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效应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03:56: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垄断效应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新经济下对垄断效应的认识
摘要: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垄断;垄断效应;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
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新经济时代对垄断效应的认识浅论论文
[论文关键词]垄断;垄断效应;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
[论文摘要]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为一种由“产业内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一企业内分工代替企业间分工一产品内分工”的演变格局。在这样一种国际分工格局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重构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重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边界,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外包的盛行,企业间业务的互联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运营越来越被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运营所代替。因此,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收缩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垄断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将一些辅助性工作通过虚拟化交由合作者来完成。
新经济时代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论文
摘要:传统经济理论将垄断与竞争对立起来,把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为主要载体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垄断效应进行重新认识:垄断推动而不是抑制技术进步,增进而不是损害社会福利,促进而不是阻碍有效竞争。消除竞争崇拜,正视垄断的正效应,需要对我国的产业组织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垄断;垄断效应;经济全球化;经济网络化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视为低效率的代名词,认为垄断抑制了竞争,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亚当·斯密曾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垄断的低效率性:垄断将导致产量的减少,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资源将被用于获取、维持和扩大垄断,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垄断在技术上是低效率的,给定相同的投入量,垄断者的产出将少于竞争者的产出。莱宾斯坦则从成本损失的角度,提出了非效率概念,即存在于垄断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法则。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至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全竞争,也难以称得上是高效率的。这是因为,其一,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性质相同的、为数众多的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由于不存在直接的对抗性而不构成竞争之势。既然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是缺乏竞争的市场,因而也就不存在得自竞争的效率。就动态而言,完全竞争是不常见均衡时的静态效率,同时也没有一种机制将它转变为动态效率。其二,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近些年来,经济学者的研究表明,垄断与竞争都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手段,垄断是市场对竞争成功者的一种奖赏。因此,将垄断一概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某些高度集中的市场,如计算机、电信和飞机制造业等正是最具有创新效率的。虽然垄断被认为把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对于其他行业,这些垄断行业的价格却是下降的,这说明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社会福利并未受到损害。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共同促进了新经济形态的形成,并决定了新经济条件下垄断的现代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垄断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全球统一市场逐步形成,各国对全球市场份额的争夺日趋激烈。各国企业为争夺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纷纷通过内部扩张、横向并购、强强联合等形式,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特别是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使世界市场上许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l0大轮胎企业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被波音兼并后,全球只剩下波音和欧洲I空中客车两大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姆勒一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市场国际化,各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市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企业面临的威胁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国市场范围内,而是常常来自国外企业和全球市场,从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展开竞争。