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01:58: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离异家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离异家庭

独家原创:浅谈离异家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离异家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摘要:造成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离异,对青少年儿童造成心理伤害、监管失控等。对父母的离异的后进生调查后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得到相等的父母的爱,很容易产生一些自卑、自暴自弃的畸形心理。据一些资料研究表明,这部分后进生进入社会后犯罪率很高。本文结合教育的实际,从离异家庭学生所受心理影响;离异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学生心理状况;教育的方法与措施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论述中引用了教育中所遇到的许多实例,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对离异家庭的学生教育作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离异家庭;后进生;转化策略

目录

摘要…………………………………………………………………………1

一、针对对离异家庭后进生的调查、分析…………………………4

查看全文

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诠释

一、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对子女尤其是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的影响是较大的,这段时间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温暖的家庭环境更可能给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是非观,而破碎的家庭环境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人格和偏差的观念,消极的对待人生。

2、自身因素。并不是所有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学生都会出现心理问题,只是他们较之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能够很好地调适心态,能够自强自立,但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离异,甚至完全不接受这一事实,想法和行为较为偏激,有的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对父母的离异作出抵抗,感觉自已是被父母抛弃的人,从而自暴自弃,回避现实,认为人生是灰暗的,没有希望的,出现价值偏差。

3、社会因素。中国人传统的婚姻观念,使得很多人对离婚现象存在一定偏见,周遭人的议论和评价都会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压迫。他们一般不愿意让他人知晓自已出身于离异家庭,往往认为出身于这样的家庭是见不得人的,这种社会环境给予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暗示就成为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二、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性格敏感,人际关系问题突出。离异家庭大学生与完整家庭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社会群体交际圈,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试图发展这个方面的能力并对此做出评估,以便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和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困境,从而产生心理问题。”1而离异家庭大学生在大学这个初次尝试社会交际圈的阶段,常会感到一种无措,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态度十分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对他人产生防卫心理。

查看全文

离异家庭学生心理辅导研究论文

小J,女,11岁,独生子女,离异型家庭。个子瘦小,行为迟钝,智力反应也很一般。上课不敢发言,作业质量低,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属于较差的。忧郁、胆小、孤僻,看不到她脸上的笑容,看不到她与同学交往,在班级中她没有要好的朋友。做任何事都显得信心不足。

在对她进行家访以后,了解到小J在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居住。母亲有一男友同住,周末有父亲接去住,孩子的学习,生活主要有母亲来管。但事实上母亲没有很好地负起教育照顾孩子的任务。孩子的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备忘录经常没人签名。多次跟她家长联络,均无回音。在备忘录上留言,也无法见到小J家长的踪影。后经多次催促小J,母亲才来了一张回条,声称工作忙,连孩子的晚饭也常常无暇顾及,更不用说关心她的学业了,没空到学校来联系。

从以上的情况来看,造成小J性格和学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家庭。父母离异,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家庭生活不稳定,学业上无人督促帮助,造成学业方面的问题成堆,学习成绩差,以至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奚落,导致小J不敢与同学交往,变得更加自卑,更加孤僻胆小。生活使她过早地尝到了艰辛,在生活中,她无意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自我无能的信念。

了解了小J的情况以后,我深深地震动了。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家庭,没有母亲关爱的女孩会怎样成长,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个失去自信的孩子将怎样面对她今后的人生。我对自己说,我一定得帮助她。我初步制定了辅导的方案:帮助小J建立自信,培养她自强自立的能力,教她适应自己生存环境的方法,学着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享受生活的权利和乐趣。

让小J建立自信,是辅导的第一步。但是,自卑使小J对我存有戒心,每一次我们的谈话她都显得非常紧张。看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改变了自己习惯的工作方法,当着同学的面不去批评她,利用一切机会跟她接近,谈话时改变自己比较习惯的严肃表情,谈话的内容不涉及学习,还有意识地引导她和同学一起玩耍。一段时间以后,小J在我面前不再显得那么紧张,开始跟我讲述家里的一些事情,讲述自己失去家庭以后的苦恼。我趁机开导她,教她体谅妈妈的艰苦,并教她一些生活的技巧,学着自己照顾自己。

为了帮助她建立自信,我有意识地给她创造了一些锻炼能力,培养她自信的机会。我让她做小卫生员,负责检查班级同学的个人卫生,有时让她帮着收发本子等。在这样的工作中,给她创造了展示自己,跟同学交往的机会。小J在这些工作中逐步变得开朗起来,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查看全文

