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8:58: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流浪乞讨人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流浪乞讨人员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通告》(乌政通〔20**〕15号)、《**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乌民发〔20**〕14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民政部门主导,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相互配合,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联动机制,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促进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成员如下:

工作组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救助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第一条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第三条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并应当将救助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

公安、卫生、交通、铁道、城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与管理调研报告

流浪乞讨人员的大量涌现是近年来一个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各地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同时也采用了一些救助管理的办法。笔者试图从整体上对流浪乞讨人员相关管理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点初步的救助与管理的对策。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2003年8月1日,在全国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取代了实施二十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自愿救助代替了强制性收容遣送,体现了社会进步和人文关怀。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同时确保城市公共秩序及城市环境不受影响,已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

一、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问题

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乞丐就一直存在着,所不同的是,他们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建国初期为了医治战争和旧社会留下的创伤,收容遣送制度就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其作为一项正式的法律制度则始于1982年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公布(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到20世纪90年代,收容遣送的人员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2003年6月公布并于当年8月1日生效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使新的社会救助制度代替了在中国历史上沿用长达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这一过程实际上体现了国家对基本人权的保障和稳定社会秩序这两种价值的选择或者权衡。然而,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由于强调被救助的自愿原则,使流浪乞讨人员可以选择接受救助也可以拒绝救助,因而,新的管理办法颁布后,出现了流浪乞讨人员大量增加,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痴、呆、傻人员,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新问题。并有90%以上的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类似的情况在我市各县地区都普遍存在。一时间,如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社会救助和关怀,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二、我县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状况调查

我县属于西北地区交通要道,位于咸阳市西部,312国道和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乾扶旅游专线穿城而过,交通便利,东接西安、咸阳,西邻宝鸡、北靠甘肃平凉地区,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接受救助的对象也比较多。

根据民政部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定义,将那些在某市无固定居所、无合法经济来源、无正当职业的外来人员界定为“流浪者”,把以沿街乞讨的方式获取钱物的人员界定为“乞讨者”。根据上述界定,我县的流浪乞讨人员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三无流浪人员”,主要分为流浪儿童(包括有轻微违法活动的儿童)和成年流浪者,这部分人占流浪乞讨人员的多数,据公安机关提供的资料显示,其中相当比例的人涉嫌违法活动;第二类是乞讨人员,其中分为职业乞丐、残疾人乞丐、无返乡能力的临时性乞丐等。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意见

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81号令,以下简称“《办法》”),以及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第24号令,以下简称“《细则》”)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

一、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职责

成立“成都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城市公共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政府相关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一)市民政局

1、负责组织实施国务院《办法》和民政部《细则》工作。

2、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查看全文

民政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意见

各工业园区管委会,**、**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保障我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切实解决职业乞讨、违法乞讨带来的社会问题,根据《**市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办发〔20**〕34号)要求,经区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区实际就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进一步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工作,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区政府成立由区综治办牵头,区交委、**司法局、民政局、市政局、卫生局、残联、团区委为成员单位为的涪陵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公室。

(二)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的职能,建立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机制,把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对流浪乞讨人员人数多、街头乞讨数量大的办事处辖区或社区居委,要下达督查通知并限期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失职责任。区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畅通信息联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织开展好人性化救助服务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成办函[2008]83号)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救助范围

根据我县流浪乞讨人员的分布特点,重点对城区的主要街道及人口比较密集的机关、学校、医院、车站、市场、公园、娱乐场所、体育场、旅游景点、宾馆和街道十字路口、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等地段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和管理。

二、工作任务

救助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宣传、劝导、教育、救助。对确因生活困难进行乞讨的人员实施救助;对以乞讨为职业的人员,依照城市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流浪乞讨人员,依法进行查处。力争做到城区主要街道和重点区域无流浪乞讨人员。

三、职责分工

查看全文

流浪人员救助管理意见

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为做好我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青政发[2006]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关爱性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加大救治力度,对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二、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

(一)社会救助工作协调委员会统一协调辖区内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区民政部门负责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施救。

查看全文

流浪人员救助工作方案

根据市府发〔〕37号文件精神,关于在全区建立流浪乞讨三级救助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结合我镇街的实际情况,特拟定镇街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体系实施意见。

一、目的和任务

为了完善救助管理政策,不断创新救助管理的新方法,健全救助管理服务网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构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的村居环境,镇街将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在村社区成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协调辖区派出所、区二院和区精神病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完善的救助管理体系,以无障碍求助和零距离救助的方式,在镇街、社区(村)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流浪乞讨现象的目标。

二、组织机构

镇街建立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咨询服务所,所长由社事办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办公室。村及社区建立流浪乞讨救助服务站,站长由各单位的综治干部兼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部门职责

查看全文

民政局加强救助管理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落实“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完善救助管理法规政策,加强救助管理机构基础建设,规范救助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救助管理社会化工作网络体系,实现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分类救助,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全面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的原则。不断强化政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责任,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坚持救助管理与预防流浪并重的原则。通过不断加大救助管理和预防流浪工作,切实减少流浪乞讨人员。

查看全文

流浪乞讨绩效自评报告

2016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所有资金全部已经存入我局专项资金账号里,符合资金管理相关规定。

我县流浪乞讨项目,主要用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类是“三无流浪人员”,主要是流浪儿童(包括有轻微违法活动的儿童)和成年流浪者,这部分人占流浪乞讨人员的多数;第二类是乞讨人员,其中分为职业乞丐、残疾人乞丐、无返乡能力的临时性乞丐等。我县拟在2017年救助230名流浪乞讨人员。

2014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5万元(州级30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407221.5元,年末滚存结余:571699.35元。:2015年我县收到流浪乞讨专项资金30万元(州级25万元;县级5万元),支出106218元,年末滚存结余:765481.35元。2016年我县收到省级流浪乞讨专项资金9万元,支出69130元,年末滚存结余786351.35元。资金开支在流浪人员救助、无名尸体埋葬等工作上。支付依据合法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我局组建流浪乞讨项目领导小组,作为流浪乞讨财务管理抓手。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流浪乞讨财务管理规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流浪乞讨财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其中财务室牵头协调流浪乞讨财务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工作。财务室对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及时财务处理。

截止2017年9月我县流浪乞讨项目对照项目计划目标,按时完成了目标任务。

流浪乞讨项目的实施,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人员权益的重视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