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23:06: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领导规章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领导规章制度

领导干部考核规章制度

为了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热情,有效提高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益,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和《*市20*年度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水资源管理为主要内容,健全完善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节水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对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节水型社会建设。

二、考核对象

全市各乡镇、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含享受待遇的科级干部)。

三、考核原则

查看全文

创先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规章制度

一、学习制度。时间安排:以各组为基本学习单元,在每周例会上集中学习。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进行。学习内容:中央、省、市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论述、评论,创先争优书籍和有关材料。

二、调研制度。调研依据:根据郑州市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的要求,根据市委领导的指示精神,根据市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工作需要。调研准备:选派人员临时组成调研组,制定调研提纲,确定调研步骤和方法,明确调研要求。开展调研: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听汇报、开座谈会、查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认真做好记录,全面了解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三、报告制度。报告事项:上级的重要文件、会议、决定等重大事项,市创先争优活动办的重要建议、进展情况、活动方案、上报材料、工作总结、重大表彰等,基层推荐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做法等。报告程序:按照市活动办分工,由各组拟定工作报告或建议,经组长把关后,先后报办公室、领导小组阅知。报告用途: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了解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例会制度。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每月安排一次例会,遇有特殊情况和重大事情时,可随时召开例会。会议内容:简要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安排下步工作,并讨论有关事项。会议议程:市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主持并讲话,与会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五、会务制度。当召开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经验交流会、专题报告会、总结会议等会议时,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合理分工。综合组把所需要做的工作进行详细分工,并责任到组,各组再分解到人。二是沟通协调。与市委办、政府办等有关单位主动沟通,确定领导参会、讲话、主持等事宜。三是准备材料。根据会议的内容,相关组要认真准备会议有关材料,涉及市委主要领导的,要经市委办把关。

六、文件管理制度。文件起草:领导小组文件报送办公室主任审签,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报送主管副主任审签,各小组文件报送分管副主任审签,简报报送分管副主任审签。文件印发:领导小组文件、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由综合组进行发文登记并统一印发。文件处理:上级来文由办公室送分管副主任批阅后按批阅意见及时落实并做好存档,下发的各种文件要分类存档。

查看全文

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森林防火条例》和《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森林防火领导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办、开发区、林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中应负的责任,把领导干部抓森林防火工作的能力、实绩,与其政绩考核、奖惩和职级升降直接挂钩的专门制度。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乡、镇人民政府含街道办事处、开发区、林场,下同和有关部门行政领导负责制。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地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市林业局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条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的主要责任是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亲自安排部署,并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其办事机构健全稳定,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保障落实到位;发生森林火灾后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森林防火直接责任人的主要责任是协助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地森林防火的全面工作;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抓好落实;组织指挥、督促指导森林防火的重大活动,研究解决森林防火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对策;发生森林火灾后亲自到前线组织指挥扑救。

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经济审计实施规章制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科学界定审计结果、搞好延伸审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查看全文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规章制度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全程监督,严把干部任用管理"三关";突出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审计;严肃纪律,充分运用审计结果;积极探索,完善审计工作机制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做好干部任前审计,严把选用关、做好干部任中(届中)审计,严把监督关、做好干部离任审计,严把评价关、增强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干好工作的责任心、使命感、有效遏制了"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给离任的干部一个交待,为接任的干部交清家底,使领导干部"走的明白,接的清楚"、为了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可靠,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要求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自觉恪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的各项规定、处理好审计工作的公开性和干部调整工作的阶段保密性的矛盾、正确把握审计年限问题、科学界定审计结果、搞好延伸审计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近几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我们从建立制度、规范程序、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入手,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全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完善制度,规范审计程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越来越突出。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我们从1997年开始,对处级领导干部以及区属国有企业经理(厂长)试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于1999年初,我们会同区纪检委和区审计局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塘沽区《关于网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关于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方法和程序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按照《办法》的要求,区委组织部和区纪检委、区审计局每年初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定本年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项目,审计局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这个《办法》经区委常委会议讨论后,以区委名义下发执行。

