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23:42:2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领导决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领导决策

领导决策交流

“领导决策”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实现执政目标任务面临的经常性问题,是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对于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当前,“领导决策”总的说正在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存在有待改正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性;随意性;缺乏健全高效的决策程序、必要的形式和机制,群众的参与度和决策透明度不够;决策的手段少,科技含量不高;把决策、执行、效果分离开来,重会议决定,轻执行和效果;对决策缺乏严格的监督检查。为克服这些积弊,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充分认识“领导决策”的本质意义。“领导决策”正确与否关系事业的兴衰成败。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领导决策”好,必然兴旺发达;反之,必然事倍功半,乃至败亡。必须自觉地把提高领导决策水平,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看成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提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需要。

“领导决策”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领导决策”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应着重把握“顺乎大势、把握全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持续发展、增强素质”的原则要求。顺乎大势、把握全局,就是要求领导决策应当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客观规律和自身条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作出发展战略的抉择,采取应变措施;要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防止主观臆断、逆流而动。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就是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顾此失彼、进退失据。持续发展、增强素质,就是要求真务实,追求效益,有利于自主自立自强,赶超先进水平,力戒形式主义,避免图虚名受实害。

“领导决策”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需要。首先,在观念上,要确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观点,重视市场取向,反映市场经济要求;其次,要遵循市场规则,引入竞争机制,利用市场机制来选择,接受市场实践的检验,实现优胜劣汰、效率优先,保证公平正义;其三,要实现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半封闭的领导决策方法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式的领导决策方法方式转变。

“领导决策”要坚持群众路线,走开放式的民主科学决策的路子。要营造民主科学决策的氛围。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关心、参与民主科学决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开言路,创新群众建言献策的形式,鼓励群众敢于讲话、讲实话。要注重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弄清情况,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决策提供具体可靠的科学依据。要实行正确集中。正确集中,不仅要集中多数人的重要意见,而且还要集中少数人的积极合理的意见,要把反映事物本质的各方面意见集中起来作为大家的共识,形成科学的决策。主要领导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特别是注意听取反对自己的意见。

查看全文

试论领导与决策

领导科学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领导为了实现预定的组织目标,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职能、方法,影响、率领、引导组织的成员完成预定任务的活动过程。决策是领导者按照最优化的要求,从若干准备实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通过实施以达到一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从领导与决策的涵义来看,领导与决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领导活动包含着决策过程,决策过程就是领导活动,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也离不开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决策,没有决策也就不可能实现领导目标。因此,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又是领导素养的集中表现,也是衡量崐领导者领导水平的主要标志。

一、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是决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这就把决策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领导科学的角度看,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在现代社会中,领导工作的首崐要职能是决策。决策之所以在领导工作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社会各个部门的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且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地出现,这一切都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统观全局,于千头崐万绪中抓住主要矛盾,权衡利弊,及时作出有效可行的决策。因此,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把决策的地位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在领导工作中,决策与领导者的其他职能相比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领导者的其他职能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选用人才、激励群众的积极性、日常指挥与管理、对外交往等等。与这些职能相比,决策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因为决策是确定领导者奋斗目标的工作,它规定着领导者的努力方向。如果没有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那么其他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决策失误,即在目标错误与方向错误的情况下,其它工作做的越好,问题就越大,损失就越严重。另外,在领导者的其它职能中,也包涵着决策。如建立机构,建立什么样的机构,多大的规模,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等都需要决策。再如选用人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如何选用,怎样用好等等都需要决策。因此,领导离不开决策,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首要职能。

查看全文

浅谈领导干部决策审计

决策是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核心,正确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必须进行决策审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把领导干部权力与责任联系起来,围绕建立民主政治、依法行政和科学决策的要求,将决策审计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如何搞好领导干部的决策审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树立宏观意识,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作为审计人员必须审时度势,不断充电,加强学习,及时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审计技术水平,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搞好策审计奠定基础。

二、明确不同的领导干部决策审计的范围和重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决策可以说是繁多复杂,审计不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因此要把握重点,少走弯路。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及企业领导,由于其各自的权利范围不同,其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要正确把握不同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同的领导,决策也不相同。如市、县长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首长,主要通过决策实现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其决策关系到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决策影响范围广,同部门领导的决策是不同的。部门领导决策多侧重于本部门和本单位,决策的作用范围局限于本部门和本行业;企业领导决策则涉及产品开发、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

三、决策审计评价应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相结合,全面了解决策做出时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如何正确评价决策目标实现程度,不仅要与其前期情况和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相比较,还要与其所在行业平均水平和所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大背景进行比较,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既看到其目标的实现,又要理解在当时的环境下决策实现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对决策事项进行公允、客观地进行评价。

四、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领导干部决策有些决策,单纯从地方经济利益出发,短期内也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看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一个地方一味追求招商引资的数量,而不注重项目的社会效益,引进污染企业,那么这项决策就是短期行为。而有些决策从短期或我们审计时看不出其给地方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长期看,其发展的势头是好的,决策是正确的。在评价时,虽然效益的显现不在我们的审计期,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而片面的认为其决策“有误”。