深究离异家庭的孩子的教育

摘要: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关键词:父母离异;教育;家长

我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了,每届新生,班里总有几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做好这些孩子的思想工作,是班级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对这样孩子的管理教育,指望从家长那里得到较大帮助是不现实的,因为他们大多无法得到来自正常家庭父母所给孩子的爱。在对孩子的管理上,有的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有的家长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有的家长在失去配偶之后,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等等。

为了做好对这些学生的管理,在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每接一届新生都为这样的学生建立档案,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更多的给他们以关心。

首先,有一些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导致性格内向不擅交流,我就多组织活动,拉近他们和同学的距离,让他们体会到集体、同学、老师对于他们的关爱。让他们负责班级里事务的管理。同时我和科任教师们一道平时主动地接近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及时疏导。平时多做个别交流,坚持以正面鼓励为主。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孩子有了心理、行为方面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增强其自信性。在孩子生日时,我会购买小礼物赠送给他,和他们一起唱歌、游戏,进行祝福。使他们感到大家的关心和爱护。

其次,在学习上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对于他们在学习上要偏爱这些学生,经常询问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并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多年来,无论是作业批改,还是课上提问,我会有意识地多给他们些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每带一届学生,我就要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让班上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去主动帮助他们,促进他们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事实表明,当他们学习很好时,对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查看全文

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教育论文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日益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情绪情感障碍、适应性差、性格缺陷、学习困难、社会性发展不良等。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家庭影响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离异家庭子女同完整家庭子女一样健康成长,关键还在于弥补业已缺损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离异家庭;父母;子女;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离异家庭子女是由于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公布的数据称,我国每年离婚的夫妻保持在120万对左右。可以说,平均每分钟就有一起离婚案。而据统计,我国的离婚数量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离婚率越高,离异家庭子女也就越多,其对社会的消极作用也就越大。有调查发现,54%的犯罪青少年是因父母离异而造成品德不良。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要把这场灾难可能给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减轻到最低限度,以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子女采取必要的心理保健和教育措施,而家庭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

(一)情绪情感障碍

由于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离婚的不理解和长期郁结在内心的对一方父母的怨恨,使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往往一触即发,主要表现为发脾气、摔玩具、不愿意与人交往、睡眠也不安稳,亲子之间冲突加剧等。而出现情绪问题的诱因也往往只是一些生活琐事。

查看全文

大学生人格影响因素探究论文

【摘要】通过考察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作用,得出结果表明:在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幻想性和自律性上,父母婚姻状况的主效应显著;在兴奋性上,是否独生子女主效应显著;而在聪慧性、恃强性、兴奋性和激进性上,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独生子女父母婚姻状况大学生人格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人格有着一定的影响。王月云等人研究?譹?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非健康型人格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姚齐和研究?譺?訛表明,非独生子女在恃强性、敏感性、幻想性、紧张性因素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只有敢为性因素的得分低于独生子女。孙泽军研究?譻?訛表明,独生子在聪慧性、敏感性和兴奋性上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差异显著,而在其它人格维度上,两者无差异。

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的人格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黄悦勤等人研究?譼?訛发现,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是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刘金花调查?譽?訛表明,与自述父母关系说不清的子女相比,自述父母关系好的子女在人格特征上有更多的优越性,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有成就的人格特征得分也更高。凌四宝等人研究?譾?訛表明,父母婚姻完整和谐的大学生乐群性(A)、稳定性(C)、敢为性(H)均显著高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持强性(E)、怀疑性(L)、忧虑性(Q1)、紧张性(Q4)则显著低于在离散型家庭中成长的大学生。

如果按照上述研究结果推论,不良的父母婚姻状况(例如离异,父或母去世)加上非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人格应该更不良;但从家庭系统角度来看,兄弟姐妹的存在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支持资源,也许会对父母婚姻状况不良的消极影响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为了获得实证的结果,本研究将尝试对是否独生子女与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

学校德育环境管理论文

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查看全文

学校德育环境作用论文

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可以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类型及其作用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1.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家庭作为学校德育的环境,其特殊性已有不少研究。但许多研究往往只把家庭同学校环境相比较,且罗列有余,不及根本。家庭环境不仅不同于学校而且不同于其他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即不同于宏观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及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不同于中观环境社区和中间环境社会传媒)。作为学校德育的微观外环境,家庭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

