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6:48: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理论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加强理论建设
我校把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与深刻认识高校领导班子担负的任务和使命结合起来,以党委理论中心组作为理论建设的有效载体,在理论建设的自觉性上下功夫,不断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
中国人民大学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做出了特殊重要的贡献。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校制定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成员利用一切机会带头宣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校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我校还把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与学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在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理论建设,不仅事关学校工作的全局,而且事关教育改革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特别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健康成长的大局,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理论建设,努力办好中国人民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高校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反对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前沿阵地。实践证明,要取得斗争的胜利,关键是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建设。几年来,北京大学领导班子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任务,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奋发进取的领导班子。
首先在于抓住三个载体,发挥一个优势。一是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基本载体,通过落实两周一次的理论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撰写年度论文制度、领导班子调查研究制度。二是以校级党政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为载体,在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层干部大会制度和寒、暑假领导班子战略研讨会制度中,把理论建设和工作研讨紧密结合。三是以基层院系党委、学生社团和学生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在全校形成传播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浓厚氛围。同时,北大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活动经常邀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著名学者参与研讨。
其次坚持“一个方向”和“两个标准”,树立“三个观念”,具备“四个意识”,推动“五项工作”。一个方向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两个标准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手都要硬”。三个观念,即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五项工作,即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落实到推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这一中心任务上来。
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分析论文
摘要: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内的执政党的建设有许多方面的内容,党的执政理论方面的建设是其中之一。这一命题自同志提出之后,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并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并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执政理论基本内容建设思路
同志在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党的执政理论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构架,并指出:“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深人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可见,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已经成为党的执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加强以党的执政能力方面的理论建设为重点的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一、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
党的执政实践需要党的执政理论进行指导,而党的执政理论的发展滞后于党的执政实践的发展,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这是保证我们党科学地进行党的执政实践的需要。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完成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的需要。我们党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将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新中国。进人2l世纪,我们党肩负着进一步将新中国带人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执政使命。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问题会更加复杂、困难会更加突显、任务会更加繁重,这就对党的执政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后用这方面的理论加以指导,用发展了的党的执政理论来指导党的新的执政实践,以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使命。
加强党政党理论建设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参政党理论建设
论文摘要:思想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而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民建江苏省委加强理论建设的实际,对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进行了探讨。
思想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核心,而理论建设是思想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才能思想上稳定,行动上步调一致。尤其是在当前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充分认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项制度载人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这充分表明了这项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这更加完善地表述了我国派的性质和地位。
参政党理论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为什么要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如何认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们在学习与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参政党理论建设这一命题受到了、邓小平、等各个时期的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重视,也日益受到各派及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视,并有相应研究、宣传活动。当前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和各派全国代表大会的精神要求。实践证明,重视和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既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参政党理论重要性
在多党合作实践中产生、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政党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派建设与参政规律为研究方向的参政党理论,则是中国特色政党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学科,是一个亟待加强和进一步完善的领域和学科。为什么要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如何认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我们在学习与研究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
参政党理论建设似乎是一个新的命题,实际上在我国政党制度形成期间,这一课题就已经提出来了,最先提出这一课题的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1949年8月24日,正在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筹备期间,在《人民日报》上读到中国民主建国会发言人针对美国国务院《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发表的严正声明《加强内部团结和警惕,答告美帝好梦做不成》,当日致函民建负责人黄炎培说:“民建发言人对白皮书的声明写得极好,这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教育作用当是极大的。民建的这一类文件(生动的、积极的、有原则的、有前途的、有希望的),当使民建建立自己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8月26日,又给黄炎培写信指出:“民建此次声明,不仅是对白皮书的,而且说清了民族资产阶级所以存在发展的道理,即建立了理论,因此建立了民建的主动性,极有利于今后的合作。”
的这两封信函在中国政党合作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建立派理论这一重大课题,提出了派思想理论建设的要求和方式,并把建立派理论的重要意义提升到建立派主动性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战略高度来认识。1994年,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民建中央主席孙起孟著文重温的这一重要论述,感慨万千,他说:“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参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后,重温的指示有了较之过去清醒得多、深刻得多的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派理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他指出:“主动性是一个政党必不可少的基本性能,是一个政党能否保持和增强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这位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内容写进《宪法》作出贡献的老一代党派负责人,一直不忘的指示,长期坚持思考和研究派理论建设问题。《孙起孟文稿选编》中有7篇讲到理论建设。孙老深有体会地说:“派的理论建设并不难,其实质就是把派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使之带有条理性、结合性,上升到理论。这种理论事实上派已经在做,只是还没有把它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工作还不系统,还不够自觉,与实践本身相比还落在后面。”这一点是十分中肯的。
党的理论建设重要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理论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
