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12:15:5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落实科学发展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考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深刻认识和科学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当前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充分认识、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
1、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须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2、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所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新的发展思路去认识和处理我市存在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妥善处理好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茂名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政绩观与发展观相互相承
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是领导干部本身职责所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体现。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涌现了一大批如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大批立党为公、一心为民、政绩显著的领导干部。但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干部对“发展”的理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影响下,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片面的政绩观。曾经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上级对下级下达的考核指标,主要以GDP为主,这甚至成为领导干部升迁去留的唯一标准。更有甚者,在以经济数据、经济指标论英雄的片面政绩的引导和驱使下,一些地方开始脱离实际,为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搞开发区、上项目,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给地方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有的地方不顾群众的强烈反对,置国家法令和人民群众利益不顾,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在当地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如嘉禾县为了建设大型豪华商贸项目,强迫群众拆迁,并要求干部职工在限定的时间内做通被拆迁亲属的工作,否则批评、处分,甚至开除公职,甚至打出了“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害他一辈子“的口号。这就是为搞“政绩工程”而集体滥权的典型例子。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的要求真正体现到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使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迫切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制约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同时在快速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分配中的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加大,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关键就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真正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呢?
搞好理论武装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必须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打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应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从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推动发展的自觉行动。
坚持求真务实是关键。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学习,更要靠实践。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善于从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开阔视野,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新鲜经验,善于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增长本领和才干。
完善考核机制是保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体制机制。应把是否具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准,努力在广大干部中营造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为此,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标准要体现科学性,既看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又看经济增长的质量指标;既看经济发展情况,又看社会进步情况;既看当前取得的“显绩”,又看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潜绩”。
全面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
当前,上海广大干部群众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抓发展、促和谐,为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而努力奋斗。
上海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党中央对上海当前工作高度重视,对上海寄予厚望,希望我们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外对上海高度关注,注视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发展、反对腐败的进程;广大群众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充满期待,期待我们继续保持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期待上海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期待民生问题继续得到充分重视和切实解决。所有这一切,对我们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关键的关键,就是要全面、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强调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上来,切实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二字上下功夫。要防止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立起来,防止离开发展这个主题来讲科学发展观。要真正认识到,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的就是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观。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才能真正抓住发展机遇、防止往复振荡,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个“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自觉”二字上下功夫。自觉,就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全局的整体战略方针,就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防止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仅仅作为一项具体工作、一个阶段性任务来抓;自觉,就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止把科学发展观变成空洞的口号,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总之,我们讲自觉,就要从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和深度,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上海转变和提升发展方式、加快面向未来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使然,以认识上的自觉带动工作中的自觉。
要全面、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振奋精神,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确保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确保上海团结、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的重大政治意义,以奋发有为、永不懈怠的昂扬斗志,以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的高度责任心,咬住目标不放松、狠抓工作不松劲。
要全面、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要真抓实干,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上,深入到基层一线去,深入到困难问题多、群众意见多、工作瓶颈多的地方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严格责任,层层负责,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以一个“实”字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建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旗帜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理论性和创新性。报告系统反映了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经验,反映了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局面的最新思考,是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大报告充满了创新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和新举措。特别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贯穿报告全篇的思想灵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这里,我就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谈点的粗浅体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使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上来,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于*而言,发展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发展不够仍然是*的最大实际。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势必推动湖北新一轮的大发展。以*目前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如果不奋起直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就会掉队,就会落伍,必须大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艰苦创业,以做大做靓茶叶、旅游两张名片为重点,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陆渔一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跨越赶超,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最大的政治。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涉及民生的事,都是天大的事。要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对人民群众尽忠尽孝的公仆情怀,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入手,每年干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这方青山绿水定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必须坚决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党员把握落实科学发展观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旗帜鲜明,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理论性和创新性。报告系统反映了我们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经验,反映了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局面的最新思考,是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七大报告充满了创新精神,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和新举措。特别是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贯穿报告全篇的思想灵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这里,我就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谈点的粗浅体会。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必须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使科学发展观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上来,并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扣发展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于*而言,发展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发展不够仍然是*的最大实际。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湖北建成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势必推动湖北新一轮的大发展。以*目前的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如果不奋起直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就会掉队,就会落伍,必须大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艰苦创业,以做大做靓茶叶、旅游两张名片为重点,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陆渔一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跨越赶超,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是最大的政治。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涉及民生的事,都是天大的事。要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对人民群众尽忠尽孝的公仆情怀,从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入手,每年干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不断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这方青山绿水定将成为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必须坚决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了把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好,中央根据以往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做法,首先部署开展了试点工作。今年2月至8月,江苏省、江西省、四川省、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23个单位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点。各试点单位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试点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突出实践特色,坚持围绕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坚持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坚持群众路线,认真查找并着力解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累了重要经验、探索了有益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全党搞好学习实践活动很有启发,我们要认真借鉴。
