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1:02: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流通环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降低流通环节损耗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宁夏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配送组织现实模式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特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物流系统由物流主体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个分系统组成、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功能不健全、物流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但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以生产基地为主体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以储运业为主体的第三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以储运业为主体的第三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就宁夏特色农业物流系统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综合物流系统发展趋势和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业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宁夏经济发展实际的特色农业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关键词】物流系统;配送模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产品物流特别是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更为密切的鲜活农产品物流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对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深入进行研究。尽管发展迅速的工业品物流模式能为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立与发展能提供较强的借鉴意义,但长期以来,理论界缺乏对区域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专门研究,在实践中又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使得鲜活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严重滞后。因此,如何针对宁夏省的自身特点设计出高效的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配送模式,对于降低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鲜活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宁夏省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
从理论上讲,物流系统由物流主体系统、物流作业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个分系统组成。其中,物流主体系统主要包括鲜活农产品生产主体(在我国主要指农户),鲜活农产品经营主体(包括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贩销户,农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比如连锁超市便利店等)。物流作业系统是指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的种种技能和技术,保证生产据点、物流据点、配送路线的正常运作,以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是指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信息通畅的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提高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
流通环节食品放心消费构建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巩固“放心消费保护行动”成果,落实全县工商系统重点工作目标,确保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不出问题,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使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市场巡查的一些难题得到有效化解,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食品经营户的自律意识得到全面加强,消费者的防范水平和监督能力明显提高,全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得到广大消费者、各级政府的充分认可,实现流通环节食品消费安全、放心的目标。
1、食品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工商严管、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经营户有照经营率达到98%,其中集镇达到100%。
2、食品消费安全得到有力保障。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得到坚决打击;有完备的应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因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引发的重、特大事故控制为零。
3、食品经营户自律意识全面提高。食品经营业主普法教育面达100%,全面建立和落实自律制度。食品批发市场和食品批发户、超市100%建立销售台帐,食品零售户100%留存可追溯的进货台帐。
工商局流通环节监管调研报告
一、今年以来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印发<全国工商系统流通环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在以往对食品经营户实行“一书两帐”监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方法,不断修改完善《绿春县工商局市场巡查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食品市场巡查制度》、《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一)、基本情况
_、截止目前,全县共有_个乡镇__个行政村,食品经营主体___户,其中食杂店___户。
_、截止目前,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___人次,出动车辆__辆次,检查食品经营户___户(次),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__件,收缴罚没款_._万元,取缔无照经营户_户,没收不合格食品___公斤,涉案物资价值_._万元。
(二)、具体做法
食品安全监管流通环节调研报告
由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上接生产环节,下联消费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要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和跟踪防范,更要强化食品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执法,经过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虽然总体形势好转,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些地方和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食品质量和经营秩序不规范问题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和无着无证经营食品的问题尤为突出;食品市场监管手段,尤其是质量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监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和源头治理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制体系建设和落实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通过几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市场秩序多年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已经触及,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治本的任务仍然繁重。从食品市场违法违章行为发生的特点看,由于受利益机制的驱使,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案件易发多发,变换花样,禁而不止;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市场行为固有的短期型和盲目性的克服,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都决非旦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贯穿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过程;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来看,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内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的国际问题;从食品自身的安全性能而言,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正如吴仪副总理在总局呈报国务院的《关于2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工作抓得不错,望再接再厉。食品安全永远要抓下去,丝毫不能放松。
二、农村食品安全是监管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地区
