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3:32: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流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治理流域会议讲话
同志们:
*省召开第十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总结*年来小流域实践的经验,提出新形势下小流域发展的思路,很有必要。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不仅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行动。我代表水利部和汪部长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和受到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水土保持事业的各级党政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在*水利水保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地处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难度都很大。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与水土流失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三晋面貌,改善了自身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周边地区、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从全国来说,*水土保持工作最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从*年起,省政府每两年召开一次全省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每次会议明确一个主题,树立一批样板,总结推广新经验,不断推动水土保持的新发展,今年已到了第十次,这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早在上世纪*年代中期,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省里就每年拿出*万元资金用于汾河上游的水土保持治理,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同时,*从省到市、从市到县的许多党政领导对水保工作非常熟悉,有些甚至是搞水保出身的,能讲出许多水保方面的思路和经验,这既反映出他们对水保工作的重视,也说明水保工作在*有地位。
二是勇于开拓创新。纵观*多年水土保持发展的历程,*在各个时期都创造了极富时代气息的新鲜经验。*年代,阳高县大泉山治理模式和离山县水土保持规划得到了主席的充分肯定。*年代,河曲县曲峪大队成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榜样和明珠,影响较为广泛。*年代,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下,开户包治理小流域之先河,开拓出一条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新路子。*年代,在全国又率先出台了拍卖“四荒”的新举措,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进入新世纪,*又在组织形式上总结推广了专业队施工、大户治理的经验,在项目管理上推行了资金报账制管理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近几年,临汾市在淤地坝建设中推行了护坝田制度,这也是一条方向性的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在整个黄土高原总结推广。
三是技术路线完善。多年来,*各地根据其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类型,因地制宜,总结和探索出一系列科学、完善的治理模式,在矿区复垦、坝系建设、沙棘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许多成功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实践。这里我想特别强调指出的是,*是我国较早提出“以支毛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地方,并不断予以推动和发展,为全国水土保持基本技术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这个思路的提出和不断实践,为后来形成“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路线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今天,小流域综合治理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我国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条主要的技术路线,成为水保部门一个响亮的“品牌”或水保生态建设的代名词,对提高水土保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又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推进了大流域治理和大示范区建设。同时,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大力推广了集雨节灌、径流水保、山地植物篱、梯田复式生物埂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保实用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生态建设的成效。比如梯田复式生物埂技术的应用,田里种庄稼,地埂栽果树或种经济作物,既稳定了地埂,又减少了风沙危害,改善了田间气候,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法国的流域管理
2007世界水日
世界各国的流域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一般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或历史沿革的不同而形成或选择较为适合本国条件的管理模式。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趋向于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实行综合管理的模式。法国现行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是世界公认的较为成功的模式之一。
