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4:17: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理念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理念教育

当前品德教育的理念

本文作者:黄东升工作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组织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项原则”作为评定优质品德教育的依据:(1)品德教育使核心伦理价值观念成为优良品德的基础;(2)必须对品德进行综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考虑在内;(3)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广泛的态度,来促进学生在各个阶段生活中的核心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4)学校必须是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5)学生要有机会参与道德行动以发展自己的品德;(6)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尊重所有的学习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功;(7)品德教育应当努力发展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8)学校全体员工必须是有学识的、有道德的公众,他们有责任从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导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9)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学校员工和学生都发挥道德的领导作用;(10)学校必须召集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全面参与学校的品德教育活动;(11)评价品德教育应当注意评估学校有无公认的品德标准、员工对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学生对美德的认可程度[4]。密苏里大学教育学院的马文•博克维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归纳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1)学生得到了尊重和关怀的对待;(2)学校存在积极的角色榜样;(3)有自律与发挥影响力的机会;(4)提供反思、争论与合作的机会;(5)学校有明确的品德教育的目标和标准;(6)提供社会技巧的训练;(7)提供实施道德行动的机会;(8)家长和社区的积极参与,有一个支持达到品德教育标准的大环境[5]。可见,他们都强调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学校与社区、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进青少年学以致用、践行道德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课程理念应该围绕优质、高效的特征来设计。课程设计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骤,如果仍存在随性而为或仅凭经验法则,实际已经显示了失败的端倪。课程设计理念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没有理念的实践是盲目的,而失去理念的理论则是虚幻的。相关调查表明,很多老师存在“反思”的迷失,诸多教育政策的推动也多半忽略“理念”而仅就“技术层面”进行宣导,因而容易导致“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或者产生偏差的遗憾。所以,要推动品德教育,应该先掌握课程设计理念的精准性、针对性、实用性与可行性,而且,课程设计理念是动态的、生活的、多元的以及创造的基础平台,只有奠基于此平台的品德教育才能彰显其深度与广度。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可分为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三个面向,共计九个理念。

1.品德教育的课程观(1)理念一: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可以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等类型组成,增强其多方面的教育目标。正式课程着重于认知层面,可以单独设置课程,以利于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完整的品德教育;非正式课程侧重行动层面,多半运用于社团活动、周会或自治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或进行随机教育;潜在课程则较重情感层面,包括学校环境的软硬件布置、校园气氛与文化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均可产生品德教育的正负面效用。所以,品德教育可以由不同课程类型组成,达到强化其各个方面的教育目标。当然,针对学校的特性与实际需要,也可有不同的着重点,将品德教育在学校中准确定位。(2)理念二: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必须掌握多方面的整合统一,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使学生知善、乐善、行善,进而形成完整人格。在认知层面,可以依据知识、理解、应用,进而达到分析、综合、评价等步骤,循序渐进以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力;在情感层面,也有意识、珍惜、热爱、反省等依序提升等不同重点;在行动层面,则可使学生经由体验、意志、实践,以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品德。(3)理念三: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考虑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以建立多元且具有效能的教育历程与成果。背景因素包括学校环境、社区特点、学生差异;输入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过程因素包括目标、内容、方法、历程性的测量等;输出因素包括总结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表现、学校整体表现以及学校与社区关系。只有兼顾多重因素的课程设计,才能发展出具有特色、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具有效能的品德教育。2.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学校观(1)理念四: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须让其具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并引发其内在动机以达到自治自律。品德教育过程中可以由论辩、价值澄清、角色扮演、戏剧、阅读、合作学习、服务学习等多元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与反复练习的机会,进而由外在动力引发其内在动机,由他律进而自律。(2)理念五: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应将教师视为帮助学生探寻与充实生命意义的领航者,而且教师所应关切的是学生的内在善价值,而非外在成就。所以,教师是以尊重、关怀来启发并引导各具特性的学生,教师也是主动、积极地将知识转化的品德课程领导者,教师更是提供学生品德教育身教的行动典范。(3)理念六: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将学校定位为资源整合与发展平台,进而连结学校、家长与社区,以营造学校———社区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学校作为品德教育的社群,学校中所有成员都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一则彼此相互影响,二则每一分子都有责任与义务参与社群中的事务;另外家长与社区也是品德教育的支援与伙伴,以达到发挥家长、学校与社区相辅相成的效果。3.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社会观(1)理念七: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切勿流于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对诸多视为理所当然价值的超越与反省。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单一价值灌输,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社会控制心态,其包括性别、种族、宗教、阶级、物种等,都有可能蕴含某种意识形态(包括偏见或刻板印象等),所以,品德教育必须时时透过反省、批判,以超越并消解意识形态。(2)理念八: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奠基于社会多元价值,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价值及规范共识。这个理念强调品德教育就消极面而言,必须免除各种意识形态的主宰与灌输;就积极面而言,则是建立多元价值观与容忍异见的精神。然而多元与容忍并不表示价值中立或缺乏立场,品德教育也是着重价值的引导与规范的建立,唯此价值与规范是经过沟通与论辩所形成的共识,以彰显生命的共通性与卓越性。(3)理念九:品德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同时激发理性与感性的交融,并兼顾正义与关怀的和谐。正义取向是强调公平、权利、理性等原则,而关怀则强调弱势优先、补偿、责任与感性。然而正义与关怀并非冲突或矛盾的概念,而是不同取向的发声,更是相辅相成的互补概念,即由兼顾正义与关怀以营造真正和谐的品德理想境界。4.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检验准则依据前述的品德教育设计理念的课程观、学校观与社会观,此罗列教育工作者在规划品德教育时的自我检验准则。

