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冲突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5 01:26: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利益冲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利益冲突

交运业防控利益冲突制度

为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行业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防止利益冲突,根据中央纪委有关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制定如下规定:

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防止利益冲突的规定

1.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为利益相关人中标提供便利。

2.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高估、虚报征地拆迁等级和数量。

3.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工程分包、劳务用工和材料采购,指定或介绍分包单位、建设工程材料及设备供应商。

4.不准干预或插手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计量支付和资金拨付,违规审批和支付资金。

查看全文

投资者利益冲突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投资者利益冲突是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深刻理解企业主要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设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投资者利益冲突的文献,其中包括控制股东和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源及表现形式,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源和表现形式。同时,本文也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投资者利益冲突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控制股东外部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

国外学者Modigliani和Miller(1958)假定企业是由投资项目及其产生的现金流组成的,并将企业发行的证券作为对现金流的要求权。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经理并不会主动将现金流还给投资者,他们会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来使用这些资源。Jensen和Meckling同时也指出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而在Shleifer和Vishny(1997)以及LLSV(2000)发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控制股东和外部少数股东之间的冲突之后,大量文献提供了关于控制股东利用控制权剥削外部少数股东的证据。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者之间契约的不完全性(Hart,1995)。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投资者之间冲突的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这是构造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治理机制的前提,对于设计有效的治理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点,评价了国内外关于投资者利益冲突的现有研究,同时指出了投资者利益冲突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

控制股东和非控制股东之间的冲突分析

(一)大股东的普遍存在性及原因

查看全文

投资者利益冲突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投资者利益冲突是公司治理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深刻理解企业主要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设计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地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投资者利益冲突的文献,其中包括控制股东和外部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源及表现形式,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根源和表现形式。同时,本文也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我国投资者利益冲突及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控制股东外部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

国外学者Modigliani和Miller(1958)假定企业是由投资项目及其产生的现金流组成的,并将企业发行的证券作为对现金流的要求权。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经理并不会主动将现金流还给投资者,他们会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来使用这些资源。Jensen和Meckling同时也指出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而在Shleifer和Vishny(1997)以及LLSV(2000)发现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控制股东和外部少数股东之间的冲突之后,大量文献提供了关于控制股东利用控制权剥削外部少数股东的证据。这些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者之间契约的不完全性(Hart,1995)。

因此,在笔者看来,对投资者之间冲突的理解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这是构造有效地解决冲突的治理机制的前提,对于设计有效的治理结构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基点,评价了国内外关于投资者利益冲突的现有研究,同时指出了投资者利益冲突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

控制股东和非控制股东之间的冲突分析

(一)大股东的普遍存在性及原因

查看全文

小议经济法对利益冲突的平衡与协调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法本着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前提下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努力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道德。正是通过这些举措,经济法得以有效地平衡与协调经济领域中的利益冲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法利益冲突市场运行环境社会道德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在总体和谐的同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为使经济续顺利向前发展,实现更大程度上的社会和谐,国家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对利益冲突加以平衡和协调。而在这当中,经济法担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使命。

1经济法对利益冲突平衡与协调的两大前提

1.1以社会本位作为平衡与协调利益冲突的价值基础

市场机制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在正常的市场机制调节下,各市场主体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对合理的利益格局。然而,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自由放任经济下市场机制本身极易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利益格局也容易受到扭曲。而且市场机制自身的局限也会引发矛盾,产生新的冲突。面对市场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对冲突加以平衡与协调的难题,现代经济法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依法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然而,当今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各类利益冲突中,既有国家权力与个体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社会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有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想平衡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经济法需要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如果经济法选择个体利益至上,这样做虽然会刺激个体对利益的追逐,提高经济效率,但却不利于冲突的解决,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此外,在法律层面上,这种做法还会使经济法难以独立于民商法,自身的独特价值难以显现。但是,如果经济法选择以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来协调利益关系,却容易造成国家权力对个体利益的侵害,进而影响了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这还会使经济法很难摆脱行政法的案臼,难以成为真正独立的法律部门。在现实的需要面前,现代经济法最终选择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来协调多种利益冲突。而经济法中所指的社会整体利益是与个人利益、团体利益和公共利益都相关的社会利益,是融个人利益、团体利益以及公共利益为一体的社会利益。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经济法正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对于个体的合法利益,经济法给予应有的尊重,只有在个体利益的实现有碍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时,经济法才对个体权利的行使加以一定的限制。同样,对于国家利益,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也仅仅是为了防止国家权力滥用,避免出现以国家利益之名弱化甚至虚化个体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除了防止个体利益和国家利益过度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冲击外,为实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下的利益平衡,经济法还积极做出制度设计,主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增长。正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基础上,经济法成为在法律体系中,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高度,对各类主体的意志、行为和利益进行平衡,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唯一法律部门。

