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10:32: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罗大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罗大佑歌词制作
【内容摘要】:罗大佑被两岸三地、海外华人誉为“歌坛教父”。世人欣赏罗大佑,多欣赏罗大佑的词,多欣赏罗大佑那么多的形容词,那么长的曲折复杂、奇妙连缀的长句。罗大佑自己曾说:“歌,是语言的花朵”,他的歌词意象缠绵,充满了诗的口感,他的歌词新奇动听而不流于肤浅,痛快淋漓而似若有失,批判深刻火辣而又实含真挚深沉之心。他在作品中关注社会、关怀人生,更是把知识分子式的思辨和社会批判开创性地引入到流行音乐创作领域,提升了流行音乐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关键词:罗大佑;歌词创作;文学性;思想性。
罗大佑,1954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歌曲作家,歌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名以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群体中,一直拥有广泛影响,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是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美国林肯表演中心和美国艺术中心联合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他的主要作品有《亚细亚的孤儿》《未来的主人翁》《超级市民》《弹唱词》《恋曲1980》《恋曲1990》《恋曲2000》《爱人同志》《海上花》《你的样子》《追梦人》等160多首。
罗大佑作品的主题典型地表现了那时青年人的惶惑,焦虑,伤感。他对病态社会的无情鞭挞,显示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他被誉为台湾歌坛的“黑色旋风”、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
罗大佑曾说:“歌,是语言的花朵”,了解罗大佑的朋友都知道,他对歌词创作异常严谨,可以说有甚于旋律,有时候他的曲子出来了,填词工作却要耗上好几年,几乎每一首词都是他精雕细刻的心血之作,假如结不出满意的果实,他宁愿放弃填词。因此,从歌词上研究罗大佑,比在旋律上研究,会更接近罗大佑所思所想。
2005年,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把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歌词作为课文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方解释说入选的原因是歌词的遣词用句很值得学生借鉴。《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该篇《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这首歌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探索罗大佑的歌唱艺术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意思,但是我却坚定要写下它。那是听了《恋曲2000》以后。听之前就有人认为这是罗大佑那么多年来最不济的一个作品,第一遍听果然与那么的意思,说不上是失望,而是有点失落,想罗大佑终于离我们远去了,从此,或许我们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动了。
但是感悟就在听第三遍的时候,我忽然被那带有异域风格的类似曼陀铃的音色所吸引了,随后就是大佑那嘶哑并颤抖的嗓音。
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击倒了,没有一点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寻着他,追寻着从年幼到成长以后的路。合唱的声音飘过来,把那难言的壮丽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终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罗大佑,接近了我们心里的从前和理想中的未来。
他说:“久违了千年即将醒的梦,古老的象个神话,我不能让自己与千年挣扎,让我揭晓这千年的回答,让这恋曲有这种说法。”
罗大佑在成长,他的歌在成长,而我们也同样,对于那样一种从“童年”走过来的情怀,我们又何尝不体会得清清楚楚?
谈论罗大佑的歌声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意思,但是我却坚定要写下它。那是听了《恋曲2000》以后。听之前就有人认为这是罗大佑那么多年来最不济的一个作品,第一遍听果然与那么的意思,说不上是失望,而是有点失落,想罗大佑终于离我们远去了,从此,或许我们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动了。
但是感悟就在听第三遍的时候,我忽然被那带有异域风格的类似曼陀铃的音色所吸引了,随后就是大佑那嘶哑并颤抖的嗓音。
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击倒了,没有一点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寻着他,追寻着从年幼到成长以后的路。合唱的声音飘过来,把那难言的壮丽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终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罗大佑,接近了我们心里的从前和理想中的未来。
他说:“久违了千年即将醒的梦,古老的象个神话,我不能让自己与千年挣扎,让我揭晓这千年的回答,让这恋曲有这种说法。”
罗大佑在成长,他的歌在成长,而我们也同样,对于那样一种从“童年”走过来的情怀,我们又何尝不体会得清清楚楚?
音乐教学论文:罗大佑就是我们自己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很困惑,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意思,但是我却坚定要写下它。那是听了《恋曲2000》以后。听之前就有人认为这是罗大佑那么多年来最不济的一个作品,第一遍听果然与那么的意思,说不上是失望,而是有点失落,想罗大佑终于离我们远去了,从此,或许我们再能回想起的只能是很多年前的青春和感动了。
但是感悟就在听第三遍的时候,我忽然被那带有异域风格的类似曼陀铃的音色所吸引了,随后就是大佑那嘶哑并颤抖的嗓音。
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真的被他击倒了,没有一点退路。我一遍一遍地追寻着他,追寻着从年幼到成长以后的路。合唱的声音飘过来,把那难言的壮丽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终于又更近地接近了罗大佑,接近了我们心里的从前和理想中的未来。
他说:“久违了千年即将醒的梦,古老的象个神话,我不能让自己与千年挣扎,让我揭晓这千年的回答,让这恋曲有这种说法。”
罗大佑在成长,他的歌在成长,而我们也同样,对于那样一种从“童年”走过来的情怀,我们又何尝不体会得清清楚楚?
