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20:5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绿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绿水专项行动方案
为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府办发号文件精神,加快我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以水污染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绿水”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特制订《“绿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全镇水环境质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到合格水为目的。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我镇石材加工企业污水零排放,确保我镇一流的水质环境。
二、目标任务
保障群众饮用水源地水质量安全,保障农村、农民、农业有合格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灌溉用水。
三、整治范围与重点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生态资源历来是江西的骄傲,江西森林面积已达1.43亿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15个百分点;水资源总量全国第七,为全国平均量的1.5倍……能否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并扩大江西生态大省的优势?以开放型经济和工业化为方向的发展思路会不会影响甚至破坏江西固有的生态资源优势呢?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率先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口号,江西人正以自己的实践探索一条协调发展之路,以期破解这个全球性难题。
从整体发展思路提出至今,孟建柱多次强调,考虑到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江西在招商引资中要有所选择,必须坚持“三个不准”原则: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准搞;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准搞;黄、赌、毒的项目坚决不准搞。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江西省共审批园区工业建设项目2382个,否决大型项目59个,制止70余家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入园,拒绝此类外来资金十多亿元。为江西经济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三个不准”原则出台之初,一些人并不理解,认为这样做虽然保护了环境,但江西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提速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孟建柱多次指出:发展经济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是同环境保护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怎么处理好这对矛盾呢?我们必须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放在我们工作的突出位置。
统计资料显示,江西省去年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历史最高,发展速度居中部六省之首:直接利用国外、境外资金16.12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全国前十位;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3%,创近十年来第一;全年财政总收入增长29.5%,是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第一次超过20%。
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江西的生态环境也经历住了严峻考验,江西省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03年全省主要8条河流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监测总断面的75%,比上年增加了13.3个百分点,总体水质有所改善;全省11个区市中有8个区市达到了环境空气二级标准,较上年上升了18.2个百分点;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79.28,等级为优,在全国排名第八。
从保护到利用,江西也由此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发展模式,跳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
镇委绿水行动实施方案
为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星府办发〔2012〕9号文件精神,加快我镇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以水污染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绿水”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特制订《镇“绿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全镇水环境质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到合格水为目的。通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我镇石材加工企业污水零排放,确保我镇一流的水质环境。
二、目标任务
保障群众饮用水源地水质量安全,保障农村、农民、农业有合格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灌溉用水。
三、整治范围与重点
浅谈发展生态养殖呵护秦岭绿水青山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保护区,肩负着“一江清水供京津”的重任。为从根本上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的安全、严格执行国家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要求,陕西省政府把商洛市划归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主要发展循环经济。近几年,商洛市政府确立了“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思路,树立了“山水商洛、生态商洛、绿色商洛”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重要位置,对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2014年,为保证秦岭青山绿水和生态安全,市政府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战略决策,印发《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实施意见》,组织编制《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范。四年来,全市优化畜牧业结构布局,转变生产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秦岭绿色生态畜牧业,进展顺利、势头良好、成绩喜人。
一、坚持生态效益优先,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畜牧业要发展,治污须先行。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必须得到有效保护。以前,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足够的认识,只强调畜牧业发展增速和规模扩大,忽视了养殖污染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重效益、轻环保,重眼前、轻长远,建场选址缺乏科学依据,规划布局不合理,建造把关不严,标准要求不高,污染了周边环境。2008年,商洛市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从自身实际出发,首次提出了“生态、绿色、环保、文明”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把畜禽养殖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陕西省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指南”要求,在场址选择、圈舍布局、粪污处理、生产设施配备等方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科学选址、修建养殖环保设施,淘汰和关停一些“低、小、散、乱”的养殖场,使全市养殖行业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每年以创建部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场为契机,通过政策规范、资金支持、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等方式,全市畜禽养殖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2017年,据商洛市农业部门统计,全市七县区累计创建部级、省级、市级标准化示范场694个,其中,部级示范场14个、省级示范场54个、市级示范场626个;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作为“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突出“资源化、循环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把发展现代生态循环畜牧业作为发展方向,科学布局,标准化管理,通过政策规范和示范引导,切实解决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农林牧有机结合、资源充分利用、田园风光优美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二、科学规划结构优化,提升畜牧产业层次
