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21:1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地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林地经济规划论文
摘要:为深化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林权改革结束后,要科学规范编制村级林地经济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林农耕山务林、增收致富。
关键词:编制林地经济发展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领导在林地经济研讨会发言
同志们:
刚才,几个乡镇和部门做了发言,主要是介绍本地特色林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另外特产总站宣读了《林地经济发展规划》。这次研讨会只是个开头,下一步我市林地经济怎样发展,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实际上的优势就在林地上,森林的覆盖率接近85%,现在我们的产业大多数也都是通过林业林地发展起来的。但与优势相比,现在林地产业规模的发展程度还不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提出来要大力发展林地经济。刚才,维义市长就相关工作作出了安排和部署,要具体量化到乡镇,认真抓好落实。下面,就做好农村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农村工作,连续8年就农村工作出台一号文件,今年主要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未来十年,国家将要投资4万亿元,彻底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做好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近些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一个接着一个,今年国家又提出了一项新的要求,就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做到“两个同步”,一是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二是和城镇职工货币工资增长同步。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县,如果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不上去,那全市经济发展速度也很难提高,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重视抓好农村工作。对乡镇农村工作,从上到下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乡镇是党和国家在最基层的组织和政权,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村整体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所以说,乡镇工作做的好与坏,关系到农村稳定,关系到农业发展,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乡镇工作和农村工作做好。当前我市农村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思路不太清晰,盲目工作;二是对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压力、缺少合力;三是考评机制还不完善。在下步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林地经济也是特色经济。现在各乡镇几乎都有特色经济,但是这些特色做的还不大,还不够鲜明,今后每个乡镇在产业发展上都要培育出自己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真正把特色农业做精做强,争取在州里、省里,甚至国家都有我们的特色品牌。关于发展特色经济有个老的概念,就是“用工业化思维来谋划农业发展”,农村的事情也可以用发展工业的思想去做,围绕特色产业包装项目,依靠外力把产业做大。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一家一户发展。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服务力度,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增强各类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他们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三、建立科学考评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各项任务量化到各乡镇,比如说,发展的指标任务,环境卫生的指标任务,维护稳定的指标任务,还有社会管理等等,这些都要进行量化,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建立一整套科学考评机制。让大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做到了是什么结果,做不到是什么结果。现在组织部有绩效考核办,每年年底都要进行集中检查,但是我觉得,单靠这个还不够,还要结合农村工作综合性强的特点,建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考评机制。今后全市每个乡镇要进行排名,前三名怎么办,有一个说法,后两名怎么办,也要有一个说法,目的是解决大家干工作压力不大、动力不足的问题。
四、关于做好乡镇换届工作。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换届期间,各乡镇党委要严格遵守纪律,按照中纪委、中组部提出的“5个严禁、18个不准、5个一律”要求,组织好换届相关工作,确保换届工作健康有序进行。同时要统筹兼顾,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决不能因班子换届影响正常工作秩序。对于这次换届,还是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谁都不用跑、不用找,组织上对大家工作的情况都很清楚,市委选人用人的标准,还是工作第一,一定会把人选准,把人用好。
林地的特性
1林地的特性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1.1林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一些生产资料,多半是劳动的产物,而林地这种生产资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在土地上营造人工林。从森林在生态效益上发挥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这类林地具有改变土地种类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
1.2林地的有限性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积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程度,从而使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3林地的永久性人类往往使用一些生产资料过程中,常常至陈旧、直到报废。但林地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当,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相反,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变成荒山秃岭。因此,必须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对林地资源合理规划,合理经营,使林业建设保持继续发展。
1.4林地位子的固定性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移动,而林地则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森林结构,持续发展林业事业。
林地的特征及重要地位
摘要:林地既是土地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发展林地资源,关系到国土生态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资源的占有量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量少得惊人。这样的一个林地资源状况也难逃因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厄运:大量的林地资源被破坏和流失。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挥霍、浪费,导致资源的减少,已经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林地的特性及其所处的重要位子。
