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4 02:37: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零距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民主零距离
“以前拆迁政策都是政府定的,最多是征询一下群众意见。这次通过民主听证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在决策过程中给了我们老百姓发言权,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诚意。”近日,永康解放街拆迁户代表羊德胜参加“旧城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民主听证会”后动情地说。
从5月下旬开始,金华市按照全省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部署,在全省率先开展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工作。目前,金华市重点组织的20场民主恳谈、民主听证已基本结束,市县两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各自组织的225场活动已完成80%以上。据统计,金华市参与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的各级领导干部已有900多名,群众达8000余人次,破解民生难题550多个,出台相关制度、细则50多个。
“参会的拆迁户代表为维护自身利益据理力争,有的甚至‘咄咄逼人’,整个过程紧张而激烈,幸亏事先准备比较充分,才得以通过群众的现场‘考试’,从中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永康市副市长胡明星现场主持听证会后深有感触。
民主恳谈和民主听证能否取得实效,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把自己“摆进去”。金华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亲力亲为,在民主恳谈、民主听证中,通过主动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直接真实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求。
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网上征集等形式,金华市各地广泛吸取群众意见建议,选择旧城改造、环境整治、中考改革等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的议题,广泛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利益相关方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公共决策。
“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时,通过民主恳谈这个平台,问计于民,集中民智,有利于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作为金华市第一场民主恳谈试点“城区夜宵摊点规范和管理”的主持人,东阳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此感受深刻。在民主恳谈和民主听证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坚持公开、理性、互动理念,认真策划,精心组织,做到参加人员代表性、领导干部参与性、信息、新闻监督和现场效应“五到位”,通过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直接有力监督,增强了决策公开性、科学性和公众的知情度、参与度,切实改变过去“少数领导拍脑门”决策和“暗箱操作”,真正实现了集思广益的“阳光”决策。
候选零距离交流
相对于过去的候选人与代表通过“简历”见面的传统作法,让候选人在选举之前作自我介绍并发表演讲,加强与代表的沟通,拉近与代表的距离,无疑是一种可喜的进步!
过去,对候选人的推荐,大多数情况下是组织确定、代表划圈,候选人的德能勤绩如何,能否真正为民办事,代表并不什么了解。虽然组织在推荐候选人时,也经过了层层民主程序,但是这种民主的范围毕竟有限,代表还多少存在着疑惑、猜测和忧虑--怕暗箱操作,怕民主走了过场,怕选人不准。事实上,从现实情况看,代表的这种担忧并非多余。现实生活中,一些贪官、庸官的出现,就充分证明了候选人推荐的不准确性和局限性。让候选人与代表“零距离”,面对面自我介绍并演讲,扩大代表的知情面,有利于代表加深对候选人的了解,监督候选人的推荐、选举过程,有利于消除代表的疑虑,赢得代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进而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
从候选人的角度来说,自我介绍并发表竞选演讲,能使他们深刻理解“我的职权从哪里来”、“我是谁选出来的”、“我应当对谁负责”等作为官员应当透彻理解的问题,从而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发表竞选演讲,把自己的德能勤绩和工作能力置于“阳光”之下,接受代表的挑选,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考验和挑战--自荐是否实事求是,承诺能否兑现,代表可以通过监督来进行检验,进而对候选人是否称职作出评判。这种监督、检验和评判,必然督促候选人在当选后更加认真履行职责,以维护自身的形象,不失信于民。
让候选人与代表“零距离”,确实只是一个细节,但“于细微处见精神”,它昭示着: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在“靠制度选人、凭民意用人”方面,又有了可喜的进步--如果说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是由一个个进步的民主细节组成的。这种民主细节,正是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前进的动力!
