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07:06: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旅游专业学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专业学生阅读推广研究
摘要:2018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和旅游部,预示着旅游和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对高层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紧缺。文章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研究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做好旅游专业学生的阅读推广,才能不断丰满他们的羽翼,迎接旅游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旅游学生;阅读
一、“互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最新形势,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互联网+”入选十大新词和十个流行语。“互联网+”成为当代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和标志。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不仅仅是层面意义的两者相加,它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产生更深度交融,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2018年11月6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浙江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时间”再次开启。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由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相融合的技术革命,它正给全世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并将永不停步。
二、我国旅游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这次会议回顾了五年来尤其是“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的发展历程,确定201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围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海陆空旅游、乡村旅游等一系列热词潮语,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同时,会议中原文化和旅游部部长李金早也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顺应新时代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就要落实人才发展新规划,注重人才培养,为优质的旅游业建设高质量旅游人才队伍。可见,旅游人才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基本和关键条件。旅游人才是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最密切的纽带,也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因此全面提高旅游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业务技能是基础,也是关键,而教育是旅游人才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在旅游业发展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旅游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国家也同样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和动态。对于高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这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比普通高校的学生相对较弱。做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教育很重要的一步还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和阅读兴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从阅读中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旅游业动态,更能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为将来进入旅游业做好铺垫。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意识、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仪容仪态。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策略有:以职业道德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优质服务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措施
Abstract:Studentsmajoredintourismshouldbeprovidedwiththefollowingqualities:agoodprofessionalmoralityandmentality,excellentserviceconsciousnessandvocationalskills,civilizedappearanceandmanners.Thestrategiesofcultivatingthestudentsincludethatthestudentsshouldbetrainedwithserviceconsciousnessfocusedonaprofessionalmorality;withvocationalskillsorientatedtomarkets;andwithpsychologicaldiathesiscenteredintheguidanceofprofessionalcareer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talentsoftourism;professionalcharacter;trainingstrategy
高职高专的定位目标是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但部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办学条件达不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1],建一个旅行社、餐厅、宾馆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少则几十万,多则上千万;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主动权掌握在企业手里,要么与学校合作不积极,要么只根据自身需要来安排学生实习,只给学生安排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比如发放宣传单、迎宾等,达不到实习目的。这一现象促使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旅游人才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定位。
对于旅游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的文献较多,在目前的旅游人才开发与培养中,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素质的倾向较为突出。不少旅游专业院校培训基本上都是围绕岗位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而实际上,由于旅游行业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热情的工作态度、能让客人“转怒为喜”的沟通能力、超强的团队精神和服务意识、人际关系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情绪控制等职业素质比单纯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更重要。因此,在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开发的必然趋势。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
摘要:学生的职业技能是中职校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更是一项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技术和能力。根据中职生的实际状况和当今社会茶文化人才需求,教师通过自我提升寻找适合茶艺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评价方式,使旅游专业学生的茶艺课程专业技能在校内学习阶段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快的适应工作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的才能。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职业技能培养;茶艺课程;学生
茶文化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部分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注重茶文化的影响,新增较多与茶文化相关的项目,为此,旅游行业对于具有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上升,这就需要中职校旅游专业培养高质量的掌握茶文化知识的人才。在此状况下,中职校需不断地推进旅游专业茶艺课程的发展,以提高学生茶艺技能以及人文底蕴。
1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作用
