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3:58: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唯物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历史唯物主义解析论文
摘要: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是在初中统编教材基础上的“急就篇”,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参都存在着“失之过简”的弊端,这就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掌握的不少教学难点。加之,近年来历史高考加大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核,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就成了高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对推动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对高三历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难点也就能化难变易了。本文仅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对《中国古代史(选修)》的一些难点进行解析,供参考。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论文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自然的理由》是美国当代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力作。奥康纳认为,“对土地的挚爱,地球中心主义的伦理学及南部国家的土著居民和农民的生计问题”这些政治生态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理论空场”,因此,他致力于探寻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的主题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奥康纳的结论是:马克思是在一种“前人类学”的阶段进行话语言说的,而没有领悟现代人类学的真实意蕴,他事实上是不可能真正历史地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笔者认为,詹姆斯·奥康纳在对“方法的探求”的过程完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社会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自然;社会劳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ecologicalMarxism)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无疑代表了我们这个世纪(20世纪――引者注)的最后岁月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1)“现代性的根本后果之一是全球化。”(2)目前的生态危机(ecologicalcrisis)也呈现出全球扩散态势,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一切引起了西方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自然的理由》(下文简称《理由》)是美国当代社会生态学家詹姆斯·奥康纳(JamesO''''Conner)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力作。在该书《前言》中,奥康纳展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首先,三种“古典管理模式”的瓦解,即西方国家的阶级和解、社会民主以及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的削弱;东方国家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巨大推动下)的变化;南部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不发达“第三世界”)在大萧条和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那些半自给自足式的民族主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瓦解和消亡。其次,资本的地区化和全球化,以及作为资本在政治意识形态维度上的孪生兄弟的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再加上各种类型的环境--生态和社会政治问题的成倍增加。(3)在这些背景之下,形成了新社会运动(newsocialmovements)[例如:女权、种族、生态等]和工人运动向生活领域的扩展,作为这种新的社会变化的理论之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与之相应的新的社会物质性实践活动的生态学社会主义(ecologicalsocialism)应时而生。
一、理论生长点:马克思的“理论空场”
在《理由》的《导言》中,奥康纳借用黑格尔(Hegel)的名言“密纳发的猫头鹰”“在天亮的时候却折起了它的翅膀”暗喻了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轮廓几乎可以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所凸显出来的理论视域中被解读出来”(4),因此,在苏东剧变以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可信的,从而也就指认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是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奥康纳在对有学者攻击马克思在生态学问题上的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观点时的辩解中,则直接指认了马克思的“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5)思想。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提要: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存在是一种“需要一创造性”的存在。这种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为一种价值存在。人类存在的独特性——“需要一创造”性,及人类活动的独特性——能动的实践性,都是通过价值所显示的人的本质,表征着人的存在的价值属性。人的世界是一个价值的世界意义的王国。此外,文章还指出其中讨论人的价值问题,更要强调人的能动的创造性,即创造价值,一个人性结构的内在规定。
关键词:“需要一创造”性价值存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自我构成”、“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人类也不例外。马克思说:“人双重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①这表明,一方面,作为经验层面上的肉体存在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又具有内在尺度,从而有可能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因此,“人不仅仅是自身然在物,而且是人的自身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②这第二方面,对人之为人的存在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有学者指出,人是符号化的存在物,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是能动的实践存在物,等等。众说纷经,但归之一点,即人的存在方式是独一无二的。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人的存在是一种“需要一创造”性存在。“需要”与“创造”是人类所具有的两种相互确证,相互渗透而又彼此推进的特性。这种特性使人的存在又成为一种价值存在,并使得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乃至文明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秩序性和规律性。
一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
思明确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财富’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③笔者认为,人的需要是这种活动的最终推动力,创造性则是一活动的本质特征。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需要一创造”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
当代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变革论文
唯物史观应该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以永恒的观念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是不断地从现实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
一
用辩证观分析现实的社会存在,我们发现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的生产力水平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生产力水平都处在商品经济的历史阶段,因而两异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历史同一性,即:现实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存在性之“自然”之无极(注:商品经济的历史存在性必将导致社会竞争机制的历史存在性即市场经济的历史存在性。历史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扬弃“大锅饭”机制、促使企业走向市场经济已成为了在必行的客观趋势,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进步)。
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相对立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即否定了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形态(注:因为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所以在商品经济历史阶段,在人口众多且又贫穷的国家,还离不开计划经济的统筹安排,离不开用公有制去防止阶级分化与阶级对抗的产生。从中国国情来讲,尤其是应把国营企业经济放在首位,要以发展国营企业经济为主)。
社会运动是有机运行--任何孤立的思维定势都是不科学的:其的偏面性好比是蟪蛄不知春秋。又:“无”为万物之始,“有”为万物之母--两异唯物逻辑的提出,标志着历史唯物认识的深化。
二
历史唯物主义难点分析论文
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是在初中统编教材基础上的“急就篇”,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参都存在着“失之过简”的弊端,这就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掌握的不少教学难点。加之,近年来历史高考加大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核,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就成了高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对推动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对高三历史中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难点也就能化难变易了。本文仅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对《中国古代史(选修)》的一些难点进行解析,供参考。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麻醉人的鸦片,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商品拜物教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摘要:商品拜物教是指私有制条件下,人们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关系,商品左右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因而人们对商品产生出一种敬畏之心。商品拜物教的物质基础是商品。因为劳动产品采取了商品的形式,私人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社会的劳动。然而,私人劳动要真正成为社会劳动,生产者必须把自己的劳动产品交换出去。由商品的交换价值而衍生出货币,货币是同商品相分离的、物化的交换价值。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统一,外化为商品作为使用价值、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对立;商品只有实现为货币,它的私人劳动才为社会所承认,它的价值才能实现,货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天生就具有了特权。私有制是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制度条件,信用则是促使其蔓延的社会条件。后来,货币的交换价值又获得一个脱离货币材料的存在,如国家信用支撑的纸币,但货币特权并没有消失,商品拜物教在今天表现为货币拜物教,其核心是拜金主义。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拜金主义;私有制;信用
