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6:18: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业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业产业

林业技术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林业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资源类型,但是由于受到滥砍滥伐、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资源却在呈现逐渐退化的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巨大压力,林业资源的退化无疑是对自然生态系统更大的冲击,使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现象都逐渐加重,对社会公众的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巨大的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林业资源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林业技术应用到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其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

1林业技术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生产建设需求急剧攀升,林业资源不仅局限于靠山吃山的生活应用状态中,更拓展到经济生产建设领域中,使得林业行业迎来重大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却没有得到重视,使得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使得林业技术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使得林业技术的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其一,我国没有完整的体系制度保证林业技术在林业产业相关工作中的应用;其二,我国缺乏高素质的林业技术专业人才投入到林业产业的发展建设中,特别是基层的林业产业生产工作,专业能力的欠缺制约其产业的现代化以及产业化发展水平;其三,我国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建设中,林业部门都是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存着对林业资源开采的减少,资金的匮乏也成为很多地区林业部门的发展现状,如何在新形势下拓展林业产业的新型盈利方式成为其探究的主要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限制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只有促进林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才能够实现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2林业技术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2.1林业技术促进林业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林业技术在林业产业领域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混交林栽植技术、林下种植技术的推广,使得很多地区的林业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整合,促进了对林业资源的综合应用,并通过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为产业经济的发展拓展了新的途径。传统高投入、低产出的粗犷式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林业技术促进多样林业品种在自然资源中的发展,提升了林业产品的产出率,同时能够降低民众进行林业产业经营的风险,促进其回报率以及经济效率的提高。

2.2林业技术促进林业产业实现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发展。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得林业产业的发展能够逐渐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林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同时利用现代化生产设备,能够有效提高其生产经营效率,对林业生产内容进行技术监控,实现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突破传统的生产发展模式,实现其向现代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进而促进其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

查看全文

林业技术对林业产业产生的影响

【摘要】林业产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国内林业产业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必须要合理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及林业技术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林业技术;林业产业;应用;影响

在林业产权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农民已经承包了森林资源,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林业产业发展时间并不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若林业产业发展仍然沿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无法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要积极推广林业技术,全面创新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1现阶段林业技术发展情况

当前,国内林业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同发达国家相比始终存在极大的差距。重庆丰都县位于重庆中心,林地面积是14.87万公顷。其中,速丰林与生态防护林等建设效果理想,同样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林业产业基地。但是,在林业产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却始终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1产业基础不牢固。重庆丰都县位于重新中部地区,同样也是三峡库区的重点区域。当前,林业用地的面积在14.84万公顷,且森林的覆盖率仅超过40%。由此可见,当地森林资源不充足,且质量不高,导致生态和经济矛盾十分明显。

查看全文

林业立县 产业富民

林业立县产业富民

中共沐川县委办公室

沐川县立足山区优势,打生态牌,走特色路,在实践中确立了建设中国西部“绿色明珠”的发展目标和“纸电兴沐川,开放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坚持林业立县,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产业富民,大力实施“大林业、大产业、大生态”的林业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以林促纸、以纸兴林、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林浆纸产业化发展路子,着力推进以永丰公司为龙头的林浆纸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经济发展、生态改善、富民兴县的目标。

一、实施四大工程,着力打造林业大县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沐川实际,做出了“从绿色崛起,靠兴林立县”的战略决策,积极实施“-”部省联营造林工程、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工程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带动了广大农户栽竹造林,造林总面积达到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到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一)科学规划,严把造林质量关。按照生态优先、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竹为主,适地植树,结合海拔高度和立地条件,将高山区规划为生态公益林区、中山区规划为商品经济林区、低山河谷区规划为特种经济林区,科学选择树竹品种,精心编制造林作业设计方案。采取“定点育苗,科学壮苗,定向供苗,严格检疫”的办法,确保种苗质量;抽调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按规划指导农户整地、打窝、栽植,统一规范种植;派出由林业、国土、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对造林地块进行实测验收,保证验收数据真实准确。

查看全文

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思考

摘要: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县林业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经营层次低、科技支撑不够、发展思路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果业、适度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优先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强化政策扶持与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机制及提高林产品含量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重点;对策;四川达县

