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弊范文10篇
时间:2024-02-23 11:17: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利弊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仲裁诉讼化的利弊
本文对国际商事仲裁的诉讼化倾向进行了利弊分析,从仲裁的分析性质入手,以契约性第一位,司法性第二位的结论,得出仲裁诉讼化不利于仲裁的健康发展,只会沦为诉讼的简单翻版。再以1994年《仲裁法》实施后的仲裁现实为背景,阐述我国仲裁诉讼化的一系列突出表现,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
国际商事仲裁日益诉讼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仲裁诉讼化”这个命题来言,究竟是利还是弊,可谓褒贬不一。上世纪末,美国国会在对美国统一仲裁法案进行四十多年以来第一次修订的过程中,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根本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面对现代复杂的仲裁实践,需要制定更多、更细致的仲裁法律及仲裁规则来规范仲裁实践;并且单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制度的完善就是一个诉讼化的过程,就是其不断制度化、系统化的表现,也是法制规律的必然要求。另一派则认为:试图用僵硬的条文来约束自由灵活的仲裁是徒劳的。相反只会抹杀掉仲裁赖以生存的本质特征,使得仲裁成为诉讼的简单翻版,丧失蓬勃生机。那究竟仲裁诉讼化是好还是坏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就“仲裁诉讼化”而言,笔者认为弊大于利。
我们可以从分析仲裁的性质入手来思考“仲裁诉讼化的利弊”这个问题,看究竟诉讼化是与其本质属性相符合还是相背离?仲裁具有不同于诉讼、ADR中其他争议解决方式的独特性质,关于仲裁性质问题理论界争论颇多,迄今为止主要有主要有四种理论。传统学说认为仲裁具有契约性,或者具有司法性,或者认为仲裁兼具司法性和契约性,即混合论,第四种理论则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自治说。四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仲裁的某种属性,但都失之偏颇或折中调和,均未抓住仲裁最本质属性。司法说肯定了国家法律对仲裁的监督与影响,却片面的扩大了这种监督,完全抹杀了仲裁产生发展的基石即当事人意思自治。持该理论的人定会肯定仲裁诉讼化,认为是其司法性所决定的。契约论则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无限制的意思自治,否认国家对诉讼的任何作用。持该理论的人定会全面否认诉讼化,认为诉讼化的结果只会让仲裁丧失意思自治的本性。混合论试图折中调和前两种理论,但只是将二者简单相加,一样一半,也未能从整体上回答仲裁最本质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持该理论的人面对仲裁诉讼化时只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自治说基本上抓住了仲裁的本质性质,但又主张这种自治性具有超国家的性质,却也是不符和仲裁现实的。我认为要想弄清仲裁性质,首先应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仲裁与诉讼一样,都是解决争议的手段,那么为什么在已经有了诉讼之后,还要一个独立的仲裁制度存在呢?很显然,是因为人们希望有一种不同于诉讼,又比诉讼更具优点的解决商事争议的方法或制度,于是人们在长期的商事交往中逐渐创设了仲裁制度。这个仲裁具有但诉讼不具有的优点就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因此仲裁首要的、第一位的属性是契约性。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施米托夫所说:“商事仲裁的首要原则是当事人意思自治”。但现代仲裁又离不开国家司法机关的支持与协助,如财产保全、强制执行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等等。因此仲裁又具有司法性,但它是辅助的、第二位的。所以我认为仲裁的性质是以契约性为主、司法性为辅的二者有机结合。据此再来分析“仲裁诉讼化的利弊”就很容易得出“弊大于利”这个结论,因为其颠倒了契约性与司法性的主次关系,过分张扬了仲裁的司法性而忽略了首要的契约性。
弄清了为何仲裁诉讼化是弊大于利,下面将以我国1994年《仲裁法》实施后的仲裁现实为背景,给大家讲述我国仲裁诉讼化的一系列突出表现,及其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尝试性的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方法。
一、仲裁程序规定过于严格,缺乏灵活性
在国际仲裁中,各国实践几乎都允许当事人在不背离强行法的情况下,自主选择仲裁程序及确定仲裁程序法,被称为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有类似规定。我国94年《仲裁法》不但没有规定当事人有选择仲裁程序的权利,并且在程序方面的规定繁琐又严格。比如根据第45条规定:“证据应在开庭时出示,并且由当事人进行质证。”这一规定不仅排斥了仲裁活动中的其他质证方式,而且对于采用书面审理的案件的形式制造了障碍,因无法当庭质证而不能推进程序的进行,造成了拖延。这都与仲裁应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经济快捷的价值背道而驰,使我国仲裁程序在操作中缺乏一定灵活性,沦为诉讼的翻版。“仲裁的契约性”使其与诉讼不同,当事人不仅在实体问题上享有充分的意思自治,在程序问题上亦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双重意思自治是现代商事仲裁的重要特色,也是自由经济的必然结果。为使中国内地成为有竞争力的国际仲裁中心,未来的仲裁法有必要赋予当事人选择仲裁程序规则和仲裁程序法的自由。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只需规定仲裁程序应满足“正当程序”的最低要求即可。
浅析金融自由化利弊
十余年来,我国的市场导向型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艰难的历程,在其步履蹒跚的推进过程中出现过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对此人们往往将其归结为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不够发达,进而设想一种被人为理想化的、“发达”的金融体制,似乎在这种未来的“完善”体系中,市场导向型金融体制改革就变得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事实是,这种思维上的误区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完全竞争市场”确实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所憧憬的理想状态,但他们也指出“充分发达”的金融体系仅仅存在于教科书之中,因此就连教科书也明明白白地写着它不过是一种纯粹的理沦抽象的产物。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等待金融体系完善之后再推行某种金融体制改革,那么这种改革措施永远也等待不到适合它出台的时机。与此同时,在“充分发达状态”遥遥无期所引起的急燥情绪之中,仓促出台的金融改革措施难免失当。事实上,在任何时间,任何金融体系中,金融体系改革必然是利弊交织,决策者所能指望的只能是利大于弊,而不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弊的选择。十余年来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并行的全球性金融自由化进程也证明了这一论点。
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基本同期,世界上也兴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其主要内容是:汇率和利率的自由化、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以及银行业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十余年来的世界性金融自由化强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预计在今后的若干年内,世界性金融自由化的潮流将继续向前推进。