为了增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注意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一是提前三天向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单位做好接受审计的准备工作;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提供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述职报告,并对本单位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全面、真实与完整及有无"小金库"问题做出书面承诺;三是严格实施审计,认真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必要的内查外调;四是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载审计工作过程;五是审计结束后,及时撰写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和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六是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意见书和审计结果报告;七是整理资料、立卷归档。

由于制度完善,程序规范,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1997年以来,我区已对300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日常审计,其中包括对4个单位进行了举报审计,对3个评先对象进行了评优审计,对88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在2000年上半年全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工作中,12个街和2个乡合并为9个街,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大面积交流和调整。在这项工作开始前,我们委托区审计局在一个月内,对全区12个街和2个乡的主要负责人全部实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及时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的按期完成,为街道领导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查看全文

民政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规章制度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加强民政局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努力建设一支精神状态好、工作作风正、群体形象佳、整体素质高的民政领导班子队伍,更好地履行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宗旨,特制订民政局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制度。

一、理论学习方面

(1)把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民政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工作。

(2)加强理论学习的制度建设,推进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3)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自学制度、领导班子集中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谈体会,找差距,着力提高自身素质,把民政局干部理论学习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团结协作方面

查看全文

大学内部规章制度建设论文

一、当前大学内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学校层面上的统筹规划

当前大学内部的规章制度在制定方面缺乏必要的统筹规划,该制定什么,不该制定什么;先制定什么,后制定什么,没有统一的安排。导致大学内部的规章缺乏体系性,显得零散杂乱,也容易出现规章之间管理范围的交叉、重叠;也容易出现无人管理、无规矩可循的“制度盲区”,“管理盲区”等问题。

(二)规章制定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

多数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都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草拟。虽然草拟人员在其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中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草拟规章制度同样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如果不了解其中的规范,制定的规章很可能起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甚至还可能出现制定的规章在程序上或内容上存在违法情形,最终导致规章无效或存在较大法律风险等情况。

(三)规章制度制定过程论证不充分

查看全文

干部任用条例自查意见

一是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一是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位中心组成员不仅要熟悉,而且要把握精神实质,自觉形成按《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二是把《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作为组织人事干部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教材,逐章逐条、逐字逐句地学,从而成为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熟悉干部人事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根据广组办[2003]11号文件精神,及时制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学习情况作出安排部署,主要领导带头学、亲自抓。四是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作为党校各类培训班的必修课,增强各级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把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同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推动工作。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大了对《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积极运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一是将《干部任用条例》学习问答、学习辅导、学习指导手册等资料下发到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并要求把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情况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在《华蓥党建》网站上开设《干部任用条例》学习宣传专栏,大力宣传《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宣传上级党组织对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明确要求,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三是举办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座谈会及征文活动,探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和宣传,达到了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目的,为《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领导带头,严格执行。市委和组织人事部门从本级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各项规定。明确要求:对本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会;对上级管理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上报;对下级报来的干部任用,不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不审批。在此基础上,结合华蓥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宏观管理的通知》、《干部人事调配工作暂行办法》等2个规范性文件及《科级领导班子建设及推荐优秀干部征求意见表》,建立了组织人事联系会议制度,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个人说了算等问题。不仅如此,市委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政治观念、组织观念和法纪观念,时刻绷紧《干部任用条例》这根弦,带头宣传,带头执行,以鲜明的党性观念,良好的作风,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公正评价干部,正确推荐干部,合理使用干部,敢说真话,敢说公道话,敢于排除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宁愿得罪某些人,也不能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四是强化监督,严肃纪律。要求各乡镇党委及市级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支部)对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的情况认真进行自查,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明确方向。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单位,组织部门派出检查组,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六项基本程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检查,有效地防止了规避程序、简化程序等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在健全选拔任用干部监督体系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果,确保了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推动了《干部任用条例》等规章制度在我市的全面贯彻落实。

