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5:41:5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例谈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例谈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对策
【摘要】在人们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要求。其认为想要让学生更好的发展,则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即要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于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所以教育者需要对这一阶段的学生予以重视。另外,又因为“审美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教育者则需要对传统的美术课程做一个必要性的改革,以使其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意在使其能更好的为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关键词】农村初中美术;美的享受;教学策略
在中国,尤其是在农村,许多教育者在教学中,都大力倡导“应试教育”。从而,在其看来农村初中美术课是一门不重要的课程。甚至许多教育者,为了给“所谓的重要的课”留出更多的时间,便将美术课的时间分配给了它们。并且,其还认为这门课程不需要对学生有过高的要求。从而这使得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根本都体会不到“美的享受”。
一、美术课中“美的享受”的相关内涵
(一)传统的美术课堂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美的享受”。传统的美术课堂很难让学生体会到“美的享受”,因为其具有如下问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得人们忽略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美术教育者的师资力量薄弱。一般是一个教育者面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这必然会使教育者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进而导致其进入到“敷衍教学”的行列。另外,由于学校不重视美术教学,所以其请的教育者一般也都不是“过于专业”的教育者。这些教育者在“美”的教学方面,自身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二)人们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切实注重学生“美的体验”。对美术这门课程而言,由于其具备一定的“人文”特色,所以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兴趣爱好”方面,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从而人们需要在美术教育中,切实注重学生“美的体验”。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前提是,人们不要过于以“应付”考试为目的。
二、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课文导语设计例谈教案
在进行一篇新课教学时,教师设计好课文的导语非常至关重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导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文为例,谈一些具体的导语设计方式:
内容概括式
对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简炼的语言加以概括总结,让学生在课前对本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如第七课《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导语设计:为他人造福,尽管可能会牺牲某些人的利益,但他是崇高的、幸福的;第一次经历,尽管不一定都愉快,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习《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这两篇课文后,相信同学们会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启迪。
介绍作者式
对本篇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对人类的贡献等方面加以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魔力,从而引起对所学课文的浓厚兴趣。如第9课《我的信念》一文的作者玛丽·居里,导语设计如下: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上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灵魂。
三、介绍时代背景式
语段例谈分析论文
语段是指由两句或两句以上的一组句子组成的段落,不含由一个句子构成的独句段落。语段在表现形式上有大于段、小于段或等于段三种情况。从语段的结构形式来说,多数呈起始、展开、终结三部分。从语段的表达方式看,有叙述型语段、描写型语段、说明型语段、议论型语段,有人还归纳出抒情型语段。事实上,除长篇文艺作品外,很少有大段单纯抒情的段落。语段的若干句子,根据语段中心的需要,句与句之间又形成各式各样的关系。或因果、或并列、或递进、或解说、或承接、或总分等等。但是,大体上仍不离纵式和横式这两大类结构形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学生认真掌握“语段三要素”,即语段的构成、语段的表达方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有关语段分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从微观入手,让学生认真体会语段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在此,以《纪念白求恩》中的一个语段为例试加说明。分析这个语段,首先必须根据“语段三要素”分析它。经过初步阅读,我们不难判定,这是一个议论型语段。全段共10个句子,分为起始、展开、终结三个部分,呈“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弄清基本结构后,还得进一步疏理和辨析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其句子所处的位置看,①②句为起始部分;第句为终结部分,其余均为展开部分。就①句和②句的关系看,①句为中心句,它表明了作者的观点,②句紧紧围绕①句强调了观点。第句呼应开头,进一步重申了作者的观点。语段中第③句至第9句,可以从表达方式上去辨析。其中③至⑦句,作者从反面论述了革命队伍中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对之提出严肃的批评。第⑧句第⑨句,作者连用三个双重否定句,以具体详实的事例,从正面阐述了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热情地赞扬了这种高尚精神。如此正反对比论述,孰是孰非,泾渭分明。这里分析的虽属分析难度较大的议论型语段,但只要在平时教学中,给学生必要的方法上的指导,加上适量练习,就能化难为易,见难而不难。学生就能较娴熟地掌握分析议论型语段的方法、步骤、技巧。如此分析,其他类型的语段也大多能迎刃而解了。
例谈初中生物实验课堂
