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19:02: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绿色食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加强监管计划

2012年全省绿色食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有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继续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扩大规模,加强监管,促进贸易,稳步推进我省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1、继续做好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并要求县一级有相关机构和兼职人员负责绿色食品工作。在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

2、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我省联合举办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培训班。为各市培训3-4名持证上岗的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在全省初步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目前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需要的认证检查员、标志监管员队伍。

3、制定《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明确省、市两级绿色食品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和分工。规范工作程序。

4、召开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贯彻《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对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正式启动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工作。

查看全文

生态战略构造绿色食品

铁力市地处小兴安岭南麓,境内水系发达,灌溉用水洁净无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自然植被覆盖率达86%以上,良好的生态条件有利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1999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生态经济战略,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打造产业优势。2007年全市绿色食品产值实现3605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7%,绿色食品产业拉动全市农民增收4400万元。

一、加强领导和扶持,形成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合力

几年来,铁力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农业发展思路,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政策上向绿色食品产业倾斜,龙头企业和农户充分发挥生产主体作用,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同唱一台戏。一是市委、市政府摆上应有位置。市委、市政府在制定《铁力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和《铁力市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把绿色食品产业确定为立市产业之一,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于2000年成立了由财政、计划、工商、水务、农技等各部门组成的市绿色食品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食品办公室,负责全市绿色食品产业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市委、市政府与各成员单位签定了目标责任状,主要领导每年组织召开5-7次绿色食品领导小组协调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各有关单位倾力支持。财政、农委、水务、农技等成员单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思路,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强化对化肥、农药、饲料和兽药市场的监管,严格投入品管理;加大对农产品包装标识的监管,规范绿色食品市场秩序;强化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绿色食品的产品品质;积极对上争取,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投入。几年来,我市共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培训730场次,培训农民和企业员工4.1万人次,累计投入41686.8万元。三是发挥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企业和农民是主体。引导企业认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激发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内在动力。通过典型宣传和生产对比的方式,强化绿色食品生产效益宣传,调动了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集中培训、入户指导等形式面向龙头企业和农民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培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生产技能,使两大主体对绿色食品的认识逐步加深,参与更加主动,为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标准和规程,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基础

对绿色食品产业来说,坚持标准就是抓住了根本。2007年我市种植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2%,畜禽标准化养殖率达到53%,北药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1%。一是坚持投入品标准化。严格品种标准。通过调查研究,结合生产实际,我们逐步确定了种植、养殖和北药的主导品种,使全市三大作物优良品种率达到96%以上,畜禽优良品种率达到90%。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绿色食品水稻亩产达到了502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800.1公斤,创我省第三积温带水稻单产最高纪录;千头奶牛小区奶牛日产奶达到21.3公斤,比普通品种每天增产6.6公斤。严格施肥用药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用生物肥、有机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肥料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亩节本增效20元以上。农委、畜牧局加强对农药和兽药市场的监管,引导农民科学、安全地用药,杜绝了高毒、高残留药品流入生产环节。严格饲料标准。在加快引进绿色无公害饲料的同时,进一步推广青贮饲料专用玉米,2007年全市的种植面积已达1.3万亩,制作青贮饲料7万吨。二是坚持生产过程标准化。制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我市制定了绿色食品水稻、奶牛、平贝等生产和加工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11个,将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使之贯穿于生产到加工全过程。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我们以实施农业部“四项工程”、开展院市共建、“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在普及良种的基础上推广良法,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机械插秧、钵体抛摆、平衡施肥、奶牛冻配、全日混粮饲喂、北药高产栽培等节本、增效技术,提高了绿色食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全市农机合作组织已发展到8个,占全市村屯总数的10.5%,秋翻整地面积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1%。市千头奶牛养殖小区新进奶牛全日混粮机械并新建了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积极对上争取,加大对企业实施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倾斜力度,引导企业制定生产加工标准和产品标准,加强管理,严格质量检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近几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对上争取资金570万元,九河泉米业、集佳牧业、盛中乳品、华威乳业、桃山人参果有限公司等绿色食品龙头企业自筹资金2800万元用于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升了铁力市农产品加工的整体实力。

三、建设龙头和基地,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

查看全文

浅谈绿色食品出口影响

摘要: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绿色食品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现状,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具体影响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绿色食品对外贸易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食品因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其安全性在近年来倍受关注,这也是体现社会进步的一个积极方面,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世界上有些国家却借此大做文章,在国际贸易中以食品安全为借口,制定各种超越安全需要的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技术标准,阻挡他国食品进入其国内市场,这就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来愈演愈烈的绿色贸易壁垒现象。

