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0:20:0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留守学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留守学生

中学关爱留守学生安排

留守学生问题非常严重,校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推广和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具体行动;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为落实县局关于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主要目标

深入调查调查,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全面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我校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工潮涌动,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外出,而只能寄居在亲戚朋友或老师那里,成为了“留守一族”。据教育部门对全县78所中小学的普查结果发现,全县共有近2万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而在校园暴力、迷恋网吧、早恋等“问题”学生中,“留守”学生占80%左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其心理的健康成长面临着许多问题,随之引发的大量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调查分析

笔者对西周镇镇中心小学调查了解到,全校1132名学生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学生就有128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1.4%。其中有93名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占73%。孩子的寄居生活在三年以上的占69.4%,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1、为了摸清这些“留守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西周镇镇中心小学曾对4—6年级的72名“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几组数据。

①86%的学生承认跟监护人顶嘴,理由主要有监护人唠叨和不被监护人理解,二项合计占70%。

查看全文

学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学生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结合我校留守学生成长状况及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留守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关爱留守学生,在我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各科任教师任成员,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查看全文

团委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计划

一、目的意义

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以帮助留守学生(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学生(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关爱留守学生(儿童)为重点。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学生(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学生(儿童)的有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学生(儿童),构建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模式,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促进留守学生(儿童)健康地成长。

二、实施范围

全镇各级各部门

三、方法步骤

全镇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从2013年9月全面启动,长期坚持开展,并于2014年9月进行年度总结。

查看全文

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困境及突围

摘要: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几乎成了教育关注的盲区。在高职阶段,由于儿童期家庭教育缺失、亲子沟通缺乏而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影响并未消除,而与父母继续分离、叛逆期出现的叛逆心理则更为严重。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职业院校的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部分缺失、父母关爱依稀遥远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是学校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宿迁地区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作为样本,探索解决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

越来越多学生因儿童期甚至现阶段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与父母分离,教育缺失,亲子沟通缺乏而带来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专家关注的目光只限于16岁以下的儿童,忽略了已经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几乎成了教育关注的盲区。其实,他们儿童期家庭教育缺失,亲子沟通缺乏而带来的心理影响并未消除,而现阶段与父母继续分离,叛逆期出现的叛逆心理则更为严重。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职业院校的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部分缺失、父母关爱依稀遥远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是教育者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宿迁地区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作为样本,探索如何解决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类型

课题组选取江苏省宿迁市三所学校、连云港市两所学校等五年制高职校612名“留守学生”作为样本数据,对“留守学生”家庭监护情况实施调查。据统计分析,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三种。1.隔代监护型。这种类型占89%,即由长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监管的方式。而长辈教育又有以下四类。第一,过分关注类(占86%)。即溺爱,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生活上有求必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留守学生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都让长辈包揽了,在正常环境下可以锻炼的独立能力,统统被长辈们取代了。第二,过分监督类(9%)。像警察一样事事监督,常常检查。如此,大大滋长了留守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甚至产生对长辈家长的敌对感。第三,严厉惩罚类(4%)。这种沿袭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严厉到近似苛责,对孩子动不动就是批评、责罚,而少鼓励和奖励,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第四,民主、温暖和理解类(1%)。拥有这类长辈家长的1%的高职留守学生,是多么的幸运。他们虽然父母的爱缺席,但他们依然快乐阳光的成长,懂得努力和感恩。2.亲朋监护型。这种类型占7%,即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叔伯婶子、姑舅甚至要好的朋友照管。亲朋们往往是代管,像对待保管的物品,感情投入不足,托管有余,通常是只在意被监管者的安全问题和物质上的满足。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好给孩子的父母一个交代,而对于高职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很少关注,甚至不闻不问,留给高职留守学生寄人篱下的落寞感,从而使其变得敏感多疑,诱发很多消极情绪,如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甚至胆小懦弱,不爱说话,自我封闭,在与人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障碍。3.自我监护型。这种类型占4%,即由于没有上述的两种条件,或其他种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交给了高职留守学生自己,其实这些孩子几乎和孤儿无异,可以说是“事实孤儿”,哪里还去谈什么家庭教育?这类学生的人格缺陷尤其严重,容易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是对学习和家庭极端不负责任;给别人带来麻烦或造成危害时不仅不会自责,甚至认为理所当然;严重的自卑让他们形成回避型人格,典型的就是社交无能,否定自己的一切,为了避免尴尬,而拒绝一切活动。更甚者是那种边缘化人格,具有毁灭性特征和自杀等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沟通的高职留守学生占到88.2%,其中通话时间仅在3分钟左右的达到53.5%。高达64.8%的学生,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与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高职留守学生甚至与父母没有任何的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这些高职留守学生也很少愿意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凡此种种,表明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的确堪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成长需要满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递进性的满足,即人类需要先满足最低级的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高职留守学生因多种原因造成家庭教育面临缺失和不当,在这些需要的满足上自然会出现诸多问题,让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陷入困境。

二、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困境

查看全文

医学生服务留守儿童的方式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数额不断攀升,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怀,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偏差、心理不健全、情感淡漠、安全状况差以及道德严重滑坡等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心,在知识、情感诸方面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帮扶。

【关键词】医学生;帮扶;留守儿童

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点达53万所,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88%,在校学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尤其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偏差、心理不健全、情感淡漠、安全状况差以及道德严重滑坡等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心,在知识、情感诸方面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帮扶。