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县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1-2]。当前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林业产业也经历着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粗放型经营向培育资源、多元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以消耗资源为主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当前林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木竹加工业、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生物能源,不断满足人们对天然绿色林产品、营养保健、休闲娱乐、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需求[3-4]。

1达县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达县林业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经济强县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且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林业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原料林建设稳步推进。1998年以来,达县发展了以工业原料为主的速生工业原料林逾2.67万hm2,基本满足了达县工农业建设需要;二是经果林及林木种苗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较多,门类齐全,主要有枣、银杏、花椒、板栗等干果类;柑、柚、梨、桃、李等水果类;油桐、油橄榄等油料类;栀子、佛手、金银花等医药类;茶、桑等经济作物类;种苗花卉类等六大门类。截至2008年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各类经果林1.06万hm2,其中果树类6633.33hm2,木本药材1666.67hm2,油料、饮料600hm2,其他经济林1533.33hm2,林木花卉133.33hm2。三是林业加工产业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木材加工企业(户)51家,年耗材2.3万m3,年产值2000余万元,税收100余万元,解决农民工就业150余人,另四川升达、瑞丰木业等企业正在投资建设中,建成投产耗材22万m3,预计产值可达近6亿元,将拉动建设工业原料林逾3333.33hm2,解决农民工就业1000余人。四是森林旅游和乡村农家乐有较大发展。以铁山国家森林公园、雷音铺森林公园和真佛山AA级风景名胜区为主的森林旅游业,赵家桂花村、火峰山等乡村农家乐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达5000余万元,成为了人们走进森林、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

2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谈论林业产业问题

最近,我连续参加了几次林业和经济类的论坛,聆听了方方面面人士很好的发言,并就林业产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归纳一下,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应作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生态与产业的关系问题。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发展的推动力,经过前几年的探讨,二者的这种关系问题已经从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基本解决了,但在实践层面尚需突破,如国有林区的商品林问题,林业生态区的多种经营问题,集体林区的林木采运问题,森林公园的社会化运作问题,林业产业布局的调整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国内林木资源丰富的区域产业欠发达,而产业发达的地区又远离资源),等等。由此,当前不仅要继续深化生态与产业互动关系的共识,更要探讨解决二者关系的操作性难题。

二、关于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和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近两年,在经济大环境趋势放缓的情况下,保持27%以上的年均增长率,非常引人瞩目。但详细分析,有4个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1.在林业产业总产值迅速猛增的同时,林业终端产品增速放缓,有的还是负增长;

查看全文

林业产业发展研讨

1引言

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民除了土地又用了一种绿色财富,部分农民也有了一种新的身份“林农”。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政府会在政策、资金投入等各个方向鼓励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是以培育、加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也有自身的四大特性:即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经济、生态、社会3大效益的统一性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现代林业产业是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型产业,第一产业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和森林采运业;第二产业是取自于第一产业的森林资源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包括森林资源加工利用、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林产化工等;第三产业是为林业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林业品流通业、林业服务业、林区生活服务及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不仅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包括木材、竹林、人造板、木桨、林化产品、木本粮油、花卉、药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作用于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目前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资金的“瓶颈制约”表现得非常显著,林业存在一定的“金融弱质”,林业资金投入与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称。因此现阶段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人手,研究如何合理优化林业资金结构,扩宽外部融资渠道,发挥国内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平台作用,健全林业风险保障体系等问题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2在金融需求层次上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林业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存在巨大缺口。现阶段林业资金的投入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的比重明显偏小。一方面林业经营主体由于难以达到金融信贷条件的要求以及资金或去驱动有限,面临融资困境,仅依靠经营主体自身积累进行再投资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社会投资者因为对林业经营特征和产业政策了解不足,在难以准确判断林业投资收益与风险水平,以及缺乏有效保障收益的投资方式情况下,对林业投资只能是望而却步。在我国整个林业发展历程中,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合适的林业特点,满足森林多重效益发挥的林业投资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最终导致我国林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未能有效地吸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林业,林业产业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林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林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林业保险发展滞后,林农抵御风险能力弱。林木在漫长的生产周期里,既易受到火、风、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袭击,又易遭到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林农还面临着市场销售、自身素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据粗略统计,我国发生森林火灾每年平均约1.35万起,受害面积73.7l万公顷,相当同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20一25。每年因各种森林病虫害损失的立木生长量达1000万立方米左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o亿元。我国林业保险出现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一方面由于林农的收入偏低、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过低。森林保险基础比较好的福建省南平地区2004年该地区森林保费收入19万元,比上年减少42,承保面积0.93万公顷,不到该市林地总面积的千分之五。另一方面,林业保险经营效率较差,亏损严重。福建省南平地区2004年森林保险赔付率高达796,近3年的平均赔付率也达176。最后造成森林保险供给主体严重不足。面对高赔付率,开展业务职能赔钱的现状国内的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敢轻易进入林业保险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上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开办森林保险业务,由于常年亏损,业务量也在急剧萎缩。自1984年至2007年的24年间,中国人保平均每年承保的林木只有1300万亩,仅占我国森林面积26.25亿亩(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0.5,占人工林保存面积79,885.5万亩(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1.6,森林保险覆盖面很小。