一、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食品的内涵

1.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绿色贸易壁垒,亦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来进行。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绿色壁垒在内容上更具合理性,在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其保护的对象更具广泛性,实施效果也更具歧视性。许多发达国家往往利用绿色壁垒的这些基本特征来为其进口产品设限,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本国利益。

2.绿色食品的内涵。绿色食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国际上多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或自然食品。称谓虽然不同,但都是为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而生产的食品。现在我国将绿色食品分为A和AA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农药、合成添加剂等;AA级绿色食品是指吸收了传统农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产品。

查看全文

浅析绿色食品消费拓展问题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品质也在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的概念一经产生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从对我国当前的绿色食品消费状况入手,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在监管制度、生产技术以及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食品;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飞越,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消费水平乃至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需求。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人居环境和饮食健康受到了威胁,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1目前我国绿色食品消费现状

我国的绿色食品消费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的速度却很快。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我国参加了人类环境大会。1989年,“绿色食品”在我国出现。在1992年,我国设立了专门的部门,以此来实现对绿色食品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投入市场的整个环节的监管。1995年,我国的绿色食品被分为A级和AA级两个级别,并走向了国际。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数量巨大,每年的生产总量和销售总额巨大,我国有关绿色食品的新制度、新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方面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

2我国绿色食品消费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查看全文

绿色食品发展论文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介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l1月,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和指导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的7大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等。到2005年底,绿色食品企业总数3695家,产品总数9728个。从产品结构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57.1%,畜禽类产品占14.2%,水产类产品占5.8%,饮品类产品占16.4%,其它产品占6.5%。绿色食品实物总量达到6300万t,年销售额1030亿元人民币,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654万hm。l19个县(农场)创建了151个大型标准化原料基地,基地面积270万hm,年产优质原料1878万t,带动农户420.35万户。

查看全文

绿色食品水稻栽植要点

A级绿色食品系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本技术要点提出了产地选择、品种选用、育秧、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的生产操作要求,适用于辽宁省中东地区绿色食品水稻生产。

1产地选择

生产基地应远离工矿区、医院、公路和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无大气、土壤和水质污染,应选择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

2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14%。所选品种的生育期标准为:早熟品种139~141d,中熟品种142~147d,晚熟品种148~155d。

3种子处理

查看全文

中国绿色食品的营销战略探索

论文摘要:文章在研究市场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比较竞争优势及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前景、出12''''现状、存在问题,在借鉴外国经验基础上,要通过政策导向,作好市场定位和市场分析,加强营销管理的针对性,并通过选择适宜的合作竞争战略及方式,提高冲破绿色壁垒的能力以及扩大绿色食品出12''''的规模和优化结构。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查看全文

