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20:02: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留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留守

留守儿童留守状况与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left-behindchildren)是对我国广大农村和城镇地区存在的一种特殊儿童群体的称谓。主要是对由于儿童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造成的一种亲子离异现象的描绘[1]。近年来留守儿童数量急速增加,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留守儿童人数约为5800万,到2010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326万[2]。我国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特殊群体。据统计留守儿童占我国儿童总数的21.88%,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在个别省份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56%以上。而且在留守儿童中6岁以下幼儿所占比例正在快速激增,2005—2013年间6岁以下留守儿童增加了47.73%,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8.37%[3]。这意味着我国有人数庞大的儿童正处在发展不利的危险处境中,而且这一群体越来越低龄化。留守儿童不仅人数众多,而且还存在很多生活困境和心理-行为问题。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相对于全国儿童高出30%左右,检出率约是全国儿童的3倍左右。不仅如此,留守儿童的生活困境十分令人担忧。在安全方面: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的比率为13.03%~52.94%[4],在身体发育和营养方面:双亲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8.7%。农村留守儿童贫血检出率为32.2%,显著高于同地区非留守儿童的26%[5]。在心理-行为方面:留守儿童比一般儿童具有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2014年贵州省的一项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处于正常水平的只有27.9%,边缘水平的有24.6%,异常水平的有47.5%[6]。其中问题行为较为严重的有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多动。相对于全国的10.78%~15.16%[7]和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大连)的8.1%~11.27%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约为36.1%~47.5%[8-10]。2010年以后针对留守儿童的研究非常集中,然而山西省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成果较少,本研究拟对山西省留守儿童的留守情况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调查,力图反映山西省留守儿童的留守情况以及与其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被试对象:在山西省长治县某镇中心学校整群抽样,共调查8~13岁儿童139名,平均年龄(10.2±2.3)岁,其中留守儿童105名,其中男生56名,女生47名。1.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和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自编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级、年龄、父母是否在外地打工、父母外出时间和与父母联系的频率等7个项目。由教师填写的教师用评定量表(TRS)用以全面评定儿童行为的量表。该量表主要有3种问卷,即父母问卷、教师问卷及父母教师问卷。本表适用于3~17岁儿童青少年。量表共含28项测题,按0~3级进行评分,0级:无,1级:稍有,2级:相当多,3级:很多。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状况:由于调查抽样的学校属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村落,村里几乎所有家庭都有外出务工人员,在全校139名学生中,共有105名留守儿童中,留守率74.1%,回收有效数据103份,有效率为98.09%。留守时间和父母联系频率以及主要照看者的基本情况:独居祖辈照看占28.8%,祖辈双亲照看占51.9%,父母一方照看占19.3%;留守时间5年以上占27.8%,3~5年占15.2%,2~3年占12.7%,1~2年占20.3%,1年以内占24.1%;联系频率:经常联系占48.1%,每周1次占26.0%,每月1次占2.9%,很少联系占23.1%。不同性别TRS各分量表得分见表1。结果显示,经t检验,性别在留守儿童TRS的各分量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42,0.071,0.416和0.914),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其品行行为、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均至少高于全国常模一个标准差以上。女生的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数2个标准差以上。2.2留守状况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对不同留守时间、父母联系频率与问题行为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统计,结果留守时间与联系频率在品行问题、多动、不注意-被动和多动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经过多重比较发现,留守时间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并不是成简单的呈线性关系,留守时间越长问题行为不一定更严重,留守时间在1~2年和2~3年是留守儿童的适应期,问题行为会在该适应期内降低。而父母刚外出和外出时间超过3年以后问题行为会显著上升。在联系频率上,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会随联系频率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密集的联系频率能够有效降低儿童的问题行为水平。

3讨论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语言表达研究

一、调查缘起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语言使用与表达是儿童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语言使用和表达能力,特开展了此次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抽取了SQ市SH县、HA市HA区的六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小学四所,初中两所,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共30个班1481人填写问卷。其中,HA区有775人,占52.3%,SH县有706人,占47.7%;小学有1195人,占80.7%,初中有288人,占19.3%。问卷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包括年级、性别、父母外出务工情况;二是留守儿童的阅读情况;三是留守儿童的语言能力情况;四是留守儿童的普通话学习情况。问卷回收整理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三、样本分析与结果分析

