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体系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7:27: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理论体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理论体系探索思考
先进性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命题以来,阐释和研究这一理论体系,成为理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这种研究,既包括从整体上对这一理论体系的宏观把握,也包括从中观上研究其各个组成部分,还包括从微观上进行更细的研究。三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先进性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新近由孙艺兵、孙志明等同志撰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研究》一书,就是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可贵探索。
作者紧紧把握了“体系型”特点,突出强调先进性建设理论的体系性,展现这一理论的丰富内容。作者认为,**年1月,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首次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命题,此后,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文件在多种场合、多次讲话中,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问题,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关于先进性建设的理论体系。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作者紧紧抓住“体系”二字,从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和历史经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创新意义、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与横向关联、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动态实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检验标准与评价体系,全面阐释了这一理论,使读者在阅读后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进性建设理论确实是一个博大的体系。
这是就先进性建设理论的宏观形态而言。就这一理论的每一组成部分而言,作者也从“体系型”的思路出发来论述问题。例如,作者在阐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检验标准时,从实践标准、群众标准、历史标准三方面来进行多维分析,体现了检验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完整体系。再如在阐释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评价体系时,作者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进步、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四个方面考虑,这样,先进性建设的评价标准,也成了一个体系。
在追求准确阐释、力求内容完整的同时,视野开阔、力求创新,是该书的另一特点。作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从更宽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理论层面上,研究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问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进行了多视角、多层次、多向度的挖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如从横向关联中思考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地位,认为应该从与“五大建设”的关系、从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中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地位。再如,作者认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现途径包括三个方面:党作为整体在内在本质上先进性的实现途径,党在外部特征与功能作用上先进性的实现途径以及党员个体先进性的实现途径,作者从动态发展的形态考察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实现过程。
理论体系改革思考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业。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报自今日起在理论版开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栏,陆续刊登文章、访谈、报道等,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展现和阐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巨大成就、成功经验和前进方向。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无一不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实践创新,无一不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联,是一个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觉奋斗的党。在历经艰险、完成“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后,我们党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辛探索,终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创立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崭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理论根据、历史根据,又有现实根据,其现实根据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据,那么,这一理论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如果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历史提供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那么,这一历史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但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要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国有企业改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崭新实践提供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深层的根据,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历史再一次说明:生动变化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源泉。
论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有它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往往是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对这种变化作出科学的回应分不开的。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地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论断说明:第一,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已从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这种环境对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是有利的。从时间上来说,这种转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第二,国内情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实践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理论内容和形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三,总结了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特别是20世纪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从理想变为现实,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其中包括我国的“”和苏东剧变。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党,通过总结经验,坚持正确的,纠正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化为和平与发展,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不断地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个大体系、大范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在今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
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后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这一科学界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论述相一致。首先,从实践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相一致的,并且以后者为基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其次,从理论上来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我们党把它称为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十三大报告和十五大报告都讲到了两次革命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但侧重点不同。十三大报告讲的两次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指的是实践上开辟了两条道路,即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五大报告说的两次革命、两次历史性飞跃,指的是形成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但是,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产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已经完成,思想属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0年前就已开始,至今仍在继续。
十五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是在继承我们党以往的理论成果和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包括生产资料公有制度、按劳分配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二是提出“以苏为戒”,独立地探索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三是重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在把握规律的基础“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在探索初期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等重大理论问题。总起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理性思考
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强大背景支撑
