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4:09: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文化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的运用

摘要: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治引导,有利于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知识拓展,有利于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能力塑造。通过朗诵抗战诗词、演唱抗战歌曲、讲解抗战故事、表演情景剧目、参观抗战遗址和纪念馆、创造抗战文艺作品、撰写研究成果等方式来开展课内外、校内外实践环节。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加强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做好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来保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思政课;实践教学

一、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要价值

地方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多彩,是高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之中,具有突出的价值。

(一)有利于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政治引导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17。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突出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引导,尤其是体现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来说具有突出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利用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开展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不断领悟爱国之理、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2]。另一方面,抗战历史文化资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丰功伟绩,这对于帮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中流砥柱地位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进而使学生知史爱党,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现状,提出了提升其对外传播质量的途径;特别强调了对外传播翻译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两个原则,为相关外宣工作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邢台;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

一、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重要性

21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足迹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更远处,中国的对外文化传播工作也随之走遍全球。作为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遗产,做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工作对于中国增强文化自信意义重大。邢台作为殷商古都,蕴含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这些资源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是邢台地区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好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工作,对于扩大邢台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打造邢台的城市文化名片,提升邢台的文化软实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使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为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认识、理解和接受,就必须打破文化和语言的隔阂,因此,将历史文化资源整理翻译成相应的外国语言文字成为历史文化资源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对外传播的现状

在众多仁人志士的共同努力下,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记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成绩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邢台历史文化论丛》、《邢台历史经济论丛》、《郭守敬研究》、《三代文明研究》、《邢台通史》、《邢台历史文化辞典》、《邢台历史大事件》、《邢台县历史文化读本》、《邢台历史之谜》、《人文邢台选集》等数十种历史文化研究书籍,成立了邢台历史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研究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批历史文化研究的带头人。在整理研究历史文化的同时,市政府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保护与整理工作,对卧牛城传说、顺德扇鼓、邢台皮影、内丘神码、巨鹿织锦、太平道乐进行立项保护。其中内丘神码已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另外,邢台市政府、邢台县政府、社会团体和高校组织已经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清河县乡村旅游暨山楂节、秦王湖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等,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学习和欣赏。然而关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研究为数不多,目前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有《邢台文化手工艺产品的对外传播及英译策略研究》[1];《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调查研究》[2];《河北省旅游公示语英译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邢台市为例》[3]。这些论文对邢台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对外传播现状做了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对策。比如,庞云玲提出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投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水平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等。然而这些研究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很少有实质性的成果可供借鉴和应用。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文化名城济宁市,199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等荣誉称号。邹城市得山水之灵气,仰圣哲之光辉,承耕读以传家,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这里不仅诞生了儒家“亚圣”孟子、“凿壁偷光”的匡衡等一众历史名人,同时还保留了珍贵的考古文化遗产。白寿彝先生曾指出,“邾国(邹国),一直保留邦国时代的余晖,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邹城市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城市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样也带来了保护历史文化以传承子孙后代的重要课题。保护和开发好邹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对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提升邹城市的城市品位和树立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先进案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邹城市的特色文化风貌