(3)农村信贷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贷款难、贷款利率较高以致经营成本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林业发展由于受气候、自然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担保、抵押难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抵押担保难。农民能用于抵(质)押的物品极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因此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的贷款需求一般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二是辖区无信用担保机构。三是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中介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虽然现在已有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贴息贷款等金融产品但其体系仍然十分不健全,贷款申请的程序繁杂,这都严重削弱了金融支持力度。

查看全文

林业产业会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林业产业大会是省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国林业产业大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我省林业产业发展,建设林业经济强省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省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永祥副省长几次进行专题调研和听取汇报,对做好我省林业产业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并将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一、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林产品和生态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地方和群众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我们按照生态与产业“双轮”驱动,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的思路,切实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涵盖一、二、三产业,产品种类较为齐全的新型林业产业体系。一是以林竹培育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起到支撑作用。全省已建立竹资源、速丰林、名优经济林、种苗花卉等基地5090万亩,其中木质原料林基地2120万亩、经济竹资源基地1010万亩、麻疯树生物能源基地54万亩、核桃等干果基地499万亩、木本药材基地216万亩、油橄榄22万亩。林业第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省林业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并已成为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一大新亮点。二是以林产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发展壮大。全省现有竹木制浆造纸、人造板、家具、木竹地板、森林食品、竹木工艺品等企业近2万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59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53家,其中省级以上26家,国家级1家。竹浆生产能力突破120万吨,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270万立方米,木竹地板生产能力达到3700多万平方米。林产加工业的发展,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保护和培育了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和“农家乐”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87个,森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17个,总面积达800多万公顷。*6年,全省共接待森林旅游人数5845万人次,直接收入71.3亿元,社会收入321亿元。据抽样调查,以生态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游客占来川总游客的71.8%;根据专家分析评价,我省88%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开发潜力巨大,是推进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主战场。四是林业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化。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我省林业产业区域化布局正逐步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木竹家具制造、林产品贸易和种苗花卉业,川南地区的竹产业,川东北的木本粮油、木本药材业,川中丘陵区的经果业,川西的生态旅游业、森林食品业等都已具备一定规模,开始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五是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健全。各地相继出现了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紧密联结广大林农和龙头企业的专合组织和行业协会,涵盖了林竹培育、木竹加工、制浆造纸、家具制造、森林食品、林化医药等10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了“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林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回顾几年的实践,有不少宝贵的启示。第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林业产业发展强有力的组织保障。*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贯彻意见》,对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作出了明确部署;*5年省政府印发的《*林业产业发展纲要》,确立了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布局、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今年5月,省第九次党代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提出要大力发展林竹、花卉、药材、茶叶等特色优势产品,要求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把发展包括林业在内的常规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物质产业作为主战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大力支持,为确保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第二,助农增收的根本目的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林业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息息相关。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发展林业产业的根本目的,因地制宜发展与农民增收联系紧密的林竹培育、林下种养、经济林果、竹木加工、生态旅游业等特色林业产业,并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推进了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只要把农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林业产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第三,生态与产业的有机结合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子。加强生态建设,培育生态产业,是新时期林业的两大基本任务,二者相辅相存,相互促进。在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新形势下,不抓生态,林业就没有地位;不抓产业,林业就没有实力。我们始终坚持把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与林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推动了生态建设,又促进了产业发展。我省目前已形成的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竹资源、种苗花卉等产业资源,大部分都是依托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起来的,为推动我省林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的资源保障作用。第四,坚持市场推动为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市场推动、利益驱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一大批业主参与林业产业建设,打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旧格局,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局面。