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17:26: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绿色供应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绿色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摘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作为行之有效的市场手段,在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环境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多个地区和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新时代社会发展和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的有机结合,将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达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总结梳理了当前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绿色供应链金融可以作为突破环境管理瓶颈手段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多方参与下的绿色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多方参与
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这两个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作为环境治理的市场手段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在2014年北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和2016年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分别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的倡议,贡献了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同时,《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的相继,进一步促进了绿色金融在绿色供应链中的应用。中国作为绿色金融和绿色供应链理念和实践经验的贡献者,为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绿色供应链金融工作的开展将通过市场和金融手段提升环境治理效率,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带动中小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环境的整体改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五个打通”,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绿色、低碳、永续发展。
1绿色供应链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挑战
1.1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在1996年提出,指将“绿色”的理念贯穿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废弃等全过程,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上下游供应关系[1]。在整合了生产者、供应商、消费者等不同主体之后,绿色供应链旨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与环境影响最小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行之有效的市场化环境治理手段,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得到实践和验证。2010年,在美国环保协会的支持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开展了绿色供应链专题政策研究项目,并于2012年底选择上海和天津作为绿色供应链试点城市。2015年,东莞市成为原环境保护部批复的第一个绿色供应链管理试点城市,在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美国环保协会作为参与方,与东莞市政府、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等机构深入合作,通过先后两轮东莞指数测试,协助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摸索出一条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之路。试点过程中,东莞市推动并参与开发制定了“绿色供应链东莞指数”,在前后两轮的指数测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科学可行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指标体系,并为家具、制鞋、机械、电子、零售5个行业共66家企业的生产全过程中环保、节能、低碳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评价打分,帮助企业识别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力,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指明方向[2]。在十余年的推广过程中,我国私营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践仍然面临较大的阻碍。首先,绿色供应链的顶层制度设计仍有待完善。国务院和各相关部门虽然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建设,但部门间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导致缺乏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指导思想。其次,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还不健全。虽然在电子、汽车等部分环境管理先进的行业及天津、广东等地区出台了一些绿色供应链的标准,但还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标准和评价认证体系。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虽然私营中小供应商企业受下游买家公司影响逐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绿色生产和绿色项目投入上缺乏融资优势,亟待金融机构的介入,而由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绿色融资难以直接覆盖中小企业。目前绿色直接融资工具对发行人主体资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行绿色债券的门槛,也很难享受绿色信贷带来的便利和优惠,这样的矛盾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的效果。1.2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金融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被视为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实践[3]。据气候债券组织CBI统计,2018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673亿美元[4]。虽然我国的绿色金融起步较晚,整体来看还处于初期阶段,但近年来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政府给予绿色金融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更是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据统计,截至2017年末,我国各类绿色融资总额将近9万亿元[5]。与此同时,由于绿色金融盈利模式的单一局限性,相比传统金融业务来说,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依然有限。在当前阶段,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主体业务仍是绿色信贷。这一业务与传统的抵押贷款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信用评级中考虑了环境因素。但一般情况下信贷业务占用现金量比较大,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必然会导致放弃其他贷款业务,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因此绿色信贷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监管机构和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另外,除了绿色信贷以外,其他绿色金融模式的发展也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阻碍。1.3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阻碍。绿色金融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引导社会资源进入环境友好、绿色发展的项目,而借助市场自身的力量引导资源配置是保障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国内绿色金融发展主要由政府的行政手段推动,过度依赖财税干预,缺乏一定的可持续性。此外,“统一的绿色标准”和“有效的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的前提,对于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缺乏统一的绿色标准。绿色金融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主体,企业只有真正形成了环境效益,并且披露明确、可测量、可核查的环境效益相关信息时,才符合绿色融资的要求。因此首先需要一套能够对企业的环境效益进行评价的评定标准,但长期以来国内对于“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认定标准尚未明确统一,缺少规范的绿色主体评估和认定体系。另外金融机构缺乏节能、环保的专业性知识,无法识别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影响绿色金融的发展。(2)评价的公正性与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障。企业提供的绿色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是绿色金融良好运作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一些企业以绿色之名进行融资,而实际上将资金投放到其它的非绿色项目。这种“漂绿”的行为对银行人员鉴定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造成了较大的阻碍,增加了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从长期来看会对绿色金融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环境信息不对称和真实性难以确认的问题是增进金融机构绿色投资意愿的首要任务之一。