近年来,商洛市生态畜牧业总体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2017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57.8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畜牧业已成为全市精准脱贫富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为响应“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号召,2014年商洛市政府印发《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实施意见》,组织编制《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范,根据七县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优化”。
1.优化布局结构。明确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及范围。禁养区内已建的畜禽养殖场一律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限期搬迁和关停。限养区内限定畜禽养殖数量,严格控制养殖规模,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养殖场按照畜禽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要求,完善或提升改造配套设施,开展限期整治工作,对治理后仍未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一律限期搬迁或关停。适养区是指除禁养区、限养区外的区域,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联合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并坚持“三同时”制度(即污染治理设施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按照“畜牧进山、养殖上山”的发展思路,尽量利用闲杂地、荒山荒坡等非农用地,充分考虑周边种植业对畜禽粪便的消纳吸收能力,在远离城镇、村庄、公路主干道、干流、水源的区域布点,加快建设一批畜禽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规模适度的生态养殖场。
乡镇青山绿水工程实施情况工作汇报
地区督查组、各位领导:
这次地区青山绿水工程督查组一行不辞辛苦,莅临我乡检查指导青山绿水工程实施情况,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对地委督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勐汞佤族乡的“青山绿水工程”,围绕地委、行署提出全面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实现“绿色园林大区”的目标要求,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乡情,确立青山绿水工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精心组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现将工程实施情况向地区督查组、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勐汞佤族乡基本情况
勐汞佤族乡地处滇西边陲,永德县的西南部,位于东经99°14′,北纬23°58′。东与大山乡隔河相望,南与明朗乡相连,西与镇康县的忙丙乡接壤,北与德党镇毗邻,距县城德党10公里。勐汞乡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布朗、傈僳、彝、白、回、纳西等10多种民族聚居的佤族乡,是全县仅有的三个民族乡之一。乡内最高海拔2423米,最低海拔1020米,气候属南亚热带低纬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日照在2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7.4℃,年降水量1200毫米。境内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茶叶、畜牧产品、核桃、烤烟、白花木瓜、水果、药材。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铅、锌、铜等10多种矿产资源。全乡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5%,总耕地面2.62万亩,其中水田1.12万亩,旱地1.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3亩。全乡共辖6个村民委员会,79个自然村,113个村民小组,5178户农户,21226人,其中农业人口20683人,占总人口的97.2%。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8357.9吨,农民人均生产粮食40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272公斤。全乡经济的主要来源是茶叶、烤烟、泡核桃、蔬菜、建筑建材、畜牧业。农村经济纯收入14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4.6元。
二、“青山绿水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天蓝、水清、地绿、景美、民富的“青山绿水工程”是退耕还林与扶贫式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培植财源和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保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的良好机遇,始终坚持“治水改土兴佤乡”的战略,依托鸣凤山万亩经济林果园建设,抓好“三线”(勐—忙保垭口,勐汞—钻山洞公路,勐汞—忙丙垭口公路)、“两河”(勐汞河,红山河)的退耕和治理,全乡共完成退耕还林7717.1亩,占任务7154.9亩107.86%;完成植树造林11217亩,占任务112%;完成沼气池建设367口,占任务300口的122.33%;四旁义务植树完成14.01万株,占任务13万株的107.77%;森林火灾控制率达100%;完成高优生态茶园建设2721亩,占任务2500亩的108.8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平方公里。通过组织实施“青山绿水”工程建设,使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实现全乡人均1亩经济林果园,1亩基本农田地、2亩以上林地,实现人均增收50元;实现绿色通道3条25公里,治理河道2条,改善基本农田地建设1500亩,使全乡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
感受党的十7大:节能减排,让祖国大地遍是绿水青山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同时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开展大规模节能减排行动,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令世界为之瞩目。
“银苍玉洱”重现如画风景
才村是云南大理洱海边的一个村庄,“村民”美国人巴瑞家的小院就在洱海边。一年前,巴瑞带着妻儿来到这里,风景如画的洱海,碧蓝、清澈、宽阔的水面,让他和家人再也不想离开。就在巴瑞家旁边,一户台湾人开的酒吧“香草花园”即将营业,才村有好几户这样的“外来村民”,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年。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全世界都是难题。以“银苍玉洱”闻名的云南洱海因工农业发展,水质曾从二类降到了四类,并两次暴发蓝藻。为保护洱海,大理白族自治州在湖区农村掀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大力推广控氮、减磷、增施有机肥技术和沼气池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2003年到2006年,大理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63.7万亩,共减少氮磷施用量1.2万多吨。大理还对洱海海拔1974米以下、总面积1.2万多亩的滩地实施退田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几年来投资10多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和截污工程,保护了洱海的清澈。2004年至2006年洱海水质连续3年恢复到总体达到并保持三类,今年上半年,洱海水质有3个月达到了二类水质标准。
节能减排成为全社会行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总量迅速上升。2005年我国生活消费消耗的能源总量达5.3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4%,2006年这一数字又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
“两山理论”与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初期的“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到后来的保护“绿水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直至当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阶段,这是对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认识的演变历程。“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都是生产力,前者是自然生产力,后者是社会生产力,只有二者相统一,才能促进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探索就是将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有机融合的结果。完善生态文明保护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两山”理论;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的生态发展思想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和生态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前的理论研究热点。在全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良好的自然生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要求,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早在主政浙江期间,就十分重视生态建设,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之中。他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2015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于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之一。
