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反思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12:04: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历史反思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探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地创新,必须具备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不能凭借原有的经验,重复、机械地教学。要创造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要对教材进行个性化、人性化的处理,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思路,选择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文章讨论了进行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进行反思性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研究
一、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必然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反思性教学,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不断强调提高教师的素质,建立教师不断反思与自我评价的体系,相关部门要求教师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与进步,实现教学实践,努力使得教师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宪法历史反思分析论文
从制宪的过程和文本的视角进行解读,五四宪法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然而这部宪法施行不到三年即遭受了毁弃的命运,制宪时的光荣与梦想化为新中国宪政史中的惊叹号,令人唏嘘感慨。
回顾五四宪法厄运的原因,并非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当下中国的宪政建设。五四宪法的缺失表现在:
首先是宪政核心价值的疏离。限制国家权力的恶性,保障人权是经由历史检验的宪政基本规律。为了体现这个规律,必须在宪法文本中有一套周密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安排。但在五四宪法制定之初,基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社会重建中立下的特殊功勋,使我们很难以限制党领导下的政府权力作为宪法制度安排的重点之一,因为这在逻辑上易被理解成对党的不信任。同时,任何国家权力都存有权力之所属和权力之行使两个纬度,可是我们在五四宪法制度时却差不多是把它们合而为一的。我们以为只要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只要我们用民选的立法机构来”控制政府“,那么约束政府的各种传统手段就可以弃之不用了。”(哈耶克语)另外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内省式的传统也使得人们易把解决权力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执掌权力者的道德内修和人格净化,而不重视外在的制度设计。上述因素造成五四宪法文本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的明确规定,却无关于权力制约的鲜明倡导。
宪法必须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也是近现代宪法的要义所在。列宁就说过,宪法是一部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但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其目的不在于用宪法文本的形式对权利进行简单的罗列与宣示。因为近代以来,即使是许多借民主之名而行专制之实的国家,也可能会制定一部宪法规定公民权利以粉饰门面,掩人耳目,所以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固然有赖于宪法文本的确认,但建立确实可靠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创造适合宪法生成和发育的社会环境则更为重要。以此而言,五四宪法仅有对公民权利的列举式规定而没有设置权利被侵害的宪法救济机制和富于实效的宪法保障制度,可谓其最大的缺失。
其次是五四宪法的纲领化。中国的法制发展是与现代化转型和民族独立几乎同步展开的。前现代的落后、停滞与现代化发展的“共时性”,要求动员一切国家和社会资源实现“超常规”发展。这就注定宪政在中国启动之初便被赋予了强烈的工具价值,即便是五四宪法这部社会主义的新型宪法也未能逃脱这种历史的宿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五四宪法的使命就是在过渡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它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总章程,是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宪法。五四宪法制定的目的就是在四九年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前提下,进一步把现存的资本主义成分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通过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五四宪法规定的总任务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序言)”五四宪法同时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过渡的步骤、具体的过渡形式以及完成过渡任务的具体力量等。这部宪法实质上是政治任务的纲领化,是用具有最高效力的宪法把当时执政党所确定的历史使命固定下来,因此,使命的完成也意味着宪法生命的完结。当1956年党宣布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完成时,五四宪法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部宪法的创制是党重视的产物,其发挥作用的时间也由党事先确定,它在实施中的命运实际上也与党的指导思想和法制理念息息相关。五四宪法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权利契约书,而只是完成国家任务的宣言书。
再次,五四宪法厄运的成因还在于其所规定的经济内容具有速变性的特点。西方近代的宪法是市场经济成熟化的产物,是社会自我演进的阶段性表征。而五四宪法生成的社会环境却只是一个刚刚摆脱了半殖民半封建状态的社会。因此尽管在相应的社会关系、市场因素和政治环境还不完全确定甚至根本不具备的情形下,我们还要凭着对社会的观察和预见制定宪法,并要以之改变社会建立宪法存在发展的基础。五四宪法有关经济内容的大幅度规定无疑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显示。但问题是当时在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且又急于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情况下,五四宪法过于具体地规定了经济内容,而现实中这些经济成分又具有明显的变动性。关于我国现有的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分析以及国家关于各种所有制的政策,构成了宪法总纲的重要部分。五四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五四宪法对不同经济成分的地位给予不同的规定。第6条规定“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第7条规定“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第8条“国家对富农经济采取限制和逐步消灭的政策”。第9条规定“国家指导和帮助个体手工业”。第10条规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鼓励和指导他们转变为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五四宪法还对不同经济成分的过渡形式作了分别规定。“在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主要的过渡形式是劳动群众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如像几年前来我国农村中已经开始发展起来的,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我国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逐步地和广泛地运用这种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的过渡形式,就可以引导广大的个体劳动者比较顺利地走向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过渡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在我国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可能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外,五四宪法还规定了实现过渡的和平道路。“……所有这些,即工人阶级的国家领导权和工农的巩固联盟,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国内统一战线的关系,并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就是我国所以能够通过和平道路消灭剥削制度,建成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对策
