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9:14: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林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业办林产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县林产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发展思路,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虽然历经雨雪冰冻灾害和严重经济危机的打压,但总体仍趋于平稳,基本面企稳向好。
一、园区林产工业的现状和困局
一是占全县林产工业的比重大。园区内共有林产加工企业30家,占全县(64家)总量的47%;其中在建企业2家(分别是:“宜华木业”和“豪迪工艺”),停、破产企业5家,正常生产经营的只有25家,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上交税金846.3万元,安置就业1240人,分别占全县林产加工企业总量的89.8%、90.2%和74.2%。
二是受政策调控的影响大。落户园区的30家企业中,从事细木板生产的有7家,从事木胶板生产和加工的有6家,从事竹胶板和竹地板生产的有2家,从事人造中纤板生产的有1家,从事木竹工艺品生产的有5家,从事家俬生产的有3家,从事锯材生产的有2家,其它类的有4家。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大多数企业都与家装市场关系密切,在国家整体调控楼市的大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受到冲击和影响大。以“兔宝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虽然“兔宝宝”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并有遍布全国大中城市的370多家专卖店,但今年产销值大幅下降。
三是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层级低。园区内30家林产工业企业当中,上市公司2家(在建的“宜华木业”和“兔宝宝装饰材料”),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只有2家(“兔宝宝装饰材料”和“扬宏建材”),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型企业。同时普遍存在产品单一、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变等低层级林产工业企业的共性问题。
四是创新和转化能力差。截止到目前,园区内30多家林产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建有产品研发中心,没有一家设立专业市场调查和分析机构,因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差,从而导致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普遍低下。年内,德华兔宝宝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添购了设备,改进了工艺,推出了适销对路的“三层复合板”,但由于员工素质低,难以达产达标。“洪林木业”面对经济危机,着力在“降低耗材率和提高产出率”上面做文章,研发改进了一批新型实用型木工机械,但由于资金问题,始终无法达到产量。
营林产业成本核算论文
1成本核算中的问题
1.1错误定位
每每听到成本核算,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利益是多少。其实,营林产业的目的并不是利益,而是公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也在不断的恶化,面对这样的情况人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通过营林产业来改变现状。但是很多人却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商机,一个赚钱的手段。所以在核算方面中更多注意到的是利益,这样就会导致使用错误的核算方式。这样一来,可能不但没有改善环境还可能会导致更恶劣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对营林产业正确定位,这样才能够提高环境质量,发挥营林产业的作用。
1.2营林的账目
对于一个产业的成本核算,少不了计算,更少不了账目。很多时候,成本核算上的问题,不仅仅是计算方式上的问题,还因为账目的不准确。所以想要解决营林产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根本,就是应该要进行记账,然后在后期核对账目,计算成本的时候才能够有保障。
1.3不合理的核算方式
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1当前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外贸易结构单一问题。对外贸易结构单一是我国林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我国出口的林产品中,加工程度低的木材等占据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比重[1]。这种单一的贸易结构不利于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1.2贸易发展方式问题。目前,我国的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方式主要为低收益、高投入、高消耗。从具体林产品类型来看,出口林产品中以粗加工林产品为主,附加值高的林产品、高科技含量的林产品则是进口贸易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这种发展方式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1.3进出口贸易法律体系完善性问题。就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条例而言,林业部门制定的法律条例多以通知的形式实施。这种实施形式对相关法律条例的执行力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作用。此外,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林产品贸易壁垒等问题尚未出现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际的交易过程中,这类问题的发生通常意味着贸易双方之间将出现矛盾。基于上述情况,完善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法律条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2.1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从本质角度来讲,当前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的获得及贸易经验会对林业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传统的单一林业产业经济结构向多维度、多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转变,在提升林业产业结构完善程度的同时,促进林业产业的有序化、优质化发展;二是发展效率方面,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对外出口各种林产品资源的同时,也会从其他贸易对象中获得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2]。上述技术及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我国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林业产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不断转化。2.2林业产业人才机制构建方面。随着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显著增加。为了实现进出口贸易目的,各个企业或单位将不断引入大量的林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打造符合自身进出口贸易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与其他人员相比,长此以往,这些专业的人才逐渐在林业产业中形成良好的引领作用,间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2.3资源矛盾缓解方面。从本质上讲,可以将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看成是一个消耗积累林产品资源、获取先进技术及短缺资源的过程。在实际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之间的贸易交换对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空间起到了良好的扩宽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将这个发展过程看成是我国与其他贸易对象进行优势互补的过程。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林产品资源的掠夺化开发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4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该部分经济利润的分配及重新利用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3结语
