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6 05:44: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旅游形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旅游形象探讨
摘要:旅游形象定位与设计在城市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指导城市旅游规划与开发、城市旅游产品设计和影响游客旅游决策以及旅游目的地重游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城市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内涵以及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南通市现有旅游形象定位中出现的问题做了简单的剖析,同时对其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认为应当采取多头定位的方法,即对市内和市外采用两中不同的宣传口号。并对南通旅游形象的设计和宣传做了相关的论述。
关键词:旅游形象;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设计
作为非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南通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有的地位并不明显。尽管从近十年来的总趋势上分析,南通市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经济效益均平稳和持续地上升,但与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相比,这种增长明显缺乏有效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游客数量增长缓慢、平均停留时间过短、人均消费不高,总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因为本身缺乏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及开发项目外,也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不足有很大关系。当今众多城市在旅游的规划与开发中对于旅游形象的重视早已有目共睹。但翻阅南通旅游相关规划,旅游形象相关的研究却相当有限。城市旅游开发缺少一个统一、整体的形象来引导。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试图通过对南通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推动南通旅游经济实现跨越式、非常规发展。
一、国内外旅游形象研究概况
从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城市规划学家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率先从感觉出发,提出城市形象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概念[1],从而对城市和区域形象产生影响开始,旅游形象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而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对于旅游形象概念、旅游定位与设计的研究最为深入与成熟。下面就这两方面来概括地谈一下国内外旅游形象的研究情况。
(一)对于旅游形象概念的研究
旅游形象缔造以及营销
一、旅游资源介绍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
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旅游形象的塑造和营销综述
摘要: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文化旅游营销形象创意
“十一五”末以来,信阳市旅游业从理思路、找定位、谋发展、明目标到打基础、增后劲,在探索中走过多年的发展历程。归结起来,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理念,立足信阳实际,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明确了发展文化型旅游产业的基调和定位,强调由“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2010年,信阳市“六城联创”攻坚目标圆满完成,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继“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首届中国创业之城”之后再获“中国休闲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和“中国最具生活品质城市”称号,进一步提升了信阳的知名度、美誉度,信阳的品牌和形象大幅提升,被媒体解读为“信阳现象”。但目前信阳市文化旅游营销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系统的文化旅游形象。
1信阳文化旅游营销形象创意SWOT分析
1.1Strength(优势)
信阳区位优势明显。信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有“鄂头豫尾”、“豫鄂锁钥”、“三省通衢”、“豫南明珠”之称。全市有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京广高铁即将贯通;京港澳、大广、沪陕三条高速,106、107、312三条国道,分别形成“双十字”交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游客来往便利。信阳文化旅游资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分布相对集中。信阳是一座山水名城。大别山与淮河造就了神奇的信阳山水,有山必绿,有水必秀,有石必奇,山水秀丽,风光旖旎。信阳是一座革命红城,已被党中央、国务院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三十条精品线路之中;信阳是一座香飘四海的茶城,茶园广布,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乡风情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信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信阳是一座交通要城,“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信阳是一座美食之城,饮食独具特色,誉满中原;信阳是一座歌舞之城,豫风楚韵,乡土浓郁。
1.2Weakness(弱势)
一是全市大部分地区为国家级贫困县,文化旅游基础较弱。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景区(点)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特色化水平不高,服务水平低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尚处在较低层次,本土文化品牌与大市场、大旅游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共鸣。二是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不大,敏锐性不强,在迎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趋向,把握时机,有所动作方面做的不够、攻势不强。对于一些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项目的谋划以及旅游产品开发、人文素材的挖掘、提炼和宣传推介力度不大,范围有限,形式单一,尚未实现与大众化接轨,创作理念不尽成熟,缺乏持续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旅游营销措施缺乏针对性,重点不突出,每个时期的工作尚未形成梯次推进、衔接紧密的格局。信阳虽然叫响了“红”、“绿”两大旅游品牌,但没有真正形成旅游精品。