(一)样本分析。调查显示:从性别来看,男生702人,女生732人,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父母均在家务农和工作的学生有497人,占33.8%;父亲在外,母亲在家的留守儿童有520人,占35.4%;父亲在家,母亲在外的留守儿童有88人,占5.9%;父母均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有367人,占25%。也就是说,在校生有近2/3的家庭属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类型与留守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中的留守儿童比例要比小学的留守儿童数量更多。初中留守儿童的增加,一方面是孩子长大了,自理能力增强了,可以自己照料自己了;另一方面是中学可以提供学生住宿,无需父母接送。(二)普通话使用。1.普通话水平评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普通话水平非常好的有436人,占30.8%,而认为比较好的有454人,占30.8%,一般的有506人,不好的有61人,非常不好的有15人,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持肯定看法,认为自己普通话水平较高。将地区与普通话水平作交叉列表,并作卡方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地区和普通话水平呈显著性差异。从数据来看,SH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好于HA区,而儿童类型与普通话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儿童类型与自己普通话水平评价没有关联,不能说非留守儿童的普通话水平要好于留守儿童。性别与普通话的评价呈显著性差异,女生普通话水平的评价要高于男生。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发现,女性比男性的语言更接近标准语和有声望的语言(Eckert,1989)[2],因此,女生的普通话比男生的更为标准,评价也更好。2.普通话运用情况留守儿童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的有1189人,占81.1%,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的有277人,占18.9%,绝大多数儿童都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对儿童类型与熟练使用普通话交流作交叉列表,并作卡方检验,可以发现,留守儿童中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为764人,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有200人;而非留守儿童中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有421人,不能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有72人。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儿童类型与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呈现显著性差异,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更容易熟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国外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由于沟通较少,儿童会感到孤单、愤怒、悲伤及产生躯体化反应,这将影响身心发育,对学习造成负面影响[3—5]。在调查中也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长期不在孩子身边是造成留守儿童语言运用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女生和男生在普通话运用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女生要好于男性。女性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上常处于从属地位,女童倾向于使用标准的语言获得表扬和鼓励,以整饰自我而获得有利竞争[6]。女生比男生更愿意使用普通话也更为熟练,这在实地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关于普通话水平与父亲、母亲的普通话水平关系,作普通话水平与“父母尽量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水平与“和我交流”、普通话水平与“父母经常要求我使用普通话”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发现如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与父母的普通话水平呈正相关,即父母的普通话水平越好,儿童的普通话水平越好;母亲普通话水平相关强度略高一点,儿童的普通话水平与父母尽量使用普通话、父母要求我使用普通话呈正相关关系,即父母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那么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越好,父母越是要求孩子使用普通话,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就越高。同时,父母尽量使用普通话与孩子的交流比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使用普通话与孩子的普通话水平关联更高。可以看出,在孩子普通话使用上,父母以身作则比经常提醒孩子更重要。李金凤、何洪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监护人使用普通话教育儿童的主张和持续的监督行为是儿童选择使用普通话的关键因素[7]。3.普通话日常使用对儿童使用普通话情况进行如下调查:对回答内容进行赋值,“从来不”为1,“很少”为2,“经常”为3,“总是”为4,然后计算平均数,最大为4,最小为1,数值越大,表明使用普通话频率越高。结果显示:与家人谈话使用普通话情况为2.66,与同学为2.63,与邻居为2.50,学生使用普通话频率介于“经常”与“很少”之间,使用频率并不高。与家人谈话使用普通话的频率最高,其次是与同学,最后是与邻居。座谈会也反映了课后同学之间的交流会更多地使用方言。以儿童类型为因素,对使用普通话情况作单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与家人谈话使用普通话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留守儿童与家庭谈话使用普通话情况要高于留守儿童;在与同学交流方面,也存在显著性差异,非留守儿童与同学使用普通话情况要高于留守儿童;在与邻居使用普通话情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从平均数来看,非留守儿童要高于留守儿童。总的来说,留守儿童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言语交流不太理想。(三)普通话学习。调查显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途径中,选择学校老师的有813人,占55.6%,选择父母的为380人,占26%,排在第三的为其他,第四的是电视,最后是广播。可以看出,老师是学生普通话学习的最主要来源,其次是父母。将儿童类型与普通话学习主要途径作交叉列表,可以看出,儿童普通话学习的主要途径来自学校老师,而且留守儿童的比例要高于非留守儿童;而来自父母,非留守儿童的比例要高于留守儿童。因此,在普通话学习方面,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小学生与初中生的学习途径上存在差异,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途径主要集中于老师和父母,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老师的重要性就更显突出;而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生语言学习的途径更加广阔,除老师和父母之外,还有电视和其他途径。