第一,金融自由化无疑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提高了世界金融市场的效率,促进了世界银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对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无论是借款者还是贷款人,都既形成了压力也提供了机会,使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降低成本或提高收益。
第二,人们普遍认为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具公开性,能够更为准确,更为迅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亦即资金的稀缺程度,形成更为有效的价格信号体系。尤为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为接近最优化。
第三,金融自由化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金融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金融企业(尤其是商业银行)提供了更灵活的经营手段。
第四,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商业银行在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分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原本着眼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然而在传统的分业管理制度下,由于商业银行一方面囿于经营手段的匮乏,另一方面却面对国内外同业的竞争,安全性并未真正得到保障,银行破产倒闭现象依旧层出不穷。在分业管理制度逐步解除之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手段大量增加,从而有可能将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与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合理地搭配起来,使商业银行从原有的两难局面中解脱出来。
浅析金融控制东亚利弊
内容提要:
东亚金融危机后对于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之利弊的讨论,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详细探讨了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将东亚国家“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与以英、美为代表的“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作了深入的比较研究,肯定了作为一种温和的金融约束的东亚金融控制模式在经济赶超时期积极的经济绩效。同时,本文也对金融控制的东亚模式的潜在弊端作了全面的分析,并探讨了金融约束与金融体系的脆化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东亚模式金融约束金融抑制金融脆化东亚奇迹
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East-AsianFinancialControlRegime
Abstract
浅谈存款保险制度利弊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是指在金融体系中设立保险机构,强制地或自愿地吸收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缴存的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一旦投保人遭受风险事故,由保险机构向投保人提供财务救援或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本文浅谈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风险,金融改革
存款保险制度起源于美国,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商业银行的倒闭事件:初期每年商业银行倒闭的数量为两位数,1987~1991年平均每年则达到200家,最高一年达到250家。银行的大量倒闭使得凝聚的人们血汗的储蓄顷刻间灰飞烟灭,严重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和金融系统的稳定。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后,由于投保银行可以从保险机构取得资金救助或得到存款理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也极大地减轻银行的压力和风险。历史经验和国际实践表明,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抵御金融风险的一道重要防线。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
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战略调整必须要有一整套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是否应成立存款保险公司自然成为了各方关注和讨论的重点问题。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为有效借鉴国际经验,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体系。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一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利与弊。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消极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利弊分析论文
摘要认识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弊端,发挥优越性的举措。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表现为: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之处在于: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容易导致利润操纵;信息成本较高。基于此认识,提出克服弊端,发挥优越性的两点举措:普及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优越性弊端举措1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公允价值(Fairvalue)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第32号公告中是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由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双方,能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7号概念公告中是指“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我国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从各国对公允价值所下定义可以概括出其基本特征是:①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市场而不是其他主体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认定。②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③公允价值立足于当前交易,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种动态观。三大要件是前提,市场信息的评价是核心,动态是表现。