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08:35: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荞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荞麦高产培育技术论文

摘要:介绍荞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轮作、种子处理及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荞麦;生育特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

前言

荞麦,为双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蓼科(polygonalceae)荞麦属(Fagopyrum),有15个种,我国有9个种。栽培种有甜荞(F.Esculentum)、苦荞(F.tarfaricum)和有翅荞麦(F.emrainatum)3个种。由于有翅荞的籽实较小,品质又差,栽培较少。生产上,主要栽种甜荞和苦荞2种。这两个栽培种形态性状有较大的差异。①幼苗:甜荞子叶大,真叶呈三角形、戟形;苦荞子叶小,真叶较圆。②茎:甜荞的茎常有棱角,淡红绿色;苦荞的茎光滑绿色。③根:甜荞的根无菌根;苦荞的根有菌根。④花序:甜荞为伞房总状花序;苦荞为稀疏总状花序。⑤花:甜荞的花朵较大,白红色,有密脉(有香味),雌雄蕊不等长,适于异花授粉,自交不育;苦荞花朵较小,淡黄绿色,无密腺(无香味),雌雄蕊等长,能自花授粉。⑥果实:均为瘦果、三棱形,但甜荞果实较大,表面与边缘平滑光亮,棱角明显;苦荞果实较小,表面甚粗糙,棱成波纹,中间有深的凹线,果实有苦味。

荞麦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常作为避灾多种、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填闲复种作物。荞麦花多具有蜜腺,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作物。荞麦茎叶厚嫩,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牲畜的饲料。

一、荞麦的生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查看全文

荞麦栽培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荞麦;生育特点;环境条件;栽培技术

论文摘要介绍荞麦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轮作、种子处理及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荞麦,为双子叶一年生草本植物,属蓼科(polygonalceae)荞麦属(Fagopyrum),有15个种,我国有9个种。栽培种有甜荞(F.Esculentum)、苦荞(F.tarfaricum)和有翅荞麦(F.emrainatum)3个种。由于有翅荞的籽实较小,品质又差,栽培较少。生产上,主要栽种甜荞和苦荞2种。这两个栽培种形态性状有较大的差异。①幼苗:甜荞子叶大,真叶呈三角形、戟形;苦荞子叶小,真叶较圆。②茎:甜荞的茎常有棱角,淡红绿色;苦荞的茎光滑绿色。③根:甜荞的根无菌根;苦荞的根有菌根。④花序:甜荞为伞房总状花序;苦荞为稀疏总状花序。⑤花:甜荞的花朵较大,白红色,有密脉(有香味),雌雄蕊不等长,适于异花授粉,自交不育;苦荞花朵较小,淡黄绿色,无密腺(无香味),雌雄蕊等长,能自花授粉。⑥果实:均为瘦果、三棱形,但甜荞果实较大,表面与边缘平滑光亮,棱角明显;苦荞果实较小,表面甚粗糙,棱成波纹,中间有深的凹线,果实有苦味。

荞麦生长期短,适应性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常作为避灾多种、增加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填闲复种作物。荞麦花多具有蜜腺,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作物。荞麦茎叶厚嫩,蛋白质含量高,可作为牲畜的饲料。

1荞麦的生育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荞麦的生育特点

查看全文

中国传统节日:白芝姑“荞年节”

在云南省永仁县的深山野岭中,有个叫白芝姑的高寒彝族村寨。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属龙日,当地彝族百姓都要举行盛大的活动,俗称“荞年节”。

白芝姑属永仁县猛虎乡么苴地村委会,地处金沙江畔彝山腹地。

也许是由于迁徙路线或时间的不同,白芝姑彝族分成了不同的支系,节日习俗也各具特色。“荞年节”即为楚雄境内直苴、么苴地、白芝姑、薄片乍、阿里地、凉山箐一带彝族独特的节日之一。