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为一种由“产业内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一企业内分工代替企业间分工一产品内分工”的演变格局。在这样一种国际分工格局下,企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重构成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企业重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边界,主要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分拆、外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外部资源的整合。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外包的盛行,企业间业务的互联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运营越来越被横向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运营所代替。因此,大型企业及企业集团在日益深化和细化的国际分工体系下,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基本目标,收缩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垄断其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而将一些辅助性工作通过虚拟化交由合作者来完成。
浅析新经济时代的垄断论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外部性标准化进入壁垒
论文摘要:新经济下的产业以很大范围产出上的平均成本递减、相对于新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融资而言不算太大的资本投入、非常高的创新率、迅速而频繁的进入和退出、消费的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满足这些特征,要求在标准设定方面实行垄断或者企业间的合作,纵向一体化在新经济中往往更为普遥。而这些特征都把新经济推向垄断,同时也推向竞争。“波斯纳的这段话简洁扮炼地概括了新经济时代垄断的一些新特征,而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新特征利于更好地把握新经济下的垄断现象,而在规制的对象、认定、标准和手段上应时而变,使反垄断法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一、新经济条件下垄断市场的形成
1.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和需求方规模经济
网络外部性作为新经济最基本特征,是指某一信息产品对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者可兼容产品用户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增加效用是产品的直接外部性,而由于用户数目的增加导致更多互补产品供给而实现效用增加则是产品的间接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产生于市场需求,是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某一特定网络产品用户越多,该产品具有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由此形成网络扩张的正反馈效应。在此效应作用下,信息产品市场迅速扩张,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垄断性加强,可能形成独家垄断性市场结构。
而工业经济下亦存在的正反馈效应,也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这种来自供应方规模经济导致的正反馈效应,在产品达到一定产量便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负反馈将发挥支配作用。因此旧工业经济时代,厂商很难将规模扩大到垄断整个市场的地步,单个公司主宰市场的现象难以出现。
企业纵向合并的封锁效应诠释
【论文关键词】企业合并;经济分析;反垄断法
【论文摘要】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过于倚重市场份额,忽视其他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在使用买方力量、封锁效应等概念的时候没有弄清楚其真实的含义;使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等似是而非的经济概念;没有认识到市场细分等经济现象的存在。本文以商务部公告的案件为基础,对企业合并反垄断审查案件中经济分析概念和方法的使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自2008年8月《反垄断法》实施至2010年6月底,商务部反垄断局立案受理了企业合并审查案件140余件[1],其中经审查后决定禁止的合并以及附条件批准的合并共7件[2]。按照《反垄断法》第30条的规定,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外公告了全部7个案件的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考察所有这些公告,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企业合并案件的反垄断审查方面已经逐渐进入角色,审查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审查仍有不少疏漏之处,尤其在经济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一、市场份额高能否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划等号
在企业合并的反垄断审查中,市场份额无疑是反垄断审查机构最为倚重的因素。例如,在“英博公司收购AB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唯一理由是:“此项并购规模巨大,合并后新企业市场份额较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3]。在“三菱丽阳公司收购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认为:“从横向看,此次交易很可能会对中国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审查机构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市场份额的最大意义,仅在于它为市场份额低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港。当反垄断审查机关发现企业合并后所占的市场份额很低,则可以断定其完全不具备控制市场的可能,可以批准其完成合并了。因此,使用这一指标,有助于反垄断审查机关提高审理案件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市场份额比较高的时候,市场份额则仅具参考意义,反垄断审查机关必须进一步考察市场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最终判断。
小议企业封锁效应的经济问题
【论文关键词】企业合并;经济分析;反垄断法