旅游形象定位设计探析
旅游业开发非常成功的国家其经验之一是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将其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借助形象吸引旅游者,如新加坡推出“非常新加坡”。国内成功的旅游目的地也大多具有独特迷人的旅游形象,如香港的“动感之都”等。旅游目的地成功的形象设计与表现已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具有不可移动性的旅游产品只有通过其形象的传播才能为潜在旅游者认知,并促使其产生欲求,进而转化为旅游动力。形象是影响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目的地形象准确定位和创意设计是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1.旅游目的地形象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国外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内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和,或是强调某人心中的目的地形象,主要受公众媒介对这个目的地的描述、报道影响。国内专家学者对于旅游形象的定义,虽然在表述方面有差异,但其观点实质基本相似。简而言之,则是旅游者对旅游地一种总体的认知和评价。
从旅游地层面来讲,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本身的各种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有选择性地对旅游者进行传播的意念要素,它是旅游地进行对外宣传的代表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旅游地自身的主观愿望,是旅游地希望旅游者获得并形成的印象。这种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统一的意念,是旅游目的地传递给游客的关于目的地最精华的信息,从而使得游客形成对目的地最直观的综合性感知,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使得旅游地在信息、传媒造就的各种形象的大海中能够被识别和自我认同。
小议旅游文化的形象塑造
一、保定市旅游主题形象设计
(一)旅游形象的形成旅游地形象形成的相关因素包括认知主体、认知客体、和其他因素。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对旅游形象认知的影响最大,因而可以说旅游地形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旅游地本身的各种感知元素和特色是否明显。保定自然地貌的复杂性和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决定了全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自然与人文并存的总特点,为旅游形象和品牌的塑造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旅游地形象的形成和外来游客的旅游喜好、旅游后的感受也密不可分;景点的宣传力度,旅游景区的开发、管理、保护等都是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因素。(二)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对旅游业影响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代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阶段,旅游地品牌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新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而在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旅游地形象的构建一定要突出品牌的主题。保定以“山水保定”“长寿之城”等宣传口号向公众传递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而做出旅游决定,也使人们对保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对外来游客产生吸引力,促进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旅游主题形象设计旅游主题形象的设计是对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浓缩,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保定市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要紧扣“京畿重地,魅力保定”“文化古城,山水保定”这些形象定位,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旅游行业的各个环节、旅游景点的游览等。旅游者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都会和该地的旅游形象结合起来,因此旅游形象在突出特性的时候应该注意整体性,旅游主题是一个综合而又多元的整体,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对景区的综合印象。
二、保定市旅游主题形象塑造
旅游主题形象是在固有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的再塑造,可以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这三方面对保定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结合市场调查情况,表明保定在进一步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同时,要深入挖掘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潜力,开展深度开发。
(一)旅游理念形象塑造即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思想,在发展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同时,理念形象塑造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保定应当用悠久博大的文化精神来塑造不断创新、奋发向上共同发展的形象和展现山川秀美的新形象。把建筑、教育、文化艺术、经济实体等融为一体,以独特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塑造保定的旅游形象。
西安旅游形象传播思索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旅游形象及其传播的研究,丰富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理论界、旅游行业、各地政府都将旅游形象有效传播作为提升旅游吸引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以“旅游形象”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模糊匹配检索,仅2000年到2011年就有相关文献1067条。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形象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策划与设计上,近几年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更加深入和细化,旅游形象测量[1]、旅游品牌塑造和城市旅游系统设计[2-3]、目的地旅游竞争力[4]等方面的理论趋于完善,“双筛法”[5-6]等基于旅游市场调查基础提出理论的更加关注旅游者、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感受。对西安旅游形象传播的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大多注重中心城市的定位[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设计[8],虽然已经提出了西安旅游形象传播的建构路径和方略[9],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形象传播的影响[10],但在国外的形象传播已经拓宽到旅游俱乐部、顾客价值体验及绩效评价等领域[11]的背景下,针对西安这个著名的遗产旅游城市仅从文脉、地脉角度分析是不够的,本文试图从旅游者角度出发,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市场调查手段,探究影响西安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探索性的解决途径,对西安旅游发展理论进行补充,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旅游实践提供参考。