一、流域水管理模式及机构设置法国水管理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他们遵循自然流域(大水文单元)规律设置流域水管理机构的模式。历史上,法国曾实行以省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水需求迅速增长,同时伴随着污染的加剧。针对这种情况,法国在1964年颁布了新水法,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从法律上强化全社会对水污染的治理,确定了治污目标的同时,建立了以流域为基础的解决水问题的机制。将全国按水系划分为六大流域,在各流域建立流域委员会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局(又称水管局),以期统一规划和管理水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1.流域委员会协商与制定方针的机构流域委员会相当于流域范围的“水议会”,是流域水利问题的立法和咨询机构。委员会组成成员为:用水户、社会团体的有关人士,特别是水利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的代表;不同行政区的地方官员代表;中央政府部门的代表。流域委员会的主席由上述代表通过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为非常设机构,每年召开1~2次会议,通过一些决议。其作用是增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中的民主性,对流域长期规划和开发利用方针、收费计划提出权威性咨询意见。
2.流域水管局技术和水融资机构法国的流域水管局类似于我国的七大流域机构,是具有管理职能、法人资格和财务独立的事业单位。水管局局长由国家环境部委派,水管局领导层成员中地方代表及用水户代表(所占比例约为2/3)从流域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组成流域水管局的董事会,董事会对水管局进行管理。董事会的组成成员为:用水户和专业协会的代表;地方官员代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环境部、渔业部等)的代表,此外还有一名董事来自水管局的职工代表,总体比例基本上是各占1/3。董事长按国家法令提名,任期3年。董事会的职责是负责制定流域水政策和规划、制定水资源开发与水污染治理的五年计划、为公益性水资源工程筹措资金、对公有和私营污染治理工程给予补贴和贷款等。水管局作为董事会的执行机构,主要职能为:征收用水及排污费,制定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对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治理单位给予财政支持,资助水利研究项目,收集与水信息,提供技术咨询。从图看出,流域委员会与流域水管局的关系是咨询制约的关系。水资源工程和水管局的财务计划,如不能取得流域委员会的批准,将不能付诸实施。流域委员会对水管局水政策及流域规划提出咨询意见,水管局董事会将该意见和决定通过水管局,由水管局局长负责实施。框图还显示出,在流域级之上,还有国家一级的水管理与监督。在国家层次上,国家国土规划与环境部是负责水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政府部门,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国性的水管理政策及法规,制定与水有关的国家标准;审核流域机构水政策、监督水法规的执行情况。在国家一级还设立了国家水委员会(NationalWaterCommittee)负责引导国家水政策的发展走向,起草法规及规章等。在流域机构之下,还有地方层次上的水管理机构。地方政府按照法律法规,在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规划的框架下,提出本区域的水资源开发管理规划,负责生活供水及污水处理等。
二、流域水资源管理特点法国在1964年颁布的水法是法国采取流域管理模式的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经不断修改、补充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与完善,目前采用的是1992年颁布的《水法》。《水法》中的四项原则,明确指出了“实行以自然水文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管理模式”。在法规的指导下,法国实行以水文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综合管理的设想成为现实,并日臻完善,逐渐显现出其卓越和有效性,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可归纳如下:
水政策流域研究分析论文
水政策,就是国家机关为解决水问题和调整水事关系而制定、实施的相关行为规范。广义的水政策,不仅包括一般性水行政行为规范,还包括各种法规形式的行为规范。因为政策与法规,都是国家机关制定和执行的行为规范,其行为规范的本质内涵是同一的;区别在于,二者法律规范的形式不同,约束力不同,法律效力不同。
在长江水利现代化进程中,水政策的规范和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水政策在各项水利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一,政策措施能够解决工程措施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如防洪保险),从这个意义上讲,“水政策”是“水工程”的必要补充和重要延伸;其二,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对水利现代化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推进和保证水治理、水开发、水保护等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其三,在水治理、水开发的历史性任务基本完成之后,在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之后,当水管理的任务成为水利战线的中心任务时,“水政策”就成为全部水利工作的重心。
如同“水工程”建设需要规模宏大的“前期工作”一样,“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需要相当规模的“前期工作”——水政策研究。特别在当前条件下,为了推进长江流域的水利现代化,促进水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认识水政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水政策研究的“前期工作”。要在专职人员、研究经费、课题项目、设施条件等方面保证水政策研究的实际需要。
新世纪长江流域的水政策研究,大体有如下几类重要的历史性任务。
1长江流域水管理体制研究