【论文摘要】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过于倚重市场份额,忽视其他市场因素的重要性;在使用买方力量、封锁效应等概念的时候没有弄清楚其真实的含义;使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传导”等似是而非的经济概念;没有认识到市场细分等经济现象的存在。本文以商务部公告的案件为基础,对企业合并反垄断审查案件中经济分析概念和方法的使用进行深入地探讨。
自2008年8月《反垄断法》实施至2010年6月底,商务部反垄断局立案受理了企业合并审查案件140余件[1],其中经审查后决定禁止的合并以及附条件批准的合并共7件[2]。按照《反垄断法》第30条的规定,商务部反垄断局对外公告了全部7个案件的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考察所有这些公告,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反垄断审查机构在企业合并案件的反垄断审查方面已经逐渐进入角色,审查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审查仍有不少疏漏之处,尤其在经济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
一、市场份额高能否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划等号
在企业合并的反垄断审查中,市场份额无疑是反垄断审查机构最为倚重的因素。例如,在“英博公司收购AB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附加限制性条件的唯一理由是:“此项并购规模巨大,合并后新企业市场份额较大,竞争实力明显增强”[3]。在“三菱丽阳公司收购璐彩特公司”案中,反垄断审查机构认为:“从横向看,此次交易很可能会对中国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审查机构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市场份额的最大意义,仅在于它为市场份额低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港。当反垄断审查机关发现企业合并后所占的市场份额很低,则可以断定其完全不具备控制市场的可能,可以批准其完成合并了。因此,使用这一指标,有助于反垄断审查机关提高审理案件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市场份额比较高的时候,市场份额则仅具参考意义,反垄断审查机关必须进一步考察市场的其他因素,才能作出最终判断。
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仍然是国内需求不足。200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总需求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构成,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实行扩一大内需,必须做好“投资拉动”这篇大文章。
1对“投资拉动”理论的简要分析
投资乘数理论是“投资拉动”的理论基石。经济学家卡恩首先提出了乘数理论,后来通过凯恩斯而得到推广。卡恩的乘数是就业乘数,即投资引起的就业总量增加和新投资直接引起的初始就业增加量之比。而凯恩斯的乘数是投资乘数,是关于投资变化和收人变化关系的理论。如果以I表示投资总量,以Y表示国民收人增量,则投资乘数k=1万,即Y=斤I,这就是说,国民收人增量将左倍于投资的增量。通过“投资乘数”理论可以看到,投资的变化会引起国民收人的连锁反应,使国民收人增加量或减少量数倍于原来投资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因为投资的增加,必然导致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从而使社会就业和国民收人增加;而就业与国民收人的增加,又会引起消费的增加,使消费资料的生产扩大,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人进一步增加,周而复始,必将引起众多的连锁反应。所以,投资增加能够引起国民收人的成倍增加。此外,“投资拉动”效应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德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尔希曼(Albe比O.Hirschman)在探讨最大化“诱导”投资的决策机制时,认为在直接生产活动中有两个诱导机制在发生作用。这两个机制是后向联系效应和前向联系效应。由于存在前后联系效应,不同的部门、项目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只要投资某个部门或项目,就可能带动其他部门或项目的发展。并且,两个行业结合的联系效应大于各个行业单独计算的联系效应之和,即:l+l>2。丹麦经济学家拉斯马森(P•N•Rasmussen)指出,它们的扩张将会“导致囊括所有或至少大多数行业的经济活动的增长”,“由于后向联系是由需求的增长引起的,后向联系就会持续不断地引发更多的净资本形成”,从而诱发投资的最大化。
2我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诱导扩大社会投资的必要性
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通过低工资政策,积累资金,国家是唯一的投资者。改革开放后,国民收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财富积聚正在向居民转移,政府可直接用于投资的资金有限,所面临的赤字压力越来越大。据资料显示,1997、1998两年,我国经济所创造的财富增量分别是6300亿和4900亿元,而居民储蓄的增量却分别为7800亿和7300亿元。超过了国家财富增量的23%和56%。1999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高达6216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5%。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民间不投资,就要求政府直接投资拉动和诱导。近三年来,政府实行了扩张型的财政政策,通过向银行直接贷款和发行国债向居民借债进行投资,这些宏观调控措施确实对于拉动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民间投资跟进不快、增长乏力。还没有真正打破政府“单打独斗”的投资格局。必须下决心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政府投资对经济启动与刺激作用的大小,不在于投资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政府投资能够带动多大的民间投资,也就是其投资乘数效应的大小。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越大,所撬动的社会投资也就越多。民间投资除了具有巨大的投资潜能以外,还具有许多政府投资所达不到的功能。它可以填补国有资产正在逐步退出的竞争性领域所留下的空白,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按一般规律,投资的40%可以转化为消费基金,从而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者的收人、拉动有效需求;民间投资可以通过证券市场(股票、债券、风险投资基金等)进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民间投资也是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推进器。国债技改“四两拨千斤”,就是“诱导投资最大化”的一个成功实践。在国债支持技术改造以前,企业技术改造一直处于低谷,企业没有积极性,银行贷款慎之又慎。从1999年下半年,国务院从新增发的国债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安排资金195亿元,只占全部国债资金的5.4%,而拉动投资达2400亿元,为其12倍,涉及项目880个。国债支持对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技改投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2年,完成技改投资5077亿元,增长13.2%,国债技改贴息的拉动效应明显。因此,政府直接投资是扩大投资需求的有效途径,但政府更为重要的职责是诱导社会总投资实现最大化,设法启动民间巨大的潜在投资需求。
