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3:41: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果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果业调研报告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优势林果树种
——xx县林果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掌握xx县林果业生产现状,充分利用xx县林果业现有生产条件和可利用因素,进一步加快xx县农村经济发展,县委于2005年10月上旬组派林果业发展调研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在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场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格局和基本状况,对三个本次调研工作重点单位做了深入细致的走访和调查。之后,调研组对有关情况及问题进行了初步综合,形成几点发展意见和建议。
一、林果业生产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县林果业仍处在“低投入、低产出、低回报”的低生产水平。林业生目标产仍以生态效益为主,林业生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突出表现在以集体统一规划方式建立起来的农田林网网格化防护林,虽然树木株数多,但因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社会化种植,任其自然生长,林木材积蓄积量少,且因权属不明确、采伐使用和营销受到较多限制因素,造成林木生产更新周期较长。近年来,xx县林业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一些林木的产量来说,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在生产技术、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等方面都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我县林业产业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装备落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自动显示、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以及材料、加工精度、原器件的质量等方面与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
造成我县林果产业发展迟缓,经济效益低,并始终未能形成产业优势等问题的原因诸多,但归咎于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推进林果业快速发展
深化改革,增加投入,全面推进林果业快速发展
——关于进一步推进伽师县林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新疆南、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距,可以说天山北部地区的经济比较发达,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我在农四师六十八团挂职期间,通过学习农四师部分团场的工作经验并对天山北坡经济带进行认真地考察调研,进一步提高了对林果业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并对全面推进伽师县林果业发展产生了许多启示。
一、农四师林果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农四师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东起南北疆交界的天山那拉提达坂,西至中哈边境,北东南三面环山,成立于1954年。五十年来,全师各族干部职工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豪迈气概实践和铸造了兵团精神,在亘古荒原上开创了阡陌纵横、屋宇罗布、树木成荫,小城镇初具规模的绿洲,使四师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成为党政军企合一、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特殊社会集团。
全市林果业建设工作报告
一、市情概况
市地处东部,属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东经105°20′—107°50′,北纬34°54′—35°46′,全市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辖六县一区,102个乡镇,152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2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4万人,占总人口的85.1%。横贯其中,海拔890—2857m。年均降水量420—700mm,年均气温7.4—10.1℃,≥10活动积温2600—3400℃,无霜期156—188天,年蒸发量1300—1690mm,年日照时数2413小时,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黄河一、二级支流泾河、水系的干支流17条,流域面积8000平方公里,年总径流量15.28亿立方米,年土壤侵蚀模数在5000吨以上。全市林业用地778.13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73万亩,灌木林17.76万亩,疏林地5.66万亩,未成林18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195.3万亩。在有林地中天然次生林56.88万亩,人工林316.12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98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7.79%提高到现在的22.32%,净增14.53个百分点。截止2007年底全市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149.6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59万吨,果业直接产值12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4%,全市农民人均果业综合收入达到62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8%。境内植被稀疏,分布不均,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干旱少雨,风沙、冰雹、霜冻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典型的雨养旱作农业区。
二、林果业建设与森林资源保护取得的成效
我市林果业建设与森林资源保护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各级广大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依托,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增加了林草植被,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不断显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到778.1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73万亩,分别是1978年的4.7倍和3.3倍。近年来,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林业生态工程,全市新增造林464.34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319.08万亩,培育林业助建新农村典型近100个,累计绿化铁路1条80公里,国道200多公里,省、县、乡、村四乡公路500多条2000多公里。城市和重点乡镇拆墙透绿,按需设景,共建各类绿地1.7万亩,城镇绿化率达3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全市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486平方公里,年降水量由1999年的465.4毫米增加到了2007年的578.1毫米,年均降水量达到516.5毫米,沙尘天气逐年减少,使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形象进一步改善。全市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458万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980万立方米,农田庇护率达到49.5%,基本农田得到有效庇护,平均每年每公顷农田增产粮食227公斤,增产率达10.6%。贮备了森林碳汇,年森林碳汇贮备达到1793.4万吨。通过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高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促进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水平逐年提高,形成了人人爱绿、播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市先后获全国绿化奖章的有15人,省绿化奖章9人,国家级各类绿化先进县(区)10多(次);省级各类绿化先进单位7个,先进个人40多人(次),为全市造林绿化树立了典型和样板。