广义的“水管理体制”包括“水治理体制、水开发体制、水保护体制、水管理体制”诸多内容,并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的水管理范围。以防洪为重点的水治理体制,以水库开发为龙头和以水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水开发体制,以水环境和水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水保护体制,都是水管理体制研究的范畴。长江流域水管理体制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国外水管理体制研究,中国水管理体制研究,流域水管理体制研究,长江水管理体制研究等。对于流域机构来讲,研究的重点是“中外流域水管理体制”和“长江水管理体制”的相关内容。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TVA模式研究”、“泰晤士河务局模式研究”、“罗纳河公司模式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启示作用,对于揭示长江流域水管理体制发展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以便推荐和选择最佳的长江流域水管理模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应当下大力气全面系统地展开这方面的资料积累和科学研究。
流域水质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保护本省韩江流域水质,防治水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促进韩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韩江流域的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韩江流域的地表水体水质保护。本省韩江流域(以下简称流域)的范围包括韩江干流、*。*、*河本省境内河段的集雨面积。流域行政区域包括*市的*市区、*市;*市的*区、*县;*市的*区、*、*县、*县、*县、*县、*市、*县;*市的*县、*县。流域沿海海域水质保护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流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水质保护情况。第四条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水质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从财政中安排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项经费用于水质保护。第五条省和流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质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水利、卫生、农业、林业、渔业、国主、工商、经贸、旅游、海事、建设、规划、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协同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对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处理。第六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内各市人民政府制定韩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需要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第七条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本行政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和边界断面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第八条流域内实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流域内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和水质控制目标,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逐级分阶段分配到各市、县所辖河段。第九条流域内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所辖河段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水污染物排放量。第十条超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该地区的人民政府限期削减辖区内水污染物排放量。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部门不得批准新建、扩建、改建增加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确需建设的,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必须先行削减本地区的污染负荷,以确保排污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并报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十一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的排污量超出确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被责令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必须向作出限期治理的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治理计划,定期报告治理进度,按限定的时间和内容完成治理任务,并报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第十二条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能造成跨行政区域水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相关的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并协调不成的,报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第十三条流域内实施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必须按规定规范排污口设置,安装污水排放计量器具,并保证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第十四条流域内的城镇应当按韩江流域水质保护规划要求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未纳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集水范围的开发区。