“零距离”产生凝聚力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按照“创新、亲民、务实”的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机制,察民情、解民难,以心恤民,以情感人。实践证明,“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建立,变“对立”为对话,变上访为下访,变“背对”为“面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架起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构建和谐汉阳的“安全阀”。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基础是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无数事实证明,党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各种矛盾,汉阳区推行了区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的对话沟通机制,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而必须深入群众、心系民忧,按照“从群众中来”了解问题、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的原则,下基层与群众对话。当区领导与12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深入社区,就居民群众关心的社区建设问题进行对话时,居民个个畅所欲言。对于群众提出的10个“急、难、盼”问题,区领导当场提出解决办法、敲定解决期限。对这些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逐一得到解决,群众感到非常满意。从此,汉阳区就把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并逐步拓展其内涵,开展了“企业对话”、“公共事务对话”、“民营企业家对话”等活动,并将其与“领导干部蹲点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社区、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制度”、“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两年来,通过40多场对话活动,解决了400多个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4万多群众直接受益。实践证明,“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建立,对于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促进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核心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通过“零距离沟通”机制,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关心群众的疾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民情、民意、民愿作为决策的依据,把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比如,汉阳区有20万外来人口,其子女上学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大问题。为了让这些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就学机会,政府承诺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目前,全区1.38万名农民工子女在汉阳区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再如,汉阳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伴随大拆大建、企业改制,出现了许多下岗职工和特困家庭。领导干部定期下到社区与群众对话,了解群众疾苦,为困难家庭出谋划策。现在,全区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家庭达1.1万余户共3万余人。政府为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每年财政支出达4000多万元。同时,采取结对帮扶、送温暖等形式,对居住难、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的特困家庭实行“援助工程”,携手渡难关。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掩盖矛盾,不回避困难,真心与群众面对面对话、“零距离沟通”,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关键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群众的支持,使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通过“零距离沟通”机制,把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把工作一五一十地告诉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就能不断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汉阳区坚持政策透明、实施“阳光操作”:一是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如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干部任职公示等制度,接受群众评议、监督。二是开通政务网、热线电话,多渠道、多层次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热线开通后,每天都有百余人打进电话,数百人发来电子邮件,大家群策群力,为建设新汉阳献计献策。三是定期举办“政策咨询会”、“民主议事赶集会”等活动,吸引群众参政、议政。把每年“五一”、“十一”、“元旦”三大节日前的4月29日、9月29日、12月29日定为“民主议事日”,数千群众踊跃“赶集”,从而实现了信息在沟通中交流、政策在沟通中明晰、疑虑在沟通中消除、人心在沟通中凝聚。
老革命零距离培育青少年
*年6月26日,桂阳县老年党校、老年大学(以下简称老年教育机构)和关工委在影剧院举办的迎“七•一”老少同乐文艺汇演中,老党员、老同志代表表演了合唱:《红梅赞》、《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八荣八耻”人人须知》和花鼓戏对唱《您待同志亲如一家》,舞蹈:《爱我中华》、《万泉河水清又清》、《水兵舞》、《欢天喜地》,三句半:《打击地下“六合彩”》,快扳:《知荣明耻树新风》;青少年代表表演了笛子独奏:《山村春来早》,双簧:《洗脚城》,舞蹈:《山娃的梦》,管乐合奏:《欢乐颂》等节目,表达了老党员、老同志、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共建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整台演出,全场情绪高涨,座无虚席,既对青少年进行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直观教育,又为老党员、老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再作贡献,再立新功加了油、鼓了劲。县领导和六百余名老党员、老同志、青少年观看了演出。这是我县实现老年人零距离培养教育青少年的一次实践。
如今,老年人已占人口的一成以上,在家庭中,三代同堂,四代同堂比比皆是,八成以上的爷爷奶奶们都悉心培养着孙子孙女们;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愈老心愈红,继续发挥余热,奉献祖国,奉献社会,许多老年人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个工作。然而,老年人毕竟与青少年在心理、生理、思想、作风等方面都存在着距离。能不能实现老年人零距离培养教育青少年呢?怎样实现老年人零距离培养教育青少年呢?上面的例子给我们的启示如下。
一、老年教育机构与关工委具有相容性,是两类教育机构合作的前提。
