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6:43: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业工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业工程发展与林业资源探讨
一、林业资源概述
林业资源主要包含林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由于林地资源是林业生产的根本,所以,林地资源又包括生产以及再生产中的所有土地资源,也可被称为森林资源的载体。因而,林业资源所包含的林地资源以及森林资源其实是综合性的一个概念,既包括林木资源,又包括林区中所有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保证林业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从而达到人们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林业部门也要增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大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确保林业工程的持续发展。
二、林业资源造林方法分析
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为直播造林法,主要就是把筛选的林业种子直接进行播种,此造林方法不仅播种容易,而且播种程序还比较简洁,适合面积比较大的造林地。尽管这种造林方法简单,但是对造林地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在幼苗管理期间也要按照要求严格进行管理。播种造林法比较适合栽种一些颗粒比较大,容易发芽以及种源比较丰富的林木,但是,对于造林地也是有要求的:①必须保证造林地的水分充足;②对幼苗生长有毁灭性的因素不多;③人烟稀少最为适宜。
2.植苗造林法
林业造林工程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自然灾害频发。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我国加大了林业造林工程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造林过程中面临的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林业造林项目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本文将从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造林;质量问题;措施
林业造林工程的整体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工程施工项目的任务比较艰巨,造林工程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林木的生长质量。我国当前的林业造林工程,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方面进行分析,普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林业的良性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从整体性的方面进行考虑,针对相应的质量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林木的成活率,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1我国林业造林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林业种植栽培技术不够完善。林业造林工程中的林业种植栽培技术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需要不断完善种植栽培技术,选择较好的种植栽培品种。但是林业造林工程简单盲目追求利润,忽略了技术方面的发展,这是当前造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在一些地区的造林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林业栽培技术掌握不够成熟,造林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培苗工程没有形成规模化,相关的林业造林栽培技术不够成熟,不利于林业工程质量的提升。(2)相关的林业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造林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造林和护林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我国在林业造林方面的相关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有关林业造林质量管理法律法规方面还比较欠缺,我国的植树造林在整体上还缺乏规划,林业建设的牵头人也比较混乱,林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相关的制度不够完善,导致林业建设不能因地制宜。(3)林木栽植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林业造林工程在造林密度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如果初期的苗木生长密度较大,对林木后期更大更粗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很难提升林业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林密度不合理,也会严重导致林业在生长的过程中,对养分吸收不到位或者是卫生条件不佳,会使林木遭受更多的病虫害,引发虫灾。如果对林木整体环境考虑不到位,没有从季节等客观因素方面进行重视,导致整体的林木栽植效果不好,或者是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气象和环境地理情况,缺乏对林木的科学性管理,严重影响了林木的质量。另外,在实际的栽植方面,林木栽植人员没有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栽植时间和地点,没有做好对林木后期的养护工作,导致林木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2提高林业造林工程质量的措施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探索
摘要:为提升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建设,介绍了抗旱造林技术,指出了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于林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抗旱树种的选择、操作流程有待完善、林业工程管理模式滞后等,提出了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做好前期准备,选择适宜的树种,创新林业工程造林技术,合理把控抗旱造林工程进度,加强抗旱造林工程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构建抗旱造林技术管理系统。要想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应加强抗旱造林工程建设,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强抗旱工程管理,不断创新,促进抗旱造林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措施
目前,造林工程发展缓慢,林区过度开发使林业面积不断减小。林业工程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和先进的技术,我国加大了荒漠化治理的林业工程投资力度,应加强对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保持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分层。
1抗旱造林技术