2解决对策:绿色供应链金融
绿色供应链城市蔬菜营销对策
摘要:在国家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各大行业绿色转型方向逐渐明确,城市蔬菜配送行业也正朝着供应链绿色化发展,供应链绿色化有利于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供应链利润也会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而提高。文章基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针对城市蔬菜配送发展模式及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下城市蔬菜的营销对策,希望对城市蔬菜供应模式和营销的改进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城市蔬菜;营销策略
一、绿色供应链
(一)绿色供应链的概念
绿色供应链又称为环境供应链或环境意识链,是指在整个供应链中比较综合地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率。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和绿色制造理论为基础,涉及用户、销售商、生产商和供应商等,是基于对环境的影响,从资源优化利用的角度出发,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的副作用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
(二)绿色供应链的意义
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公众意识、法律和环境标准的改进推动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发展。本文根据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及其特点,并结合环境管理标准,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指标体系
作为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概念,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和发展的新领域之一。而如何考核绿色供应链的管理绩效是实施绿色供应链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研究看法。
绿色供应链概念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4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在管理流程上,绿色供应链改变传统供应链的开环结构,增加了回收环节,实现物料和能量的回收和重用,从而形成物流“闭环”,以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还比较分散,还没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也还没有统一的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一般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思想的现代管理模式,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产品的原材料获取、设计与制造、销售与运输、使用及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论文
传统的工业生产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全球生态的破坏,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等。为解决这些问题,1996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环境负责制造”项目组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研究如何从供应链自身的角度来提高环境绩效,具体说是通过上下游纵向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营销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经济绩效、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强调供应链内部的绿色化,但它没有解决供应链外部废弃物与自然界进行交换的问题。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延伸和发展,它以横向的视角,通过供应链链与链间的协作来进一步解决供应链外部绿色化问题;在供应链纵向内部绿色化的基础上,通过供应链之间的废弃物再利用来达到减少或避免废弃物向自然界排放的目的,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进一步实现供应链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一)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横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考虑资源环境与经济双重绩效的情况下,供应链核心生产企业之间具有废弃物(除主产品以外的产出物,包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共生品以及残余物)再利用关系的两条或两条以上供应链组成的网络,见图1。
如图1所示,在供应链1中,核心生产企业在生产产品甲的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原材料或燃料等被供应链2再利用,围绕这样的供应关系的供应链1和供应链2就组成了横向绿色供应链。其本质在于通过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再利用,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双赢。
绿色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论文
1引言
在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健康绿色生活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发展绿色食品成为全社会的消费趋势。四川省近年来绿色食品也得到很大发展,2013年全省绿色食品企业新增139家,新增产品377个。绿色食品市场占有率也不断提升,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2013年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为8674万美元。在绿色食品不断发展中,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监控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如何进一步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就成为热点议题。
2理论基础
2.1绿色食品供应链
绿色食品供应链是对供应链内容的丰富,指从绿色食品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各个环节有机组合的整体。绿色食品供应链主要是以各个供应链环节的协调组合,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化目标,推动相关策略、预测生产为主,以采购、生产及物流配送的稳定来降低综合成本。绿色食品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差异不大,但是其内涵也存在一定差异,包括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商、绿色食品物流商、绿色食品专卖店及超市等主体,具体如图1所示。
2.2绿色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体系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探究
1引言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绿色环保政策的推行,对家居制造业也提出了环保生产的标准。家居产品想走得更远,务必在绿色理念上下功夫,否则无法持续长久得发展下去。目前大多数对家居供应链管理研究有如下剖析,如周晓艳[2]通过对我国家具制造业的现状分析,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家具制造业并进行战略思考和建议,提出设计在绿色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和推动家具产品创新设计;解敬红,王玖河[3]针对家具行业供应链管理中物流服务水平低、供应链成本居高不下和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几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贾扬蕾,鲁美娟,阙师鹏[4]以南康家具业为例,提出循环共生经济下的绿色供应链模式,并指出应从企业绿色设计环节开始,循环共生经济下的家具工业园生态化转型,最终达到构建南康家具业绿色供应链模式的目的。本文对全友家居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的库存成本高、客户服务水平低、资金周转速度慢、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带来的企业效益。