老年教育机构是落实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机构,其目的是促进老有所为,即促进老年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再作贡献,再立新功。关工委是动员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力量培养教育青少年的群团机构,主要是发挥协调功能。因此,它们的相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作总目标相同。两类教育机构都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社会需要的人才。老年教育机构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教育老年人,为老年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再作贡献、再立新功输送人才。关工委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教育青少年,使青少年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工作任务相近。培养教育青少年是关工委的工作任务。培养教育老年人是老年教育机构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上,两类教育机构都是培养人,教育人,只不过培养教育对象的年龄层次不同。
幽默实现师生零距离论文
摘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每一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必须奠定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为师者与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效应。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则是创造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与促使孩子们“亲其师”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拟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幽默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其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幽默师生关系零距离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研究表明在教书育人的领域中,如能让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口才发展的关键时刻的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有机会受到富有幽默感的教师的熏陶,对其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和口才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凡教师都有必要研究幽默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幽默感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则可有效贴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深受学生欢迎。从教学调控艺术上说,干巴巴的讲授会使学生“因噎废食”。但如果融入了幽默,制造一点活跃气氛,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与反馈,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往往是很必要、很有效的教学策略。
怎样让幽默走进音乐课堂,是我这几年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我以为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促成师生间的零距离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孩子们一旦喜欢上你也即会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与你配合,极大地表现出对你的课堂教学的热忱。这样你在课堂上将会如鱼得水,驾轻车而行之。记得有一次教学《摇篮曲》一课,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时,事先我没有告诉学生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和速度。只告诉学生什么是“摇篮曲”的概念。即:哄宝宝入睡的歌曲。于是便让学生放声歌唱,唱完后我借用该曲的旋律接着串词唱道:“爸爸,妈妈,我的瞌睡没了”唱罢还模仿婴儿委屈地哭了几声,同学们笑得前伏后抑,他们马上意识到该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了。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的声音轻了下来,但速度欠慢,而且没有注意用连音唱法,不连贯,我又夸张地边唱边做起日本鬼子进村的动作。唱完第一句后,我说:这回,宝宝准从摇篮里蹦出来说:“妈妈,日本鬼子进村来啦!快跑呀!”。这下又把学生给逗乐了,此时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演唱“摇篮曲”之类的歌曲,要唱得轻柔、连贯,速度应用慢速,要唱出宁静,柔和的感觉。学生心悦诚服,记忆深刻,再次演唱,心中自明。
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矛盾,但教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小小的姿势动作,都可成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都可以幽默地折射出教师内心情绪的表露过程。教师若能用喜剧化的方式来制造幽默,缓和教学矛盾实乃上策。如:一天,有位学生唱歌时声音总是放不开,于是我做出了倾身侧耳细听的样子,并将手贴在耳背。同学们被我幽默的姿态逗笑了,那位同学也笑着放声歌唱了。
零距离产生凝聚力交流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一个重要基础。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按照“创新、亲民、务实”的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与群众“零距离沟通”机制,察民情、解民难,以心恤民,以情感人。实践证明,“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建立,变“对立”为对话,变上访为下访,变“背对”为“面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架起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成为构建和谐汉阳的“安全阀”。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基础是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无数事实证明,党只有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处理好各种矛盾,汉阳区推行了区领导与群众面对面的对话沟通机制,要求领导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而必须深入群众、心系民忧,按照“从群众中来”了解问题、到“群众中去”解决问题的原则,下基层与群众对话。当区领导与12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深入社区,就居民群众关心的社区建设问题进行对话时,居民个个畅所欲言。对于群众提出的10个“急、难、盼”问题,区领导当场提出解决办法、敲定解决期限。对这些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逐一得到解决,群众感到非常满意。从此,汉阳区就把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并逐步拓展其内涵,开展了“企业对话”、“公共事务对话”、“民营企业家对话”等活动,并将其与“领导干部蹲点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社区、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机关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制度”、“党员干部走访群众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两年来,通过40多场对话活动,解决了400多个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4万多群众直接受益。