1.1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快速兴起,我国文化旅游再一次迎来蓬勃发展,使得熟知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间接表现出掌握茶文化知识的旅游专业人才未来在就业上的选择明显多于普通的旅游专业人才。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中职校向旅游专业学生展开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学生能够在校内外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科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1]。1.2丰富旅游专业的课程。中职校通过不断地完善校内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学校内能够接受到专业的技能培训得到全面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兴起凸显了中职校茶文化知识缺乏的状况,不利于学生在学校全面发展。中职校开展茶艺课程教学不仅提高了旅游专业学生对于中华茶文化的理解力,对于中职校的课程内容也起到了一定的完善作用,使旅游专业的教学资源更加的完备充足。1.3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国家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包括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当中人文底蕴是一大重点,需要教师的密切关注,但是中职校在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通过茶艺课程向学生传授中国茶文化知识是中职校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方式[2]。教学环境的改变、新式教学资源的形成、创新的教学形式对于中职校的校园人文氛围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人文氛围的形成对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力,二者共同进步。
2中职旅游专业茶艺课程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信效度探讨
[摘要]本研究以旅游专业的中职学生为样本,通过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结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编制及检验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结果显示,旅游专业中职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由五个子量表构成,共计24个测量项目,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各项指标均达到拟定标准,是理想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中职学生;旅游职业学校;专业认同;量表编制
通过某旅游职业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旅游类专业的中职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不高,在校教师也指出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从事与旅游类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选取中职学生为样本,进行专业认同研究有其必要性。但从现有研究来看,专业认同的量表均基于大学生样本进行开发,缺乏针对中职学生的测量工具。为了丰富中职教育理论,为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提供实践性的建议,本研究结合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以旅游类专业学生为样本,对中职学生的专业认同量表进行编制及检验。
一研究综述
进行量表开发前,需要厘清构念的理论边界,包括其性质、层次和内部成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专业”有三种解释:(一)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和科学发展状况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二)科研机关或产业部门中分成的各业务部分。(三)专门从事某种职业[1]。本研究所指的“专业认同”是指学业门类的专业认同。专业认同(SpecialityIdentity)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和实习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与认可所学专业并且以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与探究所读专业的有关知识[2]。该定义较全面地阐释了专业认同的性质,首先专业认同是针对“学习者”,其次专业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融合。不同学者对专业认同的定义会所侧重,有强调专业认同是个体(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有的态度,也有强调是认可的和积极的情感。学者们持有基本一致的共识是,“专业认同贯穿于青少年自我发展过程中,其专业接受认可的态度和情感贯穿个体的职业生涯”,意味着专业认同与个人职业生涯息息相关,这从多个专业认同与职业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中可见一斑,如专业认同与职业决策、专业认同与职业选择等。所以,专业认同对学生择业有导向作用,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有其迫切性。从现有的专业认同测量研究中可知,专业认同大致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构成,但维度的划分及其测量项目会因样本的类型、属性和测量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秦攀博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两次测试,最终确认大学生专业认同由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认知性四个维度构成[3];王顶明和刘永存认为认知、情感和持续三个因子构成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李志等人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投入度、美誉度、喜好度、认知度和匹配度构成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结论[4];张弘和曹大友的研究显示专业认同只包括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两部分[5]。针对某特定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中,白凯、倪如臣和白丹开发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七个子量表构成[6]。梁进龙等人编制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量表,发现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培养的四个维度构成专业认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专业认同的研究对象都集中在普通高校的本科生群体,而大部分学者是通过参考相关文献编制测量项目,经田野调查提炼测量项目的研究较缺乏。
二研究设计
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一、充分发挥教师及榜样的表率作用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但学校和教师不能只顾“教书”而忽视“育人”。职业学校的学生比一般普通高校毕业生更早进入社会,所以职业学校更加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育人”环节,让学生从学会做人开始,进而学习文化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发展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通过榜样的激励,潜移默化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旅游专业教师是学生行业知识学习的指引者和带路人,他们的气质修养、学识风度、言谈举止、职业能力规范等会带给学生直接影响。所以每一位旅游专业的教师首先要发挥表率作用,加强自我修养,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获得学生认可。此外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学习意识、文明习惯等更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试想一个不文明或无职业精神的教师又怎样与学生谈文明礼仪,谈热情服务呢?除了教师的表率作用外,学校还可以开发一些对学生职业素养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榜样,比如班级内的道德或职业能力的优秀者、各项活动的获奖者、社会行业中的先进者。也可以组织学生观摩行业技能大赛或到优秀的行业单位进行见习等活动,让这些榜样及行业优胜者指引学生专业成长,提升学生发展职业素养的愿望,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二、将职业素养教育列入常规教学
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果仅靠课堂以外的“意识熏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乌托邦”式的,学生素质之间的差异也会导致培养结果的良莠不齐。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实际,将职业素养教育细化为与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可操作的、具体的培养内容,制定出符合旅游专业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比如将考勤、常规任务完成、团队协作、仪容仪表等列为课堂常规教学内容,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素养与专业必修课程一样重要。礼仪礼貌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旅游专业学生对礼仪礼貌的要求远高于其他专业。礼仪礼貌教育如果仅靠个人道德的自我约束和班主任班会、晨会等场合的不断提醒,学生很难达到旅游专业极为苛刻的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知道:作为服务行业,礼仪礼貌的缺失是每一个用人单位“一票否决”的问题。针对这个要求,职业学校应该将“礼仪礼貌”作为学生的必备技能,并安排专职教师设计符合甚至高于行业要求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中最寻常、最熟悉但又是最重要的待人接物、言语文明、行为文明、卫生习惯做起,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如何正确对待客人、上司、同事、下级,如何保持良好的职业情绪等等。学校将学生职业素养列为常规课程,通过教学并考核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从根本上重视职业素养的学习,为最终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职业素养》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上多做文章,通过讲座、案例分析、实例观摩、影像模拟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让学生将《职业素养》这门重要课程学好、学透。
三、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职业素养发展