查看全文

高校制度建设路径选择

一、高校制度建设贯彻法治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深刻回答了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解决了党的领导与法治兼容的核心问题,对维护宪法实施、法治政府建设、保证公正司法、增强法治观念、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总蓝图,勾画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确定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施工图,在中国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学是一个微缩的社会,管理高校就像社会治理一样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强国之本,依法治校是保证高校良性发展的根本保证。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高校的重要体现,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第二十章“推进依法治教”规定:“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1]落实依法治校理念,必须以大学章程作为基本手段和重要载体,这是中外高校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的共识。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核准了大部分高校的章程。章程已经作为各高校的“宪法”在高校各项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高校规章制度是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高校自主制定的保障运行的内部规则,对高校的各类主体具有约束和管理作用。高校的制度建设主要指高校依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在充分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按照相对合理的程序,起草制度、制度、实施制度、解释制度、修订和废止制度等的过程。高校的各项制度是承载法治理念内涵的载体,也是贯彻章程精神的具体方式。制度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对于依法治校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大学能够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

二、当前高校制度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一直在不断完善,教育法制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依法治校观念已深入人心。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提出,要坚持依法办学,要切实落实师生主体地位,大力提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对新时期高校依法治校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分析全国高校制度建设的现状,可以发现受传统集权式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学校管理者依法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意识还亟待提高,制度设立一般采用指令性方式,制度建设整体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大学管理和建设的需要。1.制度内容上不够合理、合规、合法。规章制度涉及特定的内容,应有规范的形式,目前在高校中存在“意见”、“办法”、“规定”等承载规章制度内容的文种辨识不清、使用不当的现象,造成规章制度虽然制定,但效果却大打折扣。高校的规章制度大多由职能部门代表学校起草,存在职能部门之间为了部门利益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导致制度之间匹配性差、契合度低、相互掣肘甚至相互矛盾。由于制度起草人员的局限性,存在对国家有关规章认识理解不够,对高校自身的既有制度和情况吃不透,导致高校制度有时会出现与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不一致甚至是“下位法违背上位法”的情况。此外,有的规章制度在要求教职员工和学生履行有关义务的同时,没有对他们享有的权利作出规定,权利救济机制也还不健全。2.制度制定的规范性不够。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应当遵循明确的操作规范和程序,这也是保证规章制度权威性、科学性的重要方式。目前高校中由于行政权力的独大,学校相关人员在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基本按照“部门起草-征求意见(范围随意)-领导会议审定-文件印发”这样一个简单的环节,不少制度没有经过专家的仔细论证,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讨论,单靠学校领导会议上的讨论,最后制定的制度往往存在各种不足,或者难以有效实施。此外,学校规章制度因为国家和上级部门的法律规章变更,不得不重新修订制度,缺乏规章制度建设的长远规划,影响规章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制度进行修订或者废止时,很少对原有制度的运行情况做效果评估,缺少制度运行的基础性资料。3.缺少统一的协调审核机构。很多高校目前都设有政策研究室,但主要职能是进行发展战略研究以及重要报告的起草等,基本没有涉及规章制度的统筹与协调,而大部分学校都有的法律事务室,则主要负责高校对外合作或者纠纷中涉及法律事务的处理,也基本不涉及高校内部规章制度的统筹。因此,很多高校的规章制度中,不同部门制定的规章中,往往出现互相不衔接、不配套,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而目前单靠学校公文处理人员在最后行文时的把关还远远不够,他们对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深度审核的能力不足。4.制度的执行缺少监督和问责。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能够执行下去,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实际情况是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的情况,一方面很多职能部门往往更加关注规章制度的“制”,弱化规章制度的“行”,认为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了,也就基本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制定的执行情况没有进一步跟踪,对制度的贯彻落实缺少监督,对制度执行情况缺少评估;另一方面,由于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听取基层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充分重视师生合法权利的保障,很多制度在公布后,学院和教师都没有严格遵守制度的主动性,在基层也就无法落地生根,无法取得预期成效。此外,很多高校虽然在规章制度中设定了制度执行情况问责的条款,但缺少操作性,在实际情况中根本无法对执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2]5.高校规章制度的公开程度不够。规章制度要得到有效执行,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执行者熟悉,这是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2010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在第二章“公开的内容”第七条中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学校章程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直属高校信息公开专栏显示(截至2017年7月1日),75所部属高校信息公开清单中规章制度一栏公开情况如下:有12所未查询到规章制度信息公开的内容或者没有公开,在可见的63所高校中,有18所高校将内容公开在校内网上(校内人员可以查询具体内容,校外人员无法查询)。45所可以查看规章制度具体内容的高校中,有18所学校公布了20条以上的内容,其余学校公布的内容都少于20条。可见,高校对规章制度公开的自觉性、规范性远未达到让师生方便查询和周知的程度。

