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5:14: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权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权制度

林木林地权争议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公正、及时地处理林木、林地权属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定团结,促进林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属而产生的争议。

处理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以下简称林权争议),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处理林权争议,应当尊重历史和现实情况,遵循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原则。

第四条林权争议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讲话

同志们: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发展机制,对于构建山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是全县重点林区之一,是林改的重心区域,林改成败直接关系到全乡各方面的发展。在全县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全乡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主要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省、市、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稳步推进,确保圆满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任务。

下面,结合我乡林改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林改试点经验,面对现实,团结一致,进一步坚定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党在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其地位和作用不亚于过去任何一次社会变革,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乡当前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依托热区资源优势,抓住改革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稳步推进××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一)××乡造林和林林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查看全文

林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县是一个山区县,林地资源丰富,“八山半水分半田”,全县林业用地266.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8%,人均占有林地4.7亩,远大于人均耕地面积。近年来,我县林业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林业的潜能远未发挥出来,丰富的山地资源没有给广大农民带来应有的财富,相当一部分农民只能守着大山受穷,如何解放林业生产力,把林地资源盘活,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当前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作为全市集体林改的试点县之一,我县从20*年4月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截止今年6月底,完成了县乡两级13个村林改试点工作,7月份全县全面推进工作已经展开,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顺应发展规律、顺乎农民意愿、合乎农村实际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林业发展、振兴林区经济、富裕广大林农的根本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解决好为什么改的问题

我县的林业产权的演变和全国各地基本一样,经历了20世纪的分山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山林入社、山林集体所有、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和“两山合一”(自留山、责任山合并为家庭经营山)四个历史阶段,反复的变迁使山林产权关系逐渐模糊,林农对山林逐渐失去了拥有感,尤其是1985年实行的“两山合一山”政策于*年到期后至20*年是我县农村林业政策空档期,政策间断时间长达7年,再加上搬迁户、死亡户遗留下来的山场、山林管理比较混乱,存在很多隐性的林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村甚至自行制定了一些与上级政策不相符的管理办法。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缺位,林业产业发展缺乏动力,严重影响了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此次启动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次以林地权益为核心的森林资产权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是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建设上进行的一次系统的全面落实林业产权的综合性改革。

从我县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乡镇和试点村高度重视、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干部积极、群众拥护,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对这样重大的改革,人们难免有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忧,不敢改、不愿改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人认为,经过林业“三定”,山权林权稳定了,责任山确定了,自留山分到户了,没有必要再搞什么改革;也有的人认为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太大,林权纠纷多,矛盾复杂,有畏难情绪;还有的人担心,把集体林权落实到户会引起新的一轮乱砍滥伐,甚至将落实林权看成是瓜分公共资源的最后晚餐;还有少数年龄较大的村干部,有“船到码头车到站”之感,懒得站好最后一班岗,缺乏动力,不愿林改。对于这些疑虑和担心,我们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广大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切实把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来。

(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此后,在中央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又多次提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农民得到实惠、林业得到加快发展、生态得到有效保护。这是中央在正确把握林业发展规律,总结历史和改革试点地区经验,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符合山区林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大举措,必将有力地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是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要标志的改革。耕地和山林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村最敏感、最重要,与农民利益最密切的生产资料。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规定把耕地落实到农户,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林业生产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我县67.8%的土地为林业用地,其中,有集体林地259.1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7.1%,集体林业用地占有绝对比重。大量事实表明,林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不到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就是不完整的,改革也是不彻底的。因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既是林业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又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林业领域的丰富和完善。

查看全文

林权制度改革会讲话一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全省即将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际,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从战略全局高度,率先在全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刚才**区介绍了林改试点的成功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项金如副主任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王书记下面还将作重要讲话。这里,我先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化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要性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决定和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广大林农的基本利益、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加快林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市是林业大市,80%的土地是山场,70%的人口在山区,集体林地占有较大比重。改革开放后,通过开展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扩大林业经营自主权和实施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但由于部分集体林地产权不够明晰、使用权流转不规范、经营机制不活、利益分配不明确等原因,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影响了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要素向林业的集聚,导致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林种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为此,必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改革,才能有效消除长期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只有改革,才能有效释放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潜能和林地的巨大生产潜力及调动其他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只有改革,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双重属性和林业的多种功能;只有改革,才能充分发挥林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保持林区的稳定;只有改革,才能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需要明确的几个基本问题

这次林改不同于以往历次林业改革,它是一次对以林地权益为核心的森林资源资产权益进行进一步明确,是从体制上、机制上和制度建设上的综合性改革,是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确立林农经营主体地位,给予林农真正意义上的物权改革。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的依据、范围、目标、任务等基本问题。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考察材料

为推进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市委、市政府领导批准,市林业局组织全市各区县林业局、市局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泸州市赴云南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考察团(以下简称考察团),于2007年5月31日至6月5日到云南省*市考察学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这次考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通过与*市林改办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考察思茅区南河镇南岛河村等活动形式,考察团基本了解了*市林改的情况,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市林改经验对我市林改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情况

*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是傣、哈尼、拉祜等多民族地区,幅员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我市幅员面积的3.7倍),林业用地313万公顷(相当于我市林业用地的6.2倍),占幅员面积的70%,集体林地占林地总面积68.1%;活立木蓄积2.25亿立方米,树种以思茅松、咖啡、橡胶等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64.9%,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2006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124.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亿元。林产工业以思茅松为主原料,生产胶合板、刨花板、木地板,已形成10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规模,其中景谷林业为上市公司。