抗旱造林主要应用于我国西北地区,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点选择的造林方式。抗旱造林针对林区地理环境,从地理特性和区域特性入手,做出了相应的调整,设计了建设方案。抗旱造林工程适用于干旱少雨地区,这些地区降雨量少,树木存活率不高,绿化面积难以扩大,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林业工程的发展。应针对林区环境气候进行分析,在进行林区恢复建设时,提升树苗存活率,有助于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抗旱造林技术应用于林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检查方案
为做好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及时掌握全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为工程政策兑现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等政策法规精神,制定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方案。
一、检查验收范围
检查验收范围为我县实施的所有退耕还林工程。
二、检查验收内容
(一)退耕还林面积保存情况
(二)退耕还林林木保存情况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论文
【摘要】林业是我国国民工程的基础产业之一,我国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地大物博,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还能够推进经济增长,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关系到环境、资源、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林业工程的投入逐年增加,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国家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造林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渐严峻。作为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也早已将环境治理和改善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党和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其中林业工程也是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我们要在造林工程的推进中不断解决问题,探索新模式、新对策,推动地方环境改善,稳定地方经济发展,为林业工程造林管理寻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1缺乏合理规划盲目种植。林业工程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工程计划,避免盲目种植的情况发生,在规划制定期间,有关部门必须摸清需求,充分考察土地、气候、水文以及苗木资源的现状,根据种植内容和林木的不同特点优化结构层次,才能做出合理的工程计划,避免资源浪费造成经济损失。林业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政绩,要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苗木的大面积种植,前期的环境调研、后续的长期管理必须跟上,如果规划不到位,就会造成树木大面积枯死,或者生长情况不良,不仅无法改善环境,还可能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1]。1.2人员技术落后专业技术缺乏。造林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会涉及到很多专业性强的工作。目前林业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专业技能欠缺,缺乏管理经验,无法满足现阶段造林管理的发展需求,林业工程的执行及后续管理中,需要大量具有农林、环境、虫害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树苗的培育、栽培到灌溉、施肥,再到防治病虫害,监控土壤变化等层面多方位的保证林木资源的健康发展。1.3资金管理监管力度不够。在资金管理方面,林业工程的资金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办法,国家在林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加大,有效的引领了生态建设的发展步伐,但是在地方由于监管力度薄弱,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水平不高,造成资金浪费、权责不明,甚至私自设立“小金库”,账目混乱,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严重阻碍了造林工作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带来了直接损失。
2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浅谈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
林业工程造林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主要目的是提高林业产出,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周边生态环境。基于此,造林工作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造林效果无法保证,不仅无法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受到损害。实际造林工作中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掌握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林业工程建设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抗旱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林业发展效率,保证栽植质量,提高造林幼苗的成活率,发挥林业工程的最大价值。在林业工程的落实工作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政策等因素,探究更多造林技术,确保林业项目建设的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全面提升抗旱造林水平。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蓬勃向上的趋势,但是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内容。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政策,如退耕还林等,旨在扩大林业种植规模,发挥林业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部分干旱地区,林业生产面临很大考验,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林业工程的造林效果。为了有效解决目前的难题,推广抗旱造林相关技术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掌握抗旱造林的关键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当前由干旱引发的一系列制约林业发展的问题,营造一个健康环境,促进林业产业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抗旱造林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效果,避免资源浪费。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规划,科学选择树种,采用较为先进的抗旱造林技术,在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降低造林成本。
