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13:37:5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鲁迅作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鲁迅作品中的装帧艺术
据周作人回忆,鲁迅因祖父科场贿赂案在舅父家避难时,曾影写了《荡寇志》和《西游记》的全部绣像。在教育部任职期间,鲁迅常常搜寻旧书,刻石图画等的拓片,精心加以整理、考证,并曾经一度在厦门大学开过展览会。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中学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作品中找到端倪,“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做‘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此处可以看出鲁迅对卷头纸画书中人物的绣像尝试绘制。
一、鲁迅的装帧观点
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整体上均有朴素的美感、时代感和民族性。按设计方法,鲁迅装帧设计的书籍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朴素文字的装帧形式
《三闲集》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此书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封面中只有文字,书名字体笔划匀称,朴素而灵活,封面设计形式符合书籍内容。《引玉集》鲁迅先生拿到日本印刷的苏联版画作品集,封面中以文字作为设计元素,版式编排整齐,规矩。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填满整个书脊和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鲁迅先生的装帧作品中,封面上使用哪种字体,都与书籍内容及封面所要表述的主体精神、气质相符合。
2.古雅插图与毛边的装帧形式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论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看客”面面观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
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鲁迅作品教学管理论文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绝妙的华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比较起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他的作品最多。所以,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笔者就此谈两点意见。
一、科学评价鲁迅作品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而混乱的时代,各种政治和文艺思潮风起云涌,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因而也就有了激烈的论争。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凶残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对论敌进行了有力的挖苦和讽刺。几十年潮起潮落,斗转星移。今天的我们,恐怕应该要用新的眼光来评价鲁迅的论敌即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名人了。
比如,鲁迅论敌中的最后一位作古者梁实秋,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散文家、学者。1949年移居台湾后,长期执教于台湾师大,在教学、创作、翻译等方面颇为勤奋。其散文隽永简洁,堪称大家;学术研究上很有造诣;翻译上贡献卓著。《记念刘和珍君》中被鲁迅指责过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1925年8月被免职后,南下无锡,在家乡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1938年,日军侵入苏南,烧杀掠淫,无恶不作。杨精通日语,一旦见此,怒詈日军,尽力保护妇女,终被日军秘密枪杀。杨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敬业精神可嘉;以一弱女子而慷慨捐躯,民族气节可敬!《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提及到的“反面人物”章士钊,早年是反对满清的激进派;“五四”运动前后,资助过到欧洲求学的留学生。1949年,作为国民党的代表参加和平谈判,因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遂留北平。此后,作为爱国民主人士,曾多次为国仗义执言,直至上书主席。此外,林语堂、胡适、周作人、陈源(陈西滢)等,现在出版了他们的许多著作,也有许多介绍他们的文章,有的还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
我们在教学鲁迅作品,涉及有关历史名人时,就不能不引导学生去科学地评价他们,回避是不可取的,随意处理也不行。我们对这些历史名人,既不能低评,也不能高估。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既要考虑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又要考虑他们的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全面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同时,我们应当向学生讲明这样几点。1、对一个人盖棺论定,是后人的事;鲁迅没有,也不可能对他的论敌作出全面的评价。2、鲁迅一生,从未与强权结盟,他对他的论敌的批评,无法律效力,也无行政措施,对对方不构成人身伤害。3、最重要的一点,鲁迅与他们的论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林语堂,鲁迅与之交往较多。鲁迅撰写《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直接原因,确实就在于林的《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一文。在该文中,林认为“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主张“费厄泼赖”。在大革命高潮中,这样的观点显然是不当的。于是鲁迅撰文加以批评。在鲁迅的批评和“三·一八”事实的教育下,林很快认识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了“学生的示威运动,用旗杆和砖石与警察相斗”(《林语堂自传》),并成了《语丝》全盛时代“打狗”的先锋。1926年5月,林离京去厦门,鲁迅为他饯行,并摄影留念。同年7月,鲁迅接受林的邀请,到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在厦大的一段生活中,受到林的悉心照顾。可见他们的情谊还是很深的。至于后来他们的分手,是另外的原因。从他们关系的疏密反复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某一论敌的批评,仅仅是限于某一个特定时期;离开这一个特定时期,鲁迅是不会批评这一个人的。
二、规范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文字
抛锚式教育形式在鲁迅作品教育中应用