一、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与传播测量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结合的方法,使用中、英、日三个语言版本,调查对象75%为2011年7月至9月间到访西安的国内外游客,14%为通过电子邮件接受问卷访问的客源地居民,11%为西安本地市民。结构性问卷采用多属性法(Multi-attributeApproach),用含21项的5分制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形式设计。非结构性问卷参照艾特纳和瑞奇测定目的地形象整体和唯一性的3个问题[12]设计。问卷发放1600份,回收1340份,有效问卷1053份,有效率78.6%。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美誉度对结构性问卷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其目的在于浓缩数据,深入研究游客认知形象的内在结构并对比其各维度的评价。对因子的可信度即调查结果的稳定性进行了克伦巴赫α检验,所有因子的α值都超过0.7,说明测量可信度良好,见表1。旅游者对西安旅游形象评价最高的是“旅游资源”(4.900),进一步说明西安在旅游资源上的绝对优势,不过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指文物古迹资源。评价最低的是“旅游服务”(2.483),反映出西安旅游纪念品缺乏特色,无法满足旅游者购买欲望,也反映出西安旅游需要借助辅助手段才能实现深度体验,旅游者自主游览满足程度较低。“旅游传播”较低得分(2.490)反映出西安形象传播上明显不足。
酒泉旅游形象构建与传播策略
酒泉市是甘肃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县级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等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随着酒泉市对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撑性产业。在“全域旅游”越来越受重视的新形势下,酒泉市将旅游产业上升到战略层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动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从总体上来看,酒泉市对旅游形象传播给予了一定的重视,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旅游相关行业组织也在旅游形象传播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要看到,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旅游形象传播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与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酒泉市在未来的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要将旅游形象传播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旅游形象传播能力,积极打造酒泉市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新媒体对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的重要性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形象传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拓宽了旅游形象传播的渠道。作为重要的旅游城市,酒泉市在开展旅游形象传播的过程中,应当深刻认识并发挥新媒体传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大力推动酒泉市新媒体旅游形象的传播,可以使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体系更加完善,特别是在“网红经济”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重要方向的当下,大力实施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可以进一步提高酒泉市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对于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推动酒泉市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才能凸显酒泉市特色旅游文化,如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整体打造,可以使酒泉市旅游产品更具文化属性,这对于推动酒泉市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有效结合具有十分强大的支撑作用。总之,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酒泉市应当将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纳入旅游产业发展体系中,通过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努力提升当地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的有效性。
新媒体背景下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的制约因素
1.传播理念缺乏创新。将旅游形象传播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性、互动性和融合性,提升旅游形象传播能力。当前,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已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传播机制,但在新媒体传播方面仍然缺乏深入性,主要表现为旅游形象传播理念缺乏创新。酒泉市一些地方政府还没有认识到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在应用新媒体开展旅游形象传播工作方面相对还比较薄弱,制约了旅游形象传播的深入开展。很多旅游企业也认识到新媒体在旅游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但往往都是从营销角度开展新媒体传播,并没有将文化、形象、品牌纳入新媒体传播体系。2.传播内容不够丰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不仅有旅游环境和服务的要求,甚至对当地社会人文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水准也呈现出较高要求。