绿色食品肥料开发研究

有机肥来源多样,成分复杂,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容忽视。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可能给食品带来的污染比化肥更为严重,更难预防。化学污染是生活垃圾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重要因素。主要有来源于电池、电器、油漆、颜料添加剂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多元酚类。生物污染是有机肥大量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城市垃圾、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在土壤中存活时间相当长。比如,痢疾杆菌可生存22~142天,结核杆菌1年左右,沙门氏菌34~70天。据调查,黄瓜、豆角及茄果蔬菜受大肠杆菌污染较重,土豆、萝卜、葱、白菜受寄生虫卵污染较重。绿色食品生产必须把住有机肥无害化这一关。首先,要把住有机肥源头,对可能受污染的尤其是化学污染较重的有机肥要禁止使用,经检验合格后再用。其次,要实行高温堆肥处理。只要堆肥温度在50~55℃,18天内大肠杆菌值降到10~1,蛔虫卵死亡率达到100%,各种蝇蛆、蝇蛹、成蝇的死亡率均为100%,合乎有机肥无害化的标准。经过堆沤,有机物质分解,能够提高肥效。绿色食品生产,应当禁止“生粪下地”。4.商品有机肥的开发和应用商品有机肥是有机肥料发展的一个新领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产品质量上具有可靠性,可以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肥料之一。目前,商品有机肥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城市垃圾堆肥,主要分布于大城市,以解决城市垃圾污染为目的,实现垃圾肥料商品化,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二是活性有机肥料,以畜禽粪和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为主要原料。三是腐殖酸、氨基酸类特种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营养成分和植物生长激素,可制成液体肥料用于叶面喷施。(1)有机肥工厂化生产的生物发酵技术有机肥料发酵技术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微生物繁殖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代谢进程,加速有机物分解,放出并聚集热量,杀灭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获得优质有机肥料。a.配料技术配料方法因原料来源、发酵方法、微生物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一般原则是:在总物料中有机质含量应大于30%,最好在50%~70%;碳氮比为30~35∶1,以保证生物代谢中的“能源”供应;pH值为6%~8%;水分为30%~50%。配方如:鲜禽畜粪85%,秸秆粉10%、泥炭5%,调节碳氮比、pH值和水分。b.发酵微生物的应用按种类发酵微生物可以促进有机物料腐解,有利于保存养分。发酵微生物是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和纯化得到的酵母、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组成一个复合菌群,具有分解多种物料的功能。一般先制成活菌含量极高的复合菌,经扩大培养后制成菌肥,再掺混到有机物料中。接菌后,有机物料发酵速度加快,发酵质量提高,快速除去臭味。c.发酵腐熟方法①平地堆置发酵法一般在发酵棚中将调好的原料堆成宽2米,高1.5米的长垄,10天左右翻堆一次,45~60天腐熟。②发酵槽发酵法发酵槽内空长5~10米,宽6米,高2米,若干个发酵槽排列组合,置于封闭或半封闭的发酵房中。槽底埋1.5厘米通气管。原料填入后每40分钟强制通气20分钟,每三天翻堆一次25~30天腐熟。③密封仓式发酵法发酵仓由水泥、砖砌或预制板拼装而成,仓顶设可开启密封盖,仓底有通气管,还有排气管、排水管,可容纳50~100吨物料。原料12~15天腐熟。④塔式发酵厢发酵法发酵塔由钢铁制造,分为6层。有机物料被提升到顶层,通过自动翻板每天翻动一次落到下层,6天后下落到底层,即发酵腐熟。其优点:①发酵快,充分利用中下层高温发酵产生的热量,使上层物料快速升温;②脱水快,生产水平低,热气上升产生“烘干”和“风干”效应,省去耗能高的烘干环节;③自动化程度高,连续进料出料,机械作业,用工少,劳动强度低;④占地少,环境优良,没有二次污染。(2)有机无机复混肥加工技术发酵形成的商品有机肥料,可以直接用于田间,但由于养分含量低,施用量过大,作为商品肥料具在较大的局限性。通过其与化肥复混,生产有机无机复合肥,提高养分含量,使有机肥与化肥的肥效缓急相济,优势互补。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5%,矿质养分含量不低于20%。对品质要求较高的作物,如瓜、果、菜,应适当采用有机质含量高的配方。矿质养分氮、磷、钾的配比,依据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需求来确定,生产出高效专用复合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复混造粒后,具有比较优良的性状,产品质量标准一般控制在成粒率大于70%,抗压强度10~30N,含水量小于15%,一般要求有机肥的粉碎细度为0.4~0.8毫米。矿质肥料一般以尿素加氯化铵或硫胺作氨肥原料,以磷胺加过磷酸钙作磷肥原料,以氯化钾或硫酸钾作钾肥原料。复混过程注意先让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再加入尿素,尽量减少过磷酸钙与尿素直接接触反应放出大量水分而妨碍造粒。(3)商品有机肥料的施用技术没有加入化肥的商品有机肥料,一般含有机质40%左右,含氮磷钾等有效养分6%左右,接近饼肥效果。在正常施用其它农家肥的情况下,一般用量为100千克/亩以上,用作种肥或苗肥。否则,用量为500千克/亩以上,用作基肥、种肥或苗肥。同时,合理施用化肥,总养分量可较未施商品有机肥的减少10%~20%。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可参照25%的低浓度复合肥的施肥量,一般用量50~80千克/亩,施用时间提早3~5天,追肥次数可减少1~2次,一般追施一次化肥即可。施用商品有机肥不仅改良土壤,增加产量,增产率为10%~20%,而且明显提高农产品品质,据测定,西瓜含糖量提高1.07个百分点,每100克西瓜维生素C增加0.044克;柑橘含糖量提高1个百分点,糖酸比提高,化渣性好,蔬菜色泽鲜艳、口感好,耐贮藏。在蔬菜生产中,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维生素的含量。如大白菜硝酸盐含量不施肥区为150毫克/千克,施化学氮肥区为870毫克/千克,施化学氮肥和厩肥为675毫克/千克,施有机无机复合肥区520毫克/千克。