查看全文

城市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面临的工作和进修等压力越来越大,如长期出国或外地学习、异地挂职锻炼、异地工作等,在这一过程中,导致城市家庭子女无法进行照顾和陪伴,因此常常寄宿在条件较好的私立学校或由家庭保姆、祖父母抚养等,由此城市留守儿童随之产生[1-2]。实际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已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留守儿童们却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着良好的物质条件,成为容易被人们和社会忽视的群体[3]。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对长沙市627名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市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不同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情况,为研究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对长沙市两所小学符合条件的6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监护人知情同意、具有长沙市户籍、自愿接受调查者作为调查对象。排除非有效问卷23份后回收有效问卷62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6.46%。其中将父母一方或双方除在校时间外长时间无法陪同子女的儿童划分为留守儿童。本研究研究对象中包含留守儿童306人,非留守儿童有321人。1.2方法。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采用由程灶火等学者,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也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全量表的α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4]。通过量表中的计分方法,将每个分量表(维度)所包含条目的得分相加得出分量表的得分,然后按量表各维度5种健康状态常模查出每个心理维度对应的健康状况。见表1。1.3统计。处理所得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长沙市城市儿童心理健康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城市留守儿童在情绪维度得分为(9.06±2.38)分,意志行为得分为(16.20±3.90)分。城市留守儿童情绪维度和意志行为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存在统计学意义(t=-4.162、-2.853,P<0.01)。见表2。2.2长沙市城市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各维度健康状态分布差异通过将长沙市城市儿童的儿少心理健康各维度5种健康状态调查结果划分为2种心理健康状态。具体划分方法为,高健康状态、较好健康状态、一般健康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非健康状态。对划分后的两种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情绪维度中非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4.05%,意志行为检出率为23.86%,在两维度的非健康状态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098、6.270,P<0.01)。

3讨论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与服务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生力军。而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教育政策壁垒导致农民工子女留守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本文试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着手,分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及相应问题的解决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担之责、可对之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课后服务;寄宿制学校

自从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开始,农村留守儿童便开始产生,其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又让留守儿童问题变得复杂,成为一直以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痛点。笔者本着人文关怀,试从教育管理与服务的角度,浅析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应承担起的责任,希望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合理解决提供些许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2013年,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样本推算,留守儿童大约为6100万人,占农村儿童数量的37.70%,占全国儿童数量的21.88%。此时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范围为农村中父母一方或同时外出,留守在家的18岁以下的儿童[1]。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制度和随迁子女就地入学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等一系列政策的有效实施,留守儿童数量开始明显减少。2016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等相关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将农村留守儿童重新定义为“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2016年3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普查工作,此次摸底全国共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在这902万留守儿童中,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的有805万人,占总数的89.3%;由其他亲戚朋友监护的有30万人,占总人数的3.3%;处于无人监护状态的有36万人,占4%;父母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31万人,占3.4%。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来看,0~5周岁的有250万人,占27.8%;6~13周岁(含6周岁)559万人,占62.0%;14~16周岁(含14周岁)92万人,占10.2%[2]。

2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现状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及其缺陷

一是单亲监护,即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此种监护方式多为母亲留在家中。此时,在没有男性劳动力的家庭,母亲会因粗重农活和双方老人的负担,对孩子的照顾大打折扣;也有些家庭是父亲留在家照看孩子,由于男性性格相对粗犷,在教导孩子时缺乏耐心,喜好用强制手段解决问题,常会造就“问题少年”的出现。二是隔代监护,指把孩子交给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首先,由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老体弱,文化水平有限,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仅限于温饱方面,而对其学习的帮助很小。其次,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会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的过度放纵,易造成孩子自私,蛮横任性等问题。三是上代监护,指把孩子托付给叔,舅,姑,姨等亲属。首先,上代监护会给孩子寄人篱下的精神压力。其次,此种监护常出现频繁更换监护人的情况,造成留守儿童要不断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从而给本来就缺乏情感依赖基础的儿童更大的心理压力。此外,此种监护中,常出现受托人对留守儿童实施虐待、性侵犯等犯罪行为。四是自我监护,指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此时,孩子不仅要承受学习负担,还要自己解决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由于无人监管和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迷恋网游、打架斗殴,早恋等现象。甚至还会形成小偷小摸的恶习,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一)人身安全问题