一、“一对一”学习帮扶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却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必须是要得到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事实去斐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导致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辅导,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作业错误百出,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医学院校的志愿服务者,可以就近选择农村中小学,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一帮一”结对助学,医学生为留守学生答疑解难,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距离较远的学校,医学生可以定期去辅导,也可通过信函、手机短信、飞信彩信、QQ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受助人建立紧密联系。

二、亲情关爱心灵帮扶

查看全文

“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行动综述

“留守学生”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学生之家”、“青年之家”的共青团组织,理所当然应该在这方面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牵线搭桥作用。为此,今年以来,共青团南部县委创造性地开展了“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关注,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初衷:为什么要开展“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行动

(一)构建和谐南部、建设和谐库区的需要。“打造丘区强县、构建和谐南部”是南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题。作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要实现南部社会的和谐,重点在农村,难点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生产环境相当恶劣的升钟库区。没有升钟库区2万多名留守学生、10万群众的和谐,就没有南部农村的和谐;没有南部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南部社会的和谐。

(二)改变留守学生学习和生存环境的需要。20多年来,升钟库区10个乡镇、122个村、937个社、26282户、近10万名群众为升钟水库的修建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他们的良田沃土大多被淹,水进人退,从此迁往生产、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的高山薄地,“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用水难、用电难、增收难”等“六大难题”长期困扰着他们,目前库区群众的生活依然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一头猪、两只羊、三分地”成了他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生计,库区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下他们尚在学龄的孩子与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相依为命,学习与生活只能得到少许的关爱与照料,梦想与幼稚的童心难以真正得到释放,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学业失教、行为失控、心理失衡的”留守学生综合症。

(三)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作用的需要。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积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以助手和后备军的姿态,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生力军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尤其是省、市、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升钟库区扶贫开发的今天,共青团南部县委就更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主动帮助和关爱留守学生,加强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积极帮助他们走出精神的困惑和生活的艰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逆境自强,奋发有为。

二、做法:开展“四大主题活动”,让库区留守学生走入社会和公众关注的视野

查看全文

曾留守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及对策

摘要:曾留守大学生感恩状况虽总体良好,但存在感恩面狭窄、受助不感恩、感恩行为欠缺等问题。高校应利用大学期间学生自我认同的良好时期,通过感恩认知培养、感恩情感加强、感恩行为实践等方面切人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帮助解决多年“留守经历情结”的困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曾留守大学生;感恩;对策

留守儿童是我国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2013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1]。由于特殊的存在状况,留守儿童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进人高校,成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

1问题提出

1.1“曾留守大学生”的由来及“感恩”、“感恩教育”的内涵曾留守大学生是由留守儿童成长而来的,本文将在青少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有研究表明:“相比于非留守学生,曾留守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负性生活事件,也更易于抑郁。”[2]那么如何缓解呢?“感恩能有效缓冲负性生活事情对曾留守大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不利影响,增强个体的正性心理体验。”[3]因此,调研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探索对曾留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刻不容缓。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便利,得到内心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意志和行为”[4]。感恩,不仅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教学方式、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1.2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恩惠,克服自卑心理,减少负面生活事情的干扰,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是有助于曾留守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韧性以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升抗逆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三是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怀感恩之情、念相助之人、行感恩之举,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人生价值。显然,适时介入感恩教育利用大学期间自我认同的良好时期,切入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灵深入,完成多年‘留守经历情结’的困扰,促进心理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5]。

2调研开展

查看全文

剖析留守学生班主任管理形式特性

摘要:农村学校的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要想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就必须搞好班级的管理,而班级管理的核心又是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管理模式;因材施教

农村学校的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要想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就必须搞好班级的管理,而班级管理的核心又是班主任工作。

一、实施班级、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由于农村大多学生家长都外出务工,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留守生”,对他们的教育与管理更值得注意,以防出现管理“脱节”与“错位”现象,鉴于此,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中,必须适时与学生家长、学生监护人建立各种联系。同时,教育工作者必须付出更多的爱心,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留守生”的管理中来,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体会到“家”的温馨。

二、深入留守学生内部,进行全面了解,开展调查研究:

查看全文

财政局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小结

今年,我局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县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带领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积极行动,通过不同形式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切实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把财政干部职工的爱心送到了留守学生手中,使留守学生的父母、亲人们远在他乡能安心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中江劳动力输出的问题,促进了我县财政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他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对我县经济发展、做好扩权强县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求干部职工按财政工作的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尽心尽力为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相关文件文章,深刻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我们财政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根据人员变动调整了“中江县财政局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郑大明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由局行政政法事业社保股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财政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管理,并与玄武居委会和玄武派出所保持联系,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安心祖国的建设。

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留守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关爱留守学生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局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重大战略思想,以竭诚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一直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教育好、管理好、引导好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健康成长,密切配合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鼓励和支持青少年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文体、公益活动,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同时,教育引导留守学生不进入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等,使他们从小就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懂得珍惜和平,关爱他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荣辱观。

我局还利用县上组织各类健康有益、反腐倡廉、党的建设等活动的契机,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积极支持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号召大家自觉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并积极支持开展老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交心活动,加强沟通,促进了解,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局干部职工都积极支持留守学生工作,为他们的成长尽心尽力工作,不断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为做好留守学生工作添砖加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