【摘要】初中生物本身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对生命世界认识的学科,同时只有通这就是生物实验课堂的重要性,进而体现出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因此,以提高生自主进行生物实验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初中生物实验偏重基础知识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根本。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堂;动手能力;探究性教学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让学生自主性得到提高,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生物课堂就是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学生在实验中既能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又能通过亲身做实验,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点,找到实验中的问题,通过理论论证进而解决问题。初中生注重的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生物在所有学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生物实验,是学生探究未知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实验中也能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方式方法等技能能力的提升。
1.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从理论中来到实验中去
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自主实验学习方面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实验,同时,很多教师也是在教学进度的压力下,匆匆让学生简单实验,根本就没有起到生物实验课堂本身的作用。授课教师亲身示范教学,学生才能真正意识到实验的实际性,授课教师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学生也能回想生物知识在本实验中的应用,两者结合到一起,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对实验的每一步的操作才会在之后的直接实验中得到验证。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才能到到有效的培养。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验证才是学生最想看到的东西,才能真正实现从理论中来到实验中去。显微镜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学生基本上都没有见过,因此在进行《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课堂的基础上,可以和《观察植物细胞、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等实验课程结合一起,学生就能对转换器、低倍镜、高倍镜等的结构和作用认识更加“真是”、“实际”,直接应用到生物观察中去。但是,在操作之前,授课教师一定要结合每一部分的结构和作用进行仔细讲解,观察中的注意事项要让学生明白,再亲自动手去操作实验,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巩固显微镜的理论知识,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更高。
2.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实验的精神
例谈比喻在初中生物教学的作用
【摘要】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生活中和教学中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比喻。一般而言,比喻指的是用一种类似或者相同的事物来比喻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使得被比喻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方便人们理解。这是人们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最初解释。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果恰当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还能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所以,初中生物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学会恰当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来丰富教学内容。
【关键词】比喻;初中生物;教学;作用
生物是一门探究科学的学科,初中生物教材上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使得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贯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有力措施。比喻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事物,以方便或者加强人们的理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恰当的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初中生物教材上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老师恰当的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有利于学生把教材上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一、“比喻”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且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比如,细胞、光合作用等。这些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用平淡无华的语言叙述出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并且这种精神越来越成为中学生的基本素养。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方式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体、教材为主线,”并且老师只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所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学会恰当的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自掘坟墓”指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像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老师可以用这个成语的意思来比喻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既便于学生对于抗体和抗原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也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比喻”可以把深奥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
