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9:50: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临床麻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谈临床麻醉安全文化的构建
【摘要】墨菲定律、瑞士奶酪模型、常态意外理论和海因里希法则等著名的安全管理定律是管理学和文化学中的基础理论,也是构建临床麻醉安全文化的重要指导理论。文化从来都是比人才和制度更加高阶的管理方式,构建临床麻醉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运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吸纳高水平的各级麻醉科医生,再以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最终日积月累形成一项好的临床麻醉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工作人员,使他们形成安全管理意识。本文从四个著名的安全管理定律出发,在此基础上浅谈临床麻醉安全文化的构建,旨在促进我国的临床麻醉安全。
【关键词】安全管理定律;临床麻醉;安全文化;运用
1与麻醉安全相关的管理学定律
1.1墨菲定律。爱德华•墨菲(EdwardA.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其根本内容为:不管一件事情变坏的可能性有多小,只要有变坏的几率,那就总会发生。在一项活动、实验或者手术中,必定会有人选择到最终导致灾难的方式,因此麻醉科医生要提高安全意识,谨防可能发生的灾难,避免侥幸心理,一旦放松警惕,错误和事故就有可能下一秒发生,成为小概率事件。1.2瑞士奶酪模型。199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心理学家詹姆斯•瑞森(JamesReason)在大量的研究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瑞士奶酪模型。一项运行的安全系统就像是一摞瑞士奶酪,而每一片奶酪上的空洞就好比是一项潜在的漏洞,大部分的不安全因素的光源会被某一片奶酪所阻挡,防止了不安全因素的威胁,一旦光源碰巧穿过所有的奶酪,突破了所有的防线,那就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在临床麻醉中,各种安全失误在同一个时机发生,突破了所有的安全系统的防线,患者的生命安全事故由此发生,据此,医疗机构需要预防隐性失误,正当履行组织管理行为,加强安全与质量管理。1.3常态意外理论。常态意外理论在1984年提出,提出者是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查尔斯•佩罗(CharlesB.Perrow),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体系足够复杂,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且紧密联系,出错是正常的,无法回避,因此该理论也被称为常态意外理论。在医疗体系的角度来说,医疗体系足够复杂,且医疗体系中的各个科室与人员联系紧密,且手术的环境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因人而异,综合情况复杂,就容易发生意外,造成医疗事故。1.4海因里希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W.Heinrich)研究了诸多航空事故,他认为,一项重大的航空事故是由多项事故隐患、轻微事故和未遂先兆事件等因素造成了,并非偶发。在其他重大的安全事故问题上,必然也是忽视了诸多应当解决的安全隐患,没有恰当处理一系列发生的安全事件,最终像多诺米骨牌一样,一旦事故苗头垮落,所有骨牌倾倒,重大事故发生。因此,该法则被称为海因里希法则。要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重视每一次的安全事故苗头,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避免因轻微事故造成的连锁反应。
2管理学定律在麻醉安全文化中的运用
临床麻醉工作是一项涉及多类别人员,工作体系复杂多样,麻醉医生在围术期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环境的噪音、设备的干扰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等因素都容易干扰麻醉科医生的注意力,导致医生对于潜在事故的危机觉察能力严重受损,对于病情判断失误,出现判断思路狭窄忽视其他可能或者已经出现医疗事故医患却拒不承认的问题,最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针对临床麻醉中麻醉科医生的认识缺陷,管理者应当及时认识到人的错误,构建以人为本的临床麻醉安全文化。在人员方面,提高麻醉科医生对于错误的认知、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加强培训,提高麻醉科医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并通过实际的操作演练与模拟,提高麻醉科医生的危机处理能力;在环境方面,提高医疗安全系统,加以完善,减少外部环境对于麻醉科医生的干扰。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都表明没有注重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才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发生连锁反应,造成医疗事故。
小议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运用
1药理特性
瑞芬太尼是近年阿片类药药理学上的新发展,为强效、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它的Keo(药物从效应室转至中心室的速度常数)较大,为1.14,t1/2Keo(血浆和效应室间平衡半衰期)为0.76,即其血浆和效应室药物浓度达到平衡的速度快,药物起效快,它具有独特的代谢机制—N-酰基端存在酯键,可被组织和血液中的非特异性酯酶在肝外持续水解,其消除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快速清除而不是再分布。
无论持续输注多长时间,输注停止后瑞芬太尼血浆浓度减少一半的时间仅需3~5min[2],即使从最大有效速率如ED99速率输注,停药后仍无恢复延迟之虞,故无需手术结束前逐渐减量或提前停药。
瑞芬太尼的滴注直到手术结束时才停止,自发呼吸的恢复约7min,呼吸达到足够水平为10min,对呼吸有反应为10min,在12min时可以拔管。
为保证神智消失,瑞芬太尼的应用必须联合丙泊酚的滴注或吸入0.3MAC浓度的麻醉药如异氟醚。单次给药时,瑞芬太尼使患者意识丧失的ED50为12μg/kg,而阿芬太尼为17μg/kg,且瑞芬太尼的镇痛功能为阿芬太尼的20~30倍。
