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平价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8:2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利率平价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利率平价理论

小议利率平价理论在我国失灵现象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率平价理论,发现其在中国应用的失灵现象。从利率平价理论的若干前提出发,本文试图给出其在中国失灵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利率平价;汇率;利率;资本流动

1利率平价理论的发展

(1)古典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是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里最先提出的。凯恩斯认为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国内投资,也可以选择在国外投资。在假设汇率固定的前提下,当国外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高于本国投资的预期收益率时,投资者会将资金投向国外,这样就产生了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此时我们把汇率固定的假设取消,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远期汇率的决定和两国的利率差异存在关联性。后来的研究者将该理论进一步发展,按照投资者是否在远期交易,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将其分为有抛补的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

在有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中,投资者在即期交易的同时,还在远期外汇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风险。这样,可以得出:投资者的投资取决于本国和外国投资收益的差别,即套利的存在将使得两国的投资差别不复存在。

在无抛补的利率平价理论中,投资者不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其根据未来汇率的预期变化来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此时可以得出: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化等于反映了两国间利率差异。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表明市场预期本币将在远期贬值。

查看全文

利率平价理论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研讨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7月21日公告称,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自1994年中国进行汇率改革以来的重大变化,这次改革对人民币汇率做出了2%左右的上调幅度,远低于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尽管如此幅度的变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会是相当小的,但毕竟打破了长达十年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开始更加灵活,并有可能进一步升值。

自199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4年汇率并轨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从1994年至1997年基本上是一个小幅升值的走势,1997年到2005年基本上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8.28元左右人民币的水平,变化幅度始终不大,而同期人民币利率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3年7月和199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两度提高利率,使得人民币利率远远高于美元利率。而自1996年5月起,中国人民银行更是先后7次降低利率。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刺激国内外的需求,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央行就连续6次降息。此后与连续降息同时出现的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

除了1997~1999年人民币利率水平是低于美元利率水平外,我国人民币利率水平一直明显高于美元利率水平。回顾1994—1995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我们发现,人民币从1994年初的1美元兑换8.61元升至1995年12月底的1美元兑换8.35元左右,而且市场交易者及贸易商也普遍预期到了这一升值趋势,这种预期持续有两年之久。

如果根据利率平价的基本理论,当国内利率水平上升时,本币汇率应当是预期贬值的,而不应是升值的。那就是说,如果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当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时,人民币汇率应该趋于贬值;当人民币利率低于美元利率时,人民币汇率应趋于升值。这与我们上面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正好相反。1996~1997年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利率平价的预测正好相反;1998~2004年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美元利率水平,利率平价预示人民币应该升值,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不变。那么,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二、汇率和利率关系的理论分析

查看全文

汇率决定理论新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汇率形成机制的有关文献、分析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引入可支配收入因素,建立了一个新的汇率决定理论——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首先,本文的切入点新颖,为了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通过把我国的各地区假想成小国家的角度来考察新理论的正确性。国内数据的实证结果证实,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模型效果明显好于购买力平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结果发现,现阶段人民币币值确被低估了7%~8%,但低估的幅度并不像欧、美等国所声称的那样大。

关键词:汇率;消费物价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

本文的目的在于想以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并由此展开,对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在对比国内地区之间的“汇率”后,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公式做出修正,进而运用修正的模型来确定人民币兑美元的内在汇率。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

查看全文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不仅是发达国家,就连发展中国家也都意识到只有对外开放自己的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长远发展。而在开放经济中,汇率作为核心经济变量,其调整和联系着各种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并且影响着各国经济的对内对外的均衡。上个世纪以来,汇率理论一直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因此,对汇率决定理论及其演变轨迹和发展规律,以及汇率制度选择、汇率政策和国际汇率政策协调等理论进行简单的回顾与展望,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一、20世纪前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各国终止银行券与黄金的兑换,禁止黄金的出口,这也标志着盛行了约30年的国际金本位制的瓦解。此后直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这一段时间内,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序阶段,浮动汇率制度居于主导地位,汇率波动频繁,各国争相实行竞争性汇率贬值政策。这一期间,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汇率理论就是纸币本位下的国际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和利率平价理论(TheTheoryOfInterestRateParity)。

虽然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的Salamanca学派,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才对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阐述。这一理论基本解释了当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导致的通货膨胀而引起汇率的变动,并且为各国在战后确定均衡汇率水平提供了理论根据。

但是,随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到来,这一时期除价格水平外,各国的生产、就业和资本流动的波动都对汇率和国际收支产生了很大影响,购买力平价理论就很难对该期的汇率波动进行解释。人们认为各国的汇率水平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实际因素,也有名义因素。此外,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购买力平价的检验也很困难,如价格指数的选择就难以做出。而且,如果各国的经济结构不同,则其所对应的购买力平价的本质也就不同。例如,美国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知识信息产业上,它的购买力平价(ppp)值和通货膨胀率与宏观经济量的相关性就比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表明,汇率服从随机游走,从而进一步导致对购买力平价的否定。而在最近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对均值回复、实际汇率的稳定性或购买力平价估计方程的残值稳定性进行了广泛的检验,但是其结论各有不同。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短期内,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都不成立。许多学者使用一个长期的样本数据(同时包括固定汇率制期间和浮动汇率制期间,有的甚至追溯到金本位制期间)和平行数据(paneldata),得出的结果支持相对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成立的。随着汇率理论和计量方法研究的继续发展,对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还会继续进行下去。