例谈数学建模的实践运用
一、根据“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
进行教学设计数学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安全’应用题”中,创设生活情景,建立数学模型(几何、代数),获得合理解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1)学校正在进行校园扩建,为了平整运动场,需要将教学楼右侧的一突出石碓炸平,学生在课堂上常听到爆破声。(2)今年9月7日我县发生了5.7级地震。其中有一所学校在组织学生撤离教室时,由于指挥混乱,导致几名学生被踏伤。根据上述情况,我校对学生安全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防范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在数学课上设计一堂“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改实验课。以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问题作为出发点,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作如下教学设计:首先,用周围的事例作为情境材料。其次,启发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现实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最安全。再次,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建立数学模型:几何和代数。最后,为了解决实际应用题,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教师进行启发诱导,共同探讨完成问题解答。通过对问题解答,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意识的培养,并从问题解决中渗透安全教育。
二、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着数学。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爆破和上下楼梯的拥挤和如何疏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教材,让生活走进了数学,使数学不显得高深莫测,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因用而有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数学的情境脉络中,不断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知,寻找规律,掌握方法,提高主动意识。教师可以分别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1)同学们,学校是新建的一所中学,校园正在建设中,为了平整运动场,要将教学楼右侧的一突起石碓炸平,炮一响,碎石到处飞。由此,你们想到些什么?(2)我们对放炮民工打过招呼,学生在教室外的时候不准他们放炮。请大家想一想很不安全的人还有吗?(3)如何保障引炮人的安全?出示情境:学校教学楼右侧平整操场时,要将突起的石碓炸平,民工为了确保安全,点燃炸药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转移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1厘米/秒,人离开的速度是5米/秒,至少需要多长的导火线?引导学生思考:要在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如果以爆破点为圆心,你们会想到什么?分析:以爆破点(点O)为圆心,以400米为半径画圆,如(图1)。要确保安全,点A(民工)与⊙O(非安全区域)的位置关系应该是:点A在⊙O上或点A在⊙O外,即OA≥400米,若设需要导火线的长度为xcm,则x1=4005,解之,x=80。师:在刚才有同学提出列方程:x1=4005。请同学想一想,这种做法行不行?生:行,但不完整,求出x=80后,还要分析加上x>80。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以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很有用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安全问题就在我们身边,进而提高安全意识。
三、渗入安全教育以体现数学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因学校楼道拥挤发生踩踏事故,致使学生伤亡的事件屡屡发生,教育部也下发过“关于近期几起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紧急通知”,再加上我县也发生了一些学生安全事故,学校方面就更应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常抓不懈。这就有必要将安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提高防范意识,从而使得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可以创设以下情景:学校的新教学楼共四层,每层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道门进行测试,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时,2分钟内可以通过560名学生,当同时开启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时,4分钟内可以通过800名学生。我校共有18个班级,每班学生最多的有70名学生。检查中发现,紧急情况时因学生拥挤,出门的效率会降低20%,安全检查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全部学生应在5分钟内通过这4道门安全撤离。同学们能想到些什么?能提出些什么问题。这一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采用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等形式,放手让学生进行解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关注安全。如提出以下问题。(1)正常情况下,一道正门和一道侧门每分钟可以通过多少名学生?(2)全体学生在紧急情况下5分钟之内能否安全撤离?(3)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全体学生在5分钟之内安全撤离至少需要开多少道门?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可能的几种情况,通过计算比较后得出结果: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证全体学生在5分钟内安全撤离,至少要开两道正门和一道侧门。针对问题3,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多种情形,一种不行,再找一种。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个个参与思考。学生经过对上述3个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解答之后,对此类安全问题已有了解。