关于市场信息的评价即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4年6月23日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利益相关集团征求意见。在此后的年内,FASB与其他各方组织展开多方合作,终于在2005年10月21日了《工作稿》。对公允价值的估计主要涉及三种方法,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无论运用哪种方法估计公允价值,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市场数据,然后导入估计方法的模型中,从而对公允价值进行估算。公允价值等级结构的功能便是对导入模型的市场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类、选择,保证估算的公允价值数据更为准确可靠。公允价值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①活跃市场中的公开报价;②相同资产或负债在不甚活跃的市场中的公开报价;无论市场活跃与否,类似资产或负债在市场中的公开报价;③市场中可以观测到与资产或负债相关的非价格信息;④资产或负债相关,但只能间接观测到的市场信息;⑤公司内部数据。五个层次的市场数据的可靠性由强到弱依次降低,因此,在选择上的优先顺序也是从①至⑤。只有在无法获得前4个层次市场数据的情形下,才可以选择第5级公司内部数据来代替市场数据,但即使选择内部数据,在计算时也应尽量考察市场因素,把个体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选择可靠性越强的市场数据进行估计,所得到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也越强。2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2.1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金融衍生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2.2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投入和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也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2.3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企业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2.4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问题就可得到很好地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与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2.5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上述优点很容易看出,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1][2][][]3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3.1公允价值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公允价值是参与交易的双方对市场价值的一种判断,而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的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相类似的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由于存在商业秘密的保密原则,信息阻断等因素,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公允性判断难度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数据的客观性,进而其可靠性也大为减弱。3.2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企业的资产种类繁多,并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较大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只能大致的估计或采取近似价值的操作。在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另一方面,对公允价值进行判断的主要形式———现值技术的运用,因不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管理当局之间对投资的期望报酬率不可能完全统一,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同样导致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3.3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如上两点所述,公允价值的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较差的可操作性,这容易导致管理当局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使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3.4信息成本较高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将会增大企业的信息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取得公允价值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增加了报表的准备成本,当取得成本超过效益时,若仍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则有违会计的成本效益原则。4克服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发挥其优越性的举措尽管公允价值的运用利弊并存,但只要能形成实现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充分掌握公允价值的计量技术,就一定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克服其运用上的弊端。为此,目前必须着手做好以下工作。4.1普及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由于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在会计实务中到底选择哪种表现形式,有时就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我国应当在今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普及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这一目标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有关准则及其指南,使每个人都知道按准则的要求来实施。实施包括教育和实地测试在内的周密计划和国际合作的执行程序是极其重要的,而有一个足够的过渡期以使各方掌握专门技能也是很重要的。总之,公允价值计量成功实行需要:教育、实践和时间,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和计量的专门技能得到普及。4.2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交易双方平等、自愿、熟悉情况是构成公允价值的三大要件,三大要件的形成依托于完善的市场。2003年我国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但仍处在发展的阶段,现实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环境。例如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交易,尤其是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关联公司进行债务重组、资产交换等交易中,在交易价格缺乏公允性的情况下会发生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报表、虚增会计利润。为此,必须强化公司治理,提高交易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提高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甄别的能力,从而尽快完善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参考文献1蔡丽霞.公允价值计量:现实思考与未来展望[J].北方经贸,2006(7)2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财会月刊,2006(1)3高垚,鄢宇.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解析[J].财会月刊,2006(7)[][][1][2]