绿色食品的生产应充分重视平衡施肥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农民盲目施肥的问题,在生产基础上夺取优质,才能达到高效的目地。推广绿色食品生产的平衡施肥技术要做好“测土、配方、配肥和技术指导”五个环节的工作。1.确定测土配方的基本地块单元在一个条件基本相似的农业区内提出一个地力划分参考标准作为指导,按用途分类,即水田、旱地、菜地、果园等;按地力分级,即高、中、低肥力。这种划分方法农民容易掌握。按耕地类型取土样,平原地区6.6~13公顷,丘陵地区3.3~6.6公顷取一个土样,绿色食品生产区还可以加大取样密度。对土样进行测试,摸清土壤养分状况。2确定施肥配方模式根据当地土壤信息,作物需肥规律,肥效试验结果和当地农业生产水平,制订施肥量参照标准,建立土地肥料数据库和配方模式,提出具体的配方肥配方和施肥建议。3.建立配肥站,生产配方肥对全盟的农业区所需配方肥的种类及数量作聚光分析,在保证配方肥配方与测土后确定配方的平均误差小于10%的前提下,归类确定若干个配方并编上号,统计出各号配方肥的需求数量、供肥时间和供应区域,提供给配肥站制定营销计划。印发给农民的测土施肥通知单上直接标明所种作物需用肥料的品牌号码、用量及用法,使农民应用技术及产品简单方便。4.建立配方肥供应体系在乡、镇、场和中心村设立配方肥供应点,保证农民能方便及时地购买到“对号”的配方肥。在供肥点建立技术宣传栏,发放技术资料,确保技物结合,服务到位。5.建立施肥技术指导体系平衡施肥技术推广和配方肥的应用是建立在大量的肥效试验、土地测试、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建立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村基层干部和科技带头人结合的技术推广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作技术指导和完成测土、配方、配肥等技术工作,乡村干部负责组织,农民技术员负责田间取土、试验和生产调查工作并起示范带头作用。推广绿色食品生产的平衡施肥技术和应用配方肥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盲目施肥的习惯,有效地控制氮肥的用量而不致过量造成嗜性吸收,引起食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同时使化肥的利用率由当前的30%提高到45%以上,节本增收的效果十分显著。

本文作者:周莉娜马玺工作单位:兴安盟农业技术推广站

查看全文

绿色食品生产发展论文

摘要: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21世纪的主导食品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曹县农业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绿色食品的良好条件。近年来,曹县从战略高度出发,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狠抓绿色食品开发,绿色食品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产品总量规模和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日益凸现,有力地推动了曹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曹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曹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当前,曹县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食品是一项事关民众健康安全的民心事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曹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

(一)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发展绿色食品,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健全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求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所有这些,必将带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场深刻革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查看全文

毕节市绿色食品发展思考

摘要:分析了贵州省毕节市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对市内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毕节市;绿色食品;发展对策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区内脆弱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在此期间,顺应试验区主题的绿色食品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和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发展绿色食品,成为当下试验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1毕节市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近年来毕节市申报绿色食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得知毕节市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组织管理体系与技术落后。绿色食品强调全程质量控制,需要建立“从土地到餐桌”较为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毕节市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强、气候特殊,大部分产品都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但由于生产主体组织管理不善,目前全市仅有7家“绿标”生产企业。在生产技术上,绿色食品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由于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常常出现低薪留不住人才的情况,这些没有技术人才支撑的企业想要发展绿色食品可以说是举步维艰。1.2宣传力度不足。目前市内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还不甚了解,他们对绿色食品的关心也仅仅是出于对食品安全卫生的考虑,带有保护环境的消费意识还没有普遍树立,另一方面,“三聚氰氨”和“苏丹红”事件也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刚刚建立起来的对品牌的信任度。市场优势的缺失严重阻碍了绿色食品的发展。1.3市内能引领绿色食品发展的企业数量少。毕节市农产品生产企业现代化程度低,有很大数量的企业仍处于作坊式生产,而绿色食品前期申报所需的环境监测费、产品检测费、中心认证费以及标志使用费对于生产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的企业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投入,加上绿色食品生产需要的技术水平高、人工生产管理成本高、生产前期投入产出比不高等,这一切足以令本身家底就不丰厚的企业望而生畏。1.4没有专门的营销市场。毕节市缺乏专门的绿色食品营销市场,绿色食品被掺杂在商店各种各样的食品中出售,没有专门的销售专柜,不利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同感”。

2毕节市绿色食品发展的优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