教师可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学校的规模扩大,学生增多,教室全部利用起来,这个时候在紧急情况下,把全部门打开,5分钟能不能全部撤离?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所提出的一些典型问题,经过分析,得到逐一解决。下面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个问题:如果说学校的规模扩大,学生增多,教室全部利用完,请设计符合安全规定的方案,并课后思考。如此,这一堂“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改实验课,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解应用题是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仍有待加强。由于该实验开展的时间不长,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不够高,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的一些学生在对问题的表达上也很不规范,主要是对学生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培养和训练不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今后,我们还需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
例谈写景文教学设计
一、着力“一篇”
现行人教版教材中的选文都经过了编者的反复打磨,可以说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都具有原生性的阅读价值和创生性的教学价值。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研读,发掘“这一篇”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采取细化教学的方式,发挥阅读的范例作用,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景的文章,《七月的天山》具有两大文本特点:一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体现“移步换景”的典范———除了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还体现了同一景物在不同地点的变化;二是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特点。这两个特点是这篇文本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的秘妙所在,也是写景类文体特质的表现。聚焦这一创生性教学价值核心,用活文本,可让学生达到“提领而顿”的高峰境界。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聚焦直接写山的三处描写,在比较中发现同一景物在不同地点的变化:同样的景物第一次出现时需要具体描写,后面重在写出其变化;然后通过圈划、梳理主要的景物,体会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从而进一步丰富对“移步换景”写法的理解。比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更多地停留在“把什么比作什么”“使句子更生动形象”的理解层面上。“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是学生的未知领域,可通过以下教学提升学生对比喻的认识:1.品读第2自然段,发现多样性比喻的秘妙多重比喻:“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变化中的比喻:“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2.略读第3-4自然段,体会比喻的多样性能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多角度的比喻、与排比组合的比喻:“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3.串读比喻,体会语言与情感交融的精妙表达。4.情境写话,运用多样性的比喻表现天山雪莲、天池变化的多样性。阅读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文体教学。学习课文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对某一文体的语感。着力“一篇”,类似于抓住写景文本的一个“点”,从例文写作顺序(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来认知描写“大好河山”类写景文的特点。
二、着眼“一组”
从现行人教版教材看,“人文主题”组文淡化了文体意识,难以满足文体教学的要求。教师可通过对单元教材调整、重组,补充教材内容,着眼“一组”,深化文体教学。“着眼‘一组’”采用的是互文阅读法,使用的是单元整组阅读的教学思路,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种类型写景文的一般规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明确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处景物。在学习《七月的天山》的同时,教师可引入《记金华的双龙洞》《桂林山水》,组织互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祖国壮美河山”这一主题的三篇写景文,有这么几种顺序安排:曲径通幽、总分总、移步换景。顺序安排的差异取决于描写对象的差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抓住一个点来写,需要周边环境衬托,用的是“曲径通幽”法;《桂林山水》写的是一个面,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便于读者整体认识;《七月的天山》写的是一条线,“移步换景”能突出不同地点相同或不同景物的变化。单元导语明确指出“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语句表达情意的”,语文园地“我的发现”也意在引导学生发现本单元课文语言表达的秘妙。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组”课文共同的语言表达特点———“用相同的句式描写一个事物”(排比句),并通过对比、品读,初步感受排比句的表达特点与气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记金华的双龙洞》“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七月的天山同时,可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同为写景文,三篇课文的语言表达各有其独特之处。《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用了一个语句加以描述。无论是写水还是山,其段落都采用了并列式:先写其他地方的水和山的特点,再写桂林的水和山的特点,对比写让特点更鲜明。写桂林山水的特点,又并列着写,一句话一个特点,叠加写让特点更丰满。《记金华的双龙洞》:写景有重点,用“特写镜头”详细地描写了从外洞乘小船进内洞的过程和内洞的风貌。《七月的天山》:运用多样性的比喻准确写出景物变化的多样性。
三、打通“一类”