1树种选择
科学选树种是确保造林效果的前提,如果树种选择不合理,则无法保证造林成活率。干旱地区水源缺乏,因而在树种的选择上要尽可能选择一些针叶树,针叶树种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参考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本地优良树种是最佳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本地树种更能适应本地气候环境,其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条件较为匹配,树苗的成活率可以得到可靠保障,后期的生长也比较稳定[1]。基于此,在进行树种选择时,可以先考虑本地树种,再判断树种根系是否发达,最好选择萌芽力强的树种,尽可能缩短苗木生长周期。除此之外,在干旱地区种植的树种,还要具有一定的耐贫瘠性以及抗逆性,这2个方面性能均优异的树种才更容易存活。此外,所选树种应具有较强的病虫害防御能力。在具体的操作环节,可以将灌木类树种作为主要选择的对象,因为此类树种比较适宜在干旱地区生长,抗旱能力比较强。在进行树种选择时,要结合当地以往的种植经验,参考具体的地质特征,在不适宜林木生长的地区科学种植灌木,比较常见的灌木有柠条、荆条、山皂角以及山杏等。此类树种的耐旱性能极强,生命力旺盛。在科学选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抗旱造林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造林水平,发挥林业工程的最大价值。
2整地
整地是造林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工作,也是确保苗木成活的关键,做好整地工作至关重要。在进行造林前,要先对土地进行科学勘探,充分掌握土质情况,再对土地进行必要的整理工作。在造林工作中,整地被看作是落实造林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科学整地可以满足幼林生长的实际需求,为其营造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根本上提高苗木成活率[2]。在造林工程中,科学整地能够有效蓄积水分,可以改善土壤含水量,让其达到一定指标,从而满足造林工程的需要。与此同时,整地也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整地阶段,土壤翻新后,光照可以将土壤中的一些虫卵或病菌消杀干净,在此基础上进行造林,可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病的概率,提升整体造林水平。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整地时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佳的整地时间是栽植前0.5年,此时进行整地,蓄水保土的效果最好。整地要以不破坏植被为主要原则。
3容器苗造林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研究
【摘要】林业工程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培育以及造林技术应用是重要环节。做好这两个环节操作,能保障林业工程质量全面提升,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本文基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造林技术进行分析,拟订完善的技术操作措施,强化林业工程建设。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造林技术
1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要点
1.1选取育苗地。在林业工程发展中对苗木进行培育要合理选取育苗地,是全面提升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在育苗地选取中,要将能保障苗木稳定生长发育作为基本标准,种植地区选取在适宜位置,交通条件便利。管理部门要对种植区域土壤环境深入探查分析,可以在壤土、沙土壤、轻壤土环境中进行种植。如果育苗区域为盐碱土、沙土、粘土要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对种植区域排水条件进行分析,选取排水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育苗,能避免区域种植中产生积水问题。其中育苗地要补充充足光照与水源,还要对苗木生长现状进行观察,全面提升苗木生长成活率。1.2播种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在最佳时间段对苗木进行播种。结合苗木基本生长要求以及气候特征进行栽植,合理应用规范化的栽植技术。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区域气候现状进行分析,合理应用栽植技术,在苗木栽植中,判定具体栽植季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全面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依照苗木生长性能要求选取苗木种植培育方式,提升苗木生长成活率。相关技术人员要通过地膜以及浇水方式来调控种子基本萌发温度,在高温和干旱状态下做好种植监管工作。1.3施肥管理。在育苗操作中要注重补充充足肥料,肥料稳定供应能为林木幼苗稳定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促使其全面生长发芽。在苗木培育中,将苗木放入到育苗地进行育苗,强化施肥管理,在施肥中要定量定时施肥,对肥料数量、种类合理判定,避免施肥量过多诱发烧苗问题。在整地操作中应用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全面提升土壤基本肥力水平,结合苗木出苗生长现状及时做好追肥操作。
2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应用
2.1掌控造林时机。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造林主要是选在每年3至5月份,此阶段苗木处于萌发阶段,随着自然环境温度不断上升,此阶段苗木栽植能全面提升造林种植效率,提高造林整体成效。2.2确定造林规格。目前在林业造林工程开展中,从技术层面上要对两个环节进行控制。首先是苗木基本规格,在造林工程中移栽苗木胸径为4±1cm的3y生苗木,小型乔木苗木栽培中基本高度控制在40cm范围内,大型乔木苗木高度选取在120cm。针对部分特殊行业造林活动开展,树种选取中要结合工程设计、种植条件、树穴分布等要素合理调整。其次要对造林活动基本规格进行控制,造林规模可以依照1:20比例进行确定。造林面积为10000㎡,林业工程建设中苗木需求量为500株。2.3明确技术要点。在林业工程苗木造林中要注重各项技术应用,提升其成活率。在苗木移植中要提升安全性,避免苗木根部受到严重损伤,对苗木采取规范化种植,提升根茎枝干完整性,便于苗木稳定生长。在移植中做好针对性灌溉操作,构建促进苗木生长的水环境,便于提升造林质量。2.4苗木病虫害防治。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各类病虫害数量与种类较多,当前要注重对病虫害采取差异性防治措施,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针对各类食叶类病虫害,在幼虫破茧阶段要及时喷施乐果乳油400倍液进行针对性防治,全面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治成效。针对各类腐烂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对菌体以及袍子进行处理,选取911乳油2000倍液进行综合防控。在造林阶段冬春季节进行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春季苗木是病虫害萌发阶段,要全面改变病虫害外部生长环境,这样能起到防治目标。冬季自然环境温度较低,此时要及时喷施药剂,对有害菌滋生进行控制。苗木生长中发生病虫害要及时进行修剪,选取广谱药物,杀虫苗木病虫害。冬季各类病虫害发生处于固定阶段,大多数病虫害通过冬蛹、冬卵、菌丝体、孢子方式合理越冬。