三、高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高校进行建章立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学校管理方方面面立的“规矩”,实际上是在校园内部进行“立法”。2015年,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其第一章总则的第三条至第六条,分别阐述了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等。基于此,在提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建设建议前,我们可对高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进行讨论。1.制度建设应遵循合法性原则。高校制度建设的合法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依据的合法化。依据法律,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与法律相违背。依据的“法”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定机关颁布的普通法律;二是国家制定有关教育的专门法律,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三是教育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例如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强调依法治校的依据,根本上是要求高校在管理治校中必须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是制度内容的合法化。制度内容是构成制度体系的若干实体规则,各种实体规则的指导思想或总体原则必须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体现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重点解决高校“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中出现的法律关系。另外,高校章程已经按照法定程序经过了校内的制定过程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审核,并面向社会公布。章程中对高校内部关系都做了规定,是高校制度建设应该遵循的总原则、总框架,也是高校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遵循。2.制度建设应遵循程序正当原则。立法程序是指人们进行立法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遵循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具体步骤、方式、时间和顺序,做到程序合法。高校在制度建设中应遵循这一原则,即所有的制度的“废改立”要经过法定程序,具有明确依据。这一法定程序可以通过高校各类层面的会议审定,并经过制度建设相关法律专家委员会的审核,一旦审定通过之后,所有制度层面的建设工作都要经过这一程序。3.制度建设应遵循民主原则。所谓高校制度建设的民主性原则,就是指制度建设应当做到组织内部成员对制度制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现代大学制度在宏观层面是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微观层面是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运行体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民主管理都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因此,在高校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民主参与或者缺少民主决策而形成的制度,是难以求得成员的一致认同的,也就很难实现民主化的教学、民主化的学术研究、民主化的管理。4.制度建设应遵循科学原则。第一应当实现制度建设理念的科学化。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制度建设,以科学的观念推进制度建设,不能简单的以“解决问题”作为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应当着眼于长远发展来制定和执行制度。对制度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应当给予科学解答和理论总结。第二,用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制度的“废改立”,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权限、制度建设主体和运行体制。第三,应正确处理制度建设的超前、滞后和同步的关系,注意制度建设的可行性,注重各种制度之间的协调度、匹配度、契合度,注意避免和消除制度建设中的混乱等弊病。[3]

查看全文

国家电网公司规章制度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坚持依法治企,使国家电网公司规章制度与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核、、备案工作程序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质量,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电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本部各部门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规章制度。

第三条规章制度指公司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或根据电网公司实际,以国家电网公司名义起草颁发的有关公司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包括规定、措施、办法、制度及相关指导意见等。

第四条规章灼度按适用范围,分为公司本部适用的规章制度和公司系统各有关单位适用的业务管理规章灼度。

第五条规章灼度的编制工作要按照起草、修改、审核、签发、备案程序办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