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2:10: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流行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传染病流行病学防制论文
提要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强度;传染病的防制办法(综合办法、主导办法);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消毒。疾病监测。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和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摘要: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功能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把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办法,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论文
提要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两个影响因素(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疫源地、流行过程、流行强度;传染病的防制措施(综合措施、主导措施);预防接种、计划免疫;消毒。疾病监测。
案例某县C村共有64户,351人。某年6月1日至7月5日共发生腹泻病人252例,罹患率高达71.79%,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为2个月,15岁以上的罹患率为68.12%,15岁以下为78.69%。主要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病程短暂,一般3~4天即恢复健康。经调查全村351人均饮用井水,全村有7口井,多数人饮用1号与2号井水,饮用者罹患率为77.81%;而饮用其他井水者为2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48.8、P<0.01)。病前有饮冷水习惯者罹患率为81.45%;无此习惯者仅为39.5%,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50.9、P<0.01)。于发病后10天采水样,从水源中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
你认为这次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流行面貌呈现什么型?它的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进行病因学调查?怎样控制及消灭这类腹泻病?(摘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1,12(5):319)
第一节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在人群中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染途径和对传染病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统称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环节,当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时就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有助于制订正确的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
畜牧局动物疫病调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规范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职责分工
(一)县畜牧水产局负责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制定和全县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全县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确定专人负责,设立县级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组,承担技术指导和现场调查,汇总全县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数据,开展分析评估,组织起草流行病学调查评估报告。配合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县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各乡镇、开发区要依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方案,同时要做好辖区内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评估工作,定期报送流行病学调查信息。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农牧发〔2021〕11号)要求,重点开展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鲁氏菌病、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6种优先防治病种,以及非洲马瘟等重点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血吸虫病、牛结核病、狂犬病、牛结节性皮肤病、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等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各县(市)区要抓好落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春秋季集中免疫监测工作,科学评估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疫苗免疫效果。
二、基本原则
(一)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各县(市)区要根据本辖区动物疫病流行特点、防控现状和畜牧业生产等情况,科学制定监测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临床巡查和疫病报告,逐步探索将动物诊疗单位和养殖场(户)执业兽医诊断报告等信息纳入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体系,全面获取动物卫生数据,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报告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二)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强化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协同性,一旦监测发现下列情形的,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一是发现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发生改变的;二是发生或疑似发生外来动物疫病、新发动物疫病或已经消灭疫病的;三是发现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出现明显变化的;四是在较短时间出现大量动物发病或不明原因死亡,且扩散较快的。
动物疫病卫生管理工作交流
督促流调工作人员按时完成每月的流行病学调查任务,所涉及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落实专人和有关工作经费。并按时上报相关信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负责流调点的设置、流调技术培训、收集和分析流调信息,形成每月流行病调查报告,并按时上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对每一个流调点不定期到现场进行督查、核实,以保障全区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全面完成。
确保调查信息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区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切实提高科学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根据《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市年市级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动疫控发[]4号)和《市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试行)等要求,现将有关事宜交流如下:
一、充分认识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也是掌握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和提高科学防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是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内容,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是动物防疫法》赋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区被定为市级动物疫病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区县。为此,各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农业服务中心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职,落实人员及相关经费,切实做好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建立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坚持三定工作原则。
从事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定人:各点落实一名责任心强、具有兽医专业学历及兽医师以上职称和具有丰富的兽医临床经验的兽医职工。