浅析外汇增长利弊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体制改革之前的1993年到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迅速扩张到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20倍。仅去年一年,我国实际新增外汇储备就超过了1600亿美元(包括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的450亿美元),与建国之初到1999年50年间的积累相当。这在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
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有喜有忧。庞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实力的增强。但同时还必须看到,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过多,不仅会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造成宝贵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调整我国一贯坚持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适度控制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但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人民币汇率偏低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这已是被证明的不争事实。但其美中不足的是,当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实有超跌之嫌。现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爆,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的引进外资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另一原因。扩大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性、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的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竟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会计核算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时展的需求,其弊端也更加凸显。应结合先进的会计改革经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会计集中核算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并就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优势;不足;对策
会计集中核算机制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分配行为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会计管理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试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更加凸显,进而会给会计核算带来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认清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提升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作用。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背景与特点分析
(一)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背景。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自身存在的弊端更加凸显,比如白条入账问题、政府采购执行不力问题等。在此背景下,需要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的稳定财政基础的措施。财政部门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并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禁言,不断完善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广应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特点分析。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指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不变、会计主体不变以及资金支配权不变的基础上,取消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以及会计岗位,统一在银行开设账户,集中实施会计核算。其特点主要体现先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集中性的特点。集中性特点是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最主要特点,会计核算中心是委托单位收支核算的基础,针对收入和支出的处理都在核算中心的账务控制之下。其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在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委托单位与核算中心属于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同时也是委托与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核算中心的独立性较强,这种独立性使得会计与委托单位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会计人员独立于委托单位,因此有助于保障会计集中核算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最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全面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来及监督是对全过程监督,同时也是全方位的监督,会计人员对单位的会计监督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始终。
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优点分析