通过“一组”写景文的学习,学生对该文体的基本特征与表达特点应该说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果要进一步形成阅读该类文体的方法和能力,还需跳出“单篇”“一组”的窠臼,打通“一类”。这里的“类”包含整个小学阶段所有写景文的类型,甚至学生课外所阅读的写景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从整体上审视“某种类型”“某篇文章”的特征、用途和在写景文中所处的位置,达到宏观调控,微观深化的目的。“打通‘一类’”,重点要关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异中求同,关注“写什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共编排了38篇写景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该类文体的共性,即常见的结构特征与取材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经过梳理,我们发现:被选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写景类文章都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其中,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和总分结构的文章最多,共18篇,占47.4%,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其次,占比例较高的是按游览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例文,如《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另外,还有按景物的不同方面来介绍的,如《珍珠泉》等。写景类文体大致可以从哪些方面取材,笔者梳理了三年级上册至六年级下册的所有写景类文章:三上:美丽和富饶;三下:壮丽与神奇;四上:自然奇观;四下:大好河山;五上:怀念故乡;五下:走进西部;六上:联想与想象;六下:民风民俗。不难发现,写景类文章大致从自然奇观、美丽家乡、民风民俗、异域风情、大好河山这几方面来取材。二是同中求异,关注“为什么这样写”。“同中求异”需要深入语境领会作者表达的主旨和语言风格,深化对文章内涵和表达秘妙的理解和领悟。语境因素包括作者、时代背景、表达目的、阅读对象等。语境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自然也有差异。老舍的《林海》创作于建国初期,全国人民当时正处在全国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之中,而国家建设百废俱兴。为引发读者的观点与情感认同,激发广大民众以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并由景展开联想,赞美了大兴安岭在祖国经济建设和政治稳定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老舍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其语言平实却不失灵动。长短句交替、口语和书面语灵活使用,使得《林海》在运笔的疏密、缓急和感情氛围的浓淡、强弱上具有一种抑扬多变的节奏感。“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短句仅两三个字,长句达二十几个字。这种长短句的交错使用,既简洁明快,又生动细密,语气有急有缓,文笔富有变化,使人觉得大兴安岭的“岭”确实既温柔又亲切。文章以书面语为主,动情之处,口语则自然流出。“多少条岭啊!”“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兴安岭’。”其中的“啊”“呀”“不晓得”都是口语词,口语与书面语的灵活使用,使文章语言既活泼亲切,又寓意丰富深刻,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感受,同时增加了读者阅读文本时的身临其境之感。可见,只有走进作者创作的整体语境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更好地提升学生深度阅读的素养。
写人物例谈管理论文
[内容]
记叙文怎样描写人物?一般是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直接描写,或通过描写其它事物对人物的印象、感受,反响等从侧面间接描写。然而,在篇幅较短的文章里要使直接与间接描写交替出现,兼采并用,去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性格等,这就要求作者从主题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巧妙安排。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人物的片断不胜枚举,但能兼采并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的,要数《兄弟便是》这篇课文了。
“兄弟便是”这句话是同志率领红军攻下龙岩城后,在欢迎大会上对着龙岩城的人民群众亲口讲的。古人说:“言为心声”,是说语言是人们思想的直接反映。“兄弟便是”,一语道出了同志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与百姓亲如手足的内心世界。由于每个人的身份、处境、思想及性格的不同,其语言也各有特色。同志虽身为军长,但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穷苦人打天下,视人民如兄弟,所以,这话出自他之口是很自然的。作者为了强调和突出同志的这种思想品质,接着又运用了间接描写,以庄稼汉、铁匠师傅、老木匠、挑夫这些其他行业的人认为军长是他们的同行出身,从而进一步展现了他的这种思想品质,起到了烘云托月的良好效果。
文章中还有几处也是运用了间接描写。如开头到攻下龙岩城几段文字,并未正面描写同志,但又处处有同志:豪绅、地主“哭丧着脸”;“白军听到“”两个字,吓得“魂不附体”,“一溜烟跑进城里”;“枪声一响,白军官兵就没命地逃窜”等。使军长用兵如神、声名远震的英姿跃然纸上。
文章中还有一处间接描写是:“开会的时间到了,可是守在大门口等候的代表,还不见乘轿的骑马的长官到来。”这与下段的“身材魁伟”,“扎着一条皮带”,“穿着磨光了后跟的草鞋”,“赤铜色的脸”,“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以及“扬手”“点头”“挤到主席台前”“行个军礼”等肖像、行动描写结合在一起,明快而又生动地刻画出了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这篇千字文共15段,虽用了13个段的文字去描写军长,却毫无累赘之感,反而收到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的匠心独用。
例谈生成课堂评点式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简言之,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统一。对困于题海的高中学生而言,这些能力可以在积极主动的评点式阅读实践中建构,当阅读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个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素养底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策略
一、问题引领,自主评点文本
评点式阅读教学即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评点式阅读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发、自愿、自觉阅读,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与生成课堂的理念也是一致的。评点式阅读的关键是强化问题指导,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评点式阅读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师完全“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师生、生生“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和挑战性,使课堂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碰撞出意想不到的新火花,让课堂闪现出新亮点。