商品拜物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私有制条件下,人们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关系,商品左右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因而人们对商品产生出一种敬畏之心。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商品拜物教演化为拜金主义。通常,人们对拜金主义耳熟能详,但并不理解拜金主义的本质为何是商品拜物教,至于商品拜物教为何产生、商品如何支配了人,则更是少有关注。本文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力图厘清该问题。
一、理论界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
理论研究总是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改革开放之初,甚至直到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理论界普遍认同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拜物教,当时研究的重点问题是如何理解商品拜物教的含义。经济学界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商品拜物教是人们对商品生产关系和货币交换关系的一种歪曲反映,归根结底是一种意识形态。我国多数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采用这一观点,国外如日本学者河上肇[1]也认为,商品拜物教是一种与商品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另一派观点认为,商品拜物教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是生产关系的偶像化,是因为生产关系物化而使商品呈现的一种神秘形态[2-5],苏联学者卢森贝[6]也持这一观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个体、私营、外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转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拜物教是否存在的问题。多数学者认为商品拜物教是存在的。原因是: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只要劳动不是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是通过商品交换为社会所承认,就存在拜物教的产生条件;其二,旧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虽然已经被消灭,但是旧的思想残余不会马上消失,它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影响人们[7-10];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商品拜物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并不存在产生商品拜物教的客观基础[11-12]。近年来否认商品拜物教存在的学者已经很少了,研究的重点转向如何惩治腐败,消除商品拜物教的制度条件,以及如何防止拜金主义在高校、文化领域的滋生蔓延[13-14];或者从哲学层面探讨商品拜物教的现代性意蕴以及意识形态影响[15-16]。以上学者密切结合时代特点,从不同角度力图给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对我们深入理解商品拜物教具有启发意义。鉴于商品拜物教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遵从唯物史观,从物质基础、制度条件、社会条件等方面完整梳理出商品拜物教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而这方面还未见有系统研究。
二、商品拜物教的物质基础是商品
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内容分析
摘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既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工作的宝贵教育资源。现阶段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升教学活动实际效果的根本目标,增加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用比重,创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用方式。利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思想内涵深刻、理论视域宽广、历史逻辑完整的理论优势,弥补当前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理论深度不够、现实说服力不强”的现实短板,推动新时代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内容应用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
教学中的内容应用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深化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既有关于一般社会发展问题的抽象结论,又有针对现实社会发展问题的具体论证。从理论内容上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社会有机体演进和发展思想、社会批判思想、世界历史理论、民族发展道路思想、亚细亚所有制形式分析和俄国农村公社的“跨越”设想等理论构成部分。从理论特征上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马克思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阐释社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社会整体与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实际关联。同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层次分明。既有对社会本质层次的理论分析,也有对社会运行层次的实践论证;既有对特定社会阶段和特定民族发展道路的具体阐述,也有对特定社会阶段和特定民族发展道路的理论抽象。这种理论上的整体性和层次性,使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活动中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它既能从理论应用上充实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内容,增加历史唯物主义教学的深度、难度、挑战性,又能从实践应用上增强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实效,提升相关教学活动的现实相关性。1.理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是开展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哲学基础;社会发展理论是深化、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1]。二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一致的哲学基础,辩证统一于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研究全过程。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理论关联,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应用于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分为两个内容层次:一是一般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具体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即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集中表现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性认识,着重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本质和普遍规律。它系统阐述马克思对诸如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社会运行的机制、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过程等问题的结论性观点。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则以特定社会形态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明某种社会形态的起源、发展和历史走向,对特定社会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提、发展环境、发展方法、发展途径、发展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社会发展意见。它具体阐述马克思对诸如古代东方社会“亚细亚所有制”形式的特殊性、俄国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走向等问题的过程性分析。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它使二者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为考察对象,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和一般规律,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根据,是一种以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历史分析方法。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考察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得出的具体结论,它的出现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分析方法的科学运用为基本前提。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科学制定,就没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例如,马克思社会批判思想的出现,就是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考察资本主义特有发展过程而得出的有针对性的结论。其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经济批判、政治批判,都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进行的,批判的对象以德国、英国、法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为主,专门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另一方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渊源,它使历史唯物主义得以深化和完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对各种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思想阐释,它的出现使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新世界观初步探索,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唯物史观的创立[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无疑是思想史的重大“事件”,它使“历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3]。