信息化管理的利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管理已在各方各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比如在单位或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资料管理、交易信息管理等工作,都依赖着信息化技术。信息化管理在应用的过程有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等特点,但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这一些弊端。因此,下文对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优势与其弊端做进一步的探讨,并对信息化管理的弊端提出整改建议。
1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得出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耗费掉很多时间。现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就使得管理变得更加轻松方便,对管理数据只需要进行系统输入,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对数据进行处理与总结。这些功能都大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在后期数据整理等工作中,系统也会智能化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降低工作难度。传统的管理大多数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材料整理,例如商城货物管理,用传统的货物管理方式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货物种类繁多、商品数量繁多等等因素,不仅仅在管理方面难度大,还会出现很多人工错误。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使管理工作的难度降到最低,对货物进行管理的系统中会有出货与进货的相关数据。因此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大大的降低管理工作者的难度,同时增加信息管理的正确性,毕竟机械化的智能管理比人工管理出错的概率低。(3)信息查阅方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管理变得主流。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一大优势就是它能够随时随地进入,对系统中的内容进行查阅。依旧以商品管理为例子来说明,进行货物信息查阅的时候就不用像传统仓库管理那样到仓库中去找货物,只需要在系统中搜索商品的信息系统就会给出对应的展示。(4)信息流通快速。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送,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例如公司内部上下传达通知的时候,不需要每次都召集人员进行口头通知,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直接给每个工作人员的系统内发送通知。
2信息化管理的弊端
信息化管理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在网络中传输存在风险,网络传输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一些信息被破坏或者被窃取,网络安全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也是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个较大的弊端。在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一旦有价值的信息被黑客窃取,将给公司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2)信息泄露问题。信息泄露多数是因为信息系统存在漏洞,漏洞会被黑客利用,造成信息泄露等后果,这一点是信息化管理最大的弊端。(3)软件的局限性。在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接口,同时软件在应对商业市场以及业务变化时无法灵活应变。一旦发生变化就涉及到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数据库更新问题,由此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3信息化管理的改进建议
论WTO内多边投资利弊
【内容提要】是否在WTO内谈判制定新的综合性的投资规则,争议颇多。主要争议在于分析欧盟、非政府组织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依据若干客观标准总结在WTO体系内进行多边投资规则谈判的利与弊,其有利之处在于广泛的国际社会参与、弥补现行双边投资条约的不足、保持相互依存关系的平衡等,其弊端在于WTO的投资规则难于与现行区域投资协定保持一致,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力较弱等。但总的说来利大于弊。
【摘要题】WTO法制专栏
【英文摘要】WhethertodraftnewinvestmentregulationsthroughnegotiationsintheWTOremainsaboneofcontention.ThepaperexaminestherespectivepositionsoftheEuropeanUnion,NGOsandthedevelopingcountries.Thenitdiscuss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WTO''''smulti-partynegotiationsoninvestmentregulations.Broaderinternationalparticipation,improvementofthecurrentbi-partyinvestmentagreementsandbalanceofinterdependencearebelievedtobetheadvantageswhiletheunconformityofWTO''''sinvestmentregulationswiththecurrentregionalinvestmentaccordsisadisadvantage.Thepaperholdsthattheadvantagesoutweighthedisadvantages.
【关键词】多边投资规则/WTO/OECD/MAI
multi-partyinvestmentregulations/WTO/OECD/MAI
【正文】
浅析汇率下调利弊
去年下半年,东南亚、东亚的金融危机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货币贬值狂潮。至1998年初,泰国铢贬值47%,马币贬值41.2%,印尼盾贬值71%,菲律宾比索贬值23%,新币贬值19.3%,韩元贬值48%。
在短短的半年里,东南亚各国货币如此大幅度贬值,就其外因看是由于货币体系受到了外部冲击,而内因则是由其自身蕴藏的经济畸型增长使之。泰国的危机是“泡沫经济”的破灭引起;马币贬值主要是由过分依赖从日本进口原材料,追求加工出口的高增长而产生的经常项目赤字所致;印尼和菲律宾则是泰国的泡沫,马币的赤字兼而有之;新加坡的贬值是受迫于货币的区域性联系;韩国则由工业品国内市场开发不够,国际市场销路受阻,产品相对过剩所致;日元贬值是其1990~1992年泡沫崩溃时的余震效应。此间,台币曾主动贬值,目的是为了增加出口收益。
然而,通过货币贬值,增加出口收益究竟有何利弊?得失孰轻孰重?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性分析。
一、物价水平是决定汇率的根本因素
汇率是货币的“对外价值”,物价是货币的“对内价值”,从根本上讲,汇率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首先提出了绝对购买力平价学说。他主张,以各国单位通货的国内购买力为依据,来计算各国间的外汇率。他认为两个国家中的任一国或两国的货币国内购买力的变动,必然引起两国间的外汇率的变动,并由此得出汇率E=P/P[F](P为国内价格指数,P[F]为国外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
由于价格水平在统计口径上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另就同种口径而言,两国之间也有一定差别,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以两国价格水平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汇率的变化,因而得出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即