(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从城南峄山镇野店遗址发掘的房址、陶窑、石斧、石锛等文物来看,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邹城市古称“邹鲁圣地”,系中国儒家学说的发源地。夏代时,按《禹贡》所称,此地属九州中的“徐州”之域。商代属奄国。西周克商灭奄,封颛顼玄孙陆终第五子晏安之苗裔曹侠于此,国号邾,附庸于鲁国。鲁文公十三年(前614),邾文公卜迁于峄,在峄山之阳建都。此地已发现商代遗址14处,周代遗址51处,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铜器,可证明此地在商周时期经济文化已有所发展。秦朝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至唐初改“驺”为“邹”,称“邹县”,隶兖州鲁郡上都督府。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至元丰六年(1083)曾将邹县设置为镇,元丰七年(1084)复设邹县。金代设邹县,隶山东西路滕州。元代设邹县,隶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滕州。明代设邹县。洪武初隶济宁府。清代,设邹县,隶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兖州府。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二)遗产众多,文物丰富。邹城市的历史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在6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且见诸典籍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多年。邹城市文化灿烂,古老的伏羲文化,凄美的梁祝文化,尤其是孟子思想、孟母教子文化更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邹城市文物遗存丰富,全市境内各类历史文化遗存3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7处,各类珍贵馆藏文物15000余件。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孟庙、孟府、孟子林和汉鲁王墓、明鲁王墓、邾国故城等,还有白莲教起义军遗址、寺顶子遗址、斗鸡台遗址、黄山十八罗汉汉洞造像、峄山摩崖石刻群等。(三)名人辈出,别具一格。邹城市自古人杰地灵,还具有迷人的自然景观。邹城市不仅是儒家学派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诞生地,也是韦贤、韦玄成这一对“父子丞相”,“凿壁偷光”的匡衡和“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等名人的诞生地。邹城市的历史名人还有春秋邾国国君邾文公、战国“贤良三母”之一的孟母、东汉荆州刺史刘表等。邹城市有佛教文化及书法艺术精品“四山”———铁山、岗山、葛山、尖山的摩崖刻石,京南江北最大的地下宫殿———明鲁荒王陵,被誉为“邹鲁秀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东山即峄山)、“天下奇山第一”“岱南奇观”的历史文化名山———峄山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邹城市独具特色的“山•水•圣人”综合旅游区,是研究中国与东方文化的“历史博物馆”和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四)民俗文化,异彩纷呈邹城市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母教子传说、峄山传说、平派鼓吹乐、峄山道乐、阴阳板、尚寨竹马、火虎、山头花鼓、吹糖人、滚磨成亲的故事、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漆女的传说等等,为邹城市积累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二、邹城市面临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诸多类似邹城市的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着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的问题。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盲目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地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也是国家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邹城市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面临如下问题。(一)保护与传承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认知,保护意识淡薄。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不够,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重发现、轻保护和重开发、轻管理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在政绩焦虑、利益冲动和形式主义驱使下,许多高楼林立的城镇往往是以割断文脉和弃置乡愁为代价的。典型的表现是,不加区别地搞拆旧建新、拆毁重建、“全面改造”等破坏性开发,使大批古旧建筑、历史街区、人文景观、名人故居等毁于一旦。拆掉真文物、建造假古董的现象时有发生,原有的城市风貌、文化遗存、地方风情的完整性、真实性不复存在。(二)人工化、同质化痕迹明显,逐利化运作、超负荷利用倾向严重保护与传承路径不畅通,对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管理还远未到位,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传统文化与城镇化规划的融合度不高,推进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相关立法欠缺滞后。正如王全书《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所言,尚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也不多,对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立法层面的刚性约束和规范性指导。(三)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被忽略缺乏对历史名城名镇名村整体风貌的价值认知,破坏了遗产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整体历史风貌不复存在,遗产价值大大下降。或者以旅游开发来代替名城保护。正如仇保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形势、问题及对策》所言,在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出现将整个名镇名村承包给旅游公司的行为,将这些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能持续不断增值的资产廉价地承包给旅游公司,而旅游公司又缺乏这方面的眼光、技术、认识和机制,以掠夺方式进行开发,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了巨大破坏。

三、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建议

查看全文

初中历史教学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研究

摘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缩影,它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但是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教材中体现量较少,甚至没有将其纳入考试范围,在应试阶段似乎很难体现其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我们将系列分析两者整合运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采取必要方法与途径,去解决教学问题,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1研究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国外历史教学中,都包含着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在欧美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开设课程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历史文化古迹,增进对历史人文事件的了解。而在国内,新课改做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树立保护历史文化古迹遗产的意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历史教学的组成部分,应该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由于高考升学制和应试教学根深蒂固,使得很大程度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化的开发。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改革。

