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少年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0:16: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留守少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意见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财政局:
近年来,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增加。热情关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积极改善留守少年儿童的食宿条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新建一批学生食堂和宿舍,大力改善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生食宿条件”的要求,并把“改善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作为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着力抓好的10件实事之一。实施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以下简称食宿条件改善工程)、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着力抓好10件实事的通知》要求,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农村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遵循规律、按需建设”的要求,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努力适应留守少年儿童寄宿的需求;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促进留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更高起点上推进教育公平,着力解决教育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基本原则。(1)县为主体,省市统筹。县级政府是实施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责任主体。工程的实施由县统一规划设计、筹措资金、组织施工和质量管理。市负责复核工程规划,督查项目推进,组织项目验收。省负责全省工程实施总体规划和建设标准,协调工程进度,组织项目审批和抽查,制订工程建设经费补助和奖励政策。(2)科学规划,保证质量。要坚持规划在前,认真制订工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规范施工操作,按照抗震设防的要求建好学生宿舍和食堂,确保工程质量。(3)试点先行,点面结合。工程的实施要按照“试点先行、点面结合”的总体要求有序推进。20*年,先在苏北选择部分县(市、区)的公办农村初中进行试点,探索并积累经验后渐次推开。(4)按需建设,实事求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留守少年儿童的寄宿需要搞建设,坚持实事求是,按实际需要确定建设项目,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要求。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教育资源,提高工程实施的整体效益。(5)立足长远,构建机制。要按照建设、管理、使用并举的方针,通盘考虑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学校正常运转遇到的新问题,立足长远,健全寄宿制学校安全、卫生、日常管理等制度,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实施食宿条件改善工程的目标任务。20*年,在苏北5市申报的基础上选择22个县的公办农村初中开展试点,努力完成试点地区初中新增的宿舍和食堂建设任务,为家庭无监护条件、距离学校较远、确需寄宿的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安全的宿舍、卫生的食堂。2009年起,在苏北、苏中其他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初中继续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农村小学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的改善工作。
留守少年教育情况调研汇报
“留守少年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目标和构筑和谐社会使命的实现,目前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让我镇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健康的成长,镇团委联合镇中心小学对全镇农村留守少年儿童管理教育进行了一次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新农村建设中牵动千万农民工心灵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产生大都由于父母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或者城市没有给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而被迫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形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分离。通过调查,全镇共有145名留守儿童,其中75名学习上有困难,48名思想品德较差、思想有障碍。镇各级教育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和省市有关加强农村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保证“留守少年儿童”“一个不能少”的接受义务教育,遵循“优先照顾、优先教育”的原则,为“留守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适宜的成长环境。做到在学习上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上尽力排忧解难,心理上积极正确指导,促使留守儿童都能健康成长。
一、主要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摸准信息,建立“台帐”
首先,学校组织专人对“留守少年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确保对“留守少年儿童”现状做到五个清楚:一是清楚“留守少年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二是清楚“留守少年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三是清楚“留守少年儿童”的病史状况;四是清楚“留守少年儿童”父母的务工地、联系方式;五是清楚“留守少年儿童”第二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要求“留守少年儿童”所在的学校、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各执一份,做到心中有数。
(二)实行优先照顾
谈留守儿童与青少年教育策略
一、办教育培训班,培养合格家长
当地党委政府,各乡镇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要举办教育培训班,对各级党政领导、各乡镇办事处负责人、各居民委员会主要成员等进行专题教育培训,在他们之中进行家庭友爱教育,朋友亲情教育,同事互帮互助教育,儿女儿孙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引起全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本居民区范围内的家长及其监护人进行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学会教育儿女和儿孙,学会教育、引导周边的亲戚朋友,学会引导、教育周边的留守儿童及青少年,学会引导周边的家长及监护人,真正做到大家都会做家长,大家都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及他人的子女,成为名符其实的家长及监护人。
二、建教育活动站,吸纳留守儿童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许多多的儿童及青少年滞留在家乡上学或者游玩,未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各级党政,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因素,向建设养老院、敬老院那样建立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主要是用来接纳学校放假后无家可去的儿童及青少年,学校放假后不愿意回家在外四处流浪的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既没有读书又不愿意到父母身边的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等,给这些留守儿童及青少年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付让他们的心灵或身体又一个暂时的栖息之地。