“荞年节”是当地彝族群众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节日这天早晨,伴着第一声老公鸡的啼鸣,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俚颇长老敲响第一声清脆的铜鼓声,告诉人们“荞年节”已经到来,节日活动即将开始。此时,穿着节日盛装的村民们陆续从各个寨子集中到举行节日活动的场地上,然后根据节日活动内容,各自忙碌着。妇女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准备祭祀用的祭品和节日饮食,青壮年则做好接荞种的准备工作,未婚青年乘此机会尽情歌舞、谈情说爱。活动通宵达旦,场面热闹非凡。

活动开始,第一项内容是接“荞神”。大家在铜鼓手的带领下,踏着鼓点,顺序走到荞麦地里,绕地一圈,开始叫荞种。此时正是收获荞麦的季节,叫荞种就是要荞种不要再依恋田野,请荞种随荞麦一同回到家家户户的粮仓里,和山里人一同幸福地生活,到来年播种时节再回到山野中去。

接荞种仪式结束后,每人在附近折一枝绿树枝带回家,喻示附着在树枝上的荞种已随自己回来了。绿树枝带回家后,要将其插在楼海底上,待第二年开春播种时,再送回到地里。

查看全文

职业高中语文课文分析

一、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课本中的《项链》

《项链》是名家名篇。对这篇课文内容的分析那真叫个多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找出了文章内容的切入点,或者说发现了破解文章内容的“密码”,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切入点就是大概准确地进行法郎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更准确地说,是进行玛蒂尔德所生活年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中货币的价值与我们中国当今社会状态下货币价值的换算。玛蒂尔德的丈夫好不容易弄到了一张部长晚宴的请柬,玛蒂尔德却很懊恼,因为在她看来,她没有能够穿着去参加部长晚宴的衣服和首饰。后来她算出了做一身够规格的晚礼服的价钱,并且考虑到这个数字不会招致她的俭省的丈夫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这个数字是四百法郎。换算成人民币应价值在四千到一万之间。因为她的丈夫可以说相当于中国现在的一个“公务员”,他用好长的一段时间,攒到了这样一笔款子,这笔款子可以买一杆像样的猎枪。玛蒂尔德丢失的珍珠项链价值三万六千法郎,换算成人民币应该价值四十万左右。所以丢了项链后,路瓦栽夫妇辞退了女仆,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玛蒂尔德亲自做家务,过起了艰辛的穷苦人家的日子。经过这样的换算,课堂中的孩子们才会对课文中的情节产生切实的心理体验。玛蒂尔德的丈夫仅有一份工薪阶层的收入,可玛蒂尔德每天梦想的却是豪华奢侈的生活。她为了参加一个晚宴,要花掉几千元做一身衣服,要佩戴几十万元的项链。她的虚荣心太强烈了!可是珍珠项链离奇丢失,她用了十年的青春和夫妻二人的十年辛苦才还清了巨额的债务。这虚荣心的代价也太大了吧!为什么作为那个年代普通人的代表的玛蒂尔德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虚荣心?当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这就使得学生们自然而然地、逐层深入地去探究小说更深层次的意义。

二、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碗清汤荞麦面》

这真是一篇至情美文啊!但好多同学读后,都说“挺感人的,但我不知道它想要表达的主旨在哪里?”第一次执教这篇课文,我也不能捉住它的“翎毛”,只根据手头资料上的分析在课堂上草草点拨了事。但是有一天,我回老家,听母亲说起邻居婶婶家这十几年的变化时,蓦然想起了《一碗清汤荞麦面》。从我记事起,邻居婶婶就一直拄着个树杈子拖着双腿走路。她常年有病但他却咬牙坚持供两个儿子读书,尽管两个儿子上大学的费用都是从信用社贷的。记得她家的土院子多少年都没有硬化一下,几样旧家什也是年复一年地从不见换一个地方。但婶婶却乐观而又坚强。两个儿子的表现却也很好,从小就懂得家庭的艰辛,做家务,孝顺母亲。小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已经让能让我咋舌地在腊月里蒸馒头、炸油食了。大儿子上大学一直兼做家教,除了顾得住自己的生活费,有时还会有结余的钱……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婶婶的儿子一个是公务员,一个做生意,也都算事业有成。婶婶现在也算熬出了头了。这多像《一碗清汤荞麦面》中的母子三人啊!身处逆境,勇敢地面对生活,团结一心,互相扶助,顽强地渡过难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啊!这母子深情,这团结一心,这在生活中的努力拼搏,就是《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切入点啊!只是因为这篇课文一开始就是北海亭面馆二号桌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描写,才使得读者忽略了母子三人所身处的逆境,不能深刻感受他们共享来之不易的一碗阳春面的浓厚亲情和直面困难的坚韧不拔的勇气,所以,读过文章的人都会很感动,却找不出原因来,找不出“象”后之“源”来。