2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2.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文化不是枯燥无味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造就了文化底蕴的深厚,能够反映历史文化的古建筑等象征性载体是很多的,乡土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历史根基,就是我们所在的地方发生过的事情。我们时常看到很多历史文物和少数民族的节日,这些都是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一位同学的祖籍在南京,他从小就听他的祖父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在节假日经常陪同老人一起去旅游,看看那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当他了解了初中教学内容中提到的南京大屠杀时,就会再一次深刻剖析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现在这名同学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在历史这门学科中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成绩。可见,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仅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长学生见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获得更多学习内容。2.2系统理解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历史并不是全来自历史教材,历史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社会,学生对社会的探索才是教学目的。教师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环境,将学生最熟悉的人文事物与环境与教学教材内容相结合。在不断巩固学习内容的同时,还帮助学生补充学习知识,提升学习的效率。当然,我国的初中历史教材经过改革后,内容和形式别具匠心。但是都是在整体中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局和趋势,在地方发展历史上很少有涉及。所以,当教师在构建教学框架和知识体系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扩充乡土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历史,而不是为了考试,对书本知识进行笔记式的学习。比如,当讲解到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九一八事件的标志性指导意义都写在教材上,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为了更好领悟这段历史,受到历史启迪和爱国主义教育,就引导学生现场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或是给学生科普历史文化遗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实践,是一次爱国主义教学。我们利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稳定性和生动性,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是基于对家乡本土的热爱,而历史这门学科凝聚的也是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保家卫国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例如,在近代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中,东北民间出现了许多抗日武装力量,他们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牺牲的革命烈士,为了保护自己家乡不受敌人侵扰,为了争取革命的伟大胜利,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国赞歌。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2.4体现历史教学的实用价值。教师不仅要传授课堂文化知识,还要扩大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教学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教学模式,体现历史教学的实用价值。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运用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应该全面增强自身教学的专业化水准,敢于更新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基层历史文化建设,将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完美结合,编写出适应教学目标的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水平。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并以实物、制度、文献等为载体形式体现社会先进文化的档案资源材料。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以及精神资源这两个层面,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国历史文化档案资源遍布全国,各具特色。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是全国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档案馆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省市的档案馆均全力进行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档案馆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贴近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挖掘、加工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写出版物、拍摄文献纪录片等,让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成为主流媒体宣传的亮点,以全新的视角传递了历史文化。2018年7月,津南区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纪念馆创新开展主题展活动,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主题景区,多元化展示历史文化档案历史,吸引了大批游客。2015年18月31日,四平市战役纪念馆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了全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活动,以全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游客带入历史文化历史记忆,接受历史文化党性教育。新时期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新的面貌,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文化档案展览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且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能够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使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得到实现。上海市档案局馆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来的丰功伟绩,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专题展览,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由于新时代的科技信息发展迅速,各地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各地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甚至盲目追求历史文化档案内涵而丢失了主体意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做到真正尊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

二、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落后利用形式单一。当前历史文化档案馆宣传工作的不足,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落后,使得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工作难以深入。一方面,很多历史文化档案馆在思想上仍固守“守门人”的思想,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忽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此外,一些档案馆开展工作时简单地以历史文化档案的利用为主体,对于结合国家精神文明建18山西档案设的宣传需求方面配合并不积极。虽然新时代下宣传手段呈现多元化,但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展览形式,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宣传手法也极为单一。另一方面,当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极为单调,形式落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实物的陈列展示阶段,展览方式大多还是以纪念馆、博物馆陈列、栖窗展示等为主。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多为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平面介绍,仍以静态观光的内容居多,停留在对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开发,表现手段单一落后,缺少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展示内容。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内涵挖掘上,没能充分展现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沿革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导致广大受众难以产生强烈共鸣。(二)忽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精神文化价值。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与其他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其内涵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如等优秀革命家的画像、语录、著作等实物历史文献资料,精神方面如实事求是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长征精神”、敢于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吃苦耐劳的“大庆精神”等。现阶段,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实际价值的开发及利用仍旧滞留在物质层面,如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思想政治功能,未增进其精神层面附加价值的开发,没有全面拓展其精神价值的正效应。(三)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滞后。档案编纂工作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收集、整合、审核、加工、评价档案资源和信息,最终以档案出版物的形式公开供用户利用。对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流程,要求人们充分熟悉历史文化档案馆的资源内容和特色内涵,根据新时代下精神文明宣传需求,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缺乏规范系统的流程和制度,全国大部分的历史文化档案馆都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导致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纂工作水平一直较低。某省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档案馆的编纂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选题上处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得到了高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仍然散存在地方民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检索方面,也仅滞留于公开档案的目录查询阶段。这样狭窄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服务范围,难以充分发挥其蕴藏的社会价值。另外,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科技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历史文化档案部门缺乏特色资源,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为低下。

三、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

查看全文

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摘要:对于现代中华民族而言,在抗日战争中所有的遗址、遗迹都是抗战历史的深刻体现,都是宝贵的社会财富。武汉在抗战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尚存在问题和不足。我们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对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对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对策