(1)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定位清楚吗?是属于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还是潜在课程?还是兼而有之?(2)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否兼顾认知、情感、意志与行动?(3)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考虑周全吗?是否纳入背景、输入、过程与输出等因素的考量?(4)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吗?还是只为了应付政策或者教学的绩效?(5)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对于教师有明确的定位吗?有让教师从中反省与修正的机会吗?(6)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有将校园纳入考量吗?学校整体气氛对于品德教育是正向还是负向?我能善用资源并改善阻力吗?(7)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能免于意识形态的控制吗?我是否时时思考自己背后所隐藏的或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8)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是开放与容纳多元价值的吗?其是否可以由沟通以达到暂时性的共识,而非既定与单一的价值观?(9)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展现了正义与关怀之声吗?其凸显了品德教育的涵义与价值吗?我的品德教育课程设计的特点为何?与其他的课程有何不同与关联?

查看全文

“立人”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中蕴含着“立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旨趣是促进青年学生精神成人,拥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通识教育要追寻“立人”教育的理念,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秀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和博大精深的大学文化为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通识教育;立人;精神成人

一、通识教育蕴含的“立人”教育理念

当前,大学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显著的成效,但专业教育的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使得人才培养过于职业化、功利化。造就专才固然是大学应有之责任,个体在社会之中,职业谋生和生活需求也都离不开各种专门之学,但大学教育同时还承担着促成青年学生“立人”的重要责任。而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正是关照人性,给予学生思想的充盈来对抗空虚,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获得精神的成长,为将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真正意义上的“立人”是指个体精神成人,具体来说,是指个体具有完整、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实实在在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之中,达到从“格物”到“立人”,获得德性的完善和人性的尊严,并拥有追求美好、卓越人生的可能性。中国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曾提出过“立人”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的论述:“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个体的精神成人,以及独立的品格和高贵的德行的形成,是其在真实生活世界中展开生命活动和获得生命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立而后凡事举”,正是因为如此,相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来说,通识教育更为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根本性问题。《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儒家为学做人的三个纲领性表达不是针对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问题的专门论述,但由个人自身的精神和德性的完善推及到他人以至社会群体的观点与通识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有共通之处的。可以说,“立人”的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的根本属性之一,一旦偏离这个最初的出发点,就可能背离初衷而无法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大学面对的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是鲜活的生命,大学阶段也是青年学生德行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时期接受的通识教育将成为其个体生命的根基和孕育个体思想、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学教育给予青年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谋生的技能,更应引导个体成人,引导其走出自我中心、走向他者,将自我引向敞亮。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审思