兽医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当前全球兽医职业面临严峻的动物和人类公共卫生健康挑战,培养更为全面的职业型兽医人才成为关键。兽医流行病学以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动物群体疾病防控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兽医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兽医流行病学在职业兽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问卷调查、反馈评估、创新教学手段等方法,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职业教育兽医人才培养中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建设提供了一定思路。
关键词:兽医流行病学;课程建设;职业兽医;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畜牧业高度集约化生产模式快速发展,兽医实践重点已由动物个体转向动物群体,这也增加了大规模疾病暴发的潜在风险,大规模疾病一旦暴发将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疾病风险的复杂变化和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标准要求,导致兽医职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2]。兽医流行病学是一门综合性方法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群体性疾病问题,以整合各种技术和疾病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研究流行病学能力成为新时代职业兽医必备技能,也亟须我国加强和深化兽医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提升兽医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便服务于生产一线和基层防控工作。为适应行业及社会对畜牧兽医类应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自2010年起,面向畜牧兽医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大专生开设了兽医流行病学基础课程,经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兽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当前动物疫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帮助回答:群体为什么发病、怎样发病、发病过程如何、发病时间及地点、疾病严重程度、危害范围、防制对策及其效果怎样等一系列问题。从多年实践情况来看,兽医流行病学主要承担了六大工作任务,包括探索病因及风险因素、描述疾病分布、实施疾病监测、提出疾病防控对策、评估疾病防控效果、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实践工作中最常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动物的健康状态和一切可能影响其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有助于理清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确定病因,研究对策,评价经济影响。通过风险分析和模型构建,实现疾病预测、防控措施改进、动物健康和生产力评估。最终以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为依据,通过科学的决策制定,实现最佳预防和控制动物疾病的目的。
2兽医流行病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意见
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方案》(卫规财发[20**]448号)、《卫生部关于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通知》(卫人发[20**]114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中农村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卫办农卫发[20**]15号)等有关文件规定,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在征求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司局以及地方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指导意见》,对开展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培训、乡镇卫生院院长培训和村卫生机构人员传染病基本知识培训的目标、内容等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培训大纲,认真组织实施。
第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培训
一、目标要求
(一)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基本诊疗和预防控制技能;
(二)掌握正确识别和转运常见传染病病人和(包括传染病疑似病人)的相关技能;
(三)掌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相关程序和管理知识;
市区手足口病防疫方案
1总则
1.1总体目标
为认真做好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能力,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1.3编制依据
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阳市报告的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其发病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信阳市肺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发病率差异的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截至2月24日,信阳市累计报告274例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发病率为4.25/10万。每日新增确诊和尚有疑似病例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2月4~5日和2月3日达到峰值。确诊病例数在1月25~26日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确诊病例累计发病率,罗山县(7.68/10万)和浉河区(7.19/10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χ2=57.81,P<0.001)。所有确诊病例中,输入病例134例(占48.91%),有武汉暴露史的占比由最高时的76.39%下降到11.76%;本地病例140例(占51.09%),占比逐渐从20.83%上升到76.47%。结论信阳市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后期疫情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继续落实好村镇、社区、工作场所等为单位的肺炎病例的发现和处置,防止疫情反弹。
关键词: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确诊病例
2019年12月份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数起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后被证实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1],该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3]。1月20日我国将其命名为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肺炎),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信阳市作为武汉出省向北通道的重要城市和屏障,南部的浉河区、罗山县、新县、商城县与湖北省接壤,返乡人员和物资等流动规模大,面临输入疫情的形势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信阳市肺炎发病的流行特征,旨在为疾病的防控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从国家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和信阳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网站收集信阳市肺炎的疫情数据,包括确诊、疑似、重症、治愈、死亡等情况。收集信阳市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调查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取病例的暴露史、流行病学关联资料。1.2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截至2020年2月24日信阳市肺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使用Excel2016、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结果
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简称布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疾病。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布病在吉林省流行历史较久,危害严重[1]。我省布病疫情从1995年开始回升,人间布病疫情呈逐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02年以后,布病疫情急剧上升。为更好的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根据近年来吉林省布病疫情的实际情况,2007年在全省9个市(州)设立12个监测点。现将监测点的疫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监测点布局
根据监测工作需要,结合吉林省布病监测实际情况,2007年选择洮南、白城市洮北区、长岭、乾安、双辽、梨树、辽源市区、梅河口、靖宇、敦化、磐石、农安等12个县(市)开展布病监测工作。
2监测对象与方法
2.1对象监测对象主要是固定监测乡(镇、场)的7岁以上和60岁以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和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其他非固定监测乡(镇、场)也要调查部分重点人员,以供疫情分析。
2.2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