首先,家庭环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环境(具基础性)。这主要是学校德育对象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而无论经济和情感上的纽带关系都对儿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提供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我们感(We-feeling)”等。失去这些正是许多离异家庭、单亲家庭构成对青少年道德成长不利影响的重要原因。在时间上,家庭自觉和不自觉的德育也成为学校德育先入为主的基础。儿童在入学以前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这将成为儿童在学校系统接受德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虽然现代学校教育在幼教年龄上不断前趋,但是终究无法在时间上取代家庭环境的座标。而且由于儿童在道德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限制,学校德育的阶段性实施决定了学校不能不顾年龄特征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而家庭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儿童的德育影响在年龄上是从0岁开始、内容上是无所不包的。在儿童各种道德学习的关键期尚未完全揭示之前,家庭道德遭遇的这种全面性往往不自觉地正好满足了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需求。这种先入为主性事实上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入学后的每一学习阶段。无论是作为先主性的基础作用还是家庭在物质、情感上的基础性都是既非社区、社会,也非学校环境所能提供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深刻性取决于家庭作为首属群体(primarygroup)的许多特征。首先是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的接触频度高,具聚合性。社区、社会、学校中的人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往往是非直接关系的次属群体(Secondarygroup),甚至被视为异已的外群(out-group),即使是在学校中关系较为直接、密切的师生关系,也因师生关系的发散性特征,而不可能在频度和聚合度上与家长相比。这样,由于这种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家长和子女间对彼此的了解都是较为细致和深刻的,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既易于家庭教育德育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的实现,又有益于子女对家庭德育影响的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其次是家庭环境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高。家庭影响中的德育自觉成份随社会发展和教育意识的提高而增加,但与专门的学校德育相比较,家庭影响仍具有较显著的隐蔽特征、间接特征。在家庭中由于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因而家庭环境影响的重要方面是家长的榜样作用。由于子女与家长的接触频度高、具情感上的亲密性质,所以这种榜样作用的能量、深度远胜于一般社区及宏观社会环境作用。首属群体的特征决定了家庭环境的高频、隐蔽、亲切诸特征,从而奠定了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德育影响的深刻性。

再次,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具有互补性。互补性主要是就德育内容而言的。同社区一样,家庭亦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因而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由于家庭人际关系最具人伦的基础特征,所以家庭环境同时又是人伦文化的传递和创造基地。学校德育比较系统、规范,多从大处着眼,理论性强;而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细部的境地,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往往重一般理论,而家庭环境重具体应用的分工。两者相得益彰则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此外学校德育内容有限,课程之外的许多伦理问题也主要在家庭环境中得以自觉补充。中国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其“教”的内容主要属德育性质。除内容外,家庭环境亦是学校环境之外的互补时空之一。同社区一样,学校德育影响在校园之外能否继续辐射和强化亦有待于家庭环境的配合、补充。与社区及社会宏观环境不同的是,家庭环境对学校德育的补充往往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查看全文

特殊问题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成因分析

摘要:近几年,我国高校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媒体等的特别关注,高校学生自杀不仅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破害,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伴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的严峻等诸多现状,导致高校大学生屡屡出现极端案件。深度关注“问题大学生”这一群体,解析其问题的成因,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心理问题;单亲;离异;留守;贫困

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长”。我们也随处可见,因为家庭原因、家庭教育等原因造成的青少年犯罪和自杀。当今社会青少年自杀多之又多,高校尤其突出,现象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家庭生活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审视“特殊问题学生”形成的家庭原因,以便有的放矢的应对。“特殊问题大学生”是指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对自身安全存在隐患,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大学生。

一、“特殊问题大学生”的特征

1.易孤独孤僻。“特殊问题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性格孤僻。他们喜欢将自己和外界环境隔绝开来,不愿意与人相处,喜欢一个人思考问题,遇事容易产生特别的想法,事与违背在孤独的内心世界中,孤僻的性格由此形成。

2.易暴躁不安。暴躁的性格也大部分是属于“特殊问题大学生”,由于这些孩子所接受到的家庭关爱都是片面的,他们在很多的场合下,是无法实现对自己性格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性格就变得暴躁了。

查看全文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教育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此可以将单亲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为: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