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整全、通达,注重精神的养成和人格的发展。个体只有将所学融会贯通,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批判的精神,才能对自我和世界有理性的、客观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对生命成长中纷繁复杂的事物具有独到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也才能真正地精神成人、获得人格的健全与完满。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立人”的教育目标还相去甚远。第一,一些高校对通识教育课程门类求多求全,却没有理清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颠倒甚至混乱,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成体系,资源丰富却仍无法达成通识教育目标。黄宗羲在《文史通义》中说:“载籍浩博难穷,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专精致力之处,则如钱散于地而不可绳之以贯也。”知识浩瀚无垠,况且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因此,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在机理十分重要,必须围绕大学的教育目标设定一条主线,再对课程进行系统的设置,避免“泛而不通”。第二,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不乏矫枉过正的现象,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忽略了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能培养自由的心灵、高雅的气质,启迪个体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考,但人类历史演进中沉淀下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财富是多方面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技术成果及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对个体的认知和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通识教育的实践效果差强人意也是一大通病,很多高校仅仅将通识教育课程当成专业教育的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授受不足,加之其地位和考察要求不如专业课,使得通识教育的实际境遇较为尴尬,学生也不够重视,不但没有掌握课程知识,课程的“立人”价值也无法实现。当然,除了上述情况,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通识教育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课程教授知识和技能训练趋向明显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大学通识教育“立人”的教育理念也无从谈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为学生的负担,浪费学校的资源,久而久之,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也将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

查看全文

英语教育生态理念探析

[摘要]当前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外在挑战,其专业内部各体系之间也存在着若干问题。本文从教育生态理论和外语学科教育理论出发,以国外外语教育专业教育模式为比较参考对象,提出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态发展理念,并对其内涵以及内在作用机制和生态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三元融合;教育生态理念

一、引言

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合格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重任,对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然而几十年的发展至今,许多地方高校仍然没有实现“英语+教育”的融合与共生,英语学科与教育学科“两张皮”的现象非常明显。部分教师和学生根深蒂固地认为,只要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自然就会当英语教师。正是在这一传统理念的影响下,相当部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科属性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同质化,“多校一面”,教师特色教育课程严重不足,再加上目前地方高校处于应用转型期,“去师范化”倾向明显,英语教育专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困境。要扭转这一困局,首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既要着眼于国家高等教育大变革和全国英语专业建设、发展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环境,更要细处审视自己所处地方的小生态环境,明确英语教育专业交叉学科所属类别,分析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实现科学的、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本文从教育生态理论和外语学科教育理论出发,以国外外语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体系为比较参考对象,提出了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态发展理念,并对其内涵以及相互作用机制和生态关系进行了探讨。

二、概念界定“理念”

一词最早隶属于哲学范畴,来源于古希腊语(edios),意思是指“观念”“理性概念”。苏格拉底认为,“理念作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思想,所以只有单一的理念”[1]。这之后包括柏拉图、康德和黑格尔都曾对“理念”进行过辨析和阐述。现代社会人们对“理念”的认识相对简化,根据学者韩延明的理解和总结,“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2]。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范式,“是人们对于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哲学观念,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2]。可见,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成果,它源于人们对教育实践和现实的思考,又用以指导教育实践。当前国际社会有十大同行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以及系统性理念。外语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基于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和人性的“相通性”特点在外语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外语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具体表现在对外语教育宗旨、外语教育使命、外语教育目的和目标、外语教育要求、外语教育原则等方面的理性认识成果。

查看全文

法治理念教育讲话

同志们: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活动”的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当前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检察机关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我院这次动员大会是经院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委政法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会议精神和市院具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成果,结合我院实际,对全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做出统一安排和部署,动员全院干警立即行动起来,在全院迅速掀起“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热潮。通过抓“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集中解决制约我们检察业务发展和形象问题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在全院切实营造起抓工作、干实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面我代表院党组讲如下问题:

一、深刻认识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全院干警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持续不断地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执法者的法治理念,更好地实现公正执法、一心为民的要求,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有着现实和长远的重大意义,也为深化“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和推动力。同时,深化专项整改活动,是巩固、扩大去年专项整改活动成果的需要,是大力预防、纠正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问题的需要,是进一步改善政法机关的形象、提高法律公信力的需要,也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提供了成果转化的着力点。我们要清醒看到工作和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执法能力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期性、艰苦性,深刻理解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的重大意义,以对党的政法事业高度负责、对广大政法干警政治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好“教育”和“整改”活动。

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化专项整改活动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

查看全文

中职STEM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当前社会人才竞争激烈,企业所需的人才已从以往的单一型人才改变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兴的STEM教育强调多学科融合教学来培养综合型人才。笔者所在单位作为国家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已经开展了STEM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作为例,探究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为STEM教育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STEM教育;中职教育;教学模式;融合教学;复合型人才

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教育形式和新的整合教育模式,它将科学、技术等多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强调和倡导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遇到的问题、实践经验紧密联系,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我国STEM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余胜泉等人对整合性STEM教育展开研究,总结了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谢丽等人以课程设计的形式开展了STEM教育的实践研究。我国已将STEM教育列入国家课程标准体系,2017年,中国教科院了《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旨在促进我国的STEM教育发展,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中职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探究能力,在中职教育课堂中引入和开展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在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制作课程为例,探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推动STEM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STEM教育融入中职教育的意义

有一道经典的STEM题目:一只熊落入深坑,坑深19.617米,下落时间为2秒,请问熊的颜色?初看该问题的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根据所给的条件,可求出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8m/s2,只有南、北极的重力加速度最接近该值,且只有北极有熊,为白色,故题目中熊的颜色为白色。这道题目综合了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可以从此看出,学科整合已成为STEM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中职教育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STEM教育理念为中职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中职教育一个新的重要落脚点,其倡导学科融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法探索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竞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二、基于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探讨

查看全文

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的启示

摘要:近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状况下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在学生时代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梳理了约翰•洛克的教育理念,进而分析洛克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约翰•洛克;教育理念;体育教育

约翰•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人类理解论》和《教育漫话》等。在《人类理解论》中,他探究了人类思想的本质和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在《教育漫话》中,他提出了独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分析洛克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对我国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启示。1692年,洛克发表了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该著作中。在当时,洛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标准,而且,他的思想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国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约翰•洛克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吴珠丽着重讨论了洛克所主张的教育的作用、目的和方法。继而阐述了洛克提出的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原则。她指出洛克强调在教育中要加强体育教育、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等重要理念(吴珠丽,2008)。姚红玉通过研究发现,洛克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锻炼,反对对儿童娇生惯养,认为“身体对于任何事情差不多都是可以受得了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了损害。”“身体也要练习劳苦,这样去把他们的身体与精神弄饱满、安适与健壮。”(姚红,2001)。张爱红通过研究指出,洛克把培养小绅士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设为体育教育的价值目标,主张通过日常的身体养护措施、自然的户外运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壮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2013)。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他们分析了思想的内容和本质及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过他的思想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影响。本文将试图具体说明洛克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旨在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因此,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洛克教育观中与体育教育相关联的重要思想