通过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对外贸易结构单一,进出口贸易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贸易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促进我国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应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对贸易结构及贸易方式进行合理调整。从整体角度来讲,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林业产业人才机制构建、林业资源矛盾缓解、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作用,在后续的贸易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需求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生态市建设推进林产业发展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林业强市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础,以生态建设和林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坚持科技兴林战略,开展依法治林,推进林业“四大工程”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2、基本原则。坚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原则;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分类经营和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林业改革连续性、稳定性,保护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多渠道筹集林业发展资金,以非公有制经济造林为主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城乡林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
二、主要目标
3、到2012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30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1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到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52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12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7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市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绿色的新*。
三、主要措施
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多管齐下,开拓市场
发展林业产业化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林业市场。我国目前的林业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格局也比较混乱。因此,我们必须要多管齐下,积极开拓林业市场:首先,我国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在统一的宏观指导下,积极筹建各类新林产品市场。对于一些老林产品市场尤其需要改建和扩建。对于那些新建的林产品市场,要给与商户一定的优惠,从而吸引更多的客商进市场做生意;其次,要积极建立林产品的外销窗口。可以在国外直接设定林产品直销窗口,或者聘请一些外商做,为开拓海外林产品市场打开缺口;最后,政府可以举办一些诸如林博会,名优林产品展销会以及林产品交易大会等活动,开拓林产品市场营销活动,最大程度上开拓国内、国外两大林产品市场。只要做到多管齐下,相信我国的林产品市场一定会是一个全新的局面。
制度创新,推进发展
制度是保证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标尺。我国的林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自然也离不开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林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方面,笔者认为:首先,需要大力推进林农组织形式的创新,相关部门必须要制定相关制度保障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顺利、科学运转,促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和主要载体;其次,在林业经营制度方面也需要创新。我们需要根据各林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促使林场、企业以及林农、林产品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最后,要积极推动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林业经济制度是保障林业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利武器。有了制度保障,林业企业才敢大胆的进行林业产业化经营活动,积极提高我国的林业产业化水平。
财政扶持,资金保障
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资金和财政方面的扶持。所以,首先,政府必须要针对林业产业的高风险特征,建立相应的林业风险保障基金,保障林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大林业产业化项目的招商力度,为林业产业化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还要通过引进外资等各种手段增加对我国林业产业化项目的投入。政府还要给予发展林业产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障我国林业产业化的健康、顺利发展;再次,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应对林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做到专项资金、专项拨款,对一些重点林业产业化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最后,可以针对林业生态建设加大对林业基本建设所需资金的投资力度,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根据不同的林木资源实体,按照不同的补偿标准,有效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林业产业加快发展意见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林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豫政〔2004〕57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建生态*,创效益林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认识
林业产业是以培育、加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是林业发展的一鸟两翼,没有产业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不重视林业产业,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持久的动力和经济依托。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又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市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种苗花卉等资源培育业和人造板等木材加工业稳步增长;森林旅游业快速发展;林产品交易市场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林业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市林业产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少,林产品加工水平低;林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林业产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中的作用和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破除传统的林业经营观念,遵循“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林业思想和理论,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实际出发,强力推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我市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森林生态城建设、风沙源综合治理、嵩山山脉水源涵养林等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增添强劲的动力,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二、立足实际,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小议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