实践证明,“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建立,对于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促进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核心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就是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通过“零距离沟通”机制,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关心群众的疾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民情、民意、民愿作为决策的依据,把满足群众的迫切需要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比如,汉阳区有20万外来人口,其子女上学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大问题。为了让这些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就学机会,政府承诺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目前,全区1.38万名农民工子女在汉阳区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再如,汉阳区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伴随大拆大建、企业改制,出现了许多下岗职工和特困家庭。领导干部定期下到社区与群众对话,了解群众疾苦,为困难家庭出谋划策。现在,全区纳入低保范围的困难家庭达1.1万余户共3万余人。政府为帮助这些困难家庭,每年财政支出达4000多万元。同时,采取结对帮扶、送温暖等形式,对居住难、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的特困家庭实行“援助工程”,携手渡难关。实践证明,只要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不掩盖矛盾,不回避困难,真心与群众面对面对话、“零距离沟通”,就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零距离沟通”机制的关键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群众的支持,使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增强工作的透明度,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决策的科学性。通过“零距离沟通”机制,把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把工作一五一十地告诉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就能不断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汉阳区坚持政策透明、实施“阳光操作”:一是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如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财务公开、干部任职公示等制度,接受群众评议、监督。二是开通政务网、热线电话,多渠道、多层次地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监督。热线开通后,每天都有百余人打进电话,数百人发来电子邮件,大家群策群力,为建设新汉阳献计献策。三是定期举办“政策咨询会”、“民主议事赶集会”等活动,吸引群众参政、议政。把每年“五一”、“十一”、“元旦”三大节日前的4月29日、9月29日、12月29日定为“民主议事日”,数千群众踊跃“赶集”,从而实现了信息在沟通中交流、政策在沟通中明晰、疑虑在沟通中消除、人心在沟通中凝聚。
税源零距离调研报告
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推进,以“一窗式”管理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为主要特征的新格局已全面的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它不仅是作为创新税收管理的重要举措,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更是税收管理理念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一窗式”管理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是对多少年来我们传统税收征收管理的一次深刻变革,是新的经济形势和国税创新、发展的自身需要。“一窗一人一机”,将增值税的纳税申报,金税工程的发票认证、抄报税,全部在一个窗口办结,并进行“票表的稽核”,体现了科技税收理念、效率税收理念、民本税收理念和服务税收理念;而“流程再造、业务重组”是根据我们国税管理工作的实际,将过去税收管理的事务,组成咨询—受理—调查—核批—评估—检查—执行等7个节点的主流程,按照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重组机构职能,用“点对点”的服务方式切实让纳税人感到事好办,事快办,更加的体现国税管理“操作规范化、岗责明确化、工作高效化”。在新的征管格局下,如何更有效的防止“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现象的发生,本文从如何加强税源监控管理,实现应税销售收入与应征税金和应征税金与入库税金两个“零距离”的角度出发,谈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税源管理工作的现状
所谓税源管理简言之就是指对各税种税基的控管,它是做好各项征管工作的基础。它包括对经济运行的管理和税收执法的管理两个方面。税收来源于经济,来源于社会产品价值C+V+M中的国民收入V+M部分,它们又分别构成税制中不同税种的税基。而现代税收理论中对商品流转额的课税税基又涉及全部的社会产品价值C+V+M,这就意味着必须把全部的经济活动纳入税源管理的范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跟踪监控。但这只是理想的目标。
税源管理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对纳税人的管理。因此,对税源的管理离不开对创造和拥有财富的纳税人的管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税源流失,偷税、漏税、骗税、欠税等影响税收收入的情况仍较为普遍,具体表现在:
从税务部门看:
让幽默缩小师生间的零距离
摘要: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我们的教育活动很难维持下去。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成为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每一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必须奠定的教学理念,成为我们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使为师者与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效应。而在教学中运用幽默教学艺术,则是创造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与促使孩子们“亲其师”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拟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幽默教学手段的运用与其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幽默师生关系零距离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研究表明在教书育人的领域中,如能让正处于性格形成和口才发展的关键时刻的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有机会受到富有幽默感的教师的熏陶,对其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和口才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凡教师都有必要研究幽默艺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丰富幽默感的,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不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而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则可有效贴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深受学生欢迎。从教学调控艺术上说,干巴巴的讲授会使学生“因噎废食”。但如果融入了幽默,制造一点活跃气氛,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与反馈,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往往是很必要、很有效的教学策略。