三、职业模块(工科类)《语文》第十三课《依奇克里克》

这篇课文所述年代已经远离当代职高生的生活了。如何让高中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是件不太容易的事儿。在我对这篇课文的数次执教过程中,我深深地认为,这篇课文的内容切入点还是“石油精神”。有人会说,这不老一套吗?不是的。“石油精神”理解起来太不容易了。你得有荒野求生或沙漠求生的真实体验,你得真正懂得什么是环境恶劣,恶劣到什么程度?什么是物资贫乏,贫乏到什么程度?什么是生活条件艰辛,艰辛到什么程度?……可是,石油工人的表现呢?他们在工作中靠的是意志,团队精神,肉搏和“熬鹰”!是的,这群天山深处的挖油汗子终于用最原始的方式,用最悲壮的姿势,用最坚定的信念从地幔深处钻出了油!他们是第一代新疆的石油人,第一代新中国的石油人!拼搏、牺牲和奉献,就是石油精神啊!阅读和学习这篇课文,你得先理解“石油精神”,再去阅读。你应该带着多少的深情和敬意来读啊!要不,怎能对得起为了新中国的石油钻探而葬身于此的广大石油英雄?诚然,学习一篇课文,需要理解分析的地方很多很多,但只要你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并顺利地把这个“制高点”拿下,接下来对文章的其它内容的学习、其它知识点的剖析,对于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或水到渠成的了。

查看全文

本草纲目生物学管理论文

李时珍《本草纲目》虽然是医药学的巨著,但从生物学和农学的角度看,也是极有贡献的著作,本文试就书中的“谷部”内容在生物学和农学上的成就作一些探讨。

谷部共四卷(第二十二至二十五卷),李氏在卷二十二中指出:“五方之气,九州之产,百谷各异其性,岂可终日食之而不知其气味损益乎?”这几句话深刻反映了李氏在书中之所以兼及粮食作物,是从人的日常饭食的营养与人体健康(气味损益)的角度来考虑的,这比历代农书所强调的“民以食为天”以填饱肚子(能量供应)为目的,无疑深入一层。接着说:“于是集草实之可粒食者为谷部,凡七十三种,分为四类:曰麻麦稻;曰稷粟;曰菽豆;曰造酿。”

这73粒食的植物中,有58种是李氏辑录前人本草中的植物,(计从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开始,历经唐、宋、元、明的各家本草《李氏本人又添入15种。他的贡献不光是增添了种类,而是在摘录前人文献后所作的补充“时珍曰”的内容。这些补充大大超过前人的描述,而赋予更多的科学含义。

李氏所划分的四大类中,第四类造酿即农产品加工,从药物上说是新的项目,从作物来说是与前三类重复的,所以除去重复的29种造酿物,实际的植物为44种。又,由于李氏是从药物的性质进行分类的,因而同一种作物常常被分成几种来叙述,如水稻就分成糯、粳、籼三种;大豆被分为大豆、黄豆、大豆黄卷三种;粟、粱、秫分列为三种;大麦和穬麦分列二种等。如把它们加以归并,实得34种。其中还有东*[原字外广内啬]、蓬草子、*[原字艹头下冂内又]草、蒒草、罂子粟等五种辑自前人本草,有的李氏本人也未见过实物,难以确定,而且属野生植物的子实,不是栽培作物,不宜列入李氏自己所定的“百谷各异其性,岂可终日食之”的范畴,除去这5种,实得29种。还有一种阿芙蓉即鸦片,虽是栽培植物,却非谷物,亦不宜列入,则实得28种,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