摘要:教学反思是指对教学进行反思,它是促进教师发展,完善教学质量的一个方法。随着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变迁,旧的教育观念和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新课堂教学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新时代合格教师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而提高教师素质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正如普朗克所说的“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只有通过思考,反思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才可以学到新知识,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该文旨在通过对国内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反思相关内容,总结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对策。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反思;提升对策
进入21世纪,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教学理念的实行,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需要得到改变。新课标提出教学要为现实服务,要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这都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普遍使用的是人民版教材,知识点按照专题分布,学生很难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适应教学改革,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反思能力,发展自身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质量。
1教学反思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教学反思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反思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究。那么教学反思到底是什么呢?影响教学反思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1.1教学反思内涵
历史教学“活动前反思”的路径探讨
教学反思是教师将日常的教育生活作为研究的样本,比较深入而又有区别地考察教与学的过程,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反馈信息,做到对正在或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及时有效调控、总结得失、提升自我。教学反思除了“活动后反思”和“亲历性反思”以外,还有“活动中反思”和“观察性反思”等多种形式[1]。其中,“活动中反思”是从自己亲历的教学活动中即时获得反馈,以防止反馈信息的滞后性;“观察性反思”是从他人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反馈信息,以避免直接“试误”可能带来的危害。虽然历史教学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循环性特点,但我们身边每天都有关于教育教学的新信息,要吸收它们,教学反思就要不断地进行,为了防止反馈信息的滞后性,除了“活动中反思”以外,还可以通过对曾经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反思来改进当前和今后的教学,相对于“活动后反思”和“活动中反思”而言,这是“活动前反思”或属于系统科学中的“前馈”,也就是“在输出信息未出现偏差之前,控制部分即可发出控制信息纠正即将发生的偏差,而不是产生了偏差之后通过反馈信息再来纠正”[2]。“中国知网”收集的文献表明,早在1994年就有教师将前馈信息引入学科教学,那是“在学生的反馈信息未出现偏差之前,对反馈信息进行预测,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纠正即将发生的偏差”[3]。从教的角度来说,通过“活动前反思”可以增强教师的预见意识,能在上课之前就前瞻性地把握课堂的总体发展趋势,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以获得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表明,“活动前反思”可以分为“梳理问题、研究对策、总结提升、丰富完善”四个环节。本文拟结合日常的历史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活动前反思”的四个环节,预测下一个教学内容、环节、活动中即将生发的多种可能性,不断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梳理问题,增加教学的预见性
在梳理问题阶段,教师在已有的教学实践或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自觉评估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明晰存在的具体问题,归纳产生这些问题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为了严谨而及时地梳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教师对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特别感兴趣的部分、学习中的难点及盲点等学情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对于教材特征、内容的准确分析将助推教师提前做好各种预案,以便从容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人教版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这一单元主要围绕西方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而论述,课程标准主要选取了希腊人文主义、意大利文艺复兴、德意志宗教改革、法国启蒙运动等内容,难点在于教学中如何将一些哲学思想讲明白、讲生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自身获得丰富的相关知识储备,并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有充分的认识。对于西方人文精神,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语文课本中也有一些有关本单元知识的文本。如:《社会契约论》《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等等。但是,由于语文课和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从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掌握依然不是很到位。此外,人教版教材的编写在结构安排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教材中介绍几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比较琐碎、零散,没有将他们的核心思想观点之间的因果承袭、内容间的联系承转体现出来,即没有能够很好地展现“启蒙的运动”这一宏大的思想画卷,因此“启蒙运动”中的“启蒙”就很难反映出来了,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阐释“启蒙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启蒙运动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非常抽象和简单。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整理、挖掘有关方面的内容,并将其整合,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前做好谋划。