*6年,我省非公有制林业实现总产值430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85%。“十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投入林业产业开发建设资金达40多亿元,兴办经济林果、木竹加工、林产品营销等各类企业1万多家,为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认真把握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必须深入分析我省林业产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领导和政策层面看,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把加快林业发展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中央七部委又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政策要点》,省政府也将下发我省《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些都将有力促进我省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从社会需求层面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产品、生态文化和天然绿色林产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和空间上都有了明显增强。从森林资源支撑层面看,我省是林业大省,森林资源和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的资源基础。同时,助农增收,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发展林业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也要看到,我省林业产业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加工企业规模小、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总体滞后,实力不强。如这次评出的林业经济10强县,平均林业产值为5.2亿元,其中林业产值较高的崇州市19亿元,还不及浙江省安吉县林业产值的三分之一。这就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必须把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放在助农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来认识和谋划,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总体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建成木竹原料林及经果林、种苗花卉基地500万公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0家,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30—50亿元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人造板生产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竹浆生产能力达到*万吨;林业生态旅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元。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备、效益良好、区域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效益优先,集约经营。发展产业的根本取向是实现效益最大化。我省是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重点地区,全省60%的林地将被划为生态公益林。培育商品林决不能走“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用较少的林地,生产出较多的木材竹材,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因此,必须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采取资金高投入、技术高密集等手段,实施集约经营,缩短林木生长周期,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尤其要在品种、品质、品牌上做文章,不断扩大开发范围,加深开发层次,提高资源利用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要大力发展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模式,积极推进林下种植业和林下养殖业资源共享、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林地生产率。二是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利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使林业产业在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培育生态、经济“双赢”的新型林产业,逐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做到产业得发展,生态受保护。三是坚持因势利导,做大做强。我省山地辽阔,物种丰富,不少林产品久负盛名,发展林业产业大有作为。要通过政策创新和市场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兴办绿色企业,建立商品林基地,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和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以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生产、加工、营销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产业化运行机制,不断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产业。三、努力开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围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各级林业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通过“六个推进”,实现“六大突破”,开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崭新局面。(一)推进森林资源培育,在增加资源储备上实现新突破。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必须加大培育力度,强化森林资源对整个林业产业的支撑作用,提升林业产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一要建设好六大商品林基地。根据省委省政府确立的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全省林业产业要着力建好工业原料林、竹业、干果、木本药材、油橄榄、麻疯树能源林等六大商品林基地。按照规划,六大特色林业产业新建项目将可实现总产值434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123元。目前,相关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建设六大商品林基地,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实行精细种植,“把山当田耕,把树当粮种”,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特别是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要坚持走“内涵提升型”的路子,大力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充分挖掘现有林地及“四旁”隙地的潜力,把增量拉动与存量改造结合起来,生产出量多质优的木材,满足市场的需要。二要大力发展专合组织。充分发挥专合组织内联农户、外接市场和企业的优势,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有效组合起来,大力提高小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江堰市三木药材合作社成立后,把广大厚朴种植户组织起来,搞好技术服务、融资担保服务、品牌保护,实行采伐和销售自律,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种植户增收致富。各地都有不少好的做法,要认真总结,完善提高。三要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希望各级政府把林区道路、通电和排灌系统等基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同时,积极支持林农、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以林权换路权,鼓励林产加工企业、业主投资林区公路建设。通过路网建设和改造,切实解决山区农民买卖难、交易难的问题,为林业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变山区的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和现实的经济优势。(二)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在打造产业集群上实现新突破。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基地,具有很强的市场把握能力和辐射带动示范能力,是林业产业化的主体。