走进初春的感悟
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痕迹被一点一点的磨平,嘴上说的不一定是心里想的,学会在复杂的社会中的处世真谛:沉默是金。也许保持一颗童心用一双清澈的眼睛去看世界,风景会变得更美丽。
黄昏的太阳,润润的,红得好媚,好温柔。走在银妆素裹里,满眼是洁白。吹着冷风,没来由的有了一丝清新的心情。想起首歌,“为你我受冷风吹”。其实也可以不必为谁,吹吹冷风,也是一样良好的感觉。
我总希望自己可以活得很随意。如果可以,真希望自己就永远沉浸在一种萦绕如幻境般的现实中,读着自己的哀伤和快乐,走路时就像在跳舞,开心时笑,难过时哭。但当过往的日子随着昨日飘零的花瓣一同化作“春泥”时,内心的惆怅却无法一同消去……
渴望生活能赐予一些平静而温暖的日子。就像风筝一样,飘来飘去,就这么飘来飘去。飘来飘去,就是我的记忆,就是我的命运。放风筝的感觉,就好象对着一个遥远的对象,远远地看着它,虽然距离很远,但是心里总不至于绝望,因为你知道,自己手上握着这条线,就像是一种不断的缘分,牵引着彼此。看着自己手中的风筝:“你所牵引的,是不是一个梦想?”
古人在月色之下赏雪,又有玉人相伴,再素手折梅。何等赏心悦目啊,是在看梅呢,还是看折梅的那一个人?千载之后的今天,你在哪里赏雪,又有何人相伴呢?
岁过的今天,仿佛感觉到春光的梨花就在漠漠春寒中绽放它的美丽。一树梨花满枝雪,雪白的梨花把整棵梨树包裹得如同玉树琼枝般纯洁无暇,散放着似有似无的芬芳飘洒每一条小路,飘进每一户人家,使人仿佛感觉到置身于一个清凉世界。站在高处放眼望去,都可以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前院内高高耸起一团洁白的瑞雪,调皮的孩子在树下奔跑,一不小心,碰落的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如同天堂的落雪纷纷而下,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那些纯净透明、一尘不染的童年。
学生学习动员大会工作讲话
同学们:大家好!
在座的是我校九年级年级最好的学生。也是xx中学2009年中考的希望。我希望各位同学珍惜在xx中学中只有不到一年的学习时光,尊重老师的教诲、关心自己的名誉、关心自己的学习、关心自己的身体。学会与老师交流、学会很好的保护自己。
下面我想谈一下学习:罗大佑有一首校园歌曲《童年》其中有这样两句我觉得写的很贴切:只有在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只有在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我们是过来人,所以很有同感,希望你们长大后不要吃后悔药。老师在不在一个样。所以,自觉性强,纪律性强,重点高中就会向你们招手。
存在不足大概有三个:一是自觉性差,老师在不在不一样;好象学习是给别人学的。二是自我调节能力差,怕吃苦,一点弯转不过来就放弃没有下决心把不懂得问题搞懂把不会的多练几遍要好强不落人后。三是偏科,可能是由于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而导致偏科,这是十分可惜的现象。同学们喜欢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无可厚非,不好吃的东西可能正是你需要的,药很苦,打针、手术都很疼,可是他要治病。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克服中学时期偏科毛病把总分搞上去,把名次搞上去,不能跟别人拉大距离。
如何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呢。
一、是“勤”,“书山有路勤为径”。每一次的第一名都是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回的。例如:同样是“背”,但是有的同学只求能背出来,而有的同学一定要达到“快、熟、明”三种要求,所以往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
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研究论文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动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赋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和"具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这也大致构成了"王小波"作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在都市文化当中的所指涵义或另一种能指的滑动,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或者说这是一种为王小波这个流行符号展开除蔽/除魅的活动,使其获得一种澄清的表达。
引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为这个文学越来越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里终于出现的一次"意外",我想这份意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小说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震惊与"文本的愉悦"[3],阅读其作品获得的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快感",而这份快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蕴涵的"欲望"构成[4]。当然,使其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与他在报刊杂志上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的大量杂文/随笔有关。
王小波属于那种身前平寂,身后"热闹"的作家,当然,所谓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无人知晓,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识圈/批判界/文坛[5]。王小波生前在大陆只出版过一本书《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94年),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并且也是在"他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6]和在香港已经公开出版《王二风流史》之后才出口转内销到大陆,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陆于大陆文学界,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试想要不是《黄金时代》在台湾《联合报》上连载并得奖,他的小说在大陆不会那么快就得以传播。不久,在由华夏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活动中,讨论者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黄金时代》的性描写上,也就是把该小说放置在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主义的论述空间中展开。虽然文学解冻(新时期文学)之后,有许多小说触及到一些性描写,但还没有像王小波这样大胆而毫不隐讳自己的性兴趣,并在小说中作性狂欢宣泄,这种对性器官、性行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当时的文学界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似乎有点低级趣味[7]。