查看全文

商业秘密保护利益冲突论文

内容提要:近年来,各国都普遍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并且,鉴于商业秘密现象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有关的国际公约中也开始涉及到商业秘密的国际保护问题。商业秘密各方主体的利益冲突也因此凸现出来。这些利益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公众、权利人、竞争者、员工。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对商业秘密各方利益主体法律保护的比较分析,指出我国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与文化背景下,如何在法律的框架内既平衡好各方利益,又保护商业道德的良好发展与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关键词:商业秘密,利益冲突,平衡

引言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贸易突破了狭隘的地域限制,实现了时空的延伸,特别是现代当信息也成为商品的时候,对信息的保护与对信息的争夺就成了经济领域里常见且愈演愈烈的战争。如,Trips将商业秘密定义为“未公开的信息”,足见现代经济领域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及保护范围的宽泛。在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利益冲突凸现出来。从私权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划分,可以将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利益冲突分为对商业秘密权利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仅从私权本身来说,则可以将其分为商业秘密权利人权益、竞争者权益与员工权益之间的冲突。不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各方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冲突的平衡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了解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发展概况,研究商业秘密保护的利益冲突,更能揭示现代经济界及法律界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倾向,从而具有更多的实践意义并把握其将来的大致的发展方向。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发展概况

(一)外国商业秘密保护的发展概况

查看全文

表决权回避解决利益冲突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国外的分类表决制度的经验,探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分类表决,我国关联交易中表决权回进制度。文章认为,目前我国的表决权回避制度与分类表决制度类似,但在立法理念和适用范围方面还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解决利益冲突程序化的国际趋势下,我国应借鉴境外经验,完善我国表决权回避制度,以此建立妥善解决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

论文关键词:分类表决制度表决权回进制度完善

一、国外的分类表决制度的经验

1.章程变更时的分类表决。在国外,分类表决源自公司存在类别股份。为了满足会司和股东的融资、投资需求,国外公司法允许公司自由创设类别股份,不同性质的股份代表不同的权利内容,例如,超级表决权股(dualclassstock)、优先股等。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证券交易所禁止上市公司发行新的超级表决权股份,但已经发行的股份还正常存在。

类别股份的本质特征是不同股份所表彰的法律上的权利存在差异。权利主要是指红利分配、剩余财产分配和表决权等方面的权利。类别权利的设笠通常是通过章程约定,否则,公司股份均为普通股份。

由于类别股份一般由公司创设,公司改变类别股份意味着改变了股东的权利,不仅必须修改公司章程,而且必须得到不同类别股东的同意。这种表决权的实质是,除了股东自己同意,任何人不得非法改变股东的权利。类别股东表决权是股东的固有权,不可通过公司章程限制和剥夺。类别股东会决议是变更章程特别股东会决议生效的条件。

查看全文

证券投资利益冲突法律研究论文

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问题及其法律防范证券投资基金的一大优点就在于通过基金管理人(受托人)的专业管理而提升效益。但是,由于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存在明显甚至激烈的利益冲突,如何对利益冲突进行防范以保护受益人的利益,是立法者所必须要进行的法律制度安排。