禾本科13种:小麦、大麦,(穬麦),燕麦,稻(糯、粳、籼),黍(稷),蜀黍,玉蜀黍,粟(粱、秫)子,稗,狼尾草,菰米,薏苡。

豆科11种:大豆(黄大豆,大豆黄卷),赤小豆(腐婢),绿豆,白豆,稆豆,豌豆,蚕豆,豇豆,扁豆,刀豆,黎豆。

查看全文

城乡市场发展剖析材料

*以《第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全面启动城乡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创新思路,合理规划,提高第三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我旗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8亿元。

我旗第三产业发展现呈现出商贸物流业拉动,餐饮娱乐补充,专为市场促进,旅游观光引导,交通金融支持,社会事业完善的发展新格局。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商贸流通,提高和完善农村销售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市场发展,加快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提升奈曼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年我旗共完成生产资料市场主体基础建设项目、生产资料市场铁路专用线项目、农机销售市场、建材市场项目、钢材市场项目、老哈河粮油出口项目、旭源粮贸生猪出口项目、沙日浩来镇商贸小区项目、黄花塔拉苏木商贸小区项目、义隆永商贸街项目、白音他拉商贸街项目、新镇荞麦专业市场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天平超市项目、荞麦系列产品出口项目、东明西瓜交易市场项目、明仁红干椒市场项目、八仙筒镇红干椒交易市场项目等18个商贸物流项目,营业额达到2.8亿元。

二是积极推进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企业招商等方式,着力营造成以行业发展为主体,以物流服务支撑,完善、规范,壮大物流体系建设,营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加快从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企业招商转变。现蒙东物流园区和华明物流国区已正式投入运营,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继续实施生态广场二期建设,开发青龙山尘洼旅游景区,新镇柏盛园渡假村和孟家段旅游渡假村等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文化活动,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的发展。

四是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企业、产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现奈曼商务局网站已建成使用,月均访问量在2千人次以上,为奈曼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商务信息平台。

查看全文

城乡市场发展势头分析

*以《第三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全面启动城乡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进一步创新思路,合理规划,提高第三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年我旗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8亿元。

我旗第三产业发展现呈现出商贸物流业拉动,餐饮娱乐补充,专为市场促进,旅游观光引导,交通金融支持,社会事业完善的发展新格局。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商贸流通,提高和完善农村销售网络体系,促进农村市场发展,加快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提升奈曼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年我旗共完成生产资料市场主体基础建设项目、生产资料市场铁路专用线项目、农机销售市场、建材市场项目、钢材市场项目、老哈河粮油出口项目、旭源粮贸生猪出口项目、沙日浩来镇商贸小区项目、黄花塔拉苏木商贸小区项目、义隆永商贸街项目、白音他拉商贸街项目、新镇荞麦专业市场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天平超市项目、荞麦系列产品出口项目、东明西瓜交易市场项目、明仁红干椒市场项目、八仙筒镇红干椒交易市场项目等18个商贸物流项目,营业额达到2.8亿元。

二是积极推进网上招商,委托招商,企业招商等方式,着力营造成以行业发展为主体,以物流服务支撑,完善、规范,壮大物流体系建设,营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加快从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企业招商转变。现蒙东物流园区和华明物流国区已正式投入运营,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

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继续实施生态广场二期建设,开发青龙山尘洼旅游景区,新镇柏盛园渡假村和孟家段旅游渡假村等旅游景区建设,推进文化活动,休闲旅游,观光旅游的发展。

四是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企业、产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现奈曼商务局网站已建成使用,月均访问量在2千人次以上,为奈曼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商务信息平台。

查看全文

杂粮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现代营养学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不断加深着人们对粮油制品调节健康作用的认识深度。杂粮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殊作用,现代营养学必将进一步推动杂粮产业的升级和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营养学;杂粮;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粮油品质和营养研究已经进入全面普及与深入提高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营养与健康的趋势也将进一步增强,营养功能研究及其相关的风险评估将成为粮油及其制品品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营养理念引导粮油产品加工和消费,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粮油产业体系,促进生产、消费、营养、健康协调发展,是《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提出的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1我国杂粮产业现状