历史文化资源是记载着人类历史活动痕迹的古迹、文物、纪念设施等,是一种宝贵的社会公共财富,既体现着历史的痕迹而又不失文化的传承,也是现今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是抗日战争时期遗留在以当今武汉行政区域为中心的、被赋予了教育及纪念意义的固态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称。武汉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同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虽宣布迁都重庆,但党政军重要领导机关及其领导人、工作人员均迁至武汉办公,英、美、法等国外交使节也随之驻留武汉;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等中共中央代表和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等各党派领导人,文化界名人等汇集武汉。一时间,武汉实际上成为战时首都和当时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1]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之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从此,在武汉及其外围区域,中国人民仍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抗战胜利。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武汉主持了华中日军的受降仪式。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战期间所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也得以形成和固化。但是长期以来,除少数抗战资源外,大部分资源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对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对资源保护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保护和利用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对策建议。

一、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既涵盖抗战遗址、遗迹,抗战文物,抗战纪念设施等物质资源,又涵盖在抗日战争中体现出的全民族团结抗日的爱国主义、国际友好与合作、抗战人物英雄事迹等精神资源。各式各样的文化资源散落在武汉市各个城区及郊野,共同构筑了武汉这座城市的抗战文化基因,它们本质上都见证了武汉作为历史名城的文化软实力。在整个抗战时期,武汉所沉淀下来的各种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现存的共有86处。就总体布局而言,这些类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武汉市区及郊外,呈条带状沿长江两岸分布,并逐步向长江两侧的内陆腹地辐射,有的比较集中,有的相对分散;平原地区和山地地区均有分布。在总共86处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武昌26处,汉口41处,汉阳3处,远郊城区16处。按照资源的原有属性、用途及现存价值划分,这些资源大致可划分为:会议、机构旧址类,名人故居类,纪念设施类,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类,战斗战役遗址类以及其它类型。资源种类和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图1中会议、机构旧址类和纪念设施类历史文化资源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57%,构成了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主体。这其中既包含国共两党所留下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是国共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历史见证;也包含日军侵略武汉时所留下的侵略痕迹,它们是国人铭记民族耻辱、发奋图强的物质载体。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类和战斗战役遗址类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10%。而名人故居类和其它类占到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33%,它们丰富和拓展了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的呈现形态。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与扩张,再加上许多遗址遗迹属于泥砖建筑,有着不易保存、保护的特点,许多资源损毁严重甚至灭失。目前武汉市仅有34%的历史文化资源分别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及县区级的保护,仍有66%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通过申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等级,既可以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又可以争取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保护既有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当前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如图2所示。在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中,有22%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存良好并充分利用,如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中山舰博物馆、大智门车站旧址等,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有45%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存较好、但未被充分利用,其资源本身的红色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旧址、史沫特莱旧居、王家河抗日惨案公墓等。有9%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利用情况较差,如中共保福祠支部委员会旧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虽然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护,但是其保护措施不到位,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而有可能逐渐走向消失。有24%的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亟待保护或已灭失,如战时书报供应所旧址,董必武旧居,日军侵华罪证、汉口积庆里日军慰安所旧址等。值得注意的是,战斗战役遗址、日军侵华罪证、遗迹等历史文化资源由于其自身载体的功能原因,在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冲击下,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二、武汉抗战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问题

查看全文

全域旅游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探究

摘要:晋北广武地区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汇地带,军事性质的历史遗迹留存较多,但保护与开发现状不容乐观。在全域旅游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文化旅游为广武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广武地区可以将历史遗迹作为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业,促进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全域旅游;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广武