瑞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不受终末器官的功能影响,肝功能或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正常人一致,但需注重的是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对瑞芬太尼的通气抑制功能更敏感,较小剂量就使分钟通气量下降50%,但其镇痛功能和清醒不受影响,而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对瑞芬太尼的敏感性并不增强,清醒也没有改变。Dershuitz[7]等以0.025μg/(kg·min)的速度给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输注瑞芬太尼3h,发现每分钟通气量降低28%,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清除率和健康人相似。Shlugman等观察了瑞芬太尼对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和正常人每分钟通气量的影响,发现每分钟通气量降低程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停止输注后15min,正常人每分钟通气量已恢复正常,肾功能受损患者恢复至正常值的85%。
喉罩全麻通气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气管插管通气,试验组应用喉罩全麻通气,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通气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麻醉期间,采取喉罩全麻通气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改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麻醉;喉罩全麻通气;血流动力学;安全性
喉罩全麻通气是指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在特殊通气管的辅助下创建人工通道的整个流程,属于临床上一种新型通气方式,具有操作便捷、可重复使用、预后效果好等优势。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来说,在采取传统气管插管通气操作时,极易引发患者一系列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麻醉效果,严重者还会诱发喉头水肿、黏膜出血等症状,更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威胁[1]。因此,本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主要分析应用喉罩全麻通气的临床效果,现将具体内容进行整合,并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妇产科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年龄24~57岁,平均(40.39±2.15)岁。试验组34例,年龄26~59岁,平均(42.55±2.9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精神状态均处于良好范围,对手术相关操作具有较高的配合度;②无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全;②存在心、肝、肾等其他脏器重大疾病;③伴随精神类疾病,无法将自我意愿合理、有效表达;④受自身因素影响,在研究中途要求退出参与。方法:手术前,临床相关工作人员需对研究入选的68例患者做全麻处理。具体如下:建立静脉通路后,将咪达唑仑(0.5m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药物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试验组实施喉罩全麻通气。在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的同时间断推注罗库溴铵药物,以此达到维持麻醉效果[2-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包括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通气不畅、心律失常、喉痉挛。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妇产科临床麻醉安全性分析
妇产科临床麻醉常用气管内插管通气,但是全麻气管内插管通气容易出现反激反应,影响麻醉效果,如果操作不当,还容易引起鼻腔黏膜出血,喉头水肿或者通气不顺等并发症[1]。喉罩全麻通气是目前临床新型的一种通气方式,具有操作简单,通气效果好等特点。因此,本文采取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喉罩全麻通气应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的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治疗的妇产科临床麻醉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年龄(22~46)岁,平均(34.25±8.53)岁;体质量指数(20~25)kg/m2,平均(23.12±0.74)kg/m2。观察组40例,年龄(20~47)岁,平均(33.54±6.31)岁;体质量指数(21~25)kg/m2,平均(23.66±0.79)kg/m2。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道,采用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42)2mg/kg、顺阿曲库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02)0.15g/kg进行诱导麻醉。随后给予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97)5μg/kg、丙泊酚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静脉间断性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气管内插管通气。观察组:给予喉罩全麻通气。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1.3观察指标。(1)血压、心率。观察比较通气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的变化情况。(2)并发症。观察比较两组通气后喉痉挛、通气不畅、心搏骤停的发生率。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通气前后血压、心率比较。两组通气前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率为2.50%,对照组通气后发生并发症率为10.00%。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麻醉对妊娠胎儿的影响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诊疗中麻醉药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所有的麻醉性和镇痛性药物都能快速透过胎盘,所以用药要合理和谨慎。
关键词:麻醉药新生儿胎儿副作用
(一)静脉麻醉药
1.硫喷妥钠(SP)SP可迅速通过胎盘屏障,脐静脉药物浓度的峰值出现在产妇用药后1min,分娩期脐静脉血药浓度与孕妇静脉浓度比值接近,但如剂量<4mg/kg多不影响胎儿大脑。另外,SP可在孕妇体内重新快速分布,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因此,绒毛间隙SP浓度已较小。但如SP达到8mg/kg可引起胎儿抑制。SP的推荐剂量为4~5mg/kg。