摘要:在我国林业产业发展中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状况下,提出供需协同视角的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就林业产业链中的林产品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林业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以及林业政策、法律需求与供给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促进林业产业链有效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供需协同;林业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模型
林业产业覆盖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多个门类。近年来,我国林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国林业总产值达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84%;生产木材6974万立方米,人造板7365万立方米,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亿吨;林产品国际贸易额达570亿美元,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以木材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木材采运、木竹加工、人造板制造、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木浆造纸、森林旅游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1]。
我国林业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总体而言,加快林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森林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林业产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林业蕴含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充分挖掘。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产业链中的企业、消费者、行业中介以及政府等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同。尤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原料、产品、技术以及政策上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原料上的林木资源匮乏与木材加工业高速发展、木材利用率低下之间的矛盾;林产品单一与市场需求多样化之间的矛盾;林业企业的大量技术需求无法满足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之间的矛盾;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中商品林建设与现有采伐限额政策、林木产权不明之间的矛盾等,已成为影响我国林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为此,我们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林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模型,提出林业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相关路径,这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我国林业产业在新时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林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展模型
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间及产业内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林业产业是一条在上、下游企业间形成贯穿原料供应(林木培育、种植)、生产制造(林产品加工)、销售(林产品营销)及最终用户的链条,见图1。这一链条以企业为主体,涉及产品、生产要素(林地、资金、人才等)、政策法律等的需求与供给,期间伴随信息流、物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
林业发展服务贸易论文
1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的需要
1.1林业服务贸易在林产品贸易增长中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生产模式的发展,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对国际生产网络形成有力支撑,并且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繁荣和快速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降低了传递、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另一方面,使一些原本不能被转移或贸易的服务产品,获得了可贸易的条件。在世贸组织制度及区域贸易体制框架下,国家或地区服务领域的开放度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壁垒逐步降低,跨境经济活动交易成本大大降低。2011年,全球商业服务贸易额4.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1%,而当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仅为5%(WTO,2012),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服务贸易的快速恢复能力及增长潜力。我国货物贸易长时期以来都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随着近年来货物贸易条件的不断下降,一些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显露得更加突出。我国货物贸易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是以能源、初级原材料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这种过度消耗不仅没有换回较高的贸易收益,也不利于经济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发展服务贸易,发挥服务商品的清洁、低能耗的优势,积极开拓高附加值的服务商品对推进我国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将起到积极作用。林业服务贸易从根本上说具备一般服务贸易的属性,因而与能源、初级原材料的货物出口相比,更注重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低消耗。除此之外,林业的服务贸易还具有林业的特殊性质。它以第一产业的森林资源为基础,而森林本身就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调节者,维持着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平衡。在培育和保护森林的同时,可以科学地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作为林业有形贸易的重要产品来源。与一般服务贸易不同的是,林业服务贸易是围绕森林以及林产品的生产而展开并不断延伸的。既包括辅助林业生产的各种服务(林业生产性服务),如林产品初级加工服务、原木运输服务;还包括森林经营与管理服务,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森林管理咨询、木材估价等。广义来看,林业服务贸易还涵盖林业生态价值服务,如生态旅游、森林文化与娱乐、森林碳排放权交易等服务。如果这些服务发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就构成了国际林业服务贸易。鉴于林业服务贸易的广泛内涵与巨大的发展前景,积极发展林业服务贸易对我国林业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调节国际贸易平衡,优化林产品贸易结构