在他的论著《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教育十分重要。它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他说:“在我们遇到的所有人中,只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是好的,正是教育使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85)。洛克在书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1.1促进体质、道德和知识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向善,有用和有能力的绅士。他具体阐释绅士教育涉及三个方面:体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强调要将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他认为体育教育是培养绅士的重要前提。强健的体魄为培养坚强勇敢的绅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可以说,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首次构建了‘体德智’三育教育体系,把体育置于三育之首使之成为贯穿于绅士培养始终的教育手段”(张爱红,2013)。在洛克看来,排在第二位的是道德,而知识处于第三的位置上。这一排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的顺序有很大的不同。1.2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洛克特别强调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洛克当过医生,这也许是他重视体育教育的一个原因。在西方国家,他是第一位具体阐释和大力提倡体育教育的教育家。他把体育教育明确地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第一的位置上。在《教育漫话》中,他首先指出“健康的大脑存在于健康体魄中,这是对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状态的虽短但却是最完美的诠释(1985)。他曾说过,健康的体魄对我们的事业和幸福是何等重要,这种重要性实在是太明显了,无需任何证据来证明它。他主张用“自然的户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康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张爱红,2013)”。首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们必须在适当的年龄参加多种体育训练活动,其中包括游泳、骑马、剑术和跳舞等。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们可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终生受益的生活习惯。他强调由于孩子们的体质上的差异,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教师必须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总之,洛克认为,对孩子来说,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2洛克的教育观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

查看全文

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一、理论探索: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的互惠关系

通识教育是20世纪在美国发展的课程规划概念,源于解决高等教育日渐专门化、专业化的弊病,希望从课程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着眼,弥补主修制学生所学专、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识教育有两种进路,一是要求学生对主修以外的学科有所涉猎,二是要求学生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学习内容。经典教育则是一种历史范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从未间断以经典名著为载体的教育活动。经典应具备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时空、意识形态的思想、历史、文化、学术价值;具有探究人类基本问题的现实价值;能耐受时间考验和时代选择;语言表达须具有独特美。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著课程成为现代经典教育的起点,此后,经典教育及名著阅读运动渐次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一)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关键中国的经典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检阅中国文化传统的形成及教育史的变迁,会发现文化传统的复归与抗争都几乎与经典的阐释相关,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也表现出鲜明的儒家价值理想,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与当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颇有相通之处。“通识教育”也注重学生心性的修炼、强调学生视野的整体性及其寻根意识,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现代“文明”之人。何谓“文明”?即使人们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伦理道德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广至天下。显然,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化,而经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灵魂和人类社会的精神给养的文化宝库,因此,推行通识教育,绝然离不开经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经典为载体、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识教育、经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与实用,异于专业教育一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相异的教育模式,两者一“通”一“专”,一“博”一“深”,但从本质上说,却是源于对“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专业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就业做准备,表现出技能性、专业性、专一性的具体特征。而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导宇宙和谐、善待生命的教育,为学生做人做准备,具有自由性、多样化、精神性的具体特征。通识教育培养的学生不应该是高等教育流水线的具有相同规格的“产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鲜活”的人。从这个角度而言,两者的结合才是对学生全面的教育。而“经典”是人类科学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类世界共同诉求的智慧精华,如果学生以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作为通识教育的载体,必将促进经典智慧文化的活化与创新,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重建与创造。(三)通识教育应将东、西方经典文化教育紧密联系要在高校通识教育过程中实施经典教育,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遴选经典。在人类文明史上,书籍可谓浩如烟海,究竟哪些书籍可以归入大学生不可不读的经典作品范围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经过岁月淘洗仍然焕发着理性光辉的文学、神学、哲学、历史作品视为经典,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语或古希腊语写作完成,如《荷马史诗》,这类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的束缚,超越了国别、地域,其影响体现出世界性的、普遍的、开放的特征。相比而言,东方各国的经典则在宏富的学术、思想、文化价值之上,还应着重强调其伦理与政治价值。因此,东方世界的经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限定。如中国的许多经典就是以鲜明的政治、伦理价值为本位的,带有很强的实用功利特征,如《论语》。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及“文字狱”和多次禁书运动,表现出古代学术思想受政治干预的不独立性,这是我国传统经典生成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点。这就要求教育者实施通识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文化的多样性,带有全球视野。因此,就学习者最重要的两点———“德性”和“智识”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仅限于中国经典甚至儒家经典,“穷智见德”亦不可仅限于西方经典甚至数理逻辑,而应穷本溯源,将东、西方经典文化统筹起来,以避免造成学生单一的思维和狭隘的视野。