二、研究对策,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研究对策阶段,教师要对自己上课前整理出来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研判,有的放矢地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预案,要重点针对历史教学中实际教学策略的运用、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互动探究活动的开展、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进行反思,预先设计在课堂上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找寻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任务进行能级化的分层设计,再将教学行为结果与教学预设进行预估,以便矫正问题,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具体情况驾驭课堂。历史学科要求识记的知识很多,尽快让学生掌握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基本特征既是落实课标的要求,也为深入学习本单元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讲新授课前,总是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如指导学生结合初中所学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如政治、经济、阶级、教育等方面)情况,以列表的方法,将这些思想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学习,从时代背景、主要观点、主要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观点;援引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学说、价值观念等方面,让学生知道西方人文主义者是如何突破传统思想束缚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从宏观上对知识有了清晰的梳理,但是理解和阐释的教学目标被大打折扣。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在教学中大量引入代表性史料及背景资料,让学生去总结这些思想家的主要观点,体会人文主义思想家的精神价值,加深对人文精神的认同。由于启蒙思想理论性很强,而中学历史教学课时有限,老师在课堂上不需要过多引导学生深掘启蒙思想的要旨,可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学术性论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启蒙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援引一些对哲学家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人文精神的价值,体悟人文主义者如苏格拉底等人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境界,感受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中尊重个性,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科学等精神的深远影响。
三、总结提升,强调教学的拓展性
教学反思助推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初中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人文学科。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和世界观的形成。然而,初中历史课通常比较枯燥难懂,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学好历史。本文就此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高效课堂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有利于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时根据课堂反馈做出相应的反思,然后将更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师应承担的责任。[1]
一、对于教学过程的反思
(一)课堂趣味性不足。历史进程本身就复杂漫长和枯燥乏味,除去其中一些有趣的历史事件外,大多数历史事实本身并无吸引学生兴趣的特别之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对历史事实进行详细讲述而不注重教学技巧,学生通常很难对这些历史事实产生好奇心,从而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这就是课堂趣味性不足所带来的问题。[2](二)课堂情景铺设得不够。很多历史教师在讲课时通常会忽视课堂情景的铺设,往往只是简单地表述历史事实和见解,而忽略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的实际情况。这导致学生对于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够深入和代入感不强,使他们很难去想象当时的历史情景,也就更难去理解当时的历史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等。这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地继续开展。(三)课堂时间管理不到位。有的教师往往对本节课本的某个知识点可讲一节课;有的教师可在讲解完本节课本所有内容后,还剩余很多的课堂时间。这二者其实都不可取。教师把握课堂上的讲课时间不够精确,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从而影响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过长,会使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缺乏思考和吸收知识的时间,并且缺乏必要的提问和课堂反馈的时间,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相反,教师如果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过短,对课本内容就难以进行详细描述,对重点知识难以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增大,同时使学生可自由调配的时间变长,就容易开小差、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上述情况,都是教师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的表现。这样的教学会严重地影响教学的质量,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3]
二、以教学反思助推高效课堂的策略
小议历史新课改的一点反思
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三年了,战斗在第一线的历史老师殚精竭虑,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思想在历史课堂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历史课堂教学仍有相当部分流于表面形式的不断翻新,离新课改理念还有一定的距离,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反思,认为能否有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在于能否深刻理解“知识建构”为特征的新课程理念,能否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下面我结合自己三年来在历史课堂上的见闻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关于历史新课改的思考。
新课程理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知识建构”,从教育的角度看来,“知识建构”是指作为主体的学生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积极、能动地学习,对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因此,教育、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知识建构”创设良好环境的过程,所以,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一种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获得发展。“情境”的如何创设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能否主动探寻知识和研究问题的关键。我认为,历史“情境”