尽管酒泉市对旅游形象传播方面给予了一定重视,并对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进行了一定的设计,但仍然存在旅游形象传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如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的内容更多的是对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的宣传,而对本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文化底蕴、旅游从业形象等缺乏有效宣传;在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过程中,不注重当地文化元素、人文元素、社会元素、经济元素等内容的融入,不利于旅游者对当地的初步了解和好奇,无法有效提升当地的旅游吸引力,制约了旅游形象传播的整体功能。3.传播平台缺乏拓展。如今,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与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的信息采集能力能帮助人们在众多信息中制定独特的资讯,因而优化了旅游形象的新媒体传播过程。因此,强化旅游形象传播,应当在拓展旅游形象传播的新媒体平台上下功夫。酒泉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媒体旅游形象传播平台的建设给予了一定重视,建立了专门的旅游网站,当地很多景区也成立了专门的传播平台,但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将微信等作为重要的传播平台,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以及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扩展旅游形象传播渠道等。旅游形象传播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造成酒泉市很多旅游资源还没有被人们所熟悉和喜爱。
新媒体背景下酒泉市旅游形象传播的提升策略
旅游地形象营销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形象营销作为旅游地经营发展的新战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运用。在理解旅游地形象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地形象营销的意义,认为旅游地形象营销有利于提高旅游地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效益,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探讨了旅游地形象营销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营销;意义;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多,旅游需求迅速增长,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旅游地的开发和经营不断出现新的战略,其中旅游地形象营销越来越受到旅游地政府和经营者的重视。相关决策者开始把整个旅游地作为品牌来经营,注重塑造旅游地形象,开展形象营销,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一、旅游地形象的含义
什么是旅游地形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国外有学者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品牌功能和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吸引物特征的总体认识。国内学者张安认为,旅游地形象是指人们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知和评价,是对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息的一种理性综合[4]。乌兰认为,旅游地形象一般是指旅游地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5]。这一概念既包含“感知形象”,即旅游者把进行旅游决策时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摄入大脑,形成对旅游地的整体印象;又包含“旅游形象”,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接待国家或地区总体旅游服务的看法和评价。
综合各种观点可知,旅游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各种旅游要素的综合的抽象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参与者,是概括、评价、购买、传播旅游地形象的主体,是旅游地形象的评判员。其次,各种旅游要素是旅游地形象产生的源泉和载体。旅游地只有通过推出新奇特的旅游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才可能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再次,旅游地形象是一个综合的抽象的概念,不可能由某个个人或群体依据某一方面的内容决定,它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谈论城市旅游形象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旅游功能的增强,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现阶段城市旅游发展十分迅速,在城市形象方面存在激烈竞争。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的城市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旅游活动。城市旅游形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体现一个城市的总体声誉。同时城市旅游形象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城市旅游竞争力主要体现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和宣传的竞争。宣传的竞争实际上伴随着以上竞争的每一个阶段,尤其在竞争进入服务竞争阶段后,宣传的竞争就显得至关重要,谁能用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更多地占领消费者的大脑,谁就更有可能在竞争中领先。而承担“宣传竞争”此项功能的重要任务就落到了旅游新闻传播上。
一、旅游新闻的概念、产生背景和特征
1.旅游新闻的概念
有人说,旅游新闻无非是把新闻的概念引入到旅游行业的特性中。而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从事旅游记者多年的耿闻(2007)认为“旅游新闻就是与旅游业存在一定联系的新闻,并且是能引起广大旅游从业者、旅游者广泛兴趣的新闻。”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新闻的产生,旅游新闻又以旅游业为基础并围绕旅游行业展开新闻报道。因此,陈卓(2007)认为“报道旅游事件、旅游动态以及行业服务信息的新闻就是旅游新闻”。②此两者虽在外延上有所不同,但内涵却是一致的。本文更趋于认同前者的观点,旅游业是一个联动性很强的行业,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只要与旅游业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新闻都属于旅游新闻。
2.旅游新闻的产生背景
伴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信息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旅游所需社会环境的日趋完善以及个人物质条件的成熟又促使对旅游信息的需求增加,而且这种信息又需要迅速快捷的传播媒介将其及时地传播出去,旅游新闻便在社会及时代的要求下应运而生。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旅游管理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