但自从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意外逝世后,关于他的作品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突然成为了"都市文化"[8]的消费"经典"[9],这可以从"王小波热"在图书市场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杂文集、早期作品、剧本外,连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为书商们挖掘王小波的图书资源之一[10]。可以说此时的王小波已经游离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为一种可以充分被人们接受/误读的文化符号,并且是构造都市文化消费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产。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试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自从王小波逝世之后,他就被形塑成一种"自由/特立独行[1]"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使他超离了作家的身份而具有文化(消费)符号层面的意义,这一部分我没有把关注点设定在文学界和学术界[2]对王小波的论述上,而主要以《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报刊对王小波的评价与论述作为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的关切点,具体操作是以它们对王小波逝世五周年的哀悼活动为解析的主要文本,重新坼解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消费主体赋予了王小波"自由撰稿人"、"特立独行的人生哲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和"具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这也大致构成了"王小波"作为建构起来的文化符号在都市文化当中的所指涵义或另一种能指的滑动,通过这些论述可以从一个向度呈现出90年代文化图景中关于"自由"、"独立"和"知识分子"的文化想象的一种叙述,或者说这是一种为王小波这个流行符号展开除蔽/除魅的活动,使其获得一种澄清的表达。
引言
王小波的"意外"逝世,成为这个文学越来越不具有轰动效应的时代里终于出现的一次"意外",我想这份意外的出现,是因为他的小说给不同层次的读者带来了不同的震惊与"文本的愉悦"[3],阅读其作品获得的是一种主体意义上的"快感",而这份快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又由文本中所蕴涵的"欲望"构成[4]。当然,使其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广泛的影响,与他在报刊杂志上以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写作的大量杂文/随笔有关。
王小波属于那种身前平寂,身后"热闹"的作家,当然,所谓平寂,并非真正的泥沉大海无人知晓,而是只局于有限的知识圈/批判界/文坛[5]。王小波生前在大陆只出版过一本书《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94年),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并且也是在"他两次荣获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第13届和第16届)"[6]和在香港已经公开出版《王二风流史》之后才出口转内销到大陆,使他的作品正式登陆于大陆文学界,这也充分说明人们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和接受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滞后性,试想要不是《黄金时代》在台湾《联合报》上连载并得奖,他的小说在大陆不会那么快就得以传播。不久,在由华夏出版社举办的一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活动中,讨论者更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黄金时代》的性描写上,也就是把该小说放置在色情与非色情的道德主义的论述空间中展开。虽然文学解冻(新时期文学)之后,有许多小说触及到一些性描写,但还没有像王小波这样大胆而毫不隐讳自己的性兴趣,并在小说中作性狂欢宣泄,这种对性器官、性行为、性快感的近乎白描式的展示在当时的文学界显然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似乎有点低级趣味[7]。
但自从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心脏病突发意外逝世后,关于他的作品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突然成为了"都市文化"[8]的消费"经典"[9],这可以从"王小波热"在图书市场上的火爆看出,而且除了他的成名作、杂文集、早期作品、剧本外,连作者生前的照片,也成为书商们挖掘王小波的图书资源之一[10]。可以说此时的王小波已经游离出自己的作品和作家身份,而成为一种可以充分被人们接受/误读的文化符号,并且是构造都市文化消费的一次成功的文化生产。
关于王小波的文化想象
乡愁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象征含义。
新课程下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
