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9:01: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流浪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流浪人

流浪人保护改进措施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近年来,受人口流动加速、家庭监护缺失和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流浪现象仍然存在,甚至出现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和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妨害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经区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整改措施如下:

一、充分认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谐安定,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救助保护水平,维护好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

查看全文

街头流浪人员社会救助制度探讨论文

摘要: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或身带残疾,或扶老携幼,往往引起路人侧目,他们只求能够讨得些钱维持生存。过去看到这种情况人们都会产生同情之心,现在却产生了许多厌恶心理。不只是因为影响了城市的风貌,根本原因还是担心上当,因为其中大部分都可谓是专业乞讨者,甚至有为了博取同情而故意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了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及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公民利益,给真正需要救助的公民以帮助,势必要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给真正需要的人以救助,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查看全文

流浪人集中救助若干方案

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社会环境,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国务院、省、领导讲话精神,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民政部等十九部委《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以“以人为本”为工作原则,以保护流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工作目标,齐抓共管,在9月1-10日进行流浪未成年人集中救助保护行动,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责任分工

(一)社会事务办公室

1.发挥牵头作用,组织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完善和健全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指导和督促各部门及各村做好工作。会同镇党政办公室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定期通报镇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情况,建立挂牌督办和警示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合力。

查看全文

城市流浪人员政府救助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或身带残疾,或扶老携幼,往往引起路人侧目,他们只求能够讨得些钱维持生存。过去看到这种情况人们都会产生同情之心,现在却产生了许多厌恶心理。不只是因为影响了城市的风貌,根本原因还是担心上当,因为其中大部分都可谓是专业乞讨者,甚至有为了博取同情而故意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了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及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公民利益,给真正需要救助的公民以帮助,势必要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给真正需要的人以救助,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查看全文

流浪人员救助管理意见

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为做好我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青政发[2006]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关爱性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加大救治力度,对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二、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一)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辖区内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区民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施救。

查看全文

流浪人员救助工作方案

根据市府发〔〕37号文件精神,关于在全区建立流浪乞讨三级救助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我镇街的实际情况,特拟定镇街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实施意见。

一、目的和任务

为了完善救助管理政策,不断创新救助管理的新方法,健全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构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的村居环境,镇街将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在村社区成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协调辖区派出所、区二院和区精神病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救助管理体系,以无障碍求助和零距离救助的方式,在镇街、社区(村)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镇街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所长由社事办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公室。村及社区建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站长由各单位的综治干部兼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部门职责

查看全文

民政局流浪人员救助工作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市属及以上驻*各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市是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由于区位、交通、旅游等多方面的原因,流入我市的流浪乞讨人员一直居全省前列。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对于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职责,规范运作,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履行职能,努力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二、坚持依法救助,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查看全文

完善救助制实现社会公平论文

摘要: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段我们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或身带残疾,或扶老携幼,往往引起路人侧目,他们只求能够讨得些钱维持生存。过去看到这种情况人们都会产生同情之心,现在却产生了许多厌恶心理。不只是因为影响了城市的风貌,根本原因还是担心上当,因为其中大部分都可谓是专业乞讨者,甚至有为了博取同情而故意损害自己的身体。为了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及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公民利益,给真正需要救助的公民以帮助,势必要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给真正需要的人以救助,充分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

关键词: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制度

1社会救助制度建立的目的及意义

现代社会救助起源于历史上的慈善事业,现代社会救助是提供立法规范并制度化的社会政策,为了帮助社会脆弱群体摆脱生存危机,从而维护社会稳定的扶助措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一样,都是立足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益、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宗旨的安排。通常情况下,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或社会行为,救助对象是容易遭受生活困难的脆弱群体,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最低社会需要,采取非供款制与无偿救助的方式帮助社会脆弱群体。

2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现状

2003年8月1日,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宣布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以“维护社会治安”为目的的“收容遣送制”被更具人文关怀的“救助制”所取代。“救助”制度的建立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尊重与保障。然而新办法执行以来,以社会救助为职责的救助管理站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效应。据了解,全国909家救助站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同时也遇到很多救助站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例如,很多流浪人员面对救助站提供的救助表示拒绝。因为救助站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愿救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要提供救助首先要征得被救助者的同意,所以这些流浪人员来与不来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利,他们不同意也不能够强迫。另外,在实际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流浪人员属于职业乞丐——以乞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

2016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所有资金全部已经存入我局专项资金账号里,符合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我县流浪乞讨项目,主要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类是“三无流浪人员”,主要是流浪儿童(包括有轻微违法活动的儿童)和成年流浪者,这部分人占流浪乞讨人员的多数;第二类是乞讨人员,其中分为职业乞丐、残疾人乞丐、无返乡能力的临时性乞丐等。我县拟在2017年救助230名流浪乞讨人员。

2014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5万元(州级30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407221.5元,年末滚存结余:571699.35元。:2015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0万元(州级25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106218元,年末滚存结余:765481.35元。2016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资金开支在流浪人员救助、无名尸体埋葬等工作上。支付依据合法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我局组建流浪乞讨项目领导小组,作为流浪乞讨财务管理抓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流浪乞讨财务管理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流浪乞讨财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中财务室牵头协调流浪乞讨财务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工作。财务室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及时财务处理。

截止2017年9月我县流浪乞讨项目对照项目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了目标任务。

流浪乞讨项目的实施,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人员权益的重视献。

查看全文

冬季送温暖街头救助行动方案

为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经民政局党组研究,决定在全市集中开展“冬季送温暖”街头救助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切实加强对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完善社会救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冬季送温暖”街头救助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主动上街劝说、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对不愿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其他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提供必要的饮食、御寒衣被等救助服务。力争实现城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基本无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目标。

三、组织领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