根据产生的法律基础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类。而新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则从法律上明确了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类型——契约型投资基金,其法律构架主要是建立在信托法律制度上的。在契约型投资基金中,受益人(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人(托管银行)之间订立有基金契约(信托契约),在基金契约的约束下,基金管理人设立基金,投资人(受益人)通过购买基金凭证而成为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将募集到的资金(基金财产)交由基金托管人保管,通过指示基金托管人进行具体的基金投资活动而达到管理基金财产的目的。证券投资基金的一大优点就在于通过基金管理人(受托人)的专业管理而提升效益。在证券投资基金设立后,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原则上不介入投资基金的运作,受托人对基金的管理享有极大的空间。而这种管理和收益分离功能的发挥,固然要求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管理享有自治自由。但是,由于受托人和受益人之间存在明显甚至激烈的利益冲突,对利益冲突进行防范以保护受益人的利益,必要的法律规范不可少。

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的成因分析

利益冲突是指一个人的自身利益(self-interest)与其对他人所负的信赖义务相冲突的情形,或是一个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负有相互冲突的信赖义务的情形。

根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规定,证券投资基金内部有三个关系人:基金投资人(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托管人(一般为托管银行)。这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建立在信托制度基础上的,但是又具有不同于传统信托关系的一些新特征:其一,证券投资基金是自益信托,所以在证券投资基金中委托人和受益人身份重合,均为基金份额的持有人。其二,在证券投资基金中,信托关系中的受托人在基金运作中出现了分离,管理信托财产与受让、保管信托财产的职能分开,产生了与此对应的专门管理基金财产的管理人和负责受让并保管基金财产的托管人。因此在证券投资基金中,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为共同受托人,管理人专门负责对基金财产的投资管理,而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财产并依照管理人的指示运用基金财产进行投资活动。另外,托管人还负有监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活动的职责。

从信托法理上来说,信托实行的是一种所有和管理分离的模式,受托人实际上控制了信托财产,而委托人完全依赖于受托人的技术以及忠诚来实现其信托目的。受托人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中,可能利用其名义所有人的优势地位而与信托财产进行交易或是与委托人、受益人进行交易。一方面,受托人在为自己争取一个好买卖的同时会与受托人为受益人利益管理信托财产的职责相冲突,从而有可能损害到受益人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足问题,受益人在此类交易中往往处于弱势,从而使自身利益受损。

查看全文

土地流转的利益冲突类型及发生机理

[摘要]土地流转是中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变革,是适应新时期城镇化与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的重大举措。然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土地的封闭性被打破,土地资源价值迅速提升,此过程引发了相关利益主体的多元博弈与冲突,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按照土地流转发生环节将其利益冲突类型分为标的选择性冲突、流转利益冲突、补偿利益冲突、风险诱致型冲突四类,并从产权、政府强制流转、乡村治理、利益分配四个层面分析土地流转中冲突的发生机理。

[关键词]土地流转;利益冲突;冲突类型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与改革中的重点,而土地问题更是重中之重。随着产业调整升级、农村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不断加重,土地流转逐渐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土地使用效率的必然路径。近几年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0.27亿hm2,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达5833万户,占家庭承包农户数的25.3%;有8个省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比重超过35%,但伴随着流转规模的扩大,土地流转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冲突问题也日益凸显。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4年11月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要鼓励土地流转创新形式的运行,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的行为并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通过界定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各主体的诉求来探究相关主体间利益冲突的主要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利益冲突产生的内在机理,了解冲突类型及发生机理将为土地冲突问题提出解决方向。