各级党政应该将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的建立、管理与发展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进行常态化的建设与管理,将管理的效果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之中。国家在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的建立方面,应按一定比例进行长期投入,将这一投入纳入财政规划之中。各级政府应该从自己有限的财力中抽出一部分用于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的基础建设与维护,社会名流及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团或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为家乡建立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献计献策献力,社会各界人士应主动积极地向留守儿童活动站的建设进行有组织的募捐。
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一旦建立起来后,就应该全面收集本乡镇、本社区、本村委会所辖范围内留守儿童及青少年的现状,全面掌控这一部分人的信息,把他的一举一动纳入活动站的管理之中。其中,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诸如此类的事情都应该进行全盘的掌握。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应该加强与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当地党政、各社区、各村民委员会的联系,建立起一个全网络教育网。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活动站应坚强硬件投入,让每个留守儿童及青少年喜欢到哪里来,愿意到哪里来活动,把那儿当成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家庭。其中,包括游戏、网络、健身、娱乐、生活、住宿等。四、增强学校活力,留住未成年人学校是留守儿童及青少年心中的乐园,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圣地。作为不同类别的学校都应该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方法的探讨,从中找出具有实效性的教法,具有吸引力的方法吸引他们、感化他们。
留守少年犯罪特征及防控诠释
摘要:所谓农村留守少年,是指年龄在12-16周岁之间、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抚养的农民工子女。近年来,由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了缺乏父母关爱和照顾的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学业、生活、心理、亲情、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由此造成的留守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而社会对此尚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针对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有助于采取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措施和其他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留守少年;犯罪;原因;特点;预防。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务工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即由原来的短期的、季节性打工转变为相对较为固定的、长期的工作。这种转变,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固然是好事,但是,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是农民工在城镇还不能充分享有市民地位,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社会生活上都不具备全家移民城镇的条件和能力,因此,造成了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形成的农村特殊的少年儿童群体——留守少年儿童。他们普遍存在着学习成绩不佳、生活无人充分照顾、心理问题无处排解、亲情难以体验等问题,特别是由此造成的留守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学者警示,留守少年可能会成为被“毁掉的一代”,可能会成为国家新的不稳定因素,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这一状况尚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拟从农村留守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及预防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少年犯罪原因。
农村留守少年因为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乏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加之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可塑性大、自制力差、缺乏成人适当的约束和科学的引导,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1]。其犯罪原因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留守少年自身因素。
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现场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结近年来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发挥好少先队组织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同志专门向现场会致信,使我们倍受鼓舞。长期以来,中央有关部委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天有关负责同志还专程到会指导。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向各有关部门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各位领导、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向参与和支持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广大团队工作者、辅导员老师、志愿者及社会热心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诚挚的问候!
留守少年儿童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而产生的社会现象。目前全国共有留守少年儿童2000多万,他们在生活、学习中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对留守少年儿童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总理专门到农村看望留守少年儿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全社会都来关心留守少年儿童成长。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和谐社会建设成果。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为少先队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就近年来少先队组织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情况作一简要回顾,并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近年来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的回顾