2.氯胺酮氯胺酮常用于伴有低血容量、哮喘的孕妇,有轻微的呼吸抑制作用,能使动脉血压升高l0%~25%。氯胺酮可迅速通过胎盘屏障,当剂量<1mg/kg时,对新生儿呼吸无抑制作用,较大剂量时,常出现新生儿Apgar评分低、肌张力高,气管插管及人工通气难度较大。与SP相相Apgar评分及碳酸氢根类似,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较高,但Ostheimer认为,此“高评分”是氯胺酮对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所致。
3.丙泊酚丙泊酚具有诱导迅速、苏醒陕,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丙泊酚与氯琥珀胆碱联合应用可导致短暂但较为严重的心动过缓。丙泊酚胎盘的转运率与硫喷妥钠类似,脐静脉血药浓度与母血比值为0.70,如持续静脉应用速度为100mg/(kg·min)或静注2.5mg/kg,不会出现新生儿神经行为改变,但速度达l50mg/(kg·min)将会出现新生儿抑制。
海因里希法则在麻醉安全文化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海因里希法则在医院麻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起将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麻醉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医院麻醉安全管理中,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医疗行为规范、医疗差错报导体系的建立、安全文化的建立、应急机制的建立、麻醉流程标准化、麻醉过程监控工具、医患沟通方式等,均是影响医院麻醉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实施后麻醉管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海因里希法则应用于麻醉安全管理中,具有明确的管理优势。
关键词:海因里希法则;医院;麻醉安全管理;应用
海因里希法则是著名的安全管理定律,同墨菲定律、瑞士奶酪模型、常态意外理论一样,海因里希法则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不可避免发生的危急事件的发生规律进行了阐述,并关注风险事件的解决方法[1]。医院麻醉管理过程中的永恒主题是安全与质量,如何在保证临床麻醉管理质量的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性,是管理者们和临床医师面临麻醉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对此分析了海因里希法则在医院麻醉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医院于2019年1月起将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麻醉安全管理方法,应用于临床麻醉安全管理中,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前患者中,男135例,女105例;年龄为33~79岁。实施后患者中,男130例,女110例;年龄为32~77岁。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实施前根据相关药事管理规定及处理管理办法,进行麻醉药品及临床麻醉管理。实施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海因里希法则优化现有的临床麻醉安全管理方法。分析影响临床麻醉安全管理的因素,主要从医疗行为规范、医疗差错报导体系的建立、安全文化的建立、应急机制的建立、麻醉流程标准化、麻醉过程监控工具、医患沟通方式等方面进行临床数据的整理。将筛选出来的影响临床麻醉管理质量的因素进行讨论,探讨解决方法,优化现有管理方案,必要时可采用相关质量管理工具。1.3观察指标。进行临床麻醉安全管理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设为自变量,将临床麻醉安全管理质量设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进行医院麻醉安全管理质量影响因素的二元回归分析。对实施前后麻醉安全管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智能化管理模式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管理。方法:选取2018年1月10日~2018年9月10日时间段,对不同科室的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A科室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B科室则采用人工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分析两个科室的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毒麻药物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科室的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低于对照组科室(P<0.05);观察组科室在毒麻药物管理情况中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麻醉药品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不仅能降低登记漏记率以及处方修改率,还能提高毒麻药物管理效果,保障临床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模式;临床麻醉药品;管理
研究显示,临床麻醉药品管理操作较为重要,尤其是毒麻药品,一旦在操作环节产生问题,易引起药物滥用情况发生。在临床各个科室中,毒麻药物十分常见,患者使用量较大,而加强管理措施较为重要[1]。因此,本次研究对智能化管理模式优化临床麻醉药品的管理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10日~2018年9月10日时间段,对不同科室的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其中A科室采取智能化管理模式为观察组,B科室则采用人工管理模式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A科室共有手术室4间、麻醉人数500例,麻醉患者年龄在20~70岁,性别:女350例、男150例,使用毒麻药物600支。对照组:其中B科室共有手术室4间、麻醉人数500例,麻醉患者年龄在21~71岁,性别:女351例、男149例,使用毒麻药物620支。观察组、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1.2方法。对照组使用人工管理模式。本次研究手术室涉及的麻醉药物包括盐酸吗啡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注射液、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管理模式,由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毒麻药应专柜、专锁保存,每日由护理人员对当日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向专管护理人员进行领取[2]。