3社会资本难以启动的制度性障碍因素分析
小议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
论文关键词:跨区域兼并,有效竞争,公用事业,市场绩效
论文摘要:马歇尔“建设性竞争和联合形式优越论”启示了一个要素市场化方向: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兼并整合市场,区际割据向规模集中的业态演进过程,要素流动形成溢出效应同时产生累积强化机能。运用绩效模型分析与深圳水务业实证表明,跨区域兼并是激发公用事业生产力集约潜能,增进公共服务协同化合意的市场化路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竞争机制,使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溶以实现市场绩效优化。
我国公用事业运行体制变革的根本出路,应当是一种引入有效竞争机制的市场导向式改革。具体机制设计的困难在于,竞争与垄断这组对立因素如何统一在同一经济系统内,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发挥竞争机制对推动企业和产业绩效改进的激励作用。这一两难选择也反映在“马歇尔冲突”上,核心是找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合理均衡的适度边界,以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最优化。
以自然垄断和经济规制理论变迁的视角审视,面对真实世界从“市场失灵”到“规制失灵”,理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昭示,效率与福利改进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会带来权力寻租、规制俘获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公用事业市场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经济范畴,它包涵自然垄断与竞争机制、经济效率与公共福利等冲突。公用事业的发展、产业绩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务等福利目标的实现,客观上离不开竞争的促进作用。于是,竞争治理模式就演化为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基本现状是市场化程度低,生产经营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条块分割属地垄断,管辖壁垒阻隔,要素流动受限,地区发展差异大,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产品与服务水平参差,产业总体运行绩效有待优化。由此论证指出,基于要素市场化路径的竞争治理模式,分散割据的公用企业通过兼并,组建大规模集中化公用事业集团,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资本运作整合市场,形成横向一体化的空间并置结构,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对打破产业行政垄断,提升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福利目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一、要素市场化与有效竞争: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理论逻辑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性决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规模经济来描述自然垄断特征: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一家厂商大规模生产与几家较小规模的厂商同时生产相较,更能有效利用资源。新福利经济学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自然垄断理论:垄断不一定破坏市场的竞争特性,潜在竞争的可能性会自动促使原有自然垄断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的低效率,从而依靠潜在竞争力量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鲍莫尔(1982)进退无障碍理论的具体阐析,若市场中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必然迫使在位厂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率,从而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绩效。一个可行和有效率的竞争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概念,继后,哈佛学派基于结构主义思想分析了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有效竞争理论。其中梅森归纳了有效竞争的“市场效果基准”: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总之,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不宜选择产品与服务市场化模式,摧毁植根于规模效益的垄断结构基础,产品市场过度、无序的多头竞争,带来更多的是重复建设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资源合理利用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竞争,应当是一种保持垄断效率优势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潜在竞争的绩效特质。
跨区域兼并的市场绩效机制诠释
论文关键词:跨区域兼并,有效竞争,公用事业,市场绩效
论文摘要:马歇尔“建设性竞争和联合形式优越论”启示了一个要素市场化方向: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兼并整合市场,区际割据向规模集中的业态演进过程,要素流动形成溢出效应同时产生累积强化机能。运用绩效模型分析与深圳水务业实证表明,跨区域兼并是激发公用事业生产力集约潜能,增进公共服务协同化合意的市场化路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引入有效竞争机制,使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溶以实现市场绩效优化。