1文献综述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是农村各阶层围绕土地利益所进行的持续“博弈”过程。国外学者对于土地流转制度的研究大多倾向于产权研究。科斯较早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研究,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不管农地产权制度如何,均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MatthewGorton(2001)指出尽管克服了对土地集中经营的政策阻碍,但是新出现的土地产权的碎片化会严重阻碍农业产出,土地的交易与市场化,而且对土地产权处理的滞后将会影响土地市场的发展。Terry.V.D(2003)在对中欧国家土地流转研究中发现土地流转受阻碍主要是因为农民对市场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的畏惧心理,担心自己的已有的经济利益会遭受损失而不愿意让自己的土地在土地市场上进行交易。由于国外土地流转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实行市场交易,因而更加关注土地市场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对我国的土地流转研究不具可复制性。国内学者对土地流转冲突类型的研究大多以利益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为研究重点。土地流转是国家主导下的变迁,带有从上至下的行政命令,并且不同利益主体基于成本-收益的衡量而采取的行动都会引发冲突。马军杰、吴丽(2007)以快速的城市化进城为视角,将土地流转冲突形式概括为农民之间的冲突、农民与村委之间的纠纷、农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等。吴泽斌,刘卫东(2009)研究发现我国土地流转过程中非对称利益冲突显著,主要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非对称利益冲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非对称利益冲突;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离乡而不能离土的非对称利益冲突等。土地财产权利界定的模糊特别是农民个体和家庭的土地承包权缺少法律的充分保护,又为利益剥夺提供了机会和政策依据。农民、企业、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都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对于社会没有达到的帕累托最优水平必然会引起利益斗争。本文在基于以上学者的分析并结合湖北省随州市与宜都市的调研案例,对多地土地流转冲突的类型做出分类归纳并进行理论概括,厘清其发生机理,并试图提出改进方向。

2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类型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试析论文

1股东之间利益冲突产生的原因

1.1“一股独大”,国有股东成为实际控制人

据统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有54%的股权属于国家所有和国家法人所有,而且在上市公司的全部董事中,有73.3%的董事有国有股(27.9%)和国有法人股(45.4%)的背景;另外,2005年4月的调查显示,我国1102家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平均高达44.86%,其中超过50%以上的达890家,由此可知,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和国有非流通股比例很高的现象十分严重。王菁(2003)认为:从剩余收益的分配过程来看,政府股东可以获取的非共享收益为直接的税收收益,但是政府还是银行的所有者,同事也是很多固定合约支付利益方的股东;而保证雇员的收入以及就业率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同样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于是,政府股东在分享任何一方非共享收益的同时,也分担了任何一方受到的利益侵害。相对而言,其他性质的控制性股东所获取的非共享收益更直接。因此与其他性质的控制性股东相比,政府股东具有不同的控制动力”这段话也恰好说明了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国有股和其他性质的股东利益冲突的独特之处。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上述情形虽有所缓解,但由于政策实施效应的滞后性,并未从根本上铲除“一股独大”。

1.2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形成了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控制股东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着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话语权”。具体说来:由于控股大股东以自身母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会介入上市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为了减少介入成本,大股东就会利用股东大会的聘任制度,在上市公司的经营层安插符合自己意向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

此外,公司外部治理的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功能的丧失。所谓“用脚投票”是指假如上市公司的股东对经营者的管理状况和策略不满时,可以采取抛出股票的行为,使股价下跌,从而股东可以联合起来导致管理层下台的一种手段,这种机制在理论上有利于保证上市公司股东意志的实现,确保股东的资源安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控股大股东选出的,所以管理层在经营的策略方面必然站在大股东利益的一方。由于大股东的股权是非流通的,比例也很高,所以其经济利益不受股价下跌的影响,也无法使中小股东形成可以与之抗衡的股权力量。这样,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就无法改变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二是无效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我国很多亏损严重的上市公司仍然在持续经营,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上市额度管理现象,使得公司上市的成本很大,所以很多公司会通过购买壳资源,间接取得上市的资格。同时,那些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同样需要资金,只能出售壳资源。在这种交易的过程中,大股东会继续利用所谓“利好”消息蒙蔽中小投资者,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

查看全文

防止利益冲突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创新举措,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切实贯彻落实县纪委印发的《关于印发<县开展国家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推动防止利益冲突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着力解决我局工作人员履职过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切实规范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行为,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

二、工作目标

坚持“健全机制、突出重点、注重预防、公平公开、依法处置”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与我局相适应的国家工作人员防止利益冲突工作机制,切实规范权力运行,有效杜绝利益冲突行为的发生。

三、实施范围和对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