针对留守少年儿童群体的现状,各级少先队组织按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工作理念,坚持教育引导与有效服务相结合,切实代表和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手拉手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竭诚服务留守少年儿童的现实需求。留守少年儿童长久与父母分离,有的还缺乏有效监护,亲情和关爱是留守少年儿童突出的需求。各级少先队组织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开辟工作渠道,为留守少年儿童送去了少先队组织、小伙伴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农村留守青少年缺失家庭关爱,“家庭—学校—村社—社会”这一完整的链条发生断裂,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陷入困境。要以系统性思维为基点,从个人、家庭、学校、村社、社会、国家等各个层面探寻相应的解决路径,改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存境况,解决其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帮助他们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关键词: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困境;解决路径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关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关涉怎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因此,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至关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但留守青少年的父母至少一人长期不在身边,缺少一定的家庭关爱。[1]这导致他们在思想、人格、心理、身体健康、交往等方面呈现出与非留守青少年不同的特点。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大多数都具有留守时间长、自我意识强、自尊心较强的特点。虽然留守生活提高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却没有提高他们改善环境的能力。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必然影响留守青少年在学校、乡村、社会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其中一部分人存在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等较一般青少年更加严重的问题,而且留守经历更容易使其产生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存境况不容乐观,留守经历已经深深地印在他们心中,对之后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不能说明留守青少年就是问题青少年,我们不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要根据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实际境况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引导、教育他们成长成才。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素质教育,要引导人形成良好品质和高尚道德,确立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正确态度。这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指导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民众对道德现象的敏感度,建立与时展相适应的道德知识体系,引导其养成修身、正己、自律、自查的良好道德习惯。[2]由此可见,思想道德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旨在提升青少年的知识水平、个人能力,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激励他们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之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增强他们抵御金钱、利益等各种诱惑的能力,做到明善恶、辨是非、知廉耻、分美丑,从而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时代新人。多次强调,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使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之林的基本保证。[3]换言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的认知过程、接受过程、内化过程,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要融入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校园建设、乡村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增强其思想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价值观认同、情感认同等,使之具有诸如诚实、尊严、慈爱、克己、互助、宽容、责任感、协作精神、群体观念、健全人格和对真、善、美的感受性等优秀品质。[4]这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立竿见影,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留守儿童”问题导向与积极导向综述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劳动力的大迁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农村老家,成为了“留守儿童”。据妇联进行的全国统计,我国留守儿童己超六千万。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国内至今仍未有统一界定,经文献整理,本课题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范兴华、方晓义、陈锋菊等[1]对留守儿童的界定,即“农村留守儿童简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其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家乡达6个月以上,由父母一方抚养教育或(外)祖父母、亲戚、邻居、同辈代为监护的儿童”。符合定义的这类在早年有过留守经历的儿童,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的标签也如他们不可逆的留守经历一样,在人生轨迹上不会抹去。
一、问题导向的“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一)对“留守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
梅传强[2]认为,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缺陷容易导致缺陷人格,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反社会的需要和动机,反社会的人格特征,不良的道德情感,缺乏自我调解和控制的能力等。范兴华、方晓义[1]通过比较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监护方式后发现,上代监护儿童、祖辈监护儿童在10种具体问题行为的发生率、多重问题行为总分、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发生频率、行为适应困难的个体比例方面均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说明留守现象给上代监护和祖辈监护儿童的行为适应带来了不利影响,使得他们对问题行为的易感性较高。这两类儿童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使得他们在面临一些行为抉择时,常常不知所措,问题行为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此外,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大多认为在情感方面亏欠孩子太多,通常会从金钱方面进行弥补,希望孩子生活得更好些。一些留守儿童不善于管理金钱,把钱花在买零食、玩电子游戏等方面,甚至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父母的“金钱补偿”也为留守儿童“攀比吃穿”“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还指出,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绝大多数行为上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儿童并非一定是问题儿童。