观察组使用智能化管理模式。首先麻醉医生应在电脑终端开具每位患者用药医嘱,由护理人员核对身份后,双人双指纹登入系统,药柜能自动根据医嘱弹出相应的药物,由医护双方进行核对存档记录、自动记账、药物使用情况,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信息进行核对后再给药,药柜收回瓶应记载药物情况,同时药柜应根据HIS推送信息进行补药,系统自动对毒麻处方进行打印[3]。将两组的管理效果详细进行记录。1.3观察指标。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科室的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科室的毒麻药物管理情况。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数据处理采取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处方修改率、登记漏记率、麻药物管理情况比较不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麻醉生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麻醉生理学是麻醉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学科的覆盖面较宽,涉及多学科知识。与医学的基础学科比较,麻醉生理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联系更为紧密,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因此,理论教学中实行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尤其注重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取案例式教学、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讲式教学等促使学生早接触临床,以期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外,鼓励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使生理学与麻醉学知识联系贯通,真正发扬麻醉生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作用,培养符合面向21世纪目标和规格的麻醉学人才。
【关键词】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案例式教学;PBL教学;讲座式教学;教学质量
麻醉生理学的学科覆盖面比较广,除涉及生理学的知识,临床麻醉学、药理学、急救及急诊医学、疼痛诊疗学以及生命复苏等多学科的知识亦包含其中[1-3]。麻醉生理学学时较少(仅28学时),而且该课程与生理学内容大部分重复,这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注重加强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知识的整合,又强调生理学知识在临床麻醉实践中运用,同时必须精简与生理学教材重复的内容,又能够保证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4]。实际上,任课教师甚是缺乏关于麻醉生理学的教学经验,对临床麻醉学知识及相关临床案例掌握程度低,没有可借鉴的较为成熟的教学模板,仅凭个人教学经验进行摸索。因此,麻醉生理学在教与学的两个环节上都存有一定难度。怎样衔接好和恰当地取舍关于麻醉生理学与生理学教材的内容,保证教学的质量同时帮学生减负?怎样打破学科的界限,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医学知识进行整合,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之更好地理解与贯通理论知识?怎样紧密连接理论和实践,更好发挥麻醉生理学作为桥梁联系基础与临床医学的作用,有机结合生理学和麻醉学知识?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将麻醉生理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高麻醉生理学的教学质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麻醉生理学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选取2015级麻醉生理学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在2015级实验班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实行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促进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艺术;其次促进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优化课程结构,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开展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先展示教学病例,然后给出问题,要求同学通过查资料完成学习[5-6]。案例设计紧扣所讲授章节的内容,强调生理学知识在临床麻醉实践中的运用,强化术中监测的生理学原理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计划1~2次课时间邀请临床麻醉科医生根据麻醉学生理学内容进行讲座[7-9]。提供学生与麻醉专科医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学习氛围,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同时选择在理论教学中穿插开展具有麻醉生理学特色的实验课,加强麻醉生理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0-11]。尤其注重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促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另外,按照理论课教学内容合理安排2~3次临床实践课程,提前联系临床医院麻醉科作为见习地点。在完成部分章节理论教学后,针对性安排相应见习课程。见习课程主要围绕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椎管麻醉、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术、麻醉后并发症、麻醉后的复苏管理等主要线索展开观摩、学习与讨论[12]。尽早涉及临床可以形象化、实际化理论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13]。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查阅分析资料并撰写综述,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进入实验室学习等方式早接触科研,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创新能力[14]。