从目前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最艰巨的任务及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从经营主体来看,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点多分散、涉及人员众多面广、监管任务繁多重大。从查处违法行为来看,去年查处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占全国的90.46%,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占全国的52.09%,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件发生在农村。从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和执法手段来看,农村执法人员很少,农村基层工商所建设滞后,执法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等一些原始手段上。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农村食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三、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和治理
从食品安全全局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涉及内容复杂、政策性强,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成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从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问题来看,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贫困人员,其经营收入往往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有的检查时或关门或逃走,有的取缔后另起炉灶,有的强行取缔时,则会形成“寻求生存权”与“履行职责权”的对抗,极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成为困扰各地的一个社会难题,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流通环节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2014年,流通环节食品监管工作将按照省、市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整体部署,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为目标,在深化治理整顿、强化和规范监管执法、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努力开创我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一、推进监管执法能力建设,为提升食品流通监管水平提供保障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培训和装备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高全局监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确保监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熟悉和掌握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知识,夯实监管工作基础。积极争取上级和县政府财政支持,稳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预算经费。按照适用适宜的原则,努力配齐必要的快速检测、执法监管设施设备,解决监管履责需求。强化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联系点建设,抓重点,树典型,及时总结经验,稳步推广,延伸监管触角。
(二)建立完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绩效考核规范。制定《县2014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绩效考评办法》,围绕食品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责任制和食品药品监管所监管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考核标准,推动监管责任有效落实。
(三)完善督查考评机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与食安办督查考评机制相结合,建立一季一督查一考评制度,实行定期对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进行督查考评;完善督查检查方式,综合采取定期督查、交叉互查、专项抽查等形式,加强日常督查检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和责任落实。
二、推进食品安全日常监管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依法行政水平
食品流通环节安全保障方案
为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0〕17号)和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的部署,深入推进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现就201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落实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安排,切实落实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系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的要求,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以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为目标,巩固已有的专项整顿成果,在深化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日常规范监管、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机制手段、提升执法效能上狠下功夫,深入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全面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顿工作任务和重点
各级工商机关要在巩固去年整顿成果的基础上,继续集中执法力量,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解决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圆满完成国务院部署的2010年整顿工作安排和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涉及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的各项任务。
(一)认真开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各级工商机关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总局《关于食品流通许可证印制发放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认真开展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专项执法检查。按照“谁登记、谁规范、谁负责”的原则,分别由各级食品流通许可、注册登记机构依法实施;按照“谁监管、谁清理、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工商局统一部署和督查,由县级工商局组织,基层工商所采取逐户排查等办法依法实施,对发现存在食品主体准入方面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按照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工商机关各职能机构的职责分工,依法查处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
流通环节食品检测问题及处理策略
摘要:食品安全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检测部门必须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在食品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检测,而在流通过程中检测工作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对流通环节中的食品检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流通环节;食品检测;处理策略
目前,食品生产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其生产效率迅速提升,但在生产过程中很可能在食品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在流通环节中,很可能受到化学污染,若不对其进行检测,食品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的检测,确保流入市场的食品未受到污染,为人们提供安全的食品。在检测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并积极落实,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1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市面上所有食品的最终目的就是流向市场售卖,在其中需要经过多次检测才能投放在市场中,在流通环节中食品一旦存在问题,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食品企业的形象,流通环节中的食品安全暴露出流通环节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流通环节是检测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工序[1]。
2流通环节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流通环节食品一户多档研究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我国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食品事件”,引起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作为负责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笔者认为:做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食品经营者自律、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一户多档”制度的建立,是增强食品经营者自律意识,规范其经营行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在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业户中实行“一户多档”制度意义深远,十分必要。
一、目前流通环节食品经营现状