(二)强化了森林资源管理,确保了生态安全。多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作为林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严格贯彻《森林法》,建立健全了森林公安、森林防火、林政稽查,木材检查站等组织管理机构,加强了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护林组织建设,落实了人员、经费,强化了管护责任,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林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林业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各级林业部门坚持向基层和群众宣讲林业法律、法规规定,现场办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以案说法,不断提高基层法制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法律水平,提高了林农执行法律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自觉性。三是依法开展行政许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政策,严管天然林,管活人工林,管好公益林,规范林木采伐程序,做到合理有序凭证采伐林木。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征占用林地的审核,对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提前介入,同建设单位一道,进行征占用地的勘察丈量,加强协调与服务,及时审核并上报省林业厅批准。近年,我市实施涉及征占用林地的项目共5项,其中平定高速公路和华庄公路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1751.5亩,已分别取得了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下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工程、兰州东至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和西长凤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征占用林地已申报省厅核批。加强林权颁证的管理,按照“当年退耕,翌年颁证”的原则,及时颁发林权证,止目前,共颁发林权证28.8万份,颁证面积352.12万亩。四是加强行政执法。组织执法力量,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和伤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去年下半年,组织开展“绿盾二号行动”,出动森林公安、林政执法人员368人(次),车辆101辆(次),查处各类毁林案件43起,打击处理各类违法人员69人,清理木材、野生动物加工场所44处,收缴林政罚款6.9101万元、木材4.81立方米、野生动物死体101只、作案工具15件、自制土枪3支,共检查运输木材2100立方米。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治理行动,全市共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50起,查处率100%;共检疫、检验各类林木种苗17万株、木材103立方米、花卉1723盆(株)。五是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制度改革。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和省委办发[2008]68号通知精神,组织县(区)对集体林现状进行了调查,为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县被列为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已开展前期工作。全市将以此为契机,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县林果业发展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自治区林业局的各位领导和和专家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按照调研组的调研内容和要求,我就**县林果业发展情况作以下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天山北麓东端,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东经88°30′-89°30′,北纬43°30′-45°,扼居南北疆与东疆交汇地带,东同奇台县为邻,西与阜康市接壤,北越卡拉麦里岭和富蕴相连,南以博格达山分水岭同吐鲁番、乌鲁木齐二县为界。县城西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60公里,距昌吉回族自治州首府昌吉市206公里。全县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下辖5乡4镇,170个行政村,境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2个团场,有汉族、回、哈、维吾尔、蒙等13个民族,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9%。
**县气候条件独特,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5℃,平原地区无霜期170天,山区无霜期145天,年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亿立方米,现有可耕地64.14万亩、各类草场1020.9万亩、林地53.7万亩。生物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南部山区倚靠天山,北有低山丘陵阻隔,冬暖夏凉,光照充足,为天山北坡独有的逆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48小时,≥10℃有效积温2000—3400℃,年均气温4℃左右,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28℃,年降水量355mm左右,无霜期145天左右,冬季处于逆温带层中,冻害轻,发展经济林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二、林业组织机构及技术人员情况
全县林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全县林果业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5月18日-28大小陈老师工作室日,我们在分管主任的领导下,会同县林业局、果业局,就当前全县林果业生产情况到a、s、d、f、g等乡镇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林、果业发展情况
1.当前杨树丰产林发展现状
我县水库河道较多,群众一直有在河滩和水库周围栽植杨树的习惯。以前,由于市场需求量小、价格低,加上杨树品种更新慢、病虫害严重及管理粗放等原因,全县杨树丰产林规模小、生长慢、效益低,一直稳定在2万亩左右。
发展壮大经济林果业思考