因此需谨慎对待留守儿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个别性问题,即一方面,对普遍性问题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关注,通过研究找出有效的帮教方法,使留守现象对他们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应避免人为地夸大问题行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发生情况,警惕“留守儿童即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此外,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业问题、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如欺负行为等。范兴华和方晓义[4]对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进行分析发现,上代抚养、祖辈抚养的留守儿童问题相对突出。徐保峰[5]以技校中有留守经历的学生为样本,分析了留守现象对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黄艳苹[6]从家庭教养方式的角度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同辈或无看护组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单亲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好。蔡重阳[7]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少部份留守儿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在某些心理指标或因素方面存在问题,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社交与人际关系不畅、抑郁与孤独、自我评价不高、身体症状与适应不良等方面。雷雨[8]以湖南、广西、江西、浙江、安徽与河北的留守儿童作为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存在孤僻离群、焦虑抑郁、情绪不稳、逆反心理、道德缺失及注意缺陷等诸多问题。
(二)对“留守儿童”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
各地区司法部门对有留守经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了相关统计。例如2012年《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指出:2009年,留守儿童犯罪案件审结15件19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8人,抢劫案件2件3人,盗窃案件4件7人,非法拘禁案件1件1人;2010年,审结19件27人,聚众斗殴案件7件11人,故意伤害案件5件7人,抢劫案件3件7人,盗窃案件4件4人;2011年,审结24件38人,故意伤害案件8件9人,抢劫案件7件16人,盗窃案件6件9人,抢夺案件1件2人,强奸案件1件1人,组织妇女案件1件1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开展的“未成年被告心理风险评估”课题也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早年曾有过留守经历的未成年被告数量占比较高,案件种类涉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贩卖、盗窃、强奸等重案。张颖[3]对湖北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认为,留守少年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多发人群,并大多是团伙性犯罪;留守少年犯罪多以侵犯财产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为主,其中财产型犯罪占比60%,故意伤害、强奸、杀人等暴力案件占比33%;农村留守少年重新犯罪率已达到15%。安徽东至县人民法院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显示,犯罪特点为年龄趋向低龄化,其中15至16岁占比最多;案件类型多为暴力、侵财类,涉及罪名有故意伤害、抢劫、盗窃、强奸、抢夺、聚众斗殴、非法拘禁、组织妇女等,且以前四种犯罪居多,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初中辍学的人数约占89%,文化程度偏低,法制观念淡薄,缺少起码的鉴别能力,很容易走向犯罪。对于留守儿童的犯罪原因和犯罪特点,冯倩[9]认为,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失调导致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数量逐年攀升;对未成年人的过度保护、隔代抚养宠溺、学校接纳等因素是留守未成年人多为惯犯的原因;社会不良诱导、欲望刺激等因素导致留守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多为侵财类和性犯罪;“读书无用”的风气等导致留守未成年人早早辍学参与社会劳动,法制观念十分淡漠,甚至丝毫不懂法。王道春[10]认为,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即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的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等。王道春进一步说明,“留守综合症”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因素:监护人重“养”而不重“教”;亲子联系缺乏,父母放任不管或关爱肤浅;留守儿童中家庭破碎的比例较高,父母离异导致留守儿童的处境雪上加霜(海淀法院未审庭的实案举例中也提及此类型);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普遍较差,问题行为较多;留守儿童不良交往的群体多,团伙作案态势多发;受农村条件限制,就业机会少,留守儿童闲散。聂吉波[11]对重庆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实际上是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失败。所谓社会化过程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学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使他的行为方式符合该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从而成为他所属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过程要学习三大技能,一是掌握生活常识,二是获得专业知识,三是遵守基本社会规范。而社会化主体是对这个学习过程影响重大的因素,留守儿童的社会化主体如家庭、学校、同辈、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有缺陷的,影响了其社会化进程,从而导致缺陷人格,而再社会化的失败是造成再犯和累犯的原因。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2009年对8个省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在各种犯罪动机中,由于学业受挫、家庭冲突和经济受挫而犯罪的比例高达45%。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未雨绸缪,避免问题行为进一步质变为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议题。
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研究
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法学教学必须重视实践课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伦理;二是法学教学必须面向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予以丰富,对其内容和形式不断予以创新,从而顺应当今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时代要求。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也为法学本科实践课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契机,留守青少年问题便是其一。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留守青少年达2290万之多。如何使得这群“留守青少年”与同龄的孩子一样健康、活泼地成长?法学本科生的实践课教学在这个特定而又紧迫的社会现实面前有何作为?我们是否可以把“留守青少年”问题作为法学本科生实践课教学新领域加以探讨呢?