的创设应该体现如下特点:
一、真实性
这是历史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前提条件。历史尽管一去不复返,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但我们创设的“情境”必须尽量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如我们在讲解抗日战争时,既要肯定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全面抗战取得的巨大成绩,也要肯定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成绩(如台儿庄战役)。又如讲述文成公主入藏时,我们让学生编、演历史剧,但表演时必须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
二、生动性
我国海权问题历史反思论文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回顾并反思一个多世纪以来,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十分必要。
海上军事斗争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
1840年,英国舰队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国门,由此拉开中国近代史的序幕。20年后,英法联军再次用坚船利炮突破中国的海上藩篱,然后驱兵北京城。1884年,法国舰队肆行于东南沿海,福建水师惨遭败绩。10年后的甲午战争,更是上演了一幕历史大悲剧,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几年后,八国联军的炮舰又迫成《辛丑条约》。此后的中国,更是国门洞开,有海无防;外国军舰在中国的领海和内河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自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中国由一个完全独立的封建主权国家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回顾不幸的近代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外敌的不断入侵、特别是来自海上的外敌不断的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灾难的直接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中国近代在海洋方向的奋力抗争
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对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应对之策。林则徐堪称为清朝高级官员中睁眼向洋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特别重视学习和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及装备,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略。思想家魏源接受林则徐的委托,编撰出一百卷的伟大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建设海军海防的一系列主张,开中国近代海防思想之先河,成为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魏源指出,抵御强敌入侵的上策是要“严修武备”,尤其要严修海上武备,因为入侵之敌主要来自海上。他指出:“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炮,三养兵练兵之法”,主张必须老老实实向西方国家学习;并再三强调:“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及反思4篇
第一篇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初中历史教学应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初中生具有较为丰富和活跃的思维与想象力,处于成长期的他们对于未知事物和探索行为极为好奇,所以,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实施环节,充分顾及学生心理特点,为其创设和谐、自由、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心理。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设计,结合学生认知状况,对各类教学模式与方法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对探究性教学固有的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实验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于实践中去。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基于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设计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如上所述,探究性教学表现出较强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以及实验性特征,其中主体性是指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状态;而实验性与开放性则具体体现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主体性,合作性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外在机制。以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章节教学为例,笔者在设计“盛世经济的繁荣”这一部分时充分考虑了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特点,首先对其进行分组(农业、商业与手工业),然后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而确定表达方式,例如游长安、展览农业技术于发展成果、唐代手工业品展销等等。同时以假设、穿越的方式要求学生开动脑筋,例如“如果你穿越回唐朝,你会选择何种生活方式?”等等,促使学生对盛世经济的繁荣有更深的体验。最后点明主题,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2.在设计教学课程时应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初中生心理特征较为独特,其想象力较丰富,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存在发展抽象思维的要求,然而对形象思维依然较为偏重。初中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以史鉴今”的能力和意识,并且也具备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但容易偏激,缺乏必要的辩证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性教学模式时,应着眼于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心理特征,以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性与探索欲望的内容为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思维冲突,深化认识。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时,笔者在课前布置课余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抗战相关资料,包括图片、纪录片、文章或者照片等,然后在课堂上彼此分享历史资料,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中不仅要重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还应引导其深究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明治维新对于日本的影响以及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问题等等,从不同知识点入手引导学生思维能力,使之更积极地去探求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能够实现知识的高度系统化。
透析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反思与困惑