2010年《中国农村儿童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例中,67.4%发生在农村地区,其中大多发生在留守儿童中间。据统计,63%的留守儿童是属于隔代监护。由于缺乏安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人身伤害,甚至被当做犯罪对象,成为被拐卖,强奸等犯罪的作案目标。数据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中,人数最多的是留守儿童。在幼女遭性侵害案件中,农村地区犯罪率最高。此外,由于家庭和学校对安全问题衔接存有“真空地带“,在农村,留守儿童因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亡事件常有发生。

(二)心理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工潮涌动,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外出,而只能寄居在亲戚朋友或老师那里,成为了“留守一族”。据教育部门对全县78所中小学的普查结果发现,全县共有近2万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而在校园暴力、迷恋网吧、早恋等“问题”学生中,“留守”学生占80%左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其心理的健康成长面临着许多问题,随之引发的大量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调查分析

笔者对西周镇镇中心小学调查了解到,全校1132名学生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学生就有128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1.4%。其中有93名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占73%。孩子的寄居生活在三年以上的占69.4%,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1、为了摸清这些“留守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西周镇镇中心小学曾对4—6年级的72名“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几组数据。

①86%的学生承认跟监护人顶嘴,理由主要有监护人唠叨和不被监护人理解,二项合计占70%。

查看全文

供给侧下留守儿童需求研究

摘要: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留守儿童问题也日渐凸显。针对此,本文从供给侧出发,对留守儿童、大学生村官、政府工作人员及村民进行调研,汇总相关数据,探究留守儿童的需求问题,为寻求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帮扶与自身需求之间的平衡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留守儿童;需求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达56.17%。留守儿童现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的特有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政策保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留守儿童。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以供给侧、留守儿童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参考。1.2.2调查法:对留守儿童、政府工作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全面了解留守儿童这一现实问题。

2供给侧视野下留守儿童需求分析

查看全文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一、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由各种感性经验组合而成的认知体系和思维形式,并反映着事物类的一种本质属性,因此在给某一事物正式下定义前,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各种经验。我国最早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出国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后来随着“民工潮”的不断涌现,才逐步将由此造成留在原籍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儿童。1994年,上官子木在《神州学人》上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但是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没上升至学术层面,直至2001年起,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研究。当留守儿童引起学术界深入研究时,学者们首先须对其作出严格的界定,而且为了保证概念的权威性,还须确定3个基本要素: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跨度,以及儿童的年龄界定。围绕着这一原则,学者们给出了留守儿童的详细定义,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并且外出时间在半年或以上的15周岁之内的儿童。客观而言,上述的界定虽然解读出了留守儿童类的本质属性,但是稍显笼统,造成了一定的歧义。在留守儿童产生的3个“资格条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和“儿童年龄”都已达成了共识,而唯一存在争论的即是“儿童留守的时间跨度”。在我国人口普查中,对流动人口的界定通常是以半年为参考跨度,为此,将儿童的最短留守期限划定在半年或以上是有现实依据的。如上所述,笔者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其父母单方、他人、抑或自我监护,并且“亲子分离”时间跨度超过半年的15周岁及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和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在此,笔者并未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延长至18周岁(国际标准),是出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考虑。从受教育的年龄段来看,15周岁之后的儿童大多已进入到高中阶段,而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离家又相对较远,因此出现“亲子分离”并不足为奇。同时,一般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要强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即使远离父母,也不会对其造成多大的影响,鉴于此,他们已经不同于弱势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了。另外,倘若他们没有继续读书,可能会外出学习技术或从事独立劳动,因而这种状态下的“亲子分离”与留守儿童式的有着质性的区别,我们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划归到留守儿童的范畴。事实上,作为尚不能离开父母而独立的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应该是未成年人,即处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应该是15周岁以下的儿童。总之,本文的界定涵盖了儿童所在的区域,留守状态,监护类型以及年龄范围,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这一界定可以成为研究该群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原因的理性思考