毕业那一年,我被分配到南安的“五大山头”之一的一所中学任教,接手初三年一个慢班的班主任,在第一次早读我特意提早踏进教室时,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经坐在教室里了,我露出了微笑,心中感’慨:多么纯朴的学生,虽然是慢班可也不赖,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坐在位置上,可是根本没在看书,有的就呆呆地坐着,个别学生甚至书本都没翻开,另外,直到早读快结束时,还有一个男同学还未出现,这男生叫郭明,刚开始那两周,每夭早上都迟到,学习缺乏主动,上课一直不敢发言,不愿读书,我批评教育了好多次,效果欠佳。我对他的情况了解不多,只知道他父母长年都不在家,家里只有一个老奶奶。于是在一次下午放学后,我让他带路,去他家中家访,详细了解一下他家的情况。我的摩托车随着他的自行车在乡路上七弯八拐,时值深秋,山区的夜晚比较冷,又下了多夭的连阴雨,雾霆笼罩着大地,郭明自行车踩得飞快,终于到了郭明家,应该说是他奶奶家。我一看时间:夭,用这么快的速度还花了整整45分钟时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普通的一层砖房,没有装修,外面裸露着红砖,见不到袅袅炊烟。只有里间的房屋里透出些昏暗的灯光。郭明停好自行车后赶快进去,我跟着他进到里间,只见一位老妇躺在床上,看到我进来,她慌忙挣扎着要起身迎我坐下,我赶紧过去扶着她,须臾的客套,我们便将谈话切入主题。“郭明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但就是学习缺乏主动,上课一直不敢发言,不愿读书,不爱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所以,我想通过家访对他有所了解,以便他真正进入学习的状态。”
“真的是很感谢老师对我家孩子的关心,其实,我们做家长的一直都担心这孩子的学习,也作了好多努力,但你看看我们这条件,没办法,苦了这孩子呀!”孩子的奶奶眼里流露出感激和无助。通过交谈,我才了解到,原来从小郭明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由爷爷奶奶抚养。小的时候,日子虽然清苦,但还算平稳。随着他的长大,爷爷奶奶年岁渐高。一场大病,夺去了爷爷的生命,也使得年迈的奶奶长年卧病在床,家里也欠了好多债务,留郭明在家照顾年迈的奶奶,每夭早上他只能自己起床做早饭,然后才上学,到了学校已近上课的时间了。临走的时候,我拍拍郭明稚嫩的肩膀,颇为感慨地说:“老师也不知道你有这样的苦衷,以后如此有什么困难和老师说,好吗?老师愿意和你在一起。”郭明一向不驯的眼光里变得柔和了,隐约有那么一丝的泪光。从那以后,有什么事,我不再责备他,有事无事地询问他:奶奶身体可好呀?早上有没有吃饭呀?今夭夭气冷,要多穿衣服……在学习上让成绩好的同学多帮助他。郭明也象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不再迟到,还经常帮助其他的同学,成绩也有了进步。在班级里,留守学生几乎占了一半。这些留守学生大部分的成绩太差,根本没有学习的意识,而且行为习’度也差,整夭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更重要的是爷爷奶奶溺爱孙子,随便给钱,好几个孩子迷上网吧。留守儿童中的女孩子,学习还行,可就是性格内向,不会与人沟通,不善与人交流,脾气暴躁,监护人或老师一说,眼泪就直往下流。随着郭明的改变,其他的调皮的同学似乎也被他所感染,整个班级的纪律、成绩也比以前好了许多。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情好了许多,工作也轻松了许多。
没有这次家访,我不会了解到看似无可救的孩子其实竟然有着那么一颗渴盼的心。我很难想像如果我没我的改变,如果我失望地放弃他,那么郭明现在会是什么样子。是呀,热爱孩子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孩子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孩子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与孩子的关系从本质上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关系,对未成年人要允许其犯错误,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崇高的精神境界决定教师要具有宽广的心胸,不在孩子面前计较个人的尊严和得失。由于孩子幼稚、不成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时是教师意想不到的。我们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感情问题。”宽容之中蕴含着了解、信任,表明了教育者对自己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渗透了一种对事业、对孩子的诚挚的热爱。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孩子,理解也是一种师爱。教师要把孩子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而不是老师施爱的被动对象。当老师把孩子当成教育的主体用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可爱之处,你不会不去爱他们。在农村里,还有这样的一个个“郭明”。家境贫穷其实不是孩子健康成长真正的障碍,孩子真正更需要的是心灵停泊的港湾。我们应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祖国的花朵含饱待放。现在,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像我所在的乡镇,全镇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75%以上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虽然同处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但很多学生缺少父母在他们身边的监督、教育。“除了同情,我还能做些什么?”—我在不停地拷问着自己过去的言行,拷问着自己的将来,拷问着自己的良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只能用心去给这些孩子们多一些关爱,给她们心灵的枯灯加一点点油,也许我只能如此,但是,我会做得更好,尽力帮助这样的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台湾的音乐人罗大佑的那首《野百合也有春夭》中所唱的:别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夭,而我们教师就要做那唤醒野百合的春风,这春风里包含着爱,包含着宽容。
“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因为师爱是理智和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成就国家栋梁,一尺教鞭结出夭下桃李。在乎每个学生,让批评变成甘甜;在乎每个学生,让惩罚播种召唤;在乎每个学生,让错误绽放美丽;在乎每个学生,让人人成为唯一。
作者:陈体亮单位:福建泉州南安诗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