一、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论证,课题组建议建立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其具体模式设计如下:
(一)性质、职能和目标
“法学专业学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基地”是一个由法学教研室指导的、由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组成的旨在通过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的帮教活动和对“留守青少年”连接、联系的农民工等进行法律援助而帮助“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农民工等提供法律服务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社会服务品格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基地。其职能和目标是以实践教学为依托,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锻炼自己”宗旨,着重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培养,组织法学本科生对留守青少年帮教并开展法律服务、法制宣传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法学本科生的长期、稳定的、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社会实践模式,以培养法学专业本科生了解社会常识,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并培养法律人意志品格。同时,增强了留守青少年自尊、自立、自律、自强的品格,预防留守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选拔、培训志愿者,确立帮教关系,建立组织与管理机制
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举措
一、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他们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和负面的影响或后果,那就是留守儿童不能长期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享受不到正常儿童享受的天伦之乐和父母的呵护,同时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对孩子的教育最大的责任人就是父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其他任何人所代替不了的。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可是,由于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往往又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子女的担子绝大多数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来承担,个别特殊情况甚至请朋友帮助照顾,由于我们国家国情复杂,人口多、底子薄,教育文化相对比较落后,很多老人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都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因此不能对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学习起到很好地教育辅导作用。总之,农民工外出务工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受教育等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儿童时期既是人生生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为人一生心理成熟定型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很多良好素质和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怀、引导而大多由祖辈、亲戚抚养,个别的甚至由朋友代为抚养,由于代养人的文化水平较低、隔代教养方式不当、隔代监管也多不尽人意,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儿童的精神需求也不能够得到满足等原因使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亲情缺失的非正常的环境之中,这就容易造成留守儿童抑郁、自我封闭、消极、孤僻、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留守儿童、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
根据商丘市政府和教育部门统计,在商丘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当中,留守儿童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60%。有的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有的由父母单方面抚养,有的由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甚至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同时,商丘市教育局、文化局等有关部门对全市农村小学的学生课外书阅读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经过了解,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几乎没有读过课外读物,即使读过一些课外书,他们所读的课外读物很多都是社会上的闲散书籍,根本就不适合儿童阅读,有些是家长在外打工休息之余或者坐车为了消磨时间买的闲书,看完之后顺便带回来的。通过系统调查调研和总结,影响我国留守儿童学习和个人成长方面的问题主要有: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基本缺失,处于无人监管的放任状态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多地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情况下更是不好,为了养家糊口、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和其他必要的家庭开支,留守儿童的父母被迫撇下孩子只身或者夫妻双方外出务工,他们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不惜以牺牲孩子的身心成长和教育为代价。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对孩子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可是现实的状况是: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而代替父母抚养儿童的老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往往力不从心。首先,这些老人要承担家里繁重的农活,老人们年岁大了,这些农活已经使他们力不从心,更不用说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其次,很多农村老人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普遍文化水平极低,很多老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在学习上很难辅导儿童学习、作业和课外阅读,再加上由于隔代抚养,有的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和纵容。种种这些情况之下,留守儿童就处在一个无人监管的“放养”状态,坏习惯、坏毛病也就很容易养成。学习上自由放任,网吧、游戏厅、溜冰场等娱乐场所是他们的“家”,有的在当地一些农家书屋看些书籍,大多是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含有武打凶杀、淫秽色情等内容,这些不健康的读物必然会对儿童产生不好的影响,并养成一些不良习惯,甚至会诱导儿童走向犯罪。特拉维斯•赫希认为,青少年如果与父母的感情联系受到削弱,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增加,若与父母的联系加强,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指出,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的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留守初中生同伴信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的一项问题,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状况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同伴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提供社会支持最多的一个角色,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探讨留守初中生同伴关系中同伴信任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留守儿童;初中生;同伴关系;同伴信任;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流向城市,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同时也造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近些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缺少父母感情呵护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体验到的心理冲突和压力比普通儿童更大,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同伴信任则可以为留守儿童带来有效的支持,使其心理获得支持和安慰,有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一、同伴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是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贯穿于个体成长发展的各个时期,但其影响力在青少年阶段最为突出。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让青少年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其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同伴的支持和信任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信心,缓解压力,减少孤独感,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留守的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情感给予,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逐渐转向以同伴为中心。同伴可以有效的满足他们的社会交往需求,为其提供支持。基于现有的研究来看,留守儿童的同伴信任、同伴沟通等因素均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现正相关,因此可以将同伴关系作为其心理健康预测的重要参考因素。简单来讲,如果留守儿童可以和同伴维持相互依靠和信任的关系,能够从同伴处获得接纳和理解,并在遭遇困难时获得同伴的关心和帮助,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家庭情感缺失留下的负面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将初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明显劣于非留守初中生,具体表现在情绪稳定性方面,存在更多的适应性不良。不稳定的情绪会使留守初中生在同伴关系中体会到更为明显的孤独和寂寞,这源于他们长期和父母分离,体验不到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这使得其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都受到了负面影响。同伴关系对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同伴信任为留守初中生带来了社会支撑,使其适应不良环境的心理能力获得提升,其在留守其间承受的压力都将获得一定的缓解,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保护。在留守初中生处于良好的同伴关系中时,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恐惧和自卑,同伴所提供的支持和帮助可以有效缓解他们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消极知觉。
二、有效改善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建议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留守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