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就是要切实发展农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新店乡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18公里,属于典型山区农业乡。农作物种植单一,农村收入渠道少,农民经济收入低。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优势,特别适宜经济林果种植,发展经济林果的优势比较突出。目前,该乡经济林果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来源,成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果业也开始成为继烤烟、蚕桑、畜牧和粮食产业之后的又一新兴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经济林果业总体发展呈现出良好前景,而要如何谋求经济林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笔者以多年从事林业工作的角度,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特作以下粗浅思考,以供借鉴。
一、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新店乡农民开始品尝到经济林果业收入带来的甜头。目前,该乡经济林果业主要以核桃、花椒和板栗为主,其中又以核桃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据初步调查,截止目前,核桃种植面积已突破8000亩,每年鲜核桃产量达1500吨,核桃仁170吨,按照平均市场价30元每公斤计算,产值达500万元;花椒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每年鲜花椒产量达80吨,干花椒20吨,按照目前的市场价36元每公斤计算,产值达70万元;板栗种植面积为1000亩,年产量达50吨,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计算可实现产值14万元。仅2007年,该乡就种植核桃1000亩,花椒200亩,板栗100亩。在品种方面,核桃主要为品质优良的泡核桃为主,少数为实生夹绵核桃,有部分铁核桃。主要种植在海拔1600-2500米的区域,全乡范围均有种植。花椒主要以青椒为主,有部分大红袍,主要分布在1000-1800米的区域。除少数几个高寒冷凉山区村外均有不同程度种植。板栗的生长特性和喜好环境同花椒基本相同,适宜生长在1000-2000米的范围。核桃、花椒和板栗作为该乡传统经济林果业,种植历史已非常悠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该乡确实适宜经济林果种植。随着乡内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发展,已开始逐步具备发展壮大经济林果业的各种优势条件。
近年来,该乡也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等历史机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努力提高种植水平,提高经济林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切实帮助地方群众增加收入,有效缓解山区群众增收难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以来,5年间,该乡共发展经济林果4000亩。现在该乡经济林果业在全县乃至周边地区已小有名气,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林果业助力和产业经济发展及建议
摘要:指出了和田县发展特色林果业可促进当地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分析了和田县林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产业经营模式、田间生产管理、产后加工、营销运输、政策补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以期提升当地特色林果业规模,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林果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提高当地百姓就业增收。
关键词:林果业;脱贫攻坚;产业经营模式;科技支撑;市场竞争力
1引言
依据国务院扶贫办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为了进一步提升经济落后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就业增收,急需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1]。然而,多数贫困地区林果业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优质丰产技术落后、深加工仍处空白、销售运输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资源优势未有效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阻碍农村人口就业增收的步伐。新疆同中亚、南非、大洋洲、地中海沿岸和美国加州并称世界六大果品产地,自古以来享有“瓜果之乡”的美誉。自21世纪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全力将全疆营造成优质林果基地,将开发地域特色优势林果产品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2]。目前,林果业已成为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展现出“政府引导、部门负责、市场拉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综合发展态势。多年来,新疆林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林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的占比稳步提高,已成为全疆经济发展和农民増收的重要途经,在推进当地百姓就业增收和长治久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本文基于和田县地理气候特点,提出应尽快打造区域特色的优势林果产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形成规模效益,抵御各类风险;强化科技支撑,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工,实现特色林果优质优价;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提升产品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最终推动和田县林果产业的科学、规模、高效、长远发展,实现百姓就业增收。
2和田县的地理气候特点
和田县位于新疆南部,北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邻喀喇昆仑山,处于东经78°00′~80°30′,北纬34°22′~38°07′之间。全县行政区域4.1万km2,海拔1102~7282m;地势呈北低南高,北部沙漠面积占比3.7%,中部绿洲1.3%,南部戈壁95%。全域属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28mm,蒸发量2986mm;气温年均12.1℃,年较差30.5℃,日较差12.8℃;全年日照2715.9h,无霜期212d。此外,和田县多为淡黄沙壤土,占耕地面积的57.1%,其次是灌溉棕漠土、轻度盐化灌淤土、沙板盐化水稻土、细砂土。县域内的沙壤地,无结构,供肥性、通透性和气热条件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偏碱性(pH值8~9),有机质含量低(0.6%~1%);而且土壤含氮量0.06%~0.08%(速效氮16~25mg/L),含磷量0.06%~0.08%(速效磷2~3mg/L),速效钾含量200~300mg/L,整体呈现缺氮、极度缺磷、钾含量丰中有缺状态。
副书记在林果业建设汇报会讲话
同志们:
为了全面掌握各乡镇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建设进展情况,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确保“2311计划”有序推进,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座谈会。