2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基本情况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库存成本高、客户服务水平低、资金周转速度慢、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2.1传统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1.1库存成本高。传统的管理模式中,由于信息闭塞,供应商与销售商信息难以共享就会导致较多的存货占据厂房空间,这样下来库存及人工成本都相应增加。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存货向前推或者向后延,根据合作商家中谁最有主动权而定。在家居市场中,传统管理模式下,已让很多家居公司倒闭。2.1.2客户服务水平低。传统的管理模式以满足生产为主导,在客户需求方面有所欠缺,缺乏系统的售后反馈平台,很多产品存在消费者满意度不足,影响公司品牌形象,造成客户流失比比皆是。很多家居市场中的企业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设人或部门进行客户服务和跟踪,不注重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服务,没有做好客户回访工作。2.1.3资金周转速度慢。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了家居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会拖慢整个生产流程。资金周转快慢,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家居货物的库存以及流通时间较长,因此会影响资金周转速度。2.1.4市场占有率低。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关注的焦点是生产并非是消费者崇尚的环保,而在现在,久而久之,消费者就会把目光转移到注重生态环保的企业中,并尝试购买新的环保产品,就会导致一些不注重环保的家居在市场的占有率逐渐下降。
3供应链管理
3.1供应链管理概念。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5]。通俗而言,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企业之间的资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个比方来说,把供应链上所有涉及的合作方比作是一个整体的大企业,其中的某一个合作方是大企业中的其中一个部门单位,整个大企业的内部的行政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平时某个企业的部门是静态的,这里的合作方是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随时做出调整和变化,这是其中不一样的一点。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4个领域: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一是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二是降低公司的成本,三是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企业的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6]。3.2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恶化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管理者关注供应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供应链运营产生的环境影响。家具业在消耗了木材的同时会产生污染,现行家具产业的供应链结构早已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家具业供应链进行重新设计,构建绿色家具业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每一个家居企业要着实考虑家居的绿色环保问题,这已经成为趋势。这就提高了家居市场的标准。
供应链绿色化成本转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传统供应链企业间的绿色因素分析;政府监管下的供应链企业间绿色因素分析;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限塑令”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绿色经济开始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在循环经济下绿色供应链有三种形态、国家制定了企业环保标准并以法律作为保障来执行、供应链企业间的绿色因素外部性特征、需求方要求供应方用更多的物流资源保障自己、供应链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世界各国均加强了环保的要求,政府也加大了监管力度、类牛鞭效应的形成、政府规范监管下的供应链企业间利益分析、绿色化市场的形成以及政府的有效监管相结合才能最终实现绿色经济的目标告示,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供应链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为对象,分析了在政府在强弱不同的监管力度下,供应链企业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因为实施绿色化而带来成本转移及其利益分配的问题。“限塑令”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绿色经济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物流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强有力推动者更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这样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政府监管供应链绿色因素
“限塑令”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绿色经济开始提出了更新更具体的要求。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强有力推动者,物流活动更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而供应链中的各企业则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于2008年6月起国家限制超市、农贸市场等地的塑料袋使用,要求消费者必须进行购买,目的是通过减少消费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
自1996年绿色供应链(GSCM)在美国提出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陈蓝荪(2007)认为物流活动中的绿色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之分,外部主要指绿色环境包括“生态环保和降耗利废”等;而内部主要指的是绿色产品。李静芳(2008)提出在循环经济下绿色供应链有三种形态,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主导,以行业为主导和以地区为主导。Sarkis(2003)认为将环境改善和企业战略、日常运营集成才能解决政府的直接控制与市场的辅助调节的冲突。Nagurne(2003)借助博弈论分析了各行业中的制造商、一级分销商与顾客的特征。Baumann(2002)研究了德国和荷兰的政府政策对供应链的推动作用,认为政府政策对供应链的绿色化有改变消费需求,关闭产品链和使产品设计绿色化的功能。可见国内外学者的对于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部性因素,而绿色因素及其成本收益的转移问题研究较少。
本文主要以供应链中供应方和需求方为对象,分别分析了在政府在强弱不同的监管力度下,供应链企业中供应方和需求方因为实施绿色化而带来成本及其利益分配的问题。
低碳经济绿色供应链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低碳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环保意识,在各个行业中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将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首要管理模式,这说明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占领着重要地位。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作为低碳经济模式的核心思想,为社会大众普及更多有关低碳经济的知识,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方法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全世界的企业都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也是实现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我国各种企业来说,为了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我们需要在生产供应管理模式上完美的贴合国家的低碳标准,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融入到企业的运行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和低碳排放的实施都较为落后,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大力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保证各个企业都能够在严峻的经济市场上站稳脚跟。