新时代,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式。全域旅游要求地域范围内的各个部门和行业充分利用区域各种文化要素,展开有效协调、深度合作,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和多样的旅游产品,最终达到提升旅游质量、实现旅游价值的目标。[1]作为各种文化要素的主体,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2]有历史遗迹、传统器具、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不同类型。文化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强调文化指向且富有文化内涵,是建立在文化导向基础之上的旅游方式,有机融合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而形成文化旅游产业。该产业将文化转化为资源,利用资源的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和地域发展的双赢。山西北部广武地区坐落于雁门关外古长城脚下,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必经之地,历来都有重兵扼守,形成了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汉墓群、广武城、雁门关、六郎城等历史遗迹留存至今。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广武地区,文化旅游为其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新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广武地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和忻州市代县交界处,因“广聚武将之地”而得名。关于广武地区的研究成果不多,大都为描述性质,以《广武记忆》和《广武史话》两部著作为代表。两者都是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广武的名称由来、地理位置、历史事件、人文景观、军事文化旅游区,并对各个实体的历史现状、形貌特点和内涵作用进行了分析。[3,4]而《广武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山西省山阴县边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晋北堡寨型村庄的特色挖掘与保护规划实践》三篇文章侧重实证研究,在梳理广武历史遗迹的基础上,指出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笔者通过田野调研发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陆续在广武设立文物保管员、文物保管所,并拨专款对古城进行部分维修,但仍停留在挖掘、保护阶段。到2010年,山阴县编制了《山阴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着手广武地区旅游开发;两年后,重点培育了以广武边塞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兴建了汉武广场、广武石牌楼、广武汉墓博物馆等旅游设施,标志着广武进入旅游开发时代。然而,广武地区旅游业发展至今,仍未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显露出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通道依附交通干线,景区环境较差。大运高速公路在新广武城设有收费站,208国道连通新、旧广武城,直通雁门关。这些都是山阴县的交通要道,运输负担较重,尤其是煤炭外运的车辆更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加之地区水资源匮乏,房屋、树木上都落满灰尘。食宿条件差,服务档次低。景区周边餐饮、住宿、门市硬件设施落后。各个景点周边服务场所缺乏,没有停车场、休息地,缺少卫生间、饮水处。二是整体规划不合理。广武地区至今尚无专业团队规划、管理、运营,景点各自为阵。除了广武长城和雁门关,其他景点基本为开放式,没有入口、售票处、游览线路,观光、餐饮、休闲、娱乐各功能区混杂。三是文化资源保护不到位。历史遗迹老化、损毁、破坏严重。已建设施如广武汉墓博物馆虽有专人看守,但部分门窗已遭到人为破坏;在节假日期间并未向游客开放。汉武广场雕像的介绍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地面石砖也有破损。大多数景点没有说明文字,游客无法了解每处遗迹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尚未规模化、系统化。四是发展理念不先进。民众对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对滞后,仍停留在观光阶段。绝大部分民众对历史遗迹承载的文化相对漠然。短暂的旅游开发并未给他们带来物质、精神上实质性的改变,即使少数民众意识到其经济价值,在旧广武城打出“骑驴一日游”的招牌,但由于旅游产业不成规模,效益并不明显。

二、广武地区现存历史文化资源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资源与电视业发展

陕西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这是人所共知的一个事实。作为陕西省社会资源的一部分,陕西历史文化已成为陕西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对于陕西电视业而言,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也是一笔极为丰厚的财富。

一、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于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1.辉煌的陕西历史文化

陕西有着漫长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陕西历史文化已成为当代陕西人的文化记忆的重要内容。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对于“作为人类历史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①的开发问题,向志学、向东先生在《谈谈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一文中提出:“我们所说的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就是指充满现代政治意向、现代经济意识、现代社会观点、现代文化素养、现代价值取向的开发主体,对历史文化这一特殊客体进行的解剖、分析、吸收、点染和创造性的重新建构。它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的科学延续、发展、创新、升华和再造。这种开发和发展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②关于陕西历史文化,赵金瑞、黄群、严渭青、袁小娟在《基于历史发生学解读下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开发研究》一文中从历史发生学角度认为,“陕西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周、秦、汉、唐等四大体系”:制度文化型的周文化、寓强烈兼容性和博大开放性为一体的秦文化、充盈着宏伟气魄和乐观时代精神的汉文化、豪迈奔放与博大精深的唐文化。③应该说,周秦汉唐的历史文化遗存的确是陕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地域和时间看,陕北、陕南、关中的历史文化各具特点,古代和近现代陕西历史文化更有不同。杨云峰先生《陕南文化概说》指出:在陕西三大板块的文化底色中,关中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与此种文明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便作为其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而形成了重本轻末,重农轻商和以“躬行家教为本”的个性,陕北则以游牧文化的底色杂以江南色泽,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共同构成的强悍与粗犷,细腻奔放但不委婉,挑战传统而无传统的剽悍疏狂。而陕南三大板块均以渔猎文化作为其最基本的生存特征而具有鲜明的内倾性和柔韧品格。崇尚道义与信奉儒家文化,向往人的自由超脱而信奉道家文化,明显的山神崇拜,是陕南文化共有的个性。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史上,红色文化对陕西各地发生了深深的影响。而特别应该一提的就是陕北地区,作为红色文化重要的实践区域,已成为当代陕西人的文化意识的兴奋点之一。“延安”已成为一个符号,提到延安,人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革命圣地。