1“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
认识的三个阶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随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它们之间关系的辩证发展经过大体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保护“绿水青山”建设“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个时期。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以效益优先,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经济的发展,一味索取资源,过度开发,比如东北大兴安岭的几百年的原木满山遍野地被砍伐,导致其森林资源锐减,后续资源补充乏力。由森林覆盖的减少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再加上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利用“绿水青山”去换取“金山银山”的发展模式已经明显露出弊端。改革开放以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认识到再不重视资源环境将付出惨重代价,所以提出在经济建设中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即“金山银山”,也要环境和谐即保住绿水青山。但是随着几十年来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导致经济发展与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已经明显升温激化,国家已逐渐认识到保护资源刻不容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等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不仅要保护资源环境,更是要让“绿水青山”的资源环境成为一种生产力,生态资源变成经济资源,所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生产力
哲学基础及践行路径分析
摘要:党的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两山”理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其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植根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自然对人的先在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奠定思想基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提供物质条件;实施绿色保护制度,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新时代;“两山”理论;哲学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和国家前途未来的千年大计。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对此,习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扎根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生态建设的“指挥棒”。新时代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和损害,研究“两山”理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05年,习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至今的十几年间,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断进步、科技日新月异,习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多次阐述这一理念,使其不断拓展和深化,逐渐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005年8月15日,习考察了安吉天荒坪镇余村,在之后的座谈会上,当地村干部向习介绍了其关停污染产业、发展地区特色,将自然环境转化成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习对此褒扬,并指出,“以前我们总说,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但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最初表述。2006年3月8日,习在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对“两山”关系的认知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上升三个台阶。第一阶段属于初级认知,这一阶段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对自然只是一味的索取,基本上不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第二阶段认知上了一个台阶,认为在获取金山银山的同时,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是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三阶段达到科学认知,认为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人们种的树其实归根到底就是摇钱树,生态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习对“两山”之间关系的三个阶段的阐释,深刻表现其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开始的一味利用征服自然到逐渐尊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重要场合对“两山”理论进行深刻阐释。2013年9月,习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这是习对“两山”理论的一次经典、系统的阐释。这一阐释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没有自然提供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便变成“纸上谈兵”。保护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利于千秋的事业,所以不能“竭泽而渔”,既考虑当代人的眼前利益,也要关注后代人的长远利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另一方面保护生态本质上就是发展生产力。习曾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他继承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认为自然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生产力,现阶段,我国在各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真正将生态环境转化成生产力。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式写进中央文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生成后随实践的推进其内涵不断深化。2016年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2016年3月10日,习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又再次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没有替代品的,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与生命同等重要地位,深化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2017年10月18日,习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2018年7月7日,习在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愿与国际社会一道,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逐渐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向世界。2018年9月25~28日,习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指出,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他同时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落实到实践中,完善和深化了“两山”理论。
二、“两山”理论的哲学基础
生态村建设主要措施及未来打算
主要措施及未来打算
(一)纳入计划
将生态村建设工作纳入绿水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生态村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1、基础建设阶段
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设施农业、出口创汇农业,引导扶持农业经营公司的发展,上大农业深加工项目,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推进各类产业化、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建设沿路高效农业经济带,形成精品工程密集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优化工业结构,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