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所谓抛锚式教学,是要求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类真实事例或问题就作为“锚”,而建立和确定这些事件或问题就可形象地比喻为“抛锚”。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也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而被确定了。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数量也渐为古今中外名家之首。但由于鲁迅的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普遍认为鲁迅的文章往往比较难教,学生则觉得较难理解。在教学中,我发现抛锚式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其主要的方法,就是从组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寻求对作品的理解。
抛锚式教学的过程结构可用以下简式表示: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一、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探析鲁迅文学怎样教学论文
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的作品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经成为鲁迅作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是作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教学直接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事实上,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其关键和实质在于:如何在中学语文的平台上给鲁迅及其作品进行教学定位?作为“文学经典”“文学名篇”的代名词,鲁迅作品的解读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实际,又要激发学生对作品的丰富性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惟其如此,鲁迅作品教学才会具有针对性、接受性和操作性。教师在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纠正僵化的模式,以学生接受为主体,强调师生对作品本身的解读和想象,以作品为中介走进作家,从而不断发现新意境和新角度,使作品讲授久讲久新。
首先,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
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晦涩,主题如何的深邃意蕴,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
海德格尔深刻指出:“教难于学,乃因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独立,主动的阅读是前提,教学实施中师生一起更为广阔的背景性资料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反过来保证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的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由于鲁迅的作品在不同的视角具有不同的理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自己思考的空间,对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在某些方面“发现”了作者,拉近了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其实也就体现除了阅读中的体验性和主动性。加上教师的引导,达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双重的自我,以自己的视角发现作者同时也发现自己。
另外,除了“让学”消除学生对作品的生疏感外,可以利用鲁迅在作品中的儿童视角来拉近学生与鲁迅,与鲁迅作品的距离。例如在《风筝》一文中,鲁迅说弟弟从小躲在屋里制作风筝,被自己发现就踏扁了,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后来读过外国儿童教育专著,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就自责当年对弟弟粗暴。体现出了鲁迅对孩子的童真天性的理解,这就去掉了鲁迅在学生心目中冷峻的脸谱,让学生更全面立体的认识鲁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
其次,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当前中学语文的鲁迅教学难题
2010年11月24日,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和西华大学文学院联合召开了“中学语文教材与鲁迅”学术研讨会,川内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以及多名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增删及其所引发的争议、鲁迅作品的“教”和“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一、“增”和“删”:意义和标准
每一次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变动,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四川省鲁迅研究会会长李怡提出,鲁迅作为一个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在今天的时代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既是教育界的问题,也是涉及中国当下文化发展的重大话题。2010年秋季学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再次变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绍义介绍了媒体关于此事引发的争议。西南民族大学李光荣认为争论的意义牵涉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神经。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黎本初先生认为不管舆论怎么讨论,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中都应当加强,不能削弱。来自基础教育第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增删有更直观的看法。成都树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杨小泉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适度,学生有完全的认知能力去理解。西南大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张爱明则从中学教材中所选鲁迅作品的类别着手,就鲁迅作品增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并特别提出中学教材中所没有涉及的关于鲁迅生命哲学的作品理应受到编写者的重视。会议转达了四川省广安市教科所所长邱秋和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顾之川教授就鲁迅作品入选中学教材的标准和变化等问题的书面问答。他们指出,媒体关于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减少的报道是不符合实际的。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已经从过去“投枪”、“匕首”或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转变为更有文化内涵,更让学生喜欢的作品。