(一)林改工作的主要思路

*市集体林改从2006年4月全面启动试点,2007年初全面铺开,共涉及所辖的9县1区103个乡(镇)999个行政村13478个组46万农户191万人口,涉及集体林地3033.8万亩,归纳其林改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先行主体改革,逐步完善配套改革”。

“先行试点,逐步推开”。2006年6月,林改试点在景谷县民乐镇翁孔村展开。市委、市政府在对试点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市上四大家举办了林改研讨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庚即,召开全市林改工作动员大会,扩大试点工作,在21个乡(镇)中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同时,对全市进行宣传发动、现状调查、纠纷调查等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完成21个试点乡(镇)确权发证工作,占全市林改面积的20%;完成10.6万农户45.18万人口的主体改革任务,发放林权证10533户。

查看全文

林权制度改革会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和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动员部署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刚才,金如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区就改革试点有关情况作了交流发言,志民同志就林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各地为稳定、落实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大市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极为深远!

第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丰富和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生产关系、生态关系和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林地与耕地一样,也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农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我们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发展,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完善。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林地经营制度上还明显存在着权责不清、主体不明、利用不够、经营粗放等问题,尤其是集体林业产权改革不彻底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可以说,林业“三定”工作,虽然让广大农民分到了自留山,承包了责任山,但农民仍然没有得到真正的产权,没有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同时,由于产权不明晰,经营权不落实,集体山林也没有得到有效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为此,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到还权于民、还利于民,使林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盘活林地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促进生态建设和生产发展,对于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破解当前林业发展难题,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迈进的迫切需要。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从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迈进,必须以丰富的、高质量的森林资源为基础,紧紧抓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这个重点不放。而且,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加快林业改革,通过改革来调整林业生产关系,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要素,激活林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这是因为,从我市集体林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产权没有真正得到落实,集体林业用地的优势、潜力和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普遍存在着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经营管理难、科技兴林难等一系列问题,全市林分每亩平均蓄积只有3.58立方米,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也十分突出。从林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模式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主要依靠国家增加投资、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林业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林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由“投资推动”为主向“投资推动”与“改革拉动”并重转变,林业发展的模式必须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福建、江西的经验来看,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乡风文明,促进民主管理,提高农村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80%的国土面积是山场,70%的人口在农村,林业用地是常用耕地面积的15倍。林业既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笔宝贵资源,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笔巨大资产。但由于存在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农民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林地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林业生产力没有充分解放出来,林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水平较低,林农增收速度还赶不上田畈区和城郊农民,这与我市林业所拥有的资源、与林业所应有的产业地位很不相称。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真正做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必将有效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调动广大林农经营山场、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拓宽农民增收就业的渠道,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符合林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农民意愿的兴林富民之路。

查看全文

林权制度改革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体林业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集体林权制度虽经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现就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林业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大,就业空间广。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料,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破解“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是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责权利明晰的林业经营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造林育林的积极性和爱林护林的自觉性,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繁荣生态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林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培育林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查看全文

林权制度改革方案

平安乡共有林地和宜林荒山亩,涉及5个村32个社,3047户,其中部分林地主权不明晰,经营主体未落实,影响了林木经营管理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根据上级政策,现对集体林权制度实行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党在农村中的一项重大改革,为切实解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根据县政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成立平安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对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领导,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乡政府决定成立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查看全文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讲话

这次会议是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处于加快试点向全面推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及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总结交流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安排部署我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会上,有关试点县交流了很好的经验,省林业厅王平厅长对下步工作作了安排。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深化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认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在农村的又一重大改革,也是建设现代林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十分重大。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标志着党从纲领性文件上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深入山区林区调查了解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情况,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林权改革的反映和要求并作出重要指示。最近总理又指示,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务必把改革方案做好。回良玉副总理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定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此改革事关重大,务必要强化领导,确保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实施中应试点先行,坚持依靠群众和民主决策。在不断完善方案、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相关配套改革要及时跟进,巩固发展其成果。我们各方应形成合力,把这件林业发展的大事办妥、实事抓好。”同时,回良玉副总理在*7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机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到了加快推进、全面实施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

各地要加强学习,深刻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务必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放到“三农”工作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大计中去思考,从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能的角度去落实,认真统一思想,审时度势,加大推进力度。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包括我省在内的14个省(区、市)出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制定了方案,开展了试点。其中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已完成确权勘界颁证的主体改革,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从我省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有170个县(市、区)启动了改革试点,有63个乡(镇)577个村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10104个村正在开展林改实质性工作,调处林权纠纷3059宗。通过试点,有效地推动了全省林改工作进程。全省累计确权面积1319万亩,确权到了220万户,核发林权证189万份。从总体来看,已进入了由加快试点向全面推开的关键时期。

查看全文

操作集体林权流转制度

林权流转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森林资源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让农民受益、集体获利、国家得绿。因此,做好林权流转工作对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到关键时期,为了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流转机制,保障林权涉及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促进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结合我县林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性,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的有序流动,建立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的,责、权、利相统一的林业经营管理新机制,保障我县林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指导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协调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坚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既要面对现实,也要尊重历史。

三、林权流转的范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