旅游区和居住小区必须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第十五条流域内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收费制度,具体办法按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第十六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应当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应当对其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检测,定期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集中处理产生的污泥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单位排放的污水超出排放标准时,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征收超标排污费。第十七条港口、码头必须配套与其吞吐能力和货物种类相适应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建立防止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由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第十八条流域内禁止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建油、煤码头或者从事造船、修船、拆船作业。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以外的油、煤码头和造船、修船、拆船单位应当配备防止油污染事故的设施。第十九条流域内从事生产、装卸、贮存、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流域内使用车、船等运输工具运输有毒有害物品发生泄漏事故污染水环境时,造成污染事故者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并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第二十条流域内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砍伐非更新性水源林和护岸林、全垦炼山造林以及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开垦。流域内禁止滥采河沙、禁止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第二十一条流域内农业、林业部;司应当依法加强对农药、化肥、除美剂使用的管理,减少水环境的污染。流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十二条流域内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生活垃圾;禁止在离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两岸最高水位线水平外延五百米范围内新建废弃物堆放场和处理场。已有的堆放场和处理场,要采取有效的防污补救措施,危及水体水质安全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搬迁。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增加排放水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环保部门撤销原批准决定,对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限期治理期限内未完成治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量排污,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关闭或者停业。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未安装污水排放计量器具或者擅自拆除。闲置污水排放计量器具,或者改变污水排放计量器具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安装或恢复正常运行,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致使出水水质超出排放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正常运行,没收不正常运行期间获取的污水处理费,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作业,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款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清水江流域婚姻习俗研究
摘要:清水江流域因其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展现出多样的婚姻习俗。新中国成立以来,众多学者对清水江流域民族的婚姻习俗内容以及产生原因、婚姻变迁及其变迁原因和婚姻习俗对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清水江流域婚姻习俗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其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清水江流域婚姻习俗做进一步梳理,可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婚姻习俗;婚姻圈;清水江流域;文化变迁
清水江是沅江的主源,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贵定县谷江乡西北的斗篷山南麓青杠坡。干流全长459公里,流域面积14883平方公里,其流域面积覆盖了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主体行政区[1]。清水江流域主要位于今贵州和湖南少数民族地区,流域内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汉族等众多民族。各民族从古至今不间断地互动,使得清水江流域的婚俗既有各民族的特色,又相互融合,呈现出婚俗文化的传统与渐变的特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清水江流域的婚姻习俗研究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于传统婚姻习俗内容及其产生原因的研究