众所周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状况城市好于农村,大型食品商场好于中小型食品商店,固定有营业执照的食品经营业户好于游动商贩,所以工商行政部门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在此侧重分析一下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食品经营者具有的特点。主要是:一是经营者成份复杂,素质参差不齐,自律意识差;二是消费群体层次相对不高,法律知识较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三是受经济收入影响,重便宜轻质量现象严重,给不合格食品留下生存空间;四是监管对象点多面广,游动商贩多,监管难度加大;五是监管手段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工商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在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业户中,重点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大力推行了“一户多档”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有效地促进了监管职能到位。
二、“一户多档”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户多档”进货票证登记备案制度(简称“一户多档”食品监管制度或“一户多档”制度)。即在流通环节食品经营业户中,对不同的食品供货商分别建立档案进行管理的制度。其主要内容是食品经营者必须对每个食品供货商分别建立管理档案,通过索取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来确定供货商的合法主体资格;通过索取商品批次检验报告来保证商品的质量。具体来讲,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从本市范围内的生产厂、商、经销商购进商品的,必须索取厂、商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批次检验报告、发票或供货单;第二种是对从非厂家直供的供货商购进商品时,除索取供货商的证照和有效的进货凭证,供货商和销售商还要签订年度供货合同,载明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款和酬金、质量责任等事项,用法律形式明确供销双方的权力义务关系和食品质量责任。经营者将每个供货商的材料一一建档,并且把每次供货的有效凭证固定在该供货商的档案里分类管理,对索取的票据实行一月一装订,归档备查。
三、建立“一户多档”制度的必要性
流通环节食品监管意见
2013年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立足四大体系建设,围绕促监管履职和抓主体责任两大主题,效能与规范并举、创新与基础并重,全面完善以工商文化支撑的食品安全监管团队为主体,以食品安全诚信自律体系和食品安全执法监管体系为两翼的双重监管模式。”主要措施是“巩固五个基点,打造四个亮点,解决三个重点,破解两个难点”。
一、巩固五个基点,实现长效监管
(一)强化主体准入管理。坚持实质审查,严格按照法定条件、程序和有关规定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严格按照《市食品流通许可证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做好许可档案管理,开展许可数据质量与许可档案管理培训与大检查。加快建立网上培训平台,探索多元化培训机制,实现食品经营者百分百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坚持分类准入,强化对乳制品、散装食品以及食品批发、现做现卖等重点经营单位的准入管理。做好对食品经营者食品流通许可证即将到期换证工作并适时提醒。
(二)强化日常巡查监管。立足“依法、规范、高效”,研发和运用食品安全电子监察系统,对基层监管干部实行电子绩效管理,做到巡查有序、监管留痕、不留盲点、奖惩有据,督促基层监管干部依法履职,形成争先创优、奖优罚劣的考核机制。完善食品实地巡查机制,利用工商移动执法终端和二维码技术,按照基层工商所规范化建设要求,建立列表式电子巡查方式,实现精细化监管。
(三)强化违法行为查处。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行动,从快从严从重查处食品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有过必究、有案必查、有源必清”。开展专题执法活动,以一季一品的方法实施,全面完成政府和上级局部署的专项整治任务,提高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厉打击源头性、系统性问题食品,加大对不按规定退市或销毁问题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力度,力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和新型案件。严格执行通报制度,及时移交、移转相关案源。开展食品案件理论研究,对近年食品案件进行梳理和归纳,指导规范食品违法行为查处工作,力争全年查处的违法食品案件质量、数量双提升。
(四)强化主体责任回归。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对经营者提出的十项自律制度要求,出台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以食品安全“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依法规范地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票证通”工作,通过一年的规范整改,力争溯源系统覆盖全市流通食品95%以上,溯源准确率9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县(区)成立食品流通行业协会,发挥食品流通行业协会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对经营者教育培训工作,坚持“建设一个,辐射一片”工作方针,制定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创建标准,开展创建等活动,实现年内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店超百家。
食品监管流通环节问题分析思考
由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上接生产环节,下联消费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要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和跟踪防范,更要强化食品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执法,经过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虽然总体形势好转,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些地方和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食品质量和经营秩序不规范问题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和无着无证经营食品的问题尤为突出;食品市场监管手段,尤其是质量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监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和源头治理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制体系建设和落实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通过几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市场秩序多年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已经触及,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治本的任务仍然繁重。从食品市场违法违章行为发生的特点看,由于受利益机制的驱使,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案件易发多发,变换花样,禁而不止;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市场行为固有的短期型和盲目性的克服,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都决非旦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贯穿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过程;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来看,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内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的国际问题;从食品自身的安全性能而言,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正如吴仪副总理在总局呈报国务院的《关于20*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工作抓得不错,望再接再厉。食品安全永远要抓下去,丝毫不能放松。
二、农村食品安全是监管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地区
从目前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最艰巨的任务及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从经营主体来看,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点多分散、涉及人员众多面广、监管任务繁多重大。从查处违法行为来看,去年查处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占全国的90.46%,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占全国的52.09%,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件发生在农村。从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和执法手段来看,农村执法人员很少,农村基层工商所建设滞后,执法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等一些原始手段上。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农村食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三、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和治理
从食品安全全局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涉及内容复杂、政策性强,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成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从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问题来看,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贫困人员,其经营收入往往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有的检查时或关门或逃走,有的取缔后另起炉灶,有的强行取缔时,则会形成“寻求生存权”与“履行职责权”的对抗,极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成为困扰各地的一个社会难题,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实施社会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