二、实践应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识教育课堂

在经历资料搜集阅读、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通识课堂视频或实景观摩,及理解、领悟通识教育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课堂改革的及人文经典课程的探索实践工作。具体实施时,则以本校的通识教育素质拓展选修课作为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主要涉及的中国经典如《论语》、《老子》、《庄子》、“四大名著”、《史记》、《牡丹亭》、《传习录》,外国经典则如《理想国》、《圣经》、《莎士比亚全集》等,带领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构建人文科学与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一)经典课程的实施理念及实践特征:读作品、悟文化、启思维课程所涉及的中外经典,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会呈现不同的阅读价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意对作品当代意义的深入挖掘及阐发;二是综合择取学生阅读实际及教育需要的经典作品纳入课程构建。三是将授课重点放在“感悟品读”、“思想启蒙”及“思维训练”等几个层面。教师引导学生以发现、探究的眼光进行学习,注重问题意识,使课堂小组讨论变为常态化,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鼓励学生组建和参与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甚至自编自演戏剧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经典作品反映的共通问题时,则采用比较式阅读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寻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类历史大背景中思考问题,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如选取中西思想、文学、文化的不同视角,也可以从纵向的历时比较着手,探索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的大变局,以促进学生跨文化比较思维能力及理性思维的形成。(二)不同课型的构建:大班讲授、小班研讨与读书会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选课规模,我们设计了不同的授课类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课模式,重在导读、导思,注重文化精神的传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读授课模式,重在精读精研及对原典精义的阐发;讨论式课程授课模式,重在学生的思考、表达。此外,经过教师一定时数的集中讲授后,增加小组展示环节;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读书会。我们认为,最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就是团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有计划地开展阅读、讨论与分享,会形成经典阅读的文化氛围。(三)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入通识教育改革理念,突破传统的单向式教学模式(文学边缘化、求学功利化、讲授刻板化),以学生的“学”作为教学中心。倡导以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思考为重心,训练学生阅读经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导“鲜活”、“宽松而自由”的启发式课堂气氛;从通识教育理念、通识课程模式、通识课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课堂实效性,鼓励学生从日常经验常识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学生质疑、思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做到既严谨审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协作共赢。

三、学习效果:以“学习过程”为考察重点

与通识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据现行课程教育目标,我们将人文经典类同时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的变革,即改变原来专业课考试时的闭卷及“一考定总分”的课考试方法,而采用多维考察的方式,重点监控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一)提高平时成绩权重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时成绩比重(占总成绩的60-70%),达到动态、灵活、综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目的。具体测量时,则注重考查学生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及质疑及表达观点等综合表现,并增加读书随笔、研究报告、札记、心得等环节,鼓励学生探寻当地文化遗迹、介绍家乡名人或文化、参与名家讲座等文化活动,使过程考查成为促进学生常态学习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样式多样化期末考查以学生的阅读量、思维能力及书写、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尤其强调学生的高阅读量和写作分享。因为经典与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语言多艰深难懂,读者如果不细心、耐心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是无法理解经典意味的。同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价值之一是使每位阅读者都有自己的内心体验,当学生们对生活有所感触时,也就是开始领会经典意蕴的时刻,这时他们会迫不及待地与他人分享,这种情形下的写作也就容易产生与众不同的感悟与收获。此外,我们还提供多个思维角度或多种问题请学生自选回答,并且允许平时成绩前20%的同学不用直接参加考查,而是自我测评的创新试题形式汇报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学生学习效果的初步呈现我校采用自由选修、分布必修、核心课程相结合的通识课程开课方式。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选修课程,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机会,从每年的选课情况来看,开课规模有供不应求的局势。从课堂表现看,教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转变教学模式,不用再讲台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时互动环节;学生上课亦不再流于“混学分”的形式,而是积极参与互动,训练了思维,真正从经典教育中有所创获。从所提交的考查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作业做得比较用心。四、结束语以上所言仅仅是对课程的初步尝试,许多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如经典的选取、阅读、阐释、解构与重构等尚需摸索;课程实施的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强;不同经典对应的不同教育目标及阅读方式尚需理清。当然,作为高校教育事业中的系统工程,仅靠通识理念和零星的课堂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在瞬息万变、资讯高度发达的21世纪,大学生的阅读日趋数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级学校、教育者及部门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学如果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及经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够吸引各学科的教授主动承担引导学生经典学习的任务,各级学团组织如果能够自觉把提倡经典阅读纳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设轨道;各级图书馆如果能够积极做好“读什么”和“怎样读”的服务工作……凡此,皆能为学生提供经典教育服务。经典教育仅仅是开放在通识教育大花园的一朵小花,但却是那朵开放的最美丽、最典雅的人类智慧之花。真正的经典与经典的教育,二者应该是互为表里的,教师可以思想去激励、焕发思想,以智慧去锻造、启迪智慧,学生则具有家国天下的宽广胸怀,能够立足时代又超越时代,扎根现实又超越现实,关怀社会又反思社会,这正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体内涵,也是学校育人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所负担的“全人教育”职能,必然归于对经典的活化与创新。因为,经典是弥足珍贵又经时间考验的人类智慧结晶,只有基于不断累积的前人文化资源和智慧基础,我们后来人才得以不断地反省自身,进而批判与改正、创造与重建,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资源。