(一)传统婚姻习俗内容研究。一是对姑舅表婚习俗的研究。姑舅表婚是清水江流域比较典型的一种传统婚俗形式,即“姑姑家的女儿优先嫁给舅舅家的儿子为妻”[2]。据《古州厅志》卷一地理部分记载:“苗俗,姑之女,须还舅家,名曰转亲,”“舅之子娶姑之女,此俗谓之骨血还家。”除苗族外,清水江流域一带的侗族也有姑舅表婚的传统。罗康智认为传统婚俗是以个人为媒介建立起来的个体、家族或村寨之间的互惠关系,而这种互惠关系的制度性保障就是姑舅表婚和不落夫家的传统婚俗[3]。因此居住在清水江流域和榕江流域的民族传统婚俗中“姑舅表婚”是一种常被研究的对象。二是对开亲习俗或婚姻圈建构的研究。在清水江流域流传的《开亲歌》主要演唱于结婚典礼场合,它不仅是重要的婚姻仪式,也揭示出清水江流域传统的开亲婚俗。开亲歌主要叙述了清水江流域苗族开亲的艰难历程与婚俗改革。开亲与婚姻圈的建构密不可分,并且有很多规则,如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就在《开亲歌》中强调婚姻应该排斥经济行为的干扰,着重强化亲缘,更不应以财富的多寡来替代姻亲关系的亲疏远近,而是以“礼的社会亲缘网络替代物的财富资本霸权”[4]。三是对“姑娘林”习俗的研究。“姑娘林”在当地也叫“十八杉”,为了给出嫁女儿置办“姑娘林”,从女儿出生时便开始种植一片杉林,而在女儿出嫁时作为嫁妆赠予女儿。在清水江流域当地的社会生活中,赠送姑娘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为婚姻而种植林木可以成为一种传统婚俗行为,并且陶金华认为姑娘林的实质是对新婚家庭的生活资助[5]67-76。因此,“姑娘林”在婚姻缔结中是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四是对婚姻礼物交换习俗的研究。清水江流域婚姻礼物交换都是以实物交换为主,在举行婚礼之前,双方家庭各请人进入重要的磋商环节,一般是男方请“关亲”与女方请陪亲婆进行磋商,这里所磋商的主要内容是婚姻举办中相关彩礼或其他礼物的多少[5]67-76。而在婚姻缔结双方的实物交换中,主要包括:婚礼用品和个人之间的实物交换。除此之外,举办婚礼的主家与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也有交换。如清水江流域苗族的婚姻仪式十分隆重,通常一家有人结婚,整个房族亲属都会前来帮忙,并且会送稻谷表示祝贺,来的亲朋好友会送谷子、红布、钱、酒等,依亲戚家的经济条件而定[6]。待到另一家亲朋好友结婚时又会送礼还情,并且只多不少。五是对主婚习俗的研究。传统社会中一般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父亲主婚是主婚习俗最普遍的形式。在清水江流域,若男方家父亲在世,一般由男方家父亲主婚,此时女方家父亲可以发表弃权声明;而未成年子女婚姻,则由双方父亲主事。由兄弟等男性主婚主要表现在为寡嫂主婚、为弟媳求亲、兄长为姐妹主婚等方面,此外还存在由前夫主婚、由叔父主婚等情况。女方父亲也有为自己女儿说话的权利,但女儿在婚姻中的地位及受娘家保护是建立在遵从夫教的基础之上[7]77-82。六是对结婚过程中讨吉利习俗的研究。一般在嫁女时,父母在给女儿的嫁妆里一定要配给一个红色油漆的子孙桶,在子孙桶里要放上蒸熟染红的喜蛋,还配上许多红色包装的喜糖,甚至红色染就的坚果。嫁妆抬到男家安顿后,久婚不育的女人就会向主人讨要子孙桶里的“喜蛋”和“果子”,据说这种讨吉利的行为可以使久婚不孕之女很快受孕。不仅如此,在清水江流域还有婚后小孩诞生来讨吉利的传统,第三天给婴儿洗澡时,周边亲友都会来“添盆”,即是在婴儿洗澡盆里放入红蛋,久婚不育之女便讨来吃,据说也会让多年不孕的妇女受孕生子[8]。(二)婚姻规则的研究。婚姻规则的建构是保证婚姻有序的重要手段,曹端波教授认为许多婚姻规则和习惯法都是在迁徙途中制定的[9]。傅慧平、张金成则认为对婚姻之亲及其社交本质的认识是清水江苗家各种婚姻规则产生的观念基础,亦即其婚姻圈形成的基础[10]。婚姻的缔结是在民族迁徙中注重社会关系的建构,增强家族势力而最终走出困境的重要法宝,所以清水江流域婚姻规则源于当地居民对姻亲网络和社会交往本质的充分认识而产生的。首先是对开亲规则的探讨。在清水江流域同姓不婚在很多地方已经得到证实,但这并不能完全否定同姓开亲的存在。在一个狭小区域内同姓开亲现象十分常见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规则[11]。马静、纳日碧力戈通过调查发现同姓开亲规则有:血缘家族不婚、结拜兄弟不婚、巫蛊信仰的禁忌通婚。因为血亲和族亲在清水江流域是明确被禁止在婚姻圈之外的,所以无论世居民族和移民,都严格遵循同姓不婚的制度,不能开亲[12]。因清水江流域认识到社交的本质,把结拜兄弟关系与血缘关系都看得很重要,所以结拜兄弟之间也不能开亲,如果结拜兄弟之间开亲,会视为不尊重对方,将会失去两个集团联盟。此外,清水江流域“河边苗”的姻亲网络则以“酒堂”为单位,对于清水江流域的河边苗来说,“鼓社”等同于酒堂,酒堂内部严禁通婚,而各酒堂之间可以开亲[13]。除了上述开亲禁忌之外,其他关系一般都可以开亲。其次是对婚姻圈的认识及其建构规则的研究。陶金华认为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中婚姻圈是一个叠加着文化、经济、地理等多重概念的研究范畴,而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等是决定婚姻圈伸缩的重要因素[5]67-76。清水江流域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开发,由于木材贸易的影响,外来文化的进入开始对传统社会形成巨大冲击。清水江流域的人为了巩固社会,因而强调家、家族、村寨以及姻亲网络,而这种固定化的姻亲网络就是构建婚姻圈的基础[14]。曹端波教授同样从姻亲网络视角来看婚姻圈的构建,认为清水江流域的苗族社会是建立在“家”及其姻亲网络基础上的社会共同体。婚姻是清水江流域苗人联盟和交换的重要社会关系,因此,各个“鼓社”之间构成了一个给妻者与讨妻者的姻亲网络,此婚姻网络又逐渐成为一个物资交换网络[15]。基于对婚姻圈的认识,可以把婚姻圈的建构方式概括为以下几种:首先以传统文化来构建婚姻圈,破姓开婚和姑舅表婚是清水江流域构建婚姻圈的最传统方式,且婚姻圈较为稳定[13]122-131。其次以服饰圈的特征来建构婚姻圈,清水江流域有一种现象:不同服饰不能开亲,同一婚姻圈的人一定属于同一服饰圈[13]122-131。第三是以地理区域为界构建婚姻圈,清水江流域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一些自然区域的聚落与附近的村寨天然具有婚姻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婚姻圈[9]72-81。第四以文化活动来构建婚姻圈,因清水江流域某些族群每到一定的时间就举行文化活动,文化活动圈便成为划定婚姻圈的标准。如苗族的芦笙节,每个芦笙场就是一个较稳定的婚姻圈。在此,曹端波教授也认为在迁徙以前,芦笙主要是为了联结婚姻集团[9]72-81。除此之外,清水江下游盛行以资源互动形式建构婚姻圈,如当人们把林木资源当作嫁妆,极大地促进了婚姻的缔结,人们对生态资源的占有、认识和争夺等行为也重构了当地人的婚姻圈[5]67-76。除此之外,对其特点也进行了总结归纳。婚姻圈的建构规则具有独特性,使得婚姻圈具有自己的特征,马静、韦秀勋通过清水江流域苗族婚姻的个案将苗族婚姻圈划分为三级:以村内婚和邻近婚为一级婚姻圈;省内婚属于二级婚姻圈;省外婚属于新的三级婚姻圈[16]。付慧平、张金成认为清水江流域苗族婚姻圈具有以下特征:基于服饰、语言、礼物等传统习俗影响下的支系性特征,基于地理位置及市场影响下的地域性特征,基于鬼蛊类信仰习俗影响下的封闭性特征[17]。(三)婚姻习俗产生原因的研究。清水江流域的独特婚姻习俗是当地民族对于该地文化生态的适应,是当地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调适。关于清水江流域婚姻习俗产生的原因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社会遗留因素。如苗族姑舅表婚的特点是舅舅家的儿子对姑姑家的女儿享有优先权,而且舅舅对姑姑家女儿还具有婚姻嫁娶的决定权和成长监护义务,而舅权之权威是母系社会的历史遗留。陶金华认为,舅权对婚姻的影响较大直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舅权对当地传统婚姻占据主导作用,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直接体现为其对社会秩序之维护,因舅权既可以协调夫妻关系,而且当夫妻关系破裂时可以帮助女方挽回婚姻或者保证财产安全[5]67-76。