二、小组合作,交流评点意见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写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局限于摘抄警句与梳理思路,而应在初次感知文本时,在有所感悟处画下记号或书写下读书过程中得到启迪、受到教育、有所收获的语言文字。在评点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小组集体讨论,交换评点意见。因为阅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建构过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不可能一次性到位,而是要在逐层研读过程中生成。在个人自由评点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可以解决许多共性的问题。在此环节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补充材料,提供方法,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笔者组织学生阅读《边城》时,有学生曾在周记中提出“为什么那么美的故事读完却如此悲伤”,这样的思考其实已经上升到美学、哲学高度,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进鉴赏式评点。同时评点式阅读舒放自如,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达到几千字乃至几万字,完全能透彻说理,深入鉴赏。因此,笔者专门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有的小组评点出“《边城》的美是因为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家人之间的反目成仇,更没有朋友之间的挑拨离间。朴实的爷爷,单纯的翠翠,痴情的天保,每个人都朴实的像这里的虎耳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搜集“悲剧美”的哲学资料。有的小组讨论评点出“《边城》中翠翠、傩送和天保的悲剧,其实应该就是命运的悲剧”。学生思辨力、鉴赏力都得到提升,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初中阅读教学中语文实践例谈
一、语文实践活动现状
观察我们的公开课,尤其平时的授课,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忧。1.语文实践活动的缺失有个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流程是这样的:先简介普希金,然后齐读课文,紧接着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再次齐读课文,然后是细致地分析诗歌内容,最后让学生谈谈从这首诗歌中学到了什么。这节课,老师忙,学生烦,听者如坐针毡。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假活动。这样的语文课堂,实质上是缺失语文实践活动的。遗憾的是,类似不走心的课,正充斥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2.语文实践活动的虚假有个老师在教学《荷叶母亲》时,课堂上有一半的时间在拓展。让学生用画画、唱歌、跳舞、做手工等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这样的课表面热闹,实际上呢?实际上“活动”了一节课后,学生一无收获。很多老师本末倒置,在教学《观舞记》就来一段印度舞,在教学《口技》就来一段口技,在教学《公输》就大搞辩论……偏偏他们把语文课堂上最宝贵的东西———语言弄丢了。3.语文实践活动的低效也有一部分语文课堂,确实进行了实践活动,但因为不考虑学情,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而呈现出低效的特点。一老师在教学《窃读记》时,一上来就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标出你认为写得很生动的或打动你的句子,再在句子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对于《窃读记》这样较长的文本,默读需要较长的时间,还要全文去找所谓的生动句子,还要写感受。任务过多,指向模糊,不顾学情。结果难免学生死气沉沉,老师捉襟见肘。这样的实践活动实则是低效的。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语文实践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应该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自然体现,应该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教学细节之中。1.导入对导入进行精心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在开讲时过于煽情,显得刻意了点,感觉为了导入而导入。笔者对余映潮老师的一种做法很欣赏,即紧扣课文内容进行诗意的导入。如他的《散步》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2]这样的导入,简洁而又层次分明,诗意而又与课文内容相关。也有老师由题目着手,也有老师放视频、猜谜语……这些都是较好的导入方式。2.整体感知学生初读文本,思维还停留在浅层阶段,不宜进行深度解析,需要对文本有个初步感知。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大部分老师要么缺乏整体感知,要么问题模糊不清,要么提问过于简单。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反应常常不能令教师满意,又或者一两个学生的回答即“圆满解决”了老师的问题。笔者认为,初步感知,应该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在不游离文本的基础上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学生很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课堂很活跃。宁老师由题目入手,巧妙地对文本进行了整体感知,很多学生在同一时间都经受了有效的训练。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能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初读文章的真实感受。所以,我们询问学生文章“写了什么”时,不必那么死板,不妨换个方式,换个角度。3.朗读语文课堂自然离不开朗读。有人认为最好的语文课堂就是三个声音:读书声、掌声、笑声。但朗读并非机械地让学生一遍遍重复,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而读的问题。是为熟悉文本?是为品读重点段落?是为体会作者情感?还是为了其他目的。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一个片段非常经典。上课不久,余老师先让大家按自己的感受来阅读这首诗,学生读第一遍。接着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读出深沉与明亮的语调,学生读第二遍。然后,老师交代诗歌的写作背景,要求学生用谈心的形式、说话的形式来读,学生读第三遍。第四遍,老师要求学生用内心独白的形式读。第五遍,自由背读。可以说,这样的朗读方式设计极其精巧,有对文本的熟悉,有对作品背景的了解,有个性化的朗读,更有在逐步熟悉文本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背诵积累。