在林业工程生长环境中,林木工程苗木培育土壤中存有大量病虫害,此时消毒操作要喷施适量波尔多乳剂,对病弱枝体合理剪除。或是涂抹石灰水等方式控制病虫害越冬繁殖路径,杀死病虫害,促使苗木能稳定生长发育。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林业工程是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林业工程发展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喜人的成绩。其中抗旱造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抗旱造林,顾名思义是以抗旱为目的,以造林为手段的活动,其终极目标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国初期,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耕地的需求量大,再加上当时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所以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不科学开垦,毁林开荒非常普遍,导致我国植被大面积减少,部分开辟出来的耕地因自然条件恶劣或者经营不善,又退化为荒地,对当地及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每年春天,我国北方都会出现大面积的沙尘暴。为了及时遏止生态恶化,我国开始推行“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目前,我国的森林面积已有所增长,但抗旱造林技术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制约着林业工程的发展。
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中的问题
1、抗旱树种选择中的问题。“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古谚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这用在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中同样适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质和自然环境差异大,个别地区对抗旱造林地区的自然气候调查研究不到位,或是对于树种本身的特性研究不深入,或是犯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照搬了其他地区抗旱造林的成功经验,总之,其结果是种下的树种不适应当地环境,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了大量的树木资源后,树木的成活率依旧不高,抗旱造林的目的依旧没有达成。2、抗旱造林中的技术应用问题。抗旱造林的政策方针是简单的,其过程却是复杂的。我国现有的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但是先进的技术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抗旱造林技术标准进行。但是现在的现状是,一线抗旱造林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对于一些先进的、有效地抗旱造林技术了解不多,仍采用原始的、粗暴的植树和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得不到推行。这种现象一旦大规模的出现在造林工程中,就会导致整个抗旱造林工程失败,造成经济和环境的损失,这是林业工程管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在管理层面入手进行解决。3、水资源缺失问题。造林的目的是抗旱,这是利用了树木成活之后的保持水土作用,但是树木在存活生长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幼树种下之后、存活之前这一段时间。但是抗旱造林的树大多都种在自然环境恶劣,缺少水资源灌溉的地区。这就形成了以水资源为中心的矛盾,如何解决抗旱造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是抗旱造林的关键问题。
解决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问题的有效措施
1、合理选择树种。林业工程抗旱造林过程中,选择树种是重中之重。其树种选择不当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有以下两点:一是技术人才问题,部分地区由于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所以在树种研究、当地自然环境研究等方面能力不足,造成树种选择失当;二是观念问题,部分地区为了达到抗旱的目标,在选择树种时,单方面考虑树种的耐旱、抗旱能力,忽视了当地的地形、气候和土壤问题,还有一些地区为了缓解抗旱造林的资金紧张问题,倾向于种植经济价值较大的作物,却忽略了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造成树木大面积死亡。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选择树种的标准,其因素应该包括当地环境和树种本身两方面。当地环境方面,土壤、气候、湿度、地形、种植历史、光照、常发病虫害等是需要被考虑的;树种方面,树木的耐旱、抗旱、耐寒、耐热、抗病虫害、光照需求、肥料需求、价格、生长速度等是主要考虑内容。这样一个完整的选择标准能够为林业工程抗旱造林技术提供参考。2、推行先进的植树技术。我国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抗旱造林需求,研发了集中比较先进、使用的种植技术,其中较为广泛应用的是容器苗造林技术和覆膜造林技术。(1)容器苗造林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是在装有营养土的特定的容器中培育林木幼苗,其根部的营养土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与根部紧密粘连,被称为根际土团,培育成型后,将幼树和根际土团一同移出容器,作为一个整体栽种到移植地。这种方法在移植过程中,根际土团会保护幼树的根部不受伤害,缩短移植过程中的缓苗耗时,也可以起到保墒作用,使幼苗可以尽快扎根,从而提高存活率。这种技术常常运用于贫瘠土地、干旱土地和沟坡、梁峁等山区地形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幼树的成活率,一般适用于柏树、松树等体型较大的树种。具体操作过程也大大简化,传统的植树技术需要多人配合、需要考虑树苗入穴深度、如要观察根部伸展情况,比较耗费人力和时间,而容器苗造林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省时省力。现阶段只要现实条件允许,一般都采用这种造林技术。(2)覆膜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其主要改变的环境因素是土壤的湿度。众所周知,水分蒸发是影响土壤湿度的重要原因,在干旱地区,一般气候都比较干燥,水分蒸发量大,但是如果在地表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簿膜,薄膜就会阻挡住从地表蒸发的水蒸气,再返还给地表,那么,在薄膜与地表之间,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水分。树木的根系蒸发率被有效控制,所得的水分将用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树木提供了水资源。同时,白天的时候,薄膜能够保存一部分热量,在夜幕降临后再返给地表,起到微型“大气层”作用,薄膜内的温度相对恒定,这样的温度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薄膜造林技术能够促进幼苗成活,提高造林成活率。先进的造林技术需要一线造林人员切实实施,对此,林业工程项目负责单位应该加强造林人员的造林技术培训,确保先进的造林技术能够被每一位造林人员熟知并运用到造林工程中。此外,造林技术相应的设备也应该配备齐全,从各个方面提高造林的效率和成功率。3、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水资源矛盾问题。为应对抗旱造林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我国研发出两种方案,一是在地势条件允许的地区施行上述所说的覆膜造林技术,依靠有效控制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是树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比较多的水资源供应,这一技术在幼苗期的效果最为客观。二是保水剂保水法,保水剂又称土壤保墒剂,这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吸收土壤中的各种水分,使其成为一种固态的水,这部分水不再渗透、不再流动,但是却能够被植物吸收。这种固态水如果长久的存在于树木的根部,就能保证其根部湿润,为树木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分。因此保水剂被大范围的应用于荒漠治理、防风固沙,在抗旱造林过程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