清水江和榕江流域虽盛行姑舅表婚,但禁止姨表通婚。舅权本身也是一种母系氏族社会的残留,姑舅表婚应属于古代氏族内婚制的一种文化遗留。二是宗教信仰因素。清水江流域普遍存在有鬼蛊信仰,而信仰规训着人们的行为。傅慧平、张金成通过鬼蛊禁忌形式来研究清水江流域苗侗婚姻,认为鬼蛊通过划分不同的联姻群体使地方婚姻和亲属关系呈现出层级状态,以禁忌形式深刻影响着区域内婚姻选择。如婚姻观、婚姻行为以及联姻范围等,成为清水江流域内苗侗婚姻选择中的一种制度性规则[10]50-54。三是社会交往因素。受社会交往因素最大的清水江流域婚姻圈的建构,这种社会因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需求不断增加而产生的。如清水江流域苗族具有自己特有的婚姻圈层,他们的婚姻圈是伴随着社会的交往方式而形成的,诸如礼物的交换、市场的形成、文化的浸染等[10]50-53。四是宗族因素。婚姻原本是男女双方之间的事情,但清水江流域的民族更加注重宗族因素,因其分属于不同的宗族,故婚姻之事当为宗族之事,故婚书中常出现“凭亲族、房族人等称谓”。如王凤梅以婚书为突破口考察了清水江流域宗族对婚姻关系的作用,既从婚书中妇女冠名和书写、婚书书写纸张与当事双方宗族关系、婚书宗族性称谓表达方式等方面彰显宗族的特性,也从由长辈或男性主婚方面凸显宗族性。此外,在婚书用纸的形式上,用颜色区分性别,潜在地表达男方宗族的主导地位[7]77-82。这些都表明宗族对婚姻习俗产生深刻影响。
二、关于清水江流域婚姻习俗变迁及其原因研究
流域综合治理研究论文
一、铁炉沟小流域基本概况
铁炉沟小流域位于丰都县新县城所在地,地处三峡库区中段腹地。根据该流域治理前的1994年统计数据显示,流域总人口17034人,土地总面积35.5km2,其中水田916.47hm2,坡耕地662hm2,林地775.6hm2,荒山荒坡347.87hm2,水域168.6hm2,其它679.46hm2,森林覆盖率为21.85%。该流域原有水土流失面积19.94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6.17%,其中轻度流失5.32km2,中度流失7.94km2,强度流失5.9km2,极强度流失0.74km2,剧烈流失0.04km2。年土壤侵蚀量8.93万t,侵蚀模数2864t/km2·a,直接入库泥沙量约3万t。
铁炉沟小流域新县城建设区规划用地9.3km2,建设用地6.56km2,人口7.9万人。工程开挖土石方总量534.21万m3,工程回填利用土石方量454.17m3,弃方80.04m3,工程水土流失总量达163.56万t。该区以主体工程冲沟改造兴建的排洪渠为轴线,以后缘截洪沟构筑“围城”防护屏障,以弃渣挡墙、冲沟治理、道路防护和建筑组团的点、线、面以及拟建的长江防护大堤相结合建成综合防治体系。
以丰都县水土保持生态园区为中心的该流域新县城建设直接影响区,位于建设区后缘至450—520m的高程,主要冲沟上游源头的单面坡集雨区,面积8.46km2,人口4056人。出露地层为砂溪庙组,以紫色土壤为主,风化严重,地表物质松散,地面坡度多为15°—20°间,水土流失强度高,直接威胁新县城的安全。该区以坡改梯、植物措施和坡面截面排水工程为主,实行水土保持综合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后缘坡面水土流失对新县城建设的影响。
铁炉沟小流域农村综合治理区面积17.74km2,人口8512人。地表岩性松散,地形起伏变化大,山高坡陡,坡长1km—3km不等,前缘坡度3°—8°,后缘坡度10°—20°,植被稀少,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207.8mm,降雨集中且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该区以水系道路、坡改梯工程为主,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并重,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二、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的含义
太湖流域治理分析论文
一、太湖流域工程治理现状
1987年国家计委批复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方案》)中,流域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以解决太湖洪水出路为重点,通过加高、加固环太湖大堤,出湖口门建闸控制,增加流域调蓄洪水能力;开辟太湖洪水外排骨干河道,洪水归槽洪涝分开;加大直接向长江引、排水能力,洪水期减少入太湖洪水量,枯水期引长江水补充流域水资源不足;开辟直接向杭州湾排水通道,分泄黄浦江上游洪水;疏通内部骨干河道,建立高低分片控制等工程措施,使流域初步形成防洪、排涝及水资源补给的骨干调度体系。治太工程包括望虞河、太浦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11项流域治理骨干工程,工程从1991年开始实施,总投资97亿元。当前,流域重点骨干工程已完成2/3,望虞河、太浦河、环湖大堤、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已基本完成,太湖防洪出路已经打通。
二、当前流域治理的新课题
(一)流域总体防洪标准需进一步提高
经过“八五”、“九五”近10年的流域工程治理,太湖流域的防洪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充分利用太湖调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体系的框架。
治太骨干工程建设过程中,流域遭遇了1995、1996、1998年的3次常遇洪水及1999年流域特大洪水,已建工程均发挥了应有的减灾效益,合计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达156亿元。特别是1999年流域特大洪水,太湖创历史最高水位5.08m,通过流域合理调度及全力防汛抢险,治太骨干工程直接减灾经济效益达92亿元,是1991年开展治太骨干工程建设以来资金投入的两倍。实践证明《总体规划方案》所确定的治太工程布局是科学合理的。
县长在流域污染防治会讲话
同志们: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处于境内最下游,不仅承担供给下游及首都北京丰沛水源的任务,还要竭尽全力保证我市出境水质达标。因此说,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工作,既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的现实需要,也是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政治需要。
首先,要充分认识流域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部,我县230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均为流域。尤其干流和县河、滔河、清油河等一级支流沿岸人口和土地相对比较集中,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全县农业主产区和工业集聚区,污染防治和水生态治理工作任务极为艰巨,既事关“一江清水送北京”的水源质量,又事关沿线群众的生活饮水安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和看待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