1低碳经济时代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价值
1.1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目前,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绿色供应链,积极响应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我们需要将低碳环保的理念充分融入到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企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民也开始形成绿色环保的理念,这就使得许多企业客户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将绿色、环保、低能耗的参考选项放在了首要地位。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在经济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做到低能耗、低排放以及低污染。为了企业的未来发展,我们需要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投入到生产的过程中,这样就突出了我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也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收获到了更多客户的认可,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1.2确保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市场的未来发展和绿色供应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应用起步较晚,而中国每年的碳排放量却排在世界第二,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靠的是高污染和高能耗所换来的,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十分不利于我国的未来发展,为了降低中国的碳排放量,我们需要重新调整社会资源的配置,在各个企业中积极启用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2低碳经济时代中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
电子商务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摘要: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资源集成与优化,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消费者环保意识缺乏、物流体系有待完善、企业成本相对较高。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注重培养消费者环保意识,重视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并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词:电子商务;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法律法规;物流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兴起并取得较快发展。目前,电子商务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两个不同层次商务活动,前者是指企业之间利用网络自动交易平台完成商务活动,后者是指企业通过互联网上消费者提供的信息完成订购商品或服务的活动。这两种模式的出现和应用,给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带来深刻变革,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随之出现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电子商务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是指在信息网络支持下,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方式进行并完成与商务、交易、金融相关的服务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最为关键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商业化应用,不仅要注重提高硬件和软件设施综合性能,还要将生产厂商、卖家、买家、合作伙伴等融入互联网之中,密切相互联系,便利各种交易顺利进行。当前,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具有高效化、快捷化、全球化、成本低廉、选择性强等特点[1]。具体应用中,它通过互联网将顾客、供货商、销售商、雇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人们,还能提高交易速度,确保交易安全。(二)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6年,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在物流获取,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和报废过程中都注重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其具体内容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2]。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浅析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经济财富的增加,消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事件频繁发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平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同问题。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G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GSCM)正是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
1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及其基本含义
绿色供应链定义至今尚未规范,1994年韦伯研究了不同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制定原材料绿色采购标准及绿色采购的概念。199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赞助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核心研究内容并提出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但斌等构建了绿色供应链基本体系结构。武春友等认为绿色供应链要解决公众、法律、环境压力。郑迎飞认为绿色供应链建设高层的重视。
2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可以重塑供应链的品牌形象。绿色供应链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可以重塑企业自身品牌,实施绿色供应链的企业可以通过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契机,主动承担绿色社会责任,向社会展示企业的健康绿色形象,通过绿色体系建设向品牌形象不断溢价,并获得持续美誉度。从企业本身来看,不少企业高成长性与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不协同,企业规模短期内盲目扩张高速增长,但对品牌价值建设的力度跟不上,绿色供应链不仅可以避免资源浪费,还有效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2)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协同效益。供应链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供应链中的商誉商标、企业文化、专有技术等都可以产生协同效益,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具有高投入、高使用成本和低边际成本等特点,建设成功后会成为企业所独有的竞争优势,短期内难以被竞争对手替代。供应链企业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可与上下游企业进行绿色供应链的行业整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整个供应链带来更多协同效益。(3)可以提升供应链的客户价值。绿色供应链体系的建设不仅保护环境,也为客户带来绿色收益,可赢得顾客的长远信任,在研发设计、采购制造、物流销售、回收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上,都实现相应的绿色体系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绿色运作体系,将全面改善或美化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员工的参与感和提作效率,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为企业增添无形资产。(4)可以构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环境问题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企业必须改变和提升优化生产方式,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来规避环保要求并逐步建立领先的竞争优势。绿色供应链不仅需具体的职能部门来承担相关职能还需要树立全员绿色管理参与的理念,需要设置多个部门协同的管理机制,保证企业整体建立绿色管理全场景,要达标就必须实施绿色供应链,围绕绿色供应链重构供应链的竞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