这一时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对社会历史进行一般考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思想和观点也主要是对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一般性说明。此后,随着研究对象的扩展和思想的深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和非西方社会进行了更加深刻细致的考察。通过这一过程,马克思持续深化了对唯物史观原有问题的思想认识,使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内容深度和研究范围上得到新的拓展。例如,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特殊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对一般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而言,既是一个有力的验证,又是一次重大的深化和发展。2.现实依据作为深化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用,能够提升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过程的理论深度、学习难度和思维挑战性,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的现实相关性。第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能够增加教学活动的理论深度、学习难度和思维挑战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教学偏于简单抽象的应用短板。由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具有抽象性、一般性较强的理论特征,现阶段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活动普遍偏重于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结论性阐释,很少对这些思想观点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系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对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形成“概念化”的机械记忆,缺乏对相关理论知识内在“思想性”的逻辑把握,导致对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大量存在。学生往往能够熟练记忆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学习内容,具备应对一般理论考试的知识能力,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些一般原理的深层次内涵,也无法运用熟悉的一般原理解释简单的现实问题。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历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每学期期末考试的通过率都保持在95%以上,也极少出现补考不通过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少发现有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主动思考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这种理论考试和运用素养上的明显反差,是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具体表现。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深度和理论广度。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深化和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资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恰好能够改善上述情况。第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能够增强历史唯物主义教学的现实相关性,使之更加充分地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更加全面地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是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说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这种用历史唯物主义抽象原理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特殊规律的教学方法,非常便于学生知识理解,也易于避免思想观点偏差。这种教学方法的适用,多以一般性的哲学思辨为论证手段,缺少针对具体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辨析,因而它的现实针对性不够强,理论深度浅显,现实说服力稍差。相比之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专注于具体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以及特定国家、民族实际发展进程的考察和说明。这种更具深度的现实考察和理论说明,既有马克思对具体社会形态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分析,又有对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经济学探讨,因而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更强的现实解释力。例如,“东方社会理论”从古代东西方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差异入手,分析东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差异,论证东方社会在文明进程中保持独有特征的合理性。这一理论观点很好地说明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发展处境以及邓小平同志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刻历史根源。再如,“世界历史理论”从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指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空间范围上看,是一个从狭隘的地域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发展过程。习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一思想的提出,其实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国化表述方式。所以,理解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深意,也就掌握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完整内涵。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现状
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历来以历史唯物主义一般性原理的普及为教学重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对具体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分析,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在内容上少有涉及,相关内容的教学应用方式也非常有限。这种状况的持续存在,导致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多以结论性观点的内容讲述为主,很多思想观点缺乏完整的论证过程支撑。1.内容应用比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比重较低,还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历史唯物论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高校教学中的长期普及不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内容运用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也没有以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教材体系中。首先,当前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材都以阐述唯物史观的一般性原理为主,很少有专门阐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教材内容。在《历史唯物主义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等国内权威教材中,均未出现阐述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教材内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材,仍然是以阐述马克思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一般性结论为主。对于社会批判思想、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等具体社会发展思想,上述教材均未在章节中具体涉及。其次,尽管各高校普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本科学习阶段上,设置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上,设置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系统教学专题课。由于受到课时量和研究方向的限制,相关内容的理论逻辑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完全展开,思想观点的阐发也很难形成体系。例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末对资本主义以前各种生产方式的集中探讨过程中逐渐分析得出的。而在实际的课堂授课和专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课堂教学完整重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核心概论的发生过程,只能简要介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要内容以及它的出现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一般理论意义。因此,总的来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现有内容应用比重,无论是对于学生完整认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还是借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次内涵,都是远远不够的。2.内容应用方式作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批判理论、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在现阶段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已经有少部分内容得到实践应用,而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授课方式,出现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课,在历史唯物主义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授课方式,给在校大学生提供接触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早期文献的学习机会。社会批判理论、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资源,都以经典著作节选的方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第一卷等包含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早期思想的理论文献,都被收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范围。通过授课教师的课上导读,初步改变了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概念化”“抽象化”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历史关联和逻辑关联。