其次,要充分认识流域污染防治的紧迫性。近年来,我们先后启动实施了“丹治”一期、二期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县河流水质距离国家要求(流域水质不能低于Ⅱ类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县部分河段仍不达标。国家要求,中线工程明年正式供水,任务底线和时间底线已经明确,搞好污染防治的任务十分紧迫,已经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懈怠。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紧紧抓住污染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力度整治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确保出境水质稳定达标。
第三,要充分认识流域污染防治的艰巨性。当前,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突出困难:一是思想认识上,我县少数企业对污染治理的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投入不足;二是设施建设上,县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因管网配套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未来几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将呈递增之势,全县污染防治的任务和压力将会更大。要顺利实现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铁腕治污,铁拳执法,铁面问责,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确保我县出境水质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新河流域生态综治讲话
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志们新流域综合治理。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加快推进新流域综合治理,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也是一次再动员、再部署的会议,为期一天的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现场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推进新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对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刚才,以学同志通报了新流域综合治理和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市水利局等6家市直单位和区作了表态发言。上半年即将结束、各项工作非常繁忙,七一”即将到来、各种活动较多的情况下,花一天的时间,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等一会,书记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先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实施新流域综合治理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是责任所系。新流域覆盖三区四县,第一。面积超过全市的50%受益人口超过120万,赖以生存、赖以发展的重要源泉,母亲河。爱护新保护母亲河,各级各部门和我每一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又地跨皖浙两省,的正源和源头地。保护好新为整个下游地区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我要求,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政治任务。副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作了重要批示,所以我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好。
这是发展所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要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第二。就必须做好、做活新这篇文章。当前,新综合治理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政策层面讲,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为加快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从资金层面看,书记的直接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两年多的工作,终于争取到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各部门各区县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要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推进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以实实在工作,去取得实实在成效。
流域环境综治策划书
为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我市经济企稳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根据上级环保部门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我市2011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
一、整治目标
(一)空气质量指标:全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以上,综合污染指数进一步下降,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地表水质量指标:地表水生态补偿考核断面达到相应的考核标准(扣除入境水质影响)。
(三)集中式饮用水质指标: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完成乡镇饮用水源地划界、立标工作。
(四)污水处理指标: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中水回用率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