语文课堂的朗读,绝不是单调地让学生重复。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地去读?怎样让学生有收获地去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4.品味语言有些老师,动辄要学生“选出文章中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地方谈一谈你的感受”。这样的做法表面上尊重学生,实际上让学生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语言教学,还是要给学生一个抓手,让学生都能动起来。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要学生品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先问为何不用顿号,再问去掉所有的“与”如何,三问“云”与“天”互换可不可以,四问再多加个“与”可能是什么。(学生答“与我”)肖老师连用四个问题,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学生深深理解了天、云、山、水已经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此种情况下,人显得何其渺小。“实践证明,填空、仿写、概括、整合、复述、缩写、续写、扩写、造句、归纳、分解、转换、看图配文、影视配白等,都是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好形式。”[3]5.提问提问是语文课堂极其重要的一个细节,但目前很多老师的提问,要么自由随意,要么碎问碎答,要么成串成群,这样的提问常常效果低微。要改变这种现状,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设置“主问题”。但是,如何设置主问题呢?笔者认为,一篇课文可能有多种设置主问题的方式,但不管怎样,必须把学生带入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刘铁梅老师在教学《<世说新语>导读》时,她让学生从图片猜出荀巨伯、管凝、华歆等人后,设置了这样两个主问题:(1)若穿越到魏晋,你会选择与谁交朋友?拜谁为师?与谁为邻?做谁上司?(2)若再次赋予你超能力,你愿意扮演谁?为大家读一读他的话。这两个主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情绪高涨,发言积极,课堂效果较好。笔者认为,刘老师成功的原因,在于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成为课文中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的愿望,激发学生分享交流的愿望。除了用情境创设主问题外,通过开发标题、寻找高频词、抓住关键词、换词、添删词、选句成文、改变文体、命名、想象等方式设置主问题,都能有效吸引学生深入文本,也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6.概括概括能力是目前学生最为欠缺的能力之一,一方面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一方面还在于缺乏有效训练。笔者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鼓励学生转换视角,以其他几个人物为第一人称进行概括。学生很感兴趣,在短暂思考后,纷纷举手想要分享。这样的概括方式有趣,又能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教学《小圣施威降大圣》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当成孙悟空或二郎神去概括文章,效果也很好。除了转换视角,提取中心句、关键词把课文串起来也是极好的做法。除了上面提到的六个教学细节外,还有很多教师需注意的课堂细节,但不管是课堂教学的哪个细节,都应该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语文实践活动不管怎么设置,归根到底还是让学生“活动”起来,让更多的学生“活动”起来,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改变传统教学中一些陈旧、低效、无趣的方式,积极探求新颖、高效、有趣的课堂实践实践活动,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自觉的追求。
三、语文实践活动与其他概念的联系
1.语文实践活动与人文性语文具有人文性,但目前还有很多老师,在授课之中刻意强调文本的人文性。如,老师在教学《敬畏自然》时,讨论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在教学《马说》时,讨论伯乐重不重要。这就大可不必了,只要按照教学的规律去授课,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并不需要刻意追求,也不必让“人文性”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附加。实际上,语文课堂实践活动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性,语文课堂实践活动本身正是语文教学规律的体现。王君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问学生:“如果你就是菲利普夫妇,此刻你在船上遇到了于勒,你会如何选择?”你能说,王老师在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时,没有温柔的人文关怀吗?某老师在教学郑振铎的《猫》时,课堂接近尾声,老师问“如果你是那第三只猫,死后面对上帝的审判,他给你一次辩诉的机会,你会说什么?请你写下来。”你能说,老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中没有对弱者的同情吗?这两个老师的课堂实践活动,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又充满了人文的观照。2.语文实践活动与训练语文实践活动是训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训练。一般意义上的训练可以理解为“练习”,就是做题,就是字、词、句、篇等的操练。而语文实践活动,可以看作是“以训练为主线”的“训练”,这是钱梦龙老师提出的观点,注重师生互动合作。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具有较高语文能力的学生,而不是刷题的机器。黄厚江老师在教学《阿房宫赋》时,要学生填空:阿房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亦可谓()!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后,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分别填了“雄”“大”“众”“多”“靡”“极”“速”“悲”八个字。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是有趣而又有效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其关键是语言,直指我们语文课堂的核心。3.语文实践活动与真语文王旭明认为真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4]贾志敏老师在教学《扩写作文》时,第一个环节让学生给一段没有句读的古文加上标点,并带领孩子弄清文意。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10分钟内把37字的短文扩写成400字的白话文。第三个环节让学生给短文加上一个标题。三个环节无一不体现出一个“真”字。真语文的理念,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呈现出来。语文实践活动也在不自觉地呼应真语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