查看全文

幼儿实践活教育理念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距今已88年。鼓楼幼儿园在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学习、继承和发扬陈先生的教育理念,激励自己规范教育行为,实践陈先生的教育主张,将“活教育”思想运用到日常教育生活中去。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如今鼓楼幼儿园的孩子依然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关切着周围的生活的变化!教师也在孩子们的发现中实践着陈先生的“活教育”主张!

一、直接的经验,自动的研究

陈鹤琴先生说:“最宝贵的是孩子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这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他提倡教师要培养孩子乐于学习、好奇探索的态度。美丽的玻璃画一个下雪天的午后,教室里热腾腾的,窗户的玻璃上都蒙着一层水汽。辉辉吃完饭,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座位上,跪在椅子上向外看,却什么也看不见。他伸出一只小手在玻璃上擦了一下,外面的东西看清了,他就将小脑袋贴在那里往外看。这时燕燕也吃完了,她看到窗户上辉辉手擦过的痕迹,也用小手在玻璃上画起来,并对辉辉说:“辉辉,看我画的圣诞树。”辉辉也用手指画起了画,不一会儿,玻璃边聚集了很多的小朋友,在有水汽的玻璃上写写画画。老师看到了,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绘画方式。于是,老师也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来画画,过了一会儿玻璃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没有地方画了怎么办呢?大家建议一起朝玻璃上哈气!孩子们再次用手在玻璃上点点画画……儿童天性活泼好动,自发的兴趣便是儿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兴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养他们通过观察、实践来发现问题、仔细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孩子主动探索。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孩子加入了主动学习的行列,这种学习将会使他们记忆深刻而牢固。

二、教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

大雨,我来啦!快入夏了,天气真的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有太阳高照,可转眼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正在吃点心的孩子们站起来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有一些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小朋友,已经站到门外面去伸手“拦截”小雨点,有的想把头伸进雨中感受一下。老师看出孩子们非常想体验一下在大雨中的感觉,于是对孩子们说:“想不想到雨里踩泡泡?”孩子们欢呼雀跃:“想!”教师请想去的孩子穿好雨衣,卷好裤脚,从门口出发跑到对面的长亭里再跑回来,这大约需要十秒钟的时间。孩子们一边喊着:“啊,大雨,我来啦!”一边勇敢地穿梭在雨中……陈鹤琴先生认为:“教师应当是孩子的朋友!”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喜欢探索、喜欢自由,只有满足孩子的这些心理需要,使孩子的心灵处于放松自由的状态,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充实和快乐。当老师真正把孩子当朋友,并与孩子一起游玩时,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有发展。