2麻醉生理学教学改革的优势与不足
病毒肺炎防疫麻醉质控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2020年2月是病毒肺炎(COVID-19)防疫工作的关键时期,北京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简称质控中心)及时制定了相应的麻醉专业规范,并联合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北京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质量管理学组及京津冀麻醉协同发展常设机构,通过专业视频会议系统,成功组织召开了COVID-19防疫工作专题视频会议及为期5d的培训周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北京质控中心视频会议及感染控制系统培训周为例,介绍视频会议系统的特点,分析在重大疫情期间视频会议在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质量控制;视频会议系统;病毒肺炎
1打破空间限制,减少人员聚集
相对于传统的质控工作会议而言,视频会议的与会者无需聚集于同一会议地点,符合COVID-19疫情期间“减少外出、避免人员聚集”的防疫要求。本次质控中心视频工作会议也是行业加强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人员聚集,避免交叉感染,遏制疫情蔓延的一项特殊举措。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质控工作的效率,是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临床麻醉质控工作的最佳方式。
2高效组织会议,及时传递信息
中国幅员辽阔,因地域因素往往要求传统学术交流或工作会议需要提前数周甚至数月筹备会务工作。即便是在北京等交通发达的一线城市,与会者用于往返会场的时间至少2~4h。对于此次北京市质控中心的视频会议,组织者经过3d的统筹和协调,京津冀三地专家“聚集一堂”,就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医患防护、强化麻醉科感染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感染控制长效机制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让各地COVID-19定点医院的一线救治和防护经验得以及时的分享和推广,还能够缩短会议讨论环节的决策周期和执行周期,最终有利于确保临床麻醉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麻醉科转化医学思想运用
人类在20世纪见证了医学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例如抗生素的发明使用、各类疫苗的研制成功、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计划的实施等,这些成果对人类健康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研究突飞猛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分离。虽然其间也有很多基础研究的结果逐渐向临床转化,但是这种转化已无法满足l临床医学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转化医学这个全新的理念被提出,其目的就是将基础医学的进展快速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病人服务,为人类健康造福。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是近l0年来国际生命科学界的一大热点,于1996年由国际知名医学杂志《Lancet)首次提出。目的是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在基础研究与患者的诊疗之间,特别是与临床试验建立桥梁联系,更有效地将基础研究发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诊疗,并以临床疾病的问题指导基础研究的走向…。对于临床医生而言,把握转化医学的本质,就是要注重从临床中发现问题,为基础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目标,并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诊治当中,解决临床问题,切实为临床服务。
2科研选题应源于临床
科学问题的提出必须且只有来自于人体,才能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价值。麻醉学科研领域中,习惯的做法是在老鼠、兔子或狗身上展开基础研究。但是必须意识到,基于实验室在非人体水平发现的某种现象提出假说,这些假说通常并不能推及人体,约3/4的基础研究甚至没有进入临床前实验就被弃之一旁。惟有基于临床发现所提出的假说和研究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人体的真实状况]。广大临床麻醉医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临床现象凝练成具体的科学问题,通过系统的实验室研究获得其规律性,转化为指导临床麻醉工作的知识并能经得起大样本的临床评价。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近年来科研选题的方向,都是尽可能从临床麻醉工作中来寻找。比如说,在临床工作遇到了很多创伤失血性休克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心、肺是这些患者缺血后损伤的首次打击器官。临床麻醉广泛使用的麻醉药物会对这些器官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针对这些疑问选题,以静脉麻醉药异丙酚为干预,选择其临床相关浓度范围,在动物身上开展药物对靶器官缺氧一复氧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异丙酚后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一复氧损伤;异丙酚预处理,能显著减轻缺氧II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推测这种保护作用的相关靶基因及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发表在Euro—peanJournalofAnesthesiology和Injury杂志。在此基础上,制定研究方案,观察常规使用的静脉麻醉药物异丙酚,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拟行手术患者缺血器官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如果动物实验的结果能够在临床麻醉患者身上得到印证,那么对于科研工作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肯定和鼓励。毕竟,开展的所有医学科学研究最终服务的个体是人,只有成功实现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的对接,完成研究成果的转化,才能真正体现科研工作的价值。
3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