要着力打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大的骨干企业。一要优化政策环境。要在税费及资源利用政策、木材运输、资源培育等方面加大对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切实搞好政务、事务服务,并积极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包装,引导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安家落户。二要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以加工企业带动原料林基地建设,促进产品营销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加工企业要加快建设自己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实现林纸、林板一体化经营。要根据产品工艺对原材料的不同要求,实现原材料基地的立体开发,使原料供应做到长短结合,努力提高林地生产力;要积极向下游产业延伸,面向市场开发新产品和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含量,综合利用森林资源;要保障上游及下游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中小企业要主动协作,积极参与龙头企业配套产品供给、销售等工作,增强产业关联度,共同打造产业集群。三要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切实消除政策壁垒,鼓励和积极扶持规模大、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信用等级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非公有制企业到*落户经营,发展林业产业。(三)推进银政银企合作,在畅通融资渠道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投融资支持很关键。今年初国家林业局与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合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通知》。我厅据此与省农发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将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扩展到了开行、招行、中行、工行、农行、中信、兴业、深发展、民生以及安盟等10多家金融及保险机构,这次大会上我厅与9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在前不久召开的*林业产业发展银政合作座谈会上,金融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就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们将结合银政合作协议逐一认真研究和落实。一是搭建融资平台。我们将通过联席会议、组织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密切与金融、保险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为林业产业融资创造条件。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开设了中小企业及小额贷款业务。各地要按要求做好贷款项目的储备、申报与实施等工作。二是建立银企交流机制。通过银企座谈会、组织培训等形式,增强金融机构对林业产业的了解,指导和帮助企业培育项目,规范运作,创造融资条件,达到扩大共识、增进互信、实现共赢的目的。为解决企业和农户融资难的问题,提高行业信誉度,省林业厅制定了《关于加强林业有偿资金借用还管理的意见》,请各地认真抓好落实。三是活跃林业资本市场。要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要求,结合我省正在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权流转,加强林权抵押评估机构建设,探索建立贷款担保新机制,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及参保的范围和规模。资阳市建立的金融—担保公司—龙头企业—保险公司—业主(林农)—苗圃—专业队七方合作机制,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四是推进林业保险试点。各地要加强与保监局、保险公司的沟通,通过政府保费补贴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等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产品,充分发挥保险对林业和金融信贷的补偿保障作用。内江市已在全省率先探索麻竹保险试点,林农得到了市县两级财政、林业部门的保费补贴,受灾后及时得到了保险赔偿,解除了后顾之忧,栽种麻竹的积极性大增,有力促进了当地麻竹产业的发展。(四)推进科技攻关,在推动林业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走科技驱动型的产业发展之路。一要找准科技攻关着力点。要紧紧围绕提高林业生产力开展科技攻关,努力在提高林木生长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果产品产量和林分质量、产品质量及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取得新成果,为培育壮大林业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要建立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产业技术研发领域,加快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为辅,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和国际资助等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林业产业科技投融资体制。三要推行产学研结合。探索建立科研院校、科技人员与企业相互渗透、良性互动的林业产业科技开发新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企业的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化步伐,提高林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四要加大标准化、示范化及品牌建设。建立健全林木种苗、营造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名贵花卉、木材类产品等标准体系,促进林业生产标准、产品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启动林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无公害林产品认证和森林认证;抓紧开展林业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产地标识、绿色产品和产业集群认定扶持工作,扩大林业产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行业市场形象。(五)推进管理创新,在提升林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上实现新突破。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把人才作为林业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创业之本、竞争之本、发展之本。要加强人才培养,并努力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林业产业发展队伍中来,为提升林业产业整体竞争实力提供人才支撑。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履行“调控、监督、引导、服务”职责,着力强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林业产业发展中起好牵头协调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类专合组织、中介组织在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咨询评估、技术培训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六)推进宏观调控,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林业产业是资源约束型产业,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必须加大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宽松有序的内外部环境。要建立完善竹木经营加工、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经营利用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均衡、无序开发等问题。对符合国家林业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辐射带动作用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产品和项目,要通过扶持政策加以引导发展;对资源消耗大、经济贡献低、带动作用弱及原料出口型的,要采取限制性措施,鼓励其兼并、重组和转型。要统筹生态旅游经营,切实保障生态旅游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三者不可偏废。要坚决杜绝生态旅游资源的低价转让甚至零转让。要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全省林业经济10强县和林业产业20强企业,引导各地、各林业企业加快发展。同志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破难攻坚的超凡勇气、追求卓越的事业品格,团结拚搏,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行业发展、农民增收,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1森林的重要性