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设置了专门的实践课授课环节,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选取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节选,让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本科阶段在校生有机会接触马克思主义“元理论”。例如,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必修课,设置名为“品读经典”的实践课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内的十篇著作节选,供学生在课下集中阅读,在课上感想交流。第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较为独立的理论形态,出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上。在这一学习阶段,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以一种专业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所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方向的研究生,都会在课上系统学习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同时,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都会作为必读内容,安排学生在课下广泛阅读,课上深入交流。此外,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相关的学术讲座和专题讨论。师生可以按照不同理论研究需要,开展系统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学术交流。3.内容应用效果通过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部分内容应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逐渐为在校大学生所认识和了解,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深度也随之加强。与此同时,随着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展开,特别是教育部关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总体要求提出以后,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在内容应用上的短板也日益明显,对相关教学活动进行内容优化的需要日益强烈。一方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无论是本科学习阶段的课程设置,还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理论专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教学目标。对本科生而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活动中的出现,使他们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具体理论表述。这种不同于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具体社会发展思想,使他们眼中原本抽象晦涩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变得更加立体、鲜活。也让学生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宏大理论体系,历史唯物主义只是其中的一个理论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还是研究,都需要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水平。对于研究生学习阶段来说,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学习价值更大。研究生学习阶段不同于本科生学习阶段,这一阶段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阶段,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理论知识研究阶段,即对以往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逻辑反思和理论拓展。对于专门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发掘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蕴藏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资源,无疑会给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发展带来极大帮助。另一方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因为相关内容应用比重不高、应用方式单一、应用结构不完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对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辅助作用的发挥。从现阶段的整体情况看,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仍然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学习内容。即便是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教学应用较多的经典著作选读和实践课教学环节上,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也没有以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它通常都是蕴含在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只有通过授课教师较长时间的内容分析和理论拓展,才有可能展现出它自身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风貌。同时,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用结构不完整。一般来说,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用比重和内容应用方式,多由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总体规定自行安排,或是由授课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要随机设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缺乏系统、科学的内容应用总体规划,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中的内容应用,往往难以形成推动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学效果提升的结构性合力。
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重读《神圣家族》
【关键词】法国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正文】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1)01-0005-08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某部著作以至全部著作,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运动之后,才真正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马克思的《神圣家族》的历史命运就是如此。出版于1845年的《神圣家族》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20世纪的哲学运动及其困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及其自我反思,使《神圣家族》的内在价值凸现出来了。人们不由自主地把目光转向《神圣家族》,重读这一历史性的著作,并重估它的理论价值。在重读《神圣家族》的过程中,马克思关于法国唯物主义两个派别、近代唯物主义发展史以及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关系的论述,引起我们极大的理论兴趣。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它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一、重新审视法国唯物主义及其派别
在西方哲学史研究中,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以下简称“法国唯物主义”)一直被称作机械唯物主义或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际上,在法国唯物主义中存在着两个派别,即机械唯物主义和人本唯物主义,而且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特征、理论来源和理论归宿。正如《神圣家族》所说:“法国唯物主义有两个派别:一派起源于笛卡尔,一派起源于洛克。后一派主要是法国有教养的分子,它直接导向社会主义。前一派是机械唯物主义,它成为真正的法国自然科学的财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0页。)
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方法,并着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界定、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初步讨论。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是历史唯物主义学科在新时期理论创新上的一次重大机遇;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佳出场路径;科学发展观,以某一相对稳定的历史进程时期为研究对象;科学发展观是基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是以哲学、社会科学规律为指针的社会发展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
一、科学发展观概念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研究,首要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概念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胡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得到了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和响应,立即引起全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相关的表述和提法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民日报社论2004年12月5日)等等。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被确定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性纲领、文件是不多见的。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已经由一个政策型的理论观点,上升成为对我们党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原理,上升成为一个战略性的理论大课题。因此,理论界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探讨与创新。
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性理论变革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从来没有终止过。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问题,人本身成了人们探索和研究的对象。人开始关注自身的需要、使命、本性、能力等,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调控及其行为后果的预见,关注对自然和社会的把握,这一系列关注都是以对人的主体性的充分的认识和发挥为基础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核心问题,它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主体和人的主体性以生成性的内涵,科学地揭示了主体性的本质,实现了主体与主体性思想的根本变革。
一、对马克思之前西方主体性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