五、不能就账论账,但也不能脱离财务而单纯的评价决策的正确与否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重点基本放在对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以及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等问题上,对领导决策的程序很少涉足,审计思路尚停留在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阶段,对查出的问题没有作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决策审计要跳出会计账务,不能就账论账,但决策审计又不能脱离财务,应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基础数字和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决策的正确与否。

查看全文

危机管理领导决策能力的塑造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和职能。著名的管理学者赫伯特•A.西蒙曾说过,“管理就是决策”[1],即决策贯穿于领导管理工作的始终,是领导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管理不同于普通的日常管理,其对领导决策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只有洞察危机管理的特点,明确并塑造领导者在危机管理中的决策能力,才能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决策,达到预期的危机决策效果。

一、危机管理对领导决策能力的要求

依据不同的标准,危机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根据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危机可分为一般危机和公共危机。简单而言,一般危机是指对组织某个基本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影响,要求组织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做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的突发性事件;而公共危机则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等产生了严重威胁,同样要在时间紧迫及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关键性决策进行解决的突发性事件。一般危机和公共危机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如果在危机管理中决策不当、对危机应对不力,一般危机可能转化为公共危机。因而无论是一般危机还是公共危机,都需要有效的领导决策予以应对。危机具有危害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二重性和公众性等特征,危机管理就是对具有这些特征的事件的管理。为了便于对危机管理进行分析和描述,有学者把危机的生命周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持续期、终结期。[2]与危机的生命周期相对应,危机管理也被分为危机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善后三个阶段。危机预防与组织的日常管理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一阶段,危机处于隐性状态,尽管尚未发生,但各种风险因素或危机的诱因可能已经存在。著名的危机管理学者史蒂文•芬克曾说过,“危机如死亡和纳税一样不可避免”。领导者对危机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明白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有效的危机管理,其重点应该放在危机预防阶段。在该阶段,领导应具备“大+小”两个方面的决策能力。“大”的方面是指领导者应具备战略眼光,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对组织危机的预防进行决策,把战略决策与组织的危机预防决策统一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危机预防决策不力,组织发生危机的概率就会大大提升,组织的顺利发展也就难以保障。“小”的方面是指领导者应做好日常决策,对日常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科学决策,防微杜渐,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危机发生的风险因素和诱因。危机处理是指在危机发生后控制危机事件的蔓延并对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应对。这一阶段,危机由隐性转变为显性。不是所有的危机都能预防,因而领导者除了要做好危机预防决策,还要做好危机处理决策。危机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危机处理中的决策主要是非程序化决策,需要领导者打破常规,抛弃按部就班的决策思维,针对危机事件尽快进行决策。在该阶段,领导应具备“快+准”两个方面的决策能力。“快”是指领导决策一定要迅速。危机具有危害性和涟漪效应,不能迅速决策就会错过危机处理的黄金时期。比如,地震后救援的黄金时间为72小时,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造成的很多危害将无法弥补。“准”是指领导决策要有针对性。危机决策要针对危机的诱因、危机的危害和危机的蔓延,有的放矢。危机善后是指危机事件经过处理阶段后,无论成败,其对利益相关者造成的损失都需要相关组织和部门来进行弥补,以逐步消除危机产生的影响。此外,危机的发生为组织变革提供了机会,领导者应顺势而为,推动组织变革顺利进行。在这一阶段,危机由显性状态又转化为隐性状态,领导者应具备的决策能力包括“反思+变革”两个方面。“反思”是指领导者要反思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决策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组织的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策略进行完善。“变革”是指领导者可以抓住危机处理这个契机,及时推行组织变革的策略,以扭转组织遭遇危机的颓势,转危为机。

二、危机预防阶段领导“大+小”决策能力的塑造

危机预防阶段,组织处于正常运营状态,危机则处于隐性状态。要塑造“大+小”的决策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应塑造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很多危机事件的发生,正是由于领导者缺乏危机意识造成的。要具备危机意识,两个方面的工作不可或缺。一是积极灌输危机意识。通过视频、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不断向领导成员灌输危机意识,让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习惯成自然”。二是主动制造危机意识。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景危机演习,不断提高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危机意识。如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日立公司主动制造危机意识,实行了待业减薪政策,激发了管理层和员工强烈的危机感,公司上下通力合作,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使公司安然度过了石油危机。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把组织的日常管理与组织的战略管理融合在一起,实现决策方面的抓大不放小。其次,应构建危机预警系统辅助领导决策。领导者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科学的“大+小”决策需要危机预警系统的辅助。危机预警系统,包括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评判子系统和危机预报子系统。危机监测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严密监测组织危机的各种诱因及危机征兆,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其中信息的收集非常重要,是领导者据以决策的基础。危机评判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分析对潜在危机进行评估。危机预报子系统则是根据评估结果,对危机发生的概率及影响程度发出预报和警报。再次,应掌握一定的危机预控策略。危机预控是指根据危机监测和预警情况,对组织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预先的控制和防范,主要目的是为了把组织潜在的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危机预控的策略主要包括排除策略,即组织的运行应远离较大的风险,如可实行零缺点管理和风险管理;还有缓解策略、转移策略、防备策略和减少策略等。无论哪种策略,都需要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演练。只有运用熟练,才有助于领导者做出科学的危机预防决策。