二、“教”和“学”的困境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杨小泉在学生中就鲁迅及其作品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文科学生对鲁迅作品更为喜欢,而多数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都局限于教材之内。杨小泉认为,教师和学生对鲁迅作品感到隔膜,主要在于现行教材对鲁迅作品的解读过于突出反抗封建教育制度等主旨。而部分教师对鲁迅作品接触较少,在解读鲁迅作品的时候难免搬来一些僵化空洞的概念,也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接受。张爱明以讲授《孔乙己》一课的经历为例,提出只要找准切入点,能够将鲁迅作品讲得很成功也很亲切的。西南交大附中的徐葵觉得,不仅要教给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的方法,更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四川师范大学唐小林从实现鲁迅阐释的当代转换角度提出,应将鲁迅的阐释从政治意识形态阐释转变为人性化的阐释,再至生命化阐释,再到语文学的阐释,否则鲁迅依然很难在当下教育机制里面、在培养下一代的工作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沟通:改变中学鲁迅教学的契机
鲁迅与英国文学摩罗精神
“摩罗诗派”,19世纪初期盛行于西欧和东欧的浪漫派,是以拜伦和雪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诗派,其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大力提倡想象,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英国摩罗诗人的诗歌作品,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勇于反抗时俗、坚韧的战斗精神、思想进取、争取自由、追求解放的摩罗精神对青年鲁迅此后决绝地投身新文化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鲁迅的具体创作当中也不乏有受到摩罗精神影响的痕迹,本文旨在以英国摩罗诗派代表诗人拜伦、雪莱为例,对鲁迅创作思想,作品艺术及个性培养方面所受的摩罗精神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鲁迅作品思想的摩罗精神
为了改造中国国民劣根性,鲁迅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阅读了大量西方文艺作品,对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十分推崇,鲁迅热情地赞扬“不为顺世和乐之音”、“争天抗俗”、“不克厥敌、战则不死”的摩罗派诗人。鲁迅的作品思想也明显受到了英国浪漫主义摩罗精神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情结。
鲁迅作品思想中充斥着英国摩罗诗派的浪漫主义幻想,随处可见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想的的渗入,第一篇纲领性论文《摩罗诗力说》中,极其全面阐述了当时欧洲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裴多菲、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人的思想与主张。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度赞扬与热情提倡始终贯穿于这篇著名的论文当中。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特征即是对于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以个人为单位号召全体人民奋起抗敌推翻暴力反动的封建统治。拜伦曾经高唱“只有革命,才能使大地免于受到地狱的奸淫”。[1]这正迎合了青年鲁迅主张反抗的革命意识。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两位具有代表性的摩罗诗人拜伦、雪莱对鲁迅影响巨大,在日后鲁迅的创作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拜伦在他的诗作《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敢于反叛、积极进取的英雄人物,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和压迫。”[2]这与鲁迅此后塑造的一系列丰满的个人与社会严重对立的英雄形象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其作品《过客》、《这样的战士》、《秋夜》以及《奔月》等作品都曾出现过这样的战士,他们是孤寂的“精神界之战士”、“任个人而排众数”,[3]积极地反抗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陈鸣树也曾指出,1903年鲁迅所作的浪漫主义传奇《斯巴达之魂》,无论是从从叙述内容还是艺术构思,都无疑受到了拜伦的影响。雪莱的诗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独具一种启蒙色彩,《西风颂》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赞美狂暴有力的西风,歌颂西风以摧古拉朽之力倾尽冬日颤冷的寒意,催促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到来。“就把我的话语/像灰烬与火星/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撒!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如果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啊/春天还会远吗?”[4]诗歌采取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寓意深远。在鲁迅寓意颇丰、迂回曲折的抒情长诗《秋夜》中,不难找到雪莱《西风颂》的影子,整首诗的物象在象征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作者当时心理活动。
(二)绝望中的反抗。
初中语文教材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鲁迅作品的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并且对这些人物形象就行分类总结,以期对初中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语文;鲁迅作品;人物形象
以人教版为例,2013版教材收录鲁迅作品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2016版教材的七年级课本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变化不大,本文主要以这六篇文章为例进行分析。
1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
1.1对鲁迅成长影响较大的人物形象。这六篇文章中对鲁迅成长影响较大的人物形象主要有:先生寿镜吾、保姆阿长、仙台医学老师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的老师,文中讲“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通读本文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描述,可知语调是委婉轻松而又带有一丝幽默的,不管是孩子们折腊梅、描绣像还是读文章,总是充满了童趣。保姆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阿长在自己的方式下呵护、照顾鲁迅,整篇文章围绕鲁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来写,充满温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课通过阿长的形象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人。而藤野先生对鲁迅有知遇之恩,在仙台求学期间鲁迅遇到精神上的困境,在藤野先生的关怀下,鲁迅感到了一个弱国子民在他乡得到尊重和爱护,这里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有人类关怀的师者。1.2着墨不多但生动形象的小人物群。