怎样让幽默走进音乐课堂,是我这几年在音乐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我以为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促成师生间的零距离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孩子们一旦喜欢上你也即会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很好地与你配合,极大地表现出对你的课堂教学的热忱。这样你在课堂上将会如鱼得水,驾轻车而行之。记得有一次教学《摇篮曲》一课,指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时,事先我没有告诉学生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和速度。只告诉学生什么是“摇篮曲”的概念。即:哄宝宝入睡的歌曲。于是便让学生放声歌唱,唱完后我借用该曲的旋律接着串词唱道:“爸爸,妈妈,我的瞌睡没了”唱罢还模仿婴儿委屈地哭了几声,同学们笑得前伏后抑,他们马上意识到该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了。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的声音轻了下来,但速度欠慢,而且没有注意用连音唱法,不连贯,我又夸张地边唱边做起日本鬼子进村的动作。唱完第一句后,我说:这回,宝宝准从摇篮里蹦出来说:“妈妈,日本鬼子进村来啦!快跑呀!”。这下又把学生给逗乐了,此时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演唱“摇篮曲”之类的歌曲,要唱得轻柔、连贯,速度应用慢速,要唱出宁静,柔和的感觉。学生心悦诚服,记忆深刻,再次演唱,心中自明。
又如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教学矛盾,但教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小小的姿势动作,都可成为传递教学幽默信息的渠道与媒介,都可以幽默地折射出教师内心情绪的表露过程。教师若能用喜剧化的方式来制造幽默,缓和教学矛盾实乃上策。如:一天,有位学生唱歌时声音总是放不开,于是我做出了倾身侧耳细听的样子,并将手贴在耳背。同学们被我幽默的姿态逗笑了,那位同学也笑着放声歌唱了。
电信零距离汇报
**年,**电信针对企业的转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员工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立足创新,力求探索出一条新途径。**年8月,**电信开发启用了“总经理网络沟通对话平台”,目的是依托网络,以加强沟通为切入点,通过沟通形成共识,凝聚员工。对话平台开通1年多来,管理层与基层一线间距离的有效拉近、实时提问实时解答的方式受到了员工的广泛欢迎,有效增强了企业向心力。可以说,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寻求新形势下企业沟通新方式
**年,中国电信提出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在这涉及组织结构、业务、技术、人员等各层面的深刻变革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作用,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和拼搏的干劲投入企业改革发展之中,是**电信重点思考的内容。**电信认为,要推进企业顺利转型,必须是上下形成共识,全员形成合力。而实现这一切,就必须有足够的沟通。于是,“加强沟通,取得共识,共同努力”成为了党群工作部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近几年,**分公司在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上,可以说是用尽了一切传统方式:从2**0年开始,党群办就建立了面向全市员工开放的网站,并设立员工论坛,加强引导工作;设立了总经理信箱、工会主席信箱;2**年制作了普及到区县分支局的企务公开栏;在企业历次改革重要关头,班子成员专门召开员工会议释疑解惑……这些,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分公司区域广阔、人员分散等特点以及条件限制和员工的个人习惯,上述方式在解决一些问题上仍显力所不及。
能否创新沟通方式,打破区域、职位的限制,让更广泛的员工参与进来?**电信想到了企业丰富的网络设备资源:利用企业员工网站系统的个人资料,在网站上开发一个实时对话平台系统,通过电信公网,将全市各单位、各分支局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实名登陆、全员参与的大交流网络,由公司管理层亲自参与,在企业转型、员工福利、客户服务以及合理化建议等方面与广大员工进行实时交流,以此达到统一认识,共同拼搏的目的。
二、精心组织确保实效
建立党群零距离恳谈章程的建议
为巩固和运用“四个全覆盖”做法的积极成果,进一步改善和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关心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机制。经研究决定,建立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恳谈制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建立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恳谈制度,是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途径,是永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开展党员与群众的“零距离”恳谈活动,了解民意,听取真言,宣讲政策,感受教育,增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为民解忧、为民办事的积极性,使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经常得实惠,为推进环境建设、实现“三个示范”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
1、“零距离”恳谈的人员。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恳谈中的“党员”,包括隶属于我县各级党组织管理的全体党员,由各级党组织具体负责安排。其中县级机关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是主体,农村和企业党组织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恳谈活动。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恳谈中的“群众”,主要指生活困难群众、离退休人员、重点上访人员,具体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信访、总工会、残联等部门以联席会议形式进行研究,每年集中确定一次。参加恳谈的群众人员的确定要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对在平时出现的困难群众、离退休人员,尤其是重点上访人员,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及时确定,并通知相关责任部门组织党员做好恳谈工作。
参加恳谈的群众名单确定后,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机关党工委分配给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做到合理分配,有序进行。一是镇城区困难群众的恳谈由县级机关部门党组织负责为主,其他乡镇、农村、企事业单位困难群众的恳谈由所在地党组织负责为主,结合机关部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与群众定向帮扶工作的实施。二是离退休人员的恳谈由原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为主,结合《关于进一步深化“关爱基层”活动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群众关心若干事项的通知》(组发〔2010〕9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三是重点上访人员的恳谈由上访事项所涉及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为主,结合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