关键词:林地林地特性林地重要地位
0引言
林地管理直接研究的对象是森林里森里资源。林地的概念各有其说,通常人们把树木成林的土地称作林地,这只是最简单的概念。目前我国的林业工作者所称林地,不仅是有林地,而且林业用地中的无林地(宜林地),统称为林地。《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小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的宜林地。”一些学者和林业专家认为,从生态观点而言,林地是由一个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所组成的林地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为林地是活立木的载体,是林木和森林生长的基础条件,是构成森林的基本要求,所以说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部分。
1林地的特性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摘要:基于闽侯县林业资源现状,分析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林种与树种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分布不匀、生态公益林区划不尽如人意、林地保护压力增大、林下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提出了改善林种结构、调整树种结构、均衡发展森林资源、优化生态公益林布局、加强林地管理、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等促进闽侯县林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林业生态经济;林地;树种;林种;林下经济;生态公益林;区划
随着社会对森林资源需求日益增多,林业生态经济问题也倍受关注。众所周知,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后果。没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就无法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就是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通过集约经营等科学措施,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闽侯县在2011年全县实施“大造林工程”后,已全面完成消灭宜林荒地任务,森林资源呈逐年增长趋势,林业生态经济状况持续好转,但森林资源总量仍然不足,森林结构以及分布状况不尽合理,森林生态功能尚未完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根据闽侯县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闽侯县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1闽侯县林业概况
闽侯县紧邻福州市,现有林地145881.38hm2,占土地总面积213630hm2的68.29%。林地中,有林地122706.02hm2,疏林地7014.95hm2,灌木林地2787.29hm2,未成林造林地8925.09hm2,无立木林地4441.00hm2,苗圃地7.03hm2。闽侯现有人工林93989.02hm2,天然林28717hm2,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76.60%、23.40%。按森林分类经营面积划分,生态林经营区林地57379.64hm2,其中有林地52195.92hm2;商品林经营区林地88501.74hm2,其中有林地70510.10hm2。
2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林权涵义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林权的涵义,我们认为,在内涵上,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外延上,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关键词】林权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Abstract]Weconsiderthatforestpropertymeansforestorwoodsorwoodland''''sownershiporuseright.Andforestpropertyconcludes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Keywords]forestproperty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2005年福建省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2006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森林的权属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使用了林业产权,但是什么是林业产权,或言之,什么是林权,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回答。否则,理论的模糊便会导致实践的困惑。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言的“林权流转”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福建省地方性法规则强调的是“森林资源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与“森林资源流转”是不同概念,因为“森林资源流转”按字面涵义理解往往是指所有权的交易,这就与中央政策确定的“使用权”流转不相符合。即使《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的具体内容主要规范的也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但至少也说明了林权理论与实践规范之间的逻辑不一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规范而言,厘清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现有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和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两方面着手,就林权的涵义进行辨析,探析林权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为规范我国森林资源权属以及森林资源的效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林权内涵与属性
林权涵义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林权的涵义,我们认为,在内涵上,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外延上,林权包括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关键词】林权森林所有权和森林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林地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
[Abstract]Weconsiderthatforestpropertymeansforestorwoodsorwoodland''''sownershiporuseright.Andforestpropertyconcludes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Keywords]forestpropertyforestownershipanduserightwoodsownershipwoodlandownershipanduseright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2005年福建省也颁布了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2006年3月16日我国颁布的《物权法》中关于森林的权属也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国家法律、国家政策以及地方性法规使用了林业产权,但是什么是林业产权,或言之,什么是林权,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必须在理论上给予清晰的回答。否则,理论的模糊便会导致实践的困惑。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所言的“林权流转”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福建省地方性法规则强调的是“森林资源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与“森林资源流转”是不同概念,因为“森林资源流转”按字面涵义理解往往是指所有权的交易,这就与中央政策确定的“使用权”流转不相符合。即使《福建省森林资源流转条例》的具体内容主要规范的也是“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但至少也说明了林权理论与实践规范之间的逻辑不一致。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规范而言,厘清林权的内涵与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梳理我国现有关于林权涵义的理论学说和考察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两方面着手,就林权的涵义进行辨析,探析林权的具体的内涵与外延,为规范我国森林资源权属以及森林资源的效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一、林权内涵与属性