三、危机处理阶段领导“快+准”决策能力的塑造

查看全文

领导班子决策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和监督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行为,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并以会议表决形式体现领导班子集体的意志,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全市党政群部门、乡镇、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其范围如下:

(一)乡镇党委会议、政府会议及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

(二)市直党政群部门和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会议和行政领导班子会议。

查看全文

领导决策中的心理分析

所谓领导决策,即在领导工作中,为了实现某一组织目标,由提出的几种方法或几种行动方案中选取效益最大、损失最小的方法或方案,以期优化地达成目标。它既是静态的领导决定,又是动态的决策过程。

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责。作为一名领导,他每天面临的各项工作实际上都是不断地作出决策。领导者的任务就是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诸多处理方案或方法的提出与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面对着各种影响决策的因素,他必须依靠自身的经验、思维等特质对它们进行筛选和运用。这些经验、思维等特质在领导者的脑中产生并发生作用,这就是心理作用,在决策中产生特定效应即心理效应。我们研究领导决策势必研究这些不容忽视的心理效应对决策的影响与作用。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我们将从影响领导决策的一些基本的心理素质与具体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作用两方面入手,最后加以总结。

一、影响领导决策的心理素质

决策理论的创始人西蒙和马奇在《组织》一书中提出“决策人”模式,指出“决策人”应把学习、记忆、习惯等心理学因素作为其决策行动的基础。而他们所强调的这些基础正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等多项指标综合的表现形式。它是领导实行决策的基础;他对领导决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查看全文

单位领导决策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精神,规范和监督领导班子集体的决策行为,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廉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常德市市管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办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并以会议表决形式体现领导集体的意志,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

第二章议事范围

第三条本细则所指重大问题为:

(一)事关本地区、本单位全局性、政策性的问题

查看全文

做好信息工作  服务领导决策

做好信息工作服务领导决策

——市政务信息工作暨政务信息员培训班材料

近年来,兴安区的政务信息工作从把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决策原则出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府办信息科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广泛收集信息,及时上报传递信息,有效利用信息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我区政务信息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

2001年,区政府为落实市政府政务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了对政务信息工作的领导,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区政府专门召开政务信息工作会议,确立由主管领导负责制,建立由政府办牵头,区政府各局、办事处组成的信息网络。组建两级信息员队伍,各单位、各部门确立一名区级信息员,政府办一名副主任担任市级信息员。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要求各部门信息员每年报送信息3篇,政府办每年至少报信息20篇,采用率不低于60%。完不成任务的,追究部门领导责任,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之中。三是定期对信息员培训。为提高信息员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展了时事政治理论、公文信息写作、信息知识等培训活动,使信息员尽快胜任工作。去年,市政府办信息科同志到我区指导工作,传授宝贵的工

作经验,使我区两级信息员对政务信息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树立了提高信息质量,服务政府决策的思想,进而较好的把握了信息的实效性、真实性、可靠性、鲜活性,做到及时报送信息,全面反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四是严把信息质量关。要求报送信息必须情况真实、数据准确,有借鉴性和指导性。各信息员向区里报送信息要经过部门领导审批。报送市政府的信息必须经过区领导审批,保证了信息的严肃性。

查看全文

领导班子决策议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和监督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行为,提高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策重大问题,必须严格遵守“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实行集体议事,并以会议表决形式体现领导班子集体的意志,不得以传阅会签或个别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全市党政群部门、乡镇、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其范围如下:

(一)乡镇党委会议、政府会议及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

(二)市直党政群部门和事业单位党委(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会议和行政领导班子会议。

查看全文

领导要不断增强科学决策能力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83人,市委候补委员14人。习主持会议。

全会选举为市委书记,韩正、殷一璀为市委副书记;当选为市委常委的还有沈德咏、吴志明、王仲伟、沈红光、杜家毫、、江勤宏、杨雄、丁薛祥、徐麟。

全会批准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市纪委书记沈德咏,副书记唐周绍、顾国林、程志强、李芬华。经全会批准的市纪委常委还有陈龙、赵增辉、李红、陆光明、黄建平、胡敏。

全会选举以后,上海市委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说,我们这届市委班子受命于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肩负着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重任。面对庄严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机遇,履行历史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务必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努力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战斗力,使整个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特别是市委班子要不断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和谐、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说,要始终坚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必须把学习作为履行好职责的第一需要,以谦逊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抓好学习。要以学明志,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学立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要以学广才,带头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注意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和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履职本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