我看了有关试点工作的材料,感到试点单位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些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高,对科学发展观理解还不够深入。有的对科学发展观学习不够扎实、领会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片面理解和模糊认识;有的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二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能力素质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有的思想不够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封闭保守;有的缺乏推动科学发展必备的知识,缺乏进行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有的发展思路不清、信心不足;有的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方面作风飘浮、工作不实,存在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敷衍塞责等问题。三是一些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明显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安全事故频发,甚至存在单纯追求增长速度、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增长的现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强;有的地方和部门在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工作力度不大,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方面做得不够。四是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地方和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做得不够,工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不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监督体系不完善。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和思想作风方面的真实情况。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我们就无法应对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新挑战,就难以肩负起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崇高使命。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一,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引向深入,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就要把加强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要进一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认真总结和学习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系统掌握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我们要着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定不移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第二,进一步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牢记,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我们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有效应对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要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都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同时,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必须是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必须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我们要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全党同志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只有这样,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也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第四,进一步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解放思想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创新、工作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得出了一个不可动摇的结论,这就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必须一以贯之,改革创新也必须一以贯之。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新的思想高度上形成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发展体制上都来一个深刻转变,特别是要努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确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体制机制。我们要着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增强应对全球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能力、增强解决我国发展面对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彻到科技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始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后发展国家发展困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当前首要任务,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实践者。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当前,我们正站在“十一五”发展的新起点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这个阶段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对进一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对从法律和制度上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五是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增强,对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奋斗目标必须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点、制订政策性意见的着眼点、研究工作方法的出发点、推进工作的落脚点。
总书记提出的“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要求。“思路、模式、质量、基础、后劲”,是我们必须致力研究的具体工作切入点。根据省市的发展思路,结合我区实际,我们要坚持工业立区、三产兴区、科教文卫体强区,创建中国模具产业升级示范基地;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而增强发展后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正确的政绩观,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树立打基础是政绩而且是最重要政绩的观念,树立解决积累性问题就是政绩而且是最重要政绩的观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基层来说,既要明确总体目标和长期任务,又要制订阶段性目标,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打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发展速度。经验表明,投入产出之比的要求越高,能源和环境容量占用越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合理投入,又要加快发展,打造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投入提供有力支撑。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工业性投入的增长,这是落实发展思路的重要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举措、夯实发展基础的内在表现、增强发展后劲的根本标志。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生产要素投入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事业的超前投入和积累性问题的及时解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自主创新投入是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措施。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在环境建设上,既要防止“见物不见人”,也要防止“见人不见物”。要从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标本兼治,软硬兼施,努力营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的良好环境。
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思考
**县认真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活动,切实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超前准备。
一是组建调研课题组。为开展好调研工作,**县成立了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课题组,由组织部和县委党校联合开展调研工作,从两部门和相关部门抽调了多名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高、综合分析能力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调研工作。
二是制作调研方案。调研课题组围绕全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统一制定了《**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方案》,具体明确了调研时间、调研内容、调研方式、调研对象和调研目标,增强了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深入展开调研。课题组在调研中,采取集中座谈、分别讨论和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一线,重点围绕近年来**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好做法好经验,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问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医、学、路、水、电、保、养”等百姓企盼、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下步如何结合**实际抓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等七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在专题调研中,调研课题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和建议。统一制作了《**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谏言献策表》,向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党员干部共200余人发放了征求意见表,诚恳地征求到意见建议120余条;组织全县15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赴**考察学习,借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撰写考察报告156份,征求到意见建议312条;组织县级领导联系的专技人才深入各乡镇实地调研,征求到意见建设46条;公布热线电话,鼓励**籍在外工作的干部及务工人员为家乡实现科学发展提意见建议60余条。
五是精心撰写报告。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调研课题组认真梳理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综合分析了调研工作情况,并形成了《**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情况分析报告》,总结出**县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九条经验、十个方面的初步成效,明确了在下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十个问题、应当处理好的六对关系和抓好的八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最具针对性、最能解决问题、最管用的科学理论。理解和领会科学发展观,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出发,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后对国情作出的最重要的判断。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是指生产力不发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首要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同时要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就无法巩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把“为什么发展”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发展以新的科学内涵,强调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出发,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认为经济发展并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和“依靠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在坚持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社会主义人文关怀,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这四个方面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必须协调推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把握住全面、协调、可持续,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引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想、新局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入学习和全面落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础,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出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要求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发展的一切问题,都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深刻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着眼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相互衔接、互相协调、良性互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中各种矛盾,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利益关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形成维护社会稳定大格局和长效维稳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
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努力把握全局,搞好统筹兼顾,提高领导和管理经济社会的水平。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建立和完善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切实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