2.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查看全文

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及其对策

摘要:晋东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勤劳善良的先民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得到一定开发利用,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文章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查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分类,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晋东南;历史文化资源;对策

晋东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2.6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塔水河遗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炎帝到现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遍布晋东南各地,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晋东南传统文化的魂魄,是大力发展晋东南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宝库。

一、晋东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晋东南是全国著名的文物资源的宝库,其历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有形历史文化资源和无形历史文化资源两大类。

(一)有形历史文化资源

查看全文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论文

如何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一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找寻其突破口又是其重中之重。从影响幅度、发展潜力、关联广泛出发,非传媒内容莫属。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就是用文字、音乐、语言、图像等手段生产音像、影视、图书等作品,再现有形与无形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习俗风情、音乐舞蹈、地方戏曲等。这种开发一方面可以使文化更尽善尽美,永久保存。另一方面,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当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传媒内容的开发,它常常成为“展示一个地区形象和品牌的窗口。人们对某个地区的了解和认识,往往是从该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名人开始的”,不仅如此,它也能成为推动其他文化产业的开发,如旅游业、艺术表演业等。一支风靡全国的歌曲,正是郑绪岚在1983年春节晚会上的《太阳岛上》引发了的对哈尔滨一个一片原始的江滩,一片蛮荒的野地的太阳岛名声鹊起;一首传之久远的诗同,正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使苏州一个荒村小寺寒山寺、江南小桥枫桥成为千秋名胜;一部上座的大片,正是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拍摄,使乔家大院名闻遐迩;也正是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轰动一时,才把深山名刹少林寺和少林功夫推向世界;一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正是以《大长今》为代表的韩剧直接带动了产业链下游的旅游业发展,并间接带动了餐饮业、商贸零售业、美容业、时装业,甚至膳食和医药产品等相互关联产业的“韩流”热潮;一个备受瞩目的节目,正是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了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歌舞类一等奖的皮影舞蹈《俏夕阳》,使广大民众对皮影艺术增添了或多或少的认识,而且推动这种艺术形态的商业开发。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同时,在如今日益同质化的传媒竞争中,在传媒营收渠道单一的现状下,如何开发内容资源,如何开拓盈利路径成为构筑传媒业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西方的传媒跨国公司也在经营中得出必须“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运作”的结论。开发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传媒内容,不但能在品牌攀附、传播影响、优质客户开发、主营业务延伸上都占得先机,而且有可能通过开发。建立传媒产业链,引发盈利的乘数效应。这样,不仅能凸显其的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开发新的盈收渠道和盈利模式。总之,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不但会实现传媒内容的开拓,获得新的盈利渠道,而且会成为推动一地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助力。

历史文化资源的传媒内容开发可以从以下开发的思路中得到启示:

文化历史资源的影视内容的开发

从立体的、系统的角度,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为二个层面:物质层、思想制度层、文化心理层,影视剧页是多种文化要素的综合体。因此,文化历史资源可以为影视剧综合利用。成功的影视剧能使文化历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其一可在新的创意之下,将历史文化资源用影视的方式呈现出来。如1999年Hollywood安布林娱乐公司从网上获得了中国云南禄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以及轰动世界的河南西峡恐龙蛋的资料和图像,受到极大启发,摄制出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同》,获得巨大的社会反响和商业利润,上演31个星期后国内票房收入达3.4亿美元而海外票房更达破记录的5.3亿美元。又如,数年来,传媒界投入巨资,陆续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拍摄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获得成功,深受观众好评,不少国家向我国购买版权,不仅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向全世界介绍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楚雄州和深圳市联合摄制的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用电视这种科技手段抢救和开发了民族文化,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展示以及与国际影视接轨的艺术手法,举起了文化传承的火炬,展示了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景观,将“博物馆”办到了电视荧屏上。它在我国宣传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也是利用科技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成功的尝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