1.1杂粮种类。杂粮通常是指除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类作物,又被称作小杂粮,其特点是小、少、杂[1]。杂粮包括禾谷类杂粮,如大麦、燕麦(莜麦)、小米、荞麦、高粱、黍子(大黄米、糜子)、藜麦等;杂豆类杂粮,如蚕豆、豌豆、小豆、绿豆、芸豆、小扁豆、豇豆、鹰嘴豆等[2]。1.2杂粮生产。中国素有“杂粮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和出口大国,如我国谷子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第1位,蚕豆占世界的二分之一,绿豆、小豆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杂粮具有生长期短、相对种植面积少、产量较低、种植地区偏远特殊等特点。目前,我国的杂粮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大小兴安岭等边远地区,种植面积近几年保持在1000多万ha,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8%左右。其中有11个省区种植面积超35万ha,内蒙、山西、云南3个省区种植面积超70万ha。禾谷类和杂豆类的种植比例为2∶1左右。杂粮产量在2000万t左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禾谷类和杂豆类产量比为3∶1左右。杂粮年出口量为90万t左右,约占粮食总出口量的10%,创汇4亿美元,占粮食创汇总额的25%左右。因此,杂粮虽然总产量低,但其出口创汇份额却显著高于其他大宗粮食,是我国粮食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1-4]。1.3杂粮的健康功效。杂粮具有多种健康功效已成为公认的事实,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杂粮制品不仅提供营养,还具有调节机体代谢、内分泌、免疫等作用,这其实也是中医药的理论基础[4-5]。研究发现小米具有降血压、防治消化不良等功效[6];燕麦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防治大肠癌等功能[7];荞麦能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等[8];大麦可以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等[9];在我国绿豆许久以来被人们用来清热解暑、润喉止渴、降压、止泻等;黑豆具有活血、解毒、利尿、明目等作用;豌豆利小便、解疮毒、通乳、消肿等[10]。在普遍营养过剩的时期,来源于杂粮的多种健康功能,正是现代粮油制品加工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领域。1.4杂粮的加工。目前,我国的杂粮加工主要包括:(1)用于煮粥的简单或初级加工品;(2)传统风味小吃;(3)以杂粮为原料的酿造食品等[4,11]。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重视,与杂粮相关的一些深加工产品,如杂粮饮品、活性物质提取物、烘焙食品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品等,也不断出现在市场上[12]。但作为著名的杂粮王国,我国还缺少杂粮资源系统深入的基础研究。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杂粮的功能性主要依据药理性能定性描述,对影响杂粮口感和消化吸收的机理缺乏深入认识,杂粮及其产品的品质评价体系和标准难以建立,这极大限制了杂粮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和开发。这些问题也是导致杂粮加工产品档次低、品种和质量不稳定,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研发创新不足等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2现代营养学在粮油营养健康领域的应用