1.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动因

当今中国大陆,任何制度性、结构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都离不开对社会转型的分析,〔1〕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首先将视角聚焦于“社会转型”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源自于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传统向现代进化的社会发展观,如,大卫•哈利生即多次运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论及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及过程。〔2〕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转型”开始被引入我国社会学界,并逐渐发展为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理论范式。〔3〕同时,我国社会也开始处于转型之中,社会形态从封闭、半封闭性状体向开放性状体转型,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进而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交织在一起。对此,目前国内学界公认为,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纵深性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即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开始出现少量的剩余劳动力。不过,这一时期,国家主要的经济运行模式仍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主,兼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因此,城乡人口流动还未完全放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国家开始尝试解除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限制,准许农民进城务工,如当年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政策支持,于是便出现了初次“民工潮”。此后,各地民工潮不断涌现,而农村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也随之增长,至1990年,农村中从事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1∶3.93。可见,短短5年内农村转移剩余劳动数量不断增加,而城镇吸纳的农村人口规模也相应扩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至此,农村人口才可以自由、频繁地流动。事实上,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升农民增收,而且城市也可以借此吸收农村廉价劳动力,解决自身发展的用工问题,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然,民工潮的出现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远走城市后,迫于经济、教育、工作等弱势因素,多数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原籍所在地,于是产生了“早期的留守儿童”。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时即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4〕这种状况下的农民被称之为失地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起步,并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与土地的需求规模成正比例的关系,换言之,城市化程度越高,需求的土地就越多,为此,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征地的时期,失地农民、留守儿童也相继集中出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计算得出,2000~2007年间,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低,8年内共减少了0.43亿亩。依照传统惯例,人均占地低于0.7亩,每征用1亩耕地即产生0.35个留守儿童,据此推算,2000年以来,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约为2127万。同时,根据有关部门估算,预计未来10年将继续征用0.6亿亩左右的耕地,若按农民人均占1亩耕地的比例计算,即意味着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约1470万留守子女。再加上2000年前所产生的留守儿童人数,预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将高达7500万左右。概言之,我国近十年出现的人口流动是伴随城市化而发生的,而这种由农村到城镇的单向迁移,则造就出失地农民和特定的“时代孤儿”——留守儿童。事实上,失地后的农民往往选择外出谋生,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和脱贫致富,当然也是出于对子女未来成长的考虑,期盼能为其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总之,我国当前流动人口已累计达2亿左右,并且正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从年龄结构角度看,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这就决定了其子女基本未成年,而这些孩子被留在原籍,被祖辈、亲朋好友所代养,自然变成了留守儿童。依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规模非但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2.制度设计之缺陷: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深层根源

查看全文

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也随之改变。原来的大山和土地已经无法满足山区农民的要求。加上人口增长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迫使大批青壮年农民离开家乡,远赴陌生的城市谋生。为城市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在广大农村留下许多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逐步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这批孩子存在着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的的问题。为此,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妇联对当地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重点调查。

二、基本情况

溪港乡是典型的山区乡,对溪港乡中心学校的调查显示:全校学生458人,留守儿童184人占40%(还不包括寄托在外乡学校和高中学校的学生);其中女生222人,留守女生96人占43%。对这184人年龄统计结果:6-9周岁47人占25、5%;10-12周岁67人占36、4%;13-16周岁70人占38、1%。留守儿童跟随情况统计结果:随祖辈129人占70%;随亲戚28人占15%;随老师7人占4%;自立12人占6、5%;其它情况8人占4、5%。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父母是他们最亲近的陌生人”。曾有人这样描述留守儿童的现况。的确,在对溪港乡的调查中也发现了这种问题。

查看全文

留守儿童问题矫正策略探讨

摘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解决。本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矫正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努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矫正;策略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之多。他们常年不在父母身边,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的身心出现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基于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留守儿童问题矫正的策略与方式方法。

一、建立成长记录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详细资料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个人、家庭成员包括思想、学习、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利于教师适时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引导、指导、鼓励。有了成长记录档案,学生的变化和进步就能一目了然,不仅记录他们成长中的点滴进步、获奖情况,还要记录他们的苦恼困惑、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帮助、转化他们的具体方案与措施。这样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就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我班一名男生本来学习上问题不大,表现也不错,但自从升入五年级以来成绩一直下滑,学习懒散,经常调皮捣蛋,打伤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特别不服教师的管教。经了解,原来该生的父母今年刚离异并均去外地务工,留他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老人觉得孩子可怜,只知疼爱、不懂教育,对孩子心理及情感受到的伤害也不知如何排解,使得孩子的心理和情感迷茫、失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摸清了该生的症结所在,我便对症下药,帮助他很快走出低谷,不仅表现进步,而且学习成绩迅速提升。

二、让孩子感受亲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