3月17、18日两天,我们组织农牧、林业、水务、畜牧、电力、交通、农机、农技中心、林业站等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对全县13个乡镇的60多个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示范点进行了现场督查。通过现场督查的情况来看,各乡镇高度重视农业结构大调整工作,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地块落实工作谋划早、行动快,大多数乡镇示范点建设前期工作进展较快。等乡镇养殖小区已经开工建设;部分乡镇日光温室示范点进行了划线定桩,准备近日开工建设;、薛百等乡镇林果业示范点完成了开沟灌水等工作,定植前各项工作已经准备就绪。
同时,在督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一是工作进展差距大。表现在各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进展较快与工作进展较慢的乡镇之间差距很大。一方面,各乡镇在日光温室、养殖暖棚、新农村建设、大田节水、示范点打造等方面工作进展有差距。另一方面,水权管理有差距。大多数乡镇始终把水权监管作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在水权管理中薛百乡创新水权管理方式,制定了“五不配水”、“五不供水”的水权管理措施,值得其他乡镇学习借鉴,但个别乡镇水权管理还不细、不实,特别对特色林果业套种经济作物水权配置问题研究的不深入。二是地块落户工作不扎实。从农牧部门统计的日光温室地块落实情况看,目前各乡镇已预留日光温室建设地块7173亩,占任务的90%,但从现场督查情况看,个别乡镇虽预留了日光温室建设地块,没有真正落实到户。个别村社虽然有建设的意向,但土地流转等工作没有到位。三是政策宣传不到位。个别村社对今年县上出台的设施农业补助政策领会不深入,宣传有偏差,群众对今年的补助政策还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四是个别示范点建设不规范。特别是个别林果业建设示范点存在走捷径、图省事的问题,农家肥施用量不足,个别养殖小区、林果业建设点距离农户居住地较远,且交通十分不便、水电设施配套困难,给今后生产经营带来许多问题。五是苗木缺口较大。今年市上下达我县的特色林果业任务是3万亩,近期市上又追加了2万亩。目前,已到位苗木480万株,其中枸杞苗木120万株、红枣苗木100万株、葡萄苗木260株,按照5万亩建设任务计算,尚缺苗木560.46万株,苗木缺口很大,如果调运不及时,将错过栽植时间。六是整体工作进展慢。从全县设施农业和林果业地块落实到户情况看,落实到户的不足三分之一,设施农业4月份要集中开工建设,按照县上实施方案要求,枸杞4月10日前、葡萄4月20日前、红枣4月30日前要全部完成定植任务,时间十分紧张,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找准差距,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一要吸取经验教训。要从我们前几年发展设施农业的过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特别要从“4·24”、“10·24”自然灾害中总结经验,要求等发放到各建设点,确保今年设施农业和林果业符合规范要求。农业技术部门要采取发放资料等形式,把设施农业建设注意事项及建设规范、建材质量。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市人大农经委在**主任带领下,于9月21—23日对全市林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对林果业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政策引导有力,措施方法得当,一届接着一届干,全市林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效益。2004年,全市林果业第一产业产值62.8亿元,占农林牧渔总值的23.5%,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其中,林产品产量17.1亿公斤,产值38.4亿元;果品产量161万吨,产值24.4亿元。桃、板栗、银杏产量在全省居第一位,山楂、杏、柿、茶叶产量位列第二。生态林建设步伐加快,2004年全市有林地面积580万亩,森林覆盖率27.1%。今年,由于气候适宜,降水量大,各种果品全面丰收,林果业发展形势喜人,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产量、效益均比去年增加二成以上。主要特点是:
一是生产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全市各级大搞林果基地建设,以基地发展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山区实施荒山绿化和封山育林工程,丘陵实施梯田地堰绿化工程,平原实施“绿染沂蒙”造林工程,水库、河道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城镇实施环城林建设工程,村庄实施生态园林式村居绿化工程,提高了营林面积和造林质量。全市规划发展商品林总面积500万亩,已完成400多万亩。其中经济林350万亩,杨树丰产林80万亩,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杨树丰产林基地、杞柳生产基地、金银花生产基地、花卉基地。果品基地建设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逐步调整”的原则,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势区域的面积逐步扩大,品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优质桃、优质苹果、优质板栗、优质银杏、优质梨、优质葡萄、优质茶叶等优势品种生产基地。蒙阴、莒南、沂水、费县、平邑、郯城、临沭等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苹果优势区域出口基地县、全国果品生产十强龙头县、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银杏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杞柳之乡”等称号。一村一品、一个区域一个特色的格局正在全市逐步形成。
二是产业化建设初具规模。近年来,全市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围绕资源上项目,搞好加工促增值,兴建了一批加工龙头企业,林果发展产业化迈出了一定步伐。莒南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市场开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绿润公司为龙头的板栗收购、贮藏、加工企业达到1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加工板栗20万吨,销往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总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临沂市玉芽茶业有限公司、郯城绿源银杏有限公司、临沭草柳企业集团公司、平邑县的金银花加工等公司为龙头,带动了一大批加工企业。平邑县地方镇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取得了规模、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效果,现拥有果品加工厂300家,年加工各类罐头20万吨,创产值9亿元,利税60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被誉为齐鲁罐头城。全市已建成各类板材加工企业6000余家,生产各类人造板600万立方米,占全省人造板产量的1/3以上。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加工业,实现了多次增值,还提高了整个林果业的产业化水平,促进和带动了林果业的发展。
县长在林果业建设暨植树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春季林果业建设暨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春季林果业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集中攻坚,迅速掀起林果业建设高潮,全力推动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刚才,徐书记对今春林果业建设和县直机关义务植树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切实做好今春林果业建设和植树造林工作重点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要在总结成绩中统一思想,切实坚定林果产业发展信心