三、课程需预先拟定,也可临时得以变更

查看全文

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融合思考

[摘要]博雅教育理念对于人类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在中西方文化语境和音乐教育领域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都确证了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这一论题的合理性。基于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当下对于博雅教育理念以及艺术教育传统的追溯,更像是倡导一种回归,帮助过于急躁和功利化的当代艺术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自由包容、修身立德的原点之上,以此指引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实践更好地向着海纳百川的高等教育之境发展。

[关键词]博雅;钢琴教育;多元融合

博雅教育理念与钢琴教育相互融合这一论题的提出,源于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现实问题,也源于博雅教育理念对于人之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所以,追溯这一教育理念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思想根源,会有助于引导当代钢琴教育者认真审视和分析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而探寻一条面向传统的现实发展道路。

一、博雅教育理念及其艺术教育的思考

博雅教育观念(LiberalEducation)在西方社会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liberal一词本身就有“自由”“涵养心灵”的意义,在古希腊学者看来,人们之所以追求知识,是为了发掘自身心智的潜能,也是为了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提出德智体美协同发展的思想,以此激发人类自身蕴藏的多元潜能;柏拉图则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1],是为了唤醒每个人天赋中被给予的那部分自然动力。可见,在博雅教育的观念中,人类知识的各个门类具有相互协同、相互融通的重要价值,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才能培育出具有完整而丰富心智的自由人。西方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强调,也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在柏拉图创立的阿加德米学园中,音乐、几何、天文、算术作为主要课程被教授。古希腊时代的音乐学科,事实上是一个包含声学、诗学等多种艺术类型的综合范畴,在柏拉图看来,不论是对听觉美感的追求,还是音乐技艺的锤炼,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一颗充满丰富感受力的心灵。因此,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博雅教育”观念,从诞生之初,就有着形而上的内涵,倡导从完满人生的角度审视艺术教育,这为当前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带来了重要启示。这种教育理念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中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儒家学说素来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代表的“六艺”作为主要教育科目,这六大科目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共同服务于“礼”“仁”等儒学准则,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化和修炼,帮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符合社会准则的理想的人。在这其中,“礼乐”被置于突出地位,占据儒学传统的核心位置。可见,“乐”之于“礼”的重要性,儒家希望将音乐中蕴藏的中庸思想和文化传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大众,通过音乐陶冶人的性情,以实现修身立德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以“仁义礼智”为最高诉求,儒家又将这套修养心性的思想传统注入到音乐艺术中来,使音乐跳脱出单纯的音乐审美,得到思想境界上的升华。可见,在中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音乐教育以及对音乐的学习,都是主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和成长,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和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我们更有必要立足于当代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的现实状况,以这种传统教育理念来重新审视钢琴教育,有利于匡正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二、当前中国高等院校钢琴教育与博雅教育理念的融入

查看全文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多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蒸蒸日上,正逐步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九年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免收学费,我国教育发生着历史性的转变。时代不断在进步,我们的知识体系也随之而更新,因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在适应新时代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应跟上发展的脚步。高考模式不断在完善,学生教材不断在更换,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断在变化,在创新,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正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化历史的变迁。

2教育方式的突破

2.1转变教育方式

我们的教育视线中出现了一些尴尬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专心于自己的学业,不关心国事天下事,上网只是为了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甚至其中一些学生连基本的时事常识也不清楚;有些大学生虽然关注形势政策,但由于自身学识、阅历、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确地把握形势政策;有些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不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成绩,而不注重道德、伦理、社交、礼仪、修养、气度等的培养。只有通过教育形式的转变才能使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最终实现全民的素质提升。因此,转变教育方式势在必行。近年来,应届大学毕业生一直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从许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落聘可以看出,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须转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这是我们肩负的巨大责任。传统的教育只教给学生知识,缺少对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空谈。为此应推崇“学习+实践+学习”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将就业思想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修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和目标[1]。

2.2创新教育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