自参加新课程教学以来,我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领会新课程精神,参加了多次市里组织的培训班,在泰安地区听取了人教社于桂元教授主讲的《初一新课程教法》、海口教研室傅元根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山东师大教育学院魏巍教授主讲的《新课程培训通识》等,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理念,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一些新问题不断出现,也产生了许多困惑和不解,进行了大量的反思,特分类概括如下:
一、教师角色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是我们遵循的一般原则。但随着学生发散思维的增加,教师往往有“拢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计向某个方向引导,学生偏与老师想的不一致,甚至离题万里。特别是需要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学生更难引导,但老师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来强制学生接受,教师要当好这个“导演”还真不容易。
二、多媒体的运用:有人认为,没有多媒体的课就不是好课,没有声电光影的课就没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实在是一种偏见。虽然新课程强调互动、强调开放性,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丢,一位优秀的教师,通过流利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板书,优雅的教态及出色的组织能力,能上出一堂令人终生难忘的课,这难道是多媒体所能取代和比拟的吗?我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要因地制宜,当用则用,不能每节课都用。
三、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之间讨论的内容很多。如八年级上册中关于“西安事变后要不要释放”的讨论,“重庆谈判要不要赴重庆”的讨论等,都可以让学生查背景资料,撰写小论文,展开辩论。但学生的水平有差距,讨论起来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会做小动作,说笑打闹,或偏离主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使不上劲,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大的提高。
四、教学评价:课堂评价按评价的目的不同,一般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诊断性评价是指在课堂活动之前教师的提问或测验,目的在于明确学生的起点水平,确定教学的难易度。其次是形成性评价,它伴随着教学过程展开,以强化、引导、鼓励学生,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最后是终结性评价,是一堂课、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学习活动完成后进行的结果评价。这三种方法效果较好、操作性强、评价全面,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试卷分数评价方式,但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资源的获取:在乡镇中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课外查阅资料既无时间,又无稳定的来源。虽然网络已经进入乡镇这一级,但青少年上网依然是玩游戏的多,真正用来查资料、学习的少,图书馆的藏书少,且适合学生阅读的更是廖廖无几。所以新课程倡导的开放性、自学性、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就较难实现。
文艺"方法论年"的历史反思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学术界在思索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和学术新维度的深层问题,但在人文科学长期僵化思想压抑中,已然无法寻绎到新的思想资源和入思角度催生新的思想,也无力从人文体系中产生新思维的平台。于是以"科学"的名义,寻找人文科学转型的地基,成为时代的内在焦虑和要求。并进而在科学方法论中,获得人文科学学术思想转型的可能性。
当人文科学和文学意义处于僵化意识形态和日常生活伦理遮蔽之中时,人们开始重新询问艺术本体存在的意义,而要抵达艺术本体意义的深层,则必须具有全新的方法。新的科学方法论不仅可以通过科学的名义使僵化意识和保守心态无可责难,而且可以追踪世界最新的思维方法--尽管是自然科学方法。这样,中国学术史上就前所未有地出现了用自然科学方法全面而整体性地进入人文研究领域的现象,并持续了相当的时间。这一学术史的新现象值得学界认真审理。
一新方法论的引入与人文科学视野拓展
80年代"主体性"问题成为一个歧义迭出的文化热点,无论是哲学界的"主体性"还是文论界关于"主体论"的阐释和启蒙思想的重新塑造,关于人自身理想化和乌托邦的反思,以及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体精神的超级想象,都使主体性问题获得了空前凸显。美学界李泽厚的"积淀说",文论界刘再复的"人物性格二重组合论",文艺界的"对人性的呼唤",对主体精神觉醒的痛苦记忆以及自我心灵苏生的张扬,均使主体性问题引起整个社会的空前关注。当然,由于理论准备的不足,也出现了前现代与现代之间的某种理论的杂糅性。
80年代第一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哲学史讨论会特刊《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讨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对中国学界思想解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新思想出现的信号,即对新方法论的要求成为打开人文社会科学新思维和新角度的重要尺度。人们越来越明晰地意识到,方法论与本体论具有价值同一性。本体是方法的本源,方法是通达本体的中介。一定的本体论或世界观原则在认识实践过程中的运用表现为方法。方法论是有关这些方法的理论。没有和本体论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或本体论。于是,方法论作为本体论研究的前奏出现在中国人文科学界。其后,几部重要的科学方法论的著作的陆续出版,对中国学界思想解放运动有重要的借鉴和提升作用。这些著作有:《哲学研究》编辑部编《科学方法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陶文楼著《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陈衡编著《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魏宏森著《系统科学方法论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赵壁如主编《现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历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译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北京:中华书局,1983)。尤其是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更是在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5年被称为方法论年,这一年由"旧三论"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到达"新三论"即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进一步从自然科学的方法向人文科学的方法延展。但是,以科学方法论作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弊端很多,其有效性被人们一再质疑--尽管也有在鲁迅《阿Q正传》研究方面用系统论比较成功的例子。在我看来,科学方法论在对艺术本质的思考产生强大冲击力的同时,人们所用一套科学图解式的范畴大谈文学艺术:信息、反馈、系统、耗散等仍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望文生义地误读科学方法论亦不在少数。当科学方法论热潮消退之后,人文理性、艺术本质、文学史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仍坚若磐石。当然,这不能怪科学方法论的无能,实在是它因越界而无法解答。科学并非万能,它也有自身不可超越的界限,正是这界限揭示出科学不是艺术,艺术世界既不想又不能变成科学世界。科学方法论可以在某些局部打开一个文艺分析新的角度,但它的触角无法伸进文艺本体之中,艺术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思的源头和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