公务员参与农村土地和林地流转调查报告
最近,我们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农村土地与林地流转情况,对*县省*县市9个县(市)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摸底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购山买地,而是在特定背景下参与了农村土地、林地和“四荒”资源的流转经营,他们介入农村“四荒”资源开发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目前尚未出现大的负面影响。但少数地方存在的合同不够规范、二轮延包完善过程中如何处理机关工作人员对土地的延包问题、以及中央惠农政策实施后在客观上形成的与民争利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予妥善解决。
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土地和林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1、参与土地流转情况。据统计,目前*县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农村承包土地的有126人,共承包土地9699.22亩,其中,承包耕地的89人,6285.52亩(其中签订了规范的承包合同的有5917.72亩,占%,合同不够规范的367.8亩,占%);承包“三荒”(“四荒”资源中除荒山以外的资源)资源的37人,面积为2404.3亩。在参与耕地和“三荒”资源流转经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在职的93人,其中承包耕地4976.6亩,承包“三荒”面积2187.3亩;离退休的16人,承包耕地847.92亩,承包“三荒”面积217亩;其他17人,承包耕地461亩,承包“三荒”面积1009.4亩。
2、参与林地流转情况。全市现有林地资源1243万亩,占全市陆地总面积的42%。目前已经实施林地流转面积207万亩,其中国家机关干部参与流转的面积为41000亩,占全市林地流转总面积的2%,共涉及78人,其中在职人员71人,下岗、退休、离岗创业人员7人。在国家机关干部参与流转的林地中,宜林荒山荒滩17676亩,占43%;其它林地23324亩,占57%。在经营方式上,承包经营的22133.5亩,占54%;租赁经营的7008.5亩,占17.1%;买断经营的7529亩,占18.4%;联营的400亩,占1%;拍卖的3929亩,占9.5%。在已经实施流转的林地中,已经进行了林权变更的25898亩,占63.2%,未进行林权变更的15102亩,占36.8%。
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土地与林地流转的背景及原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农村土地与林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定现象,这种经济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与现实背景。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的原因。
林业分类经营研究论文
1林业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当前,林业问题己成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核心问题,林业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保护和发展林业己成为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和实现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1.1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
森林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维持碳氮平衡,缓解全球“温室效应”。从全球来看,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大气中本应该被森林吸收的CO2没有被吸收,地球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的20年中,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了25%,地球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5℃,温室效应使得自然生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据测定,lha的阔叶林在一天内能够吸收1000kg的CO2。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够大大缓解“温室效应”。
其次,防风固沙,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有力屏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后,由于阳光爆晒和雨水冲刷等因素的作用,形成土地荒漠化。实现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根本在于发展林业。森林能够使风速、风力大大下降,在防风固沙林的作用下,同时配合农业、水利等措施,风沙量将会逐年减少。除此之外,森林在增加降水、改善农业小气候等方面的功能也十分显著。
林地特性分析论文
1林地的特性
在人类生存所需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林地占有特别的重要地位。林地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发展中,林地是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能量循环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境条件。可以说,没有林地,也就没有林业和林业生产建设。
1.1林地是自然本身的产物一些生产资料,多半是劳动的产物,而林地这种生产资料,一方面是自然本身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在土地上营造人工林。从森林在生态效益上发挥的作用看,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与天然林相比,这类林地具有改变土地种类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既要珍惜和保护自然森林资源,又要利用和改造土地资源。
1.2林地的有限性由于土地受到地球表面陆地部分的限制,所以在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土地的面积都是有限的,而林地的面积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全部林地,不断提高集约经营程度,从而使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3林地的永久性人类往往使用一些生产资料过程中,常常至陈旧、直到报废。但林地只要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和改造的得当,就会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相反,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不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将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林地失去它的作用,而变成荒山秃岭。因此,必须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对林地资源合理规划,合理经营,使林业建设保持继续发展。
1.4林地位子的固定性其他生产资料可以移动,而林地则是固定的,不能随意移动。因此,林地的利用和改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必须依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组织林业生产,调整森林结构,持续发展林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