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功能,产业发展种类多,所形成产业链较长,因此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善我国当前僧多粥少,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有利于促进我国轻工业,平衡轻重工业比重,优化工业结构,森林资源不仅有极高的经济附加值,能够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社会安定和谐,国家整个工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森林作为环境助手,对生态有多方面的保护。首先,森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森林是一种庞大的植物,自身总有极强大的空气净化功能,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空气净化器,对我国各种严重的空气污染进行有效清洁,改善大气环境。其次,防风固沙。森林具有极强的吸附力和凝聚力,可以抵挡沙预防尘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减少水土流失。

2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森林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其再生周期长,速度缓慢,而且他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恢复,再生率较为低下。在我国森林占地面积小,森林资源本就缺乏。然而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我国当前大多数林业产业为了获得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仍然只是一味地大幅度大规模砍伐森林,节制程度低下,并且在产业加工利用过程中不对资源进行反复利用,资源浪费,利用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环境,阻碍了资源的有效再生,更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尽管我国部分林业产业响应国家的号召和要求,对林业生态开展了一些建设,保护,恢复工作,但仍有相当部分企业对林业生态建设重视程度低,只空谈,不实干,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不能真正意义上落实行动,总体来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改进加深,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情况不容客观。

3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的关系

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非水火不相容,不可调和,虽然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但却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矛盾与影响。林业产业发展本就以森林资源为原料基础,因此,为了适应大力发展轻工业要求,扩大林业产业发展力度,势必需要更多的森林资源,而林业生态建设则要求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对森林的砍伐开采程度,二者之间本省就是一对矛盾,相互之约。二、依存与促进。要想是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更长远的未来,森林资源的作用不可替代,这就需要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加强保护恢复,以期实现可持续再生,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与源泉。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间固然存在冲突,仍然可以协调。林业产业应当实现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生态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林业产业可以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既能实现林业产业大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两全其美,互利共赢。

查看全文

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摘要: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和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测度林业技术进步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检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以及进行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计量。结果表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各区域存在高值集聚、低值集聚现象;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域空间影响效应表现为东部区域不显著(P>10%),中部区域负显著(P<10%),西部区域正显著(P<10%)。

关键词:林业技术进步;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空间相关性

林业既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也是关键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济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依靠高投入驱动所带来的林业产业结构红利减少,粗放经营成为制约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在《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了林业技术进步对于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性。因此,要解决林业发展的问题,研究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非常关键。国外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有关学者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论证了技术进步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1];也有部分学者通过构建两部门或多部门增长模型,发现技术进步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流动,进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2-3]。国内学者主要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联立方程模型、投入产出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等定量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4-9];也有学者通过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定性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9-11]。在农林业方面,研究了技术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并运用多省份面板数据来分析技术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12-14];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等研究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促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15]。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宏观经济领域。由于我国各区域的森林蓄积量和林地面积存在一定差距,相应的林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存在差异性。因此,本文在测度林业技术进步指数以及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不同区域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空间差异性,为促进区域林业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数据源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9—201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2018)》、《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8)》。

查看全文

林业教育发展林业产业化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为解决林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适应林业产业化对人才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提出了通过职教集团拓展服务平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衔接、深化与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等有效服务途径,达到高等林业职业教育与林业产业化企业“共赢”。

论文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产业化;职教集团;对接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效益(生态、经济)为中心,以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正确确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上连基地、下连市场的由结构合理、多条产业链组成的产业体系。国家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的意见(林人发【2007】76号)是大力发展林业职业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林和人才强林战略,促进林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林业建设者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是林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要求和坚强柱石

(一)湖南林业产业化现状

林业产业已经发育成为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产业。到2008年底,湖南省全省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6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58.47%。有林地面积达到1.48亿亩,森林覆盖率53.67%,活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油茶林2000万亩,年产茶油8.9万吨,毛竹1068万亩,立竹15.35亿根,国有林场177个,经营面积1163万亩,森林公园63个,国有苗圃97个,经营面积5.89万亩,均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林业产业化系统,2008年湖南省林产工业总产值为319.76亿元。林产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为:人造板429万立方米,木竹浆纸116万吨,木竹地板(含强化地板)1442万平方米,松香等林产化学产品2.8万吨,林药加工产品3.94万吨,森林食品加工30万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