我国公用事业运行体制变革的根本出路,应当是一种引入有效竞争机制的市场导向式改革。具体机制设计的困难在于,竞争与垄断这组对立因素如何统一在同一经济系统内,既要充分利用公用事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又要发挥竞争机制对推动企业和产业绩效改进的激励作用。这一两难选择也反映在“马歇尔冲突”上,核心是找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合理均衡的适度边界,以使生产效率和社会福利最优化。
以自然垄断和经济规制理论变迁的视角审视,面对真实世界从“市场失灵”到“规制失灵”,理性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昭示,效率与福利改进单纯依靠政府管制手段,仍会带来权力寻租、规制俘获和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公用事业市场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经济范畴,它包涵自然垄断与竞争机制、经济效率与公共福利等冲突。公用事业的发展、产业绩效的提升包括普遍服务等福利目标的实现,客观上离不开竞争的促进作用。于是,竞争治理模式就演化为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创新思路。当前我国公用事业基本现状是市场化程度低,生产经营高度行政化,缺乏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条块分割属地垄断,管辖壁垒阻隔,要素流动受限,地区发展差异大,资源利用和配置不均衡,产品与服务水平参差,产业总体运行绩效有待优化。由此论证指出,基于要素市场化路径的竞争治理模式,分散割据的公用企业通过兼并,组建大规模集中化公用事业集团,以跨区域经营权竞争的资本运作整合市场,形成横向一体化的空间并置结构,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跨国兼并浪潮的冲击下,对打破产业行政垄断,提升本土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福利目标,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一、要素市场化与有效竞争:公用事业跨区域兼并的理论逻辑
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主要是由规模经济性决定的,克拉克森(1982)以规模经济来描述自然垄断特征:生产函数呈规模收益递增,一家厂商大规模生产与几家较小规模的厂商同时生产相较,更能有效利用资源。新福利经济学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自然垄断理论:垄断不一定破坏市场的竞争特性,潜在竞争的可能性会自动促使原有自然垄断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的低效率,从而依靠潜在竞争力量可以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按照鲍莫尔(1982)进退无障碍理论的具体阐析,若市场中存在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必然迫使在位厂商努力降低成本、增加技术创新、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效率,从而在改变市场结构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运行的绩效。一个可行和有效率的竞争思想始于克拉克提出的“有效竞争”概念,继后,哈佛学派基于结构主义思想分析了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进一步发展了有效竞争理论。其中梅森归纳了有效竞争的“市场效果基准”:市场上存在着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规模单位下进行;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总之,公用事业引入竞争机制,不宜选择产品与服务市场化模式,摧毁植根于规模效益的垄断结构基础,产品市场过度、无序的多头竞争,带来更多的是重复建设的配置低效率。合乎资源合理利用和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竞争,应当是一种保持垄断效率优势的要素市场化模式,它具有上述潜在竞争的绩效特质。
自创商誉的原因思索
自创商誉的本质特征是可以带来超额利润。利润形成的因素从经济学上分析,可以分为三类性因素、资源性因素和顾客性因素。
一、结构性因素
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客观上存在的各行业、各企业之间盈利率的差别,必然吸引社会资本向盈利高的行业和企业流动。所以,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资本的自由流动必然导致风险相同的行业和企业的盈利率趋于一致。这一状态就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状态。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原动力驱使下,打破这种均衡,就能获取超额利润。打破均衡的方式有以下两个:
1.效率。效率原先仅限于生产过程,即个别企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从广义上说,企业由于选择适当的采购渠道而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合理运用资金而降低资本成本,由于扩大产品销路而节约销售费用等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不改变商品的价格,可以通过效率的提高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2.垄断。垄断企业在自己的垄断行业中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而且可以长期独占这些利润。垄断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形:①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严格控制某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使用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那个行业的垄断者。②规模经济。它是指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其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成本的增长速度。因规模经济引起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③专利权和技术秘诀。一个企业由于是唯一拥有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技术或权利的主体而成为垄断者。其利润源于生产的产品及工艺的技术含量,即知识价值。④政府行为。除了专利权外,政府直接赋予企业某种特权,也可以使该企业成为垄断者。⑤各企业之间在产品质量、包装、商标、服务态度等方面存有的差别而形成的垄断,称为垄断竞争。在垄断竞争下,垄断超额利润吸引更多厂商加入,价格开始下跌,最终获得均衡。但该均衡价格仍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价格,其正常利润仍大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正常利润,这就是垄断带来的利润。
二、资源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