纵观我国档案信息化实践与发展的过程,在全国范围内,各级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已经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对于当前我们所重视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工作,也已经基本上明确了各项目标、原则、任务、方法和途径,也在积极寻求先进性的信息系统技术,当前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朝着一个非常科学、美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强大背景力量的支撑作用下,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以及发展方向变得更加明确,这便为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中各行各业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为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和非常充足的发展空间。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除此之外,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工作的不断支持等等众多因素,都为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建设工作铺设出了一条非常广阔的发展道路。
三、专业人才力量的增强
多年来,各级单位的档案部门都在进行努力探索与大胆实践,尤其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先进档案管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方面,不仅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具备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档案信息化人才,多年的积累与沉淀,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从量变实现了质变,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其建设档案信息化理论体系的人才越来越多。
论大众财政理论体系
摘要:讨论大众财政标题,首先必须弄清大众财政的看法。大众财政是与私人财政对应的看法,是对当局财政的客观要求,大众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局财政的分外性子,而是当局财政的一样平常性子。大众财政实质上是对当局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别的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两者的重要看法并没有本质的差异。我国创建大众财政理论体系应敬重差异社会条件下大众财政的特性;珍视对转轨时期大众财政制度的研究;珍视对我国大众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实现我国大众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增强定量分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要害词:大众财政;私人财政;当局财政;大众财政论;国家分配论
在我国,研究大众财政标题是比年来的变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垂垂创建,大众财政体制在我国事否实用,也成为宽大财政理论和现实事情者配合体贴的标题。笔者拟就大众财政的一些理论标题谈些本身粗浅的相识。
一、对大众财政看法的重新相识
讨论大众财政标题,首先必须弄清大众财政的看法。笔者以为:
(一)大众财政是与私人财政对应的看法,是对当局财政的客观要求
会计教学理论体系探析
会计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所在,同时也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会计服务理念被打破,会计职业内涵被进一步扩大、丰富。一方面是市场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因此,在教育界也需要基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变化,针对性进行教学理论体系的革新,创新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市场协同”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一、《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简介
《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一书由郑军、周运兰以及张振等著名会计领域教师联合主编,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国际化会计教学理论,是一本紧跟时代改革潮流的会计教学理念方面的指导书籍。从《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内容上观察,在书中不仅仅是对目前我国会计人才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会计人才培养改革进行了论述,同时还提出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不断变化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在时代的大趋势下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更新教学的理念,保障培养的人才符合时代所需。同时书中还提出,从目前我国社会会计人才的标准和学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经验上观察,我国正处于“邀请世界进来,到自己主动走向世界”的关键转变时期,因此在市场中需要大量具有理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化会计人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则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全面的会计人才,在保障培养人才国际化视野的同时还要同我国实际会计行业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中的教学理论体系改革
在《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中基于我国会计教学理念的现状,提出了三个方面体系改革途径:首先,需要强化教育创新和改革,在思想层面教育者需要深刻地认知最新的会计教育理念,进而建构最新的教育理论体系,在制度面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建一个完整的新时期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其次,需要加强校间合作,基于目前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不足,可通过校间合作的方式让优秀教师在不同的高校间进行流动教学,同时也可将不同学校的教学方式、内容、双语教学的开展进行交流;最后,实现校企联合要达到“市场协同”的教学效果,这是《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中的提出的最重要会计教学理论体系改革的观点,认为在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让人才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投入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通过到实际企业中实习的方式,认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求,继而正确认知自身的学习方向,并在职业道德上也有所认知,达到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三、《会计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把握理论体系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主线。学习贯彻十七大报告精神,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以及这个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的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立论依据,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一以贯之、有机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进程中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反映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它强调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标准审视一切,并通过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成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已经被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不断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法宝,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思想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系统地回答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系统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邓小平开创,我们党始终面对并探索研究的重大问题,都是同一个主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在这个主题下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就深刻揭示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道理。第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世界在变革,时代在发展,实践在变化。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以同志、邓小平同志、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结合起来,逐步认识、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然而,发展,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新世纪新阶段,怎样实现中国更好发展的重大课题摆在了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发展的角度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共同发展及和平发展五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发展特征、目标和途径、动力和保障,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外互动,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揭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和开放的理论体系的一个具体贡献。第三,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性。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符合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成功地指导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验证出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抓住理论体系创新的“生长点”
抓住理论体系创新的“生长点”
时代在发展,理论要创新。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大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的年代,更应大力推进理论体系的创新。这是我们在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方向。