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并不是只对一个人进行描写,往往是把主要任务放在一群人物中,这些小人物往往性格鲜明,并且为主要人物形成背景。《藤野先生》中的“清国留学生”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在三味书屋一起学习的小伙伴、《故乡》中的市井人物、《孔乙己》中的短衣帮等等。这些人物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在人物群众又能看出性格迥然的人,如《社戏》中机智勇敢的双喜,大方的阿发,这些生动形象的人物群和鲁镇的风俗景色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乡风俗画。1.3时代背景下穷途末路的人物缩影。在初中课文中,鲁迅的文章批判性还不是特别强烈,但是九年级的文章已经开始有鲁迅对当时中国现状的思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故乡》中的闰土。一个是读书人的现状,一个是农民的代表。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除了迂腐、固执、好吃懒做之外还有读书人的热心、坚持、善良等品质,这是一个复杂而又立体的人物形象。而闰土则是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下几乎失去了作为人的体验,这不仅是一个农民的形象,更是当时社会情形的缩影,也是鲁迅对故乡衰败的矛盾复杂心理的一个表现。
2对鲁迅作品人物形象教学的建议
鲁迅小说解读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程中,总是按照统一标准来阐述,过于拔高道德要求,忽视了作品的文学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忽略了学生独特的个人理解,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思维惰性。因而,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文本时,需要遵循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小说,教师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文学角度,二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教师对鲁迅小说的作品解读才会有效,学生的理解才有可能更加深入。
二、提倡思辨,开放鲁迅小说的多解性
诚然,当前对鲁迅作品的理解存在一定偏见。鲁迅作品为何难教?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所处环境与鲁迅时代脱节,对动荡年代缺乏最真切的感受,从而造成思想理解的隔阂。毕竟无论从艺术性,还是从思想性来说,鲁迅作品都是无人可及的。因此,要想让鲁迅作品真正变得易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入鲁迅那个时代。当然,这就对教师的启发引导、科学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小说,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思想产物,要鼓励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对文本进行思辨,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正如章熊所说:“阅读教学取得突破的关键,在于承认它的‘多解性’。”
三、创新思维,解读鲁迅小说的差异性
理解作者,往往不能囿于一篇文章,毕竟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是立体的、多元的,作者不可能在同一篇文章或者同一部作品中完整地透彻地阐述他的思想。因而过分地局限于一篇文章或者一部作品,分析其思想性、写作技巧,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因此,在解读作家作品时,最好的方法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即整体性比较解读,在相互对照中去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比如学习鲁迅,就必须了解鲁迅的“散点透视”的写作笔法,通盘考虑鲁迅不同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相互对照中去理解、去品味其中所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某种程度上讲,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同样他们对鲁迅小说进行创造性理解时也会形成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却是他们自身理解鲁迅、走进鲁迅小说的基础。当然,要进行创造性阅读,除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还需有怀疑精神,要带着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去思考,从而通过讨论去辩证分析,形成自己对鲁迅小说独特的理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品读鲁迅小说过程中形成的不同观点。只有在倡导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鲁迅小说的文学价值,才能真正让鲁迅小说在现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小说课例教学研究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教学重点内容。而在众多鲁迅作品中,鲁迅先生的小说更具有教育意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小说本身的特点,体会小说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小说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对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鲁迅小说;课例教学
鲁迅先生的小说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小说中的精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小说的特点及艺术手法。同时,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文章。
一、鲁迅小说作品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小说作品来说,鲁迅小说作品更受到教育者的喜爱,并被编写到小学、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小说作品之所以会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现实主义。鲁迅的小说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些作品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通过这些小说作品,教师能够看到封建社会教育的落后,对现在教育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2)人物形象鲜明。鲁迅的小说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人物性格的塑造没有脱离现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具有明显的感染力[1]。(3)语言风格简洁。鲁迅先生的小说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语言,都是通过非常朴实的文字打动读者的内心,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并带给读者发人深省的力量
二、学习鲁迅的小说作品时应重点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