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的经济状况与人民币汇率

汇率可简单地理解为外汇的价格,即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就是说汇率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它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自上世纪4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以及世界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以来,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不一,有些国家的货币出现持续贬值,有些国家则大幅增值。最典型的是美元的贬值,日元汇率的走高。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则相对削弱。经济实力是决定汇率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但整体缓步上扬,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而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GDP与人民币汇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图1)

我国GDP的水平逐年增加,表明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逐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则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缓步上扬。此外,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相应提高,这也使人民币在长期内保持坚挺。

(二)人民币流通状况与人民币汇率

衡量人民币流通状况的主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往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抑制了出口,刺激了进口,若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使本币汇率下跌。但通货膨胀的影响往往具有时滞性。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一个取决于两国相对价格的名义变量。当本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上升时,本币购买力下降,即本币贬值,则汇率就下跌;反之,汇率上升。绝对购买力平价可用公式表示为:S=p/p*(2.2.1)

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

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

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试析论文

一、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我国的经济状况与人民币汇率

汇率可简单地理解为外汇的价格,即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也就是说汇率就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它反映的是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自上世纪4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以及世界主要货币实行浮动汇率以来,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不一,有些国家的货币出现持续贬值,有些国家则大幅增值。最典型的是美元的贬值,日元汇率的走高。其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则相对削弱。经济实力是决定汇率的根本原因。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但整体缓步上扬,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而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GDP与人民币汇率有很大的相关性。(图1)

我国GDP的水平逐年增加,表明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逐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则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人民币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人民币汇率的缓步上扬。此外,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就相应提高,这也使人民币在长期内保持坚挺。

(二)人民币流通状况与人民币汇率

衡量人民币流通状况的主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往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抑制了出口,刺激了进口,若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将使本币汇率下跌。但通货膨胀的影响往往具有时滞性。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一个取决于两国相对价格的名义变量。当本国的价格水平相对上升时,本币购买力下降,即本币贬值,则汇率就下跌;反之,汇率上升。绝对购买力平价可用公式表示为:S=p/p*(2.2.1)

查看全文

人民币汇率因素走势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币的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可选择政策工具有:(1)用鼓励投资或放宽进口限制的方法适当增加进口;(2)考虑采取用部分自愿结汇的办法使一部分外汇分流在民间;(3)逐步使利率市场化,以减少由套利活动带来的不确定性;(4)考虑逐步开放资本帐户,稳步走向人民币全面可兑换。

1994年汇率并轨后,中国实行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系,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外汇黑市。官方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管理,官方汇率基本上等于在给定外贸和汇率政策下的市场均衡汇率。图1给出了1980―1996年人民币官方汇率。

从总体来看,94年以来的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为稳定汇率,在1994―1996三年期间,我国中央银行平均每天净买入1亿美元。本文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为主线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基准及未来走势。

1.1994,1995,1996三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1.7%,14.8%,6.1%,美国这三年的通胀率平均为3%左右;为什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此期间非但不贬反而稳中有升?2.1994―1996三年期间,人民币存款利率远高于美元利率;为什么人民币还能升值?3.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国际收支对人民币汇率有那些影响?4.中国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关系如何?

本文分五部分: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前三部分提供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准,后两部分分析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查看全文

汇率通货膨胀论文

过去几年,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金融界都是一个热门话题,其间产生了很多争议、建议和思考。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的争议是个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两国的经济关系史上值得特写的一个篇章。作者在文章“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经济”中阐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背景及由来,同时结合美国经济-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论述了三者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联。

本文的中心论题为汇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其中主要阐述汇率问题、国际及中国汇率制度演变、汇率决定理论、美元汇率的走向与中国的CPI(全国居民消费指数)走向的惊人一致性及其内在机制、提出汇率决定的“价值统一说”,并预测了人民币汇率走向与中国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关联。

1、汇率制度简介

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国际化、全球化,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国际“清偿力”及其“稳定”越来越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追求目标。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狭义上的国际金融体系,即由国际间资本流动及货币往来而引起的货币兑换关系,以及相应的国际规则或惯例组成的有机整体。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层是国际汇率制度。

国际汇率制度自从1880年的国际金本位制以来经过了125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无数的创新、衰落和摸索,其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及现在的区域货币一体化,并且整个金融世界依然在绞尽脑汁、穷尽智慧,力图寻找更加稳定的并能够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经济要求的国际汇率制度。

1.1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