论文摘要:理论建设是一个革命的党、执政的党的重要力量来源,党的理论建设对于顺利完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认真学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没有建设的理论,也就没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理论,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历史证明,只要我们能够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就能够推动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百多年来,不屈的中国人一直进行着坚决的斗争,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到的“兴民权,行议会”,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因而无法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也就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重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然而,马列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不是现成的答案,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拿过来便可治疗一切疑难杂症。马列主义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使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形势下,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出现存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条件,从而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揭示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也就是说,要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没有马列主义的本本是不行的,但只靠马列主义的本本也是不行的,必须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深入了解、分析中国国情,形成适合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中国革命必须的,同时也是极其艰难的,我们党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左”和“右”的错误,其根源就是不能科学地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是将它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指导,而是直接作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现成答案,不是在实践中运用、发展理论,实现理论的创新,而是削足适履,用理论的框框来套实践,结果必然是理论脱离实际,给党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
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指导中国革命事业的锐利武器,就在于它成功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对中国的国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特点,从而得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道路、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革命基本问题的科学结论,最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所有这些,都是马克思列宁的著作中没有的,但却又完全是出白于马列主义的,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它显示了马列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能不说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党理论建设思考
重视和强调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突出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杰出贡献。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突出制度建设在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贡献,首先是在认真总结执政党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开始实现了由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到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并重的重大转变。
党的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制定了党的章程,并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但这时党的制度建设主要是体现在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之中,并没有单独提出。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同志认真总结了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要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我们党在这个时期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制度和法规,推动了党的制度建设。党执政以后,在健全党的组织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党的监督制度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思想。但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曾一度难以有效贯彻执行,从而导致了个人崇拜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引发了“”这样的历史悲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的惨痛教训,从全新的视野和角度提出党的制度建设问题。他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分析了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进程中领袖个人作用与制度环境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出现像“”这样的严重失误,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但制度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从这个意义讲,制度比领导人的素质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变色,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出处同上)邓小平第一次把制度建设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地位,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制度与领袖作用相互关系的认识,标志着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确立和形成。
确立了党的制度建设的系统理论和基本思路
理论建设科学观创新论文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科学发展观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浅谈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理论建设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
【论文摘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握时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新境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党对做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经验。深入研究和总结30年来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把握时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改革开放刚刚开始,邓小平同志就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对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来指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1)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缺少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因此,“在每一个重大转折的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策略论文
摘要:理论建设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在与时俱进中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工作,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性作用。
关键词:党的建设;理论思维;理论建设;理论创新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高度重视理论思维.大力加强理论建设。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对人类的发展进步.对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成败具有重大作用。同志强调指出: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重视在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重视和加强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成熟是我们党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里所说的理论思维.既指正确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也包括运用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就概括地指明了理论思维和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的角度来说.理论是方向.是旗帜,是纲领,是指南。一个政党对于理论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论水平和成热程度而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重要标志。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的属性、功能和作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政党要做到理论成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因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旗帜,是建设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条件,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讲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在《怎么办》中明确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同志重视和强调党的理论建设同题.指明了紧密结合当今现实实践加强理论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思维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达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从而取得胜利、成功的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重视理论思维、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同中国近代以来其它政党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我们党是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诞生、成长和不断壮大的.党的事业是在科学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引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是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是邓小平理论。进入新世纪,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新的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个历程中,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引导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