,就是哲学的自我观照或哲学家的自我意识。它是哲学家对与哲学活动本身有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些问题包括哲学的主题、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功能、任务,哲学的产生、形成、发展和未来命运,哲学与现实、哲学与时代、哲学与其他文化活动的关系,哲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哲学家的形象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等。其中,哲学的性质问题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哲学观的核心。
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与当代确认
内容提要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它的具体理论观点与旧哲学迥然有别,而且首先表现在它的哲学观与旧哲学根本不同。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首先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才有可能把握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和意义。本文依据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分析和评论了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总结以及现当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确认。
关键词哲学观马克思哲学观总结确认
哲学是反思的学问,这种反思不仅指向哲学思考的对象内容,而且指向哲学思考本身。哲学观的反思无论对于哲学的内容更新和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性意义。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是我们在当代条件下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
一、马克思哲学观的本质之点
历史上哲学理论的重大的或根本性的变革,总是集中地体现为哲学观的变革,体现为“哲学理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的变革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1]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变革的实质的把握,也必须如此,必须首先从哲学观的视角看。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马克思对哲学的规范性见解。这种见解,仍然是符合我们今天时代标准的哲学观。但是我们必须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否则就会背离马克思的哲学观甚至退化到前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哲学观上。
马克思哲学观的社会批判之维论文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莱茵报》哲学世界观探析
[摘要]《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仍是带有思辨底色的。马克思对现实政治活动的参与对其后来的思想研究和革命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以“两个转变”为切口,纵观当前学界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逻辑的基本看法,就能够显示出此时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的真实图景。在看待和评价包括哲学世界观等问题在内的马克思思想时,应该坚持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文本分析。为了呈现一个既不理想化,也不庸俗化的马克思,对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文本考察和对考察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和定位,必须与马克思后来发展了的思想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理解。
[关键词]马克思;《莱茵报》;哲学世界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1842年1月在德国科伦创刊的《莱茵报》(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是一份对普鲁士专制政府有着强烈抵触情绪的报刊。截至1843年3月《莱茵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马克思陆续发表了他早期的许多重要文章。这些文章都是针对具体的政治社会事件,具有极强的政治反抗性和战斗性,充分反映了其革命思想的变化历程。在《莱茵报》前期,马克思主要写作了四篇文章:为了维护出版自由而写的两篇评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简称《评书报检令》)和《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简称《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以及《〈科隆日报〉第179号的社论》(简称《179号社论》)和《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莱茵报》后期,马克思写作了另外四篇重要的文章:《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简称《林木盗窃》),它是马克思早期重要的文献之一,也是体现早期马克思思想代表性论文之一。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第一次直接面对物质利益问题并对私人利益与理性的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简称《总汇报》),是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编辑之后写作的第一篇文章,文章首次公开表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态度。《评奥格斯堡〈总汇报〉第335和第336号——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的文章》(简称《论等级委员会》)是马克思针对奥格斯堡报纸《总汇报》第335和第336号刊登的《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写作的批判性文章,文章批判了作为普鲁士政治制度基础的等级制度。而《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简称《摩塞尔记者》)是马克思为了反驳莱茵省总督沙培尔对报纸的攻击和指责而写作的一篇论战性文章。这些文章特征鲜明、观点清晰、逻辑分明,对于我们研究《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哲学世界观的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和结论上仍然存在许多有争议的地方。因此,立足变与不变的辩证原则,梳理此时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及其演变的逻辑,对于我们在具体的历史中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思辨底色
在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展开具体研究之前,学界对马克思此时的思想背景及其成因两方面进行了考察。一方面,学界认为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受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的影响。马克思以黑格尔理性主义视角去理解国家,把国家理解为绝对理性的化身,而不是一个以物质利益关系为基础的现实存在。这表明马克思此时还是个黑格尔哲学的信奉者①。从柏林大学的学习开始,马克思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当时占据人们思想主流的是黑格尔思辨哲学。马克思阅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并接受了其思辨主义哲学,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极为推崇,其间还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马克思离开大学校园后,便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活动的《莱茵报》并担任编辑,这是马克思首次直接参与现实政治活动。在遭遇物质利益难事之前,马克思都严格秉持着黑格尔的理性思辨方法去分析和看待德国的社会问题,而不曾有丝毫怀疑。黑格尔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大统,运用辩证法为近代以来的启蒙理性和自由思想提供了极为严密的逻辑确证,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哲学确证的这种启蒙理性和自由思想。黑格尔对国家问题最根本的看法是,从理性出发,把国家看成是道德和法的最高实现。而《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不管是对自由问题、还是对国家和法的问题的见解,明显表现出从理性、道德、法律的角度去理解的思想痕迹。另一方面,学界认为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世界观主要受到德国专制的社会现实和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学者们认为,由于落后的德国政府在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领域推行维护专制统治的严厉政策,这逐渐激起了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进步知识分子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对政治社会自由的追求②。1842年初,普鲁士政府在政治领域甚至意识形态领域不顾一切地推行极其严厉的镇压政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被逐出大学讲坛和编辑部,马克思放弃了原来的职业规划。在日益壮大的反封建运动和普鲁士国家之间的斗争下,马克思将注意力转到发表政治见解的新闻出版事业——这个当时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斗争的主战场。争取新闻自由和反对书报检查制度成为青年马克思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战斗任务之一。而黑格尔哲学对自由理性的追求,则直接成为马克思为出版自由进行论证的理论武器。也有学者认为具有自由氛围的家庭环境和充满自由风格的社会关系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不得不承认的是,马克思在后来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最终确立为“人类自由”或“人类解放”奋斗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具有宗教和思想自由主义传统的家庭氛围,从小就给马克思心灵上播下了一颗种子。自由思想是马克思所有的思想起点。《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思想整体上仍然是属于黑格尔的。和众多德国思想家一样,马克思从接触哲学那一刻开始,便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极大热情,直到后来人们对把黑格尔当作“死狗”的时候,马克思仍然坦言他是黑格尔的学生。从《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框架下去理解和追求自由来看,此时的马克思仍然处于黑格尔哲学阶段。但是,此时马克思思想中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日渐反思的趋势却不容忽视。
二、《莱茵报》后期马克思对思辨哲学从信仰到反思的转变
马克思哲学观批判之维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哲学观社会批判论文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
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相信密涅瓦的猫头鹰只有到黄昏时才起飞,相信只有当对象成为一种客观性存在时才能为哲学所把握,因此,旧哲学也就不可能在建构生活世界中发挥作用。马克思哲学观中的革命因素首先在于它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预设,在于它不满足于哲学解释世界的功能,因此,它必然将哲学理解为照亮人间未来之路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马克思自己对哲学所作的说明,即哲学只有通过改变世界的活动才能证明自己的真理性和存在的价值,才能证明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这其实包含了马克思对哲学功能的预设,并且其哲学观的确立也有赖于这一预设。马克思并不是为了比前人更好地解释世界而进行哲学变革的,从一开始,他就将变革哲学的目的与改造世界的目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能够撇开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而在人的现实活动中寻找思维的此岸性,使他能够看到以往的哲学家们所无法看到的实践的价值。马克思从来反对将哲学理解为一种建构抽象世界观的活动,在他看来,哲学如果不为解除人间的饥饿而发挥作用,它就不可能是什么科学的世界观。可以设想,如果马克思没有将自己的理论活动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他就不可能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而实现哲学观的变革。马克思哲学观的科学性、真理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为自己所设定的改造人类生活世界的革命性目标。这决定了它不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概括与反思而解释世界,更要通过对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地批判而建构作为现实世界否定形态的理想世界。马克思说:“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在这里,“实践的”一词的基本含义在于强调了他的现代唯物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非其他。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观的确立与他对哲学功能的革命性理解是分不开的。
理论之所以能够改变现实的生活世界,首先在于它将生活世界作为批判的对象看待,对其持批判的态度;哲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亦在于它关怀时代的命运,以建构理想的生活世界为己任。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在他的原始文本中系统地阐明过自己的哲学观,他的哲学观是在对现实生活世界从未终止过的批判中体现出来的。因此,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重读马克思”,都不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解释其原始的文本,而且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重新找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精神。生活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今天的生活世界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生活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继承马克思,因为任何一种哲学所体现出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都不等于具体的批判本身。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批判可能会过时,可通过那些具体的批判而体现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功能却不会过时,只要它借以建立的现实生活世界尚存。所以,人们是否可以在今天坚持马克思哲学观的关键,必将通过对如下问题的回答而显示结论:19世纪的马克思所批判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存在?即作为批判对象的这一现实生活世界是否依然是现实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多重批判纬度