我县是一个生态大县,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苹果是全县唯一在全国榜上有名的优势农产品。多年来,全县上下充分发挥这一宝贵资源优势,全力推进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以优质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取得了生态条件持续改善、产业收入稳步提升、社会影响逐步扩大的多重效应。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抢抓国家加大林果产业扶持力度的战略机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果品产业开发,全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全县林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在持续推进果品基地建设上,通过县上强推、乡镇真抓、群众实干,全县分春、秋两季新建果园4.8万亩,集中建成党原坷老、丰台焦家等6个千亩以上优质果品示范园区,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精心组织开展“果园标准化管理年”活动,组建全县果树技术服务队,固定人员,落实报酬,常年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全县果园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按照政府引导、内引外联、市场运作、多元投资的思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多方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果品贮藏企业,全县新建果品冷藏库6座,新增贮藏能力3万吨,果品贮藏、加工、销售等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巩固扩大生态林业建设成效上,以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天保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公益林建设、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为重点,持续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扎实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村镇绿化,全县完成荒山造林3.5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74万亩、农田道路林网109公里,集中建成城关合志沟、丰台湫池沟、太平何崖公路等一批生态示范工程,生态林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深化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上,持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多方发展林下经济,完成树种改优2.1万亩,培育林下养殖示范点48处,发展林下种植1.8万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6505万元,林权改革各项工作继续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乡、村各级组织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必将为“十二五”时期全县林果产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林业是的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在持续加强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果品产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发挥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遵循经济规律、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是尊重群众意愿、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在扩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真正把生态建设的品牌做大做响,把果品产业的品牌做优做强。
第二,要在分析问题中找准差距,倾力强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客观审视我县林果业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要求和周边县区的发展相比,全县林果业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差距。一是产业规模效应不够明显。目前,我县果品适宜区覆盖率仅仅过半,挂果园面积只有18万亩,丰产园只有12万亩,按照现代果业发展对大基地、大市场的要求,全县果园面积明显偏小,果品总量明显不足,产业发展仍处于扩张规模的低层次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支撑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能力仍然十分有限。二是建管措施落实不够到位。一些乡镇果园栽植规划不合理,质量把关不严,普遍重栽轻管,有树无果、有果园无效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幼园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挂果前基本不投入、不管理、不留营养带,有的甚至在果园内种植小麦和高杆作物,果树长势差,保存率低;丰产园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实不力,低劣园改造提升缓慢,直接影响了果品质量和产业效益;一些乡村对规划实施的生态林业建设重点项目不整修工程,不按规划设计要求组织劳力进行栽植,造林任务欠账大、质量差。退耕还林荒山配套落实不到位,杂果经济林嫁接改造不及时,后续产业开发比较滞后,林业助农增收的后劲不足。三是配套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果农培训不够经常,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果农缺乏管理技术;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少,果品加工、包装、贮藏、营销、商品化处理等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备,出口创汇基本处于空白。四是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缓慢。树种改优工程新栽苗木保存率低,嫁接改造成活率差,后续配套管护也没有及时跟上;林下种植整体规模小,发展层次低,没有形成切合实际的种植经营模式;林下养殖投入不足,设施简陋,布局分散,示范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乡镇对林权抵押贷款宣传引导不够深入,部门在评估登记、协调服务、贷款发放等方面协作配合不够紧密,贷款难度大、规模小、受益面狭窄;林业综合服务大厅运行体制不够顺畅,乡镇林业服务机构建设滞后,专业合作组织大部分以村组为建办主体,服务项目较少,服务方式单一。五是工作推行方式亟待改进。一些乡镇只做点上工作,不抓面上推进,造成工作落实欠账大,整体发展不平衡;个别乡镇不认真抓落实,弄虚作假,玩数字游戏,上报的果园建设面积水分大,对全县整体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乡镇在工作落实中主要依靠行政推动,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利用集体公用地建果园,依靠乡村干部搞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和经常性。这些差距和不足,既是当前我县林果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突破的症结问题。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反思,认真研究,切实找准各自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聚焦用力,集中突破,真正把林果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