理论体系的创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恩格斯说过:“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也必须面对现实,认真地研究客观实际究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哪些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生长点”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实践积累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个结合,既抛弃了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仍然带有空想因素的个别论断,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又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提出的新问题,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比如,过去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及其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只有一般的阐述,而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积累了那么多的经验,理应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重点和理论创新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曾经说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就告诉我们,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科学,现在已经具备了过去所没有的深入研究并能够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已经在理论创新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我们在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时候,必须认真地、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传统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看一看它纠正了哪些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增添了哪些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新观点;看一看其中哪些是属于中国特殊的东西,哪些是可以上升到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的东西。这是我们能够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最重要的基础。
“生长点”之二,是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我们过去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更多的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著作和思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现实的社会主义与传统理论上所讲的社会主义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过去我们对此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制定的政策往往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改变这一状况,不仅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进行长期的艰辛探索,而且要准备经历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因此,我们要不断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探索,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上世纪50年代,同志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就提出过要“以苏为鉴”。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他说过:“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但应该说‘’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按照人的思维认知特点,反面教训往往比正面经验更容易引导人们跨入真理的大门。我们在编写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时候,务必认真地、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在一个半世纪里,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教训。
“生长点”之三,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都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了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并从中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任务。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还在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要不断地研究它,并在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同志在2000年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其中就包括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他指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广泛结合上,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要使大家认识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方面,绝不能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在具体演进中产生的一些繁荣现象而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论断。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自我调节和发展的研究,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分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第三条道路”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只有坚持以宽广的世界眼光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才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才能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
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透析
一、构建我国会计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随着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具体会计准则的草拟、征询、听证即将陆续颁布,我国会计理论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会计及会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了更为明确、深刻的认识。尤其是会计理论界、学术界对会计理论诸要素的研究、表述已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比如,对会计的定义、对象、职能、基本方法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可谓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健康与完善。然而,客观地审视社会现实,虽然会计准则已经颁布施行,会计法规层出不穷,会计行为结果——即会计信息失真却越来越严重。会计信息对管理者们和有关的利害集团或个人做出有关的决策影响力不大或根本没有影响力、甚或起到反作用,会计报表、会计准则中有些地方相互冲突、不能够前后一贯,政府机构不得不频繁地补充各种规定,这是为什么?除了我国经济体制固有的弊端和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局限性以及会计队伍素质较低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会计理论界没有很好地从整体上对会计理论进行系统地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理论导向的偏差与漏缺,难免有些会计实务工作者乘虚而入,假账百出、信息失真,有关部门不得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没有依据会计固有的规律性构建与完善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思想和人们普遍接受的权威性整体观念,因而代表一个国家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的会计准则,有些地方不能较好地相互衔接和一致,甚至出现矛盾与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必须认真地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进行系统、完整地研究。因此,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并且,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我国会计理论
首先,要构建我国会计理论体系,必须对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全面认识。总的来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因而人们对会计理论体系的认识也不一致,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要素的科学归类。目前,理论界既没有按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将其进行科学的归类,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加以组合,也没有确立各要素在体系中的方位,因而不成为体系。
2、缺乏系统性。由于没有按各要素的内在逻辑关系排列组合,对每一项要素也没有系统地研究,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也不成为体系。
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构想透析
摘要:本文探讨文学语用理论的存在形态、运行规则和学科特性,围绕假设、概念网络等内在的构成要素,从认识论与方法论角度考察作为一种学科建制的文学语用理论体系的层次和性质,尝试纲领性地论证建立文学语用学所须拥有的基本理论框架。
关键词: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框架;层次;性质
1建构LP理论框架的必要性
文学语用学(1iterarypragrnatics,简称为IJP)在语言学、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中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和发展前景。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总结我们自己的研究经验,形成一个较为简明、统一的TJP理论框架,使初学者有阶可循,使该学科的发展有章可寻,实有必要。
对LP理论的存在形态、运行规则和学科特性等进行研究,是一项迫切而严峻的任务。近年来,探讨LP理论真理性认知和研究科学化的努力一直在艰难而执著地进行。就目前形势而论,一方面,构建LP理论框架的时机日趋成熟。近20年来,我们对国外LP理论的引介和评述小有所成,对部分理论问题的探索已较为深入,对国外研究者提出的各种构想的长处和不足,我们在总体上已有所把握。这些情况表明,建构一个统一的LP理论框架的条件已具备。另一方面,学术界客观上正经历着对TJP理论本体论或本体性认识的“多元”期和“混乱”期。有关“LP理论是什么”和“什么是LP理论”的见解莫衷一是。LP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面临着冲击、消解、挑战。无论在国内抑或国外,研究者的理论取向迄今还不太明确,着意探索LP理论框架的学者还不多见。LP研究相对说来仅在小范围内进行,尚未形成体系和主流,尤其是对理论模式的建构还不能尽如人意,尚不能满足LP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要求。有的研究者对各种理论“兼收并蓄”,未提及自己的理论设想;有的研究者局限于具体文本分析实践中的方法和步骤;有的对借用的理论似未完全消化,生硬地套用某种语用理论,导致阐述与分析实践脱钩;有的研究则超出LP的范围而不自觉。或者,我们可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倘若没有对LP理论自身目的与方法的追问,以及对其自身性质和特征的探寻,也没有对LP理论关于文学与文学语言活动解释有效性的质疑,或缺乏对LP理论所提出的种种答案的可靠性及可检验性的反思,那么,我们就难以透彻地认识文学理论与语用理论的结合与发展的规律,而追求其契合的自觉性努力也会自然减缓。甚或可以说,这些反思性活动,是TP理论体系的思想前提。
2LP理论体系的构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