学生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职业素养的实体。如果说礼仪礼貌、职业道德等是职业素养的“外貌”,那么职业技能则是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外貌”,但绝不是“花瓶”式的摆设。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发展。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实训、企业实习、竞赛观摩等不同方式,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职业技能。比如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不同方式,组织学生观摩旅游单位,直接与旅游从业人员面对面,亲身体验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激励自身的技能训练;也可以邀请旅游专业的行业能手、管理人员等来校进行职业技能指导或职业素养讲座等,让学生对照优秀者寻找自己的不足与发展方向,促进自身职业技能与素养的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研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欠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尽管中国旅游业没有放弃全面整顿旅游秩序的努力,但频频发生的旅游乱像,使得社会对旅游业、对导游的印象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专业的第一志愿率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也不支持学旅游专业,导致有些学生身在旅游专业,心在游荡徘徊,因此,谈不上对旅游业的热爱和对旅游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为游客提供主动积极旅游服务的意识。2014年新《旅游法》开始实施,这种现象有望得到逐步解决。
(二)文化素养和人文知识欠缺
旅游业是应用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行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事业。因此,旅游从业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外,更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与良好的艺术修养,为游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本身就知之甚少,同时,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以及社会上功利性价值取向,许多学生更注重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对于理论、人文科学等课程及相关活动不感兴趣。
(三)功利性强,缺乏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鉴定
我是xx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现对四年的学习工作做一鉴定:
在思想觉悟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专业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专业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着重加强了阅读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学习工作上,根据老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核模式研究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旅行社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实习重要性认识上有差距,学生对专业实习的准备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岗位实多开始时在基层部门或旅游一线,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作息时间也与在校时不同,有些同学很难一下适应,实习和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实习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从事的是服务性行业,感觉“低人一等”,心理落差大,稍有困难就退缩,甚至于产生抵触情绪,实习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由于以上原因,致使一些学生对实习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很难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更不要说管理者角色了,效果不尽人意。
(二)旅行社对实习生的管理缺乏规范。旅行社是学校职业教育的合作单位,是学生接触旅游行业、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旅行社作为企业的管理与学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旅行社对实习学生没有明确管理标准,学生自己也日渐松懈。学生在旅行社实习过程中,许多旅行社对实习生的管理等同于在岗职工,没有针对性的制度和规章。还有一些旅行社把实习学生当成低成本的劳动力,缺乏参与培养的过程。即使实行“总经理导师制”,个别老总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履行教育指导的责任,使管理流于形式。旅行社安排给实习生的岗位大多是服务性的,管理层的实习内容较少。实习中学生的报酬不能与能力及工作表现挂钩,更不能与旅行社职工同工同酬,学生缺少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影响学生的工作热情和毕业选择。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内容过于强调技能和操作性,只关注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很少关注。这往往导致用人单位有意见,带队教师疲于应付。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方面如何影响到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宽度和长度,要为学生发展前途做好打基础工作,既要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浮躁的从业心理,培养学生顾客至上的职业信念、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精诚团结的团队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行业自豪感。在保证学生圆满完成专业实习任务的同时,也使旅游行业职业道德内化到学生的思想之中。带队教师要把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及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突出问题,用人单位的意见及建议,收集整理,向学校进行反馈,并在以后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案例剖析,有针对性解决学生思想中的问题。
(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习考评不够细化,学生实习缺乏可操作性规范要求。学校应该制定符合旅行社职业要求、经营现状和现代化技术应用情况的考核标准,考评内容应该细化具体,成为实习生进行旅行社岗位实习的指导,使学生的实习有规可依,同时还可以减少专业实习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的现象。处理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做的事情有许多,较为迫切的是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成绩考核评定入手,促进学生在旅行社实习有更大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成绩考核评定不仅是对学生实习质量和状况的检测和评定,同时也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二、充分发挥专业实习考核成绩评定的作用,提高实效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和时展的需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学生对实践创新能力的认知欠缺。因此,本文提出要优化课程体系、深入校企合作、关注行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达到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和对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
1.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总理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社会各界各行业都已开始重视“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实用性、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到教育改革实践的全过程。
2.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2.1课程体系设置不能体现专业特色。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附属于工商管理或经济管理等学科门类之下,很少有独立的旅游学系或旅游学院。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一般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过分重视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平台课,而减少了很多专业课程设置的份量;二是很少对旅游管理专业再细分方向,大都是笼统地将酒店、旅行社、规划等课程捆绑到一起开,于是就出现了学生毕业后不了解自己的专长和就业方向[1]。
高职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1研究背景
专业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是透过参与互动的过程,内化专业价值观、知识体系、伦理守则、专业行为,形成专业的自我意向,具有专业的职业人格,产生执著感的过程。从发展教育观来看,学生只有认同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学的专业,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并将专业伦理付诸实践,从而形成更多的专业投入和关怀。学生从进入专业、逐步成长到参与实践,步入职业岗位,直至不断提升,专业认同是一个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专业认同也对学生个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
2调查方法
2.1样本
调查选择辽宁省内三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在岗实习学生及即将领取毕业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处理,以期描绘高职院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同时,作为专业认同调查的辅助材料,笔者对高职旅游管理学生进行了短暂的随机访谈,以期解决或证实数据呈现的内容。
2.2问卷编制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管理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