201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总额18178.3亿美元,增长4.3%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12年我国林产品贸易总额为534.9亿美元,出口总额136.2亿美元,进口总额398.7亿美元。从林产品贸易总额来看,其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38%,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但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平衡来看,林产品进口总额占我国进口总值的2.19%。因此,改善和优化林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对于调节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具有积极意义。从我国林产品贸易总体表现来看,如表1所示,贸易总额除了在1998年(1997年金融危机后)、2001年(中国入世后)、2009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明显下降外,基本保持了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也表现出林产品贸易较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影响的特征。1997年-2012年12年间,我国林产品贸易一直表现为净进口,即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从林产品贸易逆差来看,除了上述特殊年份以外,12年间林产品的贸易逆差总体增大,这也说明我国林产品的外部依赖性较高。具体从主要林产品的贸易来看,出口方面,人造板、纸和纸板、锯材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三者比重之和可达林产品出口总值的90%。如图1所示,2001年以来,人造板的出口快速增加,从居于纸和纸板、锯材之后的第三位一举攀升为第二位,到2006年又超过纸和纸板,成为出口主要林产品的第一位。从比重来看,2012年人造板出口占49.31%、纸和纸板占43.18%、锯材占3.29%,虽然锯材位居第三,但是出口规模远小于前两位的人造板及纸和纸板。除此之外,原木、木浆的出口规模都非常小,并且各年间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出口水平上。从主要林产品进口来看,木浆、原木、锯材的进口比重总体增加,而纸和纸板、人造板的进口却大幅下降(图2)。这与我国人造板、纸和纸板的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息息相关,在结合二者在出口中的巨大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类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比较高的。2005年之前,处在第一位的进口林产品为纸和纸板,2006年起,木浆取代其位置,成为进口规模最大的林产品。2012年,主要林产品进口排序与占比分别为:木浆(29.20%)、原木(18.92%)、锯材(14.90%)、纸和纸板(13.54%)、人造板(3.1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林产品进出口结构相对来说较依赖某几类产品,结构较单一。正是因为这种相对集中,我国出口纸和纸板中的铜版纸、人造板中的胶合板等产品,近几年频繁遭到发达及发展中目的地市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甚至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因此,优化我国林产品贸易结构,加快转变林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从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转化,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拓宽出口林产品的种类,从广义上来看,这不仅包括货物形态的林产品,还应该积极拓展国际林业服务贸易,从根本上向新的林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型。与此同时,林产品进口既起到为林业及其他行业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等的作用,还发挥着调节林业贸易平衡的重要作用。林业服务贸易作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贸易形式,也将丰富林产品贸易进口的种类,并更好地调节林业贸易平衡。
2适应国民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
谈论林业产业问题
最近,我连续参加了几次林业和经济类的论坛,聆听了方方面面人士很好的发言,并就林业产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归纳一下,觉得有以下几个问题应作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生态与产业的关系问题。
林业生态建设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发展的推动力,经过前几年的探讨,二者的这种关系问题已经从社会学、经济学的理论层面基本解决了,但在实践层面尚需突破,如国有林区的商品林问题,林业生态区的多种经营问题,集体林区的林木采运问题,森林公园的社会化运作问题,林业产业布局的调整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国内林木资源丰富的区域产业欠发达,而产业发达的地区又远离资源),等等。由此,当前不仅要继续深化生态与产业互动关系的共识,更要探讨解决二者关系的操作性难题。
二、关于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和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近两年,在经济大环境趋势放缓的情况下,保持27%以上的年均增长率,非常引人瞩目。但详细分析,有4个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1.在林业产业总产值迅速猛增的同时,林业终端产品增速放缓,有的还是负增长;
做出特色推动林业国际化
近年来,徐州市围绕“培育与利用并举,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林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大市、产业强市,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86.6万亩,占全省19.5%;活立木总蓄积1258.3万立方米,占全省22.3%;林木覆盖率24.9%,高出全省平均值10.1个百分点;全市各类木材加工能力500万立方米,果品贮藏和加工能力分别达到15.8万吨、22万吨,林产品加工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林业行业年总产值超过150亿元。在当前林产业规模已相当大的基础上,如何积极实施林业国际化战略,充分调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林产业对我市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战略性的课题。
一、林业国际化的内涵及背景
林业国际化不仅指传统的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林业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林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国际交换的过程。随着人类对20世纪发展进程的思考,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简称环发大会)诞生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作出了全球性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加上环发大会之前缔结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湿地公约》,与林业直接相关的国际五大公约和一个森林论坛,形成了林业全球化的基本框架,在这个基本框架下,林业已被纳入了国际社会政治议程,成为解决全球环境、乡村发展、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主要途径之一,也成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要手段之一。林业已经走出单一的木材生产时代,林业资源在国际间的优化配置,已从传统的林产品国际贸易发展到涉及资本、科技、森林资源培育、新兴林产品(碳汇)等各个方面,林业全球化进程正日益加快。
二、徐州市林业国际化的现状
徐州市林业国际化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后,大体经过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发展起步阶段、世纪之交的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提高阶段。
(一)林业技术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