林业工程是一个需要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它在实施过程中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在解决林业工程抗旱造林的相关问题时,要综合考量各个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树木在当地环境下是否能够生存,还要考虑树木成林以后能否起到抗旱的目的。其中,技术因素应该首先被提及,现代科技下的抗旱造林技术,已经能够依靠技术解决大多数问题,如容器苗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保水剂保水法等。此外,现代技术的推广学习和应用应该引起注意,这是现代抗旱造林技术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的条件。
林业工程建设林木育苗技术分析
摘要:林业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可以创造生态效益,使得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林业工程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林木育苗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想提高林木育苗质量,就需要注重优良苗木的培育,提高苗木成活率。针对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基础知识及技术方法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林业工程;建设;林木;育苗技术
林业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苗木的存活率。在培育苗木的时候,对于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壤、水文情况应充分了解,并根据具体苗木的生长习性,采用相应的苗木培育技术,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使其茁壮生长,从而获得良好的造林效果。在林业苗木的培育工作中,有关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对于各项操作严格控制,从实际出发将育苗培育方案制定出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保证苗木培育的质量和效率[1]。
1林业工程建设中有关林木育苗的基础知识
1.1林业工程建设中对育苗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选择育苗树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采用科学的选择方法,对育苗的质量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都会有所不同。树苗的生长习性不同,对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想提高林木育苗质量,使得移植的树苗存活,就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林木树苗,这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2]。1.2林业工程建设中要选择最佳的苗圃位置。苗圃所在位置对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关人员在选择苗圃位置时,需要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其一,在苗圃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育苗所在区域如果有河流,就要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苗圃。对于没有天然水源的区域,就要在苗圃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在附近打井,使用地下水浇灌苗圃。其二,在选择苗圃位置时,对交通条件要充分考虑。苗圃要与交通干道靠近,以确保苗木运输顺畅,为苗木以及有关物资的运输提供便利。其三,苗圃内土地要平整,对地势比较平坦的区域优先做好平整处理工作。其四,苗圃的位置要距离居民区近一些,以便于苗圃的人为管理,对苗圃予以有效保护。1.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基本要求。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保证苗木与造林所在区域土地的协调性。在树苗的培育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对土壤环境进行考察,分析树种的生长习性,对苗木进行移植栽培,使得苗木存活率有所提高。如果造林区域的土壤环境较差、水资源缺乏,有关人员就要从当地的具体环境出发,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使得树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在造林的过程中,要选择健康的树苗,根系发达的苗木是最佳选择。
2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技术方法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及途径
摘要:林业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一个行业,其工程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介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性与准则,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最终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意义与准则;管理策略
我国这些年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但是环境问题也接踵而至,比如说地震、洪水、温度异常正如大家所关注的,我们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法复原的破坏,使得自然灾害等环等等[1]。这些环境问题造成的自然灾害不仅给社会的进步造成了影响,而且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关注度,大力开展林业造林工程项目,增加绿植的覆盖面积,优化现有的自然环境。
1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重要性
1.1资源科学分配的基础
对于一个林业工程造林项目来说,在正式施工之前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林业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对于资金的管理,是保证项目中的资源,如人力资源以及财务资源等能够合理分配的基础。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的优势,推动项目工程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