勿庸置疑,马克思毕生都在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但他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没有看到20世纪之后市场经济所经历的一系列改变。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全面看待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并认真地从其具体批判中探讨他哲学的批判功能和批判精神。
马克思自然观对近代哲学超越
[摘要]在启蒙精神的鼓舞下,近代哲学彰显了人的主体地位。自然被祛魅化之后,人的理性被推到了上帝的位置。随着理性的不断扩张,人与自然愈益抽象化、疏离化。哲学家们试图以物质或精神统一两者,但都失败了。黑格尔把自然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物,以概念的抽象形式思辨地表达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过程,但自然只是精神实现自身的一个环节。费尔巴哈以感性直观拒斥抽象思辨,但却止于“实践”面前。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对自然的理解上既超越了一切旧唯物主义也超越了唯心主义,实现了人与自然真正的、现实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超越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以哲学思维而不是科学思维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正是导致人与自然分裂的根本原因。第二,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基本建制,重新实现了人与自然在现实基础上的统一。马克思突出强调了自然的社会属性,自然从来都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孤立存在,自然就是在人类社会中生成发展起来的,因此人与自然的统一只能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实现。第三,自然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自然具有审美价值,正是在这样一种审美想象中,人达到了自由的境界,能够实现与自然的深度融合,而这样一种理解方式克服了近代哲学对人与自然的物化理解,使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和统一。第四,马克思不仅强调了自然的人化,而且强调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是人向自然的回归,是人与自然统一的最高境界,而这样一种自然观上的革命变革,已经蕴含了生态思想的萌芽。
[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感性对象性活动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已经能够从自然中独立出来,不仅认识人自己,也开始认识自然。这就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这一转向标志着主客关系的确立。自然不再自带光环,自然被祛魅化之后,人的理性被推到了上帝的位置。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深入,人类理性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人身”的精神实体,与其相对应的是独立的物质实体,现实的人与现实的自然界被抽象为自我意识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近代哲学家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抽象对立,试图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这里的问题是:只要不能突破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那么,无论提出多少种解决方案,也始终只会在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框架内兜圈子,而无法实现两者的真正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本质之中,找到了支配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其基本架构,从而完成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转换,哲学能够面向事情本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以真实地展现。
一、近代哲学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经过启蒙的洗礼,近代哲学表现出了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强调了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两者不同在于认识方法的不同。经验论者重视感觉经验,强调认识起源于感性世界;唯理论者重视演绎推理,强调以清楚明白的观念为逻辑演绎的起点。这两种倾向一直交织在一起。在前期,经验论占上风,如培根强调科学试验,自然在他那里散发出“诗意的感性的光辉”,培根还研究了物质的运动形式,认为形式与物质不可分,形式就是物质的运动规律。他崇尚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把自然界归结为单一的物质性。随后的霍布斯把自然界看成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整个自然界都在做着简单的机械运动,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大机器,人就是小机器,就连因果关系也遵循着机械运动的法则,人们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是一连串机械运动的结果。洛克开始注意到了心灵的作用,他的“两种性质”说“两种观念”说和“两种本质”说,摇摆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斯宾诺莎试图以实体论来解决笛卡尔身心二元说的矛盾。他认为整个宇宙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自然界。自然界具有多种属性,而人们只能认识其中的思维和广延这两种属性,样式作为体现着实体属性的个别事物表征着实体。这样,实体其实被架空了,并不是真实的存在,而只具有形式上的抽象统一性。到了莱布尼茨这里,唯理论开始占上风,莱布尼茨以单子论来解释万物的联系与变化。这里的单子不是物质性实体而是精神性实体,它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整个世界是由不同知觉程度的单子联结起来的。这样,莱布尼茨就超出了唯物论的短见,用积极的、能动的原则来抵抗消极的、物质的原则。贝克莱将经验论贯彻到底,提出“物就是感觉的符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将外在世界缩小到感觉经验的范围之内。休谟更是将感觉经验限制在知觉的范围之内,凡是知觉不到的东西,我们就没有理由承认它的存在。
我们没有外界世界的观念,因为我们知觉不到它,这样,休谟就走向了彻底的怀疑论,他甚至把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也归结为人们本能的习惯联想。这样,经验论发展到休谟那里已经走不下去了,知识的大厦摇摇欲坠。之后的法国唯物主义者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唯物主义,提出了自然神论。伏尔泰批判唯心主义和怀疑论,认为外部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他认为自然界凭自身不能运动,要有一个最初的推动者,这个最初的推动者就是上帝。孟德斯鸠用“法”来替换“神”,主张用“法”来主宰自然。这个“法”就是万事万物之间必然的联系,一种确定不移的关系。卢梭肯定了外部自然的存在,但他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他认为物质有两种运动,一种是有生命的物体,它运动的原因来自于生命内部;而另一种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它的运动需要有一个外部的推动力,那就是上帝。拉美利特坚持彻底的机械唯物论和无神论,用力学规律来解释一切运动现象。他提出“人是机器”的论断,把人的大脑思维活动看成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自然。可见,在法国唯物主义那里,自然是不能动的惰性物质,这样的自然无法与人统一起来。旧唯物主义由于仅仅抓住了感性、感觉,因此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只能是直观的、机械的、僵硬的,这种自然观是敌视人的,从而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划出了一道明显的鸿沟,这一分裂的解决是经由康德、黑格尔,最终由马克思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