查看全文

农业发展论文:凉山州粮食生产与策略

本文作者:余世学工作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制约因素

资源要素约束一是气候资源。凉山州光热充沛,降水一般都在1000mm,雨热同季,但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区域性缺水明显,冬半年降水量不到全年10%,夏半年集中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大多数地区降水量都在800~1100mm,雅砻江西部、金沙江河谷降水在700~800mm。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加剧,极端性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冰雹、洪涝、低温冷害、冻害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二是土地资源。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锐减势头基本得到遏制。但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稳定耕地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耕地质量提高的趋势也并不明显。2010年末累计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8万hm2,仅占全州耕地的21%。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其单产水平只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主要分布二半山和高山坡地,土层浅薄,又无结构,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蚀。三是劳动资源。农村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就业,农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创新的示范带动人才,影响了新技术、新成果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劳动密集型技术被闲置,不少地方已出现了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只有靠增施化肥来提高产量,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由“十五”末10.6564万t提高到13.8122万t,增加近30%。2.2基础设施约束一是投入总量依然偏低。财政收入增长而支农资金比重却下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每年在提高,但主要体现在惠农政策补贴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投入所占比例不增反减。二是多头管理造成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如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优粮工程、农田水利等分属不同部门。三是小型农机设施滞后,导致机械化使用、维护和管理都存在问题。科技支撑约束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进步是发展粮食生产的决定性力量。依靠科技支撑粮食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农业应用基础性研究缺少稳定的资金项目支持,产前、产中、产后的集成配套技术研究不够;二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不够,“为论文而科研、为职称而科研、为经费而科研”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果评价考核办法体现农业科研特点不够;三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基层推广队伍长期得不到补充,知识陈旧,推广工作没有形成合力,机制不活。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发展粮食生产缺乏科学的思路和科学的办法。比较效益约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对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稳定粮食价格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现有补贴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效果明显,刺激粮食生产的作用相对不够。二是目前粮食价格还没有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三是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定发展粮食产业的基础不牢。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动力价格上涨,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按市场劳动力价格,绝大多数粮食作物是亏本生产,粮食的比较效益低。其他约束一是粮食生产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区域优势、规模效应不明显;二是市场发育不够,特色农业起步低,包装简陋,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供、销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不强。四是粮食产业组织模式是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组织模式。粮食产业化水平低,粮农和粮食流通加工“两张皮”,由于规模实力的差距,粮食产销利润分配不公。

提升粮食产能潜力的途径与政策建议

土地资源潜力一是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大。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70%以上,其单产水平仅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通过培肥地力提升粮食产量的空间还非常大;二是可开发耕地潜力大。凉山州2010年统计,年末实有耕地35.13万hm2,土地二调面积59.2万hm2,据调查,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达5万hm2,潜力较大。三是秋冬闲田潜力大。全州近期可开发利用晚秋和冬闲地面积达8万hm2以上。气候资源潜力“低纬度”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地形地貌,造就了凉山州光温资源充足、水能资源充沛、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显著以及冬暖夏凉、年气温差较小、日差较大等资源稟赋。“北方的阳光、南方的温度、印度洋的气候”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创造了独特的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以西昌市为中心、以安宁河谷为中轴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具备发展粮食生产的“温、光、水、热”自然优势;有“不是海南,胜似海南”的美誉,在传统农业粗放经营模式下,仍可以满足“一年熟、两年足”的初级目标。具备了发展“增、间、套、围”多熟种植提高复种指数的气候保障。粮食单产潜力凉山州有小面积水稻单产超900kg/667m2、玉米超1000kg/667m2、马铃薯超4500kg/667m2,小麦超700kg/667m2,荞麦超250kg/667m2的高产典型,但就全州而言,基础设施还很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生产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2010年粮食平均单产仅291kg/667m2,比全省平均水平342kg/667m2低56kg/667m2,较全国平均水平331.5kg/667m2低46kg/667m2。在栽培技术、科技减灾、更换良种等方面大有潜力可挖。科技增产潜力目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潜力基本消耗殆尽,粮食发展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成果和增产技术在生产中及时运用,取决于农业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高低。全州17个县市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现有大学本科院校1所、农业中等学校两所,州属农业科研机构6所。在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水平。通过增加科技投资,努力改良农业人力资本和生产要素资本,既是推动凉山州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很大潜力。实现途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基于粮食生产与发展的特性、增产的优势与潜力、影响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今后一个时期,不仅要明确指导思想,加大财政投入,重要的是必须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原则,全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构建特色效益粮食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凉山州优质特色效益粮食产业化作为一项带全局性、方向性的举措来抓,充分发挥安宁河谷和高山寒温带特色资源,瞄准马铃薯、荞麦、优质稻、食用玉米、燕麦等地方特色粮食产业,认真分析研究各个支柱产业的特点,制定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路径、战略措施和办法,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的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不断完善凉山州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做好特色文章,作响绿色品牌,推进绿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以创建“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带动全州品牌经济发展。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二是强化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进程。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坚持不懈地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三是加强农民培训。力争做到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村有一批致富带头人,每个特色产业有一批技术能人。四是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围绕优质马铃薯、苦荞麦、优质粳稻、燕麦等主导产业组建完善一批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普及应用轻简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同时加强农科所和示范场等科研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完善示范功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体系一是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面4.09万hm2,改善有效灌面1.73万hm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产粮区硬件设施建设,使沟、渠、路、电、仓储以及信息网络相配套,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农田,提高抗灾避灾能力。二是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围绕马铃薯、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械深松、精量播种、机械化栽植、联合收获、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力争2015年全州农机总动力达到341万kW,年均增长1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三是积极开发利用农村能源。在金沙江河谷积极研究和示范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提灌站。每年新建3万口农村户用沼气池,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在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不适宜建沼气池的地区推广生物质炉3000台。四是全面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州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工作。健全粮食市场营销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营销体系,大力扶持农产品经纪人、专业营销队伍、加工营销企业,扩大销售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加强农业品牌宣传,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精心组织开展农超、农商对接活动,扩大对接品种范围,拓宽销售市场。新建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力争把凉山州建设成为川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交易集散地。健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和依托,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现代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实行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社、租赁、承包、联营等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完善农村服务机制,支持发展农业保险,逐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州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中低产田比重达70%以上。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凉山州标准农田建设,建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涝能排、旱能灌”的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产稳产田。对非重点粮食产能县进行扶持凉山州会理、会东、西昌、冕宁、盐源、昭觉、布拖、喜德、德昌9个已列入国家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县和四川省新增50亿kg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布局县,会理县被纳入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有一定资金支持,但其他县开展产能建设资金少难度大,希望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突出粮食生产、支持优势特色”的原则,合理确定优势区域和关键支持环节,突出抓好水稻、玉米、马铃薯、荞麦4个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整合各类农业资金,重点支持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大对高产高效创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配套一定资金和物资,按照主导作物高产创建目标和“百、千、万”示范推广模式,深入实施良种良法入户到田工程,加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建、推广力度,“农、科、教”三结合,确保“技术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100%。加大对良种补贴的扶持力度把凉山苦荞麦、燕麦等优势作物均纳入良种补贴范围给予扶持,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10凉山州水稻、玉米、小麦、青稞良种补贴实行全覆盖,国家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工作,凉山州2010年实施了5333hm2的原种生产补贴面积,有效调动了凉山州群众种粮积极性。但作为地方特色效益粮食的荞麦、燕麦等作物却一直没有纳入良种补贴,马铃薯良种补贴实施面积小、受益农户少,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农户对优良种薯的需求。这些作物的主产区都是贫困彝族聚居区,更需要重点扶持。将马铃薯主产县纳入产粮大县补贴范围将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在6667hm2以上的县纳入产粮大县补贴,资金额度按产粮大县规定补助,以便又好又快地发展马铃薯产业。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积极落实国家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基层部分农技人员技术落后,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应加强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建立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能适应新时期农技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技推广队伍。另外,近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农技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技指导工作。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一是大力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龙头行业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后劲。二是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营建高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走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三是深化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引导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企业和大户流转,实现粮食产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查看全文

农业局上半年发展农业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大力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开发;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着力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全力服务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促进种植、养殖的有机结合,资源及农业废弃物的有效利用,生态、人居环境的有益改善,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半年来县、乡、村各级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全县农业生产和农村新能源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特色农业规模开发,农村新能源建设顺利推进

(一)农业生产势头良好

1、农作物播种基本实现种满种足

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万亩,其中粮作约19.2万亩,经作约3.8万亩。粮作中玉米11.5万亩,谷子和糜黍2.5万亩,马铃薯3万亩,豆类1.5万亩,莜麦0.5万亩(详实情况有待粮食直补统计后敲定);经作中蔬菜2.5万亩,油料1万亩,中药材育苗0.3万亩。另外还有3万余亩荞麦正在播种之中,2.7万亩中药材到初秋进行移栽,预计全县今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达到28.7万亩,比去年增加2.7万亩,增长10.4%。

全县农业生产资料总用量1.26万吨,其中化肥1.2万吨(包括碳铵8000吨、磷肥3000吨,复